1. 关于“学习”的七绝诗有哪些
一、《劝学诗》
【作者】颜真卿【朝代】唐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朝代】宋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赏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三、《劝学诗 / 偶成》
【作者】朱熹【朝代】宋
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释义: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赏析:这是一首逸,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所作,姑且存以备考。
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四、《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朝代】唐
原文: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释义: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说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春末。“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五、《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朝代】南宋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释义: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
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六、《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作者】朱熹【朝代】宋
原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释义: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2. 求一篇《劝学》的读后感,要原创的,400字差不多,急用!如题 谢谢了
读《劝学》有感 说起“青出于蓝”“锲而不舍”这些成语,我们都是耳熟能详,但要问起它们的出处,可就很少有人能答上来了,这些成语就出自《荀子·劝学》。我们刚刚学完《劝学》这篇先秦散文不久,对其中的一些名段名句都已琅琅上口。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劝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知识的积累靠的是持之以恒,并非一蹴而就。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心浮气躁对于学习而言就是一块绊脚石,“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就是因为用心不专,心浮气躁;“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钦黄泉”,则是缘于专心致志,心平气静。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学习就是一场持久战,一次耐力赛,专心和坚持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学习是需要借助外物的力量。正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那样,学习非一人之力便可成功,他人与外物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有了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遇到困难应及时借助外物。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 《劝学》仿佛一剂良药,它教给了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使我受用终生。
3. 形容勤奋好学的七言绝句有哪些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书
作者: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4. 自创勤奋学习的七言绝句
劝学诗 [作者]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5. 《乡思》《劝学》《七绝·商》古诗
乡思--李觏(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
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
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
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
朱熹《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大意是: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劝学诗》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意: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七绝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台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七绝·商女
君驭春风渡玉关,腕结金玉耳垂环。
他年莫葬桑梓地,暮雨朝云上巫山。
6. 鼓励学习的七言绝句
鼓励学习的七言绝句:
劝学诗
[ 唐 ]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 形容勤奋好学的七言绝句.
劝学诗
[作者]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 励志诗10首(古代的)(不要太长)
1、《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释义:被元兵扣留数日(相当随风去北海游玩过),终于脱险回到南方。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