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代写 » 汉语年代写法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汉语年代写法

发布时间: 2021-03-30 23:26:15

A. 关于年代的规范写法,能不能只写80年代

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示例: 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80年代 公元前440年 公元7年 1994年10月1日

B. 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哪几个演变发展阶段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过程,秦始皇统一文字有什么作用,从一定意义上面来讲,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让大家慢慢成为一个整体。

总结: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过程,秦始皇统一文字有什么作用,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让大家慢慢成为一个整体。汉字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

C. 大写的年代年代大写时,哪个正确

数字的运用来,在我们的源汉语中,既有大写(汉字)形式,又有小写(阿拉伯数字)形式。什么时候大写,什么时候小写,这是有规定的,不能乱写,乱写就很有可能出现错误。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有许多同学大小写不分,随手乱写,而出现这样那样的误用。我们把大家最常误用的几种现象加以列举,以求改正。一、写世纪和年代时,容易误用大写数字。如:十九世纪像是你们的世纪,而二十甘纪才像是我们的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下乡,八十年代我们好不容易回城,九十年代我们又赶上T下岗……有很多人喜欢习惯性地把表示世纪和年代的数字写成大写的数字,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以上句子中的“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应分别改为“19世纪”“为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应分别改为“印年代”“so年代”“卯年代”。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以及时、分、秒,这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系列,均应用小写数字(即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能年、月、日用小写数字表示,而世纪和年代又用大写数字。从一致性和协调性方面考虑,也不能出现前后不一样的写法。

D. 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字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汉字(拼音拼音:Hàn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汉字是意音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

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起源

考古发现

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早期的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

旧说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汉字起源的旧说法有五种,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

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一些原始社会部落,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河图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所谓“九宫”,在谶纬家来说,是八卦加上中央,合为九(“五”位于中央,还可以和五行联系起来);在术数家眼中,则其数横、竖、斜偏、相加得数恒为15。

仓颉造字: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许慎《说文解字·叙》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汉口文化遗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更整齐规则的图形刻划,是早期的图形文字。

汉字演变

汉字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汉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秦国文字是汉字发展的主流。六国文字,地域差异大,不反映汉字发展轨迹,是支流。

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E. 中国七八十年代有汉字简写吗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起初仅作为信息的载体,一种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到后来逐渐演变出书法这一支流(原谅我将书法称为支流,因为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意义要远小于其信息记录和传递工具的自然属性),历经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汉字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领域一样,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而且同样有着自内而外和从外到内两种演变途径。

成规模、成系统的汉字最早在殷商时期出现,即甲骨文,后在西周时演化为大篆,具有笔画繁多、书写困难的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各自封闭式的发展,汉字又演变出数种异化的字体,几乎变成了“文字乱码”,后来在秦初李斯等人大量整理、规范、简化工作之后,才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文字——小篆。小篆虽比大篆简化了许多,但仍然不便书写,于是在汉初开始出现隶书。这种由篆到隶大幅度的简化或许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以致隶书之后很快出现了草书(一般称为章草,不同于现代的草书写法)。后来在两晋时期和隋末唐初又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先后形成了行书和楷书(实际上,行、楷在汉代已出现,但其规范、健全而成完整的体系则分别在两晋和隋唐时期),两者都可看做是对隶书的再次简化。后来在宋代时经过诸多书法家的创新,发展出真草(即行草),很快又简化为草书(一般称为今草,流传至今,不同于章草)。至此,汉字基本上形成了行、楷、草三大影响力最大的书体,此后各朝各代的书法家都是在这个大框架内进行发展和创新。清灭以后,中华大地上数十年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由于军阀混战,各个地方的管理既封闭又混乱,以致复古和创新并存,汉字又出现了异化的发展,直到建国后的繁化简工作,才又一次完成了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元、清两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疆域的政权,而两朝推行的蒙文和满文教育也是汉文化史上仅有的两次从外到内的文字演化(现在的英语教育不能算,因为其并未有过完全取代汉字的目的和努力,所以也没有真正影响汉字的发展),不过后来在汉文化自然产生的抵抗之下而未能成功,这种深厚文化底蕴受到冲击而产生的抵抗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的结果是,元政权由于自身无法适应这种抵抗而在短短九十年后就被推翻,清政权在完全融入汉文化后,以汉人的文化和思维治国三百年。

从汉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汉字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它时刻处于演变和发展之中;二、汉字的演化进程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章草——行——楷——今草……并且整体呈现出不断简化的趋势;三、汉字的演变,基本上是由内而外的文化内部改革,仅有的两次从外到内的冲击也没能成功;四、汉字本身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其演化过程与政治稳定程度、经济发展程度、文化创新程度有着巨大关联。

结合汉字发展的特点,再来讨论建国后繁化简这一历史事件,就能相对比较理性和客观了。

首先,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简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其过程有些类似于汉族服饰的简化。早在1909年,陆费逵就发表了题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第一次公开倡导使用简体字,后来,钱玄同、胡怀琛、刘复等学者也相继发表相关的论文,发起了汉字简化运动,影响不断扩大,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甚至在1935年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只是之后受到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推广才没能继续,不过大量学者在抗战时期避入陕北红色地区,继续相关的研究,从而使得汉字简化运动没有因此而中断。可以说,建国之后开始的大规模汉字简化工作只是之前汉字简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违背汉字的演变规律。

其次,民国时期持续了数十年的军阀混战,加上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互相之间缺乏文化上的交流,这就使得汉字在各自封闭、狭小的空间内独立发展,虽然有政府统一发行的书籍、报刊的统一写法,但是,连学者和知识分子之中都出现了复古、创新等不同的汉字书写流派,更何况各个地区的民间封闭式发展?此外,由于常年战乱,军队和百姓都经常处于迁徙的路途中,从这一时期的很多书信里可以看出,日常的记录和书信交流往往是匆匆下笔、匆匆收笔,这也导致了大量简体字的出现和异化。这种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混乱状态固然有利于书法作为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但在建国后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保持这种状态,则显然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自古以来大乱之后就需要大治,因此此时进行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就是很有必要的。

再者,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使书写处于约易”(见193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建国后经统计,1949年全国文盲率达到了80%,在中华大地上一片断壁残垣急需建设的情况下,解决教育培养人才成了政府必须严肃考虑的紧迫问题,进而,加快汉字简化规范工作以减少学习、书写、阅读难度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被采取的措施。1951年,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之后多次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1964年文改委(即1952年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规范2238字,开始推广使用并延续至今。此外,为了更加利于汉字的学习,在此期间,文改委还研究、整理和公布了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1958年公布,采用拉丁文符号)。从建国到现在,仅仅过去了60多年,中国的人口素质就完成了巨大的提升,文盲率从1949年的超过80%降低至2010年的8.72%。这其中固然有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的缘故,但不能否认,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提升13亿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有着巨大积极作用的。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明确,今天我们使用的简体字,并非是建国初期繁化简工作“造”出来的。从汉字的发展史可以知道,草书从隶书之后就出现了,并且,在行书、楷书出现之后,历代草书书法家不断地对行、楷进行简化,期间又与自身独立发展的成果相结合,使得许多单字的草书写法与其他写法大相径庭,后来由于书写简单的要求,草书影响越来越大,广泛地被应用于日常书写之中。而建国后的繁化简工作,就是基于对草书的整理和规范,比如“书”、“尽”、“鱼”、“马”等字就分别来源于“书”、“尽”、“鱼”、“马”等字的草书写法,这种取字方式覆盖了全部简体字的80%以上,剩下的字由学者讨论并结合隶、行、楷体和当时民间一些广泛使用的写法来确定。因此,这项工作只可说是对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与李斯等人对于篆书的统一工作具有相同的作用,是汉字由内而外的自然演变,并不能说是对汉字从外到内的推倒重来,至于“对中华文化的阉割”这种言论,提出者如果不是完全对中国书法无知,那就是别有用心了。目前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虽然依然沿用繁体字,但相比古代和近代汉字,也发生了变化,甚至消失了一些旧字,产生了一些新字,这些同样都属于由内而外的自然演变,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

建国后的繁化简工作对汉字本身来说,并不是一种重启,而是一种文明的延续,后来陆续公布的第二、第三批简体字,就是因为修改过多不利于文化的传承而很快被废除。在这件事情上,老一辈领导人的“所取”和“所舍”,都是站在民族和文化的高度来抉择的,具体实施时虽有小处的修剪和割舍,却并没有破坏中华文化的主体,相反,它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精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其底蕴之深,文化之厚,使其作为世界上极少数仅存的象形文字,历经数千年不灭,而中华书法的或英姿隽迈,或苍劲古朴,或行云流水,或雄健洒脱,则数千年来让无数书者魂牵梦萦。曾经有人说英文的教育会使汉字消亡,后来又有人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让中华书法灭绝,可是直到今天,汉字依然在演变和发展,甚至走出了这块它赖以生存的大陆,在全世界流传开来,不断展现着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而且它必将与华夏文明的血脉紧紧相连,永远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