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代写 » 陈忠实白鹿原创作过程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陈忠实白鹿原创作过程

发布时间: 2021-03-29 14:04:15

1. 陈忠实谈《白鹿原》创作

1、《白鹿原》的写作

网友:请问陈先生,怎样会想到写这本书的呢?
陈忠实:我是想把我们民族近代以来的命运书写出来。

网友:您是受到什么启发或者是灵感写的这本书呢?
陈忠实:这本书是我写完一篇中篇小书《蓝袍先生》,引发出来的构想。写《兰袍先生》是我第一次比较自觉地思考一个民族的命运,徐慎行的心灵矛盾是一个时代人的心灵痛苦。

网友:在“白”中你最想向读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想让大家知道什么?
陈忠实:我想把我所感受到的历史的全部痛苦和欢乐和读者交流。

网友:请问为什么取名《白鹿原》?
陈忠实:那是承载我全部思考的一个载体。

网友:请问老陈《白》在怎样的条件下写的?现代或原始?
陈忠实:在白鹿原上小村子里写的。
网友:到底白鹿原在哪儿?
陈忠实:地理上的白鹿原在西安东郊,艺术上的白鹿原在读者的记忆中。
网友:那白鹿原那儿的人一定会很有钱很有钱的吧?
陈忠实:白鹿原人已经获得改革带来的很大好处。但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网友:陈老师您写《白》当时的心情与感受如何?
陈忠实:沉静。

网友:陈老师,您写作《白》时一天的24小时是如何安排的?
陈忠实:每天写作6、7个小时,此外是散步、下棋、聊天。

网友:您最喜欢《白鹿原》里的哪个人物?
陈忠实:我的人物我都喜爱,这个选择性主要在读者。
网友:陈老我觉得白里的主人公都很矛盾?你认为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个人物呢陈忠实:所有人物的心理痛苦和矛盾都首先是我体验过来的。
网友:请问在白鹿原里,哪个角色是您的影子?
陈忠实:与我无关。

网友:请问,《白》的内容有多少是真实的?
陈忠实:在我的艺术世界里它们全是真实的。
网友:《白》及其它短篇小说情节中有无您的亲身经历?!
陈忠实:有的。小说所写的时代不可能是我经历的。
网友:《白》里的文革的影子吗?
陈忠实:只涉及了一点点。
网友:我感觉你的东西在隐射什么,请问你在写《白》时怎么构思的?
陈忠实:这个一句两句说不大清楚。

网友:我认为《白》的开头与结尾很象〈红楼梦〉,你认为呢?
陈忠实:我还没有想到,我只是按照我的人物合理的出台,合理的隐去。

网友:您的《白鹿原》拍成电影,您希望哪位导演来演绎它?
陈忠实:我首选吴天明。
网友:您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吗?
陈忠实:当然喜欢了。

2、《白鹿原》中的人物和情节

网友:我觉得,在《白》里的重点人物是朱先生,您说呢?
陈忠实:这书里有几个人物都应该是重点人物,不应该只是一个。

网友:您觉得现实生活中会有小蛾这样的女人吗?
陈忠实:我写肯定就是觉得她有。而且一个概括。
网友:陈老师,请你你创造田小娥的动机是什么?
陈忠实:让田小娥以一个女人的本能和本性去争取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合理的生存形态。
网友:陈老师,为什么你会在后来描写小娥的鬼魂附在鹿三的身上?
陈忠实:因为鹿三具备了被鬼魂附体的行为和内心因素。

网友:陈老,请问黑娃为什么会追随朱先生?
陈忠实:这是黑娃精神和心理历程中一个曲折的必然。

网友:陈先生,《白》中最后白鹿飘走了是什么寓意?
陈忠实:对于朱先生临终的寓意。

3、关于《白鹿原》中的性爱描写

网友:陈先生怎样看待现代作品对性的描写?
陈忠实:对性的描写,每个人都出自自己的理解。就我个人而言,在写白鹿原之前,关于性和爱的问题,有认真的思考。我给自己定了三原则,第一不回避,第二撕开写,第三不作诱饵。

网友:陈老师,《白》中你对性的描写是你真实的体会吗?
陈忠实:我写抽大烟真还要去抽大烟吗?

网友:我觉得你在《白》中太多地使用了,或者滥用了性描写。
陈忠实:在我看来,还是恰当的。

网友:陈老师,为什么对于性的描写似乎必不可少?
陈忠实:因为性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4、关于《白鹿原》的评价

网友:你认为《白》是你最好的作品吗?
陈忠实:只能说是我花力气最大的作品。

网友:我喜欢白鹿原的沉重和沧桑。
陈忠实:但愿我们的生活再不要有沉重和沧桑,有幸福和轻松。

网友:陈老,很可喜地看到,你开辟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时代。
陈忠实:实不敢当。
网友:《白鹿原》是我读过的现代作品中,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希望您以新中国50为背景写出同样伟大的作品。
陈忠实:谢谢。
网友:陈老师,你认为《白》在文学史上会留下一页吗?
陈忠实:这要看文学史宽容的程度了。

网友:陈老,《白》的结局是不是太粗了点,总觉的不是味?
陈忠实:我当时还没有找比它更好的不留下遗憾的结局。
网友:总觉得结局特遗憾,每每读到这里就不想在读下去了,如果您再出一修订本的话,把结局改改如何?
陈忠实:不会改的,因为现在的结局已经定型了。我改也改不过来了。

网友:陈老师:《活着》同《白鹿原》重要区别在于?
陈忠实:活着就是活着,白鹿原就是白鹿原,余华是余华,我就是我。

网友:陈老,据说你的《白鹿原》被责修改以后,才评了奖,为什么???
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修改,我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无大的改动,只有语言调整,仅此而已。
网友:陈老,请问《白鹿原》以修订本获奖,是不是有幕后交易?
陈忠实: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让时间来回答,我解释意义不大。

网友:《白鹿原》有英语版吗?
陈忠实:前几年已经有人在着手翻译,但目前还没有出版。

2. 白鹿原的创作背景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年少时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挖野菜、拾柴火。白鹿原的春夏秋冬、草木荣枯,陈忠实都再熟悉不过了。陈忠实了解白鹿原昨天的办法,一方面是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的记忆中去找寻家族历史记忆的残片。另一方面,他仔细查阅有关白鹿原的县志。尤其是当他看到二十多卷的县志,竟然有四五个卷本是有关“贞妇烈女”时,感到既惊讶又费解。那些记述着某村某某氏的简短介绍,昭示着贞节的崇高和沉重。县志里往往是某女十五六岁出嫁,隔一二年生子,不幸丧夫,抚养孩子成人,侍奉公婆,守节守志,直到终了,族人亲友感念其高风亮节,送烫金大匾牌悬挂于门首。这些布满了几个卷本密密麻麻的贞节女人们,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经历过漫长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这让陈忠实产生了逆反式的怨念。田小娥的形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陈忠实脑海中浮现出来的。
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每天陈忠实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陈忠实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1992年3月25日,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3. 《白鹿原》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988年开始动笔,复1992年成稿。
陈忠实说, 为了制创作这部作品,他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这就是说,陈忠实是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至50岁时才完成。该作篇末注明: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草拟,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修订本篇末加注有:1997年11月修订于长安)。据陈忠实说,他写这部作品,共写了两稿,第一稿拉出一个大架子,写出主要情节走向和人物设置,第二稿是细致地写,是完成稿,精心塑造人物和结构情节,语言上仔细推敲。这个说法与他篇末标明的写作时间是吻合的。(陈忠实是1942年生)

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4. 白鹿原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根据陈忠实长篇小说改编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达近50万字的长篇内小说,是陈忠实历时容六年艰辛创作完成的。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5. 陈忠实的白鹿原在多少年创作成功

1988年动笔,1992年写成,1993年.6月第一版发行,1997年12月在长安修订,月底出第一版修订后的白鹿原。

6. 白鹿原陈忠实经历几年历

白鹿原故事描写的年代:清末到新中国建国初期。
《白鹿原》是一部史诗型的大作,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作品描写的年代是从清末到解放战争,把中国“千年之未有之变局”最波澜壮阔的时代,都写了进去。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
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7. 《白鹿原》是具体什么时候写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988年开始动笔,来1992年成稿。
陈忠实说, 为了自创作这部作品,他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这就是说,陈忠实是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至50岁时才完成。该作篇末注明: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草拟,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修订本篇末加注有:1997年11月修订于长安)。据陈忠实说,他写这部作品,共写了两稿,第一稿拉出一个大架子,写出主要情节走向和人物设置,第二稿是细致地写,是完成稿,精心塑造人物和结构情节,语言上仔细推敲。这个说法与他篇末标明的写作时间是吻合的。(陈忠实是1942年生)

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