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代写 » 原创歌剧永乐评价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原创歌剧永乐评价

发布时间: 2021-03-29 06:52:52

①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都是些什么呀

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歌剧《西施》

歌剧《西施》文学剧本由作家邹静之创作,由作曲家雷蕾谱曲,导演曹其敬执导,由国家大剧院和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剧中四位主角西施、越王勾践、吴王夫差和郑旦的扮演者徐晓英、戴玉强、孙砾和吴碧霞首次披挂上阵,演唱了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几段咏叹调。该剧汇集了作曲雷蕾、编剧邹静之、导演曹其敬等国内的一线主创力量,以“西施”这一家喻户晓的传统题材为蓝本,富有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浪漫。音乐方面在吸收江南民风的同时,糅合西方的歌剧语言,以通俗易懂、亲切好听的中国旋律,打造了一部真正适合中国观众的优质歌剧,剧中《绸缪》、《影子之歌》、《鲜花开满伤痛的祖国》、《请你用手指向越国》等经典咏叹更是令许多观众入耳难忘,在走出剧场时已经能够轻声哼唱。


国家大剧院大型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

2009年年末,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二部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与观众见面。与前一部原创歌剧《西施》不同,《山村女教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现代戏",由著名作家刘恒编剧,作曲家郝维亚作曲。《山村女教师》好似一股清新的风,为国家大剧院2009"歌剧年"画上完美的句号。而乐评人们在观剧之后,在关注作品本身外,更多的是关注起了中国原创歌剧的道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继歌剧《西施》、《山村女教师》之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又一部中国题材原创歌剧。《赵氏孤儿》的故事曾被各种舞台艺术形式演绎,法国文豪伏尔泰曾将此剧改编为《中国孤儿》从而流传到西方,家喻户晓。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中,曾把《赵氏孤儿》与《窦娥冤》并列称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更有人认为《赵氏孤儿》可同莎士比亚的杰作《哈姆莱特》相提并论。最具学术价值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太和正音》则将《赵氏孤儿》归纳提炼为“雪里梅花”,精准地凸显了这部悲剧的美学意境与美学价值。

2011年,国家大剧院将视角锁定在《赵氏孤儿》这一被世界所熟知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题材之上,以西洋歌剧的形式,以中国的精神理念和审美视角,来呈现这一宏大的主题。希望以此还原古典大义,突出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凸显中国义士身上的传统精神,让世界从精神的层面认识中国。


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开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该剧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以京杭大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所见证的善恶生死、义薄云天,讴歌了纯真的爱情与舍已为人的人性大爱。该剧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呈现出民族歌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骆驼祥子》

国家大剧院酝酿创作三年,由郭文景作曲、徐瑛编剧、张国勇指挥、易立明执导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演。该剧用宏大壮阔的交响音乐,充满老北京情怀的舞台视觉,在“大歌剧”中融入了令人难忘的北京滋味,带给观众们一次亲切又震撼的艺术享受。韩蓬、孙秀苇、田浩江、宋元明、孙砾、梁羽丰等歌唱家的倾情演绎,令老舍笔下诞生78载的那些经典人物唱出了拥抱岁月的动人咏叹。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牡丹亭》

歌剧《牡丹亭》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歌剧作品。此次创作委约中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谱曲,邀请曾成功打造过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假面舞会》的国际著名歌剧导演乌戈·德·安纳执导并集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三职于一身,以西方世界对神秘东方文化的追寻探索与独特视角呈现出瑰丽奇幻的视觉效果,将“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的动人爱情故事搬上歌剧舞台。

该剧以上、中、下三部曲的形式讲述杜丽娘的传奇“三生”:第一部《惊梦》始于杜丽娘的少女之梦,止于为梦中爱人郁郁而终。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牡丹亭》不同于以往戏剧、舞蹈形式对《牡丹亭》原作的取舍或改编,其不改动一字一词的创作宗旨令原著的文本魅力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而作曲家叶小纲充满现代音乐思维的创作,充分考虑到当下观众的接受美学。剧中许多人物以地方方言演唱的特色,也将突出整部歌剧的地方音乐特征、凸显“中国特色”。同时,剧中对中国明代社会百态的全景式展现,也表达出对历史、社会、艺术、文化生态、人文精神的关怀与态度。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洪湖赤卫队》

作为国庆65周年的献礼剧目,9月28日晚,由总导演张继钢领衔国内一线主创主演打造的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迎来了第四轮热演。随着流传了半世纪的经典旋律再度唱响,歌剧院中掌声雷动,此起彼伏,再度呈现舞台上下千人共唱“洪湖水”的感人一幕。从9月28日至10月5日,该剧将连续奉献8场精彩演出,陪伴拥有“洪湖”情怀的新老观众度过一个难忘的国庆假期。一曲洪湖水,悠悠几代情。在今晚《洪湖赤卫队》的观众席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又有朝气蓬勃的年轻身影,更不乏一家数口齐出动的热闹场面。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

早在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一经播映立即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尤其是片中的主题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口口相传的民族旋律。此次国家大剧院力将这部民族经典作品以歌剧形式搬上舞台,让那朵见证着爱情的帕米尔红花重新绽放。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由同名电影作曲、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之女、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雷蕾担纲作曲,作品保留了原电影音乐的“主题”,整部创作更具旋律性、画面感,将很好地把观众带回那个纯真年代、带到美丽的帕米尔山下。著名词作家易茗担任编剧。时隔半个世纪,易茗、雷蕾夫妻强强联手,对作品创作进行了反复的打磨和推研,力将这部“新”作完美呈现。我国著名导演陈薪伊首次携手国际主创团队,实现国家大剧院“中国故事,国际制作”的首举。



② 什么可以增加歌剧美感

京杭大运河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开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原创歌剧《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该剧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以京杭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见证的离合悲欢、善恶生死、义薄云天。该剧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呈现出民族歌剧所特有的艺术质感与艺术魅力。

③ 平安夜有什么好演出推荐吗

您好,为您推荐: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赖声川导演舞台剧《如梦之梦》(上本、下本)、爱丁堡前沿展—LEO《反转地心引力》、温馨平安夜—美国纽约哈莱姆黑人歌手2015圣诞新年演唱会等,感兴趣可以登录永乐官网查看哦~


希望能够帮到您,感谢您对永乐票务的支持。欢迎关注永乐票务官网获取最新演出信息。^ ^ 演唱会相关问题欢迎咨询网络知道永乐票务企业平台http://..com/c/228

④ 评价一下柯南的所有剧场版(1到13)

声优没换。柯南说了什么,建议你到土豆,或者优酷清晰度不高的网站,去看看,不要缓冲多少时间的。直接拖拽到结尾。我们说的总不如你看的好。

01 引爆摩天楼 1997/04/23
日文名:时计じかけの摩天楼
英文名:TheTimed-Bomb Skyscraper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古内一成
02 第十四个目标 1998/04/15
日文名:14番目の标的
英文名:The Fourteenth Target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古内一成
03 世纪末的魔术师 1999/04/14
日文名:世纪末の魔术师
13部剧场版动画的徽章英文名:The Last Wizard of the Century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古内一成
04 瞳孔中的暗杀者 2000/04/12
日文名:瞳の中の暗杀者
英文名:Captured In Her Eyes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古内一成
05 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2001/04/11
日文名:天国へのカウントダウン
英文名:Count Down To Heaven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古内一成
06 贝克街的亡灵 2002/04/17
日文名:ベイカー街の亡霊
英文名:The Phantom of Baker Street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野泽尚
07 迷宫的十字路口 2003/04/19
日文名:迷宫の十字路
英文名:Crossroad in the Ancient Capital
导演:儿玉兼嗣 编剧:古内一成
08 银翼的魔术师 2004/04/17
日文名:银翼の奇术师
英文名:The Magician of the Silver Sky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古内一成
09 水平线上的阴谋 2005/04/09
日文名:水平线上の阴谋
英文名:Strategy above the depths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古内一成
10 侦探们的镇魂歌 2006/04/15M14青山刚昌手绘海报
日文名:探侦たちの镇魂歌
英文名:The Private Eye's Requiem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柏原宽司
11 绀碧之棺 2007/04/17
日文名:绀碧の棺
英文名:Jolly Roger in the Deep Azure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柏原宽司
12 战栗的乐谱 2008/04/19
日文名:戦栗の楽谱
英文名:Full Score of Fear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古内一成
13 漆黑的追踪者 2009/04/18
日文名:漆黒の追迹者
英文名:The Raven Chaser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古内一成宣传海报
14 天空的遇难船 2010/04/17
日文名:天空の难破船
英文名:The Lost Ship in The Sky
导演:山本泰一郎 编剧:古内一成

算了,还是我自己写吧,算作怀念。

1 很俗的情节,但是很感人,作为第一部,把新兰的感情描写的很细腻。在最后剪线的时候,让我紧张了一把。还可以吧。
2 人物很多,情节也把比较满。推理和场面在早期算不错的一部。貌似小兰和柯南接吻了,小兰为了度气给柯南。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3 有KID的参与当然不差了,柯南和KID,亦敌亦友的感情,和小兰的情谊,很感人。
4 这部很精彩,没的说,柯南用眼镜当下子弹的那一刻太不可思议了!情节很连贯。
5 只能说赤井秀一太帅了。场面很大,不看后悔。
6 我最喜欢的一部,歌也最好听,不做评论了,自己体会吧。
7 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一部,合叶和服部,新兰2对CP,挺有味道的。
从8到13有点欠缺。11,小兰和园子的友情还可以看看。至于13就是场面大,叙述有点乱。12 故事简单,但是我喜欢,至少关于音乐的我都喜欢。8,9,10对我来说太平淡了。

柯南陪我度过了儿童,少年,我也快成年了,这部动画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不是太幼稚,很轻松。希望快点看到结局。

另外,网络贴吧精品栏目也有评价,你可以去看看。

⑤ 沈阳最近有谁的演唱会

〔 “我要上学 DoReMiFaSol”大型公益活动 〕沈阳站
12月15日MUSIC RIDIO在沈阳华俯天地有一场《音乐之声》“我要上学”
的爱心义卖活动。佳宾有:苏慧伦、何润东、胡彦斌还一个,忘了....

近期的一个活动:
12月1日 星期六 上海久光百货
BIZ 高娅媛 蒲巴甲 孙燕姿 王啸坤
温岚
登台献唱 现场还将有众多明星私人物品爱心拍卖

⑥ 尤泓斐的个人荣誉

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重要奖项:1996年在第七届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上获得个人演唱奖。2000年获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首届全国艺术歌曲比赛二等奖。2004年4月再次在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上获得个人演唱金奖。2005年10月在文化部组织的中直院团中青年演员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出版发行的个人音乐专辑《让我靠近你》荣获中国音乐金唱片奖。
举办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2006年10月29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让我靠近你——尤泓斐2006北京独唱音乐会”。音乐会取得很大反响,许多专业音乐家认为这场音乐会把观众请进了歌剧艺术的殿堂,并充分展现了歌剧艺术魅力和个演唱艺术实力,是一台高水准的个人音乐会。2007年5月18日,在深圳新落成的音乐厅举办了“让我靠近你——尤泓斐2007深圳独唱音乐会”。音乐会取得极大成功,专业评论家认为这是一台当前最具舞台魅力的实力派歌唱家推出的水平很高的音乐会。
在个人艺术道路上, 她特别重视中国原创歌剧的演出,并在演出中融入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理解。如2007年5月参加原创歌剧《杜十娘》的演出,担任女主角杜十娘。这部歌剧是中央歌剧院十多年来推出的第一部原创歌剧,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对于她的表演,歌剧界、评论界和社会媒体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她演出非常出色,表演入戏,高音强弱很有控制,音乐处理完整,有起伏,歌声动人,让杜十娘有情有戏,演活了这个角色。2007年1月,演出原创歌剧《木雕的传说》,担任女主角娜拉。这是一部蒙古族题材的草原爱情故事剧,首演后社会反响很强烈,称她演唱的娜拉倾心倾情,唯美而不夸张,将高难度的咏吧调和感人至深的表演揉为一体,为观众们讲述了一段草原上“甸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特别是在2006和2007举办的两场个人音乐会,她选取了多部中外歌剧的优秀唱段,其中中国歌剧的比重很大,展示出既能演唱世界经典歌剧更能很好地演绎中国歌剧,被媒体誉为最具舞台魅力的实力派歌唱家。中国文化报载文认为:“以咏叹调的演唱中,尤泓斐强调了它的抒情性,特别是在声音的高位置,气息控制得很的高弱音,显示了尤泓斐不凡的演唱功底。极富戏剧性的、光辉的快板,充分表现了尤泓斐的演唱特色和卓越的舞台掌控能力,更难的是咏叹调的用声、用情以及人物的舞台表现。”

⑦ 中国著名歌剧有哪些

1、《白毛女》

五幕歌剧,1945 年延安鲁迅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李焕之等作曲。它是在 1943 年开展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我国 新歌剧成熟的标志。

2、《刘胡兰》

二幕歌剧,该剧叙述了 1946 年冬天,青年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在刑场上坚强不屈,被敌人杀害 的英勇事迹。音乐以山西民歌为基础,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艺术形象。

3、《江姐》

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该剧叙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在全国解放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英勇就义的事迹。

4、《刘三姐》

八场歌舞剧,剧中大量采用民歌(有斗争性的,有讽刺性的,有歌颂性的,还有情歌),通俗朴实,生动优美,很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5、《草原之歌》

六幕五场歌剧,任萍编剧,罗宗贤作曲。描写了藏族青年阿布扎和姑娘侬错加相爱的故事。音乐取材于藏族民歌,又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是我国新歌剧音乐上的代表作。选曲有《大风吹开了天上的云》。

⑧ 如何评价国家大剧院原创史诗歌剧《长征》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被公认为一支充满朝气及无限潜能的专业合唱团。

伴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五年来的成长过程的,有诸多当今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大师: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易立明、李六乙;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丹尼尔·欧伦、郑明勋、严良堃、杨鸿年、吕嘉、张国勇、李心草、郑健、杨力;著名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里、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杨光、李晓良等。大师们对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有着很高的赞誉,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合唱团,他们是中国歌剧合唱最高音乐造诣的代表者。每年超百场的演出,用自己的声音和热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歌剧人物形象,为推动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运河谣》《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日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等,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图兰朵》《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托斯卡》《蝙蝠》《灰姑娘》《漂泊的荷兰人》《假面舞会》《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奥赛罗》《纳布科》《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游吟诗人》《乡村骑士》与《丑角》《诺尔玛》《唐·帕斯夸莱》《阿依达》《弄臣》《魔笛》《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德烈·谢尼埃》《西蒙·波卡涅拉》《参孙与达丽拉》《歌女乔康达》共四十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了歌剧的演出外,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还策划与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音乐会》、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唐·璜》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等。通过音乐会这一艺术载体,让更多的观众更加了解了合唱的魅力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不懈追求的艺术精神。

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始终重视观众培养,坚持参与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普及活动。积极策划和参加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同时进学校、走社区,为高雅艺术的普及与传播,为逐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也将不断地将国家大剧院艺术产品和优秀的经典作品传播至海外。他们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2015年9月随国家大剧院远赴意大利参加了《骆驼祥子》巡演。

新世纪的北京,充满着高雅艺术的繁荣气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年轻艺术家们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张力的青春时光与合唱艺术结缘,与歌剧表演艺术结缘,为梦想、为艺术,不断前行。

⑨ 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歌剧林徽因的饰演者有几个

一、中国歌剧产生的独特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欧洲大歌剧是在16世纪末形成于意大利,从18世纪到19世纪,歌剧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我们中国的歌剧,却是到20世纪20年代才处于萌芽状态,并且是从一种儿童歌舞剧的模式开始的。 20世纪初,在中国也曾有过欧洲大歌剧的演出,后来也有中国的艺术家试着创作过欧洲模式的大歌剧。但是,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不具备发展欧洲大歌剧的土壤,更缺乏观众基础。所以当时欧洲模式的大歌剧,在中国仅仅是昙花一现。 中国歌剧的萌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变迁和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初,为了宣传白话文,音乐家黎锦晖创作演出了一种儿童歌舞剧,这就是中国歌剧的萌芽。到三、四十年代,那时为了宣传抗战,中国的艺术家们创造了许多载歌载舞的音乐戏剧演出,例如秧歌剧的盛行。一直到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问世,才开始被称为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被称之为“民族新歌剧”的音乐戏剧模式。 实际上,“民族新歌剧”是在群众运动中诞生的,更确切的说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中国传统戏曲,不适合现实内容的表达,而中国观众又最喜爱并习惯于载歌载舞的戏剧形式,艺术家们才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音乐戏剧形式“民族新歌剧”。“民族新歌剧”既不是西方传统歌剧在中国的翻版,也不是中国戏曲的延续。 “民族新歌剧”的特点,首先是以戏剧为主体,有了剧本之后再配以音乐。其次是不但注重歌唱,更加注重道白和表演。它的演唱是基于自然的发声方法。继承民族艺术传统,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同时又借鉴欧洲大歌剧的创作技法,来创造一种新的音乐戏剧模式。所以称它为“民族新歌剧”,又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旧戏曲”。 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在于当时它以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音乐以及全新的演唱,创造了一种为广大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音乐戏剧品种。特别是由于它的大众性,与群众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它的演出效果在当时恐怕是任何音乐戏剧所难以比拟的。其演出场次和观众不计其数。 以上就是“民族新歌剧”诞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歌剧曾有过一个繁荣的时代 歌剧《白毛女》一问世,“民族新歌剧”便如雨后春笋,接连涌现出大量新剧目,诸如《血泪仇》、《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长征》、《打击侵略者》等等。从而《白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还到东欧和前苏联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国家音乐剧话剧院翻译演出,后来又被日本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 然而,中国的艺术家是清醒的,深知“民族新歌剧”的产生,仅仅是中国歌剧道路的起步,所以在1953年,成立新中国第一个最大的歌剧院时,就取名“中央实验歌剧院”。这“实验”两个字意味着,歌剧《白毛女》模式不应该是中国歌剧唯一的模式,中国歌剧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建国后许多从国外归来的音乐家参加了歌剧队伍,艺术家们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方向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论。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于1956年分为两个歌剧团,歌剧一团是坚持“民族新歌剧”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二团是更多地以学习西方传统歌剧的模式和演唱方法为主,来创演中国歌剧,也就是现在的中央歌剧院。 当时的中央实验歌剧院虽然基本是沿着“民族新歌剧”的道路发展的,但创作题材开始大大的拓宽,不但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题材、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题材的。特别是音乐创作和声乐训练,也越来越多地吸取西方传统歌剧的技巧和方法。 中央实验歌剧院除多次加工演出歌剧《白毛女》外,还曾经创作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窦娥冤》、《春雷》、《红霞》、《红云崖》、《嘎达梅林》、《望夫云》、《阿伊古丽》等一大批歌剧新作,还引进了《茶花女》、《奥涅金》、《蝴蝶夫人》等欧洲经典歌剧,使50年代的中国的歌剧舞台十分繁荣。 1958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带着《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三部中国大歌剧,赴前苏联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等城市访问演出,均受到热烈的欢迎。 1964年,中国文化部领导认识到,中国歌剧需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定把中央实验歌剧院的两个歌剧团彻底分成两个大歌剧院,即现在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并希望两个歌剧院“分别发展,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这种分头以实践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决定是有道理的。即使是西方模式的歌剧,也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当时,其他各省市和部队歌剧院团也推出了一大批非常受欢迎的大歌剧,诸如影响较大的《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等,所以那时中国歌剧的发展非常之快。 那时候我院有自己的剧场,每当剧院有新的歌剧上演,观众便在剧场前排起长队争先购票,为能观赏歌剧,人们无论严冬还是酷夏,彻夜排队守侯在售票处前,剧场经常出现爆满现象。据有人统计,当时的歌剧是北京上座率最高的舞台演出剧种。不只是在北京,剧院每年到其他省市的巡回演出,无不场场爆满。建国后十七年,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甚至还到了边疆和农村,引起各地观众的极大关注。那时候不只是各省市的歌舞剧院上演歌剧,连许多县城也有自己的歌剧团。可以这样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一个空前繁荣的歌剧时代。 三、中国歌剧的断层与复苏 文化大革命经过了整整十个年头,中国歌剧的发展完全中断了。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中国文艺才得以复苏。但是歌剧人才已经严重流失,歌剧队伍也逐显老化。歌剧工作者们毫不气馁,重整旗鼓。 剧院先是恢复过去的一些保留歌剧剧目,接着便启动歌剧新作品的创作工作。特别是80年代接连不断的全国歌剧汇演,催生了歌剧新作品的涌现。仅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便接连推出了一大批歌剧新作品。诸如《星光啊星光》、《韦拔群》、《救救她》、《贺龙之死》、《月娘歌》、《古兰丹姆》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歌剧《伤逝》和《原野》的问世,开始突破了民族新歌剧原有的模式,翻开了中国歌剧新的一页。 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敞开了久久封闭的国门,港台文艺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展开,使歌剧艺术家们打开了眼界。无论是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以及审美取向,都有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轻歌剧和音乐剧的引进,使新创演的剧目均在原有的艺术模式上迅速突破,这就自然地使“民族新歌剧”的称谓不再被沿用。当时所创演的歌剧新作,无论是《白毛女》模式,或西方歌剧模式,或轻歌剧模式,以及音乐剧或歌舞剧模式的作品,统统被称之为中国歌剧。当然,这种“中国歌剧”的概念,还只是一种相对的统称。不过这种发展,已经是十分可喜的了。 如大型歌剧《原野》,就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原创歌剧。《原野》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民族新歌剧”。作曲家以宏观全剧的庞大气魄和完整的音乐结构,使戏剧冲突一层层展现。如序幕坟场的“原野大合唱”,是管弦乐与人声的交响组合,合唱没有剧诗,甚至没有明显的旋律,却是痛苦、悲愤的呼号与狞笑的交响。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毛骨悚然的震撼,把人吃人的黑暗时代表现得入骨三分。特别是“阎王殿”一场戏前的大段独立乐章,为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巨变作了生动的描述。剧中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道白,都严密而有机地组合在戏剧矛盾发展的完整交响结构中,整个歌剧一气呵成。因此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一大收获。该剧主要演员赴美国参加奥尼尔戏剧中心“歌剧、音乐剧年会”,进行了三场“舞台阅读”演唱,引起那里艺术家们的瞩目。歌剧《原野》还获得慕尼黑第三届国际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1991至1992年由美国肯尼迪中心华盛顿歌剧院完整地上演歌剧《原野》共11场。1993年在台北由台湾省立交响乐团排练上演10场。1997年歌剧《原野》首演于欧洲。 《原野》在国外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德国评论界称“作曲家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感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美国《今日美国》称“《原野》是20世纪以来,世界歌剧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美国《纽约时报》称“金湘先生曲折的创作道路,使他正好立足于当今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新浪漫主义的主流中”、瑞士古典音乐节主席阿兰奇称“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原野》的音乐让我们的心灵相通。《原野》征服了瑞士”等等。此后,《原野》便成为我们剧院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纪经典歌剧”。1999年,歌剧《原野》在国庆50周年展演中获优秀演出奖。2000年,歌剧《原野》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 至今,《原野》仍在不断演出,特别是在举办的“歌剧进校园”的活动中,歌剧《原野》在各地高等院校的大量演出深受师生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