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描写“鸦片战争”的诗词有哪些
1.《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清代: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㈡ 鸦片战争爆发以前所创作的中国古典诗歌都被称为古体诗这句话正确吗
不正确
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另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
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古体诗从唐代之后就有衰弱的趋势,古体诗和近体诗与现代诗歌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古体诗和现代诗相区别
㈢ 在鸦片战争关天培的写诗
全文:
沙角已毁大角摧,陈安父子同飞灰。红夷大炮破浪来,师子洋外声如雷。虎门将军壮缪裔,报国丹心指天誓。兵单乞援援不至,南八男儿空洒涕。贼来濠镜窥虎门,海水腾沸焚飚轮。挥刀赴敌唯亲军,一死无地招忠魂。贼势鸱张楚兵哭,乌涌东西等破竹。吁嗟乎,督师议和和不成,召寇亲至莲花城。
㈣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诗句散文
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龚自珍、黄遵宪等为代表的开明派;戊戌变法运动前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崇白话而废文言”,号召革命的政治小说也相继产生,例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等,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 。
㈤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有哪些社会内容
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歌的勃兴,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传统爱国精神,但它与历史上的爱国诗歌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晚清时代的特点。
(一)从国家人民的立场出发,揭露侵略者与投降主义,表现出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特色。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不少爱国诗人,突出的如南宋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词。但他们处于古代封建社会,其爱国常常与忠君密切相连,反映了古代爱国主义的特点。
但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歌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作者大多以国家的疆土与人民的生命为着眼点,而不是以维护一家一姓利益为目的。故诗人在涉及外国侵略及统治者投降妥协时也不是从皇权、帝业的角度,而是从民族国家的立场进行抨击。 如顾煚(jiǒng)在《壬寅夏纪事竹枝词》中谴责投降主义的军官时说:“畏惧蛮夷总逡(qūn)巡,不思护国不全民,但知一味糜军晌,不饱宦囊有几人?” 无名氏《戊戌感事十八韵》揭露邀宠求荣的官僚说:“希旨谁知固宠荣,全抛国计与民生。” 许多诗人不但没有去“颂圣”,而且把揭露矛头直指清廷决策者与皇帝本人。如谭莹《即事志感》指责执政者偷安说:“金币输回讫(qì),燕云割契丹。庙谟勤远略,应未喜偷安。”
诗人们在揭露投降主义时,恃别愤恨于统治者签订丧权条约割地、赔款,出卖人民利益以求荣禄,从而表现出近代爱国主义的特色。如无名氏《京口驿题壁》指出:“魏绛和戎偏易土,弘羊富贵转伤财……黎庶脂膏军士血,染成丹顶位三台。”鲁一同在《重有感》中沉痛地指责赔款割地损害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弓矢临边恩数异,金缯误国古今同。如何更卖卢龙塞,从此东南锁钥空”。有些诗人明确认识到这时割地于帝国主义,与历史上让地于边区民族有很大不同。如莫友芝指出:“卧榻事殊南越远,可容鳞介溷(hùn)冠裳。”(《有感二首》)这种揭露也表现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点。
这时的诗人在描写将士英勇作战与抒发个人爱国激情时,也大多基于国家、人民的立场,所以在用语上也表现了这一特色。陆嵩凭吊沙角阵亡将士时说:“仗剑空忧国,临危尚请兵。将材容易得,涕泣独捐生”。(《纪事》)王子春瞻拜烈士墓时,表达爱国豪情说:“壮夫义气要求伸,从来为国不顾身。海边已为成仁地,又见田横五百人。”(《读邸钞有感》)。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虽受投降派排斥,为皇帝贬滴,但爱国爱民之心不变。他在诗中表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张仪祖指责清廷流放林则徐说:“江都设蘸酬苏轼,海上投兵哭李纲。竿下金鸡原不远,只愁爱国鬓先苍”(《咏史十首》)。总之,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歌,其爱国主义与“忠君”较少联系,能从保卫国土、捍卫民族与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进行揭露与歌烦,表现出近代爱国思想的特点。
(二)重视人民力量,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了新的时代意识。
中国古代诗人多为士大夫,他们与广大人民联系较少,对人民的力量与本质认识不深,对起义与反抗的人民常横加指责。即使在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中,人民也大都作为同情的对象,很少能表现出他们爱国反侵略的热情与力量。但在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歌中则不同,诗人从实际的反侵略斗争实际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与精神,因而大力讴歌。
张维屏不仅在《三元里》诗中描写了广州市郊三元里人民同仇敌忾反侵略的事迹,而且指出“夷兵所恃唯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朱琦更明白地在《感事》中指出:“昨览檄夷书,疾声恣丑诋。忠义乃在民,苟禄亦可耻”,并直接提出组织人民打败侵侵者的方法:“古人重台慕,乡团良足倚。”陶梁在《感事》中大力歌颂广东人民在保卫国土中的重大作用说:“要筹蔽海牢山策,难得擎天拄(zhǔ)地人。……丹鸡白犬辞空费,第一干城仗义民。”陆嵩与朱琦一样,都主张依靠人民来打败侵略者,他在《赠龚蓝生照琪大令》中明确指出:“贼如再来集我民,结以金帛输以诚,自保乡里卫妻子,何忧众志难成城!”
诗人们还常常将官军与人民、庸儒大臣与忠义之士、将与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肯定人民与广大爱国士兵的力量与决心。谭莹指出:“本来兵不如民勇,各拌(pān,舍弃)家同赋国疡”,“刀耕火种人思战,谁忝戎行日裹粮”,“请看征调兵如雨,未及田家振臂呼”(《重有感》)。陆嵩曾引乡农言论,说明侵略者害怕广大农民不怕城中官兵说:“抛江屡试贼胆裂,不敢犯村敢犯廓”(《赠龚蓝生照琪大令》)。魏源批判过去官府对人民的污蔑,对比人民与官吏的不同说:“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寰海十章》)。陈文田写出军队中官与兵在抗击侵略者方面的不同,指出将官临阵脱逃,兵士却浴血奋战,不免失败:“挚印身逃官已尽,裹疮血战士何能?”(《书事》)贝青乔揭露了下级官吏尚能殉难报国,而上层将相则苟且偷安的现实,他发出责问说:“如何为国捐躯者,只是聋丞醉慰多!”(《军中杂诔诗》)从这些诗的描述可看出诗人对人民、士兵及下层官吏、将士的肯定,它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也反映了他们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比之古代诗人有了很大提高,显示出了新的时代精神。
(三)诗人们在叙事、有感、述志等作品中,表现了深沉的忧患意识,抒发了同仇敌汽的爱国感情。
鸦片战争时期的诗人,虽仍多出身于士大夫,较多地受到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但因为处于外患日深,内政腐败的晚清时代,受到龚自珍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大都为有爱国之心的正直之士,故他们写作诗歌与过去文人重在抒发个人情怀,表示仕途功名不得志很不相同。他们继承了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爱国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因而他们的诗作中凝聚着一种对于国家民族未来深切的忧患意识,读后使人受到感染。
黄燮青在英军占我定海战争有扩大危险时写道:“泽国烽烟谁破敌,天涯歌舞漫寻欢”,“独向南天搔首望,几时定策胜楼兰?”(《京邸秋感》)他的《黄天荡怀古》也说:“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这些都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怀有很深的忧虑。魏源在谴责统治者的诗中也表述了忧时’之心说:“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巳作落潮声”(《寰海十章》),“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寰海后十首》。有些诗人在悼念阵亡将士时表达了这种忧愁哀思。王焘:在描写宁波失守时说:“天山未落匈奴胆,海岛空归将士魂”(《感时杂赋》)。王友光也通过描写爱国将士抒发忧国之思:“共叹望洋三载瘁,只余填海一天愁”(《陈军门挽辞》四首》。诗人们在凭吊古迹或阅读历史,接触时事时,也都扼腕叹息,即景、即事抒发忧怀。如陆嵩说:“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江潮”(《金陵》)。张际亮写道:“可怜繁华土,流血满沟渎。吾闻起按剑,悲愤肠断续”(《东阳县》)。李惺登上广州城楼悲从中来,发抒爱国忧思说:“金银气旺邪氛炽,擎鼓声稀故垒荒。世外闲人人不识,微吟兀自立苍茫”(《登广州镇海楼作》)。
有些诗人写切身感受,表达了家亡国破的强烈悲愤之情。如罗煚《壬寅夏纪事竹枝词》说:“题到家亡泪雨流,几番搔首几番愁。”王寿在嗡州失守时写了《即事赠陈躲山厉骇谷》:“知己谈心惟有泪,故乡回首已无家。关河摇落三秋雁,湖海飘零八月槎。巾子岗头吹笛处,不堪静夜起悲茄。”
爱国诗人不仅怀有深切的忧患意识,也多抱有与人民共赴国难、敌忾同仇的决心,故诗中又充满豪情壮语,读之令人受到莫大鼓舞。民族英雄林则徐虽遭谴戍,但为国为民,此心耿耿,在《次韵答孙子茂德培》诗中说:“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赵蕃《读邸钞书感》在抒发忧思时表达了决不向侵略者妥协投降的豪清:“杞人漫洒忧天泪,志士同坚蹈海心。”林昌彝在《杞忧》中直接表达忠愤之心说:“海涸心枯事可悲,忧人常抱杞人思”,“弯弓我慕西门豹,射汝河氛救万蚩。”李慈铭《出大沽口感事二首》,有诗句凭吊忠魂抒发壮志说:“匈奴未灭精灵在,夜半涛声走怒雷。”张仪祖在《有感》中痛斥投降派时,表达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广大爱国者保国杀敌的心声说:“宝刀不饮楼兰血,多少英雄愿未伸!”这些诗铿锵有力,感清浓烈,反映了爱国诗人与广大人民同仇敌汽的忠愤感情。
鸦片战争时期诗人握笔写作,表达反侵略的爱国思想,但他们并不以写诗为满足,时常为未能从戎报国为憾,这就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的爱国感情。他们不仅是诗人,也是斗士。贝青乔作组诗《咄咄吟》后表示说:“蒿目陈涛多少恨,翻教诗史浪传名”,“倘教诗狱乌台起,臣轼何妨窜海南。”他因写了大型组诗获“诗史”之名,但他深以未能杀敌致果为遗憾。但他表示,如果皇帝以为他写诗触犯统治者,他愿如苏轼一样贬滴到海南。他的诗与人格代表了鸦片战争时期一代诗人,令人起敬。
补:张际亮“狂生”典故
张际亮当年提出“志士诗人”,志士诗人是出于他自己切身的体会,他本人就是一个被黑暗社会所不容的诗人。道光五年,1825年,他被福建学政选为拔贡以后进京,这是他第一次进京,进京参加殿试,殿试没考上。但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进京以后,整个世上盛传,都已经知道了,虽然他没考上,但是,整个京城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位福建的年轻诗人。因此,当时有个两淮盐运使曾燠就召集宴会请他也参加了,曾燠当时是在江南一代是势力相当大的。曾燠本身也能诗、也能词,在他周围汇集了一批文人或者说是一批拍马屁的文人。曾燠召集宴会上面,当时高谈阔论,旁边的一批人就在那阿谀奉承。曾燠吃瓜子,有个瓜子壳粘在胡须上了,有一个人赶快把它从胡须上把瓜子壳给粘下来。旁边的人没说什么,张际亮看了就哈哈大笑。随后第二天,他写了一封信给曾燠,他意思就是说,你做一个两淮盐运使,不能够以道义教导后进、教导那些年轻人,结果,培养了一批廉耻俱丧的不知道廉耻的,实在是有负天下望。曾燠非常生气,结果就对朝廷中的诸贵人就到处说,张际亮简直是个“狂生”,这个话就传出去了。整个就被朝贵认为张际亮是个“狂生”,而且甚至相约,如果有谁主持考试就不取张际亮。结果张际亮整整十年,前前后后考了九次,都连举人都没有考上,只是一个秀才。一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已经38岁了,他才考上举人。而且,这次考上举人也是出于一个偶然,亨甫→亨辅他字亨甫,是“甫”字,他改名就改成亨辅,辅佐的“辅”,结果去参加考试,考官看到卷子的时候,怀疑是不是张际亮,后来一看名字不对,就录取了,结果录取以后一看,还真是张际亮。没法说话,这样才偶然中了举,嗣后考进士就再也没考上。所以,他对朝廷当中腐败的黑暗的情况有亲身的体验,但是虽然他被朝贵达官所排斥,却得到了当时像林则徐、像黄爵滋、像徐宝善、朱琦、姚莹、汤鹏,这样一些人都对张际亮非常的推崇,认为他有惊世之才。而且,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像黄爵滋、像徐宝善,都出钱资助他读书。
㈥ 鸦片战争期张维平创作的反英诗作
《三元里》 张维屏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㈦ 求一首诗,描述鸦片战争直到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很长的一首诗
共和国之恋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作者 丘树宏
详细内容见诗歌月刊2010年第五期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