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现在有原创歌手吗
张敬轩,广州人到香港发展。
蓝奕邦,
邓紫棋,也会自己写歌。
Ⅱ 为什么香港很少创作型歌手而台湾似乎多一些,有哪些历史原因
因为香港有林夕(创作数量4000+)黄沾(2000+)郑国江(2000+)顾嘉辉(2000+)还有卢国沾黄伟民向雪怀林振强这种1000+的大神,台湾有吗?罗大佑?(200+),周杰伦(330),李宗盛?(271),我不知道台湾所有创作加起来有没有香港林夕+黄沾+郑国江多,香港是市场小,竞争力大,吴敬国,黄凯芹,陈百强,张国荣,刘德华,张学友,许冠杰等都是创作型歌手,唯一的区别就是台湾原创性歌手自己的歌中,自己创作的比例高,但是数量少,香港的是原创比例低,因为香港非歌手创作家太强了,动不动就上千首,周杰伦创作了330首歌,全部给张学友,恐怕打造不了天王张学友吧,天王都是10年就几百首了,全才陈勋奇,音乐家,演员、导演、制剧、动作指导等一身的人才,巅峰的12年里,包办了香港台湾75%的电影配乐,其配乐电影达361部,台湾有这样的人吗?还有胡伟立等对于曲和乐器非常精通的人才,台湾有吗?什么环境造什么人,对于香港这巴掌大的市场,他不缺音乐创作人,没有创新的原创歌手都暗淡退出了。创作型歌手哪里都不少,也可以说不多,只不过某些人要黑人,就故意造的假象而已,黄家驹粉丝就是了,黄家驹创作了150+,他的粉丝说香港没有原创,只有黄家驹。很多歌手都是有创作的,有种现象就是台湾歌手的歌曲数量比香港低,因为台湾公司消化能力低,所以出品的作品少,而香港就是数量大,很多香港歌手每年都有专辑,主流的两三张,最多的有6张,香港的音乐榜都是周榜了,单曲专辑都出的快,加上翻唱,香港是精制,台湾是烂造,台湾几乎都能看到日本的影子,从歌手乐队、音乐人制作完全都是模仿日本的,华语处于起步时都是翻唱,都是没有灵魂的那种,只有香港影视歌曲才是最中国风的歌曲(中国风80年代被定义了,规定了那些乐器什么的,),新世纪华语几乎没什么唱片出了,前几年的作品还是林夕的最有质量,新世纪网络时代台湾乐坛出了几个原创歌手,加上语言的问题,加上年轻的粉丝吹,造成了华语没有创作,都是翻唱,连学友的吻别都说是翻唱的,音乐论坛几乎被声坛粉丝和激进粉丝包围了,各种结论,神吹关键罗大佑,神吹亚军黄家驹,神吹季军周杰伦,神吹殿军王杰,各种结论各种黑,事实上香港的创作力非常强,香港的歌手歌曲非常多,从事时间特别长,发行专辑特别多,流水线生产模式,原创歌手很多,不是歌曲数量比例比台湾低,台湾原创歌手只是第二流,第一流和香港一样,都是大众化歌手,哪个年代没有网络而已,老一辈不上网,这些人老是拿原创黑那些大众化歌手,这些高原创的歌手大多数唱歌都一样的,都是抓住一个特点,很容易让大众听觉疲劳,但是他能抓住极少部分粉丝的心,能让他们到处吹,事实上华语没有多火过,就香港一个小地方流行过,其他都马马虎虎,原创歌手本来是个完美的东西,就是华语没出现过
Ⅲ 相对来说,为什么港澳台比大陆更盛产原创音乐,为什么以前是,现在大陆发展并不以前好
港台从 二战以后就一直受到欧美日流行音乐的影响,在七十年代开始,港台的音乐开始与本土音乐融合,尤其香港用粤语来创作歌词,受到港人的欢迎,台湾则将闽南文化做为创作的根基,因此涌现了众多有才华的音乐人,除了将欧美日的歌曲填词翻唱外,这些音乐人也创作了大量 的歌曲。尤其台湾兴起的民谣运动,对本土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同时期的大陆则还是革命歌曲为主打。只有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出现流行音乐,并有很多音乐人尝试以中国文化传统来创作歌曲,从谷建芬、付林,到李海鹰、刘欢,这期间经历了模仿港台音乐、交流阶段、西北风、学习欧美日音乐再到百花齐放的阶段,进入21世纪,一批年轻的音乐人登上舞台,把他们的各有特点的音乐向人们展示,也获得大批拥趸。其中从欧美来国内发展的如王力宏等人,将欧美音乐直接带入,此时也有很多年轻的音乐人留学归来或通过游学学习到国外的音乐理念,将欧美音乐更好地与本土音乐融合,更有一批港台和国外 的音乐人来到国内做音乐制作人或综艺节目的音乐总监,还有一批港台歌手来到内地发展,这都为国内原创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目前国内的原创流行音乐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某些音乐类型因与国情不符没能进入主流。
Ⅳ 香港明星唱的歌是原唱还是翻译后唱的
那就要看歌曲本身是原曲还是翻唱的曲子
Ⅳ 学猫叫是香港歌曲吗
学猫叫并不是香港的歌曲,学猫叫是我们大陆的一首歌曲,这个女孩子的名字有些忘记了,不是很有名,但确实是我们原创的歌曲
Ⅵ 为什么香港歌曲都是翻唱日本歌曲
现在统计香港翻唱就几百首歌曲,香港翻唱主要是欧美的,别感觉日本那几首歌红了就感觉,用你的话说是台湾都是翻唱日本的,香港都是翻唱欧美的,香港没有创作,开玩笑,粤语的问题,用你的感觉可以说美国很佬咯,香港林夕作品4000+,黄沾郑国江2000+,黄伟民1400+,顾嘉辉卢国沾向雪怀李振强1000+,还有一大批大神没有统计,台湾除了左宏元刘家昌2000+,我还不知道有谁能达到这种高度,罗大佑200+,李宗盛200+,周杰伦300+,不要出原创歌手好吗?黄家驹150+,中岛500+,刘德华都写过200+的歌,张学友也有原创专辑,许冠杰也是原创歌手,不要凭感觉,还好台湾没天王,不如台湾更惨,2000年以后台湾比较流行的歌翻唱抄袭的占比达到史上高峰。是不是又要总结:香港都是翻唱,台湾全是翻唱啊
有没有人统计过香港翻唱引进了多少音乐风格,香港早期传承了上海乐坛的部分遗产,旧上海号称东亚爵士音乐中心,爵士乐肯定亚洲一流,日本也是后来崛起的,不过香港高峰时期比日本更晚,香港60年代开始学习世界潮流音乐,受披头士影响,泰迪罗宾,郑东汉,许冠杰、林振强、、、等人开始翻唱引进了摇滚,后来许冠杰成功将粤语推向香港乐坛主流,劲歌,舞曲、迪斯科、假音、快歌、电音。。。很多音乐风格都是在香港开始红的,也许不是香港最先使用的,香港当时的流行程度在华语是首屈一指的,在亚洲只有两个乐坛有实力,一个就是超强日本,另一个就是香港,其他在亚洲没有什么地位可言,香港也是马马虎虎,只是现在的年轻一代没买过多少专辑,不了解以前而已,都是受台湾影响,以前上海乐坛和香港乐坛都是有亚洲影响力的
香港不缺歌曲,留意四大天王专辑的都知道,专辑太多了,从上海开始华语流行乐坛开始,上海七大歌后到香港四大天王,个个专辑都过百张(包含精选的),歌曲几百首,长时间的有过千首歌曲,吹的厉害的周杰伦15年13张专辑,黄家驹独自作曲只有80多首,中岛美雪44年才550首歌,MJ几十年500多首歌曲,香港天王二十多年就可以有这么多歌曲,因为创作力强,现在都是吹那些台湾媒体的原创音乐人,原创音乐人有几个创造歌曲多的,风格更不用说了,大部分人都是民歌技术水平,后来的几个人才是流行音乐,beyond的摇滚也是水平不行,歌词的创作背景不错,摇滚技术不行
华语比较公认的天王天后
旧上海乐坛:七大歌后: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山口淑子)和吴莺音
港台歌后:邓丽君
香港:三皇一后,四大天王
华语创作上千首作品的创作家
台湾:左宏元、刘家昌、庄奴
上海香港:林夕、陈蝶衣、陈少琪、黄沾、顾嘉辉、姚敏、卢国沾、向雪怀、林振强、黄伟民、刘炽、王洛宾、吕远。。。
据中唱1964年登记的库存旧唱片模板目录统计,当年百代、丽歌、和声、高亭、胜利等唱片公司在上海灌制的流行歌曲唱片,最多的是周璇,约有150张以上,被称为“金嗓子”;白虹约有125张,姚莉有117张,位列第三。最终多少不知道
邓丽君,台湾宇宙时期(1967—1971)19张,台湾丽风(香港乐风)时期(1971—1976)29张,香港宝丽多(Polydor)时期(1975—1995)24张,日本宝丽多(Polydor)时期(1973—1981)10张,日本金牛宫(Taurus)时期(1983—1995)7张,87张,邓丽君翻唱很多就上海和香港乐坛的歌曲,邓丽君的偶像就是银嗓子姚莉,翻唱世界各地民谣民歌的不少,翻唱日本的也很多
谭咏麟 一共出过104张专辑,所有专辑132张
张学友出道至2007共发行了约78张专辑
刘德华从出道至今共发行过100多张专辑 刘德华从出道至今共演唱过700多首歌曲 ,新专辑是60多张
林子祥一千多首歌,80多张新专辑
Ⅶ 20年来香港乐坛谁对原创音乐的影响力最大
顾嘉辉,虽然他是搞影视和广告音乐的,只提供主题曲给唱片,但唱片歌曲有1100多首,创作歌曲超过2000首,十大金曲1978-199726首,无人能敌。
黄沾,和顾嘉辉一样,是搞影视和广告音乐的,只提供主题曲给唱片,唱片里大概有几百首,一生创作歌曲2000首,很多影视配乐,香港词坛三宗匠之一
黎小田,创作歌曲700多首
卢国沾,填词歌曲1000多首,香港词坛圣手,1983年发起非情歌运动失败退出乐坛,香港词坛三宗匠之一
郑国江,填词歌曲超过2000首,香港词坛三宗匠之一
。。。。。。
黄家驹,创作歌曲150多首,创作力在香港肯定是进不了前十的,十大金曲数量也进不了前十,他的音乐才是唯一关注全世界所有的动态与人性.理想等等的吗?这句话是错误的,香港歌曲有对理想,人生态度,对世界关怀,奋斗的其他人都创作有,你想说的应该是歌手唱的歌吧?你表达错了!在香港乐队中,绝大部分都会创作的,香港第一只乐队花花公子,被誉为香港披头士,他们都是会创作的,泰迪罗宾做过导演、监制、电影、音乐、出品人
如果你认为香港没有创作力的,那你就错了,香港当时的地位都是用作品对出来的,歌手专辑横飞,电影高峰时期一年2-300部,倪匡,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编剧360多部,拍摄两百多部,香港当时不缺创作,就缺市场和新潮的东西,新潮能吸引人的眼球,所以电影有模仿好莱坞大片的,音乐有翻唱欧美日本的,就好像工业一样,模仿别人先进的产品
Ⅷ 香港歌曲排行第一的是什么歌
香港电台中文龙虎榜2009年第18周 :七百年后 陈奕迅 香港新城电台排行榜2009年第18周:01 以你为荣 古巨基
Ⅸ 香港网络流行歌曲
恩~歌不多。不过都是我喜欢的~
哥特式寂寞-尼罗河的夜-爱上你的假-贝多芬的悲伤《都是ZEY的》
完美的演技-末叶-虚假的真《陈胜屿》
D调-说爱
Riyo橙—寂寞在唱什么歌
落落-暗夜谁
面条—卑恋
放不下—Silence
石欣卉 - 一人留
邰正宵 - 我不配
张振宇 - 关于爱
clown 潜意识失忆
叹服-灰色头像《VAE》
保证原创~~保证好听~~
Ⅹ 为何当年香港乐坛,所有歌曲基本都是翻唱日本的
因为日语乐坛一直是亚洲乐坛的风向标那个时代的日语音乐出了许许多多的精品而中国乐坛普遍缺少创造力翻唱日语歌曲成了一种捷径那时候信息传播还没那么发达 大家都还以为是原创的呢
不仅仅是四大天王,很早的有邓丽君,张国荣,邝美云,陈慧娴,王菲,梅艳芳,凤飞飞,徐小凤,周华健,刘若英,任贤齐,等等等。都翻唱了日本的一些好听的曲目。
红日
容易受伤的女人
飘雪
千千阙歌
天上人间(王菲)
花心
雪之华
玉置浩二的很多歌(按30首算吧)
中岛美雪的很多(50首吧,似乎还不止)
五轮真弓也有不少
德永英明的也有很多
F4的流星雨(平井坚)
后来
最初的梦想
很爱很爱你
嘻唰唰
天涯
伤心太平洋
月光
陪我看日出
红蜻蜓
跟往事干杯
容易受伤的女人
最初的梦想
小手牵大手
等等等,不打了,手都麻了。你去搜索一下,还会有大发现。
香港的创作水平,中国近代的音乐是在日本音乐的基础上发展的。后来的音乐就算没有翻唱抄袭,但是都间接的与日本音乐有关,因为我们就在日本艺术影响的这样的大环境里。日本文化艺术是近代中国的基础。你再看看近代的日本文学,你还会有更大发现。咱们文化中,有时会强调“红色”。所以阻碍了某些东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