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代写 » 民生原创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民生原创

发布时间: 2021-03-13 14:13:18

① 急求一篇关于民生银行的演讲稿~如原创我加分

大家好,我叫***,来自市***公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荣辱、树新风、我与企业共奋进。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 的思想武器。“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八荣八耻”的提出,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了百姓的呼声。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是绝对不能混淆的。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那么“八荣八耻”就是这么一剂良药。坚持它、贯彻它,定能根治社会生活中的“毒瘤”,使我们的社会肌体越来越健康。

同样,在我们投资行业,在我们公司,也可以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提出旗帜鲜明的“八荣八耻”:
以爱国爱企为荣,以损国损企为耻;
以资金安全为荣,以违规操作为耻;
以敬业爱岗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
以勤政廉洁为荣,以腐败堕落为耻;
以节约勤俭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以提高业务为荣,以不求上进为耻;
以求实奉献为荣,以投机取巧为耻;
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投资公司是一个依托政府资源,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发改委的亲切关怀下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性的投融资企业,它的建设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因为大家的努力,投资公司才由小变大,由困境到基本走出困境,由单一的投资企业发展成为业务涉及贸易、典当、拍卖、房地产、证券、产权经纪及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综合性公司。

在投资公司工作的五年当中,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认识了很多的同志,看到了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投资业务一线的干部职工,其中有连续三届获得“发改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齐建华同志,还有一心一意只图工作,不图享受的下属分公司经理熊小同志。他们在工作中时刻体现着投资公司职工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处处保持着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全体职工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精神。

随着我们公司逐步走出困境,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进一步理顺,投资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也有了质的变化。公司每一个岗位都能感受到每年不同的、不断增加的工作量。而随着公司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定编定岗工作的深入,使着岗位编制更加科学,更加精简。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广大干部职工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克服工作量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去。他们主动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下属子公司也能够精打细算,优化流程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证总公司的资金能够安全平稳运行。正是由于下属子公司的全体员工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用优秀的服务标准,科学的管理流程,文明的工作作风树立起了整个投资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更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在十一五即将到来的时候,在我们投资行业的格局即将形成之际,我们有着如何的荣辱观,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成了奢侈品,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觉得那对自己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有些人甚至在刻意“践踏道德”,动辄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以嘲笑和奚落,更有人公开叫喊“越堕落越快乐”。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起来,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成为顽症。

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在著名的《诫子书》中就曾经告诫他的后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心境上的淡泊、宁静,就没有行动上的明志、致远。对照刚才演讲一开始讲到的我们公司的“八荣八耻”,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荣辱观,职工在维护自身利益、保持工作秩序,加强企业稳定等方面就没有出发点和立足点。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荣辱观,我们公司即使有政府再英明的政策,再优越的投资环境,再优秀的领导团队,也不可能取得很好的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最需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全国投资行业重组的新形势下,公司将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为开创市投资公司新纪元而振翅腾飞。

② 电视台没有经过我的允许,播我的原创歌曲,属于侵权吗该如何投诉他们

按照著作权法:你的歌曲如果是已经发表的,电视台可以不经过你同意播出,但是应当付费。专
著作权属法第四十三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解决纠纷的方法无外乎协商、调解、仲裁、起诉。你可以要求电视台支付报酬(在你的作品已发表的情况下)。如果未发表,你可以要求电视台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先与电视台协商,协商不行的话,直接向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

③ 香港有一个节目经常会讲到时事、民生,里面会有一些情景剧,和一些原创的反映社会的

头条新闻

④ 中国生活记忆 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 读后感 800字 不求多好,但求原创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布拉吉、军挎包、上山下乡、粮票布票、耳边萦绕着的“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这些充满温情和记忆的怀旧元素迅速将人们拉回到那个熟悉的年代。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中英文版日前在京同步首发。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是一本记录1949——2014年间中国百姓生活细节变迁的图文著作。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60年代的“红宝书”、斗鸡,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80年代的迪斯科、“大哥大”,90年代的“菜篮子工程”、股票,新千年的超级女声、“单独两孩”……该书中的大部分图片来自北京档案馆和中华网的民间征集,活泼、丰富、饱含生活气息的图片和文字真实刻录了新中国一代代人民为追求幸福生活的而做的不懈努力。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赵丽华女士介绍:“这本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全书内容以小见大、从细节展现宏观,从生活方面的变化展示共和国65周年的辉煌成就。”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一书中文版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重点出版物的荣誉称号。

⑤ 谁知道中国原创音乐的那个网站

http://www.5sing.com/

⑥ ‘‘心系民生,情暖万家650字学生六年级作文原创

诺日朗瀑布的滔滔水流,磅礴大气,让人感到凌空而下,极为壮观。宽宽的瀑布,宛如一道银珠,倒入你的眼前,更让人的视野寄情于山水。

108个湖泊,108个明镜。

五彩池,九寨湖泊中的精粹。湖水里,碧蓝色,橙红色,天蓝色,橄榄色,色色变化无穷,五彩斑斓,让人感到神妙、奇幻、五彩的九寨沟。

⑦ 谁有侧重于现代民生问题的论文,5000到8000字左右,最好是原创,请发自邮箱[email protected],感激不尽!

现代民生问题
这题目具有现实意义
我能帮到你
q我

⑧ 求1500关于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的论文(原创来)

通过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服饰与文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

诸如穿鞋戴帽,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行为,但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辈思想启蒙的先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滥觞。

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到国家的积弱是由于民智不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裹足成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旧习,波及千家万户。19世纪末兴起男子剪辫子的风潮,成为维新运动和民族革命的动员号召。

反对女子裹足和男子留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饰的改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裾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剪辫子与留辫子,从上到下分成两大派。主留的固然有上层的冥顽派,而下层民众尤其是闭塞的农村反剪的势力更大,辫子尽管不是汉族的装束,但已通行了几百年,由长期生活积淀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有的为失去辫子哭泣的、骂娘的、呼妈的形形色色,有的自发组织保辫会进行抗议,甚至发生罢市。主剪的更把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召唤,到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高潮,人们欢欣鼓舞地选吉日,拜祖宗,放爆竹,剪辫子。有的地方“辫子”还成为一句骂人话,要说一句“你这人真是辫子! ”如同被骂“不是东西”。对辫子的态度,是非荣辱的两极对立和迅速转化,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

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於卫生,便於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⑺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

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去掉腰带。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式,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都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合理的,不合理的浪急潮涌。西装革履,长袍马褂,坦胸露背,长靠短打,新旧土洋,千奇百怪,真正开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迁的角度看服装的变化,那服装就成为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的窗口。所以一部优秀的社会生活史必定是社会文化史;一部优秀的社会文化史必然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具体详实的文化和社会的阐释。这是从不同方位对同一课题的描述和解析,也是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联系和区别。
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而当代服饰的发展变化,异彩纷呈,想多远方向发展。轻便,休闲成为市民服装的主流,等级标志的服装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封建繁缛礼节也不见了。但各种各样的制服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另外,伴随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选美文化的影响等,现代人热衷服装独特,鲜艳,创新。
中外服饰相互影响,传统服饰与现代交融,也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