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关于鹅的记载 有哪一些
一、鹅的古诗:
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二、鹅的故事
现在放假对于我来说已毫无兴致,空闲在家的感觉一点也没意思,常常突袭而来的落莫感会排山倒海的扑来,我就这般被活生生的肢解掉,像个被线牵着的木偶人般,魂儿早被抽掉,身体早已不再受意念的控制.一只愚蠢的鹅,呆呆的,蜷缩在偌大的床上,空洞洞的瞳孔盯着电视屏幕,回过神来才发现根本没有电,哈哈大笑自嘲自己几声,想着某日billboard榜上的那歌还真他妈不错,突然又瞟到某个角落里堆积成山的参考书,回想当初信誓旦旦的要将他们全部做完,现在也只能任其搁浅在那,因为身心疲惫,一点也不想动,愚弄,疲倦,现实,压抑,一样也不能让我轻松,脑子里嗡嗡作响,我甚至像下一秒就可能会出现幻觉,我有可能由此疯掉.突然风扇又突然转动起来,从而将我一脑子的奇怪思想全部绞碎,强打兴致又将《8 mile》看了一遍,Em的理想又让我多了很多感悟,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时竟发现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目标,顿时觉得自己有些窝囊,现在只想尽快仰视自己的未来发现点什么.下午被一通电话彻底毁灭,可以说是自己毁了自己,我居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在球场泡了4个多小时,最后不得不佩服自己可以如此作践自己,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压抑转化成为了动力,充满愤怒的动力,我唯一能做的是将其一点一点消耗殆尽,之后好好的睡一觉,享受新的一天的阳光.最近常常做噩梦,梦到自己横卧在冰冷的铁轨上,呼啸而来的火车头直挺挺的开来,我未被任何东西束缚,却逃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轮子压来,庆幸是瞬间醒来伴随全身的冷汗,还好,梦中的自己没有死去,现实的自己救了自己,还好,还好……希望总会存在~鹅的故事:传说王羲之特别喜欢鹅,有两个相关故事:
一是鹅换黄庭经.据说有个道士多次求他写经,他不写.后来道士想出一计,弄来几只很好的鹅,王羲之果然想要,最终书写了《黄庭经》换来鹅.
二是“大雄宝殿”的故事.传说有个老太太带了几只好鹅,让王羲之替她写字,写了“宝贝大雄鹅”、“宫殿”等等.王羲之醒悟过来,没再写下去.但老太太(观音变的)把已经写好的字拿走,并用作庙主厅的名字.
Ⅱ 擅长画鹅的画家是哪位
宋斌,原名宋彬,男,号吉祥人,吉祥斋主。
善于画鹅,有“鹅王”之称。
1974年生于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现为《中国名家书》杂志社总编,中国华夏画院院长助理,职业画家,艺术评论家,金台艺术馆新闻发言人。
从10岁起学习中国画,专攻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擅长画鹅,天下名鹅,天下名嘴,古有羲之爱鹅,今有宋斌画鹅之称,作品先后发表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信息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作品广泛得到收藏家的喜爱。
1992年举办宋斌工笔画展。
1997年举办宋斌大写意画展。
2006年出版中国名家书画宋斌专辑。
2007和谐中国年度峰会书"作品展获得金奖。
2008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近100名代表收藏宋斌作品。
Ⅲ 古代关于所有鹅的资料
文学作品
晋王羲之爱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鹅走起路来不急不徐;游起泳来,悠闲自在,王羲之爱鹅,也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从鹅的体态姿势、行走姿态上和游泳姿势中,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在他居住的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池边建有碑亭,石碑刻着"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人们看了赞叹不绝。提起这块石碑,又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王羲之拿着羊毫毛笔正在写“鹅池”两个字。刚写完“鹅”字 时,忽然朝廷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王羲之写字的王献之,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鹅”,“池”还没写,就顺手提笔一挥,在后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有关王羲之爱鹅的佳话,另有一则是豪而不举的伤心事,《晋书·王羲之传》记:“(羲之)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什么意思?王羲之听说有个老太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鹅,想买而不能得手,连忙率了一帮亲朋好友赶过去观赏。孰料那个老太听说有名的王羲之要上门做客,就把那只鹅杀了做菜来款待贵客。王羲之见此情景,懊丧叹惜不已。
诗《咏鹅》
作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虎父无犬子 A wise goose never lays a tame egg.
文献选录
《本草纲目》:鹅, 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火熏者尤毒,曾目击其害。
《本草求真》:鹅肉发风发疮发毒.因其病多湿热,得此湿胜气塞外发热 出者意也。
《日华子本草》:苍鹅,发疮脓。
Ⅳ 古人养鹅有何寓意鹅的知识
鹅是被人们很早就饲养、驯化了的“家禽”,由於它具有体态洁美、性格温顺、忠实主人、通解人意等优点,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
历史上爱鹅最为著名的,就属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了。有关他爱鹅的故事很多,例如《晋书·王羲之传》中,说他“性爱鹅”,听说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善鸣,便教人去买,没有结果,就亲自登门观看,老妇人知道“王右军”要来,就“烹以待之”,使得“羲之叹惜弥日”。
又如《王和论书表》记载:山阴昙石襄 村有一道士,养了十几只鹅,王羲之知道了,一大早就乘小船到那里去。看见之後非常高兴,於是就想求道士卖给他几只,道士回答说,他自己“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屈书《道德经》两章,便合群以奉。”王羲之欣然同意,立即住了下来,花去半天的工夫“写毕,笼鹅而归”。这就是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黄庭一卷无多字,换尽山阴道士鹅。”的所谓“山阴胜事”。
因为王羲之被後人尊为“书圣”,所以,引起了文人、骚客们的广泛关注,诗人李白咏道:“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大文豪韩愈在“石鼓歌”中称道王羲之的字说:“数纸当可换白鹅”;唐代著名书家李群玉“善草书,(也)性喜养白鹅”。他们以为书法可以从鹅的形象中得到启发,於是,陆龟蒙说:笔精如逸少(王羲之字),书字换白鹅;范成大说:“白鹅满陂间,谁识腕中意”;皮日休说:“斋心曾养鹤,挥翰好邀鹅”;卢肇在送李群玉的诗中就直言肯定:“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画家更不甘落後,他们用生花的妙笔、用绚丽的色彩,精心绘制鹅们在饮、啄、栖止时的各种姿态,并将它们置身於苑囿、花圃之中,特别是在辉煌的工笔画的宋代,产生了一大批专门以画鹅为题材的名家、名画。
根据《宣和画谱》记载,著名花鸟画家崔白、滕昌祐和皇室宗亲赵孝颖以及丘庆余等人都工画鹅。当时御府收藏的“鹅画”如:崔白的《杏花双鹅图》、《秋塘双鹅图》、《白莲双鹅图》等;滕昌佑的《牡丹睡鹅图》、《芙蓉睡鹅图》等;赵孝颖的《莲陂戏鹅图》和丘庆余的《雁鹅图》等数十幅。 人们爱鹅、养鹅,鹅成了人们的朋友,它们与人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大大超过象鸡、鸭一类的家禽。
传说从前在越州有一个姓祖的小吏,早晨在路上遇到一个农夫挑了一担鹅,到集市去买,担上的鹅见了他,便眼巴巴的向他鸣叫,好象在呼救。他便把它们买了下来,送到了一个寺庙里,想把它们放为“长生鹅”。不料这些鹅们竞不肯入寺,一直跟在他的身後,寸步不离,他只好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家中。人们养鹅寓意美好,放“长生鹅”是“善举”,也是一种祝愿吉利的活动。
Ⅳ 古代有一首写的是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抓住了哪些特征进描绘
译文
大白鹅啊白鹅, 你也就只能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 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Ⅵ 古代的鹅象征
鹅一般被寓意为忠贞、永恒的爱情,天鹅还是善良和平、勇敢坚强、志向高远的象征。
鹅保持着一种动物界中稀有的“终身伴侣制”,是世界上最钟情的生灵,它们不仅在繁殖期互帮互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其中一种死亡,另一只定会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因此翡翠天鹅寓意忠贞不渝的爱情。
(6)古代写意鹅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15kg,孵化期一个月。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
营养价值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
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Ⅶ 古代对天鹅的称呼
古代对天鹅的称呼是鹄。
鹄又名天鹅,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天鹅的称呼。目前,鹄广义上是指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狭义上是指天鹅属的大天鹅。
天鹅指雁族(学名:Cygnus)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腺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
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终生。
(7)古代写意鹅扩展阅读
在中国,每年3、4月间,天鹅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5月间产下2、3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
一过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地方。
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20余只组成小群,排成“一” 字或“人”字队行,边飞边鸣。每年9月中旬南迁,常常6~8月在北方。
Ⅷ 鹅的象征意义
鹅是被人们很早就饲养、驯化了的“家禽”,由於它具有体态洁美、性格温顺、忠实主人、通解人意等优点,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
历史上爱鹅最为著名的,就属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了。有关他爱鹅的故事很多,例如《晋书·王羲之传》中,说他“性爱鹅”,听说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善鸣,便教人去买,没有结果,就亲自登门观看,老妇人知道“王右军”要来,就“烹以待之”,使得“羲之叹惜弥日”。
又如《王和论书表》记载:山阴昙石襄 村有一道士,养了十几只鹅,王羲之知道了,一大早就乘小船到那里去。看见之後非常高兴,於是就想求道士卖给他几只,道士回答说,他自己“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屈书《道德经》两章,便合群以奉。”王羲之欣然同意,立即住了下来,花去半天的工夫“写毕,笼鹅而归”。这就是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黄庭一卷无多字,换尽山阴道士鹅。”的所谓“山阴胜事”。
因为王羲之被後人尊为“书圣”,所以,引起了文人、骚客们的广泛关注,诗人李白咏道:“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大文豪韩愈在“石鼓歌”中称道王羲之的字说:“数纸当可换白鹅”;唐代著名书家李群玉“善草书,(也)性喜养白鹅”。他们以为书法可以从鹅的形象中得到启发,於是,陆龟蒙说:笔精如逸少(王羲之字),书字换白鹅;范成大说:“白鹅满陂间,谁识腕中意”;皮日休说:“斋心曾养鹤,挥翰好邀鹅”;卢肇在送李群玉的诗中就直言肯定:“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画家更不甘落後,他们用生花的妙笔、用绚丽的色彩,精心绘制鹅们在饮、啄、栖止时的各种姿态,并将它们置身於苑囿、花圃之中,特别是在辉煌的工笔画的宋代,产生了一大批专门以画鹅为题材的名家、名画。根据《宣和画谱》记载,著名花鸟画家崔白、滕昌祐和皇室宗亲赵孝颖以及丘庆余等人都工画鹅。当时御府收藏的“鹅画”如:崔白的《杏花双鹅图》、《秋塘双鹅图》、《白莲双鹅图》等;滕昌佑的《牡丹睡鹅图》、《芙蓉睡鹅图》等;赵孝颖的《莲陂戏鹅图》和丘庆余的《雁鹅图》等数十幅。
人们爱鹅、养鹅,鹅成了人们的朋友,它们与人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大大超过象鸡、鸭一类的家禽。传说从前在越州有一个姓祖的小吏,早晨在路上遇到一个农夫挑了一担鹅,到集市去买,担上的鹅见了他,便眼巴巴的向他鸣叫,好象在呼救。他便把它们买了下来,送到了一个寺庙里,想把它们放为“长生鹅”。不料这些鹅们竞不肯入寺,一直跟在他的身後,寸步不离,他只好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家中。人们养鹅寓意美好,放“长生鹅”是“善举”,也是一种祝愿吉利的活动,
Ⅸ 古代文字鹅怎么写
大书法家王羲之特别喜爱鹅,现存手书“鹅池”碑一块,上面鹅字是上下结构,其取意为我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