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问题
嘉庆帝颙琰(1)
乾隆曾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第一个皇太子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乾隆认为“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即位后,亲书密旨,立永琏为皇太子,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永琏9岁时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琏病故后,又立皇九子永琮,但他2岁时又因痘症早殇。第三位皇太子是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为什么改“永”作“颙”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皇帝的名讳。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的名字,没有避讳的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清帝名字避讳,从康熙帝开始。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历(当时写作“弘历”)的“弘”字,避讳时缺末笔。“历”字,则改作“暦”字。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将排辈份的字,改为特别的字,是从嘉庆开始的。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在太和殿举行乾隆禅位、嘉庆登极大典。乾隆皇帝归政之后,以太上皇名义训政。当时有两个年号:宫内皇历仍用“乾隆”年号,各省改用“嘉庆”年号。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登极时36岁,在位25年,享年61岁。
平庸天子
乾隆帝退位后,本应住在宁寿宫,让新皇帝住在养心殿,但他不愿迁出,而让嘉庆居毓庆宫,赐名“继德堂”。乾隆经常御殿,受百官朝贺,嘉庆则处于陪侍的地位。朝鲜使臣到北京,目击记载说:嘉庆“侍坐太上皇,上喜则亦喜,笑则亦笑”。又记载:赐宴之时,嘉庆“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清史稿·仁宗本纪》也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
与他的父、祖相比,嘉庆皇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皇帝的主要性格特点。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嘉庆从乾隆手中接过了权力,也同时接过了盛世外衣下掩藏的一连串的危机,其中最紧迫的是和珅问题。自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映,以及其他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演出之后,和珅就成了荧屏和报刊上的名人,也为广大群众所熟悉。我们就以嘉庆处理和珅事件为例,看嘉庆这位平庸皇帝是怎样解决乾隆遗留下的社会危机,又是怎样陷入更深危机的。
惩治和珅
和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他权力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今天人们从荧屏上看到的和珅,是油头滑脑、阿谀逢迎、机关算尽、不学无术又常常被正直大臣捉弄的奸臣形象。有人说,和珅没有什么才能,只会阿谀逢迎,所以他不断遭到像刘墉、纪晓岚这样正直大臣的反对。其实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和珅既没有贵族家庭背景,也没有进士出身学历,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他连个举人都没有考取,是怎样“宠任冠朝列”的呢?这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和珅的发迹,有以下因素:
第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和珅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比乾隆小35岁,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家原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和珅十来岁时,有幸进咸安宫官学(地点在皇宫咸安宫),学习儒家经典和满、蒙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25岁参加了顺天府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但和珅因为出身满洲,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这个差事给和珅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
乾隆的侍卫很多,为什么会欣赏一个低等侍卫和珅呢?野史笔记中有三段记载:
(1)薛福成《庸盦(ān)笔记》记载:有一次乾隆要出巡,突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伞盖,就问这是谁的责任?很多侍卫吓得不敢吭声,和珅在一旁说:“管此事者,当负此责。”这件事给乾隆留下很深的印象。
(2)《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轿子中边行进边背诵《论语》,突然忘了下文,轿旁跟班的和珅脱口而出接上,乾隆由此很喜欢他。
(3)《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临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喜欢乘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跟这种小骡车随侍,于是乾隆、和珅君臣二人,有了下面这段交谈:
上问:是何出身?
对曰:文员。
您所在的位置:正说清朝十二帝>正文 回目录
嘉庆帝颙琰(2)
www.shu.com.cn
上问:汝下场乎?
对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举。
上问:何题?
对曰:孟公绰一节。
上曰:能背汝文乎?(和珅)随行随背,(qiáo)捷异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这次乾隆同和珅的谈话,成为和珅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和珅聪明伶俐,又干练潇洒,乾隆皇帝越来越器重他。野史和笔记中的这些记载,可能是他进入仕途的一个重要的机缘。从此,和珅得到乾隆赏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第二,精明干练,笼络同僚。《和珅列传》记载,和珅天资聪颖,思路敏捷,多才多艺,勤奋好学,通晓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文字;又亲善热情,办事干练,广结善缘,成绩突出。他不是不学无术之徒,而是既有学问又懂权术的人。
例一:乾隆帝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还有其他诗文当中,对和珅给予充分肯定。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乾隆曾说,用兵西藏和廓尔喀时,所有的谕旨都是兼用满、汉文下达;颁给达赖喇嘛和廓尔喀的敕书,则兼用藏文和蒙古文。大臣中能懂藏文的非常少,只有和珅能把这些谕旨,用满文、藏文、蒙古文、汉文等各种文字撰写出来,加以翻译,并把事情都办理得很好。
例二:《和珅列传》中记载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35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后,迫使精明强干的李侍尧不得不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和珅这次查办李侍尧贪污案子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出众的才华和干练的能力。所以和珅在回京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例三:和珅依靠乾隆掌握着朝中的大权,又利用手中的大权拉帮结派,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的弟弟和琳几年之内就从一个内阁小官升为四川总督。他又拉拢军机大臣福长安。福长安是乾隆孝贤皇后的亲侄子,他的父亲傅恒和哥哥福康安都曾经任军机大臣等高官,他本人没有什么本事,但对和珅言听计从。和珅门下的吴省钦和吴省兰,以及只会吹嘘拍马的山东巡抚伊江阿等都成了和珅的亲信。
例四:和珅对那些正直大臣,加以排挤和打击。如大学士松筠在和珅面前从来不屈服,所以松筠就被久留边远地区任职,“在藏凡五年”。《清史稿》记载:和珅执掌大权愈久,对皇上的心思揣摸得愈透。他就借此来作威作福,凡是不顺从他的人,他就找机会挑拨激怒皇帝,借皇帝的手去整那个人;而向他行贿的,他却尽量帮着掩饰,或者故意把事情拖到皇帝消了气,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三,拦截信息,打击异己。和珅熟谙官场之道,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始终不露痕迹,总有一些人来弹劾他。
例一:御史曹锡宝想参劾和珅家人刘全,以打开缺口,参奏和珅。但他不慎走漏消息,被人连夜向和珅告密。和珅知道后,在乾隆跟前预先做了铺垫,曹锡宝因此反被革职留用。和珅千方百计堵塞或拦截通向皇帝的信息渠道。
例二:谢振定,进士、御史,一次在东城巡视,见一辆车在大街上违制乱行。经了解,说是和珅妾弟的车子。谢大加申斥,还命人将和珅的这位亲戚痛打一顿,并放火烧了车子。事后,和珅命人借别的事整治谢振定。谢振定被免官。
第四,联姻皇亲,投上所好。乾隆给和珅6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不久,又将自己最宠爱、时方5岁的小女儿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指配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生母为受宠的敦妃,出生时乾隆帝已经65岁。按照清朝制度,妃嫔所生之女,应封为和硕公主,但由于十公主深得乾隆宠爱,所以在12岁时被破例册为固伦公主。她长得很像乾隆,乾隆曾对她说:“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十公主被乾隆视为掌上明珠,并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完婚。下嫁时,乾隆赐给大量财物。据朝鲜使臣记载:“宠爱之隆,妆奁之侈,十倍于前驸马福隆安时。自过婚翌日,辇送器玩于主第者,概论其值,殆过数百万金。二十七日,皇女于归,特赐帑银三十万。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贝,拜辞于皇女轿前者,无虑千百。虽以首阁阿桂之年老位尊,亦复不免云。”从此,和珅和乾隆的关系,不仅是主仆关系,也不仅是君臣关系,而且是姻亲关系。乾隆是和珅的亲家翁,是和珅的保护伞。和珅从此更加为所欲为。后和珅被抄家,十公主哭求,丰绅殷德免于一死,独留公主赡养之产。公主48岁死。
和珅在朝20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50次之多。其原因之一,是和珅对乾隆能揣摩其旨意,迎合其所好,满足其欲求,博得其欢心。
(1)和珅与乾隆和诗。乾隆一生喜爱作诗,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他的诗收在《嘉乐堂诗集》中,流露真情,比较感人。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历史档案中至今保存着当年和珅与乾隆和诗的文档。
(2)和珅仿乾隆书法。乾隆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3)和珅同乾隆共同“修持密宗”。乾隆崇奉喇嘛教,对佛教经典颇有研究。他曾主持翻译并刻印了《满文大藏经》。和珅也学佛经,有的书说和珅同乾隆一起“修持密宗”。总之,和珅同乾隆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难以言明的密切关系。
(4)和珅体贴侍奉乾隆。乾隆是老人,喜欢别人奉承、照顾,和珅就陪伴在乾隆左右,对皇上服侍照顾,体贴周到。从朝鲜《李朝实录》中可以看到: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咳嗽吐痰的时候,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
(5)和珅满足乾隆侈欲。乾隆晚年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了宁寿宫及花园(乾隆花园),以作退闲颐养天年之所。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座行宫,花费巨大。乾隆80岁大寿,举行万寿大典和千叟宴。和珅总管这件事,需要大量银子,当时国库拮据,银子从哪里来呢?和珅用各种手段聚敛钱财,比如侵吞、贿赂、索要、放债、开店、收税、盘剥盐
商等。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在京各衙门长官要捐出俸银,两淮盐商要捐银400万两。和珅很快满足了乾隆80大寿花费的需要。和珅还用“议罪银”,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以交纳罚银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多的几十万两。这些“议罪银”不入国库,交到内务府,入乾隆私囊。内阁学士尹壮图上奏皇帝表示反对,结果差点丢了性命。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说,和珅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来入不敷出、需要户部补贴的内务府,没有几年就扭亏为盈。乾隆能够随意享乐,当然对和珅就更加依赖。同时,和珅也中饱私囊,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都要过和珅这一关,他从中截取,以致他所藏珍珠手串,比皇宫的还多还大。和珅有一部分珠宝就藏在住宅的夹墙里。
乾隆年龄愈来愈老,执政时间愈来愈长,宫女、妃嫔、太监都没有文化,不能同他交谈诗文、书画、佛经,也不能帮他处理军国大事、进行多种语言文字交流。所以,和珅对老年乾隆来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的。由于乾隆的宠信,和珅的官职扶摇直上,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和珅的官,武职——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文职——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学职——殿试读卷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石经馆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钱官——崇文门税务监督;内职——兼管太医院、御药房事务;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
和珅升官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和珅靠乾隆宠信发迹,也必然随乾隆升天而自毙。
嘉庆早在做皇子嘉亲王时,就对和珅不满。嘉庆继位后,乾隆还在,他投鼠忌器,而没敢动手。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于紫禁城养心殿。嘉庆帝颙琰在乾隆死日亲政。嘉庆在办理大行皇帝乾隆大丧期间,采取断然措施,惩治权相和珅,举朝上下,大为震惊。
乾隆做了四年太上皇,仍紧紧地把持着实权。这时的和珅依然受宠,但是毕竟形势发生了变化。和珅在乾隆与嘉庆间采取“四手”:第一手是紧紧依靠太上皇乾隆,第二手是讨好嘉庆皇帝,第三手是限制嘉庆皇帝的权势,第四手是防止嘉庆日后对自己进行惩处。所以他在乾隆和嘉庆之间、在嘉庆面前和背后,都表现了“两面派”。
和珅竭尽全力限制嘉庆,培植任用自己的亲信。嘉庆即位时,他的老师朱珪当时任广东巡抚,向朝廷上了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状,不过乾隆未予理睬。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又到乾隆那里告状,说嘉庆皇帝笼络人心,把太上皇对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这一次,乾隆生气了。他问军机大臣董诰:“这该怎么办?”董诰跪下劝谏乾隆说:“圣主无过言。”乾隆才作罢。不久,和珅还是找了个借口,怂恿乾隆将朱珪从两广总督降为安徽巡抚。和珅还将他的门下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嘉庆二年(179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只知进、不知退,便成为领班军机大臣。这时的乾隆,已年老体衰,记忆力很差,昨天的事,今天就忘,早上做的事,晚上就不明白了。和珅真正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也就更加为所欲为。
和珅自作聪明,作茧自缚,自坏其事。颙琰当皇子时,被定为储君。和珅密知此事,于乾隆公布嘉庆为皇太子的前一天,送给颙琰一柄如意,暗示自己对嘉庆继位有拥戴之功。嘉庆笑在脸上,恨在心里。但因和珅是乾隆的宠臣,老奸巨滑,朝廷上下,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不便动手。嘉庆在乾隆死后短短的15天里,就把一个被先帝恩宠30年的“二皇帝”加以惩治,举措得体,干净利落,取得胜利。嘉庆采取的办法是:
第一,欲擒故纵。嘉庆继位后,太上皇还健在。他面对一个老谋深算,并深受太上皇宠爱的和珅,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和珅的一举一动,他看在眼里,不动声色。有些大臣在他面前批评和珅,嘉庆说:“我还准备让和珅帮我治理国家呢!”嘉庆向太上皇奏报的一些军国大事,也经常让和珅去代奏、转奏,以此表示信任,稳住了和珅。
⑵ 成语猜猜看大学士61答案
[pò mén ér rù]
破门而入
(成语)
编辑
中文名
破门而入
出处
《留青日札·家神却盗》
拼音
pò mén ér rù
解释
砸开门进去,多指盗贼行为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回条更完整答,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砸开门进去。多指盗贼行为。
⑶ 有人说:“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抗击外来侵略。。。
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治
明朝虽是汉族政权,但政府却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先是实行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对归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授予世袭官职,由他们自行管理所辖地方。后来又实行「改土归流」,把土司辖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范围,这有利於国家统一的发展。
明朝:中华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在北方、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政府主要设置军事机构镇守,例如设置都司和卫所,以巩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另外,明政府也鼓励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如移民屯垦、贸易互市、兴建学校、推行儒学等等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实现了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清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进一步稳固发展
由满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由於满族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稳定边疆,并对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开放的态度和政策,使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各民族的相互认同感。
清朝: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清朝前期以强盛国力所奠定和巩固的中国疆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加,在晚清时期受到外国侵略时,中国各地区民族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对列强作出抗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清代的民族政策与以前历代相比有那些独特的地方?
从顺治帝起,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首先肯定了汉族文化的先进,采取了向汉族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习俗、文化,重用汉族大臣,开科考,修孔庙,拜孔子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在顺治帝之时,几乎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连顺治帝的亲生母亲都不支持他。这或许是顺治帝抑郁而终的原因。
但事实证明顺治帝的作为是对的,康熙不仅继承了顺治的政策,还亲下江南,拜明孝陵,以安汉族人的心。从那时起,一品大员,如上书房大臣等,一改无汉臣的历史,重用汉臣。如张廷玉,历三朝,居首辅四十余年。这些做法是空前绝后的。
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只设官员兼管,不设专署。清于崇德元年(1636)设蒙古衙门,由承政、参政主管;三年六月,改称理藩院,属礼部。顺治元年(1644),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设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雍正时定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乾隆改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改为理藩部,清亡遂废。
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康熙二十六年(1697),修定《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四次校修。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驿站、贸易、宗教等政令。另有司务厅、银库、饭银处、当月处、督催所及满、汉、蒙、俸四档房掌衙署日常事务。理藩院所辖,先后尚有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喇嘛印务处、则例馆等机构。此外还派司员、笔帖式等常驻少数民族地方,处理特定事务,定期轮换。
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首先,理藩院执行了清代比较成功的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鉴于明末对周边地区无力顾及的历史教训,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清前期的封建帝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极为重视。他们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看成是统治中原的“屏藩”,认为“摇惑我外藩”,就是“坏我屏垣”,就会使“疆圉”“不靖”,而“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这势必要危及到全国统治的稳定性。正是基本这种认识,康熙帝在位61年总结了大量的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经验。他认为,统治西、北边疆地区的宗旨在于“治之得其道”。他特别指出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针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物他曾议论:“贡物何足珍贵,正鉴其诚敬之心耳”。为了表示对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康熙还把“柔远能迩”当做“敬天法祖”的实际内容写入遗诏中,令后代子孙永志不忘。雍正帝即位后,亲自为理藩院书写匾额:“宣化遐方”,并在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中提出要“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乾隆皇帝当政时期,尽管他认为“驾驭外藩之道,示之以谦则愈骄,怵之以威则自畏”,从而采用了“宽猛互济”、“恩威并用”的方针,但同时也仍然主张“从俗从宜”、“不易其习”。总之,清代前期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实际上是采用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方针。
其次,理藩院促进了清代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17世纪中叶,理藩院的活动保证了清朝的顺利入关,对清朝统一全国起了促进作用。由于明朝腐败导致的中央政权力量削弱,我国17世纪中叶陷于分裂状态,这种分裂在当时并不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现象。一方面,因为这种分裂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东来,沙俄也时刻窥伺我国北部的大好河山。如果分裂形势继续下去,就可能给这些侵略势力以可乘之机。所以,尽快恢复统一,不仅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人民的休养生息,符合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要求,而且对于抵抗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和沙俄侵略势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历史证明,统一的历史使命由清朝承担了。清朝所以能承担这一重任,除了别的因素外,漠南蒙古已经成为它的可靠后方和重要的借助力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与理藩院有密切关系。理藩院设立后四个月,其官员就往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稽户口,编牛录,谳庶狱,禁奸宄”。仅一个月就编成了牛录,造好了甲士清册。这既稳定了漠南蒙古的社会秩序,也为清朝提供了兵源。理藩院设立后八年,清朝入关,漠南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同时,在清朝入关之际,理藩院及时地把清军入关和进占北京情况通知漠南蒙古各部,使他们时刻有所准备。虽然,清军入关后在统一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暴力,对社会经济发展一度造成影响,但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抹煞的。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的时期。有清一代,维护国家统一的力量与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曾进行长期斗争。在这些斗争中,理藩院充分发挥了维护统一的作用。有些前已述及。又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当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札萨克图两汗发生冲突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亲往喀尔喀七旗莅盟,竭力促使他们“尽释旧怨”而“交相揖睦,共享升平”。这年八月,阿喇尼又召集喀尔喀两翼汗传达康熙圣谕,令其“同归于好”。当噶尔丹发动内乱、喀尔喀蒙古各部率众南奔时,理藩院立即将情况上奏康熙帝,并负责安排喀尔喀蒙古各部生计。正是在理藩院组织安排下,通过多伦会盟,我国北部边疆很快出现了安定局面。康熙皇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应当说,这种北部边疆的坚固状况与理藩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又为彻底粉碎噶尔丹内乱、抵御沙俄的扩张侵略准备了条件。
理藩院除在政治军事方面促进了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巩固外,还程度不同地促进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多伦会盟之后,理藩院派遣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帮助喀尔喀蒙古于膏腴之地种植农作物。理藩院还按照清代帝王的意志,协助组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建立“常平仓”,贮积粮谷,以备赈济,“其收放实数”,“每年秋后造具印册报院”。仅漠南蒙古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3盟26旗就额存谷246100多石。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吴喇特镇国公达尔玛机里弟属下游牧地方,因风雪之灾,人畜伤损。理藩院派遣官员按户赈济,共计大小15385口,6个月时间用米7240.1石。在救灾过程中,理藩院官员因地制宜,在有河流的地方帮助蒙古人民造船、结网、捕鱼。此外,理藩院管理的驿站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联成一体,这对西、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多少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在评价清代理藩院、基本肯定它的历史作用时,应当说明,理藩院终究是清朝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利益,维护他们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受“厚敛重徭”的剥削,被“纳之于阽危之域”,生活极为贫苦,遇有灾荒,清朝经理藩院虽有赈济,但由于上层王公们“苟且塞责”,广大劳动人民“并不得实惠”。统治阶级需要的“纳赋”、“贡徭”像两根绳索,把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紧紧捆绑住,使他们难以逃脱“重赋苛役”的苦海。因此,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迫于饥寒,以致离散”的现象到处可见。
------------------------------
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杀戮以及满族是明朝人的证据
很多人的对于清朝的残暴不满,指责清朝杀戮太过。可是纵贯所有封建王朝,那有不沾血腥的呢?
洪武五年征三十六洞散毛。景泰六年,征湖广苗蒙能,围攻龙里,怀化、铜鼓诸地,天顺五年,大军深入苗疆,攻破几百余寨 ,焚毁三千家,斩首三千三百余人。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黔中苗族于把珠等起义失败后,有四千四百九十人被杀,五千五百个妇女被俘往他乡,万历年间明朝用兵平定播州土司扬应龙之乱时,许多苗族、仡佬族横遭屠杀,被迫逃走,战后幸存者仅“十之二”。为了“开边”,明王朝在黔东和贵阳、安顺等地大量安屯设堡,强使许多苗族人民迁居。(《邱北县志》第二册)
贵州军务右副都御史白圭的折子,左一个“斩首一万”,右一个“斩首3000”很是洋洋得意啊。
据《凤凰厅志》和《泸溪县志》载:苗区人口“大经草剃,存不满百”,“几经绝种”。“经过挞伐征剿,村寨十室九空,人迹灭绝”
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军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攻克了阿台的古埒城,屠城。还把人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刚和父亲塔石误杀了。
再说满人本来就是明朝子民,怎么能用日本来比拟?
明成祖永乐年间,东海女真部分南移,同建州女真经常发生战争.建州女真被迫向南向西迁移.
宣德时期,童猛哥帖木儿为东海女真杀害.其弟凡察,其子童仓,董山率部西迁,经佟家江(今浑江),进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于呼兰哈达山(又叫烟筒山)下,浑河支流苏子河畔,筑城定居下来.
正统时期,明政府为了笼络建州女真,任命阿哈出的孙子李满柱为建州卫指挥使,凡察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董山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建州三卫"之称由此而来.建州三卫是明政府设立的地方机构,既管军事,又理民政,"抚绥属部","看守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委任,可以世袭,要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承担各种义务."有所征调,闻使即从,无敢违期"①.正如清太宗皇太极所云:"我祖宗与明朝看边,忠顺有年."这生动地反映了明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卫所的亲密关系。
① 《左传》卷二十二,昭公九年.
①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二十四
明初,太祖朱元璋颇重视对东北边陲少数民族的治理.洪武三年(1370年),在辽东设立了定辽卫都卫.八年(1375年),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理辽东25卫,138所,二州一盟.
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特林地区设置了奴尔干都司,所辖的著名卫所有建州卫,海西卫,兀者卫,囊哈儿卫等.成祖朱棣派遣宦官亦失哈到奴尔儿干都司进行慰问与巡视,增进了边区民族与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后,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经营.从洪武到正统年间,先后在东起库页
岛,西至斡难河,北自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等广阔地区,建置了184卫.这对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以及边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东北女真等民族,明政府采取了招抚,羁縻与分而治之的政策.政治上,明政府委任部落酋长,首领充当卫所长官,申明职守,给予敕书,又称玺书."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①.各卫所要对明政府履行各项义务."时以朝贡",卫所官员要定期进京述职,奏报地方治乱.建州,海西女真每年冬季从开原入京朝贡,贡品主要有人参,貂皮,海东青,马匹,珍珠等地方名贵土特产.
⑷ 成语猜猜大学士带珍珠图案
有眼无珠
yǒu yǎn wú zhū
【解释】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用来比喻自己或别人;看不到某人或某事物的重要伟大。也用于责骂自己或别人。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正音】珠;不能读作“shū”。
【辨形】珠;不能写作“诛”。
【近义词】视而不见
【反义词】心明眼亮
【例句】他真是~;竟没发现小李是个人才。
⑸ 成语猜猜看大学士62关,求答案,
有眼无珠
打开的贝壳里没有珍珠,只有一个眼睛。
⑹ 乾隆27个孩子中唯一的嫡公主,陪伴乾隆61年,被赐5240件护身符,她是谁
乾隆27个孩子中唯一的嫡公主,陪伴乾隆61年,被赐5240件护身符的就是乾隆皇帝最最宠爱的公主固伦和敬公主,她长得特别像母亲,在生日的时候,乾隆送她了金石御宝护身符5240件,正是公主的生日数字。
和敬公主婚后和驸马恩爱有加,至少生了五个孩子,对公主的孩子,乾隆帝也非常宠爱,甚至给他起12字的号。起了一个最长的名字,叫做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可以说这个名字也算是一个记录了。虽然是一个皇帝,可是在对待女儿,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的做法,这样的皇家还真是有情有义!而且这位公主的寿命也算是比较长的了,活到了61岁,跟乾隆一样,都属于长寿。
⑺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第2章:曲江池畔春如织(下)
“林致她,居然要去参加选妃,她想嫁给建宁王。”沉默许久,安庆绪徐徐吐出一句话。他口中的“林致”,全名慕容林致,是当朝大学士慕容春的女儿,也是安庆绪的师妹,二人都曾在号称杏林第一人的国手神医长孙鄂门下学过一段时间医术。
沈珍珠一愣,随口答道:“那就去罢,你当师哥的,管得了这么多?”
“不,我不想她去!”安庆绪面上肌肉一抖,仿佛撕裂了疼痛,马缰着力在身侧的一株大树上一抽,留下一道划痕,沈珍珠立时明白了他的心意。
“安二哥,我要劝你放手,慕容小姐既然已经决定选妃,那现在已经不能有任何改变;就算没有决定选 妃,以慕容大学士和你父亲的格格不入,你认为慕容大学士可能把女儿嫁给你吗?”
“只要林致愿意,我可以什么都不管,带她离开这里,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安庆绪紧抿着嘴,狠狠说道。
“她愿意吗?”沈珍珠问,随手拾起一把小石子,一个个的朝远处抛去。
安庆绪摇头:“她……
⑻ 大学士的目录
第一章 温故正德十五年第二章 枝娘第三章 丁役第四章 万屠夫第五章 借钱第六章 官差第七章 会昌侯第八章 豪门第九章 超强记忆第十章 万般皆下品第十一章 对不起的应该是我第十二章 求职第十三章 刚就业又失业第十四章 你还是别离开邹平第十五章 饭团第十六章 进府第十七章 未来同学第十八章 族学第十九章 忽悠,杂说第二十章 如此学堂第二十一章 你是个天才第二十二章 故事第二十三章 大话西游(求推荐票)第二十四章 自习第二十五章 考试范围第二十六章 苦修第二十七章 抄书第二十八章 考期来临第二十九章 月考之前,情绪不稳第三十章 作弊手段第三十一章 孙家骄子第三十二章 暗算第三十三章 意外第三十四章 老实人老实文(求推荐票)第三十五章 验证第三十六章 生财之道第三十七章 明朝出版业第三十八章 万屠夫的如意算盘第三十九章 这一月第四十章 县考的难度第四十一章 顺利过关第四十二章 现钱第四十三章 小丈夫第四十四章 未来的政治选择第四十五章 补养第四十六章 变脸第四十七章 济南府第四十八章 急迫的考期第四十九章 京师,孙家两房老爷第五十章 危机第五十一章 夜谈第五十二章 孙府二夫人第五十三章 我要争气第五十四章 好彩第五十五章 我等飘寄去也第五十六章 明朝夜生活第五十七章 捣乱第五十八章 昆曲第五十九章 一曲新词酒一杯第六十章 德王寿宴第六十一章 雅令第六十二章 经济事务第六十三章 考题第六十四章 莲子羹第六十五章 朋友第六十六章 大考之期第六十七章 小人第六十八章 得想办法脱困第六十九章 计较第七十章 厉害的孙佳第七十一章 跑路推荐好友新书《网游之重生法神》
VIP卷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七十二章 进门第七十三章 不出所料第七十四章 场里场外第七十五章 两个考生第七十六章 尘埃落定第七十七章 夜市第七十八章 请受老身一拜第七十九章 审卷第八十章 赌注,案首之争(求月票)第八十一章 杂耍,知识就是力量第八十二章 小危机(求月票)第八十三章 捷报第八十四章 我不拜师第八十五章 两年之约第八十六章 孙鹤年的安排第八十七章 《传清小集》第八十八章 保镖第八十九章 家人(今日万字更新任务已完成,求月票)第九十章 素芬第九十一章 那两人可惹不起第九十二章 我是花匠第九十三章 被马踢了第九十四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第九十五章 动手第九十六章 起字第九十七章 需要证据(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再遇第九十九章 状纸第一百章 若打官司反显不出我的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声势第一百零二章 喜报第一百零三章 潜意识第一百零四章 让他进来第一百零五章 有要紧事要说(求月票)第一百零六章 驿路大桥边第一百零七章 寂寞开无主第一百零八章 决心
第二卷 京城风云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二卷 京城风云 第一百零九章 国子监,大时代的前夜第一百一十章 绝妙主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英烈传》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定侯第一百一十三章 没有猜错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京病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惊闻第一百一十六章 未来的大特务第一百一十七章 狠辣心肠锦衣卫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厂办事,闲人回避(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暗,黄大伴第一百二十章 大将军朱寿第一百二十一章 揭迷,毕公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去见第一百二十三章 五花脸(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下财富(大章节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镇抚司,诏狱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谕第一百二十八章 讨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论道第一百三十章 该收获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世界潮流(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竞争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书道,赌赛,婚约第一百三十四章 左右开弓,平大才子的巧妙第一百三十五章 由下而上,孙静远的手段(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该做出选择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日子过得清苦吧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公平待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珍珠蜜奶第一百四十章 又有人来,也有人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君臣应对第一百四十二章 身前身后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动不如一静第一百四十四章 首辅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臣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帮朕料理好家务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替皇帝赚钱(回报读者,加更一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庶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章 平氏钱票开业第一百五十一章 两大挡头齐出动第一百五十二章 两只豪猪第一百五十三章 锦衣卫,出动第一百五十四章 作弄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就在这里坐着等第一百五十六章 木板大鼓,意想不到之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智退霍韬第一百五十八章 帮衬第一百五十九章 景家兄弟的毒计第一百六十章 这事有点奇怪第一百六十一章 挤兑风潮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脸第一百六十四章 双赢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胁迫第一百六十七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八章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第一百六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七十章 查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千营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身一刀斩第一百七十三章 嚣张的把总第一百七十四章 休要走了贼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兄别来无恙否第一百七十六章 高手过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求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算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见正德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筵讲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永天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玺吧第一百八十四章 星坠第一百八十五章 热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幕
第三卷 青天歌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你是仇十洲第一百八十八章 铁监院第一百八十九章 前倨后恭第一百九十章 朱厚熜第一百九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王真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秉烛深宵话玄机第一百九十四章 见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孙淡的大势第一百九十六章 秋闱在即,考官已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通客栈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臣初见第一百九十九章 玉熙宫诏对(求月票)第二百章 一条鞭(求月票)第二百零一章 宁向直中取(求月票)第二百零二章 承诺(求月票)第二百零三章 风末第二百零四章 备考(求月票)第二百零五章 惊闻第二百零六章 秋风纨扇图第二百零七章 丝帛在左,俸禄在右第二百零八章 准备第二百零九章 东厂第二百一十章 乡试终于开始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进龙门第二百二十二章 怎敢搜我身第二百二十三章 果然如此第二百二十四章 搞什么鬼第二百二十五章 交锋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犯第二百二十七章 较量第二百二十八章 出墙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正也惹不起你们这几尊大神第二百三十章 黄锦的惊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主审官第二百三十二章 翟鸾的猜测第二百三十三章 走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审结第二百三十五章 相见第二百三十六章 赌棋第二百三十七章 语中带刺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赌第二百三十九章 处置第二百四十章 深谈第二百四十一章 后宫第二百四十二章 二进考场第二百四十三章 秋帷第二百四十四章 担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灵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挣回面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试点县第二百四十八章 解元
第四卷 嘉靖一年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二百四十九章 冬雪无晴第二百五十章 大礼第二百五十一章 孙静远的意见,皇帝的态度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书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一课(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第一课(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一课(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里居然是房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都是彩礼惹的祸第二百六十章 原故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给面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县丞第二百六十三章 两处第二百六十四章 挑拨第二百六十五章 房山第一豪绅第二百六十六章 惊愕第二百六十七章 威胁第二百六十八章 投靠第二百六十九章 这才是开始第二百七十章 木守礼的诱惑第二百七十一章 孙淡的作弄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经济第二百七十三章 分工第二百七十四章 答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止血第二百七十六章 马吊第二百七十七章 飞雪连天说《庄子》(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飞雪连天说《庄子》(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飞雪连天说《庄子》(三)第二百八十章 犟种第二百八十一章 可恨人自有可怜处(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恨人自有可怜处(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可恨人自有可怜处(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救自救第二百八十五章 四海赌坊第二百八十六章 意外的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测字?潜伏第二百八十八章 卧底(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卧底(二)第二百九十章 卧底(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欺负人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去看看又有何妨第二百九十三章 落到我手里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闹剧第二百九十五章 倒霉到家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惩罚第二百九十七章 长夜漫漫话桑麻第二百九十八章 筹划第二百九十九章 织造局,CPI,变化中的生活
第五卷 五荤伐性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三百章 除夕(一)第三百零一章 除夕(二)第三百零二章 除夕(三)第三百零三章 除夕(四)第三百零四章 除夕(五)第三百零五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第三百零六章 未来前景(一)第三百零七章 未来前景(二)第三百零八章 未来前景(三)第三百零九章 你们抽时间到保大坊来一趟吧第三百一十章 你究竟是谁第三百一十一章 消息,推测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叔,你完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倒霉二人组(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倒霉二人组(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洪出宫去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孙淡,我要你把这件事做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后宫争宠也是人际关系学(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后宫争宠也是人际关系学(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变第三百二十章 急转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监也畏妻如虎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果这样我就有办法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其罪当剐(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四章 国法大于一切(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应对第三百二十六章 真相(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相(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相(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真相(四)第三百三十章 毕云的建议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服(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服(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服(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厉害关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准备第三百三十六章 伏击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天一棍,春雨梨花第三百三十八章 火绳
第六卷 议大礼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三百三十九章 潜藏爪牙忍受第三百四十章 故事里的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的心依旧在跳动(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我的心依旧在跳动(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乱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动如山孙静远第三百四十五章 解释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帷,到日子了吗第三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课(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课(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最后一课(三)第三百五十章 纠缠(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纠缠(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纠缠(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纠缠(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夫人的愤怒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遇故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预测第三百五十七章 入闱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我所料第三百五十九章 第一场(一)第三百六十章 第一场(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场(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两考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二场开始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考题第三百六十九章 答题第三百七十章 有变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有变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下来的两题第三百七十三章 回答第三百七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七十五章 流水作业,酣畅淋漓;最后八股,水到渠成第三百七十六章 接连不断第三百七十七章 就按静远的意思办第三百七十八章 将为人父第三百七十九章 会元第三百八十章 座师第三百八十一章 殿试第三百八十二章 写毕第三百八十三章 差使第三百八十四章 河东(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东(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河东(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煎熬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恶第三百八十九章 既然没有办法,就等第三百九十章 下一步暗着第三百九十一章 权力的**(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权利的吸引力(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权利的吸引力(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权利的吸引力(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翰林院编修第三百九十六章 终于来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嘉靖的狂喜(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嘉靖的狂喜(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嘉靖的狂喜(三)第四百章 嘉靖的狂喜(四)第四百零一章 青萍第四百零二章 态度第四百零三章 首辅很强硬第四百零四章 很热闹第四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零六章 孙大人,救命啊第四百零七章 来一出新戏吧第四百零八章 受众第四百零九章 应允第四百一十章 不用唱,就如平常一样闲聊第四百一十一章 樱桃好吃树难栽,小品虽好口难开同学们,有没兴趣实验一下你们的人品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你一个机会第四百一十三章 节目第四百一十四章 绝倒第四百一十五章 笑翻第四百一十六章 喜闻乐见第四百一十七章 笑掉下巴第四百一十八章 本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又有新队员加入第四百二十章 筹措第四百二十一章 变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三章 猜忌第四百二十四章 臣心坦荡第四百二十五章 想法是好的,可惜第四百二十六章 精神崩溃的黄锦(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精神崩溃的黄锦(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精神崩溃的黄锦(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生第一次第四百三十章 议大礼第四百三十一章 余波(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余波(二)
第七卷 弄潮
给本书投月票 | 打赏作品
第四百三十三章 清江浦(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江浦(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江浦(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江浦(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这一年,三个瞬间第四百三十七章 即将南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钱钱钱,命相连第四百三十九章 放贷第四百四十章 垚者,巍巍乎高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淮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溃堤(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溃堤(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溃堤(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如期举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志气第四百四十七章 担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争执(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争执(二)第四百五十章 要吃饭?去考试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亲自见识第四百五十二章 君子论德第四百五十三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四百五十四章 保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方唯的县试第四百五十六章 见面第四百五十七章 扣押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天时间第四百五十九章 耳语第四百六十章 赚甘第四百六十一章 惊风第四百六十二章 束手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拿第四百六十四章 草率第四百六十五章 抄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空仓第四百六十七章 归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踏歌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他第四百七十章 平大师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打五十第四百七十二章 论狠第四百七十三章 哪有那么多规矩第四百七十四章 消息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歧第四百七十六章 恳求第四百七十七章 风雨欲来第四百七十八章 暴戾第四百七十九章 行险第四百八十章 玉碎宫倾第四百八十一章 决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也好第四百八十三章 醉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赶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夜谈第四百八十六章 泰昌(全本)
⑼ 康熙是怎样的
康熙的丰功伟绩很多,主要有除鳌拜、平定三藩、遏制沙俄扩张、亲征准噶尔、统一台湾等
康熙是个很复杂的人,
我建议楼主你要是想要深层次的了解康熙和他的丰功伟绩,不如去看看陈道明版本的《康熙王朝》,讲了康熙的一生,非常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康熙最重要的几个丰功伟绩(除鳌拜、平定三藩、遏制沙俄扩张、亲征准噶尔、统一台湾等)都包括在了里面。
⑽ 清朝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治
明朝虽是汉族政权,但政府却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先是实行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对归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授予世袭官职,由他们自行管理所辖地方。后来又实行「改土归流」,把土司辖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范围,这有利於国家统一的发展。
明朝:中华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在北方、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政府主要设置军事机构镇守,例如设置都司和卫所,以巩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另外,明政府也鼓励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如移民屯垦、贸易互市、兴建学校、推行儒学等等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实现了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清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进一步稳固发展
由满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由於满族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稳定边疆,并对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开放的态度和政策,使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各民族的相互认同感。
清朝: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清朝前期以强盛国力所奠定和巩固的中国疆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加,在晚清时期受到外国侵略时,中国各地区民族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对列强作出抗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清代的民族政策与以前历代相比有那些独特的地方?
从顺治帝起,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首先肯定了汉族文化的先进,采取了向汉族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习俗、文化,重用汉族大臣,开科考,修孔庙,拜孔子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在顺治帝之时,几乎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连顺治帝的亲生母亲都不支持他。这或许是顺治帝抑郁而终的原因。
但事实证明顺治帝的作为是对的,康熙不仅继承了顺治的政策,还亲下江南,拜明孝陵,以安汉族人的心。从那时起,一品大员,如上书房大臣等,一改无汉臣的历史,重用汉臣。如张廷玉,历三朝,居首辅四十余年。这些做法是空前绝后的。
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只设官员兼管,不设专署。清于崇德元年(1636)设蒙古衙门,由承政、参政主管;三年六月,改称理藩院,属礼部。顺治元年(1644),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设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雍正时定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乾隆改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改为理藩部,清亡遂废。
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康熙二十六年(1697),修定《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四次校修。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驿站、贸易、宗教等政令。另有司务厅、银库、饭银处、当月处、督催所及满、汉、蒙、俸四档房掌衙署日常事务。理藩院所辖,先后尚有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喇嘛印务处、则例馆等机构。此外还派司员、笔帖式等常驻少数民族地方,处理特定事务,定期轮换。
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首先,理藩院执行了清代比较成功的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鉴于明末对周边地区无力顾及的历史教训,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清前期的封建帝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极为重视。他们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看成是统治中原的“屏藩”,认为“摇惑我外藩”,就是“坏我屏垣”,就会使“疆圉”“不靖”,而“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这势必要危及到全国统治的稳定性。正是基本这种认识,康熙帝在位61年总结了大量的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经验。他认为,统治西、北边疆地区的宗旨在于“治之得其道”。他特别指出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针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物他曾议论:“贡物何足珍贵,正鉴其诚敬之心耳”。为了表示对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康熙还把“柔远能迩”当做“敬天法祖”的实际内容写入遗诏中,令后代子孙永志不忘。雍正帝即位后,亲自为理藩院书写匾额:“宣化遐方”,并在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中提出要“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乾隆皇帝当政时期,尽管他认为“驾驭外藩之道,示之以谦则愈骄,怵之以威则自畏”,从而采用了“宽猛互济”、“恩威并用”的方针,但同时也仍然主张“从俗从宜”、“不易其习”。总之,清代前期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实际上是采用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方针。
其次,理藩院促进了清代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17世纪中叶,理藩院的活动保证了清朝的顺利入关,对清朝统一全国起了促进作用。由于明朝腐败导致的中央政权力量削弱,我国17世纪中叶陷于分裂状态,这种分裂在当时并不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现象。一方面,因为这种分裂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东来,沙俄也时刻窥伺我国北部的大好河山。如果分裂形势继续下去,就可能给这些侵略势力以可乘之机。所以,尽快恢复统一,不仅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人民的休养生息,符合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要求,而且对于抵抗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和沙俄侵略势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历史证明,统一的历史使命由清朝承担了。清朝所以能承担这一重任,除了别的因素外,漠南蒙古已经成为它的可靠后方和重要的借助力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与理藩院有密切关系。理藩院设立后四个月,其官员就往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稽户口,编牛录,谳庶狱,禁奸宄”。仅一个月就编成了牛录,造好了甲士清册。这既稳定了漠南蒙古的社会秩序,也为清朝提供了兵源。理藩院设立后八年,清朝入关,漠南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同时,在清朝入关之际,理藩院及时地把清军入关和进占北京情况通知漠南蒙古各部,使他们时刻有所准备。虽然,清军入关后在统一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暴力,对社会经济发展一度造成影响,但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抹煞的。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的时期。有清一代,维护国家统一的力量与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曾进行长期斗争。在这些斗争中,理藩院充分发挥了维护统一的作用。有些前已述及。又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当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札萨克图两汗发生冲突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亲往喀尔喀七旗莅盟,竭力促使他们“尽释旧怨”而“交相揖睦,共享升平”。这年八月,阿喇尼又召集喀尔喀两翼汗传达康熙圣谕,令其“同归于好”。当噶尔丹发动内乱、喀尔喀蒙古各部率众南奔时,理藩院立即将情况上奏康熙帝,并负责安排喀尔喀蒙古各部生计。正是在理藩院组织安排下,通过多伦会盟,我国北部边疆很快出现了安定局面。康熙皇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应当说,这种北部边疆的坚固状况与理藩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又为彻底粉碎噶尔丹内乱、抵御沙俄的扩张侵略准备了条件。
理藩院除在政治军事方面促进了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巩固外,还程度不同地促进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多伦会盟之后,理藩院派遣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帮助喀尔喀蒙古于膏腴之地种植农作物。理藩院还按照清代帝王的意志,协助组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建立“常平仓”,贮积粮谷,以备赈济,“其收放实数”,“每年秋后造具印册报院”。仅漠南蒙古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3盟26旗就额存谷246100多石。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吴喇特镇国公达尔玛机里弟属下游牧地方,因风雪之灾,人畜伤损。理藩院派遣官员按户赈济,共计大小15385口,6个月时间用米7240.1石。在救灾过程中,理藩院官员因地制宜,在有河流的地方帮助蒙古人民造船、结网、捕鱼。此外,理藩院管理的驿站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联成一体,这对西、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多少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在评价清代理藩院、基本肯定它的历史作用时,应当说明,理藩院终究是清朝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利益,维护他们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受“厚敛重徭”的剥削,被“纳之于阽危之域”,生活极为贫苦,遇有灾荒,清朝经理藩院虽有赈济,但由于上层王公们“苟且塞责”,广大劳动人民“并不得实惠”。统治阶级需要的“纳赋”、“贡徭”像两根绳索,把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紧紧捆绑住,使他们难以逃脱“重赋苛役”的苦海。因此,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迫于饥寒,以致离散”的现象到处可见。
------------------------------
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杀戮以及满族是明朝人的证据
很多人的对于清朝的残暴不满,指责清朝杀戮太过。可是纵贯所有封建王朝,那有不沾血腥的呢?
洪武五年征三十六洞散毛。景泰六年,征湖广苗蒙能,围攻龙里,怀化、铜鼓诸地,天顺五年,大军深入苗疆,攻破几百余寨 ,焚毁三千家,斩首三千三百余人。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黔中苗族于把珠等起义失败后,有四千四百九十人被杀,五千五百个妇女被俘往他乡,万历年间明朝用兵平定播州土司扬应龙之乱时,许多苗族、仡佬族横遭屠杀,被迫逃走,战后幸存者仅“十之二”。为了“开边”,明王朝在黔东和贵阳、安顺等地大量安屯设堡,强使许多苗族人民迁居。(《邱北县志》第二册)
贵州军务右副都御史白圭的折子,左一个“斩首一万”,右一个“斩首3000”很是洋洋得意啊。
据《凤凰厅志》和《泸溪县志》载:苗区人口“大经草剃,存不满百”,“几经绝种”。“经过挞伐征剿,村寨十室九空,人迹灭绝”
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军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攻克了阿台的古埒城,屠城。还把人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刚和父亲塔石误杀了。
再说满人本来就是明朝子民,怎么能用日本来比拟?
明成祖永乐年间,东海女真部分南移,同建州女真经常发生战争.建州女真被迫向南向西迁移.
宣德时期,童猛哥帖木儿为东海女真杀害.其弟凡察,其子童仓,董山率部西迁,经佟家江(今浑江),进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于呼兰哈达山(又叫烟筒山)下,浑河支流苏子河畔,筑城定居下来.
正统时期,明政府为了笼络建州女真,任命阿哈出的孙子李满柱为建州卫指挥使,凡察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董山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建州三卫"之称由此而来.建州三卫是明政府设立的地方机构,既管军事,又理民政,"抚绥属部","看守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委任,可以世袭,要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承担各种义务."有所征调,闻使即从,无敢违期"①.正如清太宗皇太极所云:"我祖宗与明朝看边,忠顺有年."这生动地反映了明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卫所的亲密关系。
① 《左传》卷二十二,昭公九年.
①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二十四
明初,太祖朱元璋颇重视对东北边陲少数民族的治理.洪武三年(1370年),在辽东设立了定辽卫都卫.八年(1375年),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理辽东25卫,138所,二州一盟.
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特林地区设置了奴尔干都司,所辖的著名卫所有建州卫,海西卫,兀者卫,囊哈儿卫等.成祖朱棣派遣宦官亦失哈到奴尔儿干都司进行慰问与巡视,增进了边区民族与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后,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经营.从洪武到正统年间,先后在东起库页
岛,西至斡难河,北自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等广阔地区,建置了184卫.这对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以及边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东北女真等民族,明政府采取了招抚,羁縻与分而治之的政策.政治上,明政府委任部落酋长,首领充当卫所长官,申明职守,给予敕书,又称玺书."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①.各卫所要对明政府履行各项义务."时以朝贡",卫所官员要定期进京述职,奏报地方治乱.建州,海西女真每年冬季从开原入京朝贡,贡品主要有人参,貂皮,海东青,马匹,珍珠等地方名贵土特产.
②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
① 天顺《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九
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