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硕士学位 » 翰林学士的任职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翰林学士的任职

发布时间: 2021-03-24 19:35:59

Ⅰ 翰林是什么官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版士的机构,权但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

翰林,也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进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

Ⅱ 翰林学士是什么职位,从什么朝代开开始的

翰林学士主管: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
开始于:南北朝时期

翰林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至唐玄宗时,于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选有文学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入直内廷,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德宗以后,时事多艰,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将外、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其加知制诰衔者即等于暂代中书舍人,因之,充学士者经中书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Ⅲ 翰林院的翰林是干什么的由来是什么朝代大学士是什么与翰林有什么关系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回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答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

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Ⅳ 翰林学士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在当今相当与什么

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
为内廷供奉之所。但唐初翰林院中,除文词、经学之士外,还有卜、医、棋、

术等各种专门伎艺人员。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皇帝召见,

陪伴天子下棋、作画、写字并为其占卜、治病。总之,他们各以其专长为皇

帝游居宴乐服务。此外,皇帝还往往召集一批作为私人参谋的文士,以备顾

问,如《唐会要•;翰林院》载,唐太宗曾以虞世南等才彦之士为弘文馆学士,

“会于禁中”,参决谋议。《新唐书•;刘祎之传》载,高宗时,召刘祎之、

元万顷等入禁中,“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

至唐玄宗时,始置翰林学士,《新唐书•;百官志一》说:

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

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

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书敕。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 年),又

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

白麻。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

翰林学士出现之后,便正式分割了中书舍人制诏之权,于是皇帝的命令

被分为内制与外制。翰林学士所撰,乃直接从禁中发出,故称“内制”,用

白麻纸写;而中书舍人所撰,为外朝所拟,故称“外制”,用黄麻纸写。内

制主要是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立皇后,定太子等重要诏书,而外制则只是

一般诏书。例如白居易就曾担任过中书舍人,也做过翰林学士,他的文集中

就收有“中书制诰”和“翰林制诰”两种,从中可以看出内制与外制的轻重

之别。

翰林学士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据说

原定额为六员,但《唐会要•;翰林院》则说,实“出于所命,盖无定数”,

自六部尚书至校书郎皆得与选。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天下用兵频繁,军国多

务,深谋密诏,皆出自翰林院。因此翰林学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许多军

国要事,甚至不与中书省商议。据《旧唐书•;陆贽传》记载,德宗时,泾原

兵变,天子出奔,翰林学士陆贽“行止辄随从”,“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

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

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云:“大凡

大诏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

他人无得而参”。这种翰林学士承旨的职权,实际上已经不只是起草文书诏

制了,还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分割外朝宰相议政之权,可谓名副其实之“内

相”了。

至于五代,翰林学士的选任,则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五代会要•;翰林

院》记载,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 年)翰林学士刘昫(x&音虚),在一份

奏章中说:

臣伏见本院旧例,学士入院,除中书舍人即不试,余官皆先试麻制(册

封、赦文及任命之类诏书)、答蕃(对少数民族或域外的文书)、批答(对

臣下章表的处理批复)各一道,诗、赋各一道,号曰五题。所试并于当日内

了,便具呈纳。从前虽有召试之名,而无考校之实,每遇召试新学士日,或

有援者,皆预出五题,潜令宿构、无援者即日起草,罕能成功。去留皆系于

梯媒,得失尽归于偏党。今后凡本院召试新学士,欲请权停试诗赋,只试麻

制答,共三道,仍请内廷赐题目,兼定字数,付本院召试。

__刘昫这里所说的“本院旧例”,当指后唐初年的事。至于在学士中选拔谁当

承旨学士,则完全由皇帝决定。《五代会要•;翰林院》记载,天成三年(公

元928 年)明宗敕曰:“承旨一员。出自朕意,不计官资先后,在学士之上,

仍编入《翰林志》。”

唐代翰林学士入院后,必须见习一年,迁“知制诰”以后,才有握笔草

诏的资格。若是被提拔为承旨学士,一般短期内便可正式拜中书舍人,然后

入相。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说,从宪宗到穆宗时的十七年中,承旨学士

“十一人而九参大政”。长庆以后各朝由翰林出身的宰相一般占二分之一到

五分之四左右,开了后世拜相必由翰林之先河。

翰林学士具有皇帝机要秘书的身分,被天子视为“私人”,因此,在唐

后期宦官势力膨胀的情况下,皇帝时常依靠他们来对付宦官。如顺宗时委任

翰林学士王叔文主持“永贞革新”,谋夺宦官兵权,大阉俱文珍扼杀这次革

新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削去王叔文学士之职,使王叔文无由“入内商量公事”。

文宗时,翰林学士李训,在皇帝支持下策划欲尽诛宦官。由此可见,翰林学

士在唐后期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中,具有重要而微妙的政治地位,所以最为

仕途中人所羡慕。明清时期的翰林虽已不直接预闻政事,而习惯上总以翰林

为清贵之选,不由翰林出身不拜相,也还是从唐宋沿袭下来的风气。

翰林学士

宋代中央的文职机构有翰林学士院,这也是沿袭唐代制度的。唐代有翰

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亲信顾向之官,其地位很重要。到了宋代,又特定

其资权,变成了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了。宋代能入翰林学士院任职的,

都是一些文学之士。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称翰林学士、

知制诰。承旨不常设,其他学士也无定员。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

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

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通考·职官考八》云:“其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即称“直院

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

“翰林权直”。《宋史·职官志二》云:“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

院学士,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

其实,多所厘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冠有翰林名号,而不属于学

士院,专门为皇帝讲解儒经者,称“翰林侍读学士”或“翰林侍讲学士”,

官阶较低者称“崇政殿说书”。神宗后屡有变化,称为经筵官,一般为他官

的兼职。北宋前期,翰林学士被委任他职者,如任知开封府、三司使之类,

并不归院供职,故必须带知制诰职者,才真正掌管诏命。直接替皇帝起草麻

制、批答及宫廷内所用之词,称为“内制”;若单称知制诰,奉皇帝或宰相

之命,分房起草官员升迁、磨勘、改换差遣等制词,则称为“外制”,总称

“两制”。神宗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虽不再另任他职,但仍带知制诰。遇

缺,则以侍中、给事中、中书舍人等兼直学士院。南宋时,有以尚书兼权翰

林学士,而不带知制诰的。

馆阁学士

馆阁学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学士、学士多为执政大

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名为典司秘籍,

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

有直秘阁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经过考试的,称为入馆。明清制度,进士

一部份因考试优等而入翰林院的,称为馆阁之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宋代

后期的直秘阁,是其他官员的兼衔,名为贴职,并不被看重。宋洪迈《容斋

随笔》卷16 说: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

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

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记注官缺,

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之,中外皆称

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

与职事官等。

此外,宋代还有一种“殿学士”的衔称,包括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

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等。殿学士的资望极高,无职守,无典掌,

只是出入侍从,以备顾问而已,然非常人可充任。《通考·职官考八》说:

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

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之久次者始

除。

可见宋代的“殿学士”是专门作为高官、宠臣的荣称,一般官员是不可

能“荣任”的。

Ⅳ 翰林院大学士到底是什么样的官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从制度上讲,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然而,自天顺朝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过科举考试汇集优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层政治人物的输出之所。

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预备资格,三等则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可见,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实则仅科举进士名列前茅者。对于这样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视,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动,既是履行其处理政事的职能,同时更具有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意义。譬如,以皇帝名义颁发的各种诰敕本应阁臣起草,但实际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笔,这项工作有助于翰林官适应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对明代历朝实录的编写一般由阁臣领衔,翰林负责实际编修,这项工作加强了翰林官对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经筵侍讲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断熟悉朝廷仪制和国家要政;同时由于经筵讲读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师生的关系,成为翰林官在院期间或日后为官主政时启沃君心、对皇帝施加影响的重要条件。此外,翰林官有着更多的亲炙鸿儒、接近权要的机会,又能饱览史料邸报,参加某些重要会议,便于对政局时事获得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使翰林学士不断积累政治学识和经验,为日后准备较好的政治素养。
明代翰林院官员具有两重意义:其一,作为参预机务的内阁成员。内阁成员称大学士,因而内阁与翰林院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机构,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阁的由来。自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不但内阁,就连六部长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据《明史·职官志二》载:“其在六部,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其由翰林者,尚书则兼学士(六部皆然),侍郎则兼侍读、侍讲学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视其品级,必带本院衔(詹事,少詹事带学士衔,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则带侍讲、侍读学士以至于编修、检讨等衔)”。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书监、史馆、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职;因此,这些官名均已废除。事实上连这些官的职务也废除了,有时不过作为装点门面而已。

内阁大学士为中国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大学士。满人与汉人各两名。大学士于1730年代乾隆朝时,成为三殿三阁定制。事实上,内阁大学士有票拟之权,可说是清朝的实际宰相。相权废止后,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每天要处理大量政事,为保证君权不至于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从翰林院等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批阅奏章,充当顾问。明成祖朱棣又准许阁臣参予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从明仁宗朱高炽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明中叶以后,阁臣又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拥有票拟权,位极人臣,一切朝政皆归其调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阁权一代一代的积累,明中叶以后的殿阁大学士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权,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顾问”了,首辅已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内阁则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但首辅的地位经常受到专权宦官的挑战。首辅毕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乱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阁学士为中国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学士。在数量上,内阁学士中,满人六人,而汉人则四名。学士于1730年代乾隆朝时,成为三殿三阁定制。数量达到几十人之多。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礼仪·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唐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庠、序以及大学、小学,均为古代贵族子弟读书场所,相当汉以后的太学,西晋以后的国子学。可见,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魏晋以后,学士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诗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东宫学士,专陪皇帝吟诗作赋,写了大量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当时学士无定员,无品序,无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宠信,有的则地位低下,甚至备受欺凌。尽管他们的地位、职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学士必须是博学多识或专精一门学问的人。

唐朝设置了学士院,奉旨起草诏命,学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学士甚至可以参与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十八人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时设翰林院、学士院。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常以博学多才、有极高文学造诣的学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诗人李白就曾作过翰林学士。唐以后,除翰林院设学士外,还以殿、阁、馆之名命名学士,其中观文殿学士最为荣贵,须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后还置大学士,为殿、阁、馆学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学士地位更加显赫,官拜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这些大学士参赞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为此在公私礼节上人们都不直称其名,而以“中堂”尊称。无论学士还是大学士,都必须是有学问的人才能担任。

Ⅵ 宋朝翰林是什么官

1、翰林是皇来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自官,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2、翰林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Ⅶ "翰林"是几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进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

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他们的指责都属于编写文书一类,故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7)翰林学士的任职扩展阅读:

翰林制度

1、宋沿唐制设学士院

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

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院。宋代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与学士院的翰林院无关。西夏设翰林学士院,官员有学士等。

辽北面官中有翰林院,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长官为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承旨等。金天德三年,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起草诏书等事。

2、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

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Ⅷ 翰林学士是一种怎样的官位

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Ⅸ 古代的“翰林学士”具体是什么官职,权力很大吗

翰林学士,具体是什么官衔呢?早在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就曾开设文学馆,用此来拉拢天下优秀人才。而这些优秀人才,对他夺得天下及其即位称帝充分发挥了关键效用。

翰林学士常常值宿禁中,所以可以参与拟定将领任免、册立皇太子、宣布征伐等大事儿,那时候被称作“内相”。唐朝的翰林学士,往往可以通过中书舍人这一官衔,升为宰相。综上所述可知,唐朝的“翰林学士”权利最大,社会地位也最尊贵,翰林学士有时候甚至被称作“内相”,而明清时期的内阁首辅,也被看作是等同于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