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福建龙岩长汀新桥镇的萧氏我发现我们宗祠原来写的堂名是河南堂,对联是八叶名臣第,五经学士家。
第一节 源流
一、渊源
萧姓出源有四:
(一)萧氏出之嬴姓,为伯益的后裔。
据史籍记载,伯益为禹之大臣,名益,嬴姓,伯为爵称。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他辅佐禹治水有功。禹按传统的禅让制度,在皋陶早逝后,举荐伯益为他的继承人。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以天下授益”。伯益继位后,禹的儿子启与伯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伯益辞让隐居于箕山之阳(一说伯益被启所杀)。伯益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二)萧氏出自子姓,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据《辞海》载:“萧,古国名,亦称‘萧同’。春秋时宋的附庸,子姓,始封之君萧叔大心。在今安徽萧县西北。”《通志•氏族略》也说:“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 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汤。《古今姓氏书辨证》、《元和姓綦》都也持此说。春秋周定王瑜十年(公元前597年),萧国被楚国所灭后,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三)萧氏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
1.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
2.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3.据《辽史•列传•后妃》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后一族以兰陵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萧何的后裔。据《续资治通鉴》载,有辽一朝“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四)外姓改姓萧。
1.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一文载:宋朝时,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7个儿子,其中3个儿子死里逃生,为逃避迫害分别改姓萧、叶。
2.元代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萧氏立国在今安徽省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春秋周定王瑜十年(公元前597年),萧国被楚国所灭后,王室子孙四处逃亡。周边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诸省都成了他们的繁衍生息地。据有关《萧氏族谱》载,“秦始皇时,萧奇泰娶郭氏,生子曰琳,为徐州刺史,世居兰陵,东西三百里,号兰陵村,亦号萧家村。”萧琳子萧何,就是辅助刘邦建立汉朝之著名丞相。据《史记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载:“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他随刘邦反秦起义后,运筹帷屋,知人善任,在楚汉相争中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到重要作用,后因功被封为酂侯,食邑在酂县(在今湖北均县东南)。萧何拜相封侯后,其子孙也多有列侯为官者,分封各地,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渐有萧氏迁入。萧何孙萧彪迁居兰陵(即今山东枣庄附近)。因此,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兰陵(史称“北兰陵”,也称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故兰陵成了萧氏的一个重要郡望。汉时名臣萧望之即东海兰陵人。萧望之贵为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为汉元帝的辅政大臣。他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汉代《鲁论语》的知名传人,被赐爵关内侯,食邑600户。其家族颇兴旺,据《汉书》,仅其八子之一的萧由就“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萧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定国安邦的业绩,把自己的堂号定名为“定汉堂”、“制律堂”。
西晋初,已有兰陵萧氏后裔因入仕为官迁居南方,最远至于今广东等地。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纷纷南迁。萧氏在此次迁徙中,主要定居于江苏和湖北。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兰陵萧氏的后裔萧名裔的长子萧嘏为避战乱迁居豫章建昌县。其次子萧茂迁居浙江会稽;第三子萧整为汝南令,居南陵武进县城东。山东兰陵萧氏渡江南徙后,侨居南方诸省。如东晋淮阴令萧整之后,许多萧姓人逃到今江苏丹徒、丹阳、武进一带定居。江苏省武进一带成了萧氏南下后又一个重要聚居地,繁衍成了名门望族。东晋初在江南侨置北方郡县,在今江苏常州附近置兰陵郡,故武进萧氏也称郡望兰陵(史称“南兰陵”)。
南北朝时,南兰陵萧整的后人中出了两位贵为君王的人物——萧道成和萧衍分别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朝,并且萧姓在刘宋、南陈,以及北齐、北魏和北周也十分显贵。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为刘宋的右将军。萧道成(427-482年),字绍明。他虽然出身于将门,却年幼时投师雷次宗学习儒学后,随父从军。宋明帝逝世,萧道成以右卫将军领卫尉的名衔与其他数位大臣受遗诏掌机要。元徽元年(473年)刘昱即位后,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叛变。萧道成领兵讨伐刘休。因平叛有功,萧道成为刘昱所倚重。元徽五年刘昱因狂暴被臣下所杀后,萧道成立刘准为帝(即宋顺帝),自己却独揽朝政。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自立为王,国号齐。萧道成即位虽然仅3年,但他做了两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一是禁奢崇俭。他发现衣库中有玉导(帽簪),立即下令敲碎;后宫饰物用铜的,全部改为用铁;华盖的金花爪改为铁回钉;内殿的帐子、宫人的衣着等,也都使用较为平常的材料。二是抑制土地兼并。针对当时士族大员们封山占水,“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的现象,他即位后立即下诏说:“二宫诸王,悉不得营立屯邸,封略山湖。” 建元四年(482年)三月萧道成去世后,由太子萧赜即位(齐武帝)。萧氏在朝自然十分显赫,故有“八叶名臣弟,五金学士家”之誉。萧氏的齐国共传7帝23年。至齐中兴二年(502),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于萧衍。萧氏的另一个王朝——梁又粉墨登场。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祖籍江苏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他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竟陵八友”。他曾任雍州刺史,举兵攻克建康,平定齐内乱,被封为梁王。齐中兴二年,他即帝位后,改国号为梁。他尊儒崇佛,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同时,他,开馆兴学,士族子弟和寒门子弟同等受教育;他注重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他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积极倡导纳谏,让百姓监督官吏的善恶。在他执政的48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发展,出现一个“花团锦簇”的“文化盛世”。萧氏的梁国共传8帝55年。南北朝169年的历史中,齐、梁两萧统治达78年。南兰陵萧氏除了贵为君主之外,还出了著名的文学家萧统、萧子显,尚书左仆射萧思话,金紫光禄大夫萧琛等。萧姓显贵于天下,自然人才辈出,使萧姓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广陵郡(治今江苏省扬州)成为萧氏另一个郡望之地。据广东梅州《萧氏族谱》载:南北朝时,兰陵世家萧奇泰的第三十二世孙萧钧被封为吴王,自金陵徙居湖南长沙。萧奇泰的第三十七世孙萧世觉为军咨祭酒、军巡大判,官署兵部尚书。他有3个儿子:次子萧茂欣为武宁令,迁居庐陵县;第三子萧茂升复归湖南(又说湖北)。在南北朝可以说许多萧氏族人都位高权重,因官任而散居各地,南到湖北、湖南、江西、广东,西到四川,北至河南、河北、陕西都有萧氏族人活动的踪迹。
萧梁王朝灭亡后,萧姓子孙开始外迁。至唐代,萧姓已广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福建、江西、山西、湖南、安徽等地。唐时,河南已成为萧氏的一个重要郡望。唐高宗、武则天时,河南固始籍将佐萧润尔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后,落籍福建,繁衍福建萧氏一族。据《崇正同人系谱萧氏条》载:“至三十世孙萧觉(齐梁萧氏之后)仕唐,值世乱,举族出逃,分居湖广及江西、泰和、庐陵等县。但是,兰陵萧氏依然强势不改。萧禹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宰相。萧瑀(574-648年),字时文,后梁孝文帝萧岿的第八子。李渊称帝时,萧瑀任内史令,为开国五相之一,后封宋国公,名列凌烟阁。“玄武门之变”前后,萧瑀站在李世民一边,协助李世民夺得皇位。死后,唐太宗赞他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萧禹之后,又有集贤校理萧颖士扬名天下。萧颖士(约717-760年),字茂挺,兰陵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门人私谥曰文元先生,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举进士,对策第一,为武进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授秘书正字,时年19岁。萧颖士“乐闻人善,以推引后进为己任,所奖目皆为名士。”因与奸相李林甫不和,被“调广陵参军事。史官韦述荐萧颖士自代,召诣史馆待制。林甫愈见疾,遂免官。寻调河南府参军事。” 萧颖士后为山南节度使源洧的书记官。源洧死后,他又被崔圆署为扬州功曹参军,最后客死汝南逆旅。萧颖士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志在“以中古而今世”,“以名教为己任,着一家之言,垂沮劝之盖。”他著有文集十卷、编诗一卷。唐中和元年(881年),东海兰陵萧望之的后裔、唐剌史萧曦奉命从杭州入闽,迁居长乐县大鳖坑(今长乐市漳港镇)。萧曦的第四世孙萧愈徙居永福瑞云峰后(今永泰县岭路乡七斗村)。(漳州《萧氏凤翼家谱》)萧氏在福建得到了迅速发展。萧曦的后裔分布于福建省永泰、漳州、诏安、厦门、莆田、泉州晋江以及广东潮阳,台湾等地。
宋代时,萧姓在隋唐南迁的基础上继续向周围地区播迁。宋代时,萧奇泰的四十二世孙萧滨为中议大夫、大使司。萧滨有4个儿子。第四子萧琦与其父萧滨从泸滩迁居江西抚州的临川,后又转迁徙江西吉安的庐陵。这一时期,江西萧姓发展最为迅速;今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萧姓大都来自江西萧姓。据广东梅州《萧氏族谱》载:萧滨的长子萧理迁居江西泰和县。萧理有3个儿子,其中小儿子萧梅轩(字乐叟)随父自泰和县迁徙入闽,居宁化石壁。
南宋时,福建永泰萧氏出了一位状元。萧国梁,永泰岭路乡陈山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历官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朝奉郎、广东通判、知漳州,著有文集11种。萧国梁葬于今漳州市新华东路教子桥(九龙公园东面),死后祀乡贤祠。漳州萧氏尊萧国梁为漳州萧氏开基始祖。萧国梁的第七世孙萧中立迁居厦门乌石浦,开基乌石浦萧氏一族。其支派蕃盛,后裔分布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萧国梁的次孙萧洵任潮阳县令,御任后卜居潮阳,成为潮阳萧氏始祖。传至第六世,分为五房,分居潮州各地。后裔萧东林由潮阳迁徙广东揭阳为开基揭阳萧氏一族,为揭阳萧氏始祖;萧定移居澄海开基澄海萧氏一族,为澄海萧氏始祖。因此,有“潮汕萧氏开基是潮阳”之说。萧洵就是萧姓入潮阳的开基始祖。
宋末至元代,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入主中原。契丹萧姓也出了不少著名的人物。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太后——萧绰(小字燕燕)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她是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是述律平的族孙辈。耶律贤死时,耶律隆绪尚年幼,因此由萧绰摄政。《辽史》称萧绰“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在她的治理下,辽国十分兴旺,终成北方强国。契丹萧氏也是人才济济。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萧观音工诗善琵琶,能自制歌词,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中书令萧安搏之孙萧韩家年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鉴经史,通辽汉文字,译《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又修国史,有《六义集》十二卷行于世。耶律贤的母亲、辽世宗耶律阮皇后萧撒葛只、辽兴宗耶律宗真皇后萧挞里、圣宗皇后萧菩萨哥、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文妃萧瑟瑟等也均有过人之处。由于契丹萧姓的溶入,使萧姓大家庭更为旺盛。
明至清时期,萧姓徙居繁衍的主要地区还是在于南方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省份,并且人才辈出。明永乐九年(1411年),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的萧时中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萧时中的裔孙萧子玉迁居漳州南靖县书洋开基南靖萧氏一族;其后裔播迁台湾及海外各地。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潮阳萧氏开基始祖萧洵的第十三世孙萧端蒙中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他著论二十余篇,数十万言,甚得嘉靖皇帝的器重,被授予山东道御史,掌管京城防务治安。嘉靖三十二年,他任浙江道御史,不久又奉命巡按江西。他敢于直言诤谏,上书弹劾江西藩王无道,严惩藩王属下不法人员,遂使江西治安萧然,被百姓誉为“一板打死江西王”。翌年,他奉诏回京途中病逝。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汉阳(今湖北省武汉)的萧良有以神童名,参加会试得第一,领国子祭酒。他著有《玉堂遗稿》流传于世。清代,东海兰陵萧氏后裔萧云从以画名传誉天下。萧云从(1590-1673),字尺木,号默思,安徽芜湖人。他师法唐宋元明诸名家,加以发展,自成风格,有《云台疏树图》等传世。
清康熙末年始,萧姓族人开始了多次入迁台湾。据有关资料载: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有粤籍义民萧能成等居于下淡水巷;稍后,有诏安的萧姓人士,入垦大目根堡竹头崎庄及覆鼎庄;清雍正至乾隆年间(1723-1795年),有萧明亮入垦今台南县六甲乡。清乾隆元年(1736年),有萧姓泉州人入垦武东堡枋桥头红毛社等庄;同年,有萧、林二姓入垦打猫堡樟脚、大底湖、苦苓脚等地,并制纸发售。乾隆十年,有萧姓广东人人垦今台中县东势镇……萧姓在台湾逐步发展繁衍成为人口较多的大姓之一,居台湾姓氏人口的第27位。迁台萧氏除了来自状元萧国梁后裔的“书山”派(始祖为萧国梁第五世孙萧奋)、“斗山”派(始祖为萧国梁第五世孙萧细满)、“涌山”派(始祖为萧国梁第六世孙萧猛容)南靖“三山萧氏”之外,还有来自福建长乐县大鳖坑的“凤翼”派,来自泉州晋江岑兜乡的“岑海”派,来自漳州南靖县书洋的江西“泰和”派,来自广东省饶平的“饶平”派,来自福建同安的“浯州派”共8个派。在台湾,仅南靖“三山萧氏”就有10多万人口。
同时,萧姓族人也逐步向海外移居。萧姓移居海外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宋代。据《高丽史》、《高丽史节要》等书载:宋代萧迁、萧鼎,通晓音律,后入高丽定居,将宋音乐介绍给高丽;元代有泉州商人萧宗明,赴高丽经商,后定居该地,高丽文宗任其为权知阁门祗侯。但是,萧姓族人比较大规模移迁海外,还是从清代始。他们移居的主要地区为东南亚各国以及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些地方萧姓人还相当集中,如马来西亚的知港,全村人口六成以上都姓萧,故有“萧家村”或“客家村”之称。
如今,萧氏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国姓氏人口排行第3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0%;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东、广东6省居多,6省萧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萧姓人口的69%。萧姓的主要堂号除“定汉堂”、“制律堂”之外,还有“师俭堂”、“友爱堂”、“八叶堂”、“兰陵堂”、“河南堂”、“同文堂”等。
二、入明与定居
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原籍河南省固始县的肖荡入闽,定居西峰都顺昌县凤岭。萧荡的第五世孙萧四二迁居上碓(黄竹敦);其后裔分支于卢元、洋邦(大布乾)、水头、东街等地。唐代,萧荡的后裔从顺昌迁徙至延平府(今南平);萧大干(志广)又从南平梅东里迁居沙县城关直巷。
唐武德二年(619年),南北朝高帝萧道成的后裔萧成全由江西迁徙入闽,居长汀馆前胡坑,后因遭土匪抢劫而迁居清流四堡扬慈地。
唐末,萧衍的第八世孙萧曦随王审知入闽。郡望兰陵的萧仲也从河南固始县跟随王审知到入闽,后又随刘琼将军来到将乐,定居在瑞隆团萧坊(今黄潭镇萧坊村)。萧仲为将乐县黄潭镇萧坊村萧姓这一支派的开基始祖。据将乐大源乡西田村、余坊乡隆兴村的萧氏族谱记载,萧仲生有9个儿子,其中萧四七于宋咸平三年(1001年)迁居将乐儒坊圳头(今余坊乡隆兴村),其部分后裔又迁居杨家山(今光明乡际下村杨家山自然村)等地。萧仲第五代孙萧明亮官居朝奉大夫,举家居将乐县水南;其后裔萧文六迁居高滩(今高唐村),萧文四后裔迁居泽坊。萧文一担任官府公差,后被充军到海南,成为当地的开基祖。萧留清的部分后裔先后迁居桃源、黄潭、万安、西田等地。(将乐《姓氏志》)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春,汉丞相萧何的第三十九世孙萧宗兴(869-941年)率子孙入闽,卜居宁化县石璧。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其第四十四世孙萧遵(924-1010年)从宁化迁居漳州府漳平县聚贤里,开创祖基,取名田阳堂。
北宋初,萧崇出任邵武郡守。萧崇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后迁居江西南城,雍熙二年(985年)进士,曾任文选同给事中。他逝世后葬于泰宁上青永兴村黄家际(时属邵武府三十四都)。据邵武《萧氏族谱》载:萧崇的曾祖父是萧原章,宋乾德二年(963年)进士,开宝二年(969年)为鄂州刺史,后又任柳州刺史,迁刑科给事,至仕后居江西吉水,后徙至江西抚州乐安县云盖乡肖坊,又徙山湾。萧原章有3个儿子,其中长子萧从龙的儿子(也就是萧崇的父亲)萧十郎从江西抚州乐安迁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后徙居江西南城西门。萧崇落籍福建邵武萧家坊镇黄家际村崇际坊,开基繁衍了庞大的邵武萧氏。萧崇有3个儿子:长子萧杰居江西建昌府的南城县东隅,次子萧俊移居江西新城县,第三子萧仲遵守父嘱咐,留居邵武。萧仲一生共娶过三房妻子:曾氏生有2个儿子:萧二四、萧二八。吴氏未生育。赵氏生有9个儿子。萧崇的11个儿子除第十一子萧四九,又名十一郎,留居邵武守墓之外,其余十子均迁徙至三明境域:北宋咸平三年(1001年),萧二四迁居泰宁朱口,次子萧二八迁徙至江西建昌东隅,第五子萧四三徙居建宁楚上忠信坊(现在建宁伊家湾等地),第七子萧四五徙居泰宁石辋积善坊,第八子萧四六、第十子萧四八徙居泰宁朱口,第九子萧四七徙居将乐儒林圳后杨家山等地(安仁、余坊、大源、五宿、万安、光明南口、白莲各布等地萧氏均出自这一支);景德元年(1004年),第六子萧四四徙居大田县;皇祐元年(1049年),第四子萧四二徙居窑边,现在部份后裔居住在将乐余坊朱头领;元至元二年(1265年),第三子萧四一一支徙居泰宁县城。尤其是萧四九的儿子萧廉庆历二年(1042年)武进士,留京封为引驾大将军,至和元年(1054年)敇封为福建省镇东南海大将军。他的3个儿子:萧正、萧祥、萧荣都子孙昌盛,后裔遍及邵武、泰宁各地。但是,泰宁上青岭《萧氏族谱》载为是萧仲,不是萧崇。该谱载,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萧仲携9子从自江西南城迁至泰宁县的上青半岭、朱口、洋尾、擎布等地。如今,萧崇一支的萧氏后裔遍及闽淅赣三省各地,分布于数千个村落,人口达数十万人。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萧遵山从德化迁居大田黄城。(见大田县黄城《萧氏族谱》)建隆三年,郡望兰陵的萧积銮从江苏武进迁居泰宁朱口镇石辋村。石辋萧氏后来扩衍至长兴等地。(见泰宁县《姓氏志》)宋时,郡望兰陵的萧滨为中议大夫居家泸滩塘头上。萧滨有4个儿子:萧理、萧珪、萧环、萧琦。第四子萧琦携父先迁江西临川,再迁江西吉安的庐陵。第子萧理则自泸滩徙居千秋,后又徙至江西泰和县。萧理有3个儿子:萧松轩、萧竹轩、萧梅轩。其中萧梅轩随父萧理从泰和县迁居福建宁化石壁葛藤凹。(见余保云《宁化客家姓氏简介》)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萧崇后裔萧诚因避兵乱举家迁徙入闽,居将乐光明。萧诚的嫡孙萧颜有2个儿子;其长子萧茂迁居三元管前,次子萧盛迁居明溪夏阳。(明溪夏阳《萧氏族谱》)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又有一支萧氏迁入泰宁。萧仲携9子从自江西南城迁至泰宁县的上青半岭、朱口、洋尾、擎布等地。(见泰宁上青岭《萧氏族谱》)
宋太宗年间(976-997年),萧遵三从河南迁居大田县黄城峡。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萧遵三的第十二世孙萧璋之子萧文泮从新阳镇林尾村林下移居龙上村;其次子迁居新阳的林尾村。新阳镇萧姓有1720人,主要分布在林尾村林下,龙上村,龙益村吴后,溪坂村溪口,建新村,池田村,双里村等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左右,萧若生从尤溪县新阳镇龙坪迁居西城镇秀村村溪源底罗山洋,后又从罗山洋移居溪源底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萧清章兄弟从尤溪五十都龙坪迁居尤溪八字桥的洪牌村。
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萧五朗从闽清十三都尾林埔迁居尤溪中仙的吉华深洋深堂(今吉华坑头三角埕),为尤溪中仙吉华萧氏开基始祖。吉华村萧姓有1183人,主要分布在吉华、上洋、嵩洋、坪面等四个自然村,都属于深洋堂支派。其二世萧达埔随岳父迁居尤溪第二十七都大洋;其后裔萧广五迁居清流县百洋里。萧江、萧湖移居中仙吉华村的下则下萧厝;约在明天顺元年(1457年),其子迁居溪尾乡大宁口。萧沂、萧清迁居中仙吉华村的下则上埔洋;约在明天顺四年(1460年),其后裔子孙迁居东华丁兜,(即今东华萧长钧一支)。清嘉庆(1819年),尤溪中仙吉花村凤池坊(吉花深洋堂)一支萧氏迁居尤溪溪尾乡大宁村长圳坑。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萧小拾从大田黄城峡迁至尤溪八字桥的黄龙村。
南宋时,原居河南固始的萧日进(生于1199年)到汴京考举人未中,便到福建游历。后来,他从邵武王家际迁徙至将乐北乡龙溪(今瓜溪村)定居。萧日进为将乐北乡龙溪这一支萧氏的开基祖。他的部分后裔先后迁居将乐伍宿、曹地村。瓜溪、曹地两村萧氏字辈相同,始取字辈为:“日伍原林,六宗克永,友廷定继,向应从汉”,续取字辈为:“汉朝启世代,善庆昭文明;祖德仁声远,长开作述新。”现已取至德字辈。伍宿村萧氏自瓜溪迁来定居已400余年,现有一千余人。每逢清明节,伍宿村萧氏都要派人到瓜溪祭祖。伍宿村萧氏字辈为:“崇功庆衍由来远,九嗣家馨世益昌;仁厚作求贻尔绪,恩荣汉宋永传芳。”目前出生者已取嗣字辈。
南宋末,邵武禾坪萧姓移居建宁城关;其后裔播迁建宁伊家乡等地。
元末,萧玉二为躲避朝廷征招,举家迁到将乐元镇(今黄潭镇元埕村)隐居。(将乐元埕村《萧氏族谱》)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德化温泉乡萧氏迁居龙溪龙洋村蔡头坂。其后裔萧益转居龙洋村钱舍坊;还有一支萧氏后裔从龙洋下保迁居襄阳大厝坊(今上洋村)。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萧丙六从大田迁居尤溪九都徐家山。萧丙六有六子:萧钦一、萧钦二、萧钦三、萧钦四、萧钦五、萧钦六。其中,萧钦二开基丁家山,萧钦三开基杨兴坊,萧钦五开基下坪坊。民国32年(1943年)左右,萧丙六胞弟萧丙十的次子萧启二也从大田迁居尤溪梅仙的南洋后墩。这一支萧氏后来繁衍为萧姓马坪支系。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萧宗兴的第十六世孙萧世春(1512-1564年)从大田迁居尤溪九都梅仙进田坊;其裔孙萧祥生从进田坊移居双洋下坑。清代后期,梅仙村萧氏分支于坪寨村萧姓。梅仙村萧姓分衍于梅仙的坪寨、梅营、源湖、登第,联合的惠州、岭头以及南平、建阳、樟湖坂等地。清嘉庆四年(1799年),萧京发从尤溪九都本美(梅仙镇)迁居尤溪联合乡惠州村前桥头,为联合乡萧姓开基始祖。联合乡萧姓有近500人,主要分布在惠州村、湖洋等村。清道光十年(1830年),萧瑞泉、萧瑞各兄弟从梅仙下坂尾迁居梅仙的乾美村。龙云村萧姓也是出自梅仙萧氏。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永泰一支萧氏迁居尤溪中仙的苏峰后山洋。
明宗祯十七年(1644年),萧有福从大田黄有隔迁居尤溪管前的鸭墓村水井,为管前萧氏开基始祖。
明代时,原居明溪夏阳萧盛一支的后裔萧成广自夏阳迁居乌村(今宁化湖村)。(见宁化湖村罗坊《萧氏族谱》、明溪夏阳《萧氏族谱》)同期,永安一支萧氏迁居沙县的南霞乡溪源村。
清光绪八年(1882年),萧天堂从尤溪县新桥镇龙上村迁居沙县的大洛镇高坑洋村上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尤溪洋中镇龙洋下保萧氏第十七世孙萧邦毛从龙洋下保迁居将乐县。
三、迁移
宋代,宁化石壁的萧梅轩从石壁葛藤凹迁居广东松源都,为梅县萧氏开基始祖。其后裔播迁至广东省兴宁、河源、饶平、和平、肇庆、阳春、阳远、海丰、长乐;部分后裔复徙江西泰和、兴国以及湖南各地。据《书山派萧氏族谱》、《斗山派萧氏族谱》载,今闽南民系中的漳州、泉州、厦门以及台湾的部分萧氏之号称“书山”、“斗山”、“涌山”派者,均出自宁化石壁。(见余保云《宁化客家姓氏简介》)但也有不同说法。据广东梅州《萧氏族谱》载,这一支是出自萧理(萧梅轩的父亲)的四弟萧琦。
元至明时,明溪夏阳的萧氏后裔萧正兴、萧正远迁居北京。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尤溪洋中镇龙洋下保萧氏第十七世孙萧邦同迁居邵武市赤坑口。
清代,将乐部分萧姓后裔已播迁天津、承德、洪墩、三明等地。同期,泰宁萧氏后裔播迁至邵武和平、桂林、肖家坊,将乐余坊以及清流、三明、福州、泉州等地。
2. 苏门四学士分别指的是谁
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①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 黄庭坚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 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②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③晁补之——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 晁补之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绍圣初,出知齐州,后来因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后退闲故里,啸傲田园。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 晁氏为北宋名门,文学世家。高祖晁迪,赠刑部侍郎。曾祖晁宗简为尚书刑部郎中,知越州,赠特进吏部尚书。又高叔祖晁迥,宋真宗朝任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少傅。迥子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可谓名重一时。补之族叔晁端礼(1046—1113),字次膺。一作元礼。词人。常与补之唱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进《并蒂芙蓉》词,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著有《闲适集》、《闲斋琴趣外篇》。由于世族的逐渐衰落。补之父晁端友仅做过上虞令、新城令之类小官。 补之堂弟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诗人。早年师事著名诗人陈师道,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6人之一。其诗“专学老杜诗”。(《紫微诗话》)笔力雅健,风格高古,为刘克庄、王渔洋等诗家所称赏。有《晁具茨先生诗集》15卷。其子晁公武(约公元1105—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补之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字之道,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其他,如其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 晁补之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晁补之19岁时(《宋史》本传云时年17,误),从父游宦杭州,观览钱塘风物之盛丽,山川之秀异,于是写了《七述》一文。此时,大文学家苏轼正做杭州通判,喜欢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赋。晁补之以《七述》谒见苏轼,苏轼“读之叹曰:‘吾可以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具体原文为“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晁君成诗集引》)
④张耒——张耒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后迁居楚州(今淮安)。他在《思淮亭记》中称“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祖父任职于福建,父亲中进士后,游宦四方,官至三司检法官,因亲老,乞请离京做吴江知县。母亲李文安。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为谯县知县,历官尚书屯田员外 张耒诗作郎,知光化军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大诗人晏殊的赏识。正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熏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此后,他游学于陈州,得到当时在陈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其弟话别,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并在东坡引荐下,应举姑苏。熙宁六年(1073),即张耒二十岁时,由神宗亲策为进士,王安石负责提举,授临淮(今安徽泗县)主簿,开始步入仕途。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修“超然台”,张耒应约写了《超然台赋》苏轼称他“超逸绝尘”,有秀杰之气,“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答张文潜书》),这是他们诗文交往的开始。与此前后,张耒与秦观、晁补之也有诗文唱和,结为知交。 熙宁六年至元丰八年(1073-1086),张耒先后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县尉、县丞一类地方官,并因秩满改官不断,往来京洛间,为政特别辛劳。“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悼逝》),“飘然羁孤,挈其妻孥,就食四方,莫知所归”(《上蔡侍郎书》)说的就是这段经历。张耒为官清廉,他本想凭着他那微薄的俸禄养其亲小,淡泊平生,然厄运频频而至,他的父母、前妻相继谢世,家境每况愈下,经济拮据,生活困窘。 元丰八年41085),神宗崩,年幼的哲宗登位,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苏轼、苏辙相继奉调晋京。元祐元年(1086)大臣范纯仁荐举张耒参加太学学士院考试。这次被荐参加考试的还有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由翰林学士苏轼命题,考试结果三人同被拔擢,张耒被任为秘书省正字,其后历任著作佐郎、秘书丞、史馆检讨,直到起居舍人。元祐二年(1087)春,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入试院检点审阅举子试卷。元祐三年(1088),秦观被召到京师,任太学博士,校正秘书,亦入苏轼门下。在暇日与张耒或举酒欢宴,或同游京都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共受苏轼薰沐。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上的盛事。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馆阁八年,张耒有缘披览国家藏书,过着“图书堆枕旁,编简自相依”的生活,其文翰学术也日有进益。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得势,竭力报复元佑旧臣,随着苏轼等人的被贬,苏门弟子也受到株连。绍圣元年(1094),张耒在以直龙图阁知润州(今镇江)任上,徙宣州(今宣城)}绍圣四年(1097)贬黄州(今湖北黄冈)酒税监督,再贬复州(宋地名,在今广西境内)监竟陵郡酒税。元符二年(1099)起为黄州通判。宋徽宗即位,四十七岁的张耒一度内召为太常少卿,后又被启用为兖州、颍州(今阜阳)知州,但为时都很短促。当时苏轼自海南迁内地,张耒赋诗相庆;“今晨风日何佳哉?南极老人度岭来。此翁身如白玉树,已过千百大火聚。”不久,噩耗传来,苏轼于途中卒于常州。张耒在颍州举哀行服,痛悼一代文豪和恩师。未想竟触怒了上方,于崇宁元年(1102)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别驾,安置于黄州,这是他在短短六七年内第三次被贬到那里,他在黄州先后共住了七八年,作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荒树枯木,蓬蒿满眼,自然令人惆怅莫名,但“江上鱼肥春水生,江南秀色碧云鬟”,倒也给他不少安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柯山脚下,张耒与苏轼弟子潘大临结为紧邻,两人彼此安慰,相濡以沫,共守大节。据载,当时的郡守瞿汝文怜其家贫,欲为其购买一份公田,以种植豆粟蔬菜等,贴补家用,张耒敬谢不取。正是此地的哀和乐使他难以忘怀,故他自号为“柯山”。 崇宁四年(1105),秦观的儿子自藤州(今广西藤县)奉父柩归葬扬州,路过黄州时张耒临江祭奠,他为好友的“窜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声。泪水未干,黄庭坚又相继去世。崇宁五年,宋徽宗诏除一切党禁,张耒才得任便居住。这年冬天,他自黄州经颍州,回到故乡淮安,大约住了一年多时间。大观年间,移居陈州,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由于晚年长期赋闲,他贫病交加,《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云,“肉似闻韵客,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宵寐衾铺铁,晨饮火数珠。”可以想见他当时已衣食不继,三月不知肉昧了。 尽管政治环境是如此恶劣,生活是如此困穷,但诗人并没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团屈服。以闻道苏轼自负,终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诗人就这样坚持着,继苏辙和晁补之谢世之后,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据乾隆《山阳县志》载,葬于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文潜三子:秬、秸、和,皆中进士第。秬、秸在陈死于兵。和为陕西教官,归葬二兄复遇盗见杀。文潜遂无后,可哀也。”
3. 古代名门的家学都是什么
士族的家学家风是其作为社会文化精英,掌有知识权力的象征。对中古士族而言,保持优美的家学家风传统是维系其家族政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人隋以后,随着九品中正制的瓦解,士族子弟不再享有政治上的特权,他们能够在科举制度中占据优势,主要凭借于悠久的家族文化传统,此时家学家风除了作为身份的象征之外,更是士族子弟踏入仕途时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隋唐时期的士族家族虽然仍以郡望为称,但家族内部的分化较南北朝时期更为明显和突出。同一郡望下的不同房支在政治上的发展更趋于独立,各房支之间的成员关系也较以前更为疏远。这种差别和分歧自然也会体现在他们的家学家风上,而家学家风特点的不同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陇西李氏(还有宗室支):
范阳李氏,始祖李向(尚弟,李崇6世孙);顿丘李氏,始祖李忠(李广孙)。北朝时期有李平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子李谐,文辩为时所称,与卢元明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子李庶,方雅好学甚有家风。庶弟李蔚,涉观史传兼属文词,昆季并尚风流,长裾广袖从容甚美。弟李若,聪敏颇传家业,风采词令有声邺下,时人称为京师灼灼,崔儦、李若。李彪,好学不倦,后为中书教学博士修撰国史。子李志,博学有才干,年十余便能属文。志侄子李昶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唐朝时有状元李琚,善书法尤工"八分书"。渤海李氏,始祖李恬;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唐有李渤,和兄长李涉一起隐居庐山一心读书,因随身带着一只白鹿而被称为白鹿先生,现今白鹿洞书院立有先贤祠。李逊与弟李建皆好学讲习不倦。丹杨李氏,始祖李伦。后有李靖少有文武才略,为一代名臣。安邑李氏,始祖李盖;镇远将军房李氏,始祖李愔;平凉李氏,始祖李系;姑臧李氏,始祖李承,是凉昭王李暠的曾孙,赐爵姑臧侯,因此这一房称为姑臧大房,即后世墓志铭所说的“称阀阅者姑臧大房也”。李承长子李韶,学识丰富,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李韶长子李玙,曾孙李师上,聪敏好学,雅有词致,为符玺郎,文林馆学士,后与范阳卢公顺,博陵崔君洽被朝士称为康寺三少。李玙弟李瑾,美容貌,有才学,为著作郎,典修仪注。子李茜之清通好文学。弟李行之善守门业,多识前言往行。弟李凝之笃好古文,精心典礼。曾孙李义琰是唐高宗时宰相,器宇轩昂,博学多才。义琰有侄孙李稹,有清名,但是却常常感到自己的官职配不上自己的门第,所以给人写信、扎子,落款只写“陇西李稹”而不写他的官职。李行之子李玄道,唐朝初年秦王十八学士之一。其孙李亶,为修书学士,撰写《古今内范》一百卷。李亶孙李揆,为唐肃宗宰相,少聪敏好学,善属文,美风仪,善奏对,每有敷陈,皆符献替。李揆侄李益,著名诗人,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另一侄李随,状元及第。曾孙李专美少笃为文,与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昭国郑氏为四望族,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嫁,不杂他姓,欲聘其族,厚赠金帛始许焉。唐太宗曾降诏以戒其弊风,终莫能改。其间有未达者,必曰:“姓崔、卢、李、郑了,余复何求耶!”唯专美未尝以氏族形于口吻,见寒素士大夫,恒恂恂如也,人以此多之。李随侄孙李蔚,清河崔程姨夫,为唐僖宗时宰相,子李洵,“闽中文章初祖” 黄滔以文士礼仪对待,和诗论文,使闽地文风大振。另一侄孙李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即时巨川之名闻于天下。李韶弟李彦,为中书博士,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子李充,为太学博士。子李士英,有文才。彦之六代侄孙李岑李舟父子,杜甫赠诗云“李舟名父子,清峻文章伯”,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李舟著韵书一部。彦弟李虔,子李晓博涉经史,早有时誉。子李超性方雅善制,博涉经史。子李大师好学,无所不窥,善缀文。子李延寿为二十四史之南北史作者。虔弟李蕤,子李谚为太学博士,弟李义远亦为国子博士。承弟李辅,为中书博士。长子李伯尚,少有重名,弱冠除秘书郎。伯尚弟李仲尚,仪貌甚美,少以文学知名。年二十,著《前汉功臣序赞》,时人号为后生可畏。辅弟李佐,子李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笃学好文雅,老而不辍。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敦煌李氏,始祖李茂;仆射房李氏,始祖李冲,十代孙李翱,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与韩柳齐名。其复性论开宋明理学之先河。绛郡李氏,始祖李成礼;武陵(后为武阳)李氏,始祖李琰之。少机警善谈论,经史百家无不悉览,号曰神童。为国子祭酒,秘书监。曾孙李大亮有文才。侄孙李迥秀雅有文才,饮酒斗余广接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又有京兆房李晟,为中兴大唐名臣。凉昭王之后有“文章李杜在,光焰万丈长”的“诗仙”李白,李商隐,李煜,唐皇诸孙诗人李贺,文学史上经典传奇小说的作者陇西三李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
二、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主要分为三个大的支系,即东祖、南祖和西祖。其中东祖一支宗支繁盛,人数众多,在北朝时是赵郡李氏中的著房显支,南祖和西祖的宗支发展稍显逊色,但进入隋唐以后亦各自有所发展。作为山东士族代表的赵郡李氏家族在隋唐时期仍然被视为儒素德业、恪守礼法的典型。这一点通过史传和墓志的记载都可以得到确证。尤其是那些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力图以政治地位维系社会地位的房支,他们常以对儒学与礼法的重视而受人称道。例如东祖的李孝端支和南祖的李政期支都是以孝悌雍睦的家风以及深厚的经学传统而著称,与此相呼应的,是他们在隋唐时期仕宦不绝,门户不坠。
然而儒素德业、恪守礼法是一种甚为笼统和模糊的概括。这样一种描述可以应用于赵郡李氏,也可以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士族家族。在儒素德业这一大的框架之下应该还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和不同的方面,因此有必要对此做更进一步的分析。赵郡李氏家族的例证使我们注意到其不同的房支在家学家风的表现上是有其特点和倾向的,而这些特点和倾向,代表了他们对于维护家族生存和发展的态度和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在政治上的主张和态度。
通过具体的分析,可以发现赵郡李氏家族的家学家风表现为以下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以强调儒家伦理道德为重,尤其是孝道。此外,在注重道德的同时,他们也强调对于经学典籍的研读。如东祖的李孝端支即是如此,据《旧唐书•李知本传》载:
李知本,赵州元氏人,后魏洛州刺史灵六世孙也。父孝端,隋获嘉丞。……知本颇涉经史,事亲至孝,与弟知隐甚称雍睦。子孙百余口,财物僮仆,纤毫无间。隋末,盗贼过其闾而不入,因相诫日:“无犯义门。”同时避难者五百余家,皆赖而获免。知本贞观初官至夏津令,知隐至伊阙丞。知本孙填开元中为给事中、扬州刺史。知隐孙颙,有文词,亦历给事中、太常少卿。从祖兄弟,凡为给事者四人。
又据李知隐子李慈墓志,其人十一岁即“诵孝经、论语、周易、毛诗、尚书”,并以明经擢第,由此可见这一支雍睦孝悌、经史相续的家风。
此外南祖李政期支的家风也大致如此。据史传记载,李政期子素立以清廉而为唐高祖、太宗所见重。素立孙至远“友兄弟,事寡姊有礼,世称其德”。尤以孝道为世人所称道。至远子畲“事母甚谨,闺门邕睦,累代同居。每岁时拜庆,长幼男女,咸有礼节。……及母终,过毁,卒于丧”。畲子承“幼孤,兄哗鞠养之。既长,事兄以孝闻”。与此相对应的,这一支也一直保持着优良的经史传统,政藻孙休烈史称“有文”。休烈子至远“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未见杜预《释例》而作《编记》,大趣略同。复撰《周书》,起后稷至赧,为传纪,令狐德菜许其良史”。至远弟从远清密有学,从远弟希远子并“考六经,览群书,手抄二百卷,观其大义”。
除以上两支之外,具有这一特点的房支,还有东祖的李元善支、西祖的李冲支、李栖筠支等。正如前面所谈到的,虽然儒素德业是赵郡李氏大多数房支都具备的特点。但毫无疑问,这些房支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史传会对此特别强调。与此人瞩目。这些家族中记载于史传中的人物众多,且基本上是连绵数世皆有仕宦,像李政期一支,一直到唐代中后期也仍然有人物出现,宪宗时的宰相李藩和文宗时的宰相李固言都出于这一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普遍具有较好的政治才干即吏能,因而具有较强的政治竞争能力。如李孝端支的李愻以“刀笔称能”,“心计目览,不失毫末,军国殷赡,于今称之”。李琪以“清白吏能而荐于上”。武后时著名的酷吏李全交也出于这一支。而李政期支自其以下数世也不断有人物涌现,大都以吏干闻名。如政藻,史即称其“明敏有才干”。政期子素立“武德初为监察御史。时有犯法不至死者,高祖特命杀之,素立谏曰:‘三尺之法,与天下共之,法一动摇,则人无所措手足。陛下甫创鸿业,遐荒尚阻,奈何辇毂之下,便弃刑书?臣忝法司,不敢奉旨。’高祖从之。自是屡承恩顾”。以执法严明而得高祖赏识。素立子至远“长寿中为天官郎中。内史李昭德重其才,荐于则天,擢令知流内选事”。书称“至远见桓彦范,力言其贤。卢从愿尚少,高以评目。许弟从远且贵,预言其位,以验所至”。颇有知人赏鉴之才。至远子畲,“初为汜水主簿,处事敏速,有声称,虽村童厕养之辈,一阅之后,无不知替代姓名者”。而畲子承亦“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其任雍邱尉时,“属国家升中,秦山县当驰道征责万计,临事无违,居至卑而不拆,当大务而不挠。外兄许公、苏尚书颞特亲重之”。李元善支的李绛为唐代有名的忠鲠宰相,为宪宗所赏识。李绛季子顼,曾任监察御史里行、衢州刺史等职,李绛幼子璋,亦以进士及第。至其孙辈德休,亦登进士第,在唐末战乱时寓居河朔,入梁以后也还担任了一定的官职。西祖的两支,李冲支在唐中后期连续出现李若初、李巽等精干有吏能的财政官员,而李栖筠支则更不必多说,自李栖筠于天宝年间举进士及第,仕 宦中央,累世官位显达,是唐中晚期赵郡李氏在政治上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支。
在这一类型的家风中对于孝道的重视和强调也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儒家伦理道德原则之一,孝道为士族家族所普遍遵循。这一点在唐代崇扬孝道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所以,以孝而称对于士族家族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除此之外,孝作为家族伦理的基本原则,其本意则在于集聚家族凝聚力,巩固和延续家族的发展,实则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些房支以孝而称名,可见已经并非只是一般的遵行孝行,而有其特别和突出之处。这样一种在孝行方面的特别与突出很可能与维系大家族共同居住的需要有关。以上所述房支中,可知东祖李孝端支在隋朝时过着百口同居的大家族生活,在战乱中还能为避祸的五百家提供庇护,试想如果没有较为稳定的经济和武力基础,是很难达到的。而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也可发现李绛支、李栖筠支在某些阶段尤其是在政治上的发展较为顺遂时都是过着一种至少是两世以上的家族共居生活,他们的家族墓地往往也都在一处,反映出这些房支的成员之间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正如一些学者所谈到的,隋唐时期由于经济方面的因素,像北朝时期那样的大规模家族共聚的情况已经较少出现。虽然赵郡李氏中也有人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结果似乎也并不理想。据《汇编》大和085《唐故朝散郎行河中府虞乡县尉李(翼)公墓志铭并序》所记,出于赵郡李氏西祖的李翼,是杨国忠的外孙,家富于财,但不乐仕宦,退隐鄂县,过幽居自在生活。其以“家业丰厚,足自赡给,而宗族弟兄,远近咸至,同居共食,无所间异,不十数岁,荡然靡余,忻忻然若有所得而不恨也”。虽然李翼本人性格豁达不计较,但也只能维持十来年的宗族共居生活。另外,出于南祖的李藩也一度利用家财对宗族进行救济,但最后竟至于只能寄居于妻子崔氏家。因此家族共居的情况在隋唐的士族家族中并不普遍,能够维持两世以上共同居住的家族已经可以算是较大的家族了。这些家族生活的维系除了需要经济方面的支持之外,还需要建立井然有序的家族秩序和维系成员之间较为紧密的凝聚力,毫无疑问孝道对此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而这样的大家族生活也由于其稳定性而不会轻易受到政治或其他方面的打击而衰落不起。所以,将孝作为传袭世代的家风中的重要内容是有其现实意义的,而对儒家伦理的重视也自然会导向对儒家经义的学习和掌握。因而这些房支在强调孝道之外,相应也非常注重对经史的学习。根据学者的考论,对儒家经义的研习,如果可以摆脱章句束缚的话,是可以学习到不少统治理论和治国经验的,所以拥有较高的儒学修养是有益于政治才能的养成的。在唐前期,由明经科擢第而成长为出色的政治家的就并不少见。因此,习学经史也是有利于家族政治、社会地位的保持的。我们注意到,在以上所提到的几个房支中,由进士科入仕的比例并不高,而通过明经或是荫辟入仕的情况更为多见,这显然与他们注重经史的家学传统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这些房支在仕途上的发展与其家学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注重伦理和经学是魏晋以来士族家风的重要特征,显然这一传统在隋唐时期仍然为一部分赵郡李氏所继承,并凭此保持家族的政治社会地位。
当然,隋唐时期的赵郡李氏并不仅限于这一类型。有一些房支在家风上体现出来的倾向更偏于对文学的精通和文辞诗赋的擅长。其中较为突出的例如东祖李希礼支、西祖李大智支、南祖的李政起支等。谈到对于文辞的擅长,希礼支的李孝贞在北朝时即以“好学属文”而著称,孝贞的六个儿子中来王支在“天宝 中, 以 文 章 家 法 为 世 祖尚”。其弟允王支亦“或以文章冠代,或以礼乐匡时,休有令名,郁为著族”。说明这个房支自北朝至唐前期皆以文章礼法为人所称道。唐中后期这一支仍然延续这一家风,德宗时期的“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即出于此支。李端的儿子虞仲,传称其人“简澹寡欲,立性方雅,奕代文学,达而不矜,士友重之”。以文章礼法为人所重。而李端的从叔李嘉祐也是贞元、大历间有名的诗人。史载其“善为诗,绮丽婉靡……往往涉于齐梁时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风流也”。被称作是文章之冠冕。这一支在文辞方面的擅长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以外,孝贞弟孝基一支也有着著于文辞的家风传统。孝基在北齐时乃以卫尉丞待诏文林馆,位仪曹郎中,入隋后为晋王文学。《北史》记其擅长文辞,“风词甚美”。孝基子野王,“词高风雅”,李野王之子镇恶,亦著于文辞,这一支在文辞方面的家学传统最终成就了在唐前期文坛享有盛名的李峤。李峤文名早立,《旧唐书•苏味道传》记“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也。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除与苏味道并称为“苏、李”外,《新唐书》本传称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并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等人被誉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其卓越文才颇得武则天赏识,《旧唐书》记“则天深加接待,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大唐新语》载“长寿三年……(则天)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武三思为其文,朝士献诗者不可胜纪。唯峤诗冠绝当时……”,李峤在武后及中宗时一直都享有高位,这与其在文学方面所具有的杰出才能是分不开的。直至李峤的儿子李畅,亦“尤工藻翰”,依然保持着长于文辞的传统。孝基弟孝威的后代中著于文辞的人物则有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李华,除此之外,李华还有一个宗子李翰,据说也是在文学方面颇有才华的,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称李翰“博涉经籍,其文尤工”,可见他也是善于文辞的。这是东祖李希礼一支的大致情况,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他们在文辞方面的特色是典型而突出的。
另外,西祖李大智的三个儿子尚一、尚贞、乂,在唐初亦俱以文章见称于世。据李尚贞的墓志,其人“博观群书,殚讨众术,四彻三阁之奥,七籍九流之旨,梓宦先识之微,京管众占之妙,迦维异域之典,混成前人之录,一以贯之。其百礼节数,六诗兴端,谈议小道,风流余事,谅不斯载”。可见李尚贞对于儒学、道教、佛教都有很深的造诣,想来他的兄弟也是类似的情况。还有像南祖李政起支的李澥、李阳冰兄弟以及他们的子辈,在唐代也都是以善于词学和书法而称名的。
这些房支对于文学的擅长,在唐代尤其是玄宗以后社会日益重视文辞的风气之下,为他们参加科举,由进士科入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其中有一部分人也得以官居显位。例如李峤在高宗、武后以至于太平公主当权时期都仕宦显赫,另外李尚一兄弟三人在仕途上的发展也比较顺畅,当然这些人在文辞之外,仍然具有一定的政治才干,这是他们仕途畅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像李峤就被认为是懂得政治投机的人,而李乂也被看作是“方雅有识”,一度被认为是宰相的重要人选。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兼具文辞与吏干的人物主要出现在唐前期,具体来说是玄宗以前。自开元、天宝后,特别是安 史之乱以后则情况有所变化,这些家族中的人更多的只是表现出在文学上的出众才华,而政治作为却无甚值得称道之处。我们认为这或许是由于文辞和吏干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文才的突出对于取得进士高第是有利的,却并不能保证仕途的畅达。此点必然会影响到家族持续的发展。我们注意到这一类型的房支,虽然在政治上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却很少能够维持几世以上的仕宦显达,除了希礼中的孝贞支在唐代有较为连续的发展之外,孝基支的李峤在唐玄宗朝受到了政治上的严重打击,也影响到其子李畅在仕途上的发展,此后这一支就很少有人物出现。而李尚一兄弟三人固然显达一时,其子孙却显得默默无闻。这不禁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或许这样一种家学家风在维系家族的持续发展方面相较于前一种类型是有其不足之处的。
三、琅邪王氏
琅邪王氏家族学术文化的底蕴主要是传统的经学。《汉书·王吉传》称其“少好明经”,他走的是“通经致仕”的道路。王吉在琅邪王氏家族发展史地位非同一般,他不仅是其最早参与政治的,而且是其家族学术文化的奠基者。《汉书·王吉传》载:“初,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易》,令子骏受焉。”从其家学的传统而言,王吉以经术授子王骏,标志着“王氏已有世世承袭的家学家风”。
不仅如此,王吉治经术,既精且博,在经学史上也有相当高的地位。关于其经术之“博”,苏绍兴先生有论云:“吉能五经兼通,睽诸当时风气,并不多见。武帝时夏侯始昌亦能通五经,《汉书》所载似亦仅二人。岂其时汉儒治学最重要专家故耶?”关于王吉经术之“精”,并未因其通《五经》而疏诞,而是有其精深的专家之学。王吉能为驺氏《春秋》,通梁丘贺之《易》,当在家族内授,特别是传承《韩诗》,史载甚明。《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赵子,河内人也。事燕韩生,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与王吉。吉为昌邑王中尉,自有传。……吉授淄川长孙顺。顺为博士,丰部刺史。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王吉传《韩诗》,成一家之学,其地位不言自明。至于王吉以《论语》教授,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汉书》卷三○《艺术志》叙述《论语》学术史云:“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王阳就是王吉,他能成为传授《齐论语》之名家,影响颇大。因此,王吉不仅开创了琅邪王氏经术传统,对于其家学影响深远,而且在汉代经学史上也有突出的地位。此后,历经两汉、曹魏,数百年间琅邪王氏以儒家经术为世业,如魏末王祥为三老,传道太学,“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王祥为帝王之师,发扬了王吉奠定的家学传统。
两晋南朝时期,琅邪王氏子第多有经学修养。王导在国家动荡、玄风昌炽的背景下提出兴学之议,意在整顿、振兴儒学。针对当时“军旅不息,学校未修”的状况,王导上书要求恢复学校,指出“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庠序”。太学之设,当然主要是教授儒家经典。王舒早年“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这也当是研读经籍。王廙在向晋元帝所上《中兴赋》中自述“臣少好文学,志在史籍”,可见他对经史之学的爱好。据《隋书·经籍志一》,王廙有《周易注》三卷,梁有十卷,其书已佚。
南朝宋、齐之际琅邪王氏在学术领域出现了一个集大成式的人物王俭。王俭博通诸经,齐高帝曾命陆澄“诵《孝经》,自‘仲尼居’而起”,王俭以为“澄所谓博而寡要,臣请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章,上曰:“善!张子布要觉非奇也。”永明间,王俭的学术地位更为突出。晋世以来中衰的儒学在王俭的影响下有所振兴,王俭也由此获得“儒宗”之称。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部正史类《南史》部分有一则札云:六朝爱尚辞华,竟相标置,五字之美,袭誉终身。……若王仲宝者,少究《三礼》,尤善《春秋》,既宅台词,兴厉实学,至于抄何承天之《礼论》,存郑康成之《孝经》,固为一世表仪,诸儒之领袖矣。
总论琅邪王氏于经学,《礼》《易》为主,《春秋》次之,其他经学如《论语》等亦次之。论朝代则齐最盛,晋、梁次之,宋、陈稍差。言人物,则以王俭为通学,《易》数王廙、王承,《礼》论彪之、逡之,旧仪则准之、王肃,《春秋》延之、王筠,《论语》王珉、王珣。此其大较也。
四、陈郡谢氏
六朝时期的谢氏家族不仅是一个政治、社会大族,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大族,其在思想、文学、诗歌、宗教、绘画等领域所创造的文化成就许多都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
东晋初年以后,以谢安等人为代表的各界名士经常游处于东山会稽一带,“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开创了一种世人瞩目的文化风气,亦即享誉后世的“东山风度”。其实,东山风度的核心是祟尚虚无玄远,是包括谢氏家族在内的名宗大族最为推崇的一种精神时尚。早在西晋末年,谢氏家族的谢鲲就已成为谈玄名士,曾被有天下士人领袖之称的王澄“惟收谢长史可与言”,谢安也评价他“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这其中虽有过誉成份,但也表明他在当时玄学家中的确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此后,整个谢氏家族便在他的带动下成为玄学世家,出现了谢安、谢万、谢玄、谢道韫、谢灵运、谢惠连等一大批长于玄谈的风流俊士,最终形成以玄学传家的家风族风。这种风气,也正是世族文化的象征。
4. 澄迈县的历史中有哪些文人学士
澄迈县的历史中文人学士大概有:
王赞襄(1532~1593)字辰台,号澄原。澄迈县贵平乡安宁都(今属美亭乡);大美村人。父亲王震,号阳川,以文章扬名州县,收徒掌教于富实都合峰书馆(今永发墟南渡江大桥边)。
著有《澄原稿略》(已失传)。有赞、铭、记、序、歌、诗、策等各类文章10余篇传世,收录于清代《澄迈县志·艺文志》中。
李恒谦(1788~1859)澄迈县恭贵乡倘驿都(今属白莲镇)罗驿村人。字子益,号地山。曾祖其芳,祖斌章,父树元(曾任贵州清镇县知县工占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出生。孩童时代随父在贵州清镇县生活,平时注意个人品德修养,日行三省吾身,从小就养成乐学好施、尊长爱幼的秉性。少年时虽体弱多病,但是学习刻苦用功,日渐成器,被选取为监生。
吴景晖(?~1484)澄迈县贵平乡倘驿都(今属白莲镇)倘村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仕宦世家,吴霜第六世孙。高祖吴霜,福建福清县侯山下村人,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中举,任大理寺评事,孝宗时谪琼任澄迈县令,宋乾道六年(1170年)落籍澄迈县贵平乡倘驿都倘村。吴景晖深受其倘村吴氏先辈大理寺评事吴霜、吴波、吴瑞,县尹吴世孙,儋州学正吴天佑,交趾主薄吴荣,江苏江浦县尹吴世宁的影响,胸怀大志,学习勤奋,知书识礼。
其他党政军人物没有列上去,详情可以网络“澄迈名人录”。
如果满意请采纳~
5. 欧阳世家祖先到底在哪儿
关于欧阳这一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欧阳复姓出自姒姓。欧阳姓为禹王的后代。禹之子启建立了
夏朝,传至少康,封支庶子于会稽,建立越国,战国时期越王无疆亡
国于楚。无疆受封于乌程欧阳山之南。古代时以山南为阳,故称欧阳
侯亭,其后代子孙遂为欧阳氏。
二、郡望堂号
郡望:
1 渤海郡: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
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
堂号
1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从小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
学堂,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
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
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http://www.21wing.com/sehui/show.asp?id=11621
6. 唐宋八大世家是哪八个人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
7. 学历高的“吓人”明星有哪几位
一般来说,明星的教育程度并不特别高,因为从小就开始学习艺术表演或歌舞,没有时间去学习知识,所以很少有具备高学历的明星。但少数明星是如此优秀,除了有独特的表演技巧、优美的歌声,还有令人羡慕的教育。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明星学历也是很高的就像胡歌,黄磊,刘亦菲,莫文蔚,欧阳娜娜,林志玲。
娱乐圈的高学历明星当然不止这些,学历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加分项。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拥有一份较高的学历不仅能让你的气质更加出众,会让你的选择更加的多,而且还能给你带来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特殊优势。
8. 姓氏的世是怎么回事
162刀炕母:你好。
姓氏的“世”相当于“代”。你若注意经常出现下列情况:
朱某某先生是宋代大学者朱熹的******代孙
姜某某先生是姜子牙的*****世孙
包某某先生是宋代名相包拯的*****世孙
9. 旧时称翰林世家是什么意思
这样称呼意思是他家出过翰林,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10. 在北宋时期怎么做,才能娶到世家大族的小姐呢
在北宋想要迎娶世家大族的小姐一是自己本身就出身好,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