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硕士学位 » 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

发布时间: 2021-03-22 06:40:43

⑴ "苏门四学士"是哪些人

苏轼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苏门四学士”:
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二年进士。历仕秘书省正字、校书郎 、礼部郎中及地方官职等,曾两度被贬。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苏门四学士之一。其集有诗赋23卷。杂著散文47卷。诗以古体为多,七律次之。补之喜学韩、欧,骨力遒劲,辞格俊逸。也有失于散缓,散文化倾向较显著。其散文成就高于诗,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词风受苏轼影响,气象雄俊沉郁。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 号柯山. 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 苏门四学士之一. 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 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 张耒13岁能文,曾游学陈州, 受到学官苏辙爱重,因得从学于苏轼. 张耒论文, 渊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平易自然. 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集中有乐府诗、古律诗30余卷,近1700首, 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 写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较多,诗风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 很少用硬语僻典,晁补之曾赞称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 颇能道出张诗的妙处. 张耒之作对南宋诗人学习唐调, 开了风气. 他的写景抒怀诗, 真醇自然, 清新圆润, 耐人寻味. 不过, 张耒写诗, 长于锻造佳句, 而短于谋篇布局, 有时琢炼不够, 部分作品不免流于平直粗疏. 有《柯山集》50卷,《拾遗》12卷,《续拾遗》1卷. 《张右史文集》60卷. 《宛丘集》76卷.

“苏门六君子”。“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六君子”是在四学士之外、再加陈师道与李廌。
陈师道(1053~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人。16岁时跟曾巩学习,元?初年,任徐州教授,后为太学博士。他仰慕苏轼,经常以诗文唱和,成了“苏门六君子”之一。受人弹劾,改任颍州教授,不久又罢官回乡。为人耿直,不趋奉权贵,一生清贫。爱苦吟,以诗著称。初学黄庭坚,后习杜甫,作诗态度严肃,炼幽锤邃,精深雅奥,自成一家。方回著《瀛奎律髓》中,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同尊为江西诗派“三宗”。著有《后山集》14卷、《后山诗话》1卷、《后山谈丛》6卷、《长短句》2卷等。?

李廌(zhì)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父李敦与苏轼同年举进士。他曾以文章谒苏轼于黄州,苏轼认为他的文章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也。”著有《济南集》,近 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⑵ “苏门六君子”分别是谁

苏门六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苏门回六学士是在苏门四学士之答外,再加陈师道与李廌。 “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也有人称为苏门六君子。

具体可以参考:http://ke..com/view/391821.htm?fr=ala0_1

⑶ 三苏,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苏辛为何相提并论

苏洵 苏轼 苏辙 为三苏
苏门六君子 黄庭坚 秦观 张耒 晁补之 陈师道 李腐

⑷ 苏门四学士是谁

苏轼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专又合称“苏门六属君子”。

苏门四学士”:
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

⑸ 苏门六君子因何得名

苏门六学士,也称苏门六君子。分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他们都与苏轼有关系。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 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 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公认,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 ",后来又加了李廌和陈师道两人,成为"苏门六学士".

⑹ 苏门六君子,苏门四学士

苏轼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苏门四学士”:
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

⑺ 苏门六君子指的是哪几位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苏门六学士是在苏门四学士之外,再加陈师道与李廌。 “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也有人称为苏门六学士

⑻ 苏门四学士,苏门后四学士,苏门六君子都分别指谁

苏门四学士即黄复庭坚、制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

苏门后四学士即宋代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的并称。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

苏门六学士即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苏门六学士是在苏门四学士之外,再加陈师道与李廌。 “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也有人称为苏门六君子。



(8)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扩展阅读

苏门六学士由来: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他在黄州的老朋友陈也来京师探望他。

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公认,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后来又加了李廌和陈师道两人,成为苏门六学士。

⑼ "苏门四学士"是哪些人

苏轼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苏门四学士”:
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

⑽ 苏门六君子

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李廌

陈师道(1053-1101) 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代表作有《木兰花》(一)、《西江月》([一]、[三])、《卜算子》、《南柯子》、《南乡子》(二)、《清平乐》(二)、《菩萨蛮》([一]、[三]、[五]、[六])、《渔家傲》等。其中《西江月》(一)“尊前笑出青春”、“如酒如何不饮”等句的确奇特拗峭,语出惊人,情致风生,真是良宵美人,酒不醉人人自醉也!履常著有《后山先生集》,其词集为《后山词》。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有《鸡肋集》,词集另刊,名《晁氏琴趣外篇》。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20卷,已佚。今本8卷是从《永乐大典》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