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两榜进士和进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强调两榜进士
两榜进士,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
科举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明清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和考试程序大体是一致的,其中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可以看做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
县试和府试分别由本县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清朝的县试多在二月举行,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明清时期,通常在乡试之年的七月,还要在省城集中举行一次科试的补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参加科试的人,可乘机来补考,叫做录遗。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重要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明清两朝都有数人是连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最后根据贡士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再根据录取等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在考中后按惯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不再参加朝考。凡殿试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职。
B. 童生,秀才,举人,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探花,榜眼,状元,大学士,翰林文圣
童生: 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那胡老二原是个老童生,于诗词上还有些灵性,只回是屡试不中,如今也歇了答这科举的心。
秀才: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
举人:明清 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同进士出身: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出身: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探花: 科举制中的一种称呼。唐代以进士中选少年俊秀者两三人为探花使。南宋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
榜眼: 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
状元: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殿试考取一甲,第1名的人。
大学士: 官名。唐时设崇玄署,置一大学士,又于集贤殿书院置大学士。北宋时设置渐广,多为优礼大臣的官衔。明初废丞相,大学士成为皇帝顾问,参预机要,后为内阁长官,权限与宰相相当。清代沿置,雍正时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处所替,但对资望特重的官员仍授大学士衔作为荣典。
翰林文圣: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C. 古代的大学士是什么
古代的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
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其职权大致与唐朝的中书舍人相当。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唐朝中书舍人的“参议表章”权。
(3)大学士进士扩展阅读:
大学士的起源:
大学士的地位是唐中宗皇帝首创的。但历史上的官职,又相当地归于赵文,因为宰相就是宰相。宋代往往是一个大学作为职位。
唐景龙二年(708年)置修文堂(后改为洪文堂、昭文堂)学士,至德二年(757年)置蓟县学院学士,元年以后,由丞相兼任。天宝二年(743年),也是崇县殿的大学者。
五代人之后,梁在王座上安置了一位伟大的学者。
在宋初,随着唐朝制度的发展,丞相与赵文观、纪先殿学士、继位殿学士、崇正殿学士、禹里殿学士等人相继成为历代文人的遗嘱执行者。
D. 古代进士,举人,秀才出身的各能做什么官
1、古代院试未登科前叫“童生”“孺子”。登科后称“生员”“秀才”。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如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合格者员举人,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3、殿试由皇帝主持测验,登科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历,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4)大学士进士扩展阅读:
(1)考中秀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秀才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
(2)考中举人,即使不做官也是一县名流,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见知县有座位,明清的举人还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可以因此进入仕途。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基本上是择优放官。
(3)考中进士,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试,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E. 清朝历届科举进士的名单
1、杨瑄。字玉符,一作玉斧,号楷庵,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洛北村人。清朝进士。其遗著有《楷庵诗草》(一作《楷庵集》),又作《楷庵诗略》、《塞外草》。
2、王煜,字綗斋,滁州乌衣人,清朝道光年进士。于道光二十二年请假回原籍。被江苏都督陆建瀛举荐主持南京钟山书院。清咸丰二年去世。著有《笔耕书屋诗赋草》传世。
3、王沆,王鼎之子。清道光二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王鼎自缢尸谏后,他以不能成父志而为王鼎门生及陕甘同乡所鄙弃。自感愧恨,终生不出。
4、刘光三。嘉庆十九年(1814年),刘光三考中进士,起初授职吏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刘光三任职吏部,才德兼优,吏部准备举荐他任知府。刘光三认为居官应为民造福,忠臣当为国除害,就选择了考取监察御史。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5)大学士进士扩展阅读:
清朝时期一个人考中了进士,虽然也能象明朝那样,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领一份工资。但是就整体而言,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实上做了一定改变,
尤其是大量的满洲人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体系,等于挤占了原由进士们垄断的官僚体系,从而造成进士们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而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在翰林院供职的进士们收入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的事情越来越多。到了晚期,他们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实力派才能过活的地步,进士的意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这是中国科举时代最腐朽落后的时期,也就是说,即使朝廷不取消科举制,也必须开创其它的制度来对进士们进行二次淘汰,来选任合适的官员。
F. “两榜进士”和“进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强调“两榜进士”
两榜进士说明他经过了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
两榜进士,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
科举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明清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和考试程序大体是一致的,其中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可以看做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
县试和府试分别由本县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清朝的县试多在二月举行,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明清时期,通常在乡试之年的七月,还要在省城集中举行一次科试的补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参加科试的人,可乘机来补考,叫做录遗。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重要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明清两朝都有数人是连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最后根据贡士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再根据录取等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在考中后按惯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不再参加朝考。凡殿试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职。
G. 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秀才相当于硕士;举人相当于有正职的公务员;进士相当于清华北大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生毕业。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
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7)大学士进士扩展阅读:
在古代成为秀才,就现已是国家认可的统治阶级的一员了。具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特权。每次查核的最高一级廪膳生员,还能够享用国家补助,为当地上的童生作保。
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985院校硕士,人数不少,许多村都能有1-2个。大约和现在的底层一线公务员相当,等第不入流,考不上举人、进士的话,能够当私塾先生混个温饱,官职没有,而且永远无法晋升。
举人身世现已算是“正途”了,假如能力没有问题,退休前升任知府是很有期望的,再往上开展就只能看个人造化了。别的,举人就算不出仕,也能享用国家补贴,还能够庇荫他人免税免徭役。
雍正曾经大约能够免100-200亩的地税,十几户的徭役,就算举人老爷在家什么也不干,把免税免徭役的名额挂出去,也是个大财主。
进士,常识水平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生毕业,举人中的优异者,一个县一届能有1-2个就很了不起,人数很少。官职大约是副县级,起步能够做县令,归于朝廷要点培育的后备官员,有能力,有命运的话能够晋升到封疆大吏、六部尚书乃至是大学士。
中国1300年的科举历史中,总共诞生了11万名进士,均匀每年84人。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身世、同进士身世人数不定。
“状元”“榜眼”“探花”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出路非常光亮,一般能够坐到侍郎,巡抚,御史等较高的官位,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无灾无难到公卿”;
明代二甲进士,清代庭试成果优秀者,可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三年后再进行考试,根据成果顺次能够留在翰林院担任修撰,进入六部学习或担任当地官。三甲进士一般能够进入翰林院学习或直接放外任,但需要从知县做起。
当然,不是每个状元都能做高官,事实上,历朝状元能做到封疆大吏、六部尚书的很少、大学士根本没有,虽然在中状元的时分风景无限,但宦途往往都是平平终身。
H. 古代的举人、进士、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古代的举人、进士、秀才都是对读书人的称呼,其中他们所蕴含的内容有所不同。从整个科举之路来看,读书人大概可以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五个等级,其中举人大致对应现今的大学毕业生,进士大致对应现今的博士生、秀才大致对应现今的高中毕业生。
详细介绍如下:
1、童生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童生一般对应现今的初中毕业生。
2、秀才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秀才不再是普通的读书人,身上开始有了“功名”的光环,可以享受普通读书人没有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遇公事可禀见知县、见知县不下跪、打官司时不能随便用刑等。
秀才一般对应现今的高中毕业生。
3、举人
秀才参加乡试考试通过的,称为举人。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举人的社会地位较高,学识更为广博,一般上对应现今的大学毕业生。
4、贡士
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
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
贡士相当于现今的硕士毕业生。
5、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进士是古代科考的最高一级,对应现今的博士。
I. 进士是什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9)大学士进士扩展阅读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
从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科举,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主角。仅仅靠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学士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