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硕士学位 » 学士服篮球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学士服篮球

发布时间: 2021-03-18 21:31:54

1. 学士服的稻穗的颜色有几种

日式直拍,正面是红色,那反面必须涂成黑色(正面是黑色,反面为红色)加以区分,并且不反光,这是国际乒联(ITTF)的规定。

国际乒联(ITTF)技术手册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
回答者:adq - 助理 三级 5-1 22:19

这是国际乒联(ITTF)规定的。
回答者:ggffy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3 11:10

国际乒联(ITTF)技术手册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
回答者:上海杰威 - 秀才 二级 5-3 11:15

乒乓球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很多人都以为这项运动的格局已定,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了。然而此后40年中,球手们却因为偶然的机遇,找到了四样宝贝——海绵、长胶、防弧胶和快速胶水的出现,令乒乓球“面目全非”,逼得国际乒联不得不多次修章改制。所以我个人以为,这是现代乒乓球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儿就把笔者收集的四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当然其中多少带点戏说的成分,信不信由你吧。
全是机遇
1951年3月,第18届世乒赛在维也纳音乐厅举行。酣战之中,只听得法国名将卢梭抱怨:“声音都没听到,球就过去了”,匈牙利主力约瑟夫·高基安(他的妹妹十年后在北京与邱钟惠大战500回合)怒喊:“这个鬼拍子应该被禁止!”他们的对手,是名不见经传的奥地利大学生瓦尔德玛·福里奇(Waldemar Fritsch)。福里奇凭一只人们从未见过的海绵球拍,为奥地利队屡建奇功:对匈牙利,胜西多和高基安;对法国,击退哈根瑙尔等,独得三分……单打32进16时跟南斯拉夫顶尖高手哈朗戈佐苦斗数局,将对手打下擂台后,教练对他说,“我左眼满是幸福的泪水,右眼里却充满了悲伤”。原来他的教练正是哈朗戈佐的大哥。然而16进8时,上过一回当的西多却没有再给他机会。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场球既是福里奇在世乒赛上的首次亮相,也是他的最后一次世界比赛。多年后,有人就此事问他,福里奇先生说,“全是机遇”。
原来福先生二战期间在纳粹军队服役,为苏联红军所俘虏,释放回家后,重新进了大学。他是一个体育全才,功课之余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运动上,乒乓、足球、手球、田径、游泳、体操……样样在行。1951年初,他到俱乐部打乒乓球,遇到一位曾经被美军俘虏过的战友,两人同病相怜。那人见他没有球拍,就把自己的一只旧拍子送给了他。这只拍子实在太旧,胶皮都掉渣了,但是战后的欧洲物资紧张,买不到新胶皮,福先生便找了块黑色旧海绵贴上去,一试之下效果非凡。苦练一个多月之后,他进了奥地利国家队,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又巧练了四个礼拜,便有了上面的那一幕。世乒赛后福里奇信心倍增,把功课放在一边,专心练起球来。可是第二年孟买世乒赛前夕,他却从收音机里得知,奥地利只派两名官员和两个女选手参赛。福里奇一气之下,从此挂拍,后来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成了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
福先生短短一年多乒乓球的机遇,却把乒乓球运动送入一片混沌之中。据国际乒联前主席荻村伊智朗先生回忆,1954年他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球拍上贴的起初是8~10mm厚的海绵(无胶皮),跟沙发垫子似的,后觉得不好控制,8进4就换成了3mm的海绵,并一直用到决赛。一次比赛中,使用的球拍前后差异却如此之大,固然说明荻村先生功力深厚,但也只有在当时器材混乱的背景下才可能成功。欧美人最初所想的,是如何禁止这种海绵拍,而精明的日本人却引进之并发展出黄色软海绵拍,结果成为上个世纪50年代的乒乓霸主。关于海绵拍的争论,直到1959年国际乒联作出规范化的决议才告一段落,现代乒乓球也由此盘古开天地。
神削惊四座
1961年的春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青黄不接的日子。我们龙村人是靠吃山上一种叫“观音土”的乳白色的泥巴才活下来的。正是在这个时期里的某天,张燮林领到了一张胶皮,一张不合格的胶皮,一张齿特长、表面还有小窟窿的胶皮!如果在别的时候,这张废品只怕还未出厂就已经进了垃圾堆,到不了张燮林的手里。可在特殊时期,一贯勤俭持家的张燮林不会想到“扔”字。即使想到去扔,也怕被抓“典型”;即使不怕被抓,也会怕像邱钟惠问摘树叶子的人“这也能吃吗”一样闹个“为何不食肉粥”的话瓣儿。于是他把这张胶皮贴上,试了试,结果打起来忒别扭,对手也特难受,不愿意跟他对练。老张心里一亮:“如果我卧薪尝胆,自己先难受够了,成了习惯,难受的不就只是对方了吗?”
两年后,一出“张燮林神削惊四座”的戏,在布拉格上演。国外的高手们,几乎没人能在他手里一局过10分!他削过来的球,一拉便出界;挡过来的球,一打就下网。既没有掌声,也没有嘘声,观众们都张着嘴巴,当真是“呆若木鸡”!这可是布拉格观众、捷克观众啊!历史上,观众最多的乒乓球表演赛,就发生在1950年代初期的捷克,号称有5万余人!当然那只是一场高水平篮球表演赛前的“开味拼盘”,但山姆大叔家如今给乔丹、姚明开味的,却是穿着分外清凉的美女,可见当年乒乓球在捷克的“秀色可餐”。听音乐会,须到奥地利;看乒乓球,就得到捷克、南斯拉夫。所以这个“惊”字,在这里端的有古人“僧敲月下门”中“敲”的效果。
观众惊呆了,中国的比赛解说员也惊呆了!找不到言语来形容,便说张燮林的救球,是“海底捞月”。这一言既出,就什么马也追不到,一直说了40年。这个笔者多年来因为怕说错了被人笑话没学问而没敢吱声的问题,请大伙儿帮忙掺和一下:这是“海底捞月”吗?怎么我看到的镜头都是“坛子里头摸甲鱼”呢?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从此,张燮林有了“魔术师”之称。又过了两年,魔术被人破译,第28届世乒赛8进4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5局削球大战,终被西德选手绍勒尔淘汰。
因使用长胶而声名远播的,首推梁戈亮,最后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出面制止。而所用颗粒最长的,据称是葛新爱,她两番(33届团体、35届单打)在第一主力张立失守时救场。第32届中国队丢了男女团体冠军,恰巧没有长胶。所以1977年在伯明翰,有记者问“中国队是否靠球拍取胜?”李富荣答“决定胜负的是人,不是物”。这个自然。用长胶发旋转球,让克兰帕尔连吃五个,至今还耿耿于怀的,世上也只有黄亮一人。不过我们当时的“五虎将”里,却有三个打长胶的。长胶的罩门,在于练起来难,被破译后就完全被动,基本上是“一次性”武器,所以中国选手用得也最多。因此,国际乒联多次修改规则,对长胶加以限制。乒乓球运动衰退的原因很多,“秘密武器”难为普通观众所理解,笔者以为,应是其中之一。
太阳的功劳
1971年名古屋第31届世乒赛上,法国一位不出名的选手让·保罗·韦伯(Jean Paul Weber,又译韦贝尔)大放异彩,打败本格森、郗恩庭等名将,为法国队获得团体第七名立下汗马功劳,他怪异的出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韦伯先生至今仍在教球,美国tabletennis.about.com的John Schneider先生找到了韦伯先生所在俱乐部的网站,那里是这么解释的:有一回韦伯先生粘好球拍后,放在窗台上忘了收,等到晚上打球时才想起来。一看胶皮都已晒糊,可是重新再粘又来不及了,只好拿这只球拍上阵。哪知效果奇佳,于是他作为法国队的“秘密武器”出征第31届世乒赛,从此防弧胶皮诞生了。
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用防弧胶皮的国外名将有匈牙利的勃尔滋塞、美国队的西米乐兄弟和博根兄弟、英格兰怪球手希尔顿等,虽然他们都小有所成,但并未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反而是蔡振华把防弧胶皮用到了极致。他头脑清楚,手腕灵活,把梁戈亮的跺脚发球和希尔顿的假弧圈结合起来,还加了一个“快”字。他拉的弧圈球,对手来不及看清,只能猜是真还是假,蒙错了就会失误。譬如说,把不转球当强上旋球去挡,就会下网。因此,接他的发球就必须比接别人的发球更快、更积极,尽量避免被他上手,而这样又落入他发球的圈套。想知道蔡振华的发球有多厉害吗?我举一例: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第6场,蔡振华对盖尔盖伊。各胜一局后,第三局打到15平。此时大比分是中国队3:2领先,如果蔡振华拿下此盘,比分成4:2,第七盘谢赛克对惯于打顺风球的克兰帕尔就会势如破竹。反之比分成3:3,不光谢赛克难打,输了两盘的施之皓对盖尔盖伊处下风,最后蔡振华还要打不大吃发球的约尼尔,胜负就难说了。在这非赢不可的紧要关头,小蔡拿出发球绝活,一连喂了盖尔盖伊5个!可以说这5个发球决定了整场球的胜负。
第36届世乒赛后,各门各派加紧研究蔡球。论文出了不少,然而却没有什么有效办法。跟长胶不同,真假弧圈球属于主动出击,速度快得多,来不及判断。不光外人破不了,就连长年累月一起练球的弟兄们也不易对付。据说那时候,同门师兄弟内部的练功比试,就数他赢得多。所以国际乒联于1983年东京第37届世乒赛后作出决议,乒乓球拍两面的颜色必须有足够大的反差,后又把“足够大的反差”改为必须是红黑两色。1985年第38届世乒赛,蔡振华只参加了双打,与曹燕华合作获得混双冠军。嗣后,蔡振华、谢赛克、曹燕华、齐宝香、倪夏莲等一大批23、24岁的世界冠军退役,拉开了中国乒乓球大戏“狼来了”的序幕。
对于防弧胶皮,笔者曾经有种神秘感。近来打球,见过两种。一种的表面摸上去有细砂子的感觉,海绵弹性跟反胶相似,拉出来的球旋转极弱;另一种表面反光,海绵弹性较差,用来挡球时自然减力,真与旧胶皮有几分相似,据说第32届世乒赛(前)苏联的萨尔霍阳淘汰许绍发时,用的就是旧胶皮。不论是什么样的防弧,如果两面都用的话,大概是打不了球的,所以有关勃尔滋塞用两面防弧刀打败郗恩庭的故事大约是讹传了。
浪子的发现
快速胶水对于现代乒乓球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了。在我们乒乓家园(ttball.net),有网友说“不刷胶水,我就不会打球”,在美国乒乓网站则有人说“胶水至少助我50点的功力”。那么快速胶水的诀窍是什么,而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认为,快速胶水的奥妙在于其挥发的气体充斥海绵的细孔,使得海绵体积膨胀,弹性增加,而控制度又不怎么变化。这个原理,还有待于更细致的研究去证实,我在这儿想讲讲自己对于其来历的认识过程。
我头一回听说胶水的作用,是在1975年暑假。武汉市江汉区体校的两个乒乓球班到我们那里“开门办学”,但他们对毛主席“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指示却“阳奉阴违”——住在我们学校,又不肯跟我们一起训练,说怕我们把孩子们“带坏了”。我们校乒乓球队别的人都是“经不起一发炮弹的木帆船”,所以我自以为他们怕我,特别得意,经常向人家挑衅。最后惹得一个不怕的孩子,趁他们老师不在,连扁我九回。其中虽有两次20平,但一局我都没赢过。
打完球,我俩到农科所的试验田里,拔一些刚刚灌浆的“吨半”稻穗,在学校围墙外坏学生抽烟的地方烧着吃。被我俩吃过几次,这亩产三千斤的良种,变成了两千九百九,所以后来没有普及。吃罢谷子,他帮我分析输球的原因:基本功差点、连续进攻能力不强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个次要因素:“拍子太孬”。
“你的是红双喜,我的也是红双喜,么样就孬咧?”
“我的红双喜,是专业的。你不晓得,胶皮新贴的时候,几好打唷。不信,你试哈子。”
我接过来看了看,他的球拍重些、颜色深些、海绵厚些,底板是七夹,而我的是五夹,胶皮却一样。
“那我试哈子。要是真的好,就麻烦你在武汉帮我买一块。”
“买不到,是我们老师从省里弄来的。”
一听这话,我赶快把球拍还给他,生怕弄坏了赔不起。但是“新贴的胶皮好打”的话,却跟新米好吃一样,让我记了一辈子。每当有人对我讲快速胶水是欧洲人的发明时,我都会说“瞎讲。那是我们老家的火药。我当小娃的时候就晓得。”然而后来看到蔡振华都为贴胶皮的事处罚马文革的报道时,我又满怀疑惑了,“难道跟直板反面打一样,小娃都晓得的事,国家队不晓得?”
这个疑团,终于在去年克兰帕尔先生到国际乒联网站作客时解开。老克说,当他还是小娃时,就喜欢听新贴胶皮打球的“梆梆”响,跟哥哥打球时,每回都重新粘胶皮。有一回来不及粘,结果输得很惨。所以,他成为职业球手后,就跟器材商合作,成功地研制出了快速胶水。
新贴胶皮好打的事实,不难发现,中国和外国的小娃都晓得。但中国小娃贴胶皮的目的,是修球拍,或者是换新胶皮。对于完好无损的东西,则是生怕“搞坏了”。所以,每回打球前,先把“好”拍子弄“坏”后,再搞“好”的“败家子”行为,只有在外国人中都要算“坏”的克兰帕尔,才会想得到。

原载乒乓世界杂志

2. 毕业季,你拍过哪些服饰风格的毕业照

我觉得可以拍几套不同风格的毕业照,因为毕业就一次,你那个时候的青春活力,是你毕业几年之后就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所以趁着毕业的时候身上还有那种青春活力的尽头,不如就多拍几套不同风格的毕业照。


毕业照是我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张照片,不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满载着回忆,所以在这样的青葱岁月里,不妨多拍几套不同风格毕业照!

3. 武汉工程大学流方校区附近哪能租到学士服

篮球场旁边买书打印的地方有。

4. 中夏浩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啊

看你做什么了
他们主要做大学生市场的,热转印产品、文化衫、毕业纪念册、学士服租赁、篮球服和足球服定制都还好,他们还有一个比较好的项目是大学生直投广告,好像和万邦是一家的,我从前是他们的校园代理,现在毕业了,呵呵。

5. 姚明什么时候在交大上学的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38岁的姚明入学7年后终于顺利毕业。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姚明说:“大家今天精神抖擞,看来足球没有篮球好看”“在校读书的几年中,我不止一次想过退出,特别是在上高数课的时候。”

作为毕业生代表,姚明说:“在此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你们的坚持甚至是固执,要求我在17岁踏入职业赛场前做出承诺,一定要在运动员生涯结束后回到学校读完大学。如果没有这个像封印一样的承诺,在校读书的几年中我不止一次想到过终止。而通过这一历程,我也更加相信学习的过程比结果还要重要。当然,我更应该感谢你们要求我的是‘读’完大学而不是‘写’完,应该是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这么方便的电脑打字和打印,而我在2011年入学之前使用电脑最熟练的操作也不过是右手鼠标+左手键盘。”

“我们身上所穿的学士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还是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今天我们将开始在社会中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也请永远记住我们曾经穿过的这件学士服的含义。”姚明表示,这个社会可大可小,从大处着眼可能是一个群体,从小处看也可能只是自己的小家庭,无论如何,毕业生走出校园都会慢慢学会承担超出个人的责任。“‘未来是你们的’,请允许我套用一句十多年前篮球场上的名言。相信我,当一个人花了7年38岁才本科毕业的时候,他知道他在说什么。”

6. 北大法硕值得考吗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首诗,不觉间竟潸然泪下。是啊,轰轰烈烈的08考研刚刚过去,09考研又已拉开了帷幕。本来想等到分数下来再写点什么的,但是怕时间久了会遗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竭力奋斗了整一年,要说的话太多太多,考研一本血泪帐,苦辣酸甜与各位兄弟姐妹分享。
一、为什么考研?
每个考研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为了什么而考研?逃避就业的有,随波逐流的有,挑战自我的有……说到我的考研,那是为了美丽的梦想。打儿时起,我就爱上了北大。当我考上地区重点高中时,这个梦想越来越强烈地占据着我的心灵:一定要上全国最美的学校。风雨历程,一晃三年。谁知命运竟然给我开起了玩笑,高考前几天被雨水淋感冒了,一烧就是十多天。考场上发挥不佳,只能上一个二流的烂学校了。

大学本科的前三年就马马虎虎地晃荡过去了。突然觉得自己浪费了三年光阴,更觉得前途渺茫了。大概是中国人爱面子吧,所以喜欢有名气的招牌。再加现实生活中,社会上非常注重名牌效应的,地位差别有形无形的存在着,说什么到哪里都一样,关键靠自己之类的话,话是不错,可是很少有人认可的。无论是人们之间的谈论,找工作时的无奈,歧视都是存在着的。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拿我来说,亲戚朋友总会问:在哪里上学啊?我说:X大。他们说:X大啊……那是相当的伤自尊啊。生气也没办法,谁让你是X大的了,谁让你高考没考上名牌大学了。哎---社会就是这样啊。但是要是名校的就不一样了,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要不人家招聘总是指名要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的学生呢?学生是弱势群体,明显的不公平,又有什么用呢。不举极端的例子,一般来说,在三流学校学得再好的学生,在招聘时人家也是不认可你,宁愿要重点大学的学生。硬指标在那里卡着,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为什么都挤破头上名校,中国人就是讲究名牌效应啊。谁让你上这个三流的大学呢?

05年暑假,去北京一朋友那里玩。闲来瞎逛,便去圆明园游览。游完圆明园,已是傍晚。正要回去,朋友忽然说:北大就在附近,要不要去看看?
北大?我的心忽然莫名地跳动起来。
走进北大,穿过曲径通幽的小径,便到了以前只能在图片中才看到的未名湖。当时正是傍晚,夕阳西下之时,平静碧绿的湖水,默然矗立的古塔,再加上天边一抹彩霞,与四周的绿树相互点缀成一副动人的花卷。哦,这就是多少年梦寐的北大!
就在一刹那间,儿时那美丽的梦想突然再一次冲击着心灵:我要上北大!

考北大,之所以考法律硕士,因为它相对公平,是上名校的最好途径。如果上北大这样的学校,不考法硕,换别的专业很难考上。听说我在考研,朋友们很是惊奇,他们不会相信这么一个烂学校的人也能考上研,何况是北大。亲耳听见有个女生说:“就他还考研啊?”听说我要考北大,他们惊诧得笑了,没有人会相信我能考上,认为我只是玩玩罢了。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朋友都是一往如前的支持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而那些人连考研的勇气都没有(很有自知之明),我怂恿过不少人考研,可是他们说:我考不上。乖乖,还没考呢,甚至连复习都没有呢,就说考不上了,真的很有自知之明。我很喜欢这句话:没试怎么知道?什么事情不要轻言放弃,大胆的去试一试。那些人仗还没打呢,就先投降了,连上战场的勇气都没有,这些人是我的同学?真是悲哀啊,我不要这样的同学!我的朋友应该是积极上进的。消极的人统统滚蛋!复习在断断续续中进行,大四的上学期还有课,老师毫不留情的点名,我还有不少重修的课程,压力真是巨大。期末考试四门加四门重修课考试让我喘不过气来,大学欠的债要在这学期还完,不能拖到下学期,否则影响毕业。这极大的耽误了考研复习,考完期末距考研还有一星期,在空荡荡的寝室里闭关了一周,怎奈时间短暂,最后还是败北。第一次考研失败了。

该毕业了,论文答辩,穿学士服,照相……大学四年就这么结束了。没留下一点痕迹,或者说这所学校根本不值得我留下痕迹,平时称兄道弟的哥们儿各奔东西了,同学们如鸟兽散了,为生计而奔波,而我,我往哪儿去?我该做什么?

毕业后,带着惆怅来到了西部,号称“支援西部”,来到西部后发现这是一个消磨生命的地方。百无聊赖的机关生活,喝茶看报纸打发着每天的日子。我终于明白为何当初林则徐被道光发配到这里:任凭你是龙是虎,也有一天把你生命的激情消磨殆尽!!!难道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么?我不停地问自己。

改变现实的渴望让我再一次地选择了北大。距考研还有4个月,我给自己订了三轮复习计划,找出上次的不足,重点攻关。每次都是超额完成任务,心想从前都是玩着学,这次认真的学一把,看看自己真正的实力。为了复习,我把书放在办公室里,偷偷地上班时间看书,领导来了,连忙用报纸盖住,尽管这样,还是被领导发现,难免被领导臭骂一顿: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我对其嗤之以鼻。我要追求自己的梦想。领导批评算的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低头!

逐渐地与同事疏远了,甚至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了。算了吧,认了吧,放弃这一切尘世间的琐事吧,谁让你选择了这条艰辛的路,没有人逼你。再到后来,我索性抛开一切,请病假出去复习。(我甚至想过辞职复习,但是那样把自己后路全部堵死了,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

请假出去考研期间,我工资的80%都被扣除了。每天用5元左右的生活费度日。那条件的确艰苦,但是最难以忍受的是孤独,这是考研人心路历程的必修课。法硕的竞争是残酷的,一百二十天真的太少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按部就班下来竟然也忘记了疲倦。幸运的是,考研时候遇到了一位报考首都师范的兄弟,在孤独寂寞时候能够相互说说心里话,遇到苦闷和痛苦的时候能够相互安慰。现在想起来,那该是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了。(现在和这个兄弟仍然保持密切联系,尽管相隔千里)

报名时看到来自各地的竞争对手,辅导班里黑压压的人群……我心里只有一句话:为尊严而战,只能赢不能输!

……

时间过得很快,1月10日,离考试还有10天了。郑州天气晴朗,傍晚出去自己打了会儿篮球,我的心里只有平静,心想这次绝对不能出现什么纰漏了。晚上回去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起床,觉得头脑昏昏沉沉。一量温度,我的老天,发烧38度. 我突然慌了,莫非又要重复高考的噩梦? 我迅速调整心态,心里想:不就是感冒么,三天之内肯定能治好,决不能影响心态。
于是我赶紧挂吊针治疗。两天过去了,温度却没有退。医生说今年流感非常厉害,据说北京已经流感为患了,有的感冒能拖半个月还好不了。
这下我真的慌了,请求医生无论如何在一周之内把病治好。一周一晃就过去了,温度不但没有降,耳朵也开始鸣叫起来。我感到一下子要崩溃了。到中医门诊,一老中医说是肾虚,我考!赶忙去中医院拿了一大包中药,喝的我上吐下泻,那感觉甭提有多痛苦了。但到了18号,病仍没有一点好转,大脑晕的要命,耳朵叫的要命。难道今年又完了?难道我注定考不上?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19号,病的越来越严重,输液已经不顶用,我彻底崩溃了。

我给家里打电话,说我不想考了。我老妈听说我病了,果断地说:考不考你自己看,身体要紧。

我心突然一下子空了,突然把考试看的很淡很淡,一切都命中注定吧。
我坐在租的房子里,冷漠的看着窗外的冬天。都到现在了,发烧就发烧吧,尽力去考就行了,尽吾志而无悔。

考场上,大脑发晕,温度不降,心态却出奇的平静,将一年的积蓄全力喷薄在那刻骨铭心的两天。
考完后,没有想到竟然还感觉不错,总算是正常发挥了……

然后就是过年,休息,回单位工作……

2月20日晚上,我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了答案,当我用颤抖的手打开网页,看到答案时候,幸福的感觉一下扑面而来。我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380应该没有问题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复试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由感而发写了这么多,收敛点情绪,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经验总结吧,希望对同仁们有所帮助:

一、概括总结

1.我考法硕的最大体会是:时间不是第一因素,方法和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方法正确,效率够高,半年准备考取法硕并非神话,我的一个朋友只准备了四个月,即考取。所以,首先从心理上要打破法硕最难考的神话。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高强度复习的时候别忘了抽空锻炼身体,兄弟我就是在这方面吃亏了,长期憋在房间里,造成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稍微不注意就会生病,影响复习,影响心态。

3.运用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从02年开始,法硕考试的考查内容从考查记忆性的东西转向了考查理解和记忆并重相结合。因此,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而理解是记忆的目的,记忆是为了理解。应该摆平它们的位置。一味地背书,书背得再熟,也不能得高分,最多及格,现在的法硕考试的新题型的出现就是为了淘汰死读书的考生。所以,最好是听听去年的辅导班录音,深化自己对课本的理解。

4.要清楚最新题型是什么,适应考试目的的转变,从02年起,考试题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新题型至少要保持若干年。你一定要清楚每门课的考试题型,这样你看书的时候可以根据题型来看书,效果比较好。同时,如果你时间允许,电脑熟练的话,还可以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根据最新题型总结归纳,效果会更佳。我去年就根据最新题型总结归纳了近20万字的笔记。令我高兴的是,考试时,我遇到了许多和我总结归纳相同或相似的题目,考试心情十分轻松。

5.调整心态。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如临大敌,甚没必要。而且要劳逸结合。不可能一直看书。看书看累就上网徜徉徜徉,做做题目,交交朋友,放松自己的心情,效果反而更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一点不假。考研的心态是复杂的,最大的特征就是成功感和失败感的交替出现,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垂头丧气,这很正常。最关键的是当你垂头丧气的时候,千万不要轻言放弃,这样,你离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