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
道家君子是有道之人,也是有德之人,而且我认为一般指古代有地位的人。道家的君子:指管理民众的“人”,并且思想意识合道;合道的将相君主可称为君子。
儒家君子,不需要什么身份,只要有德行,这个德行和道家的也不同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㈡ 颜慧这个人他是儒家思想吗
当然,因为他是孔子的弟子。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㈢ 儒家代表什么“士”
儒家文化脱胎于“周礼”。在周礼中,贵族分王、诸侯、大夫、士,士是底层贵族。儒的文化与精神实际是就是底层贵族的文化精神。孔子倡导的六艺,其实是周礼对贵族的要求。儒家的想法是将“士”身上的优秀贵族品质教给平民,让优秀的平民能进入到士的阶层。这种“士”即是儒家所谓的“士”它具有很强的阶层与文化特性,而非某种职业。
㈣ 苏门四学士的说明
中国文学人物并称 中国文学春秋战国老庄
老子· 庄子
儒家五圣
孔子· 颜回· 曾参· 孔伋· 孟子
孔门十哲
颜回·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子贡· 宰我· 冉有· 子路· 子游· 子夏
孟荀
孟子· 荀子
杨墨
杨朱· 墨子 汉朝三班
班彪· 班固· 班昭
二司马
司马迁· 司马相如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 扬雄· 班固· 张衡 三国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晋朝竹林七贤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 阮咸
二陆
陆机· 陆云
二潘
潘岳· 潘尼
三张
张载· 张协· 张亢
孙许
孙绰· 许询 南北朝三谢
谢灵运· 谢朓· 谢惠连
元嘉三大家
谢灵运· 颜延之· 鲍照
陶谢
陶渊明· 谢灵运
竟陵八友
萧衍· 沈约· 谢朓· 王融· 萧琛· 范云· 任昉· 陆倕
四萧
萧衍· 萧统· 萧纲· 萧绎 唐朝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大李杜
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元白
元稹· 白居易
吴中四士
张旭· 包融· 贺知章· 张若虚
大历十才子
李端· 卢纶· 司空曙· 钱起· 耿湋· 吉中孚· 苗发· 夏侯审· 韩翃· 崔峒
方外十友
陆余庆· 赵贞固· 卢藏用· 陈子昂· 杜审言· 宋之问· 毕构· 郭袭微· 司马承祯· 释怀一
王孟
孟浩然· 王维 宋朝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二宋
宋庠· 宋祁
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耒
苏梅
苏舜钦· 梅尧臣
梅欧
梅尧臣· 欧阳修
二程
程颐· 程颢
北宋五子
周敦颐 ·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南宋四大诗家
陆游· 杨万里· 范成大· 尤袤
济南二安
李清照(号易安) · 辛弃疾(字幼安)
欧苏(散文)
欧阳修 · 苏轼
苏黄(诗)苏陆
黄庭坚· 苏轼· 陆游
苏辛(词)
辛弃疾· 苏轼
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轼 元朝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元曲六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王实甫· 乔吉
元诗四大家
杨载· 虞集· 揭傒斯· 范梈
儒林四杰
虞集· 揭傒斯· 黄溍· 柳贯
元文六大家
姚燧· 元明善· 虞集· 欧阳玄· 黄溍· 苏天爵 明朝明初十才子
张羽· 杨基· 高启· 徐贲· 王行· 杜寅· 张适· 梁时· 浦源· 方彝· 钱复
吴中四杰
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吴中四才子
唐寅· 祝允明· 文徵明· 徐祯卿
三杨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明代三大才子
解缙· 杨慎· 徐渭
公安三袁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皇甫四杰
皇甫冲· 皇甫涍· 皇甫汸· 皇甫濂
闽中十子
林鸿· 郑定· 王褒· 唐泰· 高棅· 王恭· 陈亮· 王偁· 周玄· 黄玄
前七子
李梦阳· 何景明· 徐祯卿· 边贡· 康海· 王九思· 王廷相
后七子
李攀龙· 王世贞· 谢榛· 宗臣· 梁有誉· 徐中行· 吴国伦
余姚四贤
严光· 王守仁· 朱舜水· 黄宗羲
北郭十友
高启· 王行· 徐贲· 高逊志· 唐肃· 宋克· 徐尧臣· 张羽· 吕敏· 陈则 清朝明末清初三大儒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清初五大师
黄宗羲· 顾炎武· 方以智· 王夫之· 朱舜水
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 吴伟业· 龚鼎孳
浙东三黄
黄宗羲· 黄宗会· 黄宗炎
南袁北纪
袁枚· 纪昀
江右三大家
袁枚· 蒋士铨· 赵翼
清代骈文八大家
袁枚· 邵齐焘· 刘星炜· 吴锡麒· 曾燠· 洪亮吉· 孙星衍· 孔广森
桐城三祖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不过“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
同时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
㈤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主要观点: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主要观点: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主要观点: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争(非攻)。重自然规律(天志)。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主要观点: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
(5)孔门学士扩展阅读
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到现在还是华人的主流思想。
2、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
3、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
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
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4、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㈥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后代们都有什么重大贡献
比较有名的好像有孔鲤,是沾了孔子的光才有点名气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孔融
民国时期还有个孔祥熙
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那么他是否长得温文尔雅
没有任何一本和孔子同时代的文献有记载,更没有孔子的画像塑像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见的孔子像,都是唐朝以后的人画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们总结一下这位郑国人所描述的孔子相貌:除了身高突出外,孔子还上身长下身短、肩膀有些往前探、胳膊稍长、额头饱满突出。
人们通常看到的“孔子行教像”,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手笔。他的画不是写实地去画孔子的长相,而是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孔子。唐朝以后的孔子画像都按照吴道子想象中的孔子来画,使孔子画像、塑像都浓眉长须,确实和圣诞老人有些神似。关于孔子的相貌,历史上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大多是想象之词,不能确证。可以确认的是,孔子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一个相貌堂堂的山东大汉,一个非常威猛的男人。
㈧ 孔子七十二贤人名单及成就
1,颜回(孔子弟子;孔门72贤之首;复圣)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
2,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3,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5,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 。
《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
㈨ 儒家思想家称大儒,道家思想家叫什么
道行高超的道士,称为“高道”、“高真”、“高士”或“大德”。对于隐居修炼的道士,尊称“大隐”或“高隐”。历史上著名的高道,过去的皇帝多封赠以“先生”、“真人”或“天师”之号。
道教徒可以分为五类:(一)道士:终身学道修持,以宫观为家者。(二)学士:入道钻研经学义理,学识渊博,并以弘扬道教事业作为自己终身职责者。(三)隐士:隐居出俗,不问世事,学道修仙,以性命修持为主要方向,且道德皆深厚者。(四)居士:居家修持,奉道积善,建诸功德,吃斋诵道者。(五)信士:社会名流学者,著书立说,颂扬道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