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计算机病毒的四大传播途径是什么
(1)硬盘传播
(2)光盘传播
(3)u盘传播
(4)internet上下载病毒文件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贰』 病毒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计算机病毒之所以称之为病毒是因为其具有传染性的本质。传统渠道通常有以下几种:
(1)通过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例如,
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由于使用带有病毒的软盘,
使机器感染病毒发病,
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的软盘。大量的软盘交换,
合法或非法的程序拷贝,
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软件造成了病毒感染、泛滥蔓延的温床。
(2)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
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3)通过光盘: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4)通过网络:这种传染扩散极快,
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internet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浏览的或是被下载的文件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大多数internet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络间传送附带格式化文档邮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档或文件就可能通过网关和邮件服务器涌入企业网络。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
『叁』 病毒的三种传播方式,你知道吗
病毒传播的三种方式: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一般来说,飞沫传播距离说话者 1-23 米。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距离比较远,一般最远距离说话者可达 10 米远。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肆』 病毒的三种常用传播方式是什么
电脑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软件传播,例如你买了个D盘安装,但那盘有
病毒程序,你在安装好东西的同时坏东西也会跟着存进
你的硬盘里。
第二种:网页传播,例如你上某个有毒的网页,你在浏
览它的内容时,网页的控件也在悄悄地运行,改你的注
册表,送你一个小马。
第三种:网络传播,这些病毒程序利用了WINDOWS中的一
些漏洞,通过漏洞对服务器或个人电脑进行攻击,它有点像
病毒搜索引擎,谁的WINDOWS有漏洞,就帮谁种病毒。
『伍』 病毒是如何传播及危害是什么
网络病毒的危害与传播方法
网络病毒的危害,对适用电脑的用户来说也是致使的.一不小心打开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结果弄得系统崩溃,这种事情也有不少朋友遇到过.
下面介绍计算机病毒是如何在网络上传播的: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节点站.计算机病毒一般首先通过有签署工作站到软盘和硬盘进入网络,然后开始在网上传播.
具体的说,其传播方式有:
病毒直接从有盘站拷贝到服务器中;
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
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
如果远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过通讯数据交换进入网络服务器中.
一旦病毒进入文件服务器,就通过它迅速传染到整个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而对于无盘工作站来说,由于其并非真的无盘,当其运行网络盘上的一个带毒程序时,便将内存中的病毒传染给该程序或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其它文件上,因此无盘工作站也是病毒孽生的温床.
由以上病毒在网络上传播方式可见,在网络环境下,病毒除了具有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等计算机病毒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感染速度快:
在单机环境下,病毒只能通过软盘从一台计算机带到另一台,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机制进行迅速扩散.根据测定,针对一台典型的PC网络在正常使用情况,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几十分钟内将网上的数百台计算机全部感染.
扩散面广: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一般是通过工作站_服务器_工作站的途径传播的,但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难于彻底清除:
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有时可通过删除带毒的文件.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将病毒彻底清除,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示能消毒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清除工作的一台式站就有可能被网上另一台带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病毒杀除,并不能解决病毒对网络的危害.
『陆』 黄祯祥研究过什么病毒
黄祯祥,1910年2月1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病毒学家。福建厦门人。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法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在医学病毒学的发展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使病毒定量测定的显微镜观察法被革新为肉眼观察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为控制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毒力的乙脑病毒株,并对其生态学与流行的关系、变异的某些规律、保存毒株的方法及疫苗等进行了研究;发明了用福尔马林处理麻疹活疫苗的新方法。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好读书求知识的习惯。192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医学最高学府北平协和医学院,接受了严格的医学教育。他于1934年毕业后,担任了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医生。北平协和医院是当年中国条件最好、最有权威的医学机构,黄祯祥在这里整整工作了8年。他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而且培养了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期间,他发表了有独到见解的关于白喉杆菌及其免疫的论文,受到了美国医学杂志的重视。青年时期的黄祯祥,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实的医学基础,在对霍乱、链球菌感染、鼠疫等方面的研究上多有建树,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黄祯祥的才华受到了协和医院的器重,1941年被选送到美国留学。
黄祯祥在美国期间,首创了引起世界病毒学界瞩目的病毒体外培养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这时,日本侵略军仍在蹂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他毅然谢绝了美国方面的一再挽留,于1943年末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返回了祖国,到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任医理组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北平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
北平解放前夕,他选择了留下来等待新中国诞生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祯祥的专业特长开始得以发挥。尽管当时经费少,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病毒研究的条件,而人民政府尽力为他添置了科研设备,配备了助手,他开始着手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肝炎等病毒的研究工作。黄祯祥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的病毒学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抗美援朝时期,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了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中国东北和朝鲜前线进行调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黄祯祥先后出访过苏联、罗马尼亚、荷兰、埃及、法国、菲律宾、美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1983年他率中国微生物专家代表团应邀赴美国参加第十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在美国丹顿市被授予该城的“金钥匙”和“荣誉市民”称号。
黄祯祥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他是美国实验生物医学会会员、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合办的《病毒学杂志》编委,还担任美国《国际病毒学杂志》、《传染病学论丛》杂志的编委。1983年他被选为美国传染病学会名誉委员。
黄祯祥热心中国医学病毒学事业,他倡议和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创办了《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前身)。他先后主编了《医学病毒学总论》 、 《常见病毒病实验技术》 、 《中国医学网络全书·病毒学》等书。在他晚年生病住院期间还主持编写了《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医学病毒学词典》。
黄祯祥为人正直,待人诚恳热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又勇于创新。198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正当他以极大的干劲带领研究人员投入新课题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研究时,1987年,白血病夺去了他的生命,终年77岁。
病毒培养技术
20世纪初,国际上对病毒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病毒的工作还很不成熟,方法也很落后。由于病毒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物,当时检测病毒存在与否,需要通过对动物注射含病毒物,观察动物发病或死亡来判断,显然这种方法是十分原始的。病毒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即它没有自己的酶系统,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因而一般的微生物培养基不能使病毒繁殖和生存。病毒的这两个特性加大了寻找培养病毒新技术的难度。病毒培养是病毒研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说没有病毒培养新技术的建立,也就没有病毒研究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许多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上许多知名学者为此苦苦探索了几十年。
1943年黄祯祥在美国发表了《西方马脑炎病毒在组织培养上滴定和中和作用的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论文立即引起举世瞩目,并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
这一新技术概括为:
第一步,用人为的方法将动物组织经过处理消化成单层细胞,并给这种细胞以一定的营养成分使其在试管内存活。
第二步,将病毒接种在这种细胞内,经过一段时间,细胞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观察者只要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细胞有无病变,即可间接判断有无病毒的繁殖。
这项新技术把病毒培养从实验动物和鸡胚的“动物水平”,提高到体外组织培养的“细胞水平”。也正是这项技术的建立,拓宽了国际上病毒学家的思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病毒学者采用或改良了这一技术,成功地发现了许多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分离出许多新病毒。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病毒学家恩德斯获得诺贝尔奖金,就是在采用了黄祯祥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美国1982—1985年各版的《世界名人录》称黄祯祥这一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
病毒学研究的实践证明:病毒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的分子病毒学水平,黄祯祥所发现的这一新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找到比这一技术更先进的病毒体外培养的方法。这一新技术至今还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研制、诊断试剂的生产和病毒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高技术研究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这种技术分离了诸如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病毒。近年来在全球引起震动的艾滋病病毒也是采用组织培养这一技术分离得到的。
乙型脑炎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当时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黄祯祥清楚地知道要开展乙型脑炎的研究,着手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困难是很大的。然而,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病毒学者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不能不主动请缨,他向卫生部领导要求,要从乙型脑炎入手开始新中国的病毒研究事业。卫生当局满足了他的愿望,支持他的工作,给了他人力、物力的保证。乙型脑炎的研究工作从此开始了。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对乙型脑炎这种传染病的认识还很肤浅,乙型脑炎的病原、发病机制、传播规律、诊断、免疫等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甚至于在中国流行的乙型脑炎(当时俗称大脑炎)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所流行的乙型脑炎是不是一种病都未能搞清楚。这些问题在当时的病毒学界都是有待揭示的课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两年中,黄祯祥组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有关调查工作,由于卫生当局的大力协助及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热诚合作,这项工作是相当顺利的。在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之后,黄祯祥带领科研人员开始了病毒分离、实验诊断方法的建立、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昆虫生态学、乙型脑炎病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特点,并着重指出蚊虫是传播乙型脑炎的媒介昆虫,从而在技术上具体地指导了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
1949年,黄祯祥在中国首先开始了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工作。他在一篇论文中阐述了最初研制乙型脑炎疫苗时的想法:“当1949年我们开始了流行性脑炎的研究之后,首先对这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用血清学和病毒分离的方法确定了该病的病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这些研究的结果给预防工作指出了方向,为了更好地配合预防工作上的需要,于1949年我们开始了疫苗制造试验。”这是中国开展乙型脑炎疫苗研究文献中最早的记录。在这以后的几十年中,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工作一直在进行着,最初从研究死疫苗开始,继而发展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不渗透着黄祯祥的心血。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这一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众所周知,预防医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绝不是靠某一个人独自奋斗所能取得的,必须要有长时期的,有时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中国乙型脑炎的研究从1949年开始,经过整整40年的工作,终于被社会所承认。1989年这项成果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颁奖时,虽然黄祯祥已不在人世,甚至获奖者的名单中也没有他的名字,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黄祯祥在中国乙型脑炎研究中开拓者的地位和他在取得这项成果中的重大作用。
病毒免疫贡献
1954年,世界上分离麻疹病毒获得成功。用组织培养技术研制麻疹疫苗就成为世界病毒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1961年,黄祯祥以极大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麻疹疫苗的研究工作中。他和著名儿科专家诸福棠教授合作,对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合作推动了当时中国麻疹病毒的研究工作。此后,黄祯祥和他领导的麻疹病毒研究室对麻疹病毒血凝素、麻疹疫苗的佐剂、疫苗的生产工艺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福尔马林处理的麻疹疫苗》是他这一时期发表的重要论文。这篇论文曾在第四届国际病毒大会上宣读,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1980年以后,黄祯祥致力于病毒免疫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被动免疫对活病毒自动免疫的影响》等论文。在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方面,他指导研究生进行了探索性的工作,先后发表了《不同病毒两次治疗腹水瘤小鼠的初步研究》、《病毒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小鼠瘤的研究》、《肿瘤抗巨噬细胞移动作用的研究》等多篇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寻找抗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有思考价值的线索和依据。黄祯祥提出的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的新设想,将是肿瘤治疗研究中有待开发的一块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知识点黄祯祥的影响
由于黄祯祥在医学病毒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198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被任命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还担任了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主任委员。
黄祯祥逝世后,为了纪念他在医学病毒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他在海内外的同事、亲友共同发起成立了黄祯祥医学病毒基金会,以黄祯祥的名义颁发奖学金,以奖励在医学病毒学研究中做出贡献的新人。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共同主编、出版了《黄祯祥论文选集》,以纪念他在病毒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
『柒』 请问硕士研究生中 能研究病毒 有关的专业是什么
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方向01细胞与分子免疫02感染与免疫03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04生殖与免疫版权05干细胞移植与免疫06天然药物与免疫调节07遗传与免疫 生命科学院动物学01昆虫生物学及系统分类学02土壤动物生态学03经济水生动物学04细胞生物学05发育生物学06免疫学07衍化发育生物学08遗传学 追问: 请问 我本科读的生物技术 要考医学类的会不会很困难?比如 病原生物学 谢谢
『捌』 病毒式传播是谁提出的它的概念是什么
Tom Hua是世界互联网营销行业的开拓者之一,担任互联网商务教练,也被行业中人称为“电子书教父”。 在英语互联网营销行业中,几乎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Tom从20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从事互联网营销,并先后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培养了许多互联网营销专业人士。他所创办的世界互联网峰会在世界17个国家,成功地举办了44次。
病毒式传播是网络传播方式的一种,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将你想要传播的东西发到网上,别人看了觉得不错,就会分享,这样与分享人有关的人看到了会再次分享,这样,信息到达的受众就会呈指数增长,与病毒分裂方式相同,所以叫病毒式传播。
1、什么是病毒式营销:
病毒式的营销是指发起人发出产品的最初信息到用户,再依靠用户自发的口碑宣传,由于他的原理跟病毒的传播类试,经济学上称之为病毒试营销,是网络营销中的一种常见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
2、病毒试营销的几种常见方法:
a.免费的服务。
一些大型的网站或公司会提供免费的二机域名,免费空间,免费程序接口,免费计数器等资源,这些资源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加入公司的连接或者其他产品的介绍,也还可以是广告。特别是现在推出的窄告,很适合放在这些免费资源中。由于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对用户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另外,当用户自己在使用并对外宣传的时候,就也为提供该服务的公司做了免费宣传。
b.便名服务。
便名服务服务不象上面的免费服务一样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比较适合小公司或个人网站。在网站上提供日常生活中常会用到的一些查询,如:公交查询,电话查询,手机归属地查询,天气查询等,把这些实用的查询集中到一起,能给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会得到用户很好的口碑,也就能很快的在网名中推广开来。
c.节日祝福。
每当到节日时,可以通过QQ,MSM,E-MAIL等工具想朋友发送一些祝福,后面跟上网页地址或精美图片,由于节日里,大家都很高兴收到来自朋友的祝福和喜欢发祝福给朋友,一个病毒连就这样形成了。
d.精美网页或笑话
娱乐是人生活的追求,不管谁定下什么目标,但最终是为了生活、娱乐,做一个精美的网页或精彩的笑话发给朋友,朋友一定回很高兴很会很快的发送给他的好朋友。
3.病毒试营销的案例
a.hotmail
hotmail算是开辟了病毒试营销的先河,是病毒试营销中取得成功的公司之一。最初hotmail推出电子邮箱
服务的时候,在IT界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公司,但就在短短的10个月内,公司的注册用户就达到了上千万的
,而且每个月注册的用户还以几十万的递增。
b.个性图片
来自北京M2P公司的个性图片制作,用户可以输入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能合成到图片上制作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图片。接下来把图片和网页发送给自己的朋友。当朋友看到有自己名字的图片的时候会很高兴的去看个究竟,然后在以同样的方式发送给他的朋友
4.病毒试营销注意事项
a.不要直接发纯商业广告
b.产品要实用
c.不要欺骗用户
d.做好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