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文化通过文学来表现,文学是文化的基础。文学是手段。文化是内涵
对中国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对外来文化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但要保证文化的中国本色
2. 怎样处理文学的经典性和大众化回答大概在百字左右。。谢谢
我的理解是,大众化的即是多数,从多数中脱颖而出的就成了经典。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也能说明一点问题,这两个词的原意其实只是为了说明普及的程度而已,大众就是多数人能办到的,经典是择优录取的。
就像《大话西游》一样,典型的从大众升华至经典例子。
至于如何处理文学的经典性和大众化,我觉得很简单,你只需琢磨出大众化的产品,然后让时间帮你筛选出经典即可。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不是针对你的问题,能力有限,勿怪才好!
3. 论文题目可以文学化吗
根据高校要求来参考题目是否可以说是文学化的;
论文题目即文章的题名,题目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因此,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论文的命运。论文题目不仅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的核心内容,也是专家审稿和读者最先映入眼帘的内容。论文的题目就像吸引人的眼睛一样,往往作为第一印象以判断和决定是否阅读;另外,题目为二次文献机构、数据库系统检索和收录之用。
因此,一个好的题目,往往可以争取专家和读者群的阅读兴趣,进而体现论文本身应有的价值。论文题目的拟定需要从题目的来源、属性、内容、质量等方面加以考虑。通过对题目拟定过程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了解题目拟定的过程,注意避免常见的拟题错误,力争为好的论文拟出合适的题目,会使论文锦上添花。现从编辑日常工作中论文题目常出现的问题出发,结合好的题目,总结出常用的拟题方法。
论文如何拟题
1 论文拟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拟题的原则是: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尽量少用词,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论文题目要求确切、醒目、简洁、好读好记、概念明确、层次分明、抓住题目的四大要素(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题目在用词上必须能确切地概括论文的论点或中心内容,能够准确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等,使审稿者、读者可以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所谓文题相符,就是要含义明确和言简意赅,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人一望即知,而且能够立刻引起人们阅读或摘录、参考的兴趣。
1.1 题目难易要适中。
题目的面不宜过大过宽,要量力而行。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要选择力所能及的题目,题目选择大小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够深入其本质,抓住其中要害,突破一点,有独特的见解,找到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所在;如果能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某一个分支中的某一个问题中解决了一个或两个小问题,或者有了新的发现、发明、创建,那论文就很有份量了。相反,如果好高骛远、贪大、贪深,想面面俱到,勉强去做自己本来无力胜任的题目,到头来什么也搞得不深不透,没有新的创建和发现,写的再全面也只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例如,论文题目是《发酵过程中的管理》,这个题目面就太广了。因为发酵过程管理的内容很多,包括能量和物质的平衡、发酵的操作方式、培养条件对发酵的影响等。其中,每一项包括很多,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无法包括这么多的内容。再如《铁碳微电解法处理TNT废水》,题目就体现了新的研究内容。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的工业废水有:浆纱废水、染料废水、硝化废水、DDNP废水等,该论文就明确体现了自己研究“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的工业废水”中的一个分支,而且解决了一个废水类型的处理方法。
作为编辑,在校对类似题目大小不适度的问题时,就要求对论文研究的方向和范围要拥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看出题目适中与否。
1.2 题目应反映论文内容。
题目应该准确无误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题目应使读者理解到该文的主题思想、主要观点和主要结论。题目是对论文中重要内容的高度概括,避免使用含义笼统及一般化的词语。
一般来说,要想准确无误地体现论文的主要观点,题目离不开四大支撑骨架,即题目的四大要素: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题目只有准确地反映出这四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才能凸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常见的论文题目是交代论文内容的范围来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写作时,论文的题目可以根据论文的需要灵活掌握。
例如,题目《无啮合力齿轮泵结构优化设计》,题目中体现研究对象、目的。但是,在阅读全文后,发现论文使用的方法是ProE,所以论文题目若改成《基于ProE的无啮合力齿轮泵结构优化设计》,就更能体现论文的内容。再如,题目《变频器故障的诊断》,论文所研究的对象是“采煤机变频器”,所以,题目改为《采煤机变频器故障的诊断》就更贴切了。
对于此类的题目,编辑在校对的时候可以通过通读全文后了解论文的内容就可以发现问题了。
1.3 题目用词要新颖要有创见。
好的题目、有特点的题目最能抓住人,并让读者过目不忘、眼前一亮。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是有特点的好题目呢?还是那个字“新”.“新”就是抛弃老路子、旧套子的出新求异的题目。
题目的用词上要能突出自己的新见解、新突破,突出所论述的内容是他人尚未研究过的,或虽有研究但有的结论不妥或者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另外,还应突出自己有创新的独特研究内容,找到自己论文的特色用语,好像给自己的论文打上标签。在主要用词以外,也可以增加“研究”“应用”“设计”等词汇。但是这些词汇没有什么具体意义,不宜滥用,否则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更凸现不了“新颖”了。也不要千篇同等套用“*病* *例临床阐发”,或千篇同等地冠以“探究”、“视察”、“领会”之类的陈词俗套命题。
例如,题目《骨炭除饮用水氟的机理》,论文中提到目前常用的除氟机理有生成难溶氟化物沉淀、离子交换或配位体交换、物理和化学吸附和络合沉淀等。该论文的研究“新颖”点是骨炭兼有离子交换作用和吸附作用,所以,把题目改成《骨炭的吸附-离子交换作用除应用水氟的机理》,就可以凸现论文的独创性。
1.4 题目用词要恰当。
题目用词要适当,要恰如其分地表达议题的新颖程度和研究内容的深度,避免用不得体的华丽词藻,或过高过低的程度用语;用词简洁明朗,避免用繁琐冗长的形容词和不必要的虚词,力图用最简洁、最鲜明的语言,贴切地传递论文的精髓,尽可能地删除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词语;选用本学科领域中最易概括、词义单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引用、规范的术语;少用模糊语言,多用精准语言,不用非公用的缩写语、符号等,多用常用的或干脆使用全称,坚决不能使用有语病的题目。切忌用复杂的主、动、宾完整的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宜用词组做题目。
例如“× × ×学”、“× × ×论”、“× × ×系统”、“× × ×规律”、“× × ×机理”等。诸如此类词语都应以系统理论作基础,用于有关着作书名可以,但作为几千字论文的题目不好,要慎用,最好不用。少用动宾词组形式,这是习惯。比如,《测定植物油酸价》,改为《植物油酸价的测定》为宜;再如《研究一种制取酒精的新方法》为动宾结构,可改为“的字短语”的名词性词组《一种制取酒精的新方法》。
4. 什么叫做文学化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5. 文学里的陌生化是什么意思,能举一些例子吗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诗学理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在其看来,“文学语言不仅制造陌生感,而且它本身也是陌生的”。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Defamiliarization”(陌生化)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但“陌生化”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自然规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使用奇字,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平凡;……他们因为和普通字有所不同而显得奇异,所以能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
人们往往会对身边的、眼前的东西习以为常故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Defamiliarization”就是要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寻常,从而增加新鲜感,有了新鲜感,兴趣也就自然随之提起来了。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影视作品中的故事(story)有可能是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但编剧把这些事浓缩到一起,使之紧凑,再加以戏剧性的情节(plot),使之成为一个主人公的经历或是一条主线上串联起来的事,这样被艺术处理过,或放大或变形的故事就唤起了读者或观众新鲜的审美感受。(注意story和plot的区别,这样说吧,人人都会讲故事(tell story),但是,不是人人都会成编剧或者小说家,关键在于:plot使story丰满起来,从而使故事成为小说或剧本。)一个成功的影视作品必然在审美距离上处理得当,审美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距离产生美”。但如果说审美距离太近,观众会觉得平淡乏味,太远,观众又会觉得空洞虚假。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其实,作品也好,人际关系也罢,都是同理。教授举了一个很平常的例子,他和老伴一起生活了20多年,朝夕相处,自然会缺少新鲜感,甚至无视对方的存在,有一天下班回家,发现老伴烫头了,这样“Defamiliarization”了一下,就有了重新欣赏、重新认识的兴趣,觉得老伴年轻了10岁,视觉上的新鲜感使心灵得到了愉悦,突然意识到虽然现在的她不再像当年那样光彩照人,但却是多少年来一直为他默默付出,和他相濡以沫的伴侣,只是时间让人养成了习惯,忽视了生活中的点滴体贴和关照。
例子:《变形记》
6. 文学典型化中的概况化例子说明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姜丰《痴人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②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
③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 轻吟/押声声 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例②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例③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①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
②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例②“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陌生化”,有利于破除所思维定势,增强语言领悟能力,提高阅读水平。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一则阅读训练题,要求从括号中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举例说明如下:
有名的峨眉山,所谓风景奇特,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我欣赏过一个星期。虽然多变化,可是气势{磅礴 非凡 急促 局促},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鉴湖风景如画》)
语段中的“气势”后应从括号中选取哪一个词与之搭配最佳?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不假思索地选取了“磅礴”,因为“气势磅礴”是人们习见的说法。教参的答案是“局促”,而作家许钦文用的是“急促”这个词。孰是孰非,细细斟酌,不难发现。“急促”和“局促”词义相近,都有时间短促之义,一般不与“气势”搭配。但“急促”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渲染了峨眉山景观的特点,对比反衬鉴湖景观的特征。下句是“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这是对“急促”的进一步阐释。由此可见,“气势急促”这一“陌生化”的搭式,的确堪称别具匠心。思维定势化,对“气势急促”一说难以一下子理解和接受,解答阅读训练题时就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了。又如,说到“时间似乎已经睡去,潭水碧澄无声”,“小松鼠自由自在地啃着阳光”这类句子,如果用习见的语法规范去判断,得出主谓搭配不当的结论,就毫无美感可言。总之,缺乏“语言陌生化”意识,不利于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7. 文学的“陌生化”具体是指什么
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令人恢复对糊口的感受,就是为了令人感受事物……艺术的姆崮昵要人感遭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受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想法耽误。”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诗学理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在其看来,“文学说话不但制造陌生感,并且它本身也是陌生的”。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背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出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身分的坚持和冲突,恰是这类坚持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感情的震动。“defamiliarization”(陌生化)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但“陌生化”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期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惊奇”、“不泛泛”、“奇特”等说法:“给泛泛的事物付与一种不泛泛的氛围,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泛泛的东西所感动。在诗歌中,这类体式格局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合于这类体式格局,因为诗歌傍边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糊口隔得较远。……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发生的,经由过程合乎自然规律的事件而引发观众的惊奇的‘发现’。……利用奇字,气势气派显得高雅而不通俗;……他们因为和通俗字有所不同而显得奇特,所以能负气势气派不致流于通俗。”
人们常常会对身边的、眼前的东西习觉得常故而置若罔5、不闻不问。那么“defamiliarization”就是要把平平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平常,从而增加新鲜感,有了新鲜感,兴趣也就自然随之提起来了。正如“艺术源于糊口,艺术高于糊口。”影视作品中的故事(story)有可能是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不同时间、不同地址的事,但编剧把这些事浓缩到一起,使之紧凑,再加以戏剧性的情节(plot),使之成为一个主人公的经历或是一条主线上串连起来的事,这样被艺术处置过,或放大或变形的故事就唤起了读者或观众新鲜的审美感受。(注意story和plot的辨别,这样说吧,人人都会讲故事(tell
story),可是,不是人人都会成编剧或小说家,关键在于:plot使story饱满起来,从而使故事成为小说或剧本。)一个成功的影视作品必定在审美距离上处置恰当,审美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审美体验的需要前提,“距离发生美”。但若是说审美距离太近,观众会感觉平平乏味,太远,观众又会感觉空洞子虚。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其实,作品也好,人际关系也罢,都是同理。例子:《变形记》
8. 什么叫做文学的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希望能帮助到你
9. 什么是文学化语言
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深可浅,我可以引一段文章给你看看,可能有所启发.
杨树达著《积微翁回忆录》p262——1953年6月20日:
徐茂恂(特立)来山(长沙岳麓山),邀余往谈.徐云:“王介甫诗,春风又到江南岸,此文法句子;改到为绿,则为文学的句子矣.”语颇有见.……
10. 什么叫做文学的现代化
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不断创新进步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过程,又是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过程。包括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从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的两次转型,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文化民主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亦指文化产业、文化设施、文化生活、文化形式等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