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朝文学府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朝文学府

发布时间: 2021-03-29 06:46:57

1. 明清时代最高学府是什么

国子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2. 文官中的高职位,古代太学士是什么职位

在京师设立的国学就是国子监,也称太学(最高学府),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就应该是所谓的“太学士” 。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古人将文人多尊称为士,如此太学士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2)朝文学府扩展阅读

在古代,学士的含义有很多种有时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有时指一般读书人;有时指学者;有时指官名。

南北朝以后,朝廷将掌管文学撰述之官任命为“学士”。唐代翰林学士又多了一重身份,在做文学侍从之时,往往还可以参与机要。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时,曾召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人为学士,共商天下大事。

到了宋朝,翰林学士地位越发尊荣,授予翰林学士之位,甚至有当宰相的希望。到了明朝,凡出将入相者,必须是翰林学士出身。至清代,大学士地位更加显赫,为文职官吏之首,官阶为一品,常常后至宰相。

3. 学府的含义是什么

学府,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府,是个集合名词,可以指大学,重点中学等,对于原概念的含义,有语意范围上的突破。
详细解释:
1. 学问的府库。比喻学问渊博。
南朝 梁 沉约 《太常卿任昉墓志铭》:“心为学府,辞同锦肆。” 北周 宇文逌 《<庾信集>序》:“父 肩吾 ,散骑常侍中书令,文宗学府,智囊义窟,鸿名重誉,独步 江 南。”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灵台万顷濬,学府九流深。”
2. 与学问、学术有关的机构,如秘书省、国子监之类。后称学校为学府。现亦特指较著名或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
《晋书·儒林传论》:“ 范平 等学府儒宗,誉隆望重,或质疑是属,或师范攸归,虽为未及古人,故亦一时之俊。” 唐蒋防 《连州静福山廖先生碑》:“先生之官,词林学府之官矣。”

4. 延边大学的最高学府是哪个专业啊我听说是朝文系.

朝文系也很厉害,朝语也很厉害,但是超文学的会高深一些,因为只有从小上朝校的人才可以报朝文专业,本人就是朝文专业的,可以说因为我们专业才有的延大。

5. 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什么

太学和国子监都是最高学府,时代不一样,明代以前,太学往往是最高学府,晋武帝时又另设国子学。国子是指“公卿大夫之子弟,表明其教育对象乃是贵族子弟,与更具平民色彩的太学并立。隋炀帝时始称国子监。到了明朝,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因此国子监同时接收由皇帝指派的贵族子弟和由地方官保送的平民子弟,分别称为官生和民生

6. 宋代的八大学府有哪八大

宋代八大学府
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
石鼓书院:
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
宋太宗赵匡胤赐名“石鼓书院”。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
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
石鼓书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
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衡阳市人民政府恢复清代格局,重建石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都学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书院内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
岳麓书院:
位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最后一峰的岳麓山脚。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木式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书院被禁。后康熙为了表彰理学,放宽书院政策。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湘水校经堂”,专以研习汉学为主。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是王先谦,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经学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中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 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
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当时著名的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过学。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名儒景冬,曾就读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1] 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科举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但登封就中了五个。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一日游嵩阳书院时曾赋诗以赞。
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由五进院落组成,院中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等建筑。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
茅山书院:
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地点位于现在的江苏句容的茅山,现已无存。
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故称茅山书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给田亩,充书院经费。王随死后,书院逐渐废弛,居空徒散,其地为道教崇禧观所占用。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
茅山书院在宋初很有影响。范成大在《衡山记》中将茅山(金山)书院与徂徕、石鼓、岳麓书院并列为天下四书院。
徂徕书院:
位于山东泰山,
曾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书院之说:“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1]
孙复、石介是泰山徂徕书院的创始人。泰山徂徕书院是北宋初年山东境内最早、最著名的书院。山东徂徕书院,开启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流动着儒家文化的风骨,它在齐鲁文化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这些,不仅对于中国古代书院史的考察,而且对于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泰山徂徕书院也成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辉的篇章。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自景祐、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胡瑗)、泰山孙明复(孙复)、石守道(石介)三人。”朱熹所说的以上三个人,就是和泰山徂徕书院有紧密联系的当时著名的学者孙复、石介和胡瑗。也就是,当时著名的“宋初三先生”。
徂徕书院的创始人孙复、石介二人以儒家理学精神为先导,培养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人才,树立了一代严谨学风,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泰山学派”,泰山徂徕书院门生弟子云集,著名的有姜潜、刘牧、张洞、李蕴、祖择之、杜默、张续、李常、李堂、徐遁等人。金代的党怀英、清代的赵国麟都曾读书于此。

7. 明代最高学府是

南京的国子监就是明朝初创时设立的国立大学,是当时时全国最高学府。规模很大,位置大概在今天的鸡笼山下,东达小营,西抵进香河,南至珍珠桥,北迄鸡笼山麓。今南京工学院一带是国子监的主要部分。因为在国子监读书以后,可以成为“贤人”,所以把那里的街坊称为“成贤街”,今成贤街就得名于此。

国子监的学生众多,凡学生通称“监生”。学生最多时近万人,少时也达千人。学生来源主要是全国各州、县每年选送的“贡生”、功臣和贵族的子弟,少数民族贵戚的子弟等,凡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都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择优录取。

国子监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课程。在永乐年间,制定了四书、五经、“大全”,颁行各学校,作为必修课程。此外还要学习数学、书法、射箭和明朝政府的政策法令。课程由祭酒、司业、博士和助教等担任。但学校里教师并不多,编制相当精简。国子监也学外语,但并不普及,如明成祖一代共培养出两百多名翻译人员。国子监也收外国留学生,大都是日本、高丽(朝鲜)、琉球和遥罗(泰国)来的,其中还有少数女留学生。

学生考试大约每月二次,考试的内容是写作有关封建法令和时政论文二篇。要求以八股文体作文,八股文体的结构是由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几个部分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段落。所谓“股”同“比”一样,是对偶的意思。这四股中,每一股又包含着两个小股,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相对成文,合起来就成了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八股文的书写款式有严格规定,书法要端正,凡不符合规定的,—概落选。八股文的题目都出于经书之中,考生不得在文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考生答卷必须用孔子的口吻写文章,否则就“违者不录”。所以八股文就象一根具有魔力的指挥棒,使所有学生为应科举而必须学习孔孟理论,八股文又象一种过滤器,把所有不具有儒家思想的人、不能以文载道人都排斥于各级官员之外,从而达到统治者用儒家理论统一思想的目的。

国子监学生分“六堂”三级。每日上课分晨,午两课举行。晨课由祭酒(相当于校长)主讲。午课在午后举行,主要为会讲、复讲、背书、论课等,由博士、助教担任。

国子监学生的待遇优厚,校规也很苛严。学生的衣、食、住、行全由国家供给。每逢节令,必有赏给;已婚的还给其妻子生活费用。每年固定假期约两个月。国子监内规则很严,每班设课堂长一人,管理全堂事务。堂上有集愆簿,登记学生所犯过失,对上课、起居、饮食、衣服、澡浴及请假都有详细规定。小有过失,动辄体罚,轻者杖打,或终身罚作国子监的劳役;重者要分配云南充军,甚至斩首。

明代的国子监所起的作用,一是网罗天下优秀学生,培养他们成为驯良的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二是收藏图书资料,编辑书籍,例如,明代有名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网络全书,就是在南京国子监编抄成书的。国子监内收藏了宋元以来江南各地的木刻书版,曾多次翻印出版,号称“南监术”。

任南京国子监北面的鸡笼山上,还有明代的“观象台”,由“钦天监”管理,又名“钦天台”,这座观象台早在元代末期巳建立,到洪武时扩建为国家天文台。它比世界闻名的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早建了二百九十年。这座天文台一直使用到明朝亡国时为止,到清康熙八年,才把仪器全部运到北京。现在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两台古代观天仪器--“浑仪”和“简仪”,都是明代中叶铸造的实物。它们外型雄伟,结构精美,已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