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荐书一本好书(适合五年级小学生读的)
小学五年级读那些太深了
都是初中的了
《三国演义》是该读一下
除此之外《会飞的教室》《哈利波特》前3部
《伊索寓言》《中外神话传说》《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
《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 》
《会飞的教室》:《会飞的教室》是德国作家艾利克·卡斯特纳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卡斯特纳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写过许多优秀的儿童读物。他的代表作是《埃米尔捕盗记》,其他作品有《两个小洛特》、《会飞的教室》等。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荣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创作奖、国际青年图书创作奖。一九九九年,为了纪念卡斯特纳诞辰一百周年,德国还发行了纪念邮票,图案就是他的作品的漫画插图。
本书只是孩子们自编、自演的一场戏。全书由排演展开,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塑造了一群聪颖、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年形象。其中,多愁善感的姚尼、才华横溢的戴马亭,冷静持重的塞巴修,胆小怕事的邬理以及魁梧好斗的马提斯,都以其鲜明、独特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本书的内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校园风景录,它所表现的同学之情、师生之爱、朋友之谊,无中唤起我们对友情的追忆与珍惜。
教室会飞,这并非现实,它只是小主人公们的想像罢了。如果我们也展开想像的翅膀,相信就一定会飞到一个更为广阔而神奇的世界。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三世纪成书。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的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时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与别逃离绝境。鲁滨逊在自治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一个土著小孩,因此为他取名“星期五”作为纪念。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到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情谊。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谊成为鲁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的是海伦凯勒的自身经历
告诉人们要奋斗不息 不惧怕困难
要向生命中的苦难发起挑战 乐观向上去追求理想与成功
② 到目前为止有几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有12位
具体如下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和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灯。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66年,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逃亡与蜕变》、《无尘世界的旅行、《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诗剧《伊莱》等。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1991年 内丁·戈迪默(女)(1923~)南非英语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短篇小说集《面对面》、《星期五的足迹》、《不宜发表》等;长篇小说《缥缈岁月》、《陌生人的世界》、《恋爱时节》、《贵宾、《伯格的女儿》、《朱利的族人》等。19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令人钦佩的南非女作家。
1993年 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宠儿》、《爵士乐》等。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之后,美国黑人作家的发展势头强劲,令世人瞩目,其中最还有几位女性作家,她们还或多或少与女性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托尼·莫里森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1988年,《宠儿》使她获得了普利策奖。
1996年 希姆博尔斯卡(女)(1923~)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2004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钢琴教师》(2004年获奖作品) 、《女情人们》、《我们是骗子,宝贝》及《情欲》等小说。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2007年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金色笔记》(2007年获奖作品)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2009年 赫塔·缪勒(Herta Müller,1953-),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
③ 如何从荆棘中闯出一条成功的路
1991年10月3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于南非犹太裔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她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她是25年来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也是自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第7位获奖的女作家。这块文学金牌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浇铸的,怎能使她不激动呢?
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她是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珠宝商,金光般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的无限憧憬和遐想。
6岁那年,她抚摸和凝视着自己纤细而柔软的躯体,做起了当一位芭蕾舞演员的梦,她从剧院里得知,舞台生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修养和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她追求的事业。
于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六,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事与愿违,由于体质太弱,她对大活动量的舞蹈并不适应,时不时一些小病小灾纠缠着她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小戈迪默被迫放弃了对这项事业的追求。
遗憾之余,这位倔强的女性暗暗发誓:条条大道通罗马,她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运不但不赐给她机缘,反而将她逼上越发痛苦的渊薮。8岁时,她又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童年时的学业,夜晚,她常常流着无奈的泪盼等着天明。她只好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了。
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又十分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想从车水马龙的街面上获取一点快乐。突然,她被一块不大不小的木牌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斯普林斯图书馆!”她欣喜若狂,早已将课本读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书。
此后,她一头扎进了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却一头钻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的大门确实锁上了,她才钻出来。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她尽情而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无数个日夜,使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养料”过剩,她常常感到心胸有一江春水在激荡。终于她那嫩弱的小手拿起了笔,一股股似喷泉一样的情感流淌在了白纸上。那年,她刚刚9岁,文学生涯就此开始。
出人意料的是,15岁时,她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然而,不认识她的人,谁也不知道小说竞出自一位少女之手。
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世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内丁·戈迪默。
像一匹脱僵的马,戈迪默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拾。漫长的创作生涯,她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多产伴着上等的质量使她连连获奖:1961年,她的《星期五的足迹》获英国史密斯奖;1974年,她意外地又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
创作上的黄金季节,使戈迪默越发勤奋刻苦。她说:“我要用心血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生活。”满腔的热忱很快就得到了报答。她的《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成为成名之作,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
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等佳作,轻而易举地打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角逐圈。
然而,就在她春风得意,乘风扬帆之时,一个浪头伴一个旋涡使她又几经挫折——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面对打击,这位弱女性有所失望,她曾在自己的著作扉页上,庄重地写下:“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失望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没放松文学创作,终于,她从荆棘中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要努力寻求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在艰难中,你更需要找出你的热情来,重新端正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且把今天的挫折转化为明天成功的动力。
④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隽语,有作者,有书名,有哪个国家的
朋友,你好。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级的文学奖项,但评审是一些老头儿,人老了不免有些糊涂,这体现在一些蹩脚作者却获得了此项殊荣,比如第一个获奖作家是普吕多姆,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居然战胜了托尔斯泰,得到了这个奖项。诺贝尔文学奖有时又被政治绑架,比如高行健,他的作品据说也不怎么样,只不过政治色彩比较强烈罢了。
所以呢,你想知道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大概不会是以上这些同样是获奖作者但实际水平并不高的人吧,那么,我向你介绍一些实至名归的获奖作家的隽语,而且,对于这些真正厉害的作家,你大概是不感到陌生的。
1、海明威(美国):“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被打败。”(出自《老人与海》);
2、泰戈尔(印度):“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飘游,才能走进最深的内殿。”(出自《吉檀迦利》);
3、梅特林克(比利时):“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身边的幸福,是因为他们有一种错觉,认为物质享受才是幸福。其实,真正的幸福是用一颗无私的心帮助他人而带来的精神享受,助人为快乐之本。”(出自《青鸟》);
4、罗素(英国):“一部分儿童具有思考的习惯,而教育的目的在于铲除他们的这种习惯。”(出自:《我的信仰》);
5、萧伯纳(英国):“贫穷是我们社会的最大的罪恶,也是我们社会最可怕的罪行;而我们超越一切的首要责任,就是做到不贫穷。”(出自《军火商与救世军》);
6、加缪(法国):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别只在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浮现在意识中,一切就都从这略带惊奇的厌倦中开始了。‘开始’,这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在机械麻木的生活之后,但它开启了意识的运动。”(出自《西西弗斯神话》);
7、萨特(法国):“他人,就是地狱!”(出自《间隔》(法语:Huis-clos,又译《密室》));
8、莫言(中国):“一个作家,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我在写作,早期是向外看,对罪恶的抨击多一些,更多想到的是外部强加的痛苦,想到自己怎么受社会的挤压和别人的伤害。慢慢就向内写了,写内心深处的恶,尽管没有释放出来。”(出自《唯一一个报信者》)。
因为你要名言的出处,所以搜集工作并不容易,而有些不知道出处的隽语,其实更能启发人心,比如萧伯纳的“我生下来时很聪明的——教育把我给毁了”,多调皮呀!此外,英国的王尔德、毛姆等人都是很诙谐很witty的,你可以读一读他们的作品。此外,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信息,我推荐你去“维基语录”看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站。
谢谢。
⑤ 初一必读的18本名著是哪些
1、《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书的原名是《Hou re》,翻译是“心”。它的英译本是《Hea r t》,译意也是“心”。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2、《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3、《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曾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结构短小精悍,其内容博大丰满。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适宜任何年龄的读者阅读,寓永恒真理与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轻松且充满哲理的永世相传之佳作。
在人类社会还没有用法典来评判是非的历史时期,《伊索寓言》中的道德准则便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甚至起到了代替法律的作用。
读《伊索寓言》不仅能使人明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还能增长智慧丰富头脑,更能从中得到巨大的艺术享受。
4、《童年》
作者是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第一部,小说主人公——阿辽沙。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5、《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小说描述了英国人鲁滨孙在海难中幸存,漂流荒岛27年,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生存了下来,后来他与野人“星期五”为伴,帮助一名遇水手叛乱的船长,夺回船只,重返故土的故事。
6、《昆虫记》
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译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7、《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8、《骆驼祥子》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成为这个衰朽社会的殉葬品。
主人公 ——人力车夫祥子、车主女儿虎妞、小福子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
保尔的英雄主义是早期布尔什维克的理性真诚,个人价值和集体事业在观念上处于和谐状态。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来塑造这位主人公,还通过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这种赤诚情怀。一次,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也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表现了小说人物的特殊素质。
10、《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11、《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后有《神秘岛》。作者想像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12、《名人记》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13、《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14、《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15、《培根随笔》
培根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16、《格列佛游记》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17、《简·爱》
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简爱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追求个人幸福时,简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思想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对罗切斯特说来,简爱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使他精神为之一振。
18、《读读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出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文学教养的家庭。泰戈尔一生共写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12部中篇和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和20多部剧本,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感情,曾于1924年访问中国。中国人民也把他看作印度文化的杰出代表,郭沫若、郑振铎、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创作,曾受到过他的影响。泰戈尔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几十年来翻译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他的作品。
⑥ 199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谁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南非女作家戈迪默因小说《贵宾》、《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⑦ 2014年11月诺贝尔文学奖其中西班牙几位,拉丁美洲几,墨西哥的
1945年 米斯特拉尔(1889—1957)
智利女诗人
获奖作品:《柔情》
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67年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
危地马拉著名诗人、小说家
获奖作品:《玉米人》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71年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
智利诗人,政治活动家
获奖作品:《情诗-哀诗-赞诗》
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82年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
获奖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
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1990年 奥克塔维奥• 帕斯
(1914~1998)
墨西哥诗人、散文家
获奖作品:《太阳石》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936—)秘鲁、西班牙作家,诗人
获奖作品:《城市与狗》
获奖理由:“他对权力结构描绘,以及他那反抗、起义、失败的犀利印象”
米斯特拉尔
1889—1957
智利女诗人
生于圣地亚哥以北的埃尔基河谷,死于纽约。父亲早逝,早年独立谋生,靠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4岁开始发表诗作。17岁时与一个铁路职员恋爱,对方由于不得志而自杀。对死者的怀念成为她初期创作的题材,作品充满衰伤的情调。1911年至1919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死的十四行诗》获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1918至1920年任阿雷纳斯角女子中学校长。1921年在圣地亚哥主持女子中学。1922年应邀参与墨西哥的教育改革。同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孤寂》,笔触细腻感人,突破当时风行于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诗歌的风格。1924年应邀赴美讲学,以后在拉美和欧洲一些国家任领事。1930年发表《艺术十条原则》,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神论的艺术;美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影子;美是指灵魂的美,美即是怜悯和安慰。 陆续问世的诗集和散丈集有《柔情》(1924)、《白云朵朵》(1934)、《智利掠影》(1934、《母亲的诗》(1934)、《有刺的树》(1938)、《葡萄压榨机》(1955)等。
米斯特拉尔早期沉湎于个人爱情的悲欢,作品格调委婉凄恻,但感情细腻,文字清新。1938年后题材和情调有明显变化,面向更广阔的生活,反映了受压迫、被遗弃的人们的困苦,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现象作了一定的揭露和抨击。晚年思想境界较高,艺术技巧益臻圆熟。诗人善于发现美,赞颂美,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此后她的诗歌创作有明显的转变,从个人的忧伤转向人道主义的博爱。
诗集《有刺的树》(1938)为贫苦人们的不幸大声疾呼,为犹太民族的遭遇表示不平,为穷苦儿童祈求怜悯,这一创作倾向对拉丁美洲抒情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5年9月“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成为拉丁美洲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第一人。晚年曾任驻联合国特使。1955年出版的诗集《葡萄压榨机》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此外还写过一些有关文化与国际和平运动的文章。其创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墨,颇具功力,但常夹杂若干宗教色彩。
获奖作品:《柔情》
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1899—1974
危地马拉著名诗人、小说家
他一生写了十部小说、四部诗集和几个剧本,在危地马拉以至拉丁美洲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9年,阿斯图里亚斯出生在危地马拉城。在内地土生土长的印第安居民当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回到首都,攻读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担任律师。1923年,因受反动政府迫害,流亡欧洲,在法国侨居多年,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有着广泛的接触。他在深入研究玛雅一基切文化的基础上,于1930年写出第一部小说《危地马拉的传说》。在欧洲文坛上引起强烈反响。从1925年到1932年,作者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总统先生》。1933年,回到祖国,继续参加政治活动。在危地马拉十年民主时期(1944—1954),阿斯图里亚斯的文学创作活动达于高潮,先后发表了《总统先主》《玉米人》《疾风》《绿色教皇》四部长篇小说和《云雀的鬓角》、《贺拉斯主题习作》两部诗集。1954年6 月,美帝国主义策动反革命政变,阿斯图里亚斯再度流亡国外,在阿根廷侨居八年。这期间,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外,还参加世界和平运动。1956年,曾应邀来我国参加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大会。1966年,受危地马拉独裁政府的任命,出汪驻法国大使。1974年6 月9 日,阿斯图里亚斯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一家诊所里与世长辞,终年75岁,其他重要作品有《危地马拉的周末》、《混血姑娘》、《多洛雷斯的星期五》等。1965年阿斯图里亚斯荣获苏联列宁和平奖金;两年后,即1967年,又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世界文坛上遐迩闻名的作家。
获奖作品:《玉米人》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巴勃鲁•聂鲁达
1904-1973
智利诗人,政治活动家
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并起笔名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逝世。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从1925年到西班牙内战爆发.是聂鲁达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基本上运用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追求神秘的内心体验,主要诗作是《地球上的居所》(1933一1935)。1937年,进入创作的第三阶段,亦是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诗歌总集》(195o),后者包括此时期发表的最著名的两首长诗:《马楚•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来吧》(1948)。此后陆续发表诗集《元素之歌》(1954)、《葡萄和风》(1954)、《新元素之歌》(1956)、《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1957)、《英雄事业的赞歌》(196O)等。
聂鲁达于1945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9年流亡国外,思想越发激进。他参加国际和平组织,受到苏联的热情帮助,感情上必然偏向克里姆林宫。1950年因为《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诗中不仅歌颂林肯,而且还歌颂斯大林和苏联),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后来成为苏联的盟友,写了大量歌颂苏联的政治抒情诗,如《葡萄园与风》。1953年,还得过斯大林和平奖金。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聂鲁达不能接受。他对斯大林的错误,至死都未能认清。他在晚年回忆录《我曾历尽沧桑》中,这样写道:“我的立场是,在我所不了解的斯大林时代的阴云之上,我的眼前出现了头等人物斯大林,他有原则而善良,像隐士一样简朴,是苏联革命的伟大捍卫者。另外,这位大胡子的人在战争中变得巨大了,他的名字被人们挂在嘴边。”“我又将一首诗献给了这位强有力的人物。那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这首诗在我的任何一版全集里都可以找到。克里姆林宫的巨人有一种强烈的影响,振奋着人类,我的诗就是吸收了这种巨大影响。”
聂鲁达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民主、自由的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由于“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聂鲁达于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情诗-哀诗-赞诗》
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27-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
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井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等。
12岁时,作家来到首都波哥大教会学校读书。18岁后在波哥大大学读法律,参加了自由党。1948年内战爆发时,他中途辍学,不久进报界工作。1954年任《观察家报》记者兼电影专栏负责人。此后,他从事新闻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他曾到过意、法、英、苏、波、捷、匈等国。1959年回国,担任古巴“拉丁社”驻哥伦比亚办事处的负责人。 1961年任该社驻联合国记者,后迁居墨西哥,至1976年才返回哥伦比亚。为了抗议军人政权,他曾于是年举行“文学罢工”。1981年受军政府迫害而流亡墨西哥。1982年哥伦比亚新政府成立,作家才得以返回故土,从事文学创作。当年因《百年孤独》的成功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担任法国—西班牙语国家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其作品主要是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还有短篇小说《第三次无可奈何》《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中篇小说《伊莎白尔在马贡多的观雨独白》《枯枝败叶》《周末后的一天》《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长篇小说《恶时辰》《家长的没落》(1976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当年世界十大优秀作品之一)《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
获奖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
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奥克塔维奥• 帕斯
1914~1998
墨西哥诗人、散文家
生于墨西哥城。父亲是记者、律师,曾任墨西哥革命中著名将领埃米里亚诺•萨帕塔驻纽约的代表。母亲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虔诚的天主教徒。祖父是记者和作家,祖母是印第安人,帕斯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与宗教气氛的环境中度过的。帕斯从5岁开始学习,受的是英国及法国式教育。14 岁即入墨西哥大学哲学文学系及法律系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后来又接受了西班牙“二七年一代”和法国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
1931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与人合办《栏杆》杂志。两年后又创办了《墨西哥谷地手册》。当时他对哲学与政治兴趣很浓,曾阅读大量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作品。1937年在尤卡坦米岛创办一所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荒漠、贫穷和伟大的玛雅文化,《在石与花之间》就是那时创作的。同年他去西班牙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结识了当时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最杰出的诗人们。《在你清晰的影子下及其他西班牙的诗》就是在那里出版的。回到墨西哥以后,帕斯积极投入了援救西班牙流亡者的工作,并创办了《车间》和《浪子》杂志。1944年赴美国考察研究。1945年开始外交工作.先后在墨西哥驻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馆任职。1953至1959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后重返巴黎和新德里,直到1968年为抗议本国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辞去驻印度大使职务。从此便致力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主要诗作有《太阳石》(1957)、《假释的自由》(1958)、 《火种》(1962)、《东山坡》(1969)、《清晰的过去》(1974)、《转折》(1976)、《向下生长的树》(1987)等。其中《太阳石》是他的代表作,曾轰动国际诗坛。散文作品有《孤独的迷官》(1950)、《弓与琴》(1956)、《榆树上的梨》(1957)、《交流》(1967)、《连接与分解》(1969)、《仁慈的妖魔》(1974)、《索尔 •胡安娜•伊内斯或信仰的陷附》(1982)、《人在他的世纪中》(1984)、《印度纪行》(1995)等。在《翻译与消遣》(1973)中,他翻译了我国唐宋一些诗人的作品。帕斯的诗歌与散文具有融合欧美,贯通东西,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特点。1963年曾获比利时国际诗歌大奖,1981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O 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激惰,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出版了《作品全集》,《太阳石》、《假释的自由》、《火种》、《东山坡》、《清晰的过去》、《转折》、《向下生长的树》、《太阳石》、《孤独的迷官》、《弓与琴》、《榆树上的梨》、《交流》、《连接与分解》、《仁慈的妖魔》、《索尔•胡安娜•伊内斯或信仰的陷附》、《人在他的世纪中》、《印度纪行》等。
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强烈的瞬间经验和复杂的历史意识,个人的生命直觉和人类的文化传统达到了强烈合一。他的后期诗作更自觉地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其诗作由繁复回到具体明澈,可以说是受到东方古典诗歌的启示。他翻译过王维、李白、杜甫等中国古代诗歌大师的作品。
获奖作品:《太阳石》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秘鲁、西班牙作家,诗人
巴尔加斯•略萨于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南部亚雷基帕省省政府所在地亚雷基帕(Arequipa,秘鲁第2大城市)市,母亲Dora Llosa Ureta,父亲Ernesto Vargas Maldonado。
1937年1岁多时跟妈妈1家人移居玻利维亚的科恰邦巴,1946年回到祖国秘鲁的皮乌拉省省政府所在地皮乌拉市,在萨莱西诺学校读书,1947年移居首都利马,转入拉萨叶学校,1950年到1952年就读位于利马的(国立)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后来在秘鲁皮乌拉市的皮乌拉省国立圣米盖尔中学完成中学学业。
1953年入位于利马的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双主修文学与法律,1957年入同校语言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58年中旬以研究尼加拉瓜作家;诗人鲁文•达里奥(Rubén Dario)的学位论文(《阐释鲁文•达里奥的基础》获文学(语言学)学位(相当于台湾的语言学研究所文学硕士),同年离开祖国秘鲁移居欧洲,曾客居法国(主要在巴黎)、西班牙(主要在巴塞隆纳)等国(后来他长期定居英国伦敦)。
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以研究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博士论文《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获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文学哲学博士学位(这个学位是研究文学的哲学博士,不是荣誉头衔的文学博士,他另有英国伦敦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颁授的荣衔,2003年英国牛津大学也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
巴尔加斯•略萨幼年在国外长大,青春期就读军校,年青时做过银行职员、新闻记者、编辑、特约撰稿、图书馆编目员等工作。
1955年不到20岁时与舅妈的妹妹胡莉娅•乌尔吉蒂•伊利亚内斯相恋结婚,1963年离婚。1965年与表妹帕特丽西娅•略萨•乌尔吉蒂再婚,直到现在。与第2任太太有2个儿子1个女儿。
巴尔加斯•略萨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教职(1977年获聘),也曾在英国伦敦大学(1967年和196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1992年)等校客座教职。多国的许多著名学府和研究院也常邀请他去客座讲学与研究。巴尔加斯•略萨现在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院士。
主要作品:
小说:《首领们》(1959),《城市与狗》(1963),《绿房子》(1965),《幼崽》(1967),《酒吧长谈》(1969),《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胡莉娅姨妈与作家》(1977),《世界末日之战》(1981),《狂人玛伊塔》(1984 ),《谁是杀人犯》(1986),《叙事人》(1987),《继母颂》(1988),《利图马在安地斯山》(1993),《情爱笔记》(1997),《元首的幽会》(2000),《天堂在另外的街角》(2003)
非小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1971)、《给“白脸蒂朗”下战书》(1971)、《小说秘史》(1971)、《无休止的纵欲》(1975)、《塔克纳小姐》(1981)、《萨特与加缪之间》(1983)、《凯蒂与河马》(1983)、《顶风破浪(第一卷)》(1983)、《顶风破浪(第二卷)》(1986),《琼卡姑娘》(1986 ),《顶风破浪(第三卷)》(1990),《谎言中的真实》(1990) ,《作家的真实》(1991 ),《水中鱼》(1993),《阳台上的疯子》(1993), 《文学乌托邦:何塞•马里亚•阿格达斯与其虚构和想像》(1996),《给青年小说家的信》(1997),《文学的激情》(2001),(《阐释鲁文•达里奥的基础》(2001),《不可能的诱惑》(2004)
获奖作品:《城市与狗》
获奖理由:“他对权力结构描绘,以及他那反抗、起义、失败的犀利印象
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个不烫头发,只扎马尾的老太太是谁
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开始,迄今为止,已有11位女士折桂,这个数字极微,所以,她们是世界文坛的宠儿,她们和她们的作品,在世界文坛次第开放。到目前为止,这些作品依然带着她们的体香,散发着诱人的力量。
本期的《读书时光》,我们就是要一网打尽11位诺贝尔文学奖女获奖者,通过她们的作品,来窥视文学和女人的微妙关系,并来探究女人通过文字,所要表达的立场以及思想。
1991-2007:她们扬眉吐气
□秦怀
奇怪的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文坛,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仅1991年到2007年,就出现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人说,这是女性作家的集体喷发。无论如何,这个阶段,让世界女性作家扬眉吐气。
1991年得主:纳丁·戈迪默
其人:南非女作家,醉心于写作。她反对种族主义,棱角分明,作品有《面对面》、《星期五的足迹》、《陌生人的世界》、《贵宾》等。
推荐书目:《我儿子的故事》
一个小说,写于1990年。
黑人社会活动家索尼的儿子威尔,无意中发现自己的父亲和一个白种女人在一起看电影,猜忌、愤恨由此产生……原本和睦温馨的家庭也笼罩上一层阴影。
索尼失去了儿子的爱。女儿贝比由于不堪家庭的特殊氛围和严酷的社会现实,企图自杀。他妻子后来与他之间的隔膜也永难消除。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1993年得主:托尼·莫里森
其人:生于美国,女权主义者。是历史上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反思了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著作有 《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
推荐书目:《宠儿》
这是莫里森的“惊世之作”,“25年来美国最佳小说第一名”。故事残酷,令人战栗。
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逃跑,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儿女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幼女宠儿。
十八年后,奴隶制早已废除,而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她以自己的出现日夜惩罚母亲当年的行为,不但加陪地向母亲索取着爱,甚至不择手段地扰乱和摧毁母亲刚刚回暖的生活。这故事震撼人心,它是不朽的经典。
1996年得主:希姆博尔斯卡
其人:生于波兰,一位谦逊的诗人,一位奇怪的诗人。她从不写自传,不喜欢接受采访。
有关她的个人资料非常稀少。我们所知道的是,她的诗,本着强烈的个人主义风格。
推荐书目:《诗人与世界》
这本书选择了希姆博尔斯卡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和书评作品,其中诗歌部分是由诗人亲自选定的。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诗人的精神。
2004年得主:耶利内克
其人:一个有争议的女人,一个 “激进女性”,她所描写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妇女如何被毁掉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着让人难以理解,却又极具诱惑的压抑,比如《宝贝,我们是诱饵》、《女情人们》,以及久负盛名的《钢琴教师》。
推荐书目:《钢琴教师》
不得不承认,她是天才的、另类的女作家。《钢琴教师》,让人得到了一种奇异的美,并极易在这种美中迷失。
埃里卡一直生活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而立之年,可仍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她的内心因长期的压抑而变得扭曲。但她还是碰到了男人,克雷默尔热烈地追求女钢琴教师,他自己也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阱:在情欲上,埃里卡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克雷默尔不能忍受,选择了逃离……
2007年得主:多丽丝·莱辛
其人:多丽丝·莱辛,一个幽默的英国老太太,一个女权主义者。《金色笔记》为其代表作,也让她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
推荐书目:《另外那个女人》
她的短篇集,每个故事都极完美。
莱辛也讲婚外恋,婚外恋无国界。莱辛的不同在于对人类弱点的透彻理解,这是“一份罕见的才情”。她通过简单的故事,营造出两性关系中某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她描写女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她们面临的两性关系格局,笔调节制,暗藏讥讽。
1909-1966:我们不要忘记她们
1909年到1966年,仅有6名女作家折桂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说,1909年,多么遥远的年代。但是,不管有多么遥远,我们不要忘记她们,而且,年代的久远,并不代表文字就失去了魅力。
纪念她们,以诺贝尔文学奖女性获得者的名义。
1909年:拉格洛夫(1858年-1940年)
瑞典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
1906年,她完成了童话小说《骑鹅旅行记》。拉格洛夫也由此获得了与安徒生齐名的荣誉。
1926年:黛莱达 (1871年-1930年)
意大利女作家。她善于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风土人情,人物生动,风格简洁。她的文字,有强烈的道德使命感。
1928年:温塞特(1882年-1949年)
挪威女作家。她的《珍妮》举世瞩目。《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说,因这部作品,确定了她在北欧文学中的地位。
1938年:赛珍珠(1892年-1973年)
美国女作家,是第一个写中国社会生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的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龙种》等。
1945年:米斯特拉尔(1889年-1957年)
智利女诗人。有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等。她的文字中,有博爱和人道主义。
1966年:奈莉·萨克斯(1891年-1970年)
德国女作家。她的诗剧《伊莱》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赏识。诗中充满殉道精神和神秘的色彩。
⑨ 小说集<<星期五的足迹>>纳丁·戈迪默
Nadine Gordimer: Selected Stories
The Bridegroom (1960)
给你找了个英文版的,应该更符合你的要求吧,呵呵
地址如下:http://www.wsu.e/~brians/anglophone/gordimer.html
全文如下:
The Bridegroom (1960)
"Caravan"=trailer.
"Ou Piet, ek wag." "Hey, old Piet; I'm waiting," in Afrikaans, the language of the Dutch-descended whites.
Note the tone with which the protagonist addresses Piet, whom we are told later is "a good cook."
Koeksusters are crullers, deep-fried sugared strips of dough.
"Kaffir" is an insulting term for South African blacks.
"Baas"="Boss." Note how all blacks are called "boys," regardless of age. Why is he anxious that the blacks not "hang around?"
Look for passages which reveal his attitudes toward the blacks. Note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ight noises they make. Two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being played are common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mouth-bow and the kalimba or mbira. What is his reaction to their music?
"Satchmo" was the nickname of the great American jazz trumpet player Louis Armstrong, probably not what he had in mind when he spoke of "real music."
Not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usic that he listens to for a long time. How would you characterize it?
Why do you think the story ends where it does?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him? About the blacks? What do you think is likely to happen when his fiancée arrives?
The Gentle Art(1960)
This story could be read as a sort of reply from a woman's point of view to Ernest Hemingway's story, "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
Rhodesia is the British colonial name of the country now known as Zimbabwe.
What kind of a person is Jimmy Baird? What kind of a person is Vivien McEwen? Can you characterize her relationship with her husb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How do her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change ring the story?
"Donkey's years"=many years.
A souk is a bazaar, a tangled, close-packed cluster of shops and stalls.
Saurian: reptilian, associated with the age of the dinosaurs.
A primus stove is a tiny portable device for cooking on camping trips.
Spanner: wrench.
Why do you suppose Gordimer has waited so long to describe Vivien's appearance? What do you think Mrs. Baird means by "I waited"? How does the story contrast her with Vivien?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Six Feet of the Country(1956)
Anton Chekhov was famous for his stories and plays about impoverished nobles living ineffectual lives on their country estates, notably in The Cherry Orchard (1904). Like Gordimer, he is noted for his ability to convey vividly delicate shadings of feeling. Try to identify some of the passages in which she accomplishes this particularly well. Characterize the husband's feelings towards his wife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story.
What do the Johannesburg people mean by "tension"? The narrator says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black people is "almost feudal." What do you think he means? How would you characterize it?
"Piccanins" is somewhat condescending slang for small black children, ultimately derived from the Spanish word for "little ones," pequeños (compare with American "pickaninny.")
Zoot suits were wide-lapelled, high-waisted outfits worn by "hip" urban blacks in the forties.
Why does Petrus think white men can do anyth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ontrast the narrator draws between the attitude toward death of the poor and of people like himself and his wife? The donkey who carried Mary and the Christ child into exile in Egypt is often depicted in art as gentle and meek.
What do you think the blacks felt like at the end of this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the narrator feels like? Why do you think he was chosen to be the narrator of this story? What is it meant to tell us about the society he lives in? About him as an indivial?
What do you think the title means?
Which New Era Would That Be? (1956)
"Coloured" in this context means "of mixed race," a group distinguished from both blacks and whites under the apartheid system. The phrase from which the story derives its title is on the second page. What do you think is its significance?
The Edwardian period is named after Edward VII of England, king between 1901 and 1910.
"Congress" is used in many countries as a name for gatherings and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not necessarily legislative bodies like the U.S. Congress. Why does Jake object to white women who persist in regarding blacks as their equal? What exactly does he object to about Jennifer?
"Bushmen" is a term for relatively light-skinned indigenous hunter-gatherers in South Africa such as the San who originally liv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ways in the "bush," far away from the cities. Most are now urbanized, and the term "bushman" generally has pejorative connotations. "Batrachian": frog-like. A "public school" in South Africa as well as in England is what Americans call a "private school," reserved for the wealthy and privileged. Why is Jennifer living in Cape Flats? Why is it significant that she uses the word "job?"
Why does she speak so negatively of Cape Flats? What are the emotions, attitudes which separate the blacks from the whites in this scene?
A shebeen is an illegal tavern selling home-made liquor (originally Irish slang). The "colour bar" is segregation.
Why is Alister able to be on more comfortable terms with Jake than is Jennifer?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cident of George's lunch, and why do the listeners react to it as they do? Why does Jennifer interrupt Maxie's story to discuss the way he speaks? What does it reveal about her? Why does she react as she does to Maxie's story?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There was absolutely no limit to which that understanding would not go"? What is Gordimer trying to convey about a certain kind of well-intentioned white person?
Note that Jake celebrates her departure by defiantly turning up the gas Jennifer had earlier officiously turned down.
Is There Nowhere Else Where We Can Meet?(1951)
"Chemist " means pharmacist, drugstore owner. Try to explain the feelings of the woman. What is this story about? How does the title affect your interpretation of it?
The Train from Rhodesia
"Kraal," Afrikaans for corral. Anthony van Dyck was a 17th-century Flemish painter who worked for most of his life in England, where he painted many men wearing fashionably pointed beards which came later to be called "vandykes" after his work. Therefore the lion's teeth are broad and pointed. A meerkat is a South African relative of the mongoose. Three shillings and sixpence would be a decent sum for the impoverished sculptor, but a negligible amount for the white couple. Why do you think she resists buying it? In what sense is the man selling the lion unreal? Why is she angry with her husband? Why is she feeling alone? Why is there no answer to the train's 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