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微观经济学寻租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微观经济学寻租

发布时间: 2021-03-27 13:40:11

Ⅰ 求一个微观经济学最高或最低限价政策的案例分析,包括供给和需求分析,限价政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政府限价政策探析

摘 要:竞争性市场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中自发形成的,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效率特性,还具有良好的公平特性。面对一些过高或过低的市场价格,政府采用了限价政策来直接进行干预,但结果证明,这样不仅不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更不利于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竞争性市场 均衡价格 最高限价 最低限价

近年来,很多关系民生的基本需求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政府不得不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直接限价,而面对一些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低迷,我国政府又对这种产品的收购价采取了保护政策,制定了最低限价。这些政策乍看上去是在为百姓谋福利,然而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加以思考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会与政府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一、竞争性市场均衡价格

竞争性市场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中自发形成的,是在市场上众多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在博弈后达成的共识,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价格稳定于均衡价格,它消除了来自垄断市场的偏见,不仅具有良好的效率特性,还具有良好的公平特性。

竞争性市场达到均衡时,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对消费者来说,应该在其预算约束下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对企业来说,在生产技术约束下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市场实现了出清,也就是市场供给等于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形成的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会出现超额供给,就会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超额需求则会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均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均衡价格理论中关于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二、政府干预市场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竞争性市场均衡价格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而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就会自动上涨,人们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开始怨声载道的时候,政府便采取一些限价政策来试图抑制不断上涨的价格,但是这样做真的能够实现公共政策的良好初衷吗?

(一)对政府最高限价政策的分析

近年来,房价的不断高涨使得很多人都掏空了腰包买不起房,于是人大代表及有关政府部门一直提倡采取干预,政策制定住房交易的最高限价,“限价房”顿时成为百姓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政策的出台必然跟市场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综观“限价房”的先行者宁波、青岛两个城市,

其政策都是在房地产自身调节功能失效的背景下提出的,本身带有强烈的行政干预色彩,对于该政策,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限价房”政策的提出,是以政府牺牲部分土地出让金、开发商减少开发利润为代价的,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长期推行这一政策,势必影响其财政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扭曲,与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也是相矛盾的。“限价房”是针对中低收入者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就像经济适用房一样成为炙手可热的“紧缺资源”。

从土地价格优惠、税费减免、房价限定、购房者资格界定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由于政府的介入,很容易产生行政权力的“寻租”空间,这种“寻租”空间显然容易为暗箱操作提供便利,导致的结果便是社会财富资源的分配更加不公正。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兰州牛肉拉面的限价风波,经营者涨价是源自成本的上升,而对将拉面作为早餐的兰州市民来说,不得不选择豆浆、油条等传统早餐。

当顾客面对碗里只有一根面条而惊呼的漫画出现时,我们或许应该明白,政府应该管的是质量,而不是价格。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说明政府制定最高限价为什么会与初衷背道而驰。

图1显示了市场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状态与采用最高限价政策后,市场出现的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其中P代表产品价格,Q代表产品数量。P1代表市场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达到一致时的均衡价格,这时,市场的供求是平衡的。然而,当政府采取最高限价P2后,如果供应商还按原来的质量提供商品,那么利润必然会下降,这时供应者便由于利润下降而减少供应,市场就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显然在图中P2价格下的AB段便正是市场缺失的产品。

(二)对政府最低限价政策的分析

在我国,反映政府最低限价政策的突出案例是对粮食价格的保护价政策,即制定粮食收购的最低限价。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粮食的收购价实行最低限制,是为了保证农民的收入。

初看这是对农民有利的政策,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这一政策也会导致很多额外代价。它会使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非均衡状态,从而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于是出现了很多假账来骗取财政补贴,最早发生于安徽的“审计风暴”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例证。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便是政府制定最低工资制度,政府制定最低工资制度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保护初级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但结果反而使这些初级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大量失业。原因是最低工资制度要求付给劳动力更多的工资,这就促使厂商企业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工,所以初级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便会大量失业,这种现象在美国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美国的工会力量十分强大,总是要求涨工资的工人所遭到的反而是老板的解雇。类似于最高限价政策,最低限价也可以用图形来说明它为什么会导致违背政策目标的结果。

图2显示了市场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状态与采用最低限价政策后,市场出现了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其中P3代表市场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达到一致时的均衡价格。当政府采用最低限价P4时,市场上的产品供应商由于都看到了其中的利润,于是纷纷加入或扩大规模,这样就会导致市场上该类产品供过于求。图中显示的EF段便是供过于求的状态下多出来的产品。于是在最低限价政策下,该得到实惠的农民只会面临更惨的粮食收购价,同样道理,美国的工人也会因为劳动力供过于求而纷纷失业。这就是市场经济给我们上的最好的一课。

三、对政府限价政策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政府要想真正使民众受益,采用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的政策措施都是不合理的,这样只会使市场处于更加不均衡的状态,并且还会导致“寻租”等现象的产生。虽然政府的介入是为了矫正市场失灵,但政府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盲目实行直接限价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一)认清政府职能,高度尊重竞争性市场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条件并不苛刻,就是要求偏好关系是局部非饱和的),竞争性市场所形成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这也是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成功证明。由此看出,竞争性市场经济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制度,它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它简单易行,对人们所掌握的信息要求最低,每个人只需知道自己的偏好(或技术)和市场价格即可,尊重这种自发的秩序,便能够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在这样的状态下,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少,只需在制度上保护产权,维护竞争秩序,强制人们实施自愿的契约即可。

这一定理从效率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竞争性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第二定理则是着重从公平角度告诉我们:帕累托最优不等于财富及收入的公平分配。

只要起点是公平公正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一样能够实现结果公平,它意味着政府除了守业,唯一要做的事情是财富、资源禀赋的再分配,目的是尽量促使市场主体起点公平。所以,促使政策目标的实现,使社会的一些中低收入者,或者说是弱势群体能够真正享受到惠民措施,国家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但直接干预市场价格不是明智之举,而应该高度尊重竞争性市场,用补贴或其它合理的方式加以干预,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采用明补政策,而不是运用暗补

对由于市场价格因素造成的社会大多数群体的不满,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法加以弥补。补贴有两种方式,暗补和明补。暗补是指通过间接渠道补贴目标对象,因为“这种补贴方式大多是在生产环节进行的”,所以很容易使生产者利用机会投机取巧,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与巨大浪费,甚至会出现逆向补贴现象,还可能导致垄断,这样,新的社会不公正便会随之出现。而明补则是不通过间接渠道,直接补贴目标对象,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竞争性市场经济的优点,不但使补贴真正落到实处,又能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如美国的教育券制度,对接受教育难的贫困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券”,“教育券”只供家庭困难的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既能保证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又能避免学校对所有学生实行优惠时“不该补的补了,该补的却没有补”现象的出现。

(三)采用货币补贴,而不是实物补贴

货币补贴是明补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主要指对中低收入阶层直接给予经济支持来达到政策目标。而实物补贴则是暗补的主要方式,“即通过优惠政策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提高购买者的消费能力”。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城市公有制单位的居民一直采取实物分房制度,自1998年以后,我国政府逐步用货币分房取代实物分房。近些年来,面对买房难问题,一些城市又开始恢复实物分房。这种实物分房制度就属于实物补贴,这种补贴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效率的缺失,很容易让开发商借机钻空,降低建房质量,抬高房子价格。另外,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物价的浮动因素,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可能会增长,但这种静态的一次性补贴方式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除此之外,只有购买了“限价房”的家庭才能得到补贴,补贴的多少也随房屋的价格、面积不同而异,这样就不能根据各个家庭的具体经济状况给予补贴。所以,货币补贴这种明补的方式才是我国补贴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当然这还需要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四)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建立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配套制度不仅是完善我国补贴制度的需要,更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政府职能的需要。

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居民的财产收入审核机制也是重要的配套制度之一,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部门或制度来判定居民的财产状况和收入水平,因此要加快这一制度的建立,同时也需要加强和完善对市场上产品提供主体的相关统计工作,取得真实的原材料价格、市场租金、产品价格、产品质量等初步资料,统计确实有效的指数,从而指导补贴工作。此外,税收制度、产权制度也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燕军.限价房: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J].追踪,2009,(02):55.

[2]李振东.石油补贴制度的不完备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9):10.

[3]对经济适用房实物补贴下效率损失问题的研究

[4]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0.

[5]陶爱萍,刘志迎.国外政府规制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06):60.


希望能帮到你。

Ⅱ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你大概看看吧: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示范方向的变动关系。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定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即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的价格。
均衡数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蛛网稳定条件——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相同

效用——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
边际效用——某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偏好——影响和制约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主观心理因素。
消费者均衡——在一定收入、一定价格条件下,共卖各种商品的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所能
获得的总效用最大的状态。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所有组合的点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时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的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
衡点的变化轨迹。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
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
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吉芬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攀比效应——较为典型的连带外部正效应,消费者的一种赶时髦的偏好,即想拥有一种
其他消费者已拥有的商品。
虚荣效应——较为典型连带外部负效应,消费者想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
二的商品的偏好。
保留工资——
洛伦茨曲线——用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百分比,横轴上将所有人口按照从低收入到高收入
从左向右排列,将每一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社会财富的百分比积累起来,相应的点连
成的曲线。
基尼系数——是用来评价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经济社会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有
了可测性和可比性。为绝对均等线OY与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与绝对均等线以下面积之
比。G=A/(A+B)
人力资本——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
机会成本——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或者
人力资本进行其他活动所创造的最大价值。
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对已具有一定教育背景并已在工作岗位上从事
有酬劳动的各类人员进行的再教育活动。
一般培训——职工经培训后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及可以用于原厂商,又可以用于其它厂商

专门培训——职工经培训后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只能用于原来的厂商。
生命周期储蓄动机——人进行储蓄的动机来自于对生命周期的理解,通常人们喜欢将收
入均军分配在所有时期上。为了退休后能消费而储蓄。
钟型收入曲线——人在青少年和老年时期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而在中年时的收入高于
平均水平,以收入为纵轴,年龄为横轴形成的曲线。
永久收入理论——
目标储蓄——
确定性前景——
不确定性前景——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将某一生产要素地投入量增加到一
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及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等产量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
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等产量线上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
素的比例。
产出弹性——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量固定不变,单独变动一
种投入的数量时,这种投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相对变动。
生产力弹性——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统一比率变动
时的产出相对变动。
替代弹性——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对变动引起的投
入碧绿的相对变动。
规模报酬——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统一比
例变动后产量变动的情况。
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技术进步及类型——能够使一定数量的投入组合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过
程。分为资本使用性技术进步、劳动使用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
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活动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或生产要素所有者必须得到的报酬或
补偿。
隐含成本——应付给厂商自有生产要素,但实际上没有付的报酬。
增量成本——由于某项生产决策而产生的相关成本,即总成本的增量。
经济利润——又称超级利润,厂商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按机会成本计算的生产成本的
余额。
学习曲线——也叫进步函数,是用来反映平均成本随累计生产量增加而降低的成本变动
情况的一条曲线。
生产经济区——在等产量途中,将分别代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等于0的投入组合点连接
起来的曲线即为脊线,脊线之间的区域为生产经济区。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趋势。
范围经济——多产品企业的联合产出超出单一产品企业产出的总和。即联合成产超出分
别产出之和。
成本弹性——技术水平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总产量沿扩展线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总成
本的相对变动。
企业——存在已久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经济
单位。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
交易成本——为了交换活动而耗费的成本。
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通过企业家的活动将一种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
生产体系。
利润最大化——
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具体包括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和价值变动风
险很小的投资。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
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委托-代理问题——指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并且两者的效用最大化
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表现为道德风险、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在职高消费。是由于信
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不完备契约导致。
委托-代理理论——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中显示存在着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理论。
信息不对称——指契约关系中的一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的状况。
不完备契约——指一个契约不能准确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
每种状态下契约双方的义务。
剩余索取权——企业收益在支付要素报酬和投入品价格之后的剩余收入的索取权。
市场——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个人,或指同种商品由供求双方
作用形成价格的“地方”。
市场结构——指某种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影响其主要因素:厂商数目多寡
和产品的差别程度。
完全竞争——纯粹竞争,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情况,不受任何障碍和干扰的市场
结构。
停止营业点——市场价格为MC与AVC的交点时,只能收回可变成本,是停止营业点。
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MC曲线位于AVC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
平均收益——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后,从每一单位商品中得到的货币收入。
边际收益——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值。
边际物质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
时总产量的增加量。MPP
边际产品价值——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时增加的边际物质产品的销售值。VMP=P.MPP
边际要素成本——最后追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引起的厂商总成本的增加量。
一般均衡——所有市场同时达于均衡的状态。
帕累托最适度——生产资源的任何配置已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并使另一个
人的处境变坏,已使集合体的效用达到最大值的状态。
垄断——独占,是市场处于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市场上只有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厂商间存在着产品差别,竞争与垄断因素并存,以竞争因素为主的市场结
构。
自然垄断——某些产品需大量固定设备投资,规模经济十分显著,成为自然垄断。
销售成本——
寻租——通过寻求或维持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来寻求和维持业已存在的租金的活动。
寡头垄断——寡占。垄断与竞争因素并存,并以垄断因素为主的一种市场结构。市场上
存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垄断性厂商,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古诺均衡——双头市场上的厂商反应曲线相交的点,称为古诺均衡,各厂商在给定竞争
对手的产量时,实现了自己最大利润的产量,此时任一厂商都不会有改变产量的冲动。

价格领导——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厂商率先制定,其他厂商跟着定价或变价。
卡特尔——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如果少数厂商在统筹分配市场份额,决定出售产品的价
格或条件,控制出口的数量和质量,分享利润或收益,交换技术、商标或专利等方面达
成公开的联合协定。
差别定价——价格歧视,指厂商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所取不同的价
格,或在充分考虑生产、销售以及风险的变动后,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不
相称。
撇油法——在开始阶段采用高价的短期定价策略,以便将浮在面上的油先撇起来。
成本加成定价——所定的价格应能涵盖取得或生产产品的成本,再加上足以使企业按目
标回报率获得的利润。
基本竞争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消费者;理性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完全竞争的市场。
市场失灵——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表现出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缺陷,市场经济没
有达到经济效率的运行状态。
外部性——当厂商或者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得到补偿或给予支付的情况

时间外部性——目前的某项经济活动对未来时期可能造成的额外受益或损失。
空间外部性——某项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上对周围经济主体造成的额外受益或损失。
货币外部性——能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的外部性。
技术外部性——不能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的外部性。
科斯定理——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且谈判协商的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初始有哪
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有极
端正外部性。
准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如消防、医疗、交通等。
公共资源——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公益物品——政府强制消费的物品,如义务教育等。
公害物品——政府禁止消费的物品,如毒品。
污染许可证交易——政府对付污染造成的外部性的手段,使厂商拥有许可证才能排污,
但是许可证可以交易。

Ⅲ 微观经济学试题 帮我做下 谢谢大家!!!

1/3/2/4/4/2/3/1/3/2/4/3/1/2/3/4/2/3/2/3
个人答案,仅供参考。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Ⅳ 权力寻租属于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里面的内容

微观里面关于市场失灵的环节
搞清楚宏观只研究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失业率、开放经济等问题就能分清了

Ⅳ 微观经济

微观经济,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恐怕家宝同志说的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了。第一季度就很明显共享数据都不如去年,美其名是宏观调控让过热经济有所减缓。产业升级,不是市场行为而是人为升级。纽澳知道中国高科技产品竞争力是不强的,国企什么的都只是垄断,让他们出国垄断去,除了资金多就没什么的。房地产能源是不行的钢铁更差劲。中国人多资源相对匮乏。中国成本也不断上涨,我觉得各大市场行情都不好。

Ⅵ 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规律有哪些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示范方向的变动关系。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供给定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即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的价格。均衡数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称为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需求收入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蛛网稳定条件——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相同。效用——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某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偏好——影响和制约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主观心理因素。消费者均衡——在一定收入、一定价格条件下,共卖各种商品的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总效用最大的状态。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所有组合的点的轨迹。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的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化轨迹。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吉芬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攀比效应——较为典型的连带外部正效应,消费者的一种赶时髦的偏好,即想拥有一种其他消费者已拥有的商品。虚荣效应——较为典型连带外部负效应,消费者想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偏好。保留工资——洛伦茨曲线——用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百分比,横轴上将所有人口按照从低收入到高收入从左向右排列,将每一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社会财富的百分比积累起来,相应的点连成的曲线。基尼系数——是用来评价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经济社会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有了可测性和可比性。为绝对均等线OY与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与绝对均等线以下面积之比。G=A/(A+B)人力资本——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机会成本——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或者人力资本进行其他活动所创造的最大价值。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对已具有一定教育背景并已在工作岗位上从事有酬劳动的各类人员进行的再教育活动。一般培训——职工经培训后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及可以用于原厂商,又可以用于其它厂商。专门培训——职工经培训后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只能用于原来的厂商。生命周期储蓄动机——人进行储蓄的动机来自于对生命周期的理解,通常人们喜欢将收入均军分配在所有时期上。为了退休后能消费而储蓄。钟型收入曲线——人在青少年和老年时期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而在中年时的收入高于平均水平,以收入为纵轴,年龄为横轴形成的曲线。永久收入理论——目标储蓄——确定性前景——不确定性前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将某一生产要素地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及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等产量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等产量线上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比例。产出弹性——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量固定不变,单独变动一种投入的数量时,这种投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相对变动。生产力弹性——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统一比率变动时的产出相对变动。替代弹性——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对变动引起的投入碧绿的相对变动。规模报酬——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统一比例变动后产量变动的情况。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及类型——能够使一定数量的投入组合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分为资本使用性技术进步、劳动使用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活动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或生产要素所有者必须得到的报酬或补偿。隐含成本——应付给厂商自有生产要素,但实际上没有付的报酬。增量成本——由于某项生产决策而产生的相关成本,即总成本的增量。经济利润——又称超级利润,厂商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按机会成本计算的生产成本的余额。学习曲线——也叫进步函数,是用来反映平均成本随累计生产量增加而降低的成本变动情况的一条曲线。生产经济区——在等产量途中,将分别代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等于0的投入组合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即为脊线,脊线之间的区域为生产经济区。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趋势。范围经济——多产品企业的联合产出超出单一产品企业产出的总和。即联合成产超出分别产出之和。成本弹性——技术水平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总产量沿扩展线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相对变动。企业——存在已久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经济单位。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交易成本——为了交换活动而耗费的成本。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通过企业家的活动将一种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利润最大化——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和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委托-代理问题——指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并且两者的效用最大化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表现为道德风险、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在职高消费。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不完备契约导致。委托-代理理论——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中显示存在着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理论。信息不对称——指契约关系中的一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的状况。不完备契约——指一个契约不能准确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种状态下契约双方的义务。剩余索取权——企业收益在支付要素报酬和投入品价格之后的剩余收入的索取权。市场——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个人,或指同种商品由供求双方作用形成价格的“地方”。市场结构——指某种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影响其主要因素:厂商数目多寡和产品的差别程度。完全竞争——纯粹竞争,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情况,不受任何障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停止营业点——市场价格为MC与AVC的交点时,只能收回可变成本,是停止营业点。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MC曲线位于AVC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平均收益——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后,从每一单位商品中得到的货币收入。边际收益——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值。边际物质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时总产量的增加量。MPP边际产品价值——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时增加的边际物质产品的销售值。VMP=P.MPP边际要素成本——最后追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引起的厂商总成本的增加量。一般均衡——所有市场同时达于均衡的状态。帕累托最适度——生产资源的任何配置已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并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已使集合体的效用达到最大值的状态。垄断——独占,是市场处于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市场上只有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厂商间存在着产品差别,竞争与垄断因素并存,以竞争因素为主的市场结构。自然垄断——某些产品需大量固定设备投资,规模经济十分显著,成为自然垄断。销售成本——寻租——通过寻求或维持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来寻求和维持业已存在的租金的活动。寡头垄断——寡占。垄断与竞争因素并存,并以垄断因素为主的一种市场结构。市场上存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垄断性厂商,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古诺均衡——双头市场上的厂商反应曲线相交的点,称为古诺均衡,各厂商在给定竞争对手的产量时,实现了自己最大利润的产量,此时任一厂商都不会有改变产量的冲动。价格领导——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厂商率先制定,其他厂商跟着定价或变价。卡特尔——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如果少数厂商在统筹分配市场份额,决定出售产品的价格或条件,控制出口的数量和质量,分享利润或收益,交换技术、商标或专利等方面达成公开的联合协定。差别定价——价格歧视,指厂商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所取不同的价格,或在充分考虑生产、销售以及风险的变动后,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不相称。撇油法——在开始阶段采用高价的短期定价策略,以便将浮在面上的油先撇起来。成本加成定价——所定的价格应能涵盖取得或生产产品的成本,再加上足以使企业按目标回报率获得的利润。基本竞争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消费者;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失灵——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表现出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缺陷,市场经济没有达到经济效率的运行状态。外部性——当厂商或者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得到补偿或给予支付的情况。时间外部性——目前的某项经济活动对未来时期可能造成的额外受益或损失。空间外部性——某项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上对周围经济主体造成的额外受益或损失。货币外部性——能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的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不能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的外部性。科斯定理——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且谈判协商的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初始有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有极端正外部性。准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如消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公益物品——政府强制消费的物品,如义务教育等。公害物品——政府禁止消费的物品,如毒品。污染许可证交易——政府对付污染造成的外部性的手段,使厂商拥有许可证才能排污,但是许可证可以交易。

Ⅶ 西方经济学中有权力寻租这个词吗

有这个词儿,实际上最基本的是寻租,权力寻租是两个词儿组合起来的。

Ⅷ 微观经济学的要点

微观经济学的要点
一、经济学发展史

1、19世纪初,出现了杰文斯代表的英国学派、门格尔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和瓦尔拉斯代表的洛桑学派。亚当斯密之后的1890年,马歇尔、瓦尔拉斯、庇古、克拉克等以基数效用论、供求关系为代表的边际效用论。对其的第一次修改是涉及垄断问题的张伯伦和罗宾逊等人;第二次修改是凯恩斯在1930年大萧条之后的国家干预理论;第三次修改是希克斯序数效用论相关的价值论和一般均衡论。二战之后,萨缪尔森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把第一次和第三次修改的微观经济学和第二次修改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1970年之后,出现了新的无法解释的滞胀现象,动摇了上述理论并出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等。

二、需求与供给曲线

2、供给与需求: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是“理性人”。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供给曲线右上倾斜的。两条相交的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的价格和数量是均衡的,供给和需求变化之后,它们分别平移,在另外新的平衡点上相交。易腐商品的售卖的定价:定价过高卖不掉、如果定价过低则可能虽然销量大但是销售额减少。农产品的售卖定价:有贱谷伤农现象,在丰收年景销量的提高低于价格的降低则会出现销量大但是销售额小的现象。

3、价格弹性:其实就是供给与需求的相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或需求的商品数量微分除以价格微分,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大于1为富有弹性,小于1为缺乏弹性。还有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用途广泛性(越广泛弹性越小)、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非必需品弹性大)、商品支出占消费者预算总支出比重(比重越大弹性越大)、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交叉弹性: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互补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需求的收入弹性:商品分为正常品(必需品和奢侈品)和劣等品(收入和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恩格尔定律:事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4、蛛网模型:有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二、效用论

1、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其它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则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增加效用递减。

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在各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在一定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个商品的价格只比。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商品的编辑替代率也是递减的。完全替代的两种商品MRS=1,完全互补的两种商品MRS是L型的。

6、预算线:也叫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在收入和价格给定情况下,消费者全部收入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7、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与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预算线与效用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下凸的曲线。

8、收入-消费曲线:与消费者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9、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一般来说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劣等品不同,因为随着收入增加,劣等品需求先增加、后减少。

10、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之后,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价格变动之后同类可替代产品的价格相对变低了。正常物品两种效应同方向,而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反方向。如吉分商品,1845年爱尔兰饥荒,土豆产品降低、价格上升,需求却上升了。原因是收入效应太大了,远远大于替代效应。

11、风险与保险:只要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支出等于财产的期望损失,消费者总是愿意买保险,狠多时候大于都愿意买,这也就是保险公司盛行的原因。这种心态可以这样理解为:损失发生时假如没有买保险,则消费者收入会急剧降低,此时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很高的;如果没有发生损失则消费者收入会保持高水平,此时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很低的。而由于保险公司是风险中立的。保险公司夸大风险的概率的效果就是出奇地好。

四、生产论

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0,则报酬是最大值。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和等(效用)差曲线一样。

4、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上斜率,反映了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只比。

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6、等成本线类似预算线,等产量线是等差曲线。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的点构成的线是等斜线,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成本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规模报酬可以递增,递减也可以不变。

7、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两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8、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价格比例。

五、成本论

1、成本有机会成本,也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2、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不属于利润属于成本。不包含在经济利润之内。

3、短期成本: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减的阶段,反之依然。

4、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

5、完全竞争下,总成本是最低的。

六、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分类依据是:厂商数目、产品差别、定价能力、进入和退出难易。

2、完全竞争厂商的最大利润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商品的价格和供给同方向。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它带来最大利润或者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3、生产者剩余是指提供一定数量商品的实际接受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是表现为进入或者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LAC的最低点,平均成本为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5、消费者统治和货币选票。

七、不完全竞争市场

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资产要素的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2、多少具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市场中,单个厂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不具有供给曲线。

3、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在长期获得更大的利润,其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对市场新加入的厂商是关闭的。

4、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厂商每个产品都以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不同数量不同价格;三级:不同市场不同价格。

5、自然垄断的政府管制主要包括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关于资本回报率管制的问题和麻烦是,第一什么是公正的资本回报率;第二做为资本回报率决定因素的厂商未折旧资本量难以估计;第三是管理滞后。

6、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也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MR=SMC。

7、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MR=LMC=SMC,AR=LAC=SAC超额利润为零。

8、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做为理想的产量,实际产量和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做为多余的生产力。

9、非价格竞争,信息性广告和劝说性广告。

10、寡头市场的古诺模型,每家寡头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斯威齐模型,弯折的需求曲线,原因是寡头改变价格是别人是否跟着做。

11、博弈论,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前者一定是后者,而后者不一定是前者。

12、囚徒困境:个人理性和团体理性的冲突。团体智慧可能要小于个人智慧的加总。

13、对于垄断是否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争论。

八、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1、引致需求,非直接消费而为了生产的需求。

2、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叫边际产品价值。产品的边际收益VMP、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MP,VMP=MP*P。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VMP=W(工资)。

九、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1、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土地的服务价格是地租,资本的服务价格是利息。

3、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

4、欧拉定理: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也叫产量分配净尽定理。

5、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

十、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的惟一性、稳定性和最优性。

2、实证经济学(是什么)、规范经济学(应当是什么)。

3、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是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没有人认为A劣于B。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叫经济效率。

4、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埃奇渥斯盒状图。交换的契约曲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A)=MRS(B)。

5、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6、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三个条件没有考虑收入问题。

7、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

8、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9、公平与效率,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10,税收,税率的提高引起两点:第一是收入下降意味着闲暇的相对降价,引诱人们转向闲暇;第二多消费、少储蓄、少投资。

十一、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均衡状态不是发生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只要不是完全竞争,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而不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2、寻租理论。

3、生产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而后者就是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开始时将财产给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4、公共物品(无排他性、无竞用性,国防)和公共资源(无排他性、有竞用性,海鱼)。

5、公地的悲剧,是公共资源。

6、信息与保险市场,如果保险价格过低,经营亏损,保险公司不愿意提供保险,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价格过高,其实经营保险也会亏损,所以存在一个最优的保险价格。

Ⅸ 求微观经济学各种资料

微观经济学
CHAP1 概论
一, 微观经济学的框架
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
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2, 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

概论的内容考试一般不会涉及,但是作为在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这对以后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有帮助的。

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1, 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
2, 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
二.弹性理论
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
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
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
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
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
5收入弹性
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

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一, 消费者均衡条件
1, 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
MU递减规律
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
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前两个特性体现了消费者是理性的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位置高低所代表的含义。

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价格比
注意: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谁替代谁。2理解预算线的移动(平移,斜率)
二, 需求曲线的形成(不太容易出题目)
对着课本看懂推导过程
三,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后的结果)
分析替代效应的时候,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即,替代效用是在不改变效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
收入效应:用价格补偿线辅助分析

CHAP4生产论(要素使用量如何决定产量)
一, 短期:生产要素部分变化
原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确定要素合理投入区域:AP=MP到MP=0的区域。(不能确定是具体的某个点)
二, 长期:要素的最优组合
类似于消费者的效用分析
其中规模报酬——同比例改变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CHAP5 成本论(产量如何决定成本)
一, 成本概念
1显成本和隐成本的区别在于:要素的所有权是否是使用者占有
2, 生产成本(也叫经济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3, 区别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会计成本不包括正常利润
4,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经济利润=TR-经济成本
(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是指经济利润)
5, 机会成本:不是实际花掉的成本,是放弃的收入。只能发生在资源有多用途的时候,才有说机会成本的意义,比如,土地只有一个用途,就是提供给市场使用,所以没有机会成本。
二, 短期成本分析
一共有七个成本:STC,SFC,SVC,SAC,SAVC,SAFC,SMC
弄清楚这7个成本之间的关系(用图解释),其中知道了SMC,SAVC,SAC就可以知道其他4个。
三, 长期成本分析
1,LTC:是每一个产量的最小的STC的包络曲线。
所谓的计划在长期,经营在短期,所有的长期都是在具体的某个短期的成本规模上实现的。
2,LAC:也是包络曲线
形状影响因素:A规模经济或者不经济B内在经济或者不经济
位置影响因素:A外在经济或者不经济,例如,行业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B,范围经济或者不经济。生产产品的范围扩大,使得原来的成本降低,则是范围经济,反之就是不经济。例如,银行业是实行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3,LMC
形状:由规模边际报酬递减而决定。

CHAP6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一收益规律
TR=P*Q AR=TR/Q=P MR=dTR/dQ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d=AP=MP=P
二短期均衡
1, 产量决策:MC=MR=P
2, 盈亏状况分析:结合书上的图进行分析。
注意:SFC很大会是企业亏损的原因,但是 不是企业停产的原因。
关闭点所反映的信息是两个方面:价格和产量。
3, 供给曲线:注意定义域
4,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的净福利。
三.长期均衡 :利润=0
条件:P=LMC=LAC=SMC=SAC
考虑为什么利润=0,企业还继续生产?
分析:A经济利润=0,正常利润不=0
B若整个社会都是完全竞争,生产什么都是利润=0
C,利润=0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但短期还是有利润大于0的机会可能,这就需要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降低成本。
D,当P<minLAC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退出,由当时的SAVC来决定。

长期供给曲线:A,厂商的不存在,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有供给行为
B,行业的存在,分成本递增,不变,递减三种

CHAP7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 垄断市场的决策分析
1, 收益分析
MR=dTR/dQ=d(P.Q)/dQ
MR=P*dQ/dQ+Q*dP/Dq=P+Q*dP/dQ
∴如果dP/dQ=0则MR=P,如果dP/dQ《0,则MR<P
2,垄断形成的条件(自己看书)
3,产量决策
单一产量决策:MR=MC(用图理解)
通常垄断厂商在一开始投入生产的时候,由于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或者是初期资本投入过大,一般在短期内会出现亏损。
由于P与SAC的切点位置不固定,所以垄断厂商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盈亏点。
垄断厂商不存在短期的供给曲线
长期内:利润一定大于0。
在垄断下,有P>MC,而竞争下P=MC,所以,垄断下的效率不如竞争市场。
4,价格决策
定价原则:A剥夺消费者剩余
B,根据价格需求弹性的差异而制定价格
定价策略:价格歧视。对生产成本相同的产品,同时销售时,对不同消费者实现不同价格。
(区别差别定价:成本不同)
一级价格歧视:每单位产品都按买一个单位产品的最高价格销售。CS被全部剥夺。
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的条件:A市场中消费量较少B市场中消费者通常是一个一个的购买(比如:会计,律师,医生)。
推论:由于有CS可以剥夺,产量会一直扩大下去,直到P=MC
二级价格歧视:按购买量差异定价(例如:大宗商品)
实行条件:消费数量容易计量的商品,例如,电话,出租车
其原理也是剥夺CS。
三级价格歧视:根据价格需求不同而定价。例如,同一场演出的不同票价。
实行条件:A有字消费者群,能有效区别消费者群体B,不同群体之间的价格需求弹性不相同。
定价原则:价格需求弹性大的价格低,反之高。
总结:价格歧视这部分比较重要,可能会有计算!
二, 垄断竞争的决策
产品差别—导致垄断---短期表现
同类产品——导致竞争——长期表现
1需求曲线
有两条:D和d
2,短期均衡(能用图分析)
3长期均衡:利润趋于0(注意图示)
4,效率比较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同的:A厂商多,产品多;B长期均衡都是利润趋于0
不同点:A生产效率,Q1<Q2,有多余生产力,未达到最大潜在生产力。
B,价格,P1《P2;
C,规模 ,LAC1》LAC2
D,经济效率,P》LMC

三.寡头垄断
1,特征:决策相互影响,没有需求曲线,均衡不确定。
2,纳什均衡(博弈的方法,可考性不大)
每一个厂商做到当其他厂商不变的情况下,自己可能做到的最好情况的选择
3,古诺模型
假设:两个厂商,相同产品,成本为0等等。
掌握这个模型的计算方法,给定一个需求函数,能确定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
4,思威齐模型——价格刚性
理解折弯的需求曲线
5,卡特尔——价格联盟,松散协议,典型的“囚犯困境“,很不稳定。
卡特尔悖论:当无协议的时候,达成协议比不遵守协议有更大利润;存在协议的时候,当其他人都遵守协议的时候,自己不遵守,自己有更大利润。

CHAP8要素需求
一要素需求特点:联合需求,引致需求
二,生产要素需求原则:边际的得=边际的失
1, 使用要素的边际利益
MRP=dTR/dL=dQ/dL*dTR/dQ=MP*MR
VMP=MP*P
∴P=MR,VMP=MRP(完全竞争市场)
P>MR,VMP>MRP(非完全竞争市场)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MFC=MP*MC
MFC=W+L*dW/dL
所以,完全竞争,MFC=W。不完全竞争MFC>W
3,原则:MRP=MFC
三,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生产要素市场是竞争的
生产者和供给者都是W的接受者,W给定(dW/dL=0)
⑴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
P=MR,所以有VMP=MRP,MFC=W
使用原则:VMP=W。VMP曲线即为需求曲线。
⑵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卖方垄断)
P>MR,VMP》MRP
使用原则:MRP=W。MRP即为需求曲线
总结:只要要素市场是竞争的,总存在一条负斜率的需求曲线,位置受产品价格的MP影响,斜率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影响。
2,要素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
厂商是要素价格的决定者,dW/dL》0,所以有MFC》W。
⑴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买方垄断)
原则:VMP=MFC。不存在需求曲线。
⑵不完全竞争市场
原则:MRP=MFC
总结:要素市场非竞争,就不存在要素的需求曲线

CHAP9要素供给
一, 要素供给特点:总量固定,机会成本决定供给量。
二, 要素供给原则:自用的边际效用=市场用的边际效用
1, 市场使用的边际效用
MU=W*A(用A代表货币的边际效用)
2, 自己使用的边际效用(完全主观的,个人情况不同)
MU=dTU/dL
3,供给原则:AW=MU
三,供给曲线——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劳动力供给曲线形状(向后弯曲的原因: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2, 资本供给曲线
若所说资本是存量则是垂直供给曲线。
而这里指的是流量,即资本存量的差额。
3, 土地的供给曲线(没有机会成本,只可以被市场用)
垂直供给曲线
三, 要素价格决定
注意租金的含义:不影响供给量的,供给者得到的报酬。这个时候价格只由需求决定
例如,原来的工资2000元/月,现在换公司,工资至少是2000元。3000,4000,5000等都可以使得人们愿意换工作,那假定现在定在5000,那5000-2000=3000就是经济租金。
五,收入分配结果的分析
1, 均等性: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记得结论就可以)
2, 欧拉定理(一般不会有证明,理解就可以):若企业是规模报酬不变行业,则分配净尽,无剩余,厂商无剥削的假象。
这里可以得到一个推论:若企业是规模报酬递增,则分配有剩余,所以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直到规模报酬不变;反之则缩小规模

CHAP10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

CHAP11帕累托最优
一,P.O的含义
二,P.O的实现条件(两个市场内部,两个市场之间)
三,完全竞争市场和P。O条件
这两章基本都是图解和公式,在这就不多写了,请大家自己看书吧。老师上课说的和书本一样。有具体不明白的,请大家直接发到论坛上,上过课的同学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CHAP12市场失灵和微观处理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不充分:外部影响(缺少产权市场)
公共产品
2竞争不充分:生产垄断,信息垄断
3制度不健全:法律,政策等
二垄断及其对策
1原因:P>MC,资源配置太少
2影响:无谓损失,社会福利下降
在生产上看,效率低;垄断利润可以看成垄断租,那么企业就会进行“寻租”行为,使得效率更低。
寻租是竞争的,直到所有垄断租都用于寻租,则停止寻租。
3解决:法律,行政干预,但是效果都不怎么好。
三外部影响
含义:某人的行为对非当事人造成的损害或者是利益,不可以由价格补偿。
影响: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造成外部不经济;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造成外部经济。
如果私人成本〈私人利益〈社会成本,则资源配置过多;
如果私人利益〈私人成本〈社会利益,则资源配置过少。
解决方法:征说或者补偿;内部化。
四, 公共产品
1含义,排他性和竞争性
区别公共品和私人品
2影响:免费搭车。P=MC=0
3政府提供纯公共品不等于政府生产
即使是政府提供公共品也不一定就可以达到P。O
五信息不完备及其影响
主要是指信息不对称,不 充分
1, 逆向选择:坏的产品驱逐好的产品,原因是在购买前的信息不对称
例如:A老年人的健康保险,越是不健康的越要买保险
B劳动力市场,只有劳动力本人更了解劳动力自己。
解决:发送信息
2道德风险,
交易行为已经发生,一方不守约,而使得另一方受害。
例如:汽车全险,制订免赔条款,使得投保人更加小心驾驶

宏观经济学
CHAP1概论 1,总收支模型(r,p都不改变)—商品市场均衡
2,IS—LM模型(P不变,r可变)—商品和货币两个市场的均衡
3,IS-LM-BP模型(开放经济,汇率的因素)

总需求方面引起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还有外贸,外汇政策,以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总供给方面的政策:短期一般有收入政策,长期有经济增长政策。但是总供给 方面的宏观政策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宏观经济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在短期内都很难见效。

宏观上说的长期一般是指影响价格的所有因素都全部发挥作用,价格完全做出反应,又完全弹性。
短期则是说那些因素没有全部发挥作用,价格反应不充分,有粘性。
传统正统的流派都认为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而新古典则认为没有。

CHAP2国民收入核算(不用细究)
一关于GDP
1, 一个国家——区别GNP
2, 一段时期:GDP是流量,是当年的产出(注意存货投资)
3, 商品劳物:最终产品(价值不增加的商品)
4, 市场价值——注意名义和实际之分
另: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Ⅹ 论述寻租活动及其影响这是微观经济里的一道题,求具体答案。

寻租(rent-seeking)就是寻求经济租金的简称,又称为竞租,是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的。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润、利益、好处。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
1、寻租有多种定义,布坎南等人认为“寻求租金一词是要描述这样一种制度背景化的行为:在那里,个人竭尽使价值最大化造成了社会浪费,而没有形成社会剩余。”他们把寻租描述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即一个人在寻租,说明了这个人在某事上进行了投资,被投资的这种事情实际上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生产率,但却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地位或垄断权利而提高了投资者的收入,租金也就是由此所得的收入。因此,柯兰得尔中给寻租下的定义是为了争夺人为的财富转移而浪费资源的活动。 而克鲁格则认为寻租是为了取得许可证和配额以获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疏通活动。
2、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
就单个寻租者而言,其寻租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即垄断利润或垄断租金bcP*Pm),否则就不值得了。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争夺垄断地位的竞争非常激烈,寻租代价常常要接近甚至等于全部的垄断利润。
进一步考虑整个寻租市场,问题更为严重。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等于所有单个寻租者寻租活动代价的总和,而且,这个总和还将随着寻租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增大。
按照比较学术的解释,寻租要描述这样一种制度背景化的行为:在那里,个人竭尽使价值最大化.却造成了社会浪费,而没有形成社会剩余.更通俗一些讲,寻租就是搞关系,对于企业而言,最典型的寻租就即通过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他稀缺的经济资源。寻租有的是非法,有是的合法不合理。这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
3、常见的寻租行为的分类:
1,政府的特许权。
2,政府规定,关税与进出口的配额。
3,政府采购。
4、寻租的特点主要有:
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一是直接浪费了经济资源,利用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游说的结果,对寻租者来说可能更有效率,但对社会来说没有效率而言。
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时间和精力反击。
寻租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独家垄断,就属于合法的寻租活动。
行贿和走私就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5、寻租活动的层次
寻租活动的三个层次,以出租车为例:
第一个层次是:政府用发放有限数量的经营执照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那么市场上出租车数量就少于自由竞争水平。牌照管制带来了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第二个层次是:既然政府官员可以决定牌照的管制,那么争取这个职位就形成了第二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第三个层次的寻租活动,是超额收入(部分或全部)会以执照费的形式转化为政府财政收入,那么争夺这部分财政收入,就形成了第三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人们通常以为寻租往往是政府或与政府相关的行为,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即使在市场中,寻租行为也极为常见,如金融领域的投机交易及其在不确定性中追逐最大价值的行为就是系统性的寻租行为,因而构成市场经济中的寻租结构,这种寻租性的市场和经济结构会提高经济社会成本,恶化经济效率,挤占利润和工资等收入份额,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这一点在货币信用体系和金融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