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世纪中外文学中有哪些复仇女性形象
《雷雨》中的蘩漪可算?
其实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这种复仇女性还是很多的,她们的“复仇”更多反映一种人的觉醒,反抗现实社会的不公正,尤其是巴金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有种敢爱敢恨的精神,就是对现实社会的“复仇”,可能小说结局不一定复仇成功,但是她们以生命换取自由的精神,实质上取得了人性的胜利。其他的如祥林嫂、莎菲、翠翠等,你可以自己考虑一下,西方文学也是如此,“复仇”本质上还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❷ 求外国文学作品中经典的以“复仇者形象”为身份的主人公
红字
宽泛一点包括国仇家恨的话十字军骑士和斯巴达克斯和三剑客
荷马史诗里似乎有很多 比如特洛伊那段为代表的抢媳妇儿事件 知道的不系统就不多说了
❸ “复仇”为何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所共有的、盛久不衰的主题
“复仇”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已经由来已久,在许多中西方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甚至到现在还是经常被采用,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中国的复仇主题文学作品比较明快,通常是正义一方积蓄力量或寻找时机惩罚恶人或恶势力,最终大仇得雪,一般比较有大快人心的感觉。而西方的复仇主题文学作品则表现得复杂得多,往往表现的是主角在复仇中面临着亲情、爱情等的艰难选择,甚至陷于伦理的困境,大多数的复仇作品都蕴涵着悲剧色彩,这些特点在《荷马史诗》中有明显体现。
所以,“复仇”基于人类的本能,在中西方文学中成为共同的主题,但是在不同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不同的具体面貌。
❹ 中国文学中传统的复仇模式有哪些2,体现出中国人怎样的复仇观
中国倾向于认为复仇是正义的、符合社会民众心理要求的。
在中国,《史记》中赵氏孤儿的故事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事,虽然可能并非信史,但司马迁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并成为赵氏孤儿故事传承的源头之一。此后从北魏左延年所作的《秦女休行》与西晋傅玄所作的《庞氏有烈妇》,再到《聊斋志异·商三官》等。细致地考察,可以发现复仇主题已经渗入到中国的侠义文学、公案文学和志怪文学之中。在现当代文学中,复仇主题也是若隐若现,《白毛女》《闪闪的红星》《洪湖赤卫队》其实表现的都是革命化了的复仇故事。
中国的复仇主题文学作品比较明快,一般是恶人或恶势力侵犯了主角、主角的家族或主角所在的阵营并得逞,主角长期隐忍,不忘复仇,积蓄力量或寻找时机,终于惩罚了恶人或恶势力,大仇得雪。
中国的复仇主题文学作品复仇手段多样,可以是自己复仇、家臣复仇、侠客复仇、寻找盟友复仇、借官府复仇,甚至是托鬼神狐怪复仇。
中国复仇主题文学中复仇就是作品的中心,是矛盾的焦点。
中国的民众接受心理喜欢“大快人心”、“善恶有报”,而复仇主题文学先抑后扬,满足了民众心理。所以严格说来,中国复仇主题文学都是正剧而非悲剧。
❺ 鲁迅 复仇 中路人的形象寓意
复仇作者:鲁迅 选自《野草》 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2〕,所以去钉十字架。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3〕 看哪,他们打他的头,吐他,拜 他……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4〕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 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 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 他们的神之子了,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他没有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 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5〕 看哪, 和他同钉的……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 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 和大悲悯中。 他腹部波动了,悲悯和咒诅的痛楚的波。 遍地都黑暗了。 “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 我?!)〔6〕 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 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注: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语丝》周刊第七期。 文中关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事,是根据《新约全书》中的记载。 〔2〕以色列的王即犹 太人的王。据《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 翻出来,就是髑髅地),……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 人的王。” 〔3〕关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情况,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将耶稣鞭打了,交 给人钉十字架。……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就庆贺他说,恭喜犹 太人的王阿。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 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4〕没药药名,一作末药,梵 语音译。由没药树树皮中渗出的脂液凝结而成。有镇静、麻醉等作用。《马可福音》第十五 章有兵丁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耶稣不受的记载。 〔5〕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 边,一个在左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 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罢。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 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 钉的人也是讥诮他。”祭司长,古犹太教管祭祀的人;文士,宣讲古犹太法律,兼记录和保 管官方文件的人。他们同属上层统治阶级。 〔6〕关于耶稣临死前的情况,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 暗了。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 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气就断了。”
❻ 鲁迅《复仇》中路人的象征意义
鲁迅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终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他论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鲁迅的这种“复仇”精神,是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复仇》鲁迅在《野草》的英文译本的译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及那种看客心态,在他的几个小说中屡有描摹,但这文章里面的被看者,倒是有些特别。
所以在《复仇》这篇文章里面路人就是看客的代名词;鲁迅多次描摹过路人、看客的形象:《呐喊·阿Q正传》曾描写阿Q上法场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彷徨·示众》里就写到首善之区炎热的马路上,有犯人上街,“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写者亦是鄙夷之意。
所以这是鲁大师描写国民性的又一个经典。
❼ 列举5部复仇的文学作品极其作者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1、《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2、《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
3、《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4、《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
5、《窦娥冤》关汉卿;
❽ 请评价十九世纪文学中的复仇主题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产于15、16世纪。
个人认为最好的复仇主义的作品是《基督山伯爵》——大仲马(16世纪)
至于到19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并不显著,世界发展较大的是以谢而顿为首的美国复仇主义。建议多看看谢而顿的书籍,里面有不少复仇主题。多半的复仇主题都与商业经济有关,工业革命以后,由农业转到以商业为主,当时美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大资本家垄断美国经济,不少小工厂相继倒闭,导致社会普遍失业,复仇主题就是以商业为主线描写家庭或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愁”。
❾ 看了鲁迅的《复仇》怎么写赏析
《复仇》与《复仇(其二)》,是《野草》中命意比较明白的两篇。鲁迅曾解释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这段话还注明了他们俩的性别。
对“其二”,鲁迅虽未有说明,但主题也较明显,所写耶稣被以色列人钉在十字架上的故事,是取自《圣经·新约》的《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这里侮辱、讥诮并动手钉杀耶稣的群众,已经不是活得无聊的旁观者了,他们竟然亲手将解救自己的先觉者杀害,客观上已起了帮凶的作用。
耶稣的这个结局,可以说概括了古今许多改革家与先行者的悲惨遭遇。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帮凶者,对这些愚昧麻木的群众,当然无所谓复仇。取名“复仇”,其实是表现了作者的深沉的悲愤。
《野草》中有不少用象征主义方法写的,而且艺术上极精致的作品。但也并非每篇都是象征主义,这两篇《复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方法,这说明《野草》的艺术方法是多样的。
散文诗是诗,诗的品格是抒情。这两部《复仇》都有很简单的情节,但不是叙事性的,仍然是抒情的。抒情的方法就是通过诗中挺拔地矗立在群小中的正面形象,寄托作家的满腔悲愤之情。两篇都塑造了悲剧性的崇高的人物形象,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人物形象与作家的情感,二而一地交融着。形象的客体(人物)不是却同时又是抒情的主体(抒情主人公)。裸体男女以死人们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耶稣“悲悯他们的前途”,“仇恨他们的现在”、这里都凝聚着一个先觉者在丑陋的人文环境中的寂然、怆然、愤然的感慨。正是这种情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产生了抒情的艺术力量。
再则,虽有情节,目的却不在于交代某一报仇雪耻故事的本末,不过是借着那样的场面,渲染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波澜。真正的目的还在抒发情感。
《野草》中的多数部分,包括这两篇《复仇》,其艺术表现给人以特异之感。在《复仇》中,用了裸体男女的形象,这在当时无疑是相当特异的。首先这是为了承接开头第一段,既然人的皮肤是薄的,鲜血是美的,那么让皮肤祼露在外,才能显现这美。
其次,这里当然含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一男一女裸体共处的模式,可能始于《圣经·旧约》的《创世纪》,那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的故事。我国传统文艺中没有这样的模式;描写裸体男女,也不合我们的欣赏习惯。
好在20年代已有许多人理解、接受希腊人体艺术,知道那些裸体的是神,是战士,是英雄的形象(钉上十字架的耶稣,也是裸体的),从《复仇》给出的语言符号,可以联想到《掷铁饼者》、《赫尔克里斯》以至《大卫》的艺术形象。由联想产生的健壮有力的体魄,肯定加强了复仇者的人格力量。
同时也与周围的看客,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虽然著衣,而且“衣服都漂亮”,但却是那么无聊、卑琐、渺小。这就极鲜明地把这两种人完全区别了开来。这两个用蔑视的眼光,对着周围群众的裸体人像,如果由雕塑高手做成塑像,为什么不可以产生《拉奥孔》一般的效果呢?看来这题材不仅可以写散文诗,也颇适于雕塑艺术。
《复仇(其二)》中的耶稣形象,也是外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用他做题材的也极少。这两篇散文诗说明鲁迅从古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中,也吸收了一些可用的因素,丰富自己的艺术创造。
人物形象身上贯注了作家的悲愤情绪,这是《复仇》和《复仇(其二)》的基本感情色彩。但在具体描绘中,突出的却是轻蔑,用轻蔑来反衬悲愤,这和《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的直接描绘悲愤是不同的。
因为只有把悲愤化为轻蔑,才能完成“复仇”的主题;而轻蔑只有有了悲愤做内涵,才显得那般深沉而坚实。在“其一”中,这轻蔑 是由路人们的反应表现出来的,即写轻蔑的效果:“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
把“无聊”具体化为小爬虫,游漫于空间,无孔不入,又非常活跃地钻进钻出,好像有孙悟空的瞌睡虫一般的魔力。于是希求鉴赏他人者倒过来被他人所鉴赏,双方调换了 位置。从这样的艺术描绘中反射出轻蔑的力量。
在《复仇(其二)》中则直写耶稣的感觉。他虽然感到透心的痛楚,但却“痛得柔和”、“痛得舒服”,并且“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前者是肉体上的真实感觉,后者是心理上的满足,二者完全相反。这正是对凌辱者的轻蔑所产 生的一种感觉转换,而不是什么表现为群众视死如归。
《复仇》和《复仇(其二)》在语言上,如选词、表述、语调等,也颇特异。一些词的使用法,如“这样地至于永久”、“较永久地悲悯”等,或虚词的叠用,如“甚而至于居然”等,还有某些夸张的修辞:“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等,都显得很特别,与众不同。这对于造成艺术的特异感,也是重要因素。
这里显然有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影响,在鲁迅的第一本杂文《热风》,还有《野草》的某些篇中,都可以看到这类尼采式的语言的痕迹。这种语言的特异,也造成一种不俗、不谐、不训的文章格调,有助于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背逆传统和世俗的性格,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9)复仇文学形象扩展阅读
《复仇》是鲁迅创作的一篇散文诗,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语丝》周刊第七期。
概述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拚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复仇(鲁迅散文诗其一)
❿ 文学作品中复仇者的形象是怎样的
《基督山伯爵》典型的复仇者
一般都是很无辜的人,遇害,走上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