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问兰文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问兰文学

发布时间: 2021-03-23 12:53:36

Ⅰ 谁有《蒋济不以毁己为嫌》的译文

兰花,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花卉,特别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它株形典雅,花姿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人们既从外形鉴赏它的天生丽质,又从气质上寄寓高洁、独秀、气节等人文之思,这样“兰意象”就具有了多重涵义。而名人总是与兰、兰花、兰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于是名人效应下的“兰意象”就更加显示复杂多元。这里,我们拟从纵、横两个角度对“兰意象”作一些评述、剖析。

Ⅱ 兰花的格言

1、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

2、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4、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5、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唐·王勃《春庄》

6、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7、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8、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0、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11、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12、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13、`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14、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15、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16、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1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

18、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石兰》宋·梅尧臣

20、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宋·梅尧臣

(2)问兰文学扩展阅读:

1、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2、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3、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4、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5、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Ⅲ 语文高手来啊~问几个诗句和词语的含义。高分悬赏哦~~

①“芝兰生于深林,不因无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以困而改节。”是什么意思?
灵芝、兰花生长于深深的丛林中,不因为没有人就不散发出芳香;君子修身立德(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因为环境困顿就改变气节。

②“给我一个支点,我便能移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③“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什么意思啊?
石头可以被打破,但不可以改变它坚硬的性质;朱丹可以被磨碎成粉末,但不可以改变它红色的本质。

④其实,花草无所谓美丑,关键看其有无特色;力量无所谓大小,关键看其有无支点;人生无所谓长短,关键看其有无价值。(☆那么,哲学也就自然无所谓是大学问还是小学问,大智慧还是小智慧了,关键看它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有没有自己的着力点,有没有自己的价值。☆)带星号的有什么含义呢?
举一反三,表明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是否有特色、着力点和价值。

⑤“释然”什么意思?
书面用语,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Ⅳ 辨析作为中学生,首先要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后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兰花,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花卉,特别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它株形典雅,花姿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人们既从外形鉴赏它的天生丽质,又从气质上寄寓高洁、独秀、气节等人文之思,这样“兰意象”就具有了多重涵义。而名人总是与兰、兰花、兰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于是名人效应下的“兰意象”就更加显示复杂多元。这里,我们拟从纵、横两个角度对“兰意象”作一些评述、剖析。

Ⅳ 有谁可以告诉我亚米契夫的简介

De Yamiqisi
德·亚米契斯,E.
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

意大利小说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66
年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
发表特写、报道、 短篇小说, 1866年汇集为《军营生
活》出版。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其中著
名的有《西班牙》(1872)、《伦敦游记》(1874)、《摩
洛哥》(1876)、《巴黎游记》(1879),以明快、新颖的
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向意大利
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
许多作品,如《朋友们》(1883)、《在海洋上》(1889),
特别是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 《心》 (旧译《爱的教
育》,1886),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
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
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
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
一体,写了长篇小说《一个教师的小说》(1890)、短篇
小说集《学校和家庭之间》(1892),提倡平民教育,企
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
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
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
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
运动的诞生。
(吕同六)
--------------------------------------------------------------------------------

De Ma’erji
德·马尔基,E.
Emilio De Marchi (1851~1901)

意大利作家。米兰人。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先在米
兰文学科学院当文书,后任教员,并曾在市政部门和慈善、
救济机构任职。1898年创办并主编大众教育丛书《善良
的话》。他的文学创作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他的处女
作幻想小说《一个肉体的两个灵魂》(1878)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以后成为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的主要特点,
是把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与曼佐尼的文学传统结合
起来。他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德梅特里奥·皮亚涅利》
(1890)描写一个公务员债台高筑,又遭受上司的欺凌,歌
颂他们为了人格的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甘愿牺牲一切的
可贵品格。他的其他作品,如《牧师的帽子》(1888)、
《理想主义者贾科莫》(1897),表达了对冷酷的社会和
官吏的谴责,对在痛苦中挣扎的中下层人民寄予深切的
爱怜,文笔通俗,感情深沉,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民族复
兴运动的失望情绪。
(吕同六)
--------------------------------------------------------------------------------

Pasikeli
帕斯科里,G.
Giovanni Pascoli (1855~1912)

意大利诗人。出生在罗马涅区的圣毛罗镇,卒于博
洛尼亚。终生从事写作和拉丁文教学。幼年时,父亲惨
遭暗杀,母亲和4个兄妹相继去世,这在他的心灵上留下
创伤,并影响到他的创作。他回忆童年,缅怀死者,写
了大量的抒情诗,抒发内心的哀痛,并勾勒出一个超脱
尘世的理想世界。作品的特点是比喻华饰,联想丰富,意
境虚幻,气氛感伤,音乐感强。这是在浪漫主义基础上接
受象征派影响形成的独特风格,被认为是诗歌上的创新,
对意大利现代诗歌产生重要影响。缺点是过分雕琢,损
害了作品的表现力。帕斯科里的主要作品是《柽柳集》
(1890)、《最初的诗》(1897)、《卡斯忒维丘之歌》
(1903),以及诗论《童心》(1897)。
(吴正仪)
--------------------------------------------------------------------------------

Saila’ao
塞拉奥,M.
Matilde Serao (1856~1927)

意大利女作家。生于希腊。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
是希腊人。塞拉奥从小生活在那不勒斯。在师范学校毕
业后,曾在电报局当过职员,后从事新闻工作,同她的丈
夫创办《那不勒斯邮报》、《晨报》,并担任《日报》
主编,直到逝世。
塞拉奥的创作体现了真实主义流派的特点,全以她
度过一生的那不勒斯为背景,描绘劳动群众或小资产阶
级的遭遇。她的中短篇小说以她在电报局的生活为素材
描写下层人民特别是妇女的悲苦的生活、朴实的品德和
真挚的爱情,以及她们在金钱关系和旧的道德观念的迫
害下成为可悲的牺牲品的遭遇。
她的长篇小说《女孩的故事》(1886)、《利卡多·
约安娜的遭遇》(1887)、《安乐乡》(1890)、《芭蕾舞
女演员》(1899),或反映风靡一时的彩票热对人的戕害,
或表现潦倒的画家、演员、修女的不幸身世,或描写失
去欢乐的童年。她的作品比较深刻地揭露了风景秀丽并
有“安乐乡”之称的那不勒斯的社会病态和阴暗面。
(吕同六)
--------------------------------------------------------------------------------

Di Jiakemo
迪·贾科莫,S.
Salvatore Di Giacomo (1860~1934)

意大利小说家、诗人。出生在那不勒斯。最初攻读
医学,后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曾在德国短期居住,
写作童话故事。 他的短篇小说集, 如《18世纪舞曲》
(1883)、《那不勒斯故事》(1914),继承意大利真实主
义文学的传统,描写那不勒斯的平民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以后继续在贫困中挣扎的处境。他的作品用那不勒斯
方言写成,笔墨沉郁,充满乡土气息。他的诗歌如《三
月》、《新月》,汲取了民歌的特点,洗练、明净,情
味隽永。
(吕同六)
--------------------------------------------------------------------------------

Siweiwo
斯韦沃,I.
Italo Svevo (1861~1928)

意大利小说家。原名埃托雷·施米茨。出生在的里
雅斯特。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德国人。斯韦沃在德国
巴伐利亚接受中等教育。1879年返回意大利,就读于的
里雅斯特商业学院,一年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进入银
行任职员,同时研读意大利和外国文学作品,达20年之
久。
1892年,他以伊塔洛·斯韦沃的笔名发表第一部长
篇小说《一生》,描写公务员的生活,没有引起舆论的
注意。1898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暮年》问世。作
品写职员布列塔尼在令人厌倦的工作和单调、平庸的生
活中虚度年华。爱情改变了他的生活,但这只是昙花一
现。最终,暮年的布列塔尼失去了恋人和唯一的亲人,陷
入了更深的孤独。斯韦沃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编织
情节的特长已经显露,但作品出版后仍然没有产生反响。
他深感失望,停止发表作品。
1899年,斯韦沃进入岳父开设的商业公司任职。因
商务关系曾到欧洲旅行,并在英、法、德等国居住。这
期间同著名小说家乔伊斯结识,深受影响。1923年,斯
韦沃发表第三部小说《塞诺的意识》,引起轰动。作品
以主人公塞诺根据精神病大夫的建议而写的日记为核心,
通过戒烟的失败、婚姻的苦恼、情场的无聊、朋友的自
杀等一系列事件,刻画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而
又竭力欺骗自己的病态的现代人的形象。作者摒弃传统
的客观描叙的手法,让主人公在日记中直接表白自己的
错综复杂的潜意识,披露复杂的内心感受,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此后发表的短篇小说集《高贵的酒》(1927)、
《成功的玩笑》(1928),都是采用这一艺术手法写成。
1928年,斯韦沃在一次车祸中身亡。他遗留的短篇
小说、游记以及未及完成的散文作品等经人整理陆续出
版。
(吕同六)
--------------------------------------------------------------------------------

Dengnanzhe
邓南遮,G.
Gabriele D’Annunzio (1863~1938)

意大利作家。出身于意大利中部佩斯卡拉的一个富
裕家庭。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读书时发表第一部抒情
诗集。1881年进入罗马大学文学系学习,广泛结交文艺
界、新闻界名流,开始文学创作。1882年发表诗集《新
歌》,模仿卡尔杜齐的风格,歌颂生活的欢乐和自然的美,
引起文坛的注目。早年发表的几部短篇小说集,如《处
女地》(1882)、《少女的书》(1884)、《桑·潘塔莱奥
内》(1886),后来合编为《佩斯卡拉的故事》(1902),
受到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影响,对故乡的自然
风貌,农民、渔夫、贫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同环境的搏
斗,作了真切的描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中也
常常过份渲染他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病态。
《玫瑰小说》三部曲的问世,是邓南遮创作倾向发
生转折、颓废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标志,其中的《欢乐》
(1889)通过艺术家安德雷亚从追求情欲到厌弃人生的变
化,宣扬爱情和欢乐是虚无;《无辜者》(1891)刻划空
虚、孤独和向往死亡的变态心理;《死的胜利》(1894)
表现一对出身资产者的情人无法在爱情中得到解脱,双
双跳崖,在死亡中找到归宿。“三部曲”美化极端的个
人主义者,是资产阶级腐朽的精神世界的写照,具有浓厚
的颓废情调。剧本《琪□康陶》(1899)是为女友,著名
歌剧演员杜丝所作,描写艺术同利己主义、现实环境之
间的冲突,宣扬唯美主义。邓南遮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觉
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善于精确地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美
和色彩,他的文字优雅、柔美,对意大利现代文学和语
言都产生很大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邓南遮接受尼采的哲学思想,在
作品中开始描写肩负“伟大使命”的超人,鼓吹民族沙
文主义和扩张主义。剧本《战舰》(1908)颂扬意大利人
在历史上的英武战功,为意大利帝国主义向海外扩张制
造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邓南遮充当军国主义的吹
鼓手,并志愿入伍,到前线作战。1916年在驾驶飞机执行
军事任务时,一只眼睛受伤失明,被迫退伍。他写了《夜
曲》(1921),通过梦幻般的回忆,赞美战争,讴歌“超
人”身负的历史重任。1919年率领一批敢死队,强行占
领阜姆城。1926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邓南
遮同墨索里尼建立私交。1937年任意大利科学院院长。
(吕同六)
--------------------------------------------------------------------------------

Keluoqi
克罗齐,B.
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
1866年 2月25日生于阿奎拉城邦的佩斯卡塞罗利,不久
即在那不勒斯定居,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
间。他在天主教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1883年父母
死于地震,克罗齐随叔父迁居罗马,入罗马大学学习。因
家境富裕,得能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1947年在那不勒
斯建立了“意大利历史研究院”。1952年11月20日于那
不勒斯去世。
学术思想 克罗齐继承了维柯、黑格尔和德·桑克
蒂斯等人的思想。1903至1944年,他主编《批评》杂志
达41年之久,这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文艺批评刊物。
他发表过反映他整个哲学体系的4部著作:1.《美学,作
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2.《逻辑学,作为纯粹
概念的科学》,3.《实践活动的哲学》,4.《历史学的理
论与实践》。其中以《美学》影响最大,后来接受批评,
写出了《美学要素》,原来的观点略有改变。另外,他还
发表了评论当时欧洲许多重要的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
的作品,如《黑格尔哲学中什么还是活的和什么是已死
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维柯》
和《阿里奥斯托》等,对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详尽的分
析。他还写过一部《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论及了席勒、
海涅、司各特、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易卜生、福楼拜、
莫泊桑等25位作家。
克罗齐把他的 4部哲学著作统称为“精神哲学”。
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是美学和
逻辑学的对象,实践活动是经济和伦理学的对象。
克罗齐的历史观点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历史唯
心主义:把精神活动作为历史过程的决定力量;二是所
谓“历史唯今主义”,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如滚雪球,愈
滚愈大。现存的历史就包括了过去的全部历史,而且历
史事件经现代历史学家分析、判断,已是现代人思想的
产物;它不仅是简单地记录史实,而且也为当前的现实
需要服务。
克罗齐的全部美学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直觉即
艺术。直觉是认识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它所
产生的是个别具体事物的意象。例如直觉到红太阳,心
中就有了一个红太阳的意象,仿佛这红太阳的意象本身
就等于红太阳的存在,是由直觉创造出来以表现人的主
观情感的。
克罗齐认为直觉的功用是给本无形式的情感以形式,
使它因成为意象而形象化。如果情感能恰如其分地被意
象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就是成功的,而美就是成功的表
现。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就是赋形式于物质,
也就是艺术。
克罗齐认为直觉本身就已是表现,在心里完成的就
已是艺术作品。至于他心里完成的作品“外观”出来,
给别人看或给自己以后看,就象灌唱片似的,这种活动
只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克罗齐一方面把文学
艺术看作人的情感的反映,强调文学艺术有特殊的属性
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认为感觉先于观念、行动,否认
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和作家世界观对创作的
指导作用。
克罗齐还发挥了维柯的一个重要观点:语言就是艺
术,语言学就是美学,因为语言与艺术都是表现,即都
是心灵活动的创造。因此,语言与艺术在本质上就只能
是同一的。
克罗齐把艺术活动看作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最
普通的活动,认为人人都有几分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和
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他们是大艺术家,平
常人是小艺术家),没有质的区别(同用直觉)。如果只
有一小部分人是艺术家,那么他们的作品就不能被大部
分人所了解和欣赏。过去有些文艺理论家认为只有少数
“优选者”才有真正判别美丑的本领,在这一点上,克罗
齐继承了维柯的优良传统,抛弃了那种“精神贵族”的
观点。与此相联系的是他的创造与欣赏统一的观点。他
认为,欣赏者必须既要置身于作者的历史情境,又要结
合自己当前的历史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艺术作
品。
政治活动 克罗齐在罗马大学学习时,结识了意大
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和唯意志主义哲学家
乔万尼·詹蒂莱,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开始深入研究黑
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1896至1900年,他发表了一系
列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问题的文章,后来收在《历
史唯物主义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里。从这些文章
中可以看出克罗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趣,但是他
始终持反对态度。
克罗齐一生热心参加政治斗争。1910年担任终身参
议员。1920至1921年,在乔万尼·乔利蒂内阁中任教育
部长。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他拒绝宣誓效忠法西斯
政权,被撤去教育部长职务,并被意大利学院除名。他原
先的好友詹蒂莱完全站到法西斯一边,发表了《法西斯
知识分子宣言》,克罗齐则在1925年发表了著名的《反
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公开与法西斯分子决裂。1926
年,他的寓所遭到法西斯暴徒的洗劫。在法西斯统治时
期,克罗齐写了《意大利史》和《十九世纪欧洲史》。
这两部著作,正如他的 4部“精神哲学”一样,都是从
自由主义观点出发的。1934年,他积极活动重建自由党,
并担任主席。他是现代西方自由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他
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反对墨索里尼,反对马克思关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对近代欧洲文化的贡献是在美
学方面,他是西方美学界最有影响的作家。
(韩邦凯)
--------------------------------------------------------------------------------

Pilandelou
皮兰德娄,L.
Luigi Pirandello (1867~1936)

意大利小说家、怪诞戏剧作家。 1867年6月28日出
生于西西里岛阿格里琴托城一个商业资产阶级家庭。先
后进入帕勒莫大学和罗马大学学习,后在德国波恩大学
研究文学和语言学。1892年回到意大利,执教于罗马高
等师范学校。大学时代曾写过一些抒情诗。由于20世纪
初发表的长、短篇小说,才使他跻于意大利著名作家的
行列。 他一生共写了长篇小说 7部,短篇小说近300篇
(取名《一年的故事》,计15卷)。早期的短篇小说和
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1901),受到维尔加
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影响,描写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
西里的风土人情和贫穷落后,表现下层人民的境遇,揭
发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宗教势力的罪恶和陈腐的道德观
念。这些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笔触细致、真
切、深沉。
以后,皮兰德娄的创作倾向发生了转折。他认为,人
们置身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人的自我世界,都不是单纯
如一的,而是象万花筒一样地变幻莫测。因此,艺术再
也无法立足于真实地摹写现实。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
卡尔》(1904)、《老人与青年》(1913)、《一个电影摄
影师的日记》(1915)是体现这种观点的代表作。
《已故的帕斯卡尔》写乡村图书馆管理员马蒂亚·
帕斯卡尔两次抛弃原先的身份,寻求另一个“自我”的
经历。第一次他因同妻子争吵,愤然出走,人们认定他
失足溺死,他被迫改名梅司,开始戴上“假面”生活。但
由于失去真实的“自我”,他在生活中处处感到被现实
抛弃的痛苦,于是他制造了梅司投河身亡的假象再度出
逃,企图恢复真实的“自我”——帕斯卡尔的生活,但
却再也无法回到原先的生活中去。皮兰德娄借助怪诞、
离奇的情节表明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迷乱、荒唐,人只能
给“自我”戴上种种“假面”,逃遁于虚幻的现实之中,
而最终仍然找不到一席安身之地。
皮兰德娄曾根据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了几部反映西
西里生活的剧本,例如《西西里柠檬》(1910)、《利奥
拉》(1916),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嗣后,相继写
出了一批怪诞剧,进一步发展了《已故的帕斯卡尔》等
小说中的主题,赢得了世界声誉。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描写自称是某个
剧本中的六个人物,被作者所抛弃,闯进一家剧团的排
演场,要求导演把他们的戏排演出来。他们诉说自己的
艰难身世,随着剧情的进展,戏中戏与戏融为一体,虚
构的剧中人的遭遇变成在舞台上表现的真实事件。皮兰
德娄借此揭示现实生活是由一系列幻影组成,变幻莫测,
人的“自我”同样是一系列的幻影,人就生活在这种紊
乱之中。
《亨利四世》(1922)是皮兰德娄另一部著名的怪诞
剧。主题仍然是“自然”与现实、“自我”与“假面”
的冲突。一个青年绅士在化装游行中被情敌暗算受伤,
失去理智,以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自居。12年以后,他
清醒过来,试图恢复原先的生活,然而已不可能,注定
要永远装作疯人生活下去。现实给他铸就了这具疯人的
“假面”,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皮兰德娄的怪诞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幻觉与
现实、过去与现在的界限消失,人物被置于最荒唐离奇
的环境里,通过夸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来表达充
满哲理的思想,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他的戏剧创作反
映了20世纪初意大利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内社会矛盾
异常尖锐的条件下,中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失去立足点
的思想危机。
《亨利四世》剧照
1926至1934年,皮兰德娄带领他的剧团到欧美各国
演出,引起巨大的反响。193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1936年12月10日逝世。
参考书目
L.Russo,I Narratori,Milano-Messina,1958.
C.Salinari, Miti e coscenza del deca dentismo
italiano, Milano,1960.
L.De Castris,Storia di Pirandello,Bari,1962.
F.Vidia,Invito alla lettura di Pirandello,
Milano,1979.
(吕同六)
--------------------------------------------------------------------------------

Dailaida
黛莱达,G.
Grazia Deledda (1871~1936)

意大利女作家。出生于撒丁岛。依靠刻苦自学走上
文学创作道路。最初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后来
逐渐以写作长篇小说为主。她深受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
实主义的影响。她的作品都以撒丁岛乡村为背景,描写
在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侵袭下,撒丁岛乡村古老
的宗法关系的瓦解,乡村居民经济上的破产和精神上蒙
受的创伤,如《埃里亚斯·波尔托卢》(1903)、《灰
烬》(1904)、《橄榄园的火灾》(1918),以及城市文明
同乡村文明的对立和冲突。但她把撒丁岛乡村的灾难归
结为命运的播弄,人在神秘莫测的命运面前,犹如“风
中芦苇”,无能为力(《风中芦苇》,1913)。在这些
小说中,现实主义的力量同宿命论色彩紧密交织。她擅
长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和拟人的手法,描绘撒丁岛的自然
风貌,文笔纤细婉致,抒情韵味浓郁。1926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金。
(吕同六)
--------------------------------------------------------------------------------

Malineidi
马里内蒂,F.T.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1876~1944)

意大利文艺理论家。1876年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
父亲是著名的律师,母亲是抒情诗人。曾在亚历山大的
法国耶稣会学校求学。1893年随家迁居巴黎,继续学习,
广泛接触法国现代派的文学艺术,深受影响。1894年回
到意大利,在帕维亚、热那亚等大学攻读法学,1899年
毕业。他最早的诗歌《老海员》(1897)、《征服星球》
(1902)、《毁灭》(1904),是用法语写成的象征主义作
品,嘲讽社会主义和民主思想。他写的未来主义剧本,如
《饕餮的国王》(1905)、《他们来了》等,展现夸大
的、违反理性的舞台形象和人的梦幻般的、惊恐的感觉。
1905年创办《诗歌》杂志,刊登意大利颓废派的诗作,大
力介绍法国象征派诗人,获得了国际声誉。
1909年 2月20日,他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
来主义宣言》,以后又相继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
(1910)、《未来主义戏剧宣言》(1915)等,提出一整
套未来主义的理论主张。1913年参与创办未来主义刊物
《莱采巴》。同年前往俄国旅行,宣传未来主义。
他的诗歌和散文以违背语言规范的字句,以至杂乱
的模拟音响,枯燥的数学符号,表达未来的“新人”力
图冲破现实的牢笼的焦躁不安的病态情绪。他的长篇小
说《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1910)描绘了“未来的人”
的形象。“未来的人”仿佛机器,具有万能的本领,但
没有心灵,极端残忍,卑鄙无耻。
马里内蒂画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里内蒂是帝国主义战争的
鼓吹者和参加者。1914年发表《未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宣传未来主义同法西斯主义的亲缘关系。从1919年起,
他积极参与法西斯党的活动,成为墨索里尼的帮凶。墨
索里尼建立独裁政权后,马里内蒂被任命为科学院院士、
意大利作家协会主席。1942年随意大利侵略军到苏联。
1944年病死。
(吕同六)
--------------------------------------------------------------------------------

Bangtengpeili
邦滕佩利,M.
Massimo Bontempelli (1878~1960)

意大利作家。他的创作最初仿效卡尔杜齐,后来受
到未来主义的影响。20年代起追随法西斯主义。1926年
创办《20世纪》文学杂志,宣传意大利文学摆脱19世纪
的传统,向近代世界开放。他提出“奇妙的现实主义”
的理论,反对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要求诗人从日常生活
中发掘和展示出非现实的、幻想的和奇妙的诗意,在艺
术上追求明净、富有画意的风格。“奇妙的现实主义”
实际上是为粉饰法西斯统治秩序制造舆论。他根据这一
理论写的作品有小说《镜子前面的棋盘》(1922)、《两
个母亲的儿子》(1929)和后来根据小说改写的一些剧本。
30年代末同法西斯政权发生矛盾,关系疏远。晚年疾病
缠身,很少写作。
(吕同六)
--------------------------------------------------------------------------------

Papini
帕皮尼,G.
Giovanni Papini (1881~1956)

意大利诗人、作家。最初信奉实用主义,后来成为
未来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皈依基督教,写了一
部《基督传》(1919)。法西斯执政后,又鼓吹民族沙文
主义。
1903年创办文艺刊物《列奥那多》,推崇邓南遮,鼓
吹唯美主义,反对文学传统,攻击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以后担任《王国》杂志的主编,宣传民族扩张主义。1913
年创办未来主义刊物《拉切巴》。
帕皮尼著有诗集《诗歌一百页》(1915)、文集《断
裂》(1916)。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12年出版的《一个没
有希望的人》,它实际上是帕皮尼及其志同道合者的传
记,反映他们20世纪初在政治上、艺术上进行“革新”
的由盛而衰的过程。
1939年,帕皮尼任意大利科学院院士。同年,他发
表《我的意大利》一书,在宣传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
旗号下,竭力为墨索里尼政权制造舆论。
(吕同六)
--------------------------------------------------------------------------------

Wengjialeidi
翁加雷蒂,G.
Giuseppe Ungaretti (1880~1970)

意大利诗人。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父母亲是意大
利人。在非洲度过童年和少年。1912年到巴黎,同法国
象征派文人和意大利未来主义者结识。1914年到意大利,
开始在未来主义刊物上发表诗歌。1915至1918年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到前线作战。
翁加雷蒂最初的两部诗集《被埋葬的港口》(

Ⅵ 谁知道亚米气死的资料

De Yamiqisi
德·亚米契斯,E.
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

意大利小说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66
年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
发表特写、报道、 短篇小说, 1866年汇集为《军营生
活》出版。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其中著
名的有《西班牙》(1872)、《伦敦游记》(1874)、《摩
洛哥》(1876)、《巴黎游记》(1879),以明快、新颖的
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向意大利
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
许多作品,如《朋友们》(1883)、《在海洋上》(1889),
特别是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 《心》 (旧译《爱的教
育》,1886),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
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
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
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
一体,写了长篇小说《一个教师的小说》(1890)、短篇
小说集《学校和家庭之间》(1892),提倡平民教育,企
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
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
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
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
运动的诞生。
(吕同六)
--------------------------------------------------------------------------------

De Ma’erji
德·马尔基,E.
Emilio De Marchi (1851~1901)

意大利作家。米兰人。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先在米
兰文学科学院当文书,后任教员,并曾在市政部门和慈善、
救济机构任职。1898年创办并主编大众教育丛书《善良
的话》。他的文学创作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他的处女
作幻想小说《一个肉体的两个灵魂》(1878)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以后成为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的主要特点,
是把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与曼佐尼的文学传统结合
起来。他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德梅特里奥·皮亚涅利》
(1890)描写一个公务员债台高筑,又遭受上司的欺凌,歌
颂他们为了人格的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甘愿牺牲一切的
可贵品格。他的其他作品,如《牧师的帽子》(1888)、
《理想主义者贾科莫》(1897),表达了对冷酷的社会和
官吏的谴责,对在痛苦中挣扎的中下层人民寄予深切的
爱怜,文笔通俗,感情深沉,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民族复
兴运动的失望情绪。
(吕同六)
--------------------------------------------------------------------------------

Pasikeli
帕斯科里,G.
Giovanni Pascoli (1855~1912)

意大利诗人。出生在罗马涅区的圣毛罗镇,卒于博
洛尼亚。终生从事写作和拉丁文教学。幼年时,父亲惨
遭暗杀,母亲和4个兄妹相继去世,这在他的心灵上留下
创伤,并影响到他的创作。他回忆童年,缅怀死者,写
了大量的抒情诗,抒发内心的哀痛,并勾勒出一个超脱
尘世的理想世界。作品的特点是比喻华饰,联想丰富,意
境虚幻,气氛感伤,音乐感强。这是在浪漫主义基础上接
受象征派影响形成的独特风格,被认为是诗歌上的创新,
对意大利现代诗歌产生重要影响。缺点是过分雕琢,损
害了作品的表现力。帕斯科里的主要作品是《柽柳集》
(1890)、《最初的诗》(1897)、《卡斯忒维丘之歌》
(1903),以及诗论《童心》(1897)。
(吴正仪)
--------------------------------------------------------------------------------

Saila’ao
塞拉奥,M.
Matilde Serao (1856~1927)

意大利女作家。生于希腊。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
是希腊人。塞拉奥从小生活在那不勒斯。在师范学校毕
业后,曾在电报局当过职员,后从事新闻工作,同她的丈
夫创办《那不勒斯邮报》、《晨报》,并担任《日报》
主编,直到逝世。
塞拉奥的创作体现了真实主义流派的特点,全以她
度过一生的那不勒斯为背景,描绘劳动群众或小资产阶
级的遭遇。她的中短篇小说以她在电报局的生活为素材,
描写下层人民特别是妇女的悲苦的生活、朴实的品德和
真挚的爱情,以及她们在金钱关系和旧的道德观念的迫
害下成为可悲的牺牲品的遭遇。
她的长篇小说《女孩的故事》(1886)、《利卡多·
约安娜的遭遇》(1887)、《安乐乡》(1890)、《芭蕾舞
女演员》(1899),或反映风靡一时的彩票热对人的戕害,
或表现潦倒的画家、演员、修女的不幸身世,或描写失
去欢乐的童年。她的作品比较深刻地揭露了风景秀丽并
有“安乐乡”之称的那不勒斯的社会病态和阴暗面。
(吕同六)
--------------------------------------------------------------------------------

Di Jiakemo
迪·贾科莫,S.
Salvatore Di Giacomo (1860~1934)

意大利小说家、诗人。出生在那不勒斯。最初攻读
医学,后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曾在德国短期居住,
写作童话故事。 他的短篇小说集, 如《18世纪舞曲》
(1883)、《那不勒斯故事》(1914),继承意大利真实主
义文学的传统,描写那不勒斯的平民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以后继续在贫困中挣扎的处境。他的作品用那不勒斯
方言写成,笔墨沉郁,充满乡土气息。他的诗歌如《三
月》、《新月》,汲取了民歌的特点,洗练、明净,情
味隽永。
(吕同六)
--------------------------------------------------------------------------------

Siweiwo
斯韦沃,I.
Italo Svevo (1861~1928)

意大利小说家。原名埃托雷·施米茨。出生在的里
雅斯特。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德国人。斯韦沃在德国
巴伐利亚接受中等教育。1879年返回意大利,就读于的
里雅斯特商业学院,一年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进入银
行任职员,同时研读意大利和外国文学作品,达20年之
久。
1892年,他以伊塔洛·斯韦沃的笔名发表第一部长
篇小说《一生》,描写公务员的生活,没有引起舆论的
注意。1898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暮年》问世。作
品写职员布列塔尼在令人厌倦的工作和单调、平庸的生
活中虚度年华。爱情改变了他的生活,但这只是昙花一
现。最终,暮年的布列塔尼失去了恋人和唯一的亲人,陷
入了更深的孤独。斯韦沃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编织
情节的特长已经显露,但作品出版后仍然没有产生反响。
他深感失望,停止发表作品。
1899年,斯韦沃进入岳父开设的商业公司任职。因
商务关系曾到欧洲旅行,并在英、法、德等国居住。这
期间同著名小说家乔伊斯结识,深受影响。1923年,斯
韦沃发表第三部小说《塞诺的意识》,引起轰动。作品
以主人公塞诺根据精神病大夫的建议而写的日记为核心,
通过戒烟的失败、婚姻的苦恼、情场的无聊、朋友的自
杀等一系列事件,刻画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而
又竭力欺骗自己的病态的现代人的形象。作者摒弃传统
的客观描叙的手法,让主人公在日记中直接表白自己的
错综复杂的潜意识,披露复杂的内心感受,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此后发表的短篇小说集《高贵的酒》(1927)、
《成功的玩笑》(1928),都是采用这一艺术手法写成。
1928年,斯韦沃在一次车祸中身亡。他遗留的短篇
小说、游记以及未及完成的散文作品等经人整理陆续出
版。
(吕同六)
--------------------------------------------------------------------------------

Dengnanzhe
邓南遮,G.
Gabriele D’Annunzio (1863~1938)

意大利作家。出身于意大利中部佩斯卡拉的一个富
裕家庭。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读书时发表第一部抒情
诗集。1881年进入罗马大学文学系学习,广泛结交文艺
界、新闻界名流,开始文学创作。1882年发表诗集《新
歌》,模仿卡尔杜齐的风格,歌颂生活的欢乐和自然的美,
引起文坛的注目。早年发表的几部短篇小说集,如《处
女地》(1882)、《少女的书》(1884)、《桑·潘塔莱奥
内》(1886),后来合编为《佩斯卡拉的故事》(1902),
受到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影响,对故乡的自然
风貌,农民、渔夫、贫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同环境的搏
斗,作了真切的描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中也
常常过份渲染他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病态。
《玫瑰小说》三部曲的问世,是邓南遮创作倾向发
生转折、颓废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标志,其中的《欢乐》
(1889)通过艺术家安德雷亚从追求情欲到厌弃人生的变
化,宣扬爱情和欢乐是虚无;《无辜者》(1891)刻划空
虚、孤独和向往死亡的变态心理;《死的胜利》(1894)
表现一对出身资产者的情人无法在爱情中得到解脱,双
双跳崖,在死亡中找到归宿。“三部曲”美化极端的个
人主义者,是资产阶级腐朽的精神世界的写照,具有浓厚
的颓废情调。剧本《琪□康陶》(1899)是为女友,著名
歌剧演员杜丝所作,描写艺术同利己主义、现实环境之
间的冲突,宣扬唯美主义。邓南遮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觉
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善于精确地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美
和色彩,他的文字优雅、柔美,对意大利现代文学和语
言都产生很大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邓南遮接受尼采的哲学思想,在
作品中开始描写肩负“伟大使命”的超人,鼓吹民族沙
文主义和扩张主义。剧本《战舰》(1908)颂扬意大利人
在历史上的英武战功,为意大利帝国主义向海外扩张制
造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邓南遮充当军国主义的吹
鼓手,并志愿入伍,到前线作战。1916年在驾驶飞机执行
军事任务时,一只眼睛受伤失明,被迫退伍。他写了《夜
曲》(1921),通过梦幻般的回忆,赞美战争,讴歌“超
人”身负的历史重任。1919年率领一批敢死队,强行占
领阜姆城。1926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邓南
遮同墨索里尼建立私交。1937年任意大利科学院院长。
(吕同六)
--------------------------------------------------------------------------------

Keluoqi
克罗齐,B.
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
1866年 2月25日生于阿奎拉城邦的佩斯卡塞罗利,不久
即在那不勒斯定居,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
间。他在天主教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1883年父母
死于地震,克罗齐随叔父迁居罗马,入罗马大学学习。因
家境富裕,得能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1947年在那不勒
斯建立了“意大利历史研究院”。1952年11月20日于那
不勒斯去世。
学术思想 克罗齐继承了维柯、黑格尔和德·桑克
蒂斯等人的思想。1903至1944年,他主编《批评》杂志
达41年之久,这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文艺批评刊物。
他发表过反映他整个哲学体系的4部著作:1.《美学,作
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2.《逻辑学,作为纯粹
概念的科学》,3.《实践活动的哲学》,4.《历史学的理
论与实践》。其中以《美学》影响最大,后来接受批评,
写出了《美学要素》,原来的观点略有改变。另外,他还
发表了评论当时欧洲许多重要的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
的作品,如《黑格尔哲学中什么还是活的和什么是已死
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维柯》
和《阿里奥斯托》等,对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详尽的分
析。他还写过一部《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论及了席勒、
海涅、司各特、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易卜生、福楼拜、
莫泊桑等25位作家。
克罗齐把他的 4部哲学著作统称为“精神哲学”。
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是美学和
逻辑学的对象,实践活动是经济和伦理学的对象。
克罗齐的历史观点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历史唯
心主义:把精神活动作为历史过程的决定力量;二是所
谓“历史唯今主义”,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如滚雪球,愈
滚愈大。现存的历史就包括了过去的全部历史,而且历
史事件经现代历史学家分析、判断,已是现代人思想的
产物;它不仅是简单地记录史实,而且也为当前的现实
需要服务。
克罗齐的全部美学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直觉即
艺术。直觉是认识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它所
产生的是个别具体事物的意象。例如直觉到红太阳,心
中就有了一个红太阳的意象,仿佛这红太阳的意象本身
就等于红太阳的存在,是由直觉创造出来以表现人的主
观情感的。
克罗齐认为直觉的功用是给本无形式的情感以形式,
使它因成为意象而形象化。如果情感能恰如其分地被意
象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就是成功的,而美就是成功的表
现。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就是赋形式于物质,
也就是艺术。
克罗齐认为直觉本身就已是表现,在心里完成的就
已是艺术作品。至于他心里完成的作品“外观”出来,
给别人看或给自己以后看,就象灌唱片似的,这种活动
只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克罗齐一方面把文学
艺术看作人的情感的反映,强调文学艺术有特殊的属性
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认为感觉先于观念、行动,否认
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和作家世界观对创作的
指导作用。
克罗齐还发挥了维柯的一个重要观点:语言就是艺
术,语言学就是美学,因为语言与艺术都是表现,即都
是心灵活动的创造。因此,语言与艺术在本质上就只能
是同一的。
克罗齐把艺术活动看作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最
普通的活动,认为人人都有几分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和
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他们是大艺术家,平
常人是小艺术家),没有质的区别(同用直觉)。如果只
有一小部分人是艺术家,那么他们的作品就不能被大部
分人所了解和欣赏。过去有些文艺理论家认为只有少数
“优选者”才有真正判别美丑的本领,在这一点上,克罗
齐继承了维柯的优良传统,抛弃了那种“精神贵族”的
观点。与此相联系的是他的创造与欣赏统一的观点。他
认为,欣赏者必须既要置身于作者的历史情境,又要结
合自己当前的历史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艺术作
品。
政治活动 克罗齐在罗马大学学习时,结识了意大
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和唯意志主义哲学家
乔万尼·詹蒂莱,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开始深入研究黑
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1896至1900年,他发表了一系
列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问题的文章,后来收在《历
史唯物主义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里。从这些文章
中可以看出克罗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趣,但是他
始终持反对态度。
克罗齐一生热心参加政治斗争。1910年担任终身参
议员。1920至1921年,在乔万尼·乔利蒂内阁中任教育
部长。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他拒绝宣誓效忠法西斯
政权,被撤去教育部长职务,并被意大利学院除名。他原
先的好友詹蒂莱完全站到法西斯一边,发表了《法西斯
知识分子宣言》,克罗齐则在1925年发表了著名的《反
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公开与法西斯分子决裂。1926
年,他的寓所遭到法西斯暴徒的洗劫。在法西斯统治时
期,克罗齐写了《意大利史》和《十九世纪欧洲史》。
这两部著作,正如他的 4部“精神哲学”一样,都是从
自由主义观点出发的。1934年,他积极活动重建自由党,
并担任主席。他是现代西方自由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他
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反对墨索里尼,反对马克思关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对近代欧洲文化的贡献是在美
学方面,他是西方美学界最有影响的作家。
(韩邦凯)
--------------------------------------------------------------------------------

Pilandelou
皮兰德娄,L.
Luigi Pirandello (1867~1936)

意大利小说家、怪诞戏剧作家。 1867年6月28日出
生于西西里岛阿格里琴托城一个商业资产阶级家庭。先
后进入帕勒莫大学和罗马大学学习,后在德国波恩大学
研究文学和语言学。1892年回到意大利,执教于罗马高
等师范学校。大学时代曾写过一些抒情诗。由于20世纪
初发表的长、短篇小说,才使他跻于意大利著名作家的
行列。 他一生共写了长篇小说 7部,短篇小说近300篇
(取名《一年的故事》,计15卷)。早期的短篇小说和
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1901),受到维尔加
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影响,描写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
西里的风土人情和贫穷落后,表现下层人民的境遇,揭
发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宗教势力的罪恶和陈腐的道德观
念。这些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笔触细致、真
切、深沉。
以后,皮兰德娄的创作倾向发生了转折。他认为,人
们置身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人的自我世界,都不是单纯
如一的,而是象万花筒一样地变幻莫测。因此,艺术再
也无法立足于真实地摹写现实。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
卡尔》(1904)、《老人与青年》(1913)、《一个电影摄
影师的日记》(1915)是体现这种观点的代表作。
《已故的帕斯卡尔》写乡村图书馆管理员马蒂亚·
帕斯卡尔两次抛弃原先的身份,寻求另一个“自我”的
经历。第一次他因同妻子争吵,愤然出走,人们认定他
失足溺死,他被迫改名梅司,开始戴上“假面”生活。但
由于失去真实的“自我”,他在生活中处处感到被现实
抛弃的痛苦,于是他制造了梅司投河身亡的假象再度出
逃,企图恢复真实的“自我”——帕斯卡尔的生活,但
却再也无法回到原先的生活中去。皮兰德娄借助怪诞、
离奇的情节表明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迷乱、荒唐,人只能
给“自我”戴上种种“假面”,逃遁于虚幻的现实之中,
而最终仍然找不到一席安身之地。
皮兰德娄曾根据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了几部反映西
西里生活的剧本,例如《西西里柠檬》(1910)、《利奥
拉》(1916),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嗣后,相继写
出了一批怪诞剧,进一步发展了《已故的帕斯卡尔》等
小说中的主题,赢得了世界声誉。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描写自称是某个
剧本中的六个人物,被作者所抛弃,闯进一家剧团的排
演场,要求导演把他们的戏排演出来。他们诉说自己的
艰难身世,随着剧情的进展,戏中戏与戏融为一体,虚
构的剧中人的遭遇变成在舞台上表现的真实事件。皮兰
德娄借此揭示现实生活是由一系列幻影组成,变幻莫测,
人的“自我”同样是一系列的幻影,人就生活在这种紊
乱之中。
《亨利四世》(1922)是皮兰德娄另一部著名的怪诞
剧。主题仍然是“自然”与现实、“自我”与“假面”
的冲突。一个青年绅士在化装游行中被情敌暗算受伤,
失去理智,以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自居。12年以后,他
清醒过来,试图恢复原先的生活,然而已不可能,注定
要永远装作疯人生活下去。现实给他铸就了这具疯人的
“假面”,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皮兰德娄的怪诞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幻觉与
现实、过去与现在的界限消失,人物被置于最荒唐离奇
的环境里,通过夸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来表达充
满哲理的思想,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他的戏剧创作反
映了20世纪初意大利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内社会矛盾
异常尖锐的条件下,中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失去立足点
的思想危机。
《亨利四世》剧照
1926至1934年,皮兰德娄带领他的剧团到欧美各国
演出,引起巨大的反响。193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1936年12月10日逝世。
参考书目
L.Russo,I Narratori,Milano-Messina,1958.
C.Salinari, Miti e coscenza del deca dentismo
italiano, Milano,1960.
L.De Castris,Storia di Pirandello,Bari,1962.
F.Vidia,Invito alla lettura di Pirandello,
Milano,1979.
(吕同六)
--------------------------------------------------------------------------------

Dailaida
黛莱达,G.
Grazia Deledda (1871~1936)

意大利女作家。出生于撒丁岛。依靠刻苦自学走上
文学创作道路。最初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后来
逐渐以写作长篇小说为主。她深受以维尔加为代表的真
实主义的影响。她的作品都以撒丁岛乡村为背景,描写
在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侵袭下,撒丁岛乡村古老
的宗法关系的瓦解,乡村居民经济上的破产和精神上蒙
受的创伤,如《埃里亚斯·波尔托卢》(1903)、《灰
烬》(1904)、《橄榄园的火灾》(1918),以及城市文明
同乡村文明的对立和冲突。但她把撒丁岛乡村的灾难归
结为命运的播弄,人在神秘莫测的命运面前,犹如“风
中芦苇”,无能为力(《风中芦苇》,1913)。在这些
小说中,现实主义的力量同宿命论色彩紧密交织。她擅
长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和拟人的手法,描绘撒丁岛的自然
风貌,文笔纤细婉致,抒情韵味浓郁。1926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金。
(吕同六)
--------------------------------------------------------------------------------

Malineidi
马里内蒂,F.T.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1876~1944)

意大利文艺理论家。1876年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
父亲是著名的律师,母亲是抒情诗人。曾在亚历山大的
法国耶稣会学校求学。1893年随家迁居巴黎,继续学习,
广泛接触法国现代派的文学艺术,深受影响。1894年回
到意大利,在帕维亚、热那亚等大学攻读法学,1899年
毕业。他最早的诗歌《老海员》(1897)、《征服星球》
(1902)、《毁灭》(1904),是用法语写成的象征主义作
品,嘲讽社会主义和民主思想。他写的未来主义剧本,如
《饕餮的国王》(1905)、《他们来了》等,展现夸大
的、违反理性的舞台形象和人的梦幻般的、惊恐的感觉。
1905年创办《诗歌》杂志,刊登意大利颓废派的诗作,大
力介绍法国象征派诗人,获得了国际声誉。
1909年 2月20日,他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
来主义宣言》,以后又相继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
(1910)、《未来主义戏剧宣言》(1915)等,提出一整
套未来主义的理论主张。1913年参与创办未来主义刊物
《莱采巴》。同年前往俄国旅行,宣传未来主义。
他的诗歌和散文以违背语言规范的字句,以至杂乱
的模拟音响,枯燥的数学符号,表达未来的“新人”力
图冲破现实的牢笼的焦躁不安的病态情绪。他的长篇小
说《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1910)描绘了“未来的人”
的形象。“未来的人”仿佛机器,具有万能的本领,但
没有心灵,极端残忍,卑鄙无耻。
马里内蒂画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里内蒂是帝国主义战争的
鼓吹者和参加者。1914年发表《未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宣传未来主义同法西斯主义的亲缘关系。从1919年起,
他积极参与法西斯党的活动,成为墨索里尼的帮凶。墨
索里尼建立独裁政权后,马里内蒂被任命为科学院院士、
意大利作家协会主席。1942年随意大利侵略军到苏联。
1944年病死。
(吕同六)
--------------------------------------------------------------------------------

Bangtengpeili
邦滕佩利,M.
Massimo Bontempelli (1878~1960)

意大利作家。他的创作最初仿效卡尔杜齐,后来受
到未来主义的影响。20年代起追随法西斯主义。1926年
创办《20世纪》文学杂志,宣传意大利文学摆脱19世纪
的传统,向近代世界开放。他提出“奇妙的现实主义”
的理论,反对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要求诗人从日常生活
中发掘和展示出非现实的、幻想的和奇妙的诗意,在艺
术上追求明净、富有画意的风格。“奇妙的现实主义”
实际上是为粉饰法西斯统治秩序制造舆论。他根据这一
理论写的作品有小说《镜子前面的棋盘》(1922)、《两
个母亲的儿子》(1929)和后来根据小说改写的一些剧本。
30年代末同法西斯政权发生矛盾,关系疏远。晚年疾病
缠身,很少写作。
(吕同六)
--------------------------------------------------------------------------------

Papini
帕皮尼,G.
Giovanni Papini (1881~1956)

意大利诗人、作家。最初信奉实用主义,后来成为
未来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皈依基督教,写了一
部《基督传》(1919)。法西斯执政后,又鼓吹民族沙文
主义。
1903年创办文艺刊物《列奥那多》,推崇邓南遮,鼓
吹唯美主义,反对文学传统,攻击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以后担任《王国》杂志的主编,宣传民族扩张主义。1913
年创办未来主义刊物《拉切巴》。
帕皮尼著有诗集《诗歌一百页》(1915)、文集《断
裂》(1916)。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12年出版的《一个没
有希望的人》,它实际上是帕皮尼及其志同道合者的传
记,反映他们20世纪初在政治上、艺术上进行“革新”
的由盛而衰的过程。
1939年,帕皮尼任意大利科学院院士。同年,他发
表《我的意大利》一书,在宣传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
旗号下,竭力为墨索里尼政权制造舆论。
(吕同六)
--------------------------------------------------------------------------------

Wengjialeidi
翁加雷蒂,G.
Giuseppe Ungaretti (1880~1970)

意大利诗人。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父母亲是意大
利人。在非洲度过童年和少年。1912年到巴黎,同法国
象征派文人和意大利未来主义者结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