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文学系金字奖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文学系金字奖

发布时间: 2021-03-22 20:47:09

⑴ 荣誉的作者简介

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作教研室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杰出访问者”。
文学系电影剧作专业97级、00级、02、04、05、06级研究生导师。文学系97剧作本科班主任教员。文学系“2002编导专升本班”主任教员;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02导演专升本班”主任教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4—2005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杰出访问学者”。
北京电影学院第二届电影“金字奖”评委会主席。

⑵ 柴梦婕的作品列表

2012年,大型鸟巢音乐剧《鸟巢·吸引》剧本执笔(总导演:陆川,2012年9月公演)。
电影剧本《孟小冬》获得第三届“北京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一等奖(唯一)。
2013年,电影《与催眠师同眠》编剧(导演:陆川,正在筹备)。 《庭花落》(2005.12)
一口气不来,去何处安身。
很多年以后,人们在宁王府废墟的不远处发现了一堆白骨,是两个人的尸骨紧紧相拥在一起。
《蝴蝶君》(2006.4)
小轩窗,正梳妆。曾经,她流着泪为他勾眉。她说,下辈子,她还要做他的妹妹,一生一世为他勾眉。
繁华,亦只是一掬细沙。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部长长的戏。
《冷月烟花》(2006.7)
有时在深夜,如困兽般嘶叫、挣逃,终究逃不开宿命。她卧于墙角望着他,泪水静静地淌。她从身后抱紧他,于一席被褥内给他温暖。
她从未说过爱他,只是爱着,不敢开口。那些牵扯不已的过往,寂寞到极致,却只剩昏暗的结局。
死可瞑目,真是死可瞑目,却不见得生的这一辈子值当了来这世上一回。
《烟花祭》(2006.11)
还记得,那只千年白狐的三生三世。她也曾是民国时荣府的婢女,然而“天下男子,十九薄幸”,最终是“谁知负心,恩爱成灰”。
这是她生命里一次快乐的下坠,在漆黑的夜色里,她看到几千年前那个书生的影子。后来,传说一只白狐落在地上,碎成一口朱红色的湖。
如同一个人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叶,浮木,空琉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去。
生命是一场幻觉,是一场华丽的葬礼。
《两生花》(2007.2)
她站在苏州河旁的那棵榕树下,用冰凉的手指触碰树上刻的字,仿佛在触摸树的伤口。内心的疼痛,像蓝玫瑰一样绽放。她说,时间是什么,是不是一条寂寞的会淹没我的河流。
那么永远呢,是不是这棵树上寂寞空洞的伤口。
《九月麦田》(2007.12)
她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她的母亲因为爱一个男人,为他生下孩子,却注定一生要为他守口如瓶。
《罪孽》(2007.12)
中年时他突然发觉自己一无所有。充满了沧桑的他站立在庭院的中央,背景渐渐变成黑白。接下来是少年的印象,接下来是儿童的印象,而后是哇哇大哭襁褓中的婴儿。后来是他的母亲被一群人拖进树林里受到轮奸。
一把雕刻的刀,在那面墙的黑色木版上雕刻,卷起一缕缕木花,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痕,仿佛心底的烙印,一生一世的铭刻与记忆。
《天堂海》(2008.2)
她只是在海里睡着了。
天堂是一片冰蓝色的海。
《赎罪》(2008.7)
他们都同样孤独,同样饥渴,那种对爱的极度的渴求,撕咬着彼此的灵魂,恨不得嵌进对方的骨血里。
她所渴求而得不到的爱,在岁月里化为怨恨的毒火。她的悲恨,比大海还深。可当她汹涌澎湃的悲恨碰到他倾泻而出的悲伤,终于就融化了。她在失掉对父亲的梦之后,就长眠于对他的梦中不愿清醒。
她想起往事,然后她哭泣起来,她在他的肩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渗出了血。他感觉到痛,他的肩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她要他永远都记得她。
永远,到底多远。
《天堂映画》(2008.11)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是当你想忘记一件事,把它完全从脑海中抹走,而你永远做不到,它不会离开你,像背后灵般跟着你。
她的眼泪流下来,她说,救我。
是那么深刻的爱。可以把一个人的种种完全印在脑子里。整个思想和身体。完完全全。
《浮云》(2010.5)
底层生活,一个女人不断被遗弃的一生。挣扎、绝望、压抑,无法言说的悲哀。
《海上花》(2010.2)
中篇小说。1885年—1912年,历经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胜利,讲述了晚清时期一个大家族的败落、一个画家的归隐和一个女人的浮沉一生。
《此生此世》(2011.1)
文革小说。旧上海文人与明星之女的悲苦一生。
一个女人,母亲被批斗而跳楼自杀,恋人被批斗而割去所有动脉鲜血流尽而死,她精神失常,与比自己小十岁的男人相恋,怀孕,一起偷渡失败而被关押,被所有人唾弃、孤立、批斗,独自生下孩子,被迫送人,想念母亲与孩子,工作无着,无住处,最后一步步被逼死。
此一生,彼一世,唯有死是谁也代替不了。 散文:
《流烟非雨》(2006.2)
独孤求败,其实败的一直是自己。
《印记》(2007.10)
我的心是一座空空的废墟,那里永远筑不出欢城。
《过往的爱》(2008.6)
我看到寂寞的血滴沿着玻璃缓缓滑落。原来,鲜血也可以这样的缠绵。
与你一别经年企图再遇,流年追悔不及。
伤口,开始感觉到疼了。
《起舞》(2008.8)
我的青春岁月。
尽管屋子里的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用手推它摆动起来,它的光线也会歌唱。
《幽闭的青春》(2009.1)
你其实根本没有离开海:时间和生活漫过的地方,都是深渊。
《他远在人群》(2009.2)
今生已过也,愿结来生缘。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2009.4)
海德格尔哲学
论文:
《80后青少年写作者精神现状调查》(2009.9)
《被社会拒绝的边缘人——浅析李沧东电影中人物的悲剧性》(2012.5) 2009年,编剧、导演微电影《悲梦》。
父亲与情妇偷情,生母因此在衣橱中上吊自杀。年幼的女儿目睹父亲的偷情,并无法忘记生母的死,很多年来一直与幻觉中的生母生活在一起,直到砸碎镜子后看到生母的遗像,才相信生母已死。父亲的情妇成为继母,父亲因深爱继母,为留她永远在身边就致残继母的双腿。父亲入狱后,继母为报复父亲,就捆绑住女儿的双腿,不让她离开。女儿一直想逃出去寻找父亲。继母虐待她,用发簪划破她的脸。几年后,父亲在狱中服毒自尽,继母得知后悲伤欲绝,精神崩溃了,最后割腕,并抱着丈夫的雕像自杀。继母放了女儿,女儿逃离了,最后却死在寻父的路途中……世界之大,却没有她的去路。
2010年,编剧、导演微电影《云》,该片入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第八届金字奖。
一个落魄的男人因寻找多年外出打工却无信的弟弟,被骗到山西一个煤窑地,被关了起来。在关着的地方,他竟然遇见了多年未见的前女友。他们回忆了过往的种种。包括女人父亲破产负债累累后去矿地做工,她因父亲债务及救男友出来,被迫被黑道债主逼至卖淫,后因故被关进派出所,随生母回到重组的家庭后,又始终不被接纳,同时男友又另结新欢,她于是去矿地上寻找父亲……生活一步步将她逼入苦痛和深渊,她却一直向往能自由的活着。
2011年,编剧、导演微电影《电梯幻想曲》(《Small Desires》),该片入围2011年百事上海短片竞赛。
一个女清洁工的爱情白日梦。
2015年,编剧、导演微电影《星空》。
一个即将结婚的女人去见自己高中时暗恋的男人,二人展开了一段关于记忆与生命之痛的对话……

⑶ 谁能给我一些少数民族影视发展的一些材料啊~~谢谢~最好是某一个民族的~

中国电影百年之际,藏族人自己指导的本土第一部电影:

影片《静静的嘛呢石》基本概况

片名:静静的嘛呢石
导演/编剧:万玛才旦
主演:洛桑丹派 饰 小喇嘛
确赛 饰 老喇嘛
特别出演:巨焕仓活佛 饰 小活佛
总策划/制片人:李安
出品人: 潘佩聪 多拉 李安
宗教顾问: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监制:杜庆春
策划:宁敬武 冯平 马修雯 岗迅
摄影:杜杰
美术:松太加
录音:李哲
类型:纪录/剧情
发行:北京博纳百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同道新文广告有限公司

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万玛才旦 注册号:784435

住所: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黄亭子7号楼905室

导演万玛才旦

万玛才旦 来自安多藏区。先后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硕士。
自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用藏、汉文在《西藏文学》、《西藏文艺》、《民族文学》、《章恰尔》、《岗尖梅朵》等报刊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译文十余篇,论文数篇,作品入选多种集子。

主要文学作品
藏文作品主要有:《城市生活》、《岗》、《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怀念诗人杜超》。
汉文作品主要有:《诱惑》、《没有下雪的冬天》、《流浪歌手的梦》、《寻访阿卡图巴》等。
翻译作品主要有:《歌声苍白》、《猫》、《黑雪》、《一天的幻变》等。
藏文中短篇小说集、汉文中短篇小说集、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大师在西藏》、长篇翻译作品《尸语》(藏族经典民间故事集)等书也即将出版。
获奖文学作品
小说《诱惑》于1997年荣获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届文学作品创作评奖二等奖;
小说《岗》于1999年荣获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
小说《乞丐》于2001年荣获西藏自治区全国文艺作品联展优秀作品奖;
广播小说《岗》于2001年荣获五省区藏语广播小说评比一等奖;
小说《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于2004年荣获 “章恰尔”文学奖;
2003年荣获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联合颁发的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秀奖等多种奖项。
2002年开始创作电影文学剧本 主要电影剧本有:
《静静的嘛呢石》(短片剧本 2002)
《吐蕃秘史》(长片剧本2003)
《草原》(短片剧本2004)
《天湖》(长片剧本2004与龙仁青合写)
《静静的嘛呢石》(长片剧本2004)
短片剧本《静静的嘛呢石》于2003年被拍摄成DV短片。 该片荣获:
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短片竞赛单元专业组剧情类优秀奖;
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优秀影片奖;
北京首届国际DV论坛剧情片大奖;
第二届亚细亚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韩国汉城)。
短片剧本《草原》于2004年拍摄成35毫米彩色故事短片。该片荣获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中国学生最佳短片奖,已送往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荷兰等国国际电影节参赛参展。

长片剧本《静静的嘛呢石》由北京博纳百家文化发展公司、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新文同道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已投入拍摄,现已入围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和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经过多方努力,剧情长片《静静的嘛呢石》的全部版权已由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将于六月一日正式同藏区群众见面。目前,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策划具体展映事宜,首站定在青海西宁。

《静静的嘛呢石》记者见面会及放映活动在京举行

由第一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编剧并指导的本土电影《静静的嘛呢石》记者见面会及放映活动,于25日下午3点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静静的嘛呢石》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一部由藏族导演指导的本土电影,也是第一部反映藏族当代现实生活的故事影片。这部电影由北京同道新文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博纳百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片采用实景拍摄、

藏语对白,剧中人物全部由藏族非职业演员出演,原汁原味还原西藏,全景式展现了这个神秘高原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

该片导演万玛才旦表示:“真实地讲述故乡的故事,是我多年来的心愿,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经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讲述我故乡的故事,这些使我的故乡一直以来蒙上了一层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纱,给世人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蛮荒之地的感觉。这些人常常信誓旦旦地标榜自己所展示的是真实的,但这种真实反而使人们更加看不清我故乡的面貌,看不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喜欢这样的“真实”,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真实故事,展示故乡的真实面貌,再现故乡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著名藏学家降边嘉措先生发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系主任周星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刘一兵发言著名藏族歌唱家拉姆措在电影放映之前献唱

据悉,这部影片已经提前获邀入围10月6日——14日在韩国港口城市釜山举办的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新流行趋势”(“NewCurrents”)单元,同时,9月底10月初举办的第24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与虎”(TheDragons and TigersAward for YoungCinemaCompetition)竞赛单元也很早就向该片发出了正式邀请。该片总策划兼制片人李安认为,“这部电影能走得更远。因为这是中国民族电影中一个全新的品种,尤其是涉藏题材电影中的一个新类型。这部以写实主义为主要风格的作品,摒弃了以往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中常见的汉族(导演)文化视点、以女性为主角的叙事模式和追求陌生化表象视觉奇观的虚拟想象。这部片子将会给包括藏族观众在内的所有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参加当天记者见面会的除了《静静的嘛呢石》的导演兼编剧万玛才旦、制片李安以及其他主创人员外,还包括著名藏学家降边嘉措先生,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诺布旺丹,知名藏族企业家索朗旺清,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刘一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系主任周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藏族流行歌手组合阿佳高原红、藏族著名歌唱家拉姆措等。他们在发言中给予了万玛才旦以及这部电影很高的评价。另外北京电影学院著名导演田壮壮因故未能出席当天的活动。当天还有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新浪网、新京报、京华时报、中国民族报等多家媒体参加并报道了此次活动。记者见面会结束后举行了电影的放映活动,整个放映厅内座无虚席,甚至在两边的过道上都坐满了观众,虽然电影的台词全部是藏语,但从放映后观众长时间的掌声可以看出,现场观众通过字幕以及镜头的表现完全读懂了电影的情节。部分主创人员与嘉宾合影

导演阐述

本片讲述了一个身处偏远的小寺院、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小喇嘛从大年三十到初三下午的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我的故乡。那里的山山水水常常使我魂牵梦绕。真实地讲述故乡的故事,是我多年来的心愿,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经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讲述我的故乡的故事,这些使我的故乡一直以来蒙上了一层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纱,给世人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蛮荒之地的感觉。这些人常常信誓旦旦地标榜自己所展示的是真实的,但这种真实反而使人们更加看不清我的故乡的面貌,看不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喜欢这样的“真实”,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真实的故事,展示故乡的真实的面貌,再现故乡的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

二十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这块在世人眼中封闭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原净土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经历的变化在表面上看好象不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块以拥有完整的传统文化和固守这种传统文化而著称于世的神秘净土,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现代文明的气息熏陶着。这种异类文化的熏陶必然会使这个地域发生一些变化,而身处其中者却往往难以体察到自身正在经历着的这种变化。本片就是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表现在那样一个相对幽闭的地域表面的平静下不知不觉地发生着的一些不平常的变化,一种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一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一种纯朴的民风、纯朴的人们对信仰的虔诚、纯朴的人们之间纯朴的亲情。

电影《静静的嘛呢石》亮相清华西藏文化节开幕式

5月10日晚,清华大学西藏文化节在金鸡奖获奖影片《静静的嘛呢石》的放映中拉开帷幕。据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格勒巴桑介绍,此次西藏文化节由清华大学团委主办,包括放映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在京藏学专家讲座以及西藏图片展等内容,活动旨在宣传藏族文化,将一个全新的西藏呈现在大家眼前,同时也体现当代藏族大学生积极进取的新风貌。

电影放映活动现场座无虚席,甚至在过道两旁也挤满了观众。虽然电影对白全部使用藏语,但观众通过镜头语言和汉文字幕对电影心领神会,并且不时随着电影幽默情节的出现爆发出阵阵会意的笑声。放映结束后,包括导演万玛才旦、制片多拉,音乐制作德格才让,美术师松太加在内的剧组部分主创人员上台回答观众提问,电影插曲的演唱者德格才让还演唱了插曲《故乡》,引来了热烈的掌声。

电影放映结束后,导演万玛才旦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静静的嘛呢石》何时在全国公映的问题,导演表示,由于全部版权已由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因此首映仪式将于2006年6月1日在西宁举行,然后会在各藏区展映。同时导演万玛才旦也想通过我们向所有支持和关注《静静的嘛呢石》的广大观众表示感谢。在谈到下一步计划时;万玛才旦透露新电影现在已经在筹备中,计划于今年年底进行拍摄,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藏族本土电影。同时在5月14日剧组全部成员将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庆功宴会。

据悉,本次清华大学藏族文化宣传节将持续一到两周。

⑷ 田博的作品

2016年,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总编剧。(导演:姚婷婷,主演:白敬亭/郭姝彤/李宏毅/王鹤润/丁冠森/赵文龙)
2016年,电影《冰河追凶》,编剧。(导演:徐伟,主演:梁家辉/佟大为/周冬雨/邓家佳/魏晨/曹卫宇)
2014年,创办田博影视文化工作室。
2014年,搜狐视频周播剧《匆匆那年》,总编剧。 (导演:姚婷婷,主演:杨玏/何泓姗/白敬亭/杜维瀚/蔡文静/王峥/秦语/蔺水净/苏鑫/刘畅)
2013年,完美世界影视超导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开发总监。
2013年,动画电影《魁拔2大战元泱界》策划(导演:王川,制片人:武寒青。获第十五届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内展映单元动漫中国,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动画片,第1届宝鼎奖优秀动画类作品,第17届北京放映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突出贡献影片奖,第10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导演奖,第2届动漫北京民族原创动漫形象大赛动画长片第一名,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2014 MONSTRA 葡萄牙里斯本动漫电影节最佳故事片。)
2012年,别克轿跑系十二星座微电影《心·方向》编剧(导演:陆川,监制:叫兽易小星)
2012年,微电影《看不见的女朋友》文学指导(导演:叫兽易小星,原著:里八神)
2011年,电影《亲家过年》编剧(导演:叶伟民,监制:文隽,演员:文章/刘芸/蔡明/张丰毅/丛珊)
2011年,动画电影《魁拔1十万火急》编剧、世界观主笔 (导演:王川,制片人:武寒青,获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动画电影奖、第四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最佳影视动画长片、第八届中国游戏行业年会优秀动画片奖、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奖、第五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视觉效果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最佳动漫团队奖入围、中国动画学会美猴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奖、天下动漫风云榜年度动漫作品奖、 年度风云人物奖、 年度产业菁英提名、 年度动漫形象提名奖、第八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CICDAF 2011国际动画作品比赛入围)
2011年,电影《我知女人心》编剧(编剧、导演:陈大明,主演:刘德华/巩俐)
2010年,电影《天花板》编剧(导演:周伟,主演:张彤/王景春)
2010年,电影《乌龟也上网》编剧(导演:郦虹,编剧:张之路,获2006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入围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开幕影片)
2010-2008年,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编剧组总编、品牌总监、网络新媒体总监、CEO助理
2008年,动画电影《神猎》策划(导演:王川,制片人:武寒青)
2008年,动画电影《地藏》策划(导演:王川,制片人:武寒青)
2008年,电影《飓风之舞》编剧(导演:方军亮,演员:林申/邓家佳)
2007年,电影《午夜开盘》编剧(导演:孟京辉,后改编成话剧《空中花园谋杀案》,编剧:史航)
2006年,新媒体短片《西安故事》策划(导演:陈果)
2007-2005年,第6、7、8届迷笛音乐节摄影师
2005年,电视剧《五星大饭店》文学编辑(编剧:海岩,导演:刘心刚,演员:张峻宁,郑柔美)
2005年,《周末》导演、编剧(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入围日本横滨国际电影节、英国东方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第三届金字奖一等奖)
2004年,《和你在一起》导演、编剧(入围第五届大学生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
2002年,《第19次精神崩溃》导演、编剧(入围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

⑸ 血蝉的导演简介

彭韬 北京人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年曾拍摄短片《冬天里的故事》
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优秀短片奖
2004年曾拍摄35MM毕业短电影《再见童年》
获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一等奖
2007年拍摄电影《血蝉》
荣获第60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第31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长篇数码国际竞赛单元金字塔金奖,
第3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录像竞赛单元银奖,
第18届挪威特罗姆瑟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挪威和平电影奖”。
2007年亚太影展“导演成就奖”提名奖
2008年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编剧”提名。

⑹ 北京电影学院怎么样

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办学规模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全日制在校学历生近3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及培训生3000人左右。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占地667亩,规划在校全日制学生6000人。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专业架构整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经过60余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此为基础,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推出的全球25 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我校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 人才队伍 北京电影学院有教职工527人,其中专任教师287人,包括教授59人、副教授120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15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具有丰富的电影人才培养、电影技术应用开发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在电影创作、教育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国内外影视创作的多项大奖。 学科专业设置 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文学、导演、摄影、电影学和影视技术等5个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础部和培训中心,共计19个教学实施单位,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电影学学科综合实力领军全国,位列世界前茅。 硬件设施 北京电影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试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声音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28万元以上,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 国际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国际化办学提升办学水平。1984年成为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2008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学校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电影学术理论研究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学校每年还聘请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学院派出大量教师“走出去”,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执行创作、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动画片。“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于2002年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得到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每年都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院校的近千部影视作品参展,已成为在亚洲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生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创办于2001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7届,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我校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学术交流 学校是亚洲电影学术交流的中心,先后开展了学院大讲堂、学院放映厅、校友携片交流、人文讲堂、大师作品回顾展-世界电影大师作品回顾展等各类活动,举办了文学系金字奖、摄影系先力奖、 “动画学院奖”、导演系导演奖、表演学院奖、声音学院奖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的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理论家、管理和技术专家等来校任职、讲学、交流。 校园生活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颇具“电影味”。学校有大学生电视台、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记者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联盟等优秀学生社团,各系(院)有青年记录影像小组、锐影评团、电影合作社等优秀学生社团。每年举办艺术创作、作品展映、佳作评选、各国电影周、民族电影周、电影音乐会、体育节、校园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艺术院校女生节、首都高校最社团之夜等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其中校园歌手大赛已经成为首都高校优秀学生活动品牌。学校注重实践教育,构建了以军训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毕业联合作业及毕业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京城内外,大江南北,处处留下同学们的足迹和思想历程。学校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大学生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立体地呈现出一个校园环境优雅、学术氛围浓厚、电影特色突出的大学校园。 育人成就 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中有陈强、赵联、庞学勤、于洋、许还山、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李文化、魏铎、沈杰、阿达、吴贻弓、丁荫楠、胡炳榴、陈家林、韦林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王好为、黄蜀芹、广春兰、李前宽、颜学恕、滕文骥、郭宝昌、翟俊杰、韦廉、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黄建新、鲁晓威、尤小刚、顾长卫、张黎、侯咏、赵非、王小列、肖锋、赵小丁、陶经、李少红、胡玫、陈国星、霍建起、尹力、冯小宁、何群、唐国强、寇振海、宋春丽、肖雄、张铁林、刘佳、周里京、方舒、张丰毅、谢园、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胡亚捷、蒋雯丽、徐静蕾、黄磊、赵薇、陈坤、何琳、黄晓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陆川、王全安、余男、柳云龙、袁立、黄渤、姚晨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研创实力 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根据教学和艺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建有电影理论研究所、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所、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中国动画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教育信息情报研究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动画产业年报》、《中国电影产业年报》编辑部等研究机构。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2012年,参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申报成功北京市2011计划培育项目——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能够进行正规的商业电影生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据不完全统计,青年电影制片厂创作或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其中,《邻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冲天飞豹》、《秋菊打官司》、《劲舞苍穹》、《大沙暴》、《台湾往事》和《婼玛的十七岁》等获得多项“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创作的影片,多次荣获国外电影(文化)奖项和国内影视奖项。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所拍摄的一万余部电影作品中,由我校师生校友担任主创的占70%左右。学校的教师和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奖影片上百部(次)。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发展远景 自新世纪以来,北京电影学院从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自觉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来培养电影专业人才,明确提出到2020年左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当前,学校正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推进“5+1”战略,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而努力奋斗!

⑺ 电视剧《拥抱阳光》的编剧是谁

王红帆:女,2001年就读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后作过编辑。 2004年8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编导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近期主要作品:出版作品:编绘连环画《陈小乖的猫》连载于《中国启蒙教育报》小说《阴霾》(合集)已拍摄的作品儿童电视木偶剧《咪咪和凯蒂》(编剧)中学生题材电视连续剧《拥抱阳光》(已于2006年8月16日至26日在中央八套播出)(编剧)任西藏电影《草原》(副导演)(于中央六套播出)电影剧本《假发》入围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金字奖”。

⑻ 谁有《远远地爱着你》作者李然的资料要详细的生平,作品年表等,要对她和她的作品做分析!!!

李然,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发表过小说、散文、影评、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数十万字,有多篇获奖,合著《震动历史的大批判》一书,电影剧本《红唢呐》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金字奖优秀剧本。
年鉴啥的没有……建议去作家协会的官网查查。

⑼ 作者李然

李然,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发表过小说、散文、影评、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数十万字,有多篇获奖,合著《震动历史的大批判》一书,电影剧本《红唢呐》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金字奖优秀剧本。
年鉴啥的没有……建议去作家协会的官网查查。

⑽ 有人了解北电吗我想咨询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办学规模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全日制在校学历生近3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及培训生3000人左右。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占地500亩,规划在校全日制学生6000人。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专业架构整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经过60余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此为基础,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推出的全球25 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我校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
人才队伍
北京电影学院有教职工501人,其中专任教师262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104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10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具有丰富的电影人才培养、电影技术应用开发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在电影创作、教育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国内外影视创作的多项大奖。
学科专业设置
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文学、导演、摄影、电影学和影视技术等5个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础部和培训中心,共计19个教学实施单位,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电影学学科综合实力领军全国,位列世界前茅。
硬件设施
北京电影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试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声音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28万元以上,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
国际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国际化办学提升办学水平。1984年成为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2008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学校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电影学术理论研究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学校每年还聘请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学院派出大量教师“走出去”,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执行创作、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动画片。“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于2002年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得到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每年都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院校的近千部影视作品参展,已成为在亚洲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生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创办于2001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我校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学术交流
学校是亚洲电影学术交流的中心,先后开展了学院大讲堂、学院放映厅、校友携片交流、人文讲堂、大师作品回顾展-世界电影大师作品回顾展等各类活动,举办了文学系金字奖、摄影系先力奖、 “动画学院奖”、导演系导演奖、表演学院奖、录音学院奖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的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理论家、管理和技术专家等来校任职、讲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