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著名的文学段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
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
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
断。
——《双城记》
人们谈论他说他的脸是在那种地方见过的最平静的脸。当西德尼·卡登迈着最后的步伐向死亡走去时,他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呢?也许他看到了未来……
“我看到巴萨德、德法热、法官们都在这个可怕的机器下面死去。我看见一个美丽的城市正在这片可怕的土地上建立起来。我看到新一代的人民将在真正的自由中生活。我看到我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们,他们幸福安宁的生活在我再也见不到的英国。我看见路西年老的时候,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为我哭泣,我知道她和她的丈夫会一直到死都记着我。我看见他们的儿子,有着和我一样的名字,现在长成了一个男人。我看见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律师并通过他的工作而使我扬名四方。我听见他给他的儿子讲起我的故事。
我做的是一件很好的事。它远远好过我所做的所有的事。它将是一个很好的长眠,远比我所知道的要好。”
——《呼啸山庄》
您回画眉山庄的路上会经过教堂墓地,洛克伍德先生,您可以看见靠近荒原的三个墓碑。中间凯瑟琳的已经很旧了,被周围生长的杂草掩盖住了一半。一边是艾加·林顿的,另一边是西斯克里夫的新墓碑。如果您在那儿呆一会儿,看着在温暖夏日的空气里纷飞的昆虫,听着在草丛中喘息的柔风,您就会知道在静谧的泥土下,长眠的人在多么平静的安息。
——《雾都孤儿》
奥利弗就这样被留下了。由那位醉醺醺的看护一个人看着。他光着身子,裹在毕生第一块毯子里,既可以是国王的儿子,也可以是乞丐的儿子。可后来老妇人给他穿上了由于年头太久而发黄的粗棉布衣服,这时,他看上去和他的身份完全一致了——一个济贫院的孤儿,准备好了去过一种充满苦难,饥饿和忽视的生活。
在那个安静的村落里,年复一年,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布朗罗先生教给他的养子许多知识。他看着这个男孩逐渐长大,愈发想起他的老朋友——奥利弗的父亲。两个孤儿,罗斯和奥利弗,过着真正幸福的生活。他们曾遭受过的艰难困苦并没有给他们善良的心灵留下创伤,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对其他人表现出的同情与善良就像上帝对一切生灵所表现出的一样。
——《傲慢与偏见》
(达西):“你骂我的话,都是我罪有应得。我是个独生子,从小就自私,高傲,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最最亲爱的伊丽莎白,要不是你教训了我一次,我可能到现在还是如此。这都多亏了你。”
(伊丽莎白):“我也是,我读了你给我的信之后,很快就对你改变了看法。当我认识到你对事件的描述的真实可信时,我对你的一切偏见就都烟消云散了!”
----荷塘月色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西游记片段赏析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B. 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比如说《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作者:石瓒 转自: 浏览:293 ]
--------------------------------------------------------------------------------
【大 小】【打印】【关闭】
周日的下午,闲在宿舍,刚刚读完了《平》,这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连着好几天抽空来读终于读完了。现在屋子里很安静,师姐们睡觉的睡觉,看书的看书,外面没有往日那种不明不暗的阳光,而是凉爽的将雨的阴天,这一切都刚刚好利于我来细细地回味这本书。
书里讲的是父母那一代所经历的日子,看书中的孙家的两个兄弟在学校及社会上的种种困窘,以及在这种困窘中他们为了家庭而作出的一丝一毫的努力。我不禁会想起父母,那是一种怎样的青春岁月啊,与我们所经历的多么不同。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林耀华的《金翼》,那是一本小说形式的学术书,好像是人类学还是社会学方面的吧。那本书也是讲了一个故事,但是在故事中从学术的角度反映出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社区的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读《平》也给了我这样一种感觉,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藏于小说背后的,时不时得露出些端倪的广阔而又深厚的社会背景使这本书不再仅仅是一本小说那么简单。
《平》在讲述以孙家为主的一系列人的一段有喜有悲,有得有失的生活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那十年间中国农村得生活和变化。读来都能感受到当时中国大地上曾经历了怎样的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这本小说来的路遥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路遥并不熟悉,对他的印象只是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背诵着的那句话——路遥,代表作《平。。。。》。而这次读了《平》,才使我对路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赶忙查了很多他的资料,现在一个有血有肉的路遥终于出现在我面前了: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并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现在如果让我总结一下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感受的话,我想我会给出这样的两组词: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
苦难和奋斗
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受苦多一些,有的人受苦少一些。而面对苦难人们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会屈服于命运,有的人会坚强地斗争,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战胜一些,但又因为退缩而屈服一些,这样进进退退地过完一生。
而《平》里就包含了上面所说的那三类人,而孙家的弟兄两个则属于努力抗争命运的那一类。与少安相比,少平将这种韧劲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他的经历让我不得不想起了不倒翁,想起了弹簧,不管你怎么推他,怎么压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败他,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地奋斗着的少平。
少平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不懈的奋斗,使我发自内心地佩服这样一个角色。
我佩服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为了生计去做最底层的工作,我能够想象得出最开始他的难过,他的不适应,但我想象不到,换了是我,自己会怎样习惯这种生活。
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样的一种境地下,仍然不放弃读书的机会,向诗人借,向晓霞借,我能够想象得出,当他蜷缩在破旧的被褥里,当他就着昏暗的光亮读书的时候,心里因为读书而产生的兴奋感和崇高感,但是我不能设想自己若是处在那样的一种境地,是否还能保持着一颗干净的上进的心。
我佩服他,可以这边脱掉肮脏的工作服,那边就可以坦然风趣地和晓霞,和养民探讨人生,我能想象他在和那些能与自己交流思想的朋友们畅谈时的心里的自豪和畅快,但是我不能设想,当我落魄的时候,我是否敢于面对昔日的朋友和情敌。
可以说是从这本书开始,我懂得了奋斗不是从前简单理解的那样“头悬梁、锥刺股”。奋斗不仅仅是要吃苦,要受罪,奋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执著,一种在黑夜里呼唤黎明、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韧劲。
平凡和伟大
《平凡的世界》,这书名实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之后,回头再望来时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想当初选择读这本书,也是被这书名所吸引。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当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呢?属于饮食男女的,不过是些筋头马脑,说来无聊,但却缠绕。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凌云壮志,也有颓唐消沉,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生活。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所有的少年时代,总有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着太多地愿望要实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期许。少年心思当拿云啊!尽管肤浅,尽管狂妄,但毕竟有豪情。】而现在,《平》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将从此成为一个收起锋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个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处在我这样的一个年纪,应该是努力奋发的,应该像少平那样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再想路遥写作这本书,也不是在他的年轻岁月,而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40多岁。
我想读了《平》,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C. 小弟姓王,想给未来儿子求个名字,倾向于古典文学中出来的名字,像男楚辞女诗经,可是自己文化有限...
王兰皋,化用离骚里的“步余马于兰皋兮”,王重华,“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其实不必过多拘泥于楚辞里,诗词也可以,还有还是建议采用排行中间字,毕竟是祖宗给后辈留下来的意愿。还有注意的是最后不要用比“天”高的,或者很有野心的名字。孩子如果命不硬,可能会被夭折的。
D. 香港和台湾两地通俗小说的异同
你自己参考总结下,现成的论文是不可能有的
陈(陈思和):我对台港文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作为一个大陆学者,对大陆的文学发展脉络自己比较清楚,对于从“五四”到90年代的文学发展脉络,我耗费了近20年的时间在研究,应该说是比较熟悉。特别是近20年来,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我和这20年的文学是一起在摸索、进步,是有非常感性的认识的,我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这个文学的进程。所以当我在做文学史研究的时候,很自然地把大陆文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至于我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什么没有把台港文学放进去,这个我在书的前言里已经说了,我说这是一部不完整的文学史,之所以不完整,就是因为我没有把台港文学列入这样一个体系,不是不想列入,主要是没有把握。其实我对台港文学是花过一些时间去阅读,1988年我到香港,就是想专门研究香港文学,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卢玮銮教授的帮助下查阅了香港50—70年代的文学杂志报刊。我花了4个月的时间,收集了好几箱的影印件。这些影印件绝大多数是香港50年代以来的文学杂志,在香港也非常难找。在那儿,50年代的东西都已经成为古籍了,所以要找全一份杂志是要花很多时间的。像《文艺新潮》、《好望角》、《浅水湾》、《中国学生周报》这样一系列的杂志或副刊,我都已经收集齐了。还有许多杂志虽然没有找齐但也能有所了解。可是我读了以后,给我一个感觉,就是对香港文学的发生环境我还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毕竟是在另外一个地区,另外一种生活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觉得对一个具体作家进行分析研究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整体地把握香港文学,就觉得非常困难。我举一个例子,当年所谓的“美元文化”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学现象。象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我觉得到今天为止我们学术界没有进行过个案的研究,还没有认真地把香港文学史上这样一些重要问题作为主要对象去研究。我读过卢玮銮教授的著作,她是一个非常热爱香港文学,而且是一位几乎把自己一生精力都用来从事香港文学研究的优秀教授,她的一项主要研究课题是49年以前大陆作家来港活动,光这个课题她就写了一部专著。后来她花了很多时间在做《中国学生周报》等杂志的整理工作。直到前两年我才看到她和黄继持、郑树声两位教授合编的几套香港文学资料,这是非常珍贵的文学史资料。在这以前,这些资料都是大陆研究香港文学的学者的盲点。虽然我在80年代已经接受过卢玮銮教授的指导,并且也逐步接触了这方面资料,但是要整体地把香港文学放到文学史的框架中去研究,这是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我的时间不够,不能用足够的时间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地把香港文学定位,然后简单地把它纳入到中国文学史的框架里去论述,我觉得是件不严肃的事。香港在一百多年来的殖民统治下所产生的文学,它的文学规律、特征、审美等跟大陆在“五四”传统下形成的文学史观念不太一样,把这样两种不同的文学观念简单地列在一个框架中,我想会有许多问题出现。至于台湾文学就更复杂。我可以说大陆今天对台湾文学的研究还仅仅是皮毛,绝大多数研究者对台湾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从日据时代以前到日据时代之间台湾文学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学传统,我们还很不熟悉,也可以说几乎是盲点。台湾也是近几年才陆续披露了大量的日据时代的作家作品,并重新翻译、整理出版。这样大量的日据时代的作品对今天研究台湾文学的台湾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含混的领域,对大陆学者来说更是一个含混的领域。如果对这样一些基本的文学史实都没弄清楚,如何来写一部文学史?我觉得大陆现在对台湾文学研究得比较多的是60—80年代的台湾文学,因为这20多年台湾在政治戒严中,文学也可以说是文化专制形态下的文学,大陆学者比较容易理解这样一种背景下的文学现象。而且,50年代末在台湾文坛崛起的一批作家绝大多数都是从大陆过去的,后来不少人去了美国,成为海外华人作家,跟大陆的接触比较早,意识形态的对立也比较淡薄,大陆学者比较容易研究他们。同时这也使大陆学界在研究台湾文学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情况,比较亲近的容易描述,容易研究,但如果把这样几个作家的研究简单地等同于整个台湾文学史的研究,我觉得也是一件不严肃的事。尤其是现在台湾,无论是政局还是文学,都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如果用一种简单化的,或者用大陆的文学标准去衡量台湾文学,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偏差。所以,在对台湾文学没有完全把握的前提下,我也不敢贸然地把它纳入到文学史的编写。中国当代文学非常复杂,我之所以要把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主要分期定在“抗战”,就是有一个想法:在“抗战”以后,地区文学的独立意识明显加强了。“抗战”以后中国文学非常明显地分成了三大块,一块就是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文学,这一块文学原来是全国性的,后来由于“抗战”慢慢地退缩到大后方,“抗战”胜利后它又逐渐地恢复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再后来随着国民党的节节败退,到了台湾,这样一个线索就可以把整个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文学看作一个整体。第二块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学。这个文学传统是在延安时期逐渐形成的,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发展到整个中国大陆。但是它没有影响到台湾,对香港有部分影响。第三块就是我们过去忽略的日据时代的文学,这是日本统治下的殖民文学。殖民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很早,甲午战争后在台湾就出现了殖民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文学。随着1930年“满洲国”的成立,1937年后华北等地区的沦陷,出现了“沦陷区文学”。从日据时代文学到沦陷区文学,这也构成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殖民时代的文学。这个文学到了194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而结束,但是这种殖民文学传统在中国并没有消失,这就是香港文学。100年来的香港文学就是殖民统治下的文学。如何看待殖民统治下的宗主国和被殖民地区之间的文化关系,以及中国本土意识是如何在异国统治下发生、发展的,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有把这三块地区完整地串起来,才构成一个中国当代文学,或者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状况。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其实只是其中的一块,就是大陆的社会主义文学。而且也不是很全面,至少也没有包括很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去研究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我觉得首先必须提出一整套整合文学史的观念、理论、方法,然后才能切入到对台港文学的研究。大陆对台港文学的研究这20年时间不算太短,但是对这样一系列基本的学术操作还是比较缺乏,我自己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出于没有把握,我没有把它们轻易纳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李:您在上面的论述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特别提到了我们目前缺乏对台港文学的个案分析。的确是这样,任何宏大的文学史框架其实都必须建立在对作家作品具体的分析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文本解读。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这方面非常有特色,有大量的作家作品的个案分析,这就引导读者从一个感性的层面切入文学史,从而真正地把握我们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一部文学史如果只是时代背景、运动思潮、作家作品的简单介绍,就无法让读者真正地去体验、理解那个时代、那个作家和作品,到头来只是概念加概念。我们的台港文学研究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还没有做好大量案头工作就匆忙上阵,搭起的可能也就是一个豆腐架子。而且许多著作的论述也是雷同的,原因就是一些学者没有很好地阅读文本。
陈: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我上次到台湾去,台湾一个朋友告诉说大陆有一个学者要在那里出版一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书稿到了出版社,出版社说没有台湾文学不行。他就说:“我马上补几章台湾文学内容。”这不太简单了!不是说他不可以研究台湾文学,而是这样轻率地在一部文学史里加上台湾文学,我很怀疑他的学术工作的严肃性。这甚至可以说是大陆学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学风。真正要有真知灼见地去研究文学史谈何容易。
李;您还谈到新发现的大量日据时代的文学,这无疑是台湾文学研究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这些文字的解码,也许会改变我们对台湾文学研究的固有思路。
陈:对日据时代文学的研究,尽管人们的目的不一致,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存在是绕不过去的。国民党统治台湾时期压制日据时代文学的研究是不对的,现在台湾学术界整理出版这方面的作品非常多。我注意到这些成果,但是我不能完全读懂它们,因为大多是用日文写的。你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全部读懂弄通,怎么谈得上去研究台湾文学?
李: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文学史的时候必须对每个个案都弄清楚了才行。
陈:我们现在的情况相反,是正因为对每个具体问题没法弄清楚,才去做大而无当的宏观文学史,你想这样的文学史做出来岂不是更不清楚?我经常去台湾香港开会,有时会碰到大陆一些台港文学研究者被人家一大堆问题问得下不了台,如果是政治见解的分歧而遭到反对我觉得无所谓,但如果是因为对这些问题根本不了解,那就不应该了。大陆学者所掌握的资料往往只是研究对象提供给他的有限资料。譬如说你要研究我,好,我就给你资料。这怎么行?
李:这个问题现在也还存在。当然比起过去来已经有所改观。大陆的台港文学研究者自己也承认,刚开始的时候“捧”的文章比较多,这主要是为了交流,现在已经有批评的声音了。好的,下面我想请教您另一个问题,您现在一个重要的研究工作是比较文学。您有没有想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研究大陆和台湾、香港、海外的华文文学?我觉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大陆与台港澳和海外的华文文学,是一项比较有新意的工作。
陈:比较文学是一种跨国家、跨语言的文学比较。比较文学在欧洲虽然是跨文化、跨国家、跨语言的文学比较,但是从文化的根来讲却是同根的。欧洲文学都是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发展过来的,沿着这一主线看,后来的比较文学也就有了可比性。比较文学最早出现形态就是各国文学史研究,譬如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史》,今天看来就是一部欧洲文学史。因为当时欧洲各国的文学还不太发达,还不能各自构成独立的文学史。同时欧洲各国的文学都是同根的,一个同根的文学传统在欧洲各国发生了流变,比较这种流变,理清这种流变的过程,就是比较文学最初的原意。根据比较文学早期的这种原则来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海外华文文学也是一个同根的文学,而且是同一文字,但是在不同的国家。虽然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不长,流变的不那么明显,但是由于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同样提供了可比性。把各国华文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对象来研究,不失为研究华文文学的一个方法。但这只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概念,因为比较文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涵。我觉得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视野要扩大,我们现在研究比较多的是从大陆或台湾到海外发展的作家,他们基本上用的是华文,表现的是华人世界的故事,但是我想随着华人和居住国文化的逐步融合,将来更应该关心的是华人或华裔文学,而不是华文文学。那些第二代、第三代的华人由于从小受的是居住国的教育,他们写的作品也可能是用华文,也可能是用居住国的语言,但作为一个华裔,他们的作品很可能就保留了一种本民族的根,如何从这些第二、三代的华人作品中去发掘中华民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这也许更有意义。
李:这里就牵涉到三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华人文学、华文文学、汉语文学。您主要是指的华人文学。也就是说如果用比较文学来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等于回到了比较文学本来的意义上。
陈:我觉得从比较文学原来的意义上来研究海外华人文学当然是可以的。我认为世界华文文学这个概念虽然可以提出,但它的历史很短。一般说来,在世界华文文学中,除了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外,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历史都比较短,大概也就是一百多年,也就是从华人走向世界,并开始用华文进行创作开始。
李:有将近150年的历史。就是从容闳1854年留学美国开始的。
陈:我们对这段历史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对这样一个历史比较短暂的文学如何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去研究,是需要实践的。因为时间一短,根和末相差就不大。譬如欧洲文学,从希腊文学到19世纪的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历史很长,根和末之间相差很大,这样的话,这些文学之间的可比性也就很明显。
李:华人文学之间的可比性是比较大的。因为它们语种不一样。譬如有英文的、日文的。同时,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华人文学与华文文学,它们的表现形态也不一样。我提出过一个想法,就是***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其实就是大陆新时期文学在海外的延续。因为一些作家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在大陆成名,还有一部分则是接受了大陆的教育。
陈:严格说来,这些作家的作品不能算是海外华文文学。譬如说严歌苓和虹影的小说,写的都是大陆的事情,包括高行健的作品,虽然说他是法裔作家,严格说来,还是中国大陆作家。海外华人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至少要有两三代人的时间,他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思想观念也变了,语言也变了,这才能考验出中华民族的根在他们身上有没有再生能力。
李:第二、三代作家在东南亚国家已经出现。这些作家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使用的语言是当地的语言,但是他们尚能接受父辈们的传统,也学习汉语,并用汉语进行创作。由于汉语已不是他们的日常用语,因此他们作品的语言显得比较稚嫩,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他们很认同中国文学,同时也希望中国同行能够认同他们。对他们来讲,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中坚持华文文学创作,的确不易。譬如在印尼,华人长期受到打压,华文受到排斥,可是仍有华文作家在那里坚持创作。对这样一些作家作品,我们的批评话语可能就要有所调整。
陈:华文文学将来可能只是在使用华文的地区有所发展,譬如大陆、台港澳、新加坡。我感到更应该关注的是华人或华裔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
李:现在从大陆去海外的作家,无论是用英文还是中文,他们表现的内容是差不多的。
陈:现在从大陆出去的作家能够用外文写作的本来就不多。但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在家里受的是华文教育,在学校里受的是居住国文化的教育,写作时用的是外语。这样一些作家是很值得注意的。尽管现在也有第一代的作家用外语创作,但是他们的目的首先是让外国人能够认同,这样他们就不得不迁就外国人的审美趣味,不大可能出现真正的文学佳作。华文文学由于历史比较短,各种文学现象还没有充分展开,目前只能做一些个案的研究,积累一些研究资料。目前我们的学界存在一种不太好的学风,一做研究就一定是文学史,似乎这就很伟大,也容易申请项目经费,可是,如果个案研究没有充分做好的话,这样的文学史做出来往往是假的。
李:我曾经在会上提出过这个问题。后来同行谈到这是一个两难的事。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不该一窝蜂地写文学史,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申请项目,因为只有写史,才有可能领到项目。要命是我们很少有人能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可是又不甘心做个案这种繁琐的具体工作,一下笔就是史之类的东西。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大多空洞无物,大可不必去读。
陈:我们现在学术界风气不好,不懂行的人在上面领导学术研究工作,总喜欢好大喜功。个案研究最需要经费,因为资料收集整理出版,处处要钱,却是很难得到项目经费。好象题目一狭小就没有价值,不能申请到项目经费。其实这是不对的,那些动辄写多卷本大部头史的项目,不仅是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败坏了一个时代的研究学风。就象过去搞大会战一样,大家都往大项目上冲,目标就是争夺这点有限的项目资金,结果学术带头人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项目大而无当,没有真知灼见,不是你抄我,就是我抄你。90年代大陆学术研究风气之大坏,正与这种不良引导有关。我觉得,大陆学界真要认真研究台港文学,目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列出上百个个案,譬如一些文学事件、重要作家作品等,对这些逐一设立国家项目,进行深入收集出版资料和理论研究。大陆现当代文学研究之所以繁荣,与在80年代打下很好基础分不开。当时社科院出了两套研究专集,每套是100多本,就是每个作家做一本。尽管这个工作最后没做完,但它毕竟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这些学者当年都是做个案研究的,我是做巴金研究的,许子东研究郁达夫,王晓明研究沙汀、艾芜,凌宇研究沈从文,钱理群研究周作人,汪辉研究鲁迅,刘纳研究五四运动,赵圆研究边缘性的10位作家……,然后再一个个串起来,搭出框架,做文学史的研究。可是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做。台港文学研究现在讲来讲去就是那么几个人,余光中、白先勇、陈映真等。
李:就是在这样一些作家中,除了对白先勇的研究比较充分外,其他研究也是不充分的。大陆的确存在资料搜集困难的问题。台港文学研究已经20多年了,去年开会,大家仍然提出资料问题,希望能够资料共享,因为目前是个人收藏的资料比图书馆的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匆忙写文学史,确实很不成熟。
陈: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是很难弄明白历史问题。譬如说,香港当时的报刊现在都很难找,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清楚,我们怎么写文学史?文学史都使用判断语,一个错了,底下就跟着都错,这是很有害的。香港文学中的很多盲点,大陆人很难研究,最好是香港居住的学者自己来做。同样说“美元文学”,我们至今没有一本专集是专门讨论“美元文学”的。那些刊载“美元文学”的杂志我们都没有认真整理、研究过。再譬如大量的框框杂文,是研究香港文学不可少的重要现象,但那些报纸都是随时看随时丢的,这怎么研究?
李:框框杂文恰恰又是香港文学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框框杂文的发达使得香港文学很不同于大陆和台湾文学,如果不谈框框杂文,等于没研究香港文学。
陈:香港文学主要不是精英文学,而是大众文学。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泡沫,一面浮现,一面消失,因此这只有人在其中才有感性认识。我们生活在异地的人,又隔了几十年是很难看得清的。我们现在对香港文学能研究的也只能是精英文学,因为精英文学都有文本可依。但要做香港文学史谈何容易。大量的流行读物,读都读不过来。做大陆文学史,可以不谈通俗文学,因为它精英文学强大。但是香港文学如果不谈金庸、梁羽生、亦舒等,就不行。
李:说到金庸,这也是一直炒得非常热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批评者也好,赞扬者也好,我觉得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一套对应武侠小说的批评话语。人们习惯于用现实主义的理论去研究武侠小说,这就必然会出现尴尬滑稽。
陈:中国文学研究最缺的就是理论,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外找理论。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后来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都是引进的。我们的学者花了很多时间引进西方文艺理论,这对开拓我们的视野是有好处的。但反过来说,西方的文艺理论能不能解决我们中国本身的文学现象,是值得怀疑的事情。因为中国文学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又处在一个特别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它的文学现象的出现是和这个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很少有人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出问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解决问题。我们通常是学了一个西方理论,然后来套中国文学,譬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大众文学,我们马上就用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来套。当然也能套,但只能部分地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国文学研究长期上不去的原因。中国学者现在似乎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对中国社会缺少感性的切肤之痛,其思想都是从西方找来的。不是说不能找,但是如果完全拿来解释中国文学的话,结果是把中国文学变形、扭曲,达不到真正解决中国文学问题的目的。我在做中国当代文学史之前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来做个案研究,就是想从中提出理论问题。譬如我提出的“民间理论”、“战争文化”等,当然不能说里面没有西方理论的影响,但我着眼的是希望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理论武器,无论是对大众文学也好,台港文学也好,我们还是用原先自己的一套话语,要不就是搬来西方的一套话语。
> >
李: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去解释台港澳和海外华文文学,结果弄得人家并不高兴。因为它无法说到点子上,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香港文学上来,想请问一下您对香港文学的总体看法。
陈:我曾经尝试用“现代读物”的理论去解释香港文学。香港文学在50年代基本上还是大陆文学的延续,受大陆文学的影响比较大,分左派右派。70年代后,随着大众消费市场的确立,读物的概念出现。这种现代读物的出现可以说是香港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现代读物包括文学和非文学的作品,也包括所谓的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作品。但读物和文学作品不完全一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消闲品。读物有很多层次,最高的是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个层次里,也包括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的鬼怪小说、亦舒的言情小说等等,这些作品仍然是读物。读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是带有文学性。同时也有低层次的读物,譬如日常生活指南、文化类读物、梁凤仪的小说等等,它们可以放在超市和化妆品之类一起卖。再低一点的就是星相八卦、色情刊物等。读物是为了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各层次的读物可以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但是它们都不是我们讲的文学作品。好的读物和文学有关系,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功能。我是想对这个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因为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可以解释许多香港文学现象。譬如刚才说的框框杂文,当然不能和鲁迅的杂文相比,但它的内容比较广泛,有马经、社会闲事,也有知识分子的人文思考。
李:香港文学是比较典型的都市文学,由于它本身没有农村,又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就中国文学来讲,香港文学是以其都市化的特点立在其中的。
陈:香港一直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可以在香港留下痕迹,就开放性和世界风来讲,香港文化是比较前卫的。这不能只看小说,因为文化是多层次的。香港的戏剧发展很快,而且很好,有各种各样的戏剧形式。香港因为经济发达,必然会出现两端。一端是随着现代都市的产生,越来越有一种现代精神,另外一端就是随着现代都市文化的出现,养成了一大批市民阶层的读者,因此必须为市民阶级的读者服务,这就出现了现代读物。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对香港文学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李:说到香港的戏剧,就要说一说香港的电影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门,香港的电影成就是比较大的。可是我们对香港电影的研究是很不够的,也许是因为缺少文学剧本的缘故。
陈:在当代文学中,电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还有象香港的流行歌词,香港文学最初对大陆的影响就是从流行歌词开始的。流行歌词也是一种文学,把它们排斥在文学之外是错误的。宋词在当时就是流行歌词。许多现代歌曲,把曲拿掉,就是诗词。我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就有一节专门谈流行歌词,把崔健的《一无所有》放进去了。当然他是比较精英的作者。框框杂文、电影、流行歌词这样一些比较边缘性的文学正是香港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如果对这些领域不清楚的话,仅仅把眼睛盯着香港小部分的精英文学,是很不够的。
李:您去过几次台湾,和台湾作家的接触也比较多,您对台湾文学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陈:我对台湾文学的兴趣也是从文学史研究出发的。但是如何进入台湾文学研究领域,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不能用想象的或主观的个人爱好去进入。有鉴于大陆对台湾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作家上,所以我的研究避开了台湾文学研究的热点,我想从一些比较冷门的、大家不太重视的作家作品开始研究,希望能够借此揭示台湾文学的丰富性。我比较关注50年代的反共文学,我在台湾的旧书店里基本上把一些重要的作品版本都找到了。我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6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刚刚被引进台湾的时候,那些先驱性的现代作家。这些作家在台湾也几乎被遗忘了。80年代末我在香港的《大公报》开过一个专栏,叫《自己的书架》,其中有一辑是专门讨论台湾文学的。其中有象王尚义、吉铮等都很早去世,又不太为人重视的作家。近几年台湾文学比较活跃,一些边缘性的文学现象非常令人注目,所以我现在更多是在关注那些比较另类的文学作品。我做过几个个案的研究,譬如台湾同志文学,我抓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同性恋作家来考察台湾同性恋文学发展的过程。我还研究过台湾的海洋题材文学,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海洋文学其实不仅仅是文学问题,还上升到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问题。我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作了自己的表述。再早一点我还做过台湾科幻小说和新生代文学的研究,我关注的都是人们一般不太关心的问题。最近我正在研究舞鹤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对另类文学的反省和批判,是站在更加极端的立场,走得非常前卫。总体上说,我觉得文学创作中的异端现象,台湾发展得比大陆好,无论是对社会批判的深度、自我解剖的深度还是艺术的创新程度,都远远地超过大陆。90年代的台湾文学形态和大陆文学差不多,可以称之为“无名文学”,它不象以前的文学,有强大的“共名”意识,有明显的思潮流派。
李:您的这些研究确实填补了台湾文学研究的空白。在今天的谈话中,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加强个案研究,逐一消除盲点,更接近台港文学的真相,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台港文学史。
E. 推荐几本好看的中国文学作品,请附上简介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极大影响
[编辑本段]故事梗概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第一部写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尊;学习和劳动都好,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互相爱怜,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乡生产。但他并没有消沉, 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写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 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引起钟情痴心的丈夫酒后开车致残,润叶受到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第三部写1982年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 名优秀工人。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 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润叶也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但是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两万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晓霞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但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的又将是怎样的生活呢?……
F. 关于孝道的文学作品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百里负米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7.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8.拾葚异器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9.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10.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11.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u]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安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12.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13.怀橘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14.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15.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16.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17.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18.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19.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20.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21.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22.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23. 涤亲溺器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4.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G. 不知哪位作家说的、大喜的时候最好看看悲剧、大悲的时候最好看看喜剧
就是说任何时候不要得意忘形,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H.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这句名言出自哪里
这句名言出自《易经》,原文如下: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译文: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时,在特别愤怒的时候容易失去礼节,在特别吃惊的时候容易失态,在特别哀伤的时候容易失去容颜,在特别快乐的时候容易轻察,在特别恐惧之时会失去底线,在过度思量时失去所爱,酩酊大醉失去德行,常说大话容易失去诚信,过度纵欲容易失去生命。
(8)大喜文学扩展阅读
赏析: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网络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解析:
1、严格说来《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而《周易》、《连山》、《归藏》又构成了《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
2、《易经》又称本经,简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三千年前。《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而《易传》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
3、史学界认为《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
I. 日本的宫崎骏动画片,还有一些日本的文学作品,感觉不像其他的那样大喜大悲,而是营造一种美好静谧,非常
是治愈系如夏目等友人帐萤火之森
我喜欢:盗墓笔记,沙海然后就是些同人小说
J. 比较香港和台湾两地通俗小说的异同。
50%的大陆人不喜欢香港小说
另外50%不喜欢台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