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关于文学的网站
1、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网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艺报》社管理运营,作为一家公益性文学网站,已成为“汇聚作家信息、发出作家声音、展示文学魅力”的平台,是广大作家和读者了解中国作协工作、观察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趋势、跟踪当代文学创作动态、获知国外文艺新状况的重要渠道。
正式上线的新版中国作家网,在页面风格、栏目设置、功能拓展等方面呈现出新气象,网站设立“服务”、“评奖”、“新闻”、“报刊”、“评论”、“阅读”、“文史”等27个频道。
2、中国青年文学网
中国青年文学网,原名红草莓文学论坛,2010年6月,于2011年5月4日青年节正式改版为中国青年文学网,同时报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备案。
为网站涵盖原创诗歌、散文、小说、连载、随笔、对联、美图、摄影、影音、灌水、娱乐等版块,同时集成个人空间、微博、签到、游戏等多种娱乐功能于一身,致力于打造最前沿的青年文学交流平台。
3、中国报告文学网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批准登记的全国性纪实文学一级学术团体,是海内外纪实文学工作者的联系中心。
其宗旨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繁荣纪实文学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新时期风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通过开展纪实文学理论研讨活动,交流纪实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工作经验。
4、中国散文网
散文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精粹,是值得品味的文学宝藏。中国散文网隶属于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北联传媒前身为北方联合电台报道中心。
是集合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高端奢侈品代理销售、藏獒宠物养殖、汽饰汽配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建材生产开发、多媒体广告合作、影视制作及图书出版、演艺经纪、文化信息交流等多项商业及文化服务,具有雄厚实力的一家综合型股份制企业。
5、晋江原创网
晋江原创网创立于2003年8月1日,是全球最大女性文学基地。具备投稿系统、个人文集系统、媒体联络发表系统及高创作水平的原创书库。2010年2月,晋江原创网正式更名晋江文学城。
晋江是福建省所属的一个县级市,晋江文学城的前身是晋江电信所创办的一个小BBS,后有了晋江文学城和晋江原创网。
『贰』 纪实主义电号文学的源头是
电影流派中的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叁』 文学包括那些专业
文学包括以下专业:
1、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名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个二级学科专业。
3、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专业有:新闻与传播、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等,高考文理兼招。
4、翻译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翻译硕士和博士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5、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
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到现在为止,广告知识仍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
(3)通电文学扩展阅读:
文学类专业毕业后的可能
第一种可能:编辑
任何想当好编辑的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积累。学中文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学功底,而第二大优势应该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是社会、是生活,因此,学文学的应该更会与人沟通,因为‘研究’过。但是如果天生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或者喜欢按别人的话做事,那么做编辑就不太合适了。
第二种可能:文秘
文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要做,有些工作在大家看来可能是比较不喜欢的,比如领导安排的一些接待客人的任务,比如记下领导的时间安排表等等,这就要求做文秘的人要细心、周到,而且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经常会出席一些公众场合,因此要必须能说会道,但要比较稳重,不能过于活泼,不能口无遮拦。
第三种可能:教师
一般来说,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学生会比价有优势,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除了中文的专业课程外,还可以学习到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与教育相关的课程,还有许多到学校实习的机会,其他大学就没有了。当然,相对来说,其他大学的中文学习可能更深入一些,如果不想进入师范类大学,那么平时就应该多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
『肆』 新闻和通讯的文学常识
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一 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二 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细节描写,还往往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三 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伍』 文学专业有哪些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名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个二级学科专业。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专业有:新闻与传播、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等,高考文理兼招。
翻译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翻译硕士和博士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
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到现在为止,广告知识仍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
(5)通电文学扩展阅读:
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
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陆』 文学怎样分类
文学按照体裁分为四大类:诗、散文、戏剧、小说。
1、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
2、散文是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
3、戏剧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4、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6)通电文学扩展阅读:
文学的价值:
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价值。
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精神价值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
正如早期的德国现象学学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构成其价值的确定的特性,那就是艺术的精神性价值的特性,即它并不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服务的手段。这些价值是作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为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们体验的。”
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
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
『柒』 看文学有什么用
文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在哪里呢?看看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怎么说的:“没有文学,我可能早就疯了,或者已经死去。”他是这样谈文学的,文学就是他的勇气、他的希望。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索尔仁尼琴、艾赫马托娃,等等,他们都是在压力下依靠写作活下来的人。1947年,思想家以撒·伯林到莫斯科访问,会见艾赫马托娃,他们长谈一晚。次日,艾赫马托娃在日记中写道:“终于找到一个人可以谈这些事,尽管没有价值,但我现代心灵需要文学理疗
现代人彼此交流的机会也许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现代人看似坚强、冷漠,其实更容易孤独,更容易寂寞。也正因此,文学这种间接的精神交流形式对现代人来说变得越发重要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世纪以来,西方许多世界级的哲学大师、思想大师非常关注文学,甚至有许多科学家也“越俎代庖”地跨领域来论述文学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做起了文学批评。例如弗洛伊德对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研究,拉康对艾伦·坡的研究,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研究,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研究,萨特干脆自己写了大量小说。的确,这是一个技术时代,人们在大多数时候只是工作的机器。我们上大学,要考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这些证书有什么用呢?它唯一的用处是可以证明我们的“实用性”,或者直白点说它是我们成为“机器”的合格标签。对一个外资企业来说,一个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的人可能比只有四级证书的人更加能干;那些在流水线上作业的人们,对工厂来说他们也许首先是一些生产者,是为了生产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人,他们是劳动力要素。总的说来,人总是倾向于被当成实现某个外在目的的工具,因此而处于被役使状态。这种役使,有的时候是来自于他者。例如,工人是工厂企业赖以产生利润的工具。大多数时候人的社会角色、名称标识正是因为这种工具性,比如农民、律师、医生、保姆等等。但很多时候,这种役使来自自我,人因为欲望而被驱遣,像对金钱、财富的欲壑难平。一个仅仅为了金钱而奔波的人,常常有一种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假象,但实际上是把自己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成了金钱的奴隶。
但是,人的本性并非如此,人在本性上是渴望自己成为目的,也即是说他希望自己就是目的本身,不做任何其他目的的工具,不为身外之物所役,事实上人类也只有在这种状态时才是真正自由的。所以,经典哲学家曾设想,人类社会只有在某个物质文明到了“按需分配”的时代,才能真正脱离物役以及物欲。在那个阶段,人类不再为物质匮乏、多寡而忧心忡忡,甚至不用再为物质而劳动。人类的活动以自己的爱好为基准,以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且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也以尊重其他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人个性的全面发展都不以剥削、压抑别人为基础,而是以别人也同样发展了的个性为基础。到这个时候,人类就真正进入了自由王国。不过这是理想的状态,现实并非如此,而且常常是相反。因此,现实中的人类需要另外的东西来支撑。这个支撑点在哪里呢?许多哲学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审美———想像世界的自由王国。审美地、诗意地栖居着的人,是摆脱了现实世界功利逻辑掌控的人,他漫无目的地游走在文学艺术的王国里,只是为了自己的趣味而活,因而这时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个角度说,文学艺术其实是“无用”的:它给我们提供的只是幻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无功利的自由,而不是现实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自由;它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境遇;它是无形的精神愉悦,而不是现实的物质享受,甚至在某些时候它和某些物质享受还是对立的。就此,对于一个实用主义者来说,它可以说是“无用的”。
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有这样的说法:“泛称人生派的艺术,我当然是没有什么反对,但是普通所谓人生派是主张‘为人生的艺术’的,对于这个我却略有一点意见。‘为艺术的艺术’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至于如王尔德的提倡人生之艺术化,固然不很妥当;‘为人生的艺术’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当作改造生活的工具而非终极,也何尝不把艺术与人生分离呢?我以为艺术当然是人生的,因为他本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他怎能与人生分离?‘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当然也是艺术本有的一种作用,但并非唯一的职务。总之,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它脱离人生,又不必使它服侍人生,只任它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为艺术’派以个人为主人,表现情思而成艺术,即为其生活之一部,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而他人接触这艺术,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使其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又即以为实生活的基本;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我所说的蔷薇地丁的种作,便如此。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而花亦未尝不美,未尝于人无益。”
周作人蔷薇花的比喻很有意思,花原是无用之物,但是,“未尝与人无益”,真正的艺术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东西,“独立的艺术美”加上“无形的功利”,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但是却可以使他人得到感兴与共鸣,得到精神的充实和丰富。
文学是无用的;但是,它也有无用之用。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要阻拦孩子看文学作品,至少文学作品不会使孩子变坏,只会使他们变好,所以有机会应该多读一读那些经典的作品。来世界上一趟,人为什么是人呢?因为他可以超越一时一地,去看整个历史、整个人类,超越我们的个人体验。这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而文学,可以提供这个通道。
文学离我们并不远
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夜里哭个不停,母亲会怎么对付我们呢?她会讲:“嘘———狼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母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学家了,她是创作了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文学其实无处不在。想一想,现在家里的电器中,我们觉得最离不开什么?在很多人心目中,恐怕不是冰箱、空调、洗衣机,而是电视机。其实照理说,电视可能是这些家电中最不“实用”的;但是它却堂而皇之地占据着现代人家居空间里最显要的位置———客厅的视觉中央。这是个什么地位的方位呢?在早先的时代,人们是用来放神龛的,那是祖宗神仙的位置,但现在被电视机占据了。为什么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视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神,它代替了古远时代人们对神的渴慕。现在,不少人获得精神慰藉和支持的地方不是神,而是电视。难怪许多人会每天固定地花上好几个小时,静静地端坐在电视机前,如同宗教徒对神祷告那般虔诚,无神论的现代人对着他们的电视机祷告。其实电视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呢?不过是声光化了的文学而已。
不光是通过电视,文学艺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各个角落都在发挥自己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不错,它是幻想的国,它提供人们的只是虚幻的慰藉,但是人类需要这些:琼瑶言情小说里的才子佳人、纯真爱情,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铁胆豪侠、盖世英豪,都从正面为我们提供了白日梦;恐怖电影中的恐惧之情,战争电影中的暴力倾向,则从反面给了我们现实社会所不能给的体验,呼应着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古老本能。不过,文学不全是虚幻的,文学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有它直接的功用的。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夜里哭个不停,母亲会怎么对付我们呢?她会讲:“嘘———狼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母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学家了,她是创作了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凶恶的狼正从远处赶来,它饿极了,想找食物。于是,如果哪个孩子的哭声被它听到了,那么将成为狼的猎物。要想不被狼吃,怎么办呢?只有不哭,乖乖睡觉。这种看似质朴、原始的叙述技巧实际上是非常“高段”,母亲并不把主题直接点明给孩子,在适当的时候戛然而止。所以,这个故事有悬念,有波澜,因而对听者也就有奇异的作用。它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乖孩子”,要学会通过掩藏躲避凶残的狼的捕食。
在这方面,西方学者格罗塞有些论述可以支持我们的观点。他说:“原始艺术除了它直接的审美意义外,对于狩猎民族也有一种实际的重要性”,“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力的武器之一;因此艺术必将因生存竞争而发展得更加丰富更加有力。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确有权利要求艺术去致力于社会功效的方面———就是,在道德方面;因为艺术是一种社会的职能;而每个社会的职能都应该效力于社会组织的维系和发达。但是我们倘使要求艺术成为道德的,或者正确一点说成为道德化的,那我们就不对了,因为我们的那种要求,等于使艺术不成其为艺术,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
要好的文学,不要坏的文学
平时我们都埋头忙于生计,对精神的事儿知道多少呢?我们是否像关心我们的胃一样关心过我们的头脑呢?它就像我们的胃需要粮食一样,需要思想的食粮。但是,我们更多地知道如何照顾我们的胃,却较少地知道如何照顾我们的头脑。
文学可以增强心灵的力量,它使我们变得善意、和平、宽容、博爱。在这方面,托尔斯泰的说法最有意思。他说,通过艺术而得到发展的感情,必然是更为善良的、为求取人类幸福必然需要的感情。因为它排挤了低级的、较不善良的、对求取人类幸福较不需要的感情。托尔斯泰进一步认为,这种感情应当指向“意识到我们的幸福(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个人的和集体的,暂时的和永久的)在于全人类的兄弟般的共同生活,在于我们相互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艺术,任何一种艺术,本身都具有把人们联合起来的特性。……只把某一些人联合起来,这样的联合正好把这一些人跟其他的人隔开,因此这种局部的联合往往不仅是使人不团结的根由,而且是使一些人对另一些人还有敌意的根由,……这样的艺术是落后的艺术,……它把某些人联合起来,只是为了更严格地把这些人同另一些人分开,甚至使这些人跟另一些人敌对。”在托尔斯泰看来,真正的艺术是把所有的人毫无例外地联合起来的艺术,其方式或为使人们意识到人们与他人都处于同等的地位,或为使人们产生同一种感情。托尔斯泰希望产生这样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它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团结到一起。有些人可能会说,托尔斯泰的这些话可能是宗教呓语。但是,在恐怖主义日益严重侵害着地球村肌体健康的今天,这种艺术观多少是值得我们细细揣摩的———也许其中正蕴含着我们需要的某种世界主义精神因子。
曾经有一个故事。一个青年人问他的老师,到底什么是信念?他的老师给他一块“宝石”,叫他到市场上去。第一天,很多人问这块石头的价格,有人出到50块钱,但他没有卖。第二天他的老师还让他去,有人出到500块。第三天,有更多的人都来问这块石头的价格,有人出到5000块。于是,这个年轻人带着宝石回来了,向老师报告这个好消息,可老师却把“宝石”扔出了窗外。老师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通过这件事,这个青年人理解了什么是信念。那就是,信念是珍惜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文学也是如此,只有你珍惜它,它才能表现出价值来,才能对你产生意义;你走近文学,文学才能走近你。
『捌』 普通文学爱好者有什么渠道能为电视剧插曲主题曲作词
可以把自己的作词发布在一些期刊上,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特别想尝试着自己作词,甚至有一次给爱格投稿,我的朋友都告诉我:"这些杂志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你可以多尝试",虽然我一直没有机会被别人发现,但是我一直相信这个渠道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玖』 其他文学有哪些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它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等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又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记。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是为拍摄电影而创作的文学剧本,是一种用语言描绘镜头画面、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影片内容的文学体裁。它虽是可供阅读的文学作品,但在根本上却是拍摄电影的依据。因此,它应当符合和适应电影艺术的特点,为创造以视觉为中心的逼真幻觉服务。电影艺术的特性是:首先应当描写出鲜明、具体、符合拍摄要求的视觉形象,避免抽象的叙述、议论;由于动作是电影具有特殊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因而它应使人物具有强烈的动作性,使其在视觉上活跃起来,画面的静态构图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拖沓沉闷的感觉;人物语言应简练而富于表现力,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在结构和表现方式上,应运用蒙太奇手法表现电影的叙事内容,蒙太奇不仅是电影运动节奏的重要调节手段,而且是集中表达作品情绪和主题的重要手法。另外,电影文学可吸收其他文学体裁的艺术手法,形成多种表现风格。
电视文学
为制作电视文艺节目而编写的文学底本,包括剧本、解说词等。它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应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电视同电影属“姊妹艺术”,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由画面和声音构成的逼真幻觉,都要使用蒙太奇作为结构和表现的手段等,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差别。电视艺术作为新型的实用大众传播工具的派生物,始终同信息传播功能相关,它同观众有一种既亲近又松散的特殊关系。电视艺术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文学具有下列基本特征:题材较侧重于纪实倾向强的内容,注重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电视文学中的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平易、自然、清晰,有艺术表现力,以加强同观众的交流和亲切感;结构布局要注意观众的情绪节奏和电视结构的开放性,既能根据内容特点形成明快紧凑的情绪高潮,又能突破狭小荧屏的技术性限制,使荧屏内外产生联系,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象、适合他们看的各类文学作品。它是文学中的一个分支,也是文学的一部分。它必须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但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那就是必须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智力、兴趣和爱好等。它的种类有童话、诗歌、戏剧、小说、故事等。
由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趣味性在儿童文学中必不可少。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在发展,而且在他们的想象中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所以在儿童文学中不能忽视趣味性。趣味性强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发展少年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启迪他们的思想,丰富他们的想象。
寓言
寓言是一种有着明显劝喻和讽刺性意义的简短故事,这种故事常寄托着某种道理,让人们从故事中去体会这些道理。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也就是“寄托之言”。
寓言的特征是:①有明确的教育意义,它寓深刻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主题思想多含讽刺和劝诫的意味,读者可从中去领悟每个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从而得到教育;②在表现方法上,常采用比喻、象征和夸张的手法,具有明显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主题往往是通过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等方式表现出来的;③篇幅短小,故事单一,主题集中,对人物形象不作更多刻画,对故事情节不作展开发展,语言比较概括、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