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空头文学家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空头文学家

发布时间: 2021-03-22 10:33:57

A. 莫做空头文学家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对联吧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好像是 蔡元培写给鲁迅的

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内忧外患,
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奋起抗争,为民族而战
作为一个文学家,更应该为民族的兴亡鼓与呼
而不是写作粉饰太平的官样文章
即所谓
空头文学家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1950年
上海市市长的陈毅
在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活动之际撰下如此一联

B. 鲁迅说的“空头文学家”是什么样的人

何谓空头文学家?他的意思是说,文学家要有文学作品,不是
空嚷嚷的事。这句话说的很对。随便写过一点东西,便自以为跻身文坛,以文学家自居,这
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怪不得鲁迅要讽刺他们。

C.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的意思

就是说,写书 记事严谨专业,没有胡说,不是从小说编来的,告诫后人不要像韩寒一样写穿越历史祸害人

D.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末做空头文学家。讲的是谁

鲁迅病逝后,擅长制作对联的蔡元培先生,满怀对旧社会无比憎恨和对鲁迅沉痛悼念之情,撰写一联,痛挽挚友: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此联队仗工整,语义浑成,对鲁迅先生在文学事业上的功绩,作了公正评价。上联概括地写出了鲁迅著作的最大特点,下联号召人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学好鲁迅的战斗精神。“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蔡先生把这句话用到自己的对联里边,先表示这是鲁迅先生的“遗言”,再表示这也是作者的“心愿”。
后来,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的时候,陈毅同志也用蔡元培的手法,并根据,鲁迅自己说过的话及其一生英勇斗争的特点,撰写了一幅总结鲁迅战斗经验和歌颂鲁迅革命精神的挽联:
要打巴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喜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此联文辞精炼,寓意深刻,既是对鲁迅思想的热情歌颂,也是学习鲁迅思想英勇斗争的一种号召。

E. 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写的是谁

鲁迅

参考资料:
蔡元培挽鲁迅

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
(蔡元培与鲁迅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交谊颇深。作者任北大校长时曾聘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后教文艺理论,还任北大研究所国学委员会委员。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屡受迫害,蔡多方维护,一直到鲁迅逝世。“中国小说史”,指《中国小说史略》,鲁迅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的讲义,1923年由新潮社印行上卷,次年印行下卷。1925年稍作修订后合订一册,由北新书局印行。全书28篇。是我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见解精辟,材料丰富,给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作了简明的总结。反动势力害怕鲁迅的杂文,故散布只有《中国小说史略》还可以的谬论。联语用“岂徒”二字予以驳斥,以“最严谨”三字对先生的著述予以确切的评价。“遗言”,指《死》[1936年9月5日作]一文中“七条遗言”的第五条,鲁迅在遗言中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万不可去作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鲁迅在晚年沉痛地感到作为一个文人,在国民党屠刀之下,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下联用“犹沉痛”概括了先生遗言的深远用意。这不是忏悔,而是觉司;作者后期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工农红军和共产党身上就是明证。此联针对性强,联语简明有力,感情深沉,可见作者的胆识。)

F. 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送鲁迅先生的挽联。
著述,就是写文章的意思,要严谨。鲁迅先生写过中国小说史,是当之无愧的。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是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G. “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送鲁迅先生的挽联。


著述,就是写文章的意思,要严谨。鲁迅先生写过中国小说史,是当之无愧的。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是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鲁迅病逝后,擅长制作对联的蔡元培先生,满怀对旧社会无比憎恨和对鲁迅沉痛悼念之情,撰写一联,痛挽挚友。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此联队仗工整,语义浑成,对鲁迅先生在文学事业上的功绩,作了公正评价。上联概括地写出了鲁迅著作的最大特点,下联号召人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学好鲁迅的战斗精神。“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蔡先生把这句话用到自己的对联里边,先表示这是鲁迅先生的“遗言”,再表示这也是作者的“心愿”。

H. 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是什么意思

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
(蔡元培与鲁迅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交谊颇深。作者任北大校长时曾聘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后教文艺理论,还任北大研究所国学委员会委员。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屡受迫害,蔡多方维护,一直到鲁迅逝世。“中国小说史”,指《中国小说史略》,鲁迅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的讲义,1923年由新潮社印行上卷,次年印行下卷。1925年稍作修订后合订一册,由北新书局印行。全书28篇。是我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见解精辟,材料丰富,给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作了简明的总结。反动势力害怕鲁迅的杂文,故散布只有《中国小说史略》还可以的谬论。联语用“岂徒”二字予以驳斥,以“最严谨”三字对先生的著述予以确切的评价。“遗言”,指《死》[1936年9月5日作]一文中“七条遗言”的第五条,鲁迅在遗言中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万不可去作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鲁迅在晚年沉痛地感到作为一个文人,在国民党屠刀之下,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下联用“犹沉痛”概括了先生遗言的深远用意。这不是忏悔,而是觉司;作者后期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工农红军和共产党身上就是明证。此联针对性强,联语简明有力,感情深沉,可见作者的胆识。)

I. 请问空头文学家是什么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空头文学家: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内忧外患,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奋起抗争,为民族而战,作为一个文学家,更应该为民族的兴亡鼓与呼,而不是写作粉饰太平的官样文章,即所谓空头文学家。

这是鲁迅病逝后,擅长制作对联的蔡元培先生,满怀对旧社会无比憎恨和对鲁迅沉痛悼念之情,撰写的一副挽联,痛挽挚友。此联队仗工整,语义浑成,对鲁迅先生在文学事业上的功绩,作了公正评价。上联概括地写出了鲁迅著作的最大特点,下联号召人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学好鲁迅的战斗精神。“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蔡先生把这句话用到自己的对联里边,先表示这是鲁迅先生的“遗言”,再表示这也是作者的“心愿”。

后来,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的时候,陈毅同志也用蔡元培的手法,并根据,鲁迅自己说过的话及其一生英勇斗争的特点,撰写了一幅总结鲁迅战斗经验和歌颂鲁迅革命精神的挽联:

要打巴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喜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此联文辞精炼,寓意深刻,既是对鲁迅思想的热情歌颂,也是学习鲁迅思想英勇斗争的一种号召。
参考资料:http://caiyuanpei.bokee.com/

J. 鲁迅为什么给儿子立下"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遗嘱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气肿病逝于上海。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版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权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一生不图名利,又信仰唯物主义,所以把身后事看得很淡;而去世前只顾关心他人的将来,又显示他怎样一种大爱无私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