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思小说有哪些特点
有对自己过去经历的简略描述,大多数包含一种自我剖析的精神,有深刻的自我检讨、反思意识,对现今社会的人们具有启示作用,起到一种自省的表率。
❷ 反思文学艺术特色
从网络上看到:反思文学的定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特色的话应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悲剧、理性
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3.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❸ 反思文学的得与失
文革”后文学的最初构成,除了“五四”一代老作家对知识分子传统精神的恢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力量便是“归来者的反思”。“归来者”是指公刘、王蒙、张贤亮等有如下相似经历的一批作家: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少年即受革命影响或直接参加了革命,作为踌躇满志的一代文学新人,在50年代文艺界的思想斗争中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而是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鼓舞下,以主人翁的热情和身份携着他们积极干预现实的处女作走上文坛。但是在50年代末的反右斗争中又饱受批判和迫害,直至文革结束后70年代末才获得平反。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们的作品集《重放的鲜花》,便成了他们重返文坛的标志。这一批作家由于其特殊的经历,而形成了一种真诚的、坚定的和理性的对待现实的态度。二十几年的底层生活使他们具有认识现实而反思历史、痛定思痛的机会和积淀。在文革后的文学荒原上,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初,面对百废待兴,正处于50多岁的创作黄金期的他们复活了五四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他们紧张而忧心忡忡的关注现实,毫无保留的坚决支持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坚决同不正确的思想现象作斗争。以极大的热情和真诚为民请命,揭发社会弊端和腐败现象,充当大众的代言人和执政者的诤友。“跌倒了站起来,打散了聚拢来……生生死死,都要为人民做点事……”。50年代初在他们心中树立的理想和信念,经过风化风雨雨的摧残和打击反而更加清晰和现实。从1979年茹志鹃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开始,到1981年间的几年是“反思文学”思潮的主要形成时期。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具有更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更大的思想容量,揭露极左路线、反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的悲剧、刻画悲剧人物是他们共同具有的特点。“反思文学”作品往往写尽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凸现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的描述,强化批判极左路线和封建思想如何残害知识分子,赞美人性美好和知识分子执著的信仰。由于他们的目的是以此理性地关注现实,因此不像“伤痕文学”那样刻骨铭心和绝望,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文革的灾难性,因此结局往往是平反昭雪苦尽甘来的大团圆。由于描述的内容往往横跨几十年,因此“反思文学”作品倾向于篇幅较长,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情作长篇小说,因此作家们几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中篇小说这一体裁。在叙事立场上“反思文学”作品大多采用个人视角和民族视角相联系的方式,使个人的遭遇具有民族灾难的普遍意义。主人公是受难者也是心怀庙堂而忧天下的为民请命者,往往是知识分子,这样便于对历史等大主题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少数作品有意无意地用了民间的立场和视角,来反思历朝历代政治事件中的悖论和荒谬。同时“反思文学”作品对于小说技巧的探索也略有成就,有的作品尝试以人物的意识为线索和表现方式,这些都给以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参考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❹ 反思文学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特征
反思小说的艺术特征
一、突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
“反思”作品的一个共同艺术特征是突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反思文学”比“伤痕文学”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尖锐的批判意义。“反思文学”将几十年历史真相昭示予人,整合出一部政治运动迫害知识分子的历史,传递出前所未有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复杂信息,加强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尖锐的批判意义。其中的大量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好人落难,坏人当道,君子不遇,小人得志的世相图,并以启蒙式的话语突出了极左政治路线与传统封建思想如何合二为一地造成社会和人的深刻异化,赞美了不屈不挠的人性力量和知识分子的执着信仰。几十年悲剧何其多,而如今黑暗终于散去,苦难终于结束,“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心理在这批作家的每一篇“反思”作品中都有体现,而不管前面对历史灾难的叙述有多么的压抑。面对劫难的反思有两种不尽相同的叙事立场。较为普遍的是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苦难具备了超越个人的普遍的启蒙意义。如王蒙的《布礼》《蝴蝶》,张贤亮的《灵与肉》《土牢情话》《绿化树》,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等,这种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知识分子,就是干部,他们既是受难者,又都是心怀天下或为民请命的英雄,其中尤以知识分子居多。这样,作家在个人苦难经验和民族灾难之间就有了一种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满足了作家个人情感宣泄和表达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心系庙堂,表现对时代历史的思考找到了一个切实的途径,但与此同时,也往往使那些知识分子受难者的形象沾染上一层虚构色彩,体现了他们企图在民间和庙堂之间构筑知识分子神话的努力,在这些受难英雄的身上,多少显露了这一批知识分子对自身经历的一种迷恋情绪。另一种叙事方式是有意无意地从民间的视角和立场反思中国民主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存在的悖谬与悲剧现象。如茹志鹃的《剪接错了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等,虽然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反思主题与前一种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而且作为一种叙述立场的选择也很难说是完全自觉的,但它们毕竟为“反思文学”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途径和立场,也为文革后文学预示了一种新的可能开拓的空间。二、“反思文学”的创作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
“反思文学”的创作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记忆》则以某地宣传部长秦慕平对曾经被自己错判为“现行反革命”的少女方丽茹的忏悔,反省了一个时期内不正常的“现代迷信”及自己在这种现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对文革中种种事件表现的深刻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伤痕小说”,但它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这种情况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此类反思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如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这篇小说以一对中年知识分子夫妇陆文婷、傅家杰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内容,运用时空错位的意识流手法,展现女主人公一心埋头事业,长期超负荷运转,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生命健康遭到严重危害的生活状态。呼吁社会给中年知识分子多一点关注。
作品中描绘了陆文婷作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从二十四岁进医院,由于文革耽误了晋级,到四十二岁却仍然是一名住院医生,工资五十六块半,一家四口人仍然住在一间十二平方米的小屋中。主人公在生活的重负下,仍然对工作充满责任心,然而残酷的生活现状终于使她不负重荷,在陆文婷连续完成了三个手术后,这个平时被院长视为"身强力壮"的医生,终于因心肌梗塞而昏倒。
2、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表现“友情”的《驼铃》和表现“爱情”的《如意》等。汪雷的中篇小说《女俘》被认为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事实上,军人身份,战争环境,其实是作家们有意虚托的背景,作家真正的用意,是人性的张扬,借助战争的炮火硝烟,敌对双方的阶级仇恨,作家表现了人性的巨大力量和情感要求的不可扼止。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两位女性:一个是国民党的机要军官,敌人,俘虏;一个是革命战士,是押送女俘的军人。在这一点上她们是绝对对立,无法通融的,但她们有共同的“人”的身份,这就是“母亲”。当“我”把女俘当做一个母亲,看到她的儿子和她们纯粹的母子之情时,逐渐手软心慈,滋生了强烈的同情之心,这是一种人性的认同和感化。而且最后,正是女俘及时的通报才使昏倒在途中的“我”得救,当“我”从昏迷中醒来得知经过时,“热泪涌上我的眼眶,但这不是悲伤的泪,而是骄傲与感激的泪。”在这里,“感激”的是人的良心,“骄傲”的是人性最终超越和战胜了一切。
3、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如《爱,是不能忘记的》《春天的童话》《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等。《爱,是不能忘记的》的主题非常集中和简单,对于爱情的理解,集中在一句话上,即是“等待着那个呼唤自己的灵魂”,对于爱情的标准也较单一,就是要求感情上的交流,事业、情趣和爱好上的吻合一致。“我”的丈夫徒有其表,对艺术对生活缺乏应有的敏感和热情,这是我大为失望的原因,也是“我”爱情失落的根据,心灵痛苦的根源,小说又以“我”的母亲青年时代的爱情经历,通过《契诃夫小说集》和签有赠言的笔记本两件信物,来表达“爱”是不能忘记的这一信念。在《春天的童话》里,“我”直率地袒露了自己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叙述了自己因对爱情的不断追求、更新而造成的婚姻变故,同样也表现了这种行为在社会上、家人中引起纷纷议论,以及“我”的内心压力和苦恼。比起《爱》来,它明显更为富于血肉,对爱情的展现与思考要更加沉重,尤其是小说结尾,“我”的偶像和精神支柱何净所暴露出来的软弱、虚伪、欺骗和卑鄙使“我”在吃惊中失望于人世的可怕,人心之难测。它已不单单是简单的对爱情的呼唤,而渗入了更多的沉重的思考。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中, “她”对庸俗不堪的丈夫充满了厌倦与痛恨,在这种无聊的生活环境中,她幻化自己理想中的偶像,唤醒童年时纯真爱情的记忆,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两相对照,表现了新一代青年对真挚、美好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但最终,这个偶像坍塌了,梦中的“他”原来近在眼前,“他”同自己的丈夫同流合污,早已失去对往日幻想中的美好,“她”因之震动,并在无可奈何之中,开始正视生活,扑向丈夫的怀抱中。在这里,作家对个人的追求和社会环境做了更加觉察的理解,向我们展示了人生世事的复杂和不可捉摸。
4、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迷人的海》等。在这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而且也是最成功的是张承志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这部充满激情与诗意的作品,堪称一代人精神历程的再现。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第三人称的“他”,在作品中,“他”没有确切的名字,“他”是一个当过红卫兵,曾经为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动而徒步奔行于黄土高原,并横渡黄河的少年;是一个在新疆额尔齐斯河的雪水中与牧人共饮烈酒,酒来后发现自己的嗓音“已经粗哑,带着他们那样的声调”,自己的步态“也开始像他们那样威风地摇晃” 、变野了” 的知青;是一个宁愿冒着失去北京户口的危险,放弃稳妥却无聊的职业而全力为成为一名“文地理”究生而拼搏的汉语专业毕业生。小说描述他为了理想跋涉几千里考察北方的几大河流,这实际上是对过往青春的追忆及对当下青春、生命的挑战与求证。
5、思考生存价值,这部分作品有两类内容:一是“右派小说”,作家立足于政治历史之上对自己的心理历程的解剖,如张贤亮的《灵与肉》、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从维熙的《雪落黄河静无声》、张贤亮的《唯物论者启示录等。二是“知青小说”,知青作家对往日做写实性却富于诗意的回忆与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晓声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近年来,一些知青作家开始在作品中描写当这群往日的知青人到中年时的生活状态,如叶辛的《孽债》,梁晓声的《年轮》《泯灭》《雪城》等,这些作品拓展了知青小说的题材范围,探讨了“知青运动” 所产生的巨大历史影响--即它不仅改变了一代人十几年的生活轨迹,而且在精神上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甚至造成了下一代人的心灵创伤。这些作品的出现重新使人们关注“知青”的生活,但它们与前期的知青小说作品在题材和主题上显然有很大不同,因此有些理论者称之为“后知青小说”。反思小说多采用中篇小说的形式。
这是出于表达需要而在无意间形成的共同趋势。
多种小说艺术手法的探索。
茹志娟、宗璞、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了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叙事线索的结构和表现方式。总之,“反思文学”逐渐将对“人本身”的探索作为文学表现的重点,这使文学渐渐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单纯功能,作者们在力图挖掘人的“本性”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文学本身的一些审美功能,开始在文学的形式上进行努力探索,从而使文学的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彩。
❺ 反思文学的观点
“反思”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所谓反思,从哲学角度理解,就是人类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反思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伤痕暴露了,那么是谁造成了民族与个人的创伤?又是怎样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历史传统、现实因素及人性根源,导致了长达几十年的摧残伤害竟然能以合法而崇高的名义进行?
综观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记忆》则以某地宣传部长秦慕平对曾经被自己错判为现行反革命的少女方丽茹的忏悔,反省了一个时期内不正常的现代迷信及自己在这种现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对文革中种种事件表现的深刻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伤痕小说,但它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这种情况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
这些作品或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甚至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 、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 、表现友情的《驼铃》和表现爱情的《如意》等;或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如《爱,是不能忘记的》 、 《春天的童话》 、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等;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 、 《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价值,如知青小说中对往日做写实性却富于诗意的回忆与描述、右派小说中立足政治历史之上对自己的心理历程的解剖。
❻ 新时期反思 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❼ 反思文学的特征
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❽ 简析反思文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文革”后文学的最初构成,除了“五四”一代老作家对知识分子传统精神的恢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力量便是“归来者的反思”。“归来者”是指公刘、王蒙、张贤亮等有如下相似经历的一批作家: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少年即受革命影响或直接参加了革命,作为踌躇满志的一代文学新人,在50年代文艺界的思想斗争中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而是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鼓舞下,以主人翁的热情和身份携着他们积极干预现实的处女作走上文坛。但是在50年代末的反右斗争中又饱受批判和迫害,直至文革结束后70年代末才获得平反。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们的作品集《重放的鲜花》,便成了他们重返文坛的标志。
这一批作家由于其特殊的经历,而形成了一种真诚的、坚定的和理性的对待现实的态度。二十几年的底层生活使他们具有认识现实而反思历史、痛定思痛的机会和积淀。在文革后的文学荒原上,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初,面对百废待兴,正处于50多岁的创作黄金期的他们复活了五四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他们紧张而忧心忡忡的关注现实,毫无保留的坚决支持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坚决同不正确的思想现象作斗争。以极大的热情和真诚为民请命,揭发社会弊端和腐败现象,充当大众的代言人和执政者的诤友。“跌倒了站起来,打散了聚拢来……生生死死,都要为人民做点事……”。50年代初在他们心中树立的理想和信念,经过风化风雨雨的摧残和打击反而更加清晰和现实。
从1979年茹志鹃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开始,到1981年间的几年是“反思文学”思潮的主要形成时期。
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具有更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更大的思想容量,揭露极左路线、反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的悲剧、刻画悲剧人物是他们共同具有的特点。“反思文学”作品往往写尽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凸现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的描述,强化批判极左路线和封建思想如何残害知识分子,赞美人性美好和知识分子执著的信仰。由于他们的目的是以此理性地关注现实,因此不像“伤痕文学”那样刻骨铭心和绝望,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文革的灾难性,因此结局往往是平反昭雪苦尽甘来的大团圆。
由于描述的内容往往横跨几十年,因此“反思文学”作品倾向于篇幅较长,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情作长篇小说,因此作家们几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中篇小说这一体裁。
在叙事立场上“反思文学”作品大多采用个人视角和民族视角相联系的方式,使个人的遭遇具有民族灾难的普遍意义。主人公是受难者也是心怀庙堂而忧天下的为民请命者,往往是知识分子,这样便于展开对历史等大主题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少数作品有意无意地用了民间的立场和视角,来反思历朝历代政治事件中的悖论和荒谬。同时“反思文学”作品对于小说技巧的探索也略有成就,有的作品尝试以人物的意识为线索和表现方式,这些都给以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❾ 反思小说的语言特点当代文学
反思文学的特征是在社会上长时间的出现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或文化,然后在恢复正常之后,一些专家学者或文化人针对先前的不正常状态进行的一种深度思考。所以它是依附于社会已出现过的不正常状态的产物。
❿ 反思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反思文学”,首先就是关于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歌颂与赞美的创作,多和苦难描述联系一体。众所周知,新时期有个最近历史背景即“文革”。知识分子在这个时期普遍沦为“臭老九”,命运不堪回首。由此人们又进而反思“文革”前知识分子的历史磨难。这就是当时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新时期前阶段文学便对知识分子苦难命运表示了深切同情和不平情绪。 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他们的生活经历了“方革”这一比较特殊的历史背景,当过知青,下过乡,再回到城里读书工作,因此他们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有反思社会、反思人生、反思文学这样一个情结在里面。“忠良落难”、“好人受气”的描述比比皆是。
“反思文学”是对过往政治运动的清理,重在“为社会代言”、“为公众代言”甚至“为革命代言”,因而非常注意传达社会化思想和群体化情绪,看重社会的认可和群体的接受。典型者莫过于张贤亮的《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者主要意图不是写个人命运,而是为了证明“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主人公“最终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思想改造”,完全为了表达一种社会化看法。当时这类带有自传性的作品,由个人经历而揭示极左运动和封建专制带来的苦难时,都是立足“为社会代言”,都重在表现社会化情绪,而且动辄和“民族命运”联系。即使从维熙90年代初出版的自传体小说《走向混沌》,也是如此。正如作者在该书代序中所说:“这沧桑的历史血痕,不属于我个人,而属于一代立志报效民族,却为此而承受炼狱折磨的知识分子。”而众多知青文学作品,或控诉极左危害,或表现“青春无悔”,或怀念淳朴乡情,更多也是表现社会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