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比较中俄文学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比较中俄文学

发布时间: 2021-03-22 01:25:22

『壹』 俄国文学很厚重,基调真的很悲伤吗

确实是这样,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比较厚重,所以文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很正常。

『贰』 有哪些必读的俄罗斯文学作品

罗斯文学,尤其是二战前和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之一,就其所处理的思想、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作为个人和社会与世界互动的人类生活的分析而言。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以现实主义潮流而闻名,受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拥护,但也受到其他作家的追捧。我觉得这些文学作品很有必要读一下,1《卡拉马佐夫兄弟》2《亡灵屋的故事》、3《魔鬼》4《地下笔记》。我觉得要想洞悉人类心灵和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读一读。

『叁』 哪两部中俄相似的文学作品可以联系对比除了鲁迅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还有《雷雨》和《大雷雨》之外

你好,陈白尘的《升官图》和果戈里的《钦差大臣》

『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盛行的苏俄文学作品有哪些

20世纪年代中期我国第一部个人著述的系统的中俄文学比较研究的专著是汪介之先生撰写的《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透视》一书,这部著作是从文化视角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的。我国第一部关于中俄文学关系史的专著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建华教授撰写的《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一书,他填补了中俄文学关系史的空白。《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是一部“史书”和“通史”,此前的有关中俄文学关系史的著作都是专题性的著作或系列论文集。汪介之著的《回望与沉思》一书于2005年出版,本书主要重新认识全部20世纪俄苏文学、尝试梳理俄苏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史。这种热情至今未减,不期竟导致近年来关于俄苏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的全过程的“回望与沉思”。我国一般读者对此知之甚少,因为我们只重视了俄罗斯文学的译介研究工作,忽视了对这个方面的介绍、传播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学在俄苏》一书,由李明滨撰写,发表3年后,他又写出了《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他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存在空间,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俄罗斯文学,对中俄比较文学研究和对中国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掀起了一股翻天覆地的市场经济大潮,1991年末苏联解体,这两件大事极大地影响了携手走过一个世纪风雨的中俄(苏)文学。俄国经典文学名著的出版因不受版权的制约和有名著效应,并没有像当代文学那样译介量锐减,反而在此阶段再度繁荣起来,大量苏俄名人名著被重新译介。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出版了俄苏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等的多卷文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又相继出版了多名俄苏作家的全集(或文集),如《涅克拉索夫文集》(4卷本)、《莱蒙托夫全集》(5卷本)、《果戈理全集》(7卷本)、《普希金文集》(10卷本)、《屠格涅夫全集》(12卷本)等。其中,最引人瞩目、最具成就感的是冯春先生独立完成的《普希金文集》(10卷本),这10卷译本中包含有译者重译的普希金所有重要的童话、散文、小说、诗体小说、文学论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这些无一不充分体现出译者的高超水平。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时期出版的许多译本,较之前的译本在翻译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重译本在以前译本的基础上改进了许多。在这一时期,徐振亚和冯增义还新译出了长篇名著《卡拉玛佐夫兄弟》,许多的中国译者们还在为中俄文学的交流做着无私的奉献。20世纪90年代,他们与俄罗斯文学有着深厚的情结,继续关注俄苏文学并积极地从中汲取艺术的营养,不知疲倦而忘我工作着。这些作家的灵感来源于整个俄苏文学的思想、情调、氛围,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摄取俄苏文学的思想:承认爱情、有人情味儿、可以怀旧、失恋和温情等各种感情、内心世界的独白、喜欢描写大自然、文学界有一定的自由度。苏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也带有一些负面的成分,苏联文学自给自足的教化性和将伦理道德两极化处理的方法,妨碍了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俄苏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严肃、冷静的态度。中国老中青三代学者不顾学术著作出版十分艰难,每年仍然撰写着具有现代意识的、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这充分说明我国对俄苏文学的研究仍然保持青春活力并且充满热情。

『伍』 俄罗斯文学有那些特点

1、表现了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风情,俄罗斯民族那种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
比如茨冈人的剽悍等,在很多俄罗斯作家笔下都有表现。
2、表现了俄罗斯特有的社会风情,18、19世纪的俄罗斯是一个从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社会(这个时期是俄罗斯文学群星璀璨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冲突,各种社会群体都在维护自己的群体利益,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俄罗斯的作家们也在思考和观察,塑造了这时候各个社会群体的不同人物形象如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白痴-,果戈理笔下的狂人及地主群像,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之一:泼留希金,托尔斯泰笔下的一系列男女形象等等。这在世界文学所描写的人物关系中是比较少见的
3、表现了俄罗斯特有的民族习俗及社会习俗,俄罗斯的这种习俗不同于法国,英国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对资本家的欺凌、压榨表现出自己的愤怒和无奈,它(俄罗斯的下层人民)对贵族、地主的欺凌和压榨则是逆来顺受、曲意逢迎,是一味的顺从;这在世界文学对社会人物关系的表现描写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且,俄罗斯社会等级观念十分强烈,上下层社会几乎不来往,表现出农奴社会的层级特点,可是在上层社会又由于受西欧的影响,经常有沙龙、舞会等现代社会的标志,这些都构成了俄罗斯社会的特点。
4、表现了俄罗斯深厚的文学传统,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文学传统非常深厚的民族,其民族传说、神话、童话很多,以至于普洛普研究叙事学就从俄罗斯民间故事、童话入手,这些民间文学既孕育了俄罗斯大量的文学大师,又使他们的文学作品饱含俄罗斯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比如俄文学对冰雪的描绘就不像亚热带地区文学那样充满恐惧,而是有着丰富的诗情画意。

『陆』 俄国文学有什么特点

俄罗复斯文学渊源较深,很难制用一句话概括,但俄罗斯文学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普希金对俄罗斯本国作家影响巨大,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诗人能与之相比。
从某一方面讲,普希金能代表俄罗斯文学的某一阶段特征。

『柒』 最能代表俄国文学的是哪几部著作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等等

『捌』 为什么很少有人喜欢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建立了俄罗斯本民族文学,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交的伟大作家。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光明的憧憬,也就是并没有很大程度的反抗,你可以看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契诃夫则把这种反抗更加具体化,讽刺社会的黑暗,针砭时弊,指出社会的黑暗,是揭露的过程,而且范围也比较狭小,关注的焦点是小人物,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鼻子》。这两位作家,一位是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家,一位是现实主义作家,但是相对于托尔斯泰,后者更为真实,我们除却普希金不说,单说契诃夫,契诃夫擅长的是夸张的,漫画式的讽刺笔法,虽然也属于现实主义中创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观点,但是给人感觉还是偏离实际生活的。而托尔斯泰则不同,一则托尔斯泰全景式的展示了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二是托尔斯泰不单揭露黑暗,而且指明了道路,这从《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可以看出,基督仁爱和地主自我改革,第三是,他显示了俄罗斯反抗的精神,比如《战争与和平》

『玖』 俄罗斯文学有哪些特点

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带有民主主义倾向、嘲讽性的寓言诗和喜剧先后再现、出现了唯美派诗歌和小说等

17世纪:带有民主主义倾向

由于全俄市场的形成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俄罗斯文学渐渐丰富起来。司祭长阿瓦库姆和宫廷诗人西密翁·波洛茨基的创作,显示了宗教文学的新发展。17世纪初叶由波兰、瑞典的武装干涉和王朝的更迭等造成的混乱局势,阻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到20年代,有关“混乱时期”的政论著作一度兴盛。17世纪下半叶,由于全俄市场的形成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的格局,题材和体裁都有所增加,出现了大量描述社会生活、带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或反映对新生活的朦胧憧憬与对旧传统的背叛,或揭露和讽刺社会弊端。

同时,宗教文学也有了新的特色。

18世纪:嘲讽性的寓言诗和喜剧先后再现

彼得一世时期的文学仍然是新旧杂陈,具有过渡性质。30年代在彼得改革的基础上兴起的古典主义,是此后将近半个世纪中俄罗斯文学的基本流派,表现了启蒙主义同中世纪思想原则之间的斗争。

罗蒙诺索夫使文学体裁和语体规范化,并将音节体诗改为更适合俄语特性的音节和重音并重体诗,对统一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古典主义文学中,讽刺作品成长较快。50年代,嘲讽性的寓言诗和喜剧先后再现。

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唯美派诗歌和小说等

俄罗斯文学中,较著名的还有托尔斯泰的浪漫主义诗歌和小说,费特(1820-1892)和德鲁日宁(1824-1864)的唯美派诗歌和小说等,但其成就和影响都远不能与现实主义相比。

(9)比较中俄文学扩展阅读

现代文学的特点

1917年十月革命后直到80年代末,俄国实行社会主义的苏维埃制度,因此其文学又通称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因为俄国是当时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这个阶段俄罗斯文学又是整个苏联文学的一部分。

苏维埃俄国初期,文学界存在许多作家团体,派别之争激烈,创作不多。代表当局主管文艺的卢纳察尔斯基为团结作家队伍做了大量工作。不久,执政的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加强了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提倡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