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文学黑色幽默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文学黑色幽默

发布时间: 2021-03-21 03:06:42

Ⅰ 黑色幽默的文学渊源

“黑色幽默”文学具有深远的文学渊源。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就采用夸张的手法和荒诞的情节,写了许多政治讽刺喜剧,这大约是最早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作品。受阿里斯托芬的影响,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伏尔泰的《老实人》等等都带有“黑色幽默”的痕迹。二十世纪,随着文学的发展,卡夫卡的《审判》、《变形记》等,美国作家韦斯特的《整整一百万》更多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精神。这些作品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然而,同一般人们的印象并不一致的是:“黑色幽默”文学最早产生于法国。法国作家塞利纳和鲍里斯?维昂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先驱。1932年,塞利纳出版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长夜漫漫的旅程》,是最早的一部“黑色幽默”小说,对后来美国“黑色幽默”派作家影响很大。维昂的长篇小说《生命浪花》则直接影响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五十年代法国兴起了荒诞派戏剧,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而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也被美国作家们所接受。这样,“黑色幽默”文学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兴盛便是必然的了。
“黑色幽默”虽然已经成为流行的概念,然而其具体的含义却仍然很模糊,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被誉为黑色幽默“司令官”的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情绪上的黑色东西与幽默东西的结合:它既是幽默的,又是绝望的,在幽默中含有阴沉的情绪,在绝望中又能发出大笑。被誉为“黑色幽默”派理论家的尼克伯克则认为“黑色幽默”具有辛辣、病态的特征。美国学者奥尔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与欢乐、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它要求同它认识到的绝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似乎能以丑角的冷漠对待意外、倒退和暴行。”
“黑色”是与光明与欢乐相对立的,指的是一种思想情绪方面的病态特征,即阴沉和郁闷,忧愁与痛绝望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幽默”则是对客观现实的讽刺与嘲笑。当病态的情绪与传统的幽默相结合时,就反映了辛辣、悲愤和玩世不恭的情绪。“黑色幽默”派作家根据现实的生活环境而创造出一个荒谬可怕的世界,来揭露现实世界的荒谬与丑恶。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悲哀和绝望,只好通过玩世不恭的讽刺嘲笑来发泄自己的痛苦与绝望的情绪。有人说“黑色幽默”是在绝望的条件下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是不无道理的。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绝望的喜剧、是绞刑架下的幽默,大祸临头时致命一蜇的幽默。总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绝望的幽默”。

Ⅱ 黑色幽默文学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也译为 Sick humor
背景
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一方面社会矛盾,劳资矛盾频繁,另一方面麦卡锡主义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压抑窒息的氛围;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战事的失利和美军惨痛的伤亡,更使全国反战情绪高涨,局势比较动荡,社会状况比较混乱。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现实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怀疑,传统的道德观念遭到抛弃,生活与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中小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先天恐惧心理,在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于是产生了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幻想和否定结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目录[隐藏]

起源
学派
分析
特点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十大黑色幽默电影
相关歌曲

[编辑本段]起源
早在20年代,一位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曾编过一本名为《黑色幽默文集》的书,1965年,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将60年代以来的美国报刊上发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编成一本小书出版,取名为《黑色幽默》。同年,美国评论家尼克伯克发表《致命一蜇的幽默》一文,明确的将这类作家称为“黑色幽默”派,于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美国诞生。
[编辑本段]学派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
[编辑本段]分析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编辑本段]特点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黑色幽默”的特征
第一,特殊的幽默风格。“黑色幽默”和传统文学中的幽默不同。在西方传统文学中,一般来说,悲剧和喜剧的区分是很分明的。喜剧讽刺反面人物的丑恶和畸形,悲剧表现正面英雄的痛苦和不幸。但“黑色幽默”文学打破了这种界限,悲剧的内容采取了喜剧的艺术处理手法,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即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第二,“反英雄”式的人物。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又有一定的追求。例如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奥尔德曼认为,这些人“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产生这类病态的畸形的人物的土壤是病态的畸形的社会。
第三,“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传统小说采用“讲故事”叙述法,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发展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而“黑色幽默”文学则彻底地抛弃了“讲故事”的老一套,改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新方法。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夸大人物内心世界的广袤无垠;它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超越道德、超越习俗、超越理念。
第四,特殊的题材。为了与“黑色幽默”整体的主旨合拍,作家们在选材上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师,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要领引进文学作品。
[编辑本段]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象征形式表现扑朔迷离的情节。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加速节奏的跳跃,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笔法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具有寓意性。
[编辑本段]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纳博科夫,可以算是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195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洛丽塔》,此后又出版《普宁》(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说,成为事实上的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2、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以《第22条军规》闻名文坛,后又写出了《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成为公认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
3、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以充满幽默和奇特风格的长篇小说而著称,他的《第五号屠场》(1969)使黑色幽默的小说创作的影响达到顶峰。另为他的《猫的摇篮》(1963)和《时震》也是优秀的黑色幽默作品。
4、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受业于纳博科夫,以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1973)成为黑色幽默派的后起之秀,这部小说把人的性欲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生与死、世界与人性等问题,作者以导弹发射后形成的抛物线“万有引力之虹”来象征世界、象征死亡,表现了对世界未来的悲观情绪。
5、威廉·盖迪斯,他的小说《小大亨》(1975)以夸张的讽刺描写一个大发投机财的孩子形象,获得1976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
6、托马斯·伯杰,他的小说《小巨人》(1964)使对看似强大实则渺小的西方社会的讽刺。
7、约翰·霍克斯,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独创性的先说家”。代表作《血桔》描写了一对夫妇在假想的海岛上过着原始的性爱生活,成为“反小说”的典范。
8、约翰·巴思(John Barth),在他的代表作《牧羊童贾尔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大学生贾尔斯受到来自两个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经错乱的描述,映射冷战时世界两大政治集团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编辑本段]十大黑色幽默电影
1 低俗小说
2 两杆大烟枪
3 全金属外壳
4 谋杀绿脚趾
5 美丽人生
6 搏击俱乐部
7 落水狗
8 疯狂的石头
9 大丈夫:暗战男女
10 血战到底

Ⅲ 现代主义文学的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得嘲讽态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象征形式表现扑朔迷离的情节。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加速节奏的跳跃,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笔法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具有寓意性。
4、美国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还有冯纳古特、品钦、巴思、巴塞尔姆、法国维昂。 1、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2、冯纳古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猫的摇篮》(1963,博克侬、麦克凯布)
3、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Ⅳ 黑色幽默文学有什么特点

“黑色”的内涵是绝望、恐怖、残酷和痛苦,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这就是所谓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小说的中心内容是表现世界的荒谬、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这决定了它在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态度及悲观主义色彩。在艺术上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严谨结构和叙事原则情节有很大的跳跃性,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生活素材被夸张、变形;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笔法则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Ⅳ 评黑色幽默文学的基本特点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40年,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出版了《黑色幽默选集》一书,但这个词到60年代才风行起来。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一个百姓所理解的冷幽默:
“冷幽默”这个词不是出自于《论语》、《诗经》、《尚书》,也不是马克思、培根、普希金发明的,更不是现代流行的摩登新名词,而是我一时兴起,随口掰的。
“冷幽默”其实和人们常说的幽默、风趣没什么两样。只是,我愿意这么称呼它。我是在很讨厌一些人为了讨好别人,刻意地说那一堆不知道重复多少遍的自以为水准很高的令人发笑的话,然后如愿以偿地看着周围的的人笑得前俯后仰,自己也“哈哈”的陪着笑。我初二时的一位物理老师便是这样。刚开始,我非常欣赏他的幽默,因为它的精致;后来,当我听说他在其他班上课时,原封不动地照说那段“经典对白”,不由得大为反感,因为它的矫情造作。我想了半天也搞不懂,那位老师没必要讨好学生啊!那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平易近人?抑或是表现自己的水平?还是体现自己的“为人师表”?
“冷幽默”是那种淡淡的、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幽默,是让人发愣、不解、深思、顿悟、大笑的幽默,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默。之所以称之为“冷幽默”,是因为不仅要幽默,还要“冷”。说到这里,到让我想起一个人——我们的新上任的语文老师Mr.陈。看,他那高傲的甩在两边的头发,那透过厚厚的镜片闪着精光的眼睛,那泛着浅浅的笑的微抿的唇,百分之百“冷幽默”的料!果然,他开口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班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意。我也笑了,我不知道其他人为什么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我其实一点儿也不想笑。可我却笑了,也许是看到了Mr.钟的笑容吧。那并不是一个咧着嘴的灿烂笑容,那是微笑,冷冷的微笑,略带讽刺的微笑。对了,这便是我喜欢的“冷幽默”!

Ⅵ 中国有哪些文学作品属于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 ,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 ,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有评论家称之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玩笑”。黑色幽默是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
中国的作品有《我的精神家园》《中国可以说不》
王小波一个很真诚,善良,很有趣的人,小说很好看,有趣,我喜欢的作家!

Ⅶ “黑色幽默”有怎样的文学特点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但又强调社会现实足难以改变的,带有悲观绝望的情绪。

库尔特·冯尼格像

Ⅷ 世界文学流派的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Ⅸ 黑色幽默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