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对用经济学常识那里一点都不懂!能说下关于宏观调控那里的一些知识点吗!
第一,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 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主要是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特点是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第三,采取手段包括
(1)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 相关漫画
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2、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
(3)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有直接性、权威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
第四,调控方式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五,宏观调控的原因 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些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 其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包括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第六,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七,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就业。
Ⅱ 如何用经济学的思想来反驳传销的宏观调控和挣钱手段
宏观调控(简称宏调)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而不是传销分子说的打击传销的新闻报道就是宏观调控
Ⅲ 宏观调控的谁知道,是关于经济学的!!!有读经济学的吗
以发展下线获利的一般都是传销。这些人经过洗脑,是不见棺材不流泪的,是极度固执没法改的
Ⅳ 经济学宏观调控者可以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类型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走势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的基本政策有实现充分就业政策和保证物价稳定政策两个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刺激总需求增长,克服经济萧条,实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过度增长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克服因需求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供给管理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资和物价管理政策。之所以对收入进行管理,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时由成本(工资)推进所造成的(参见成本推进的通胀)。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它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根据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动,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企业和工会都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必须据此确定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如果违反,则以税收形式以示惩戒。二是工资物价的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时期采用,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也被采用。三是税收刺激政策。即以税收来控制增长。
2)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一是工资指数化。二是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自动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二是完善劳动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员工。三是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劳动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能减少由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困难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对工人流动的协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
4)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二是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三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四是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Ⅳ 宏、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企业或家庭参与者的行为和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整个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简单地说,微观经济是靠无形的手(市场)去干预经济,宏观经济靠有形的手(政府)干预经济。
另外,它们的需求曲线一般都向右下方倾斜,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曲线会右上方倾斜,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相同之处就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价格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价格和产量。
异: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同:
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
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需求曲线一般都是向右下倾斜的,供给曲线一般都是向右上倾斜的,有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其交点都决定价格和产量。
Ⅵ 经济学之中,宏观调控对共给需求带来多大的影响
1、所谓非均衡发展,指国民经济中的三部门经济在发展的时候出现的结构性的失衡,变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向某一部门倾斜,其中某一部门占国民经济比重十分巨大,而其他的占的比例却很小。而所谓产业间的不协调发展,指的是产业布局、结构的人为地不合理,导致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前者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后者指的是发展过程,不是一个概念。2、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局限性,在调节经济时所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另外,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这也是宏观调控的依据。3、宏观调控模式的特征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结合,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有机结合希望我回答对你有帮助!
Ⅶ 宏观调控实施的经济学与哲学依据
遵循价值规律调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政府间接的宏观调控又是弥补市场失灵、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看,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价值规律调节的基础地位及政府宏观调控仍具必要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握并处理好价值规律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研讨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搞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价值规律调节的主导地位,但同时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 哲学语言对理念的描述是非常抽象的,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理念的狭义概念。通常人们对理念的理解是对某一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即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或观点,以及所持有的信念或者价值取向,比如我们对教育、经营、管理等事物的本质所持的看法和信念。对此,我们可以将这种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定义为理念的广义概念,执政理念、治国理念、教育理念等都是广义理念的运用和拓展。 宏观调控理念也是理念广义概念在经济领域的拓展,即人们对宏观调控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或看法,以及价值取向。具体而言,即对什么是宏观调控,为什么要实施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政策手段有哪些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进一步的,宏观调控理念科学与否,对于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能否发挥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显然,宏观调控理念与发展观在概念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根本看法。由此,我们也可以将宏观调控理念界定为宏观调控观。 尽管宏观调控早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但理论界并未就宏观调控的基本认识达成共识。总体上,理论界关于宏观调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第一类观点认为,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的所有表现都可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政府的所有经济职能都应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这类观点可以定义为宏观调控的广义论。例如,马洪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中提出:“宏观调控,严格地说,是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范畴。”曹玉书则认为:“所谓宏观调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为保持国民经济向着预期目标发展,维护经济健康运行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