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
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
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
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
",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
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
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
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
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
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
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
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
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
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
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
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
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
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
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
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
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
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
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
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
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
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
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
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
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
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
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
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
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
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
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
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
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
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
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
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
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
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
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
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
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
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
,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
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
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
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
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
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
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
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
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
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
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
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
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
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
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
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
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
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
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
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
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
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
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
"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
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
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
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
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
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
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
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
.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
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
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
德,也借此保存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
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
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
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
,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
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
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
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
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
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
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
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
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
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
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
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
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
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⑵ 我们是做网络文学的新站求问同行
,我们家里实施了新标准(垃圾要分类),每一个人都要负责一个工作岗位,垃圾分类好生活才干净。奶奶负责垃圾的分类,而我是家里的监督人员,负责做出提醒要大家把垃圾分类好。
奶奶洗菜时用一个专用袋子装起吃完饭的剩菜、果皮。咦?妈妈看电视时吃掉的光子皮放在其他垃圾里,赶快倒出来放进厨余垃圾袋里,妈妈我要对你的行为做出提醒,不可以把吃剩的东西倒进装其它垃圾的垃圾桶里。知道了!
起床了,看见爸爸要把装厨余垃圾的垃圾袋放进其它垃圾的回收桶里,我赶紧提醒爸爸放进厨余垃圾的桶里才行。当然了,作为家里的监督人员自身也要做得好才行。没用的纸张放进可回收垃圾桶,要做好分类工作我的奶奶最有体会,她告诉我没用的电池不可以随便乱放,要放进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才行,这些知识真的很有用,现在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多漂亮
⑶ 乌青简介,作家。
乌青,男,原名郑功宇,1978年10月1日出生于浙江玉环,先锋诗人,小说家,影像作者。因“废话体”诗走红网络。
高中时他完全放弃了学业,整天待在图书馆里看闲书。那时候,他的理想是找个在图书馆看门的工作,可以整天窝在那儿看书,三星级酒店酒吧里酒水员。考上了杭州一所大学,专业是电视编播。2001年1月23日的夜晚,农历除夕,“橡皮”文学网正式开通首席执行,并创办的“果皮”文学网。
乌青的诗歌不讲究任何韵律,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写什么,甚至公布一组银行账号就成了一首诗,而在《月下独酌》中,乌青更是整个引用了李白创作的《月下独酌》,只在结尾加上一句“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就成了自己创作的“先锋诗歌”,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网友对乌青的“废话体”诗歌感到好笑,也因此开始戏仿起了乌青的诗歌,称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先锋诗人。
网友“草籽仔”说:“如今说说废话都能成为诗人了,李白、杜甫一定会泪流满面”。
“咪咪是我的家BB”说:“拜读乌青作品,我终于知道了,你随便造三五个句子,记住每个标点符号都换行,句子里引用成语的是安妮宝贝,没有成语的是先锋诗歌”。
诗人周亚平并没有嘲笑,他说:“我觉得挺好的,乌同学坚持改变人们对既定诗歌的界定,长期以来,诗歌跟着文学混,都混傻了,乌青让诗回到渺小中来,让我们自己也回到渺小中来,没什么不好”。
诗人渔舟则说:“现代诗歌分三派,一派是大家都熟悉的学院派,他们写的诗很工整,内容比较严肃;一派诗人属于激进派,他们的诗歌不工整,但情绪比较强烈;一派则是娱乐派,他们的诗歌既不工整情绪也不高,但叙述的都是生活里的小事,信手拈来就写成了诗歌。乌青属于最后这派。虽然大家都说他讲废话,但能把废话写出感情,而且诗人本人认为他在写诗,那么这就是诗了”。
⑷ 求一个mp4可以看的日本动漫的轻小说网址
之前我想的办法是 Ϻ4dm.cᴏm 地址,就可以得到文件,跟我现在需求差不多校验后再下载。
⑸ “乌青”是什么意思
乌青,男,原名郑功宇,1978年10月1日出生于浙江玉环,先锋诗人,小说家,影像作者。因“废话体”诗走红网络。
介绍
高中时他完全放弃了学业,整天待在图书馆里看闲书。那时候,他的理想是找个在图书馆看门的工作,可以整天窝在那儿看书,三星级酒店酒吧里酒水员。考上了杭州一所大学,专业是电视编播。2001年1月23日的夜晚,农历除夕,“橡皮”文学网正式开通首席执行,并创办的“果皮”文学网。
作品
诗歌:整理有7个诗辑《有哈鼠》《有一天啊》《猿翼山》《圆宝头》《狐狸精》《撞击变》《大坑里》[1]。
小说:整理有小说书《有一天·卷一》(早前整理有两个小辑《七上》和《八下》)。
图像:整理有“有一天·LOMO”系列约100多幅。
影像:长片《爬山小说》, 短片 《乌青的叙述》 《星座V》 《找钱》 《跟踪.1》 《大黄蜂:九里达》 《赵州桥》《我们都是年轻人》《坏诗人》等。
杂志:《海盗》果皮系列网刊等。
乌青的诗歌不讲究任何韵律,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写什么,甚至公布一组银行账号就成了一首诗,而在《月下乌青的诗独酌》中,乌青更是整个引用了李白创作的《月下独酌》,只在结尾加上一句“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就成了自己创作的“先锋诗歌”,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网友对乌青的“废话体”诗歌感到好笑,也因此开始戏仿起了乌青的诗歌,称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先锋诗人。
网友“草籽仔”说:“如今说说废话都能成为诗人了,李白、杜甫一定会泪流满面”。
“咪咪是我的家BB”说:“拜读乌青作品,我终于知道了,你随便造三五个句子,记住每个标点符号都换行,句子里引用成语的是安妮宝贝,没有成语的是先锋诗歌”。
诗人周亚平并没有嘲笑,他说:“我觉得挺好的,乌同学坚持改变人们对既定诗歌的界定,长期以来,诗歌跟着文学混,都混傻了,乌青让诗回到渺小中来,让我们自己也回到渺小中来,没什么不好”。
诗人渔舟则说:“现代诗歌分三派,一派是大家都熟悉的学院派,他们写的诗很工整,内容比较严肃;一派诗人属于激进派,他们的诗歌不工整,但情绪比较强烈;一派则是娱乐派,他们的诗歌既不工整情绪也不高,但叙述的都是生活里的小事,信手拈来就写成了诗歌。乌青属于最后这派。虽然大家都说他讲废话,但能把废话写出感情,而且诗人本人认为他在写诗,那么这就是诗了”。
⑹ 为什么中国人写小说那么快呢一个月就写几百万字
。。。。。没有那么快的,几百万字就是一本很厚的网络小说了,一般就算是血红那样写的超快的也得一年左右,更别说别人了。
再说看网络小说不就是图个痛快嘛!写的少了谁跟呀!
⑺ 评价一部小说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小说。那时我还没有听说过玄幻小说这种词语,每日我总是抱着山海经,格林童话和金庸的武侠小说看的津津有味。后来上初中的时候,玄幻小说开始有了初步的绉形,那时的 我就在学校,家和书店之间来回奔波。
等上初三的时间,一本经纬天人的小说飘渺之旅出现了,那时的我沉迷于萧潜的修真,法宝,仙决之中。后来类似的修真小说,网游小说,魔法小说等看多了。
就不想看了,开始打算自己写一本小说。当时对我来说,写一本小说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很幸运,我用心写的这本小说通过验证了。
那时的我打字速度超慢,平均300/字一个小时。而且一个章节字数很少,才一段话。自己写作的思想缓慢和语句搭配不调协,场景,人物描写缺乏灵感都几乎让我放弃了写小说的打算。
后来的二个月内,我都在认真学习其他作家的写作手法,并紧记好词好句等,并从中领悟了自己的写作手法。现在的我平均每个小时能想出1000多字,一个小时能打出1700-2000字。
虽然现在我写的书,点击和推荐都很少,但看到我的书的绝大部分读者都满意我的写作,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够继续写下去。在这里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当一名网络作家,必须要拥有网络作家的品质。
第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让读者满意,才能有金币可花,毕竟天道酬勤。
第二要有恒心。拥有一颗写作的恒心,才能有名气,才能更好地宣传自己的作品。如果留下一部太监作品,虽然你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代替,但在读者心中已经留下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作家坏印象。
第三要有知识分子的良好品质(待考验)。虽然我不明白作家本身的素质与写出作品的好坏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我还是不会染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如吸烟,喝酒,赌博等。吸烟有害健康,喝酒会影响思考的能力,低度酒没事,如0.5度果皮。赌博是坠落的源泉,最好一分钱也别沾。
怎么判断一本作品的好坏。
第一,材料新颖。
第二,语句优美。
第三,符合读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使读者读了第一章,还想在看第二章,一直读下去。这就是我心中的好作品。
坏作品就不好分辨了,每本小说都拥有它所存在的价值,在你眼中是坏的作品在其他人眼中或许就是一本好的作品了。总之好的作品就是让大家都去喜欢它,如神墓,佛本是道等。
玄幻小说是在这几年之内才兴起的,她没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强大的实力的支持却依然能横行世界是为什么?
因为在当今物质社会日益满足的今天,人人都能吃饱饭,除了工作时间外,大家的休闲时间都花费在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看电视中。
电视,电影最终也要有看烦厌的一天。那时为了满足人群日益膨胀的内心,人人都会接触到小说这个新的领域。在小说世界内,伴随着主角争霸天下,追寻美女,探索世界……
读者看小说都是为了做梦,而我们这些网络作家的责任就是编织美梦。无论是高尚的,还是低俗的,或者是开心的,悲痛的……只要找到喜爱自己的读者,都属于好梦。
依照现在世界的发展状态,物质世界日益满足,精神世界将会在未来占主导地位,而作为精神世界的产物,小说必将大放光彩,网络作家必将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显然我提出了一个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究其根本,我们还是无法在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知的艺术形式的时候提前做出对其作品的判断和评价,而我们只能回顾小说史上人人称道的作品来整理综述,这就是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不可预测性。因此,只有同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具有同样的感知能力的评论家存在时,我们才可以获悉一些艺术作品中潜伏的信息,但往往我们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类评论家的缺席是和愚蠢遍布人类社会一样普遍存在的。于是,艺术品的创造者无法回避的担当起了自己作品的解释者,而这种身份又颇另人怀疑,所以几乎所有的伟大的艺术家都遭受过不公正的甚至是粗暴的待遇,比如被告上法庭或是被愚蠢而毫不自知的读者骚扰。
那么我们暂且忘记未来的或者当下的而属于未来的艺术家,把目光投向二十世纪以及之前的艺术家,来考察他们的作品,来得出这样几点粗略的结论。凡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至少应该含有以下的几个因素中的一项:一、具有深刻而敏锐的视角,紧紧缠绕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上,并将当时的社会状态解剖到一个人性的高度上去;二、在作品所使用的语言上,一定是具有令人满口余香,回味无穷的魅力,并在对这一种语言的发展上具有普遍的推动意义;三、在小说的技巧上能够跳出以往作家叙事的窠臼,另辟
蹊径,创造出只属于作家本人,而无法被重复的技巧(这里所说的重复是指凡是模仿者都不再具有独创意义)。属于第一类的作品大多是在形态上属于二十世纪之前的作品,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了不起的盖茨比》《总统先生》等等;属于第二类的作品则贯穿整个文学史,最为典型的,也另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阿达拉》《洛列塔》;属于第三类的几乎占据了整个二十世纪,随便指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都盖莫能外。但往往,那些最伟大的作家的行列中,没有哪一个是但凭以上的唯一一点因素而几身其中的,所以判断一个小说属于优秀的作品范畴,只需考察它是否具有以上三要素中的任何一点,而如若他具有以上三要素的全部,那么无疑,作者便可以不必再写什么小说了,因为他已经有资格和先贤祠里的大师煮酒论道了。
当然,我们是多么期待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属于中国当代的作者来弥补我们阅读视野中的缺憾。同时,我们更期待着有一些能够坚持自己的偏执,去创造属于未来的艺术的大师,寂寞和贫苦将是锤炼大师的火焰。
这个对你以后写作很有用 不要走到地摊小说上去 除了打就是男女主角干那事 希望你的作品像名著那那样 虽然现在的人很少看了但是它里面的内涵是比不了的 我刚也看了3章 没全看 到最后写点让人家知道了什么意思 反映了那个时代文明下的丑恶
⑻ 经典的散文片段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
——龙应台《幸福是什么》
2 我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时空里,只是与宇宙天地擦身而过,人与人的擦身是一刹那,人与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与宇宙的擦身何尝不是一弹指间呢?
我们寄居在宇宙之间,以为那是真实的,可是暮然回首,发现只不过是一些梦的影子罢了。
——林清玄《玫瑰奇迹》
3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4. 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亲情承诺,我无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绿鲜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
——汪国真 《生活》
5. 我喜欢出发,只为到达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留恋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汪国真 《我喜欢出发》
6.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不停的流苏。美丽,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有谁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汪国真《嫁给幸福》
拓展资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列子·黄帝》一篇,见有列子“乘风而归”的说法。又有列子对尹生说的一段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意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这里的“心”与“神”相通,张湛注《列子》即把“心凝形释”说成“神凝形废”了。
什么叫做“神凝”呢?《黄帝》篇里就有“用志不分,乃疑(通凝)于神”的话。指用心专一。当然,这“神”与“凝”,都不是停滞的、枯死的,而是如《周易·系辞·上》所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就是说,“神”是可以超越空间而自由驰骋的。具体到文章写作,也就是如上文所说,“神”是有趋向性的,富于动感的。
至于“形”的含义,《乐记》里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话。钱钟书先生释为“‘形’者,完成之定状”。钱先生还引述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有五层含义。其四,是“相形之下,尚未成形之原料”,也就是“有质而无形”的状态;其五,是“止境宿归之形”。这种由“原质”,“原料”而“成形”的说法用之于文章写作,也如钱先生所阐述的,“春来花鸟,具‘形’之天然物色也,而性癖耽吟者反目为‘诗料’”。指明做为“诗料”的“形”,即包括着“题材”的内。“吟安佳句,具‘形’之词章也”。指明做为诗文的“形”即指“词章”,包括语言、结构等。我在上文所论“形”的概念,也具有同这里所引说法的一致性。
总起来看,论述散文创作的某种特色所惯常运用的提法“形散神不散”,其“神”与“形”的含义许是取喻于《列子》“神凝形释”的。而运用“神凝形散”或“神收形放”一类话来赞美散文的构思谋篇,在概念上虽属借喻,但是同《列子》的提法具有相当的对应的类比性质,且用语简括,概念现成,有较强的表现力。那么,散文研究领域里的“形神”说之所以被承认,被沿用,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⑼ 急求!!!!!夏洛的网500字读后感!!!!!!!今天一定要!!!!!
——读《夏洛的网》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夏洛的网》,它令我心潮澎湃。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女孩弗恩就下了一只落脚猪,当她把猪养到父母不同意再养时,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在那里,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夏洛知道威尔伯的命运将是熏肉火腿时,义无反顾地编织出各种奇异的文字,救下了小猪。从此,威尔伯有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晚年,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为了小猪,夏洛奉献了太多太多。当威尔伯孤单时,是夏洛陪伴他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黑夜,给小猪带来了快乐;当威尔伯面临宰杀时,还是夏洛,用爱编织成了大网,拯救了小猪……至今,我依然记得夏洛在临死前编织的“谦卑”二字,它们在我心中,是在赞美夏洛。夏洛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回报吗?不,当然不是,友谊是不需要回报的。为了朋友,夏洛无时不刻不在忙碌着,即使在临死前也在为威尔伯着想。这难道不是人间最纯真的友谊吗?此刻,我的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感动之余,也引起了我的沉思。在如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人人想成为人上人的社会,这种纯真的友谊还多么?难道过惯了舒适生活的我们已经不习惯这种人世间最平凡的友谊了吗?
想着想着,我的思绪不由地回到了几天前……那天,我正在闷头认真地做作业,朋友走过来问了我一道很难理解的奥数题。“那是我思考了好久才想出来的题”,我把头一扭,心想:“我花费了精力、时间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题,凭什么你不动脑筋就可以知道答案?我才不干呢!”于是,我摆了摆手,说了一句:“这道题我也不会做,你去问别人吧!”看着朋友失望地走了,我心里还暗自得意。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脸红。夏洛为了朋友可以付出那么多,可我却如此小气,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了这本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明白了真正的友谊至死不变。我想,我们应该向夏洛学习。她虽然只是一只又小又卑微的蜘蛛,却能做出如此多令我们人类为之感叹的事,那我们,就更应该凡事多为朋友着想,建立真正的友谊的桥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夏洛的网》这本书吧!一起来感受人间可贵、纯真而感人至深的友谊吧!
⑽ 一篇小说,女主叫:苏果。小名:果皮。
如果再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