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性
就是给人安慰,心灵得到慰藉,释放。
『贰』 为什么文学是呈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对文学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
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象属性
(一)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是什么?从狭义上而言,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从文学的广泛的文化含义中分离、独立出来的狭义文学观念,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是指其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这样,文学就成为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了。
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怀古》,也可以从审美角度去阅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十二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营造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由此而言,文学难道不是人生体验的审美表达吗?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多样种类之一,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以下特殊性:
第一,“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它本身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形态,是一个整体的命题,不应该把它切割为“审美”与“意识形态”两部分。“审美”不是纯粹的形式,是有诗意内容的;“意识形态”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它是具体的有形式的。
第二,在我们强调“审美意识形态”的独立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审美意识形态有巨大的溶解力,一切政治的、道德的、教育的、宗教的、历史的甚至科学的内容都可以溶解于审美意识形态中。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审美意识形态可以包容政治的、道德的、教育的、宗教的、历史的甚至科学的内容。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概念。正是由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巨大的溶解力, 文学的天地才是无比辽阔的和自由的。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标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就“审美意识形态”本身的内涵来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具有复合性结构, 它指明了文学活动具有双重的性质。文学是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在《红楼梦》里,社会的、非社会的、功利的、非功利的、真实的、虚构的、梦的、非梦的、情感的、思想的、阶级的、非阶级的、民族的、人类的、感性的、理性的、游戏的、非游戏的、诗意的、非诗意的……就是这些的复合、结合、统一,构成了文学名著《红楼梦》。
二、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话语蕴藉的含义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本中的话语蕴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时看起来用得平常的词语,也有可能蕴藉着普通话语所没有的丰富意蕴。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胞妹苏小妹在诗歌的创作上,炼字讲究严谨、准确、传神而又意味深长。苏小妹的“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让苏轼和黄庭坚都为之叹服,称赞苏小妹“扶”和“失”这二字加得好。这则小故事说的是苏小妹炼字,与“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颇有相似之处。所炼之字倘若选炼得好,就能使诗句大为增色。区别苏轼的“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 黄庭坚的“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苏小妹的“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扶”与“失”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比苏轼与黄庭坚都高胜一筹。一个“扶”字,是拟人化写法,写出了风之轻与柳之细,风与柳因亲昵而相扶,何其生动感人。一个“失”字,让月光之皎与梅花之洁融为一体,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考虑到梅花的高洁,符合“澹”字的诗意。
(二)文学话语蕴藉的特征
文学话语的蕴藉特征,具体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言约旨远,含蓄凝练。具体体现在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会无限,突破言意的矛盾,达到文学艺术言说有限而审美意蕴无限的境界。所谓:“言近而旨远兮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己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优秀的文学语言,就具有这样一种简炼、蕴蓄的美,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回味的审美空间。
在李清照的文字当中,透露细腻、婉约的情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想象与审美空间。如《如梦令》中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将“绿”、“红”两个表示色彩的字眼与“肥”、“瘦”两个形容词连用。也正因为作者有着女子特有的气质,才能将色彩用得这样直接而慎重。从表面看“绿肥红瘦”这样的词组搭配,颇令人费解,可是联系上下文看到,风雨过后,海棠花的花瓣已经散落,而枝叶繁盛依旧,就可以使我们很容易了解到,“红”、“绿”不正是海棠花的花和叶吗?原来作者写得这样直接而又简约,美丽的色彩背后为读者留下了遐想空间,这也许就是作家的成功之处吧!
二是模糊朦胧,含混多义。“含混”是文学话语使用中的歧义、复义或多义等现象,它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特征,在表面单义而确定的话语中,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有多种理解可能。所以,“含混”不是晦涩难懂,而是一种合理模糊,产生文学艺术特有的模糊朦胧美感效果。
如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里的“漫漫”二字也属模糊语言。“漫漫”是指路途的遥远。但到底是十里?八里?百里?千里?说不清。屈原也并不是要在这里指明具体的道路有多远,而是借此表达自己面对艰难险阻、追求理想的决心、意志和决不动摇的心情。
三、文学话语蕴藉的审美效果
文学话语蕴藉的审美效果实质就在于以有限的事物呈现无限的蕴含,以有限言说无限。所以,文学话语以一种言约旨远的方式,形成简练、蕴蓄的美,达到审美的超越,而不拘泥于文本中所呈现的事物,重在诱发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远意蕴。概言之,文学话语蕴藉所意味着的审美意义的无限性和想象的空间,对读者更加富有召唤魅力。由此,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我们常说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正体现于此。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寻羊冒险记》整篇文稿魅力四溢的四个审美因素:其一、情节引人,丝丝入扣,牵引力极张;其二、细部描写突出,特别是具体描写——数字描写几乎页页可见;其三、比喻贴切清新,偶而哲性语言的巧妙运用;其四、尤其是象征意想“羊”的导入,让整篇文稿引人入胜,寓意深刻。纵观审美因素,其中语言的功能几乎被发挥到极致,此乃用丈字装饰思想———话语蕴藉最终成就《寻羊冒险记》。
以上分析表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因此概括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叁』 文学是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解
话语蕴藉来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源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肆』 谈谈文学话语的蕴藉性。
一、定义:复
“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制古代诗学,在古代 又常常写作“酝藉”或“蕴籍”。 “蕴”原义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 奥;“藉”原义为草垫,有依托之义,引 申为含蓄。 ?在古代诗学中“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 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
『伍』 整个文学活动具有话语蕴藉怎么理解举例说明,谢谢
话语慰藉好像是指在文学作品中的含蓄与深奥,也就是不明说却含混的回有深层意思。比如答: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面上是指一个已婚妇女婉拒倾慕自己的一名男子,而实际上是张籍是婉谢李师道而不愿就聘,还有古代的一些什么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多少少都会有这么一点话语慰藉。纯属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呀,呵呵~~~
『陆』 什么是话语慰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慰藉属性,是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语言文字是含蓄不露的,而意义专又是深厚的)而又余味深属长(有限中蕴蓄着无限;单一外衍生出多解)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化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两种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
1)含蓄: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者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 → 小中蓄大
2)含混: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 → 一中生多
『柒』 如何运用唐诗解释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举例说明啊随便一首诗 把诗的译文跟诗摆在一起 通过对比说明短短的四行或八行诗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无限感慨最好是用字眼 就是一字传神 可以有画龙点睛的意思
『捌』 举例说明文学的话语蕴藉
话语慰藉好像是指在文学作品中的含蓄与深奥,也就是不明说却含混的有深层意思。比如回:还君明答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面上是指一个已婚妇女婉拒倾慕自己的一名男子,而实际上是张籍是婉谢李师道而不愿就聘,还有古代的一些什么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多少少都会有这么一点话语慰藉。
纯属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