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什么优缺点
我觉得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的优点是很明显的,我们现在也可以读到很久以前人们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
他的缺点也就是他的对人的刺激是单一的。不像现在的短视频。
㈡ 文学主观性太强了!许多作品如何评价其好坏呢一个人一个想法!文学系要求解读一些文章,如何解读呢
文学抄作品之所以称其为文学,是作品本身赋予的内涵和引申,现在许多作品本身没有好与坏的区别,更因为有了网络、媒体等新的媒介,使很多作家的语言与文字被异样化,就导致这些作品词不达意、文无中心,因此要判断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确实很难的。
现今流行的文学与社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适应主流媒体与政治需要而评的,所以对于读不懂又被叫做文学的作品来说,我们只有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了,因此希望楼主要有自己的想法!
有什么问题多多探讨!
㈢ 一部文学作品好不好,它的衡量标准是()A
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必须掌握批评的标准。文学评论的标准有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标准、美学标准等等。用不同的标准来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应该用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所谓美学标准,指的是艺术规律和美的原则。别林斯基指出:“确定作品美学上的优劣程度,应该是批评家的第一步工作。当一部作品经不住美学分析的时候,也就不值得对它作历史的批评了。”(《关于批评的话》)美学标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一、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艺术,分析作品要从分析艺术形象体系入手,才能完整地把握住作品,考察它是否真实、生动。这里讲的真实性,不仅包括“客观真实”,也应包括“主观真实”。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把人写成一条虫,仍是来自对现实的人的思考。它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变形反映”,渗入了作者“主观真实”的成份,仍然是真实地揭示了现实关系中人的本质的某一方面。
二、典型化的程度。典型性是作品艺术性的重要标记,要考察作品在典型化上所达到的高度,看是否达到“以一当十”的境界。典型化不仅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包括典型情绪、典型心理等。
三、形式的完美性。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的优劣好坏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的高低强弱。要考察作家对艺术形式的探求,看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达到完美的程度。忽视形式美的观点是版面的,因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互为表里、相依相存的。
四、作品的美感效果。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发挥不了文学的特殊功能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创作,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创作需要激情批评也需要激情。没有激情,没有审美感觉,就无法进入美学的批评。所谓历史标准,指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把作品放到它所产生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历史实际中去考察。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就无法对它作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把作家、作品放在历史的发展中,放在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用中国的古话讲,就是“知人论世”。用历史标准去衡量作品,要考察作品产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方面,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程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新鲜的现实感。此外,还要考察作家主观方面的情况,研究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创作个性,弄清作家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写出这部作品的,他的思想、性格、气质如何等等。总之,要把这一切作综合分析,而不能抓住一点,以偏概全,任意褒贬。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两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分离开来。前面分开来说,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如果把批评标准表述为“美学——历史”标准,就更贴切。总之,文学评论作者应该把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评论和写作。
㈣ 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
多数评论是基于以下五个问题:
1.这部作品说些什么?
2.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
3.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4.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
5.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第一个评论的问题,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现象。主要应对“谁”、“什么”、“何处”、“何时”、“为何”和“如何”给予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明确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且把作者所经验的与自己所经验的联系起来。
第二个评论的问题,在于阐明作品的主题。这种能力只有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具备。要正确评论作品的主题,一般要从:一、内容释义;二、感觉感情;三、语言调整;四、作者意图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个评论的问题,涉及到作者为了在读者中得到预期反应所运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达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除非能够注意并运用这些特殊的技巧,否则,读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评价它。评价作品的表达技巧是读者和作者都会感兴趣的。
第四个评论的问题,是建立在对前三个问题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为了公平、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评论者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确判断作者艺术手法表达的成功程度,对作品的技巧的运用作出应有的评价,将会得到作者和许多读者的赞同。
第五个评论的问题是关于作品的价值的。一篇文学评论只有正确地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使文学作品获得写作价值的,除了带来愉快,扩大知识领域,提供新的见识,促进积极行动,促进对生活有更正确的态度等等以外,还有语言的描绘(通过色彩、形状、明暗、场景的描写),思想、结构或语言的宏伟,历史性(对于另一时间的描述),以及存在于许多散文和诗歌中的韵律。”(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㈤ 作品的优劣
一个作品的优劣,我们需要看他作品的整体剧情能力,还有一个所要表现的人物角色刻画能力
㈥ 怎么评价小说的优劣
同一部小说,不同的人评价是不一样的.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评价一部一说有三个尺度:
1.文学艺术性:结构艺术、叙述艺术、语言艺术等。
2.思想性:能旗帜鲜明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
3.社会历史性: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脱离社会历史现实而存在的,无论它讲述的是什么时代背景,都会或多或少留下当前时代的烙印,反映当前时代的某些历史真实,同时受当前时代发展的局限。但是,一部好的小说,它必须有对当前社会现实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符合当前社会价值趋向的观点,甚至能够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产生某些有益影响,最起码是能引发某些有益的思考。
㈦ 读现代文学作品的好处和局限性
现代文学,很少出现以前那种百家争鸣的感觉和顶峰,大部分都在描写现实社会的好处有点,这是由我国的基本社会状态决定影响的,以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思想的比较放松,所以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百家争鸣的思想,但是现在社会上所有的文学 不管什么题材的都逃不出赞美社会赞美生活,这是由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但也局限这人们的创作思维,但是还有一些大家嘴里所说的80后90后的一批少年作家,他们所写的是社会的另一个侧面,但是确实去了很多的真实性,几乎可以说是走向了偏激
㈧ 在文学创作中,你认为文学的题材存在优劣、好坏、高下的等级吗
我认为在文学创作中文学的题材不存在优劣好坏和高下的等级之分,而只于你怎么去利用的。
㈨ 经典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作家始终进行的是形象思维的活动(
或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其次、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科学家们的运用逻辑思维创作的学科著作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区别可从以下五方面认识:
1、从内容来说,它们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学科著作采取了“对世界的科学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实、
准确无误,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
原因、经过、结果必须真实,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质、特征、用途、必须准确
,所举的数字、图表、例子必须可靠,
一切都有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而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
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
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
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
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2、从形式来说,它们虽说运用的媒介都是语言,
但学科著作的语言贵在朴实明白;而文学作品语言贵在文采飞动。
3、从作者来说,它们都是思维的成果,但学科著作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
而文学作品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4、从读者来说,它们都有认知的价值,但学科著作诉诸读者以事实与理智,鉴赏者侧重于科学真实和实用功能的评价;而文学作品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鉴赏者侧重于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的判断。
5、从功能来说,它们都有社会的价值,但学科著作主要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重在实用;
而文学作品是社会感化的手段,重在审美。
从以上特征的比较中,
我们可以认为,文学作品与其它著作的区别,在于它不以传递特定的具体知识为目的,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不可能获得科学技术专门知识或具体的科学实验、生产与工作方法;
如果某种著作的主旨为传达特定的具体知识,
那么尽管它具有优美的文学价值,如司马迁的《史记》,也不属于文学范畴。
掌握文学作品与其它著作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分类标引过程中,就能较有把握的进行标引了。当然,
图书分类还有其特殊的一些规则,
还必须根据这些规则来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