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学史是指什么
文学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② 文学史怎么学
可以看看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结合文学作品选,效果还不错的!
③ 古代文学史学什么
就是学古代文人的文学历史 基本都是讲的文化知识演变的过程
④ 古代文学史学哪些内容
文学批评与写作(含文学理论、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中国语言文学(含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有时候第二科有些学校称作文学基础知识。
⑤ 文学历史都有什么
文学历史一般指历史文学
历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艺术性,亦指以历史回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答。前者属于史学,后者属于文学。此处所谓历史文学,系指前者,即历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审美要求。一是真实之美,这是通过史学家的文字表述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撰述的本质的美。二是质朴之美,指历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在反映真实史实的基础上,写出事物的本色,说人如其人,论事如其事。三是简洁之美,“文笔简洁在任何时候都是优点,尤其是在内容丰富的场合;这个问题不仅是修辞的而且是本质的问题。四是动态之美,历史是运动的,历史人物是运动的,历史事件也是在运动中发展的,历史撰述表现出这些运动形式,是为动态之美,此亦梁启超所谓应把历史写得“飞动”起来。五是含蓄之美,亦谓隐喻之美,或谓之“用晦”。“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六是力量之美,这首先在于历史撰述的真实性及其给予人们的教育,如警诫,启迪,智慧,鼓舞。同时,历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生动、感人,亦是力量之美所不可或阙。
三大要素有历史性,文学性,当代性
⑥ 什么叫文学史
文学史
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著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理论著重研究和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文学批评著重研究和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文学史则著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寻求它们前后相承相传、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关系,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等等。研究文学史需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作为指导,也需要吸收历代的文学批评成果;同时,文学史研究中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可以丰富文学理论,并为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可见,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互交叉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三门学科。
由於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文学各自有著不同的发展历史,所以文学史的研究和撰写通常都有一定的范围。根据这种范围 ,大致可将文学史著作分为以下四类:①是按地域、国家、民族编写的文学通史,如《欧洲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汉文学史纲要》;②是在一国(或一个民族)文学史中又分历史时期的断代文学史,如《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③是在一国(或一个民族)文学史中又分不同类别的分类文学史,如《中国诗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④是既断代又分类的文学史,如《晚清小说史》。
中国的文学史著作,肇始於清代末年,最早的两部是黄人(1857~1914)的《中国文学史》(国学扶轮社印行,无出版年月,当在1900年至1914年著者於苏州东吴大学执教期间)和林传甲(1877~1921)的《中国文学史》(武林谋新室出版,日本宏文堂印刷,1910年初版)。其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影响较大的文学史著作有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1915年初版,原名《宋元戏曲考》),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1918年初版),刘师培的《中古文学史》(1920年初版,书名亦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1923年上卷初版,1924年下卷初版),胡适的《白话文学史》(1928年初版),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2年初版),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1941年上卷初版,1949年下卷初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编、至今仍较通行的文学史著作,有王瑶著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1年初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62年初版)、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64年初版)等。
⑦ 文学史学和文学史的区别
文学史学
===研究对象是文学史理论,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史基础理论,讨论文专学属史观;二是文学史一般理论,讨论文学史存在形态、演变方式等;三是文学史操作理论,讨论文学史研究方法、治史模式等。
文学史
是文学作品的实现史,它不仅涉及过去,更涉及未来。文学史只有向史家的个体理解开放,才能真正成为审美意识史。我们不仅需要对以往的文学史研究经验进行整体反思,更需要建构一种系统的文学史学说,确立一门新兴学科——文学史学——的基本框架。
⑧ 什么是文学史学
文学史就是各种文学的发源与发展。
比如说,我国散文是什么时候开始繁荣的呢?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应该就是繁荣的时候。
再者,律诗是的发源和发展是什么时候呢? 答: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再比如:楚辞的发源时期和地点以及创始人是谁? 答:战国时期,楚国,屈原。
再者:意识流小说,是什么时期开创的? 答:20世纪20年代兴起与西方。
等等……
这就是文学史该讲的内容。
就是告诉你,各种文学的来源!和后来的发展。各种文学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和怎么发展的。
⑨ 中文系文学系和历史系有区别吗
一般考生习惯将专业称为系。
中文系,正式叫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专业名称。
文学是学科名称。历史学既是学科名称,也是专业名称。
一个学科,会分若干个门类;每个门类又分若干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历史学专业的区别: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历史学专业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历史学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历史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⑩ 为什么要学习文学史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以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从历史的功能来看,主要有两点:1.以史为鉴,指导未来,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的受益者来看,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一个是历史对于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一个是历史对于国家的作用。
先说以史为鉴,指导未来。先拣最功利的来说,MBA教学应该当之无愧,MBA的学生学习为的就是将来挣更多的钱,这应该是最务实的了,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尔这些或远或近的人物们的发家史,不就是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炼,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人,那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将受益无穷。当然,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历史研究的人为性。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个人使用历史的层面来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主观的东西更要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说曾国藩,你说是坏人,他说是好人,有什么意义么?他又不是我的邻居,既不会给我钱,也不会剃我的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什么说好,为什么说坏?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再说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人与人其实是平等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不代表我们这一代是中国人,我们就比别人更优越,更不代表我们比别人聪明,比别人能干。学习我们的历史,决不是让我们拿去向别人炫耀的。但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应该为我们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国家。从国家使用历史作为工具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整体的凝聚力,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们仍要保护和发掘它们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的根基。此外,站在整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们学习历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