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
共同精神:人文精神(或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均可给分)。(2分)
(2)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微弱;(1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束
缚(1分);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分)
法国: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1分)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1分)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民主,宣扬平等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1分)(如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比两国亦可)
⑵ 墨子滴名言啊,有文学气息点的,不要太政治化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9、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2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2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2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⑶ 反政治文化的作文怎么写
政治,即思想品德,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对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即做人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初中生的我们,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将会受益无穷。
我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七年的学习生涯中,一直与政治,即思想品德相伴。小学的六年,政治不属于主科的范围,但是我们一直很喜欢这门学科,因为它很有趣,既丰富了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又使我们感叹做人的博大...
⑷ 根据“政者正也”谈谈“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论表述
张开焱
在今天,要对传统政治论诗学进行指责自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80年代前后,理论界和批评界已对它进行了持续的批判和否定,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看,这种批判和否定都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也必须看到,当时人们对政治论诗学的批判和否定,主要是情感性和经验性的,还不具有多少理论的深度。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批判传统政治论诗学模式时,也基本拒绝了所有诗学的政治维度,否定了从政治角度解释和评价文学现象的任何可能性和价值。尽管这在当时乃至现在的历史语境中,都是可以理解和有特殊原因的,但不必讳言也有偏激和片面之处。
政治论诗学在今天已声名狼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与政治就毫无关系,放眼几千年的中外文学史,我们将发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一种无法割断也无须割断的关系。首先,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覆盖面最大、最重要、最普通而恒久的现象,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命运、行为、心理构成、生存环境,都与政治直接或间接关联,都有政治的因素渗透其中。如果是一个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对人类生活世界有强烈关怀的作家,就不可能不关注政治,他的创作也不可能不直接或间接涉及政治,并对特定政治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其次,中外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作品都是有强烈政治意识、政治倾向、政治效果的,政治不仅没有使其贬值,反而是其创作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的重要保证。又其次,就新时期的文学来说,一方面,理论界政治论诗学正受到质疑并被贬黜,而另一方面创作界从问题文学、到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文化小说的登场,都恰恰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关怀,它们不仅在客观上迎合了当时社会政治走向的需要而因此受到政治家的赞许和读者的好评,而且作家们主观上大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评论界对这些文学现象的政治意义和效应的阐释与肯定更是不遗余力,他们的默契配合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文学时代。即使是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先锋派小说,尽管那些作家有意无意地在作品表层极力淡化政治意识,但在评论家眼里,其政治内涵和效应仍被极度发掘和放大,认为经历了"语言之自觉"、走向"纯文学"的先锋派小说家的创作中仍然隐含着政治意识。一方面在理论上激烈批判和否定政治论诗学,另一方面在评论具体文学现象时又有意无意地采用政治视角,这种矛盾是意味深长的。它至少说明要真正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抹去政治维度,那是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
而当代西方,在经历了本世纪上中叶以"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为主线的否定文学社会内涵和政治意义的形式诗学发展之后,到中下叶,政治论诗学再度复兴。且不说像阿尔多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明确表达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弗·杰姆逊、伊格尔顿坚持从政治论角度来阐释和评价当代文化和文学现象,就是结构主义时期一些代表人物如托多罗夫,进入80年代后也大声疾呼要恢复文学与社会、道德、政治、真理的关联,并认为形式主义诗学对上述因素的忽视是致命的缺陷。而后现代时期的学人对文化和文学政治意义的重新注意已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解构主义有重要影响的福科关于话语、权力、政治、意识形态关系的基本思想,新历史主义对文学、文化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的高度重视,大众文化理论对当代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现象的政治意义的深入揭示,萨伊德、斯皮瓦克等的后殖民文化批评关于当代文学和文化中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意识的渗透和控制问题,以及女权主义关于人类文学和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男性对女性的压抑、歪曲、控制、统治问题,都在将政治视角作为解剖和评价人类文化及文学的重要视角。可以说,在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诸多思想家关于文化和文学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政治意识的泛化,或者说是泛政治化倾向。西方文论在经历了远离政治的行程后重新回到对政治的关注,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这样说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回到传统政治论诗学,重新让文学从属于政治,成为政治和政治斗争的工具?当然不是。重续诗学政治论维度的一个必要前提,恰恰是对传统政治论诗学进行反省和检讨,确定其得失,然后重新阐释和定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传统政治论诗学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的经济活动角度来理解和阐释文学现象,从经济基础中去寻找文学活动的发生、展开和变化的最终根源;二是从阶级论角度定位和定义文学的政治内涵。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尽管本身还有再探讨的余地,但在今天仍有一定的解释力量,它们可能成为政治论诗学发展的理论资源。像杰姆逊的文化解释理论,仍然将"生产方式"当作解释包括文学在内的社会一切文化现象的总体框架。这就意味着经济决定论和阶级论仍然有可能产生新的理论生长点或提供新的启示。这里关键在于理论工作者是否有过人的理论发现力、创造力和融通力。
传统政治论诗学的失误也是明显的:首先,它从(阶级和政党意义上的)政治论角度理解和解释人的全部存在和生活,将人的存在完全定位于政治的存在和政治的生活,从而抹杀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次,它从"阶级论"和"政党论"的角度定义政治,尽管抓住了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却不是全部,政治的含义远比阶级和政党丰富复杂;又其次,它只从政治的维度定位和定性文学,将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看成文学固定不变的本质和惟一属性,从而堵塞了从多种维度理解文学的可能性;最后,传统政治论诗学在如上所说的几点基础上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定位于从属关系,即文学从属于(阶级和政党的)政治,是政治的工具,这即使不是完全的错误,至少是非常片面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肯定不能用从属论和工具论来全面正确地定位、描述和评价。
从属论和工具论已遭到持续批判和否定,现在被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平行论"--政治属于社会实践层面,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层面,它是审美的而非实践的,它们之间不是谁从属于谁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在我看来,"从属论"和"平行论"都描述了文学与政治的某种可能关系,但都不是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全面、准确描述和定位;持从属论观点的人必须注意到,许多作家和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并不都能简单地认定从属于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运动,也不能固定不变地从阶级、政党、政治运动的角度考量和评价它的意义与价值;持平行论的学人也须注意到,确实有许多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听命于某个阶级、政党或政治运动,用自己的创作为之服务;更重要的是,持从属论和平行论的人都必须注意到一种让他们头疼的现象:在文学史上,同一种文学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很不同的意义,在一种语境中它可能是有政治意义的,但在另一种语境中可能政治意义很单薄甚至完全没有;就政治意义而言,在一种语境中,它可能显现出这种政治意义,而在另一种语境中,它可能显现那种大不相同的政治意义;《红楼梦》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政治意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清代读者在其中看到了"宫闱秘史",晚清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毛泽东看到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四人帮"的御用文人看到了儒法斗争,而今天某些学者又从中看到了"牌桌上的政治",可以肯定,只要《红楼梦》还流传下去,就还会有读者看出大不相同的政治意义。这意味着,文学的政治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文学作品与独特的历史语境和特定解释体系的结合生成的,只要历史语境或解释体系改变,文学作品的政治意义就会相应改变,它是一种结构性生成物,一种在特定的结构关系中被赋予或解除的功能。用从属论和平行论都无法完满地解释这种结构性功能关系。从属论和平行论都是太过简单的理论,它们尽管彼此对立,但其运思方式并无区别,即它们都以本质论的认知方式来思考和谈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不片面和僵板。
我认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最好用"召唤-应答"模式来表述,即它们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在一种特定历史语境中双向互渗互动的功能性关系。所谓召唤-应答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对话关系。它们中的每一方都在向另一方发出召唤,并有意无意地要求对方作出应答。而对于一方的召唤,另一方也必定要作出应答,由此形成一种对话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应答既可能是认同性的,也可能是对抗性的,还可能是偏离、逃避、漠视、超逸等等姿态;正如巴赫金对对话的界定:对话就是同意、反对、争论、驳斥。对话的前提是对对方存在独立性的确认,对话双方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又是我是我、你是你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从属论所可概括,又不是平行论所可表述的,它是一种双向互动互渗的关系。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召唤应答关系。文学的政治性,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文学对特定政治召唤的应答关系中生成的,或者说被赋予的功能,只要这种语境改变,这种功能就会改变或被取消。
从政治对文学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政治作为统治关系是社会最重要、最广泛、最有影响、最具有覆盖性和渗透性的因素,总是要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发出认同性召唤,将它们纳入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文学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对政治的召唤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应答,或者认同,或者抵制,或者逃逸,或者漠视,等等。
从文学对政治的角度看,文学也在对政治发出召唤;文学召唤的立足点是对政治的审美超越;文学有一个精神制高点,那就是熔铸了社会理想的审美理想。文学总是从审美理想的高度来观照政治和评判政治,因此,它不仅可能对某些政治生活、政治集团、制度、设施、观念和心理作出认同性判断,更可能对它作出否定性判断,即使这些政治构成因素从具体历史进程来看是必要和有进步意义的。文学对政治的召唤,是从熔铸了社会理想的审美理想的高度发出的召唤,这种召唤要求政治从对现实的肯定和自我的陶醉转向对自我的检讨、批判、否定和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学的这种召唤,政治也要直接或间接地作出应答,这种应答自然可以是认同性的,但也可以是对抗性的,否定性的,也可以漠视无睹。不管怎样的反应,都是一种应答行为,因此,都与文学在客观上发生了某种联系。
因此,文学与政治是在一种双向召唤-应答关系中互动互渗的。在确认这一点的前提下,我们要特别强调政治对文学的主导性召唤地位和作用。这是因为,政治就其对人类社会的覆盖面、影响力、渗透力和重要性而言,是文学远远无法与之相比的。政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必定会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式和手段,文学自然也可能成为这种手段。只不过文学活动者可能意识到,也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在政治的先在性召唤下,文学的任何应答都具有政治性或泛政治色彩;因为,政治作为召唤者,既预定了其认同者,也预定了其反对者,还预定了其疏离者、逃逸者以及无动于衷者。对政治召唤的任何应答都在政治的预定之中,都被赋予了政治性或泛政治性。
孔子“仁”学对后世文化及文论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就其思想结构看,“仁”是其核心。“仁”作为伦理思想,涵盖了一切善良的品德和行为。《论语》中孔子提出的有关道德的论述,“仁”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主德或全德。它对后世文化和文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仁”学的内涵
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者(《雍也》),或者说能行王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阳货》),或者说“爱人”就是“仁”。(《颜渊》)究竟“仁”之内涵是什么?我认为从孔子对曾参的一段话可以知道“仁”的真谛。《论语》里“仁”篇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为何把“忠恕”二字作为一以贯之的思想?郭沫若先生曾经作过解释。他说:“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但他自己不曾说出所谓‘一’究竟是什么。曾子给他解释为‘忠恕’,是不是孔子本意,无从判断。但照比较一些可信的言论来看,所谓‘一’就是‘仁’了,不过把‘忠恕’作为‘仁’的内涵也是可以说的过去的。……这种由内及外,由己到人的人道主义的过程,应该说孔子所操持着的一贯之道。”
孔子自己曾给“忠恕”下过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里说,自己所不愿意的任何东西,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也就是说,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恕”也包含着“宽恕”、“容人”之意。后来的《大学》和《中庸》,对孔子的宽恕之道作了详细的解释和发挥。《中庸》的“诚明”之道也就是“忠”之道;《大学》的“洁矩之道”也就是“恕”道。然而孔子的“仁”并不是他所认为的最高境界。“圣”才是,“圣”的目标是:“博施于人而能济众”(《雍也》)“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孔子认为这不仅是“仁人”,而简直是“圣人”,因而孔子从不轻易以此许人。
先秦诸子讲求“内圣外王之道”,内在的修养就能达到“以心所欲,不逾矩”。外在的方面就能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济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此能达到孔子伦理思想最高目标——“仁”与“圣”的境界。
孔子的“忠恕”思想,作为道德规范构成了“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观念的升华,同时作为对人们行为施以控制的手段,即为仁之方,则成为人们进行道德修养,培植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在现在社会,“忠恕”精神的培养和“忠恕”行为的运作,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正是从仁者“爱人”出发,孔子提出了“博施于人而能济众”的主张,即提倡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安民,以便于统治者从道德力量对劳动者实行精神上的统治,并依据一定的道德规则和规范来调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间的关系。“忠恕”不仅是“仁”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为仁之方而推行的仁德的方法。
二、“仁”学对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德治”,“仁政”的政治观点具有现实意义。“政者正也。子章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率先遵纪守法,我们党提倡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张,无不源于“天下为公”,“得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
孔子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宁静、安详的社会——“大国社会”。他说“道之以政,养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我们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用稳定压倒一切。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国家在处理“南斯拉夫问题”,“中美关系问题”,特别是近期的“中日关系问题”,都理性的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只有一个目的:建设一个稳定,昌盛,和谐的中国。孔子主张施用道德教化建立一个“大国社会”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
三、“仁”学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孔子建立在“仁”学基础上的文化理论,儒家学说则体现出“以文教化”之文化内涵,同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的文德观,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宏深的器识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前提。孔子的“用诗”论经过嬗变而形成的文学观,包括鉴赏观,对后世文学创作与鉴赏,以及中国的民族审美心理,思维方式,思想性格等影响深远。孔子在《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话中的“以”和“事”即明示着系言诗的作用。诗要产生作用,必然要通过受众来实现,诗歌的创作用比兴的方法创造出生动感人而又包含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兴奋激动,又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孔子对解诗的文论“比德”说具有巨大影响。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从山水各具的形态上,找到了人主体意识的相似点,并山水视为主体意识的外化形态。孔子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都是将客体比作人之主观之德。儒家从政治,伦理出发,把思维导向社会的治理,人格的培养,外物成为内物的参照系,后世解诗而求寄托,其源盖出于此。近代吴瞿安说:“所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其忠爱绸缪之旨,三百篇之比兴,《离骚》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
“诗可以怨”是孔子思想文论的一个主要命题,他不仅是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总结,而且以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判社会的文化传统,从而揭示出文学社会作用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规律。从司马迁“发愤著书”到刘勰的“蚌病成珠”,从韩愈的“不平则鸣”到欧阳修的“穷而后工”,从李贽、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到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几千年的中国文论史无不受到孔子这一文论思想的深刻影响。
孔子的文学思想强调:文学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即“尽善”、“尽美”。《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君子人格的内在品质―文学作品的内容重在“仁”、“德”,“质”指君子人格的外在仪表。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巧在“文采”。子曰:“绘事后素”,“辞达而已矣”。文学创作后有好的内容,然后强调言辞。即使内容和形式“尽善”,“尽美”。《周易》中“言有物”,“言有序”说,《左传》中“三不朽”说,孔子的文质并重思想,正是其道德观在文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孔子的文学思想对文学批评的标准尺度提出了“思无邪”说。孔子在评《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即“归于正”,指诗的内容符合孔子“仁”学要求。即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再者,诗的情感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标准,即好的文学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应该适度,有节制。无不过之而不及。汉代班固《离骚序》引刘安《离骚传序》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我们可从中领略“中和”之美。
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学伦理思想对后世文学、文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建中编《古代文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4年。
3.唐满先译注《论语今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4.李愚编注《孔子论人生》,新华出版社,2003年。
5.何新《孔子论人生》,时事出版社,2003年。
6.钟肇鹏著《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范司永,湖北襄樊学院外语系教师
⑸ 反思文学的观点
“反思”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所谓反思,从哲学角度理解,就是人类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反思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伤痕暴露了,那么是谁造成了民族与个人的创伤?又是怎样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历史传统、现实因素及人性根源,导致了长达几十年的摧残伤害竟然能以合法而崇高的名义进行?
综观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记忆》则以某地宣传部长秦慕平对曾经被自己错判为现行反革命的少女方丽茹的忏悔,反省了一个时期内不正常的现代迷信及自己在这种现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对文革中种种事件表现的深刻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伤痕小说,但它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这种情况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
这些作品或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甚至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 、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 、表现友情的《驼铃》和表现爱情的《如意》等;或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如《爱,是不能忘记的》 、 《春天的童话》 、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等;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 、 《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价值,如知青小说中对往日做写实性却富于诗意的回忆与描述、右派小说中立足政治历史之上对自己的心理历程的解剖。
⑹ 老舍反对文学丛书于政治又反对文学商业化的是什么文学
那些反对讽刺文学的人并不敢公开地说禁止批评与讽刺。他们总是振振有词地说:作家歪曲回了答现实,咱们的社会里没有这样的人——指作品中的讽刺对象而言。要知道,夸大是讽刺的必要手段。既须夸大...
在18世纪的法国,十分倡导文学政治,他们希望文学脱离政治哲学,从现实生活中跳脱出来,通过抽象的方式,扎根于法国社会,体现当时人民内心的希望,文学是许多人的第二次生命,他们把自己内心的世界展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更具有生命力,当时文学作家也成为当时的社会良心。
18世纪的法国文人扎根于法国的现实社会,用富有创造力的手法描绘出一个更美好更理性的社会环境,文学政治的产生是社会良心的创造题材,在法国社会受到强烈的自然主义猛烈冲击的同时,捍卫自由价值的文人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成为了当时法国文人知识分子的目标。
⑺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什么要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启蒙思想的作用: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民智;
(3)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4)复古尊孔的逆流: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的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主要阵地:
《新青年》、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5、旗帜: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
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6、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与科学并重。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鲁迅
①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提倡文学革命。胡适主张使用“白话”做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一、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二、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三、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
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文化革命改革大旗。 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③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7、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8、评价:
积极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5)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⑻ 什么是文学“再政治化”
直白点说是政治化的文学,再政治化只是一种说辞,意思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政治意图,政治色彩再浓一些。
⑼ 有哪些作品反映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唐代文馆抄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作者:李德辉著 丛 书 名:文史哲研究丛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42826 出版时间:2006-05-01
《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朱晓进、杨洪承等著
《语文与政治的交互关系》朱纯柏 陈绪永(【摘要】:正(一)文学作品的主题,有许多是与政治背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理解中必须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因此,许多学者甚至通过文学作品来推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