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方经济学-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三大传统手段:(降低)存款准备金,(降低)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债券)。
2、选择性手段:(放松)消费者信用控制,(放松)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放松)不动产信用控制,(提高)优惠利率,特种存款。
3、补充手段,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放松)流动性比率、(放松)利率限制、特种贷款;中央银行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等。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央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⑵ 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所设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讨论上来说比较精密,似乎是可以实现人们设想的结果,认为两种政策是可控的。但在实际运行中,两种政策的假设前提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完全独立并不符合实际。他们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更重要的是:两政策运行的环境因素多数是不可控的,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黯然失色。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局限性的论点主要有三:一是货币政策对付严重萧条是无能为力。当严重的萧条状态出现时,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异常低下。这时,即使采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低微的利息率提供大量的贷款,资本家仍然不愿投资,而消费者仍然不愿增加消费。二是尽管政策正确且适时,但官员们却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治考虑而不予执行。三是经济政策在时间上滞后的性质。其原因在于:从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到针对问题而执行的政策全部产生效果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步骤,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使得经济政策往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尽管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它也确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政府在宏观经济上加以协调和管理的要求,而这种协调和管理很难依靠政府完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下达指令性计划的方式来实现,因为现代社会大生产是在商品经济的形式中不断发展的,而商品经济要求市场机制起作用。因此,西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往往通过税收,预算,支出,利率等经济杠杆来影响市场,进而影响整个生产和就业。在这种意义上,研究西方经济政策和理论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历史上,这种体制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长,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要求相应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宏观调空机制。在这方面,西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是值得借鉴的。以往我国宏观经济中缺少内在的,灵活机动的调节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由政府直接安排,对市场反映不灵敏。我国的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和综合处理手段比较落后,政府难以准确地及时掌握实际命令动态,往往要等到问题成堆,形式严峻时才采取果断措施,而且主要用行政命令方式,各行各业来一“一刀切”。结果常常使经济大起大落,带来损失。可见,我们很有必要分析研究西方国家宏观调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探求和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地健康发展。
⑶ 西方经济学-货币政策
如下
⑷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简答题该怎回答最好
现在这里是15岁高一学生的回答。
首先,亮政策,作用,作用分开写就好了
回答完毕
⑸ 西方经济学中说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利率上升,原因是因为货币政策不变,增加政府的购买或者减税会使公民
西方经济学中是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上升,货币政策不变,所以公民手中的货币量不会改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意思是说政府要发国债什么的一类行为,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等量的货币价值就升高了,所以利率上升了,因为供不应求
⑹ 货币政策有哪三大工具,论述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西方经济学模拟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就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的范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1、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向中央银行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被称为再贴现(Rediscount);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它有以下特点:
(1) 一种短期利率。因为中央银行提供的贷款以短期为主,申请再贴现合格票据,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期限也在1年之内。
(2) 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信货政策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3) 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
优点:一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来达到调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从而社会对借款的需求减少,达到了收缩信贷规模的目的;二是能产生一种“告示效应”,即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有效办法,可以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号与它的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宣传效果。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表现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的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政策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另外,再贴现政策工具的灵活性比较小,缺乏弹性,若央行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使市场利率经常波动而使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2、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优点:一是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法律效力,这种调整有强制性;三是准备金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变化,主要通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和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缺点也主要是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通知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其有强大的冲击力。这一政策工具只能在少数场合下使用,它只能作为调节信用的武器库中一件威力巨大而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3、公开市场政策。所谓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优点: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量,使它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政策具有“主动权”,即政策的效果并非取决于其他个体的行为,央行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公开市场政策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其他两项政策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卖出和买进证券的动作可大可小;公开市场业务有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央行能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发生经济形势改变,可以迅速作反方向操作,以改正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以适应经济情形的变化,这相较于其他两种政策工具的一次性效果是优越的。
缺点:一是对经济金融的环境要求高。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有一个高度发达完善的证券市场,其中完善包括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二是证券操作的直接影响标的是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还只是起间接的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里的三大法宝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原理:
1、再贴现。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意愿,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规模,进而也就缩减了市场货币供应量。
2、存款准备金。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或下降,引起存款的数量收缩,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
当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入证券,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通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功能,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进行反响操作,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货币供应量的减少。
3.
⑺ 西方经济学考试中:论述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如何运用”
积极的货币政策
一般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使用。央行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的信贷额度,同时在银行间拆借市场注入流动性,或者降低准备金等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同时贷款利率由于流动性充足而降低,减轻了中小企业的压力,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般在经济稳定的时候使用。这个时候经济不是过热,也没有下滑的担心。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比如抑制房地产,支持环保类的企业。这时候的政策是限制指定行业信贷额度及贷款条件,或者给需要支持的行业专项贷款。从而完成央行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
紧缩的货币政策
一般在经济过热、通胀压力非常大的时候使用。这个时候一般是货币泛滥,物价飞涨。央行必须将已经释放的货币通过控制银行信贷额度,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政策进行回收,减少货币供应,同时提高贷款利率,从而防止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
⑻ 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
呵呵
IS_LM模型中
IS_LM曲线,左右移来移去玩。
政策导致IS移动的是财政政策,
例如提高降低政府支付,增加财政预算或者财政赤字。
政策导致LM移动的是货币政策,
例如提高降低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等等。
这样移来移去容易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⑼ 关于西方经济学货币政策中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金本位体制下,货币发行量与央行的黄金储备量有一个比例关系,央行不能无限制的发行货币,所以不能大幅度的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也就限制了其使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缓解失业的能力。
希望帮到了你,满意请点击“选为满意答案”及时采纳,谢谢。
⑽ 运用西方经济学论述货币政策的工具和运用
一般性货币政策有: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会改变货币创造乘数 从而多倍的扩张或收缩货币供给 同时会改变存款准备金(高能货币)的数量。存款准备金率效果很猛烈, 不宜经常使用。 再贴现率会改变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贴现成本,从而同向改变银行贷款利率 。但再贴现率政策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 买进则央行向市场释放高能货币,卖出则吸收高能货币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主动、连续及时效性的特征。是中央银行的主要手段、一般再贴现率提高配合买进债券,降低配合卖出债券。
参考书:宏观经济学教材或货币银行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