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管理经济学概论是个什么东西
内容简介
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应用于微观组织管理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配置资源以最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经济学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借助于决策方法和数学工具,帮助管理者分析和制定能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决策。《管理经济学概论》深入浅出地对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管理者所经常面对的各类管理决策问题,阐述了相应的决策思路和分析框架。全书共分为5篇:行为理论描述基本的市场主体,即企业和个人的行为目标、约束条件和行为方式;均衡分析介绍市场上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力量的特点,以及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下,市场均衡如何形成;生产运作基于生产与成本理论,讨论企业应如何有效地实现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市场结构阐述各种市场之间的重要差异,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管理决策;企业运营专注于企业的具体问题,分别介绍适用于价格制定、组织设计、营销决策、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方面决策问题的管理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管理经济学概论》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决策问题做了全面介绍,并力求从当代企业管理的背景下做出新的阐述。《管理经济学概论》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生教材,也适合于相关专业的教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各级行政干部及相干领域研究人员作为参考之用。
② 人事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Lazear1995年的《人事管理经济学》标志着这一领域已经基本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在Lazear(1998)的著作里,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几乎囊括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重要问题,包括雇员招募、报酬结构、人力资本、流动、信号、晋升、激励、团队、福利、考评、授权等。需要指出,近20年的文献并不是对每一问题都投入了同样的精力,也不是每一个问题上都有突破性进展。逐一介绍所有的理论是不可能的,下面将选择人事管理经济学研究较多、对经济理论贡献较大、得到了实证检验的几个理论予以介绍。
职业生涯激励理论
职业生涯激励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延期报酬(DelayedPayments或DeferredCompensations)作为激励手段。这个理论旨在说明:有些员工已经无法在企业内继续晋升了,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们就可能变得消极;但是,倘若企业在开始的时候支付他们以低于其所值的工资,而在工作的末期支付高于其所值的工资,陡峭的年龄-工资剖面曲线就可能起到积极激励效果。在国内一些文献中,延期报酬也被称作报酬后置。
延期报酬模型(Lazear,1979,1981)先于效率工资文献,但已经暗含了效率工资机制。不过,后来的效率工资模型通过获取失业状态下的均衡而偏离了Lazear的道路。在Lazear的工作中,失业不是结果。市场能够出清,因为工人在职业早期通过拿低于边际产品价值的工资换取他们的工作。只要建立了延期报酬的年龄-收入剖面曲线,工人在竞争中就可以预期结果,劳动力市场就能有效率地运作。那种认为效率工资带来失业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导致失业的并不是工资中的激励部分,而是工资中的刚性部分。
延期报酬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可以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工资比边际产品增长得更快。而一般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无法解释这一事实的。因为如果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是通用的,那么经验-产量曲线的倾斜度将与经验-收入曲线一样;如果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是专用的,那么经验-收入曲线应比经验-产量剖面平坦。但这两个结论都与事实并不相符合。
当然,需要指出,经验-收入曲线比经验-产量曲线陡峭的思想并不是说人力资本投资不重要。事实上,在Lazear(1999)的研究中,较大的工作任期系数说明在职培训在Safelite非常重要。
锦标赛理论
锦标赛理论(Lazear和Rosen,1981)与职业生涯激励理论有一定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与既定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会影响到位于该工作等级以下的员工的积极性;只要晋升的结果尚未明晰,员工就有动力为获得晋升而努力工作。因此,该理论主张企业通过晋升激励员工。锦标赛理论与职业生涯激励理论有两点主要不同。第一,锦标赛理论强调个体之间的相关比较;职业生涯激励理论不依赖与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形式的比较。第二,锦标赛理论集中于与晋升相联系的报酬变动;职业生涯激励理论强调激励方案体现为收入增长超过产量增长。两种方案可以在同一企业同时实施。那些与特定岗位结构相联系的薪资级别,可以由锦标赛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在通常,晋升用于激励年轻的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知道未来的晋升不太可能,对他们可以用职业生涯激励方案。
锦标赛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员工报酬水平随职位晋升而阶梯式跳跃的事实。这个事实是其他理论无法解释的。譬如,不论职业生涯激励理论还是人力资本理论,都不意味着离散的薪资变动,除非学习过程是间断的。人力资本理论,照字面意义应是工资平滑的增长。同样地,薪资在职业生涯激励理论中也没有理由间断(除非在退休日期)。为了解释工资水平的离散跳跃,就有必要求助于锦标赛理论和其他解释(比如Rosen,1986)。
有不少研究者探讨或检验了锦标赛理论,比如Bull,Schotter和Weight(1987);Ehrenbreg和Bognanno(1990);Knoeber和Walter(1994)等。比较有名的则是McCue(1996),她用收入动态追踪研究检验了锦标赛理论,发现晋升在解释工资增长时非常重要。McCue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但却是检验不同企业的工人而得到的结论。Lazear(1999)补充了她的方法,检验了一个给定企业(某大型金融服务公司)自1986到1994年的全部人员(包括CEO)的薪资数据,他得到的结果支持了他的理论。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人事管理经济学最直接的应用是设计激励方案,最典型的一个激励方案就是计件工资。当个人的报酬基于其产出时,他们受到的激励就会与企业的产出结合在一起。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员工的产出可能难以衡量,或者可以衡量但需要付出很高的测度成本,这些困难可能促使企业提供计时工资,即根据员工的时间投入来定义报酬。在企业的产量容易衡量而员工的产量不易衡量的情况下,企业常常会成为一个中介。
有许多文献都曾对报酬确定方法进行分析,包括D.G.Johnson,S.Cheung,Stigliz,Rosen以及Holmstrom等人在50-80年代之间的研究。但是,专门应用于员工报酬确定的分析是Lazear(1986)作出的。Lazear的理论表明,计件工资具有激励员工和筛选员工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计件工资的激励功能仅限于理论分析,缺乏实证检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实证检验非常困难。为了做检验工作,就有必要观察不同情况下的工人并比较他们的产出。但这又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既然在大多数环境下只有一种方案可能是最优的,那么得到最优状态意味着只有一种方案可以观察每个工人,从而又怎么能进行比较呢?第二,在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中选择计时工资的主要原因,正是一部分或者所有的产出不能够被完美地观察。这充分表明了检验工作的困难,因为要检验那些不可观察的理论是很困难的。
不过困难并不意味着不能。Lazear得到了检验理论的机会。Safelite(一家汽车玻璃企业)进行了一场管理变革,报酬形式从计时工资改变为计件工资。从该企业得到的数据提供了每一工人的产出的细节信息,包括改革以前和以后,因而可以检验Lazear(1986)关于计件工资的理论。Lazear(1999)的检验工作尽管只运用了一个企业的数据,更象一个案例分析,但是它毕竟揭示了报酬政策在影响产量中的重要性,而且它也证明了经济学解释真实世界的能力。由理论得到的预测和推论都得到了现实证据的支持。
报酬压缩(PayCompression)
工作场所中的竞赛可以激励员工,但是竞赛同样也可能产生消极后果。一种消极后果是,工人相互串谋,都只付出较少的努力,然后在竞赛结果明晰之前就以某种比较平均的方式瓜分奖品;另一种更严重也更可能的负面效应是,工人不是串谋,而是以一种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方式展开相互之间的竞争。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根据雇员之间的相互比较来支付工资、福利或者其他津贴,员工都会存在某些不合作的动机。任何时候报酬的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竞赛的“胜者”和“败者”之间巨大的差额将导致竞争而不是合作的工作环境。那么有没有办法增进员工的合作呢?有,比如采取紧缩的报酬结构(缩小胜负者之间的报酬差距)就是有力的措施之一。以上的分析基于Lazear(1989)的论文,在该文中,Lazear讨论了企业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压缩工资结构的雇佣行为是否是理性的。
报酬压缩必须根据某些东西来说明,最好是依据产量。由于Safelite数据允许直接检验产量,同时也有详细的报酬信息,检验报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压缩数量是可能的。尽管Safelite数据并非为此目的(因为报酬压缩观点的威力主要在于解释团队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反应,而Safelite的安装工人并非团队工作,因此压缩报酬结构的激励可能是不太突出的),不过检验Safelite数据仍是有用的。Lazear(1999)的结论是,报酬压缩与产量的相关性存在明确的证据,它们或支持或不支持企业压缩工资以图工作场所协调的观点。虽然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尚有待进行,但应该承认,报酬压缩对于产量来说并非不重要。
规范(Norms)
规范被定义为“绝大部分员工所坚持的信仰”,很显然,规范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影响重大。规范实际上是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如果其他人工作努力,而某个人工作不努力(但是企业并不能有效监督他),如果没有规范对不努力者实施制裁,那么其他人就很可能仿效不努力者。在这个意义上,规范在工作场所就非常重要。如果违反规范的行为所受到的制裁很轻微,那么规范就可能被破坏。但是规范作为非正式契约,肯定不是直接通过对工人进行报酬奖惩来实施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充当了规范实施的压力呢?答案是:来自于同事的压力。一个破坏规范的人,很可能被他的同事们批评、哄骗、疏远、孤立甚至身体伤害。同事压力越大,则规范越容易实施。而企业也可以采取非员工个人直接金钱报酬的方法来强化规范的实施,比如规定团体的工作定额。
Kandel和Lazear于1991年分析了同事压力对产出的影响。Encunosa,Gaynor和Rebitzer在1997年检测了医药行业中的同事压力和利润分享。Lazear(1999)用Safelite数据说明了同事压力的存在。他发现,那些不能在计件工资中占优势的工人在报酬方案发生改变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产量,这可能反映了规范均衡水平的提高。
其他
需要指出,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绝不止上述5个方面。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研究都很成功,比如对生产率信号传递、工作流动、工作委员会、雇佣风险工人、员工的股票期权激励、经济形势对员工福利的影响等都有出色研究。
③ 管理经济学
我到时候学的内容不一定完全,一路上很多时候从你的心,
④ 管理经济学论文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编辑本段]管理经济学的性质
1.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1)确立目标: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要明确我们要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2)提出可选方案:达到一个目标,可以有多条途径,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提出所有可能的方案。
(3)选出最优方案: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要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最为可行的方案,使这个方案的实施最有可能达到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目的。
2.管理经济学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有可能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案。在这个决策过程中,管理经济学的作用就是提供了相关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管理经济学的性质
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服务于管理者的三个基本任务的解决:
[编辑本段]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1.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4.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编辑本段]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是指获得最大利益的资源组合和行为选择。企业的行为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制定价格。
公式:销售收入=价格×销售量
◆ 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销售收入,价格太高,必然会降低销售量,销售收入不一定就高;同样,为了达成更多的销售量,企业必然要以较低的价位来刺激购买力,如果价位过低,也不能达到较高的销售总额。所以,企业在定价的时候,总是要面对这样一个矛盾:提高价格可能会减少销售量,扩大销售量就必然要降低价格。如何既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又能使企业获利?这就涉及到“均衡”问题。肯定有一个价格水平,能够使销售总收入达到最大。在这个价格之上或之下,都会使企业的收益减少。管理经济学就为企业提供了均衡分析的方法,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价格。
◆ 产量(规模)决策。企业规模的大小会影响其生产、销售及各种成本,进而影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企业,可能致力于产品的质量,以较高的价格获得盈利。而大规模的企业则以较低的成本和较低的价格取胜。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规模,就要用到均衡分析的方法。
◆ 要素组合。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投入各种要素。其中有些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由于各种要素的价格不一样,组合起来的要素的成本是有差异的。选择哪一个方案,也需要利用均衡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方向:制定价格、确定产量、确定要素组合
边际分析方法
在经济学上,边际是指每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化。边际分析方法在管理经济学中有较多的应用。它主要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对总利润产生的影响。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说明。 公式:边际值=△f(x)/△X其中,X代表投入,f(x)代表产出,表现为X的函数;△表示变量。假设基数X处在变化中,那么,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这个单位所引起的产出的增量是变化的。
边际分析方法的两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增量。企业在判断一项经济活动对企业的利弊时,不是依据它的全部成本,而是依据它所引起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这项活动就对企业有利,反之则不利。
边际分析方法应用的主要方向:
◆ 确定规模。上文提到,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当一个企业要扩大规模时,它就要分析每增大一个单位的规模,所可能带来的产出的增量,这就是边际分析。科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可以使企业的规模确定在一个最合理的范围内。公式:π=MR-MC 其中,π代表边际利润,MR代表边际收益,MC代表边际成本。
◆ 当π>0时,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增量比引起的成本增量大,说明企业还没有达到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产量规模,此时,企业应该扩大产量。
◆ 当π<0时,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比所能获得的收益增量要大,说明企业应该减小产量。
◆ 当π=0时,企业达到最优的产量规模。
◆ 价格决策。每提高(或降低)一个单位的价格,对总收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实际上也要用到边际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战略。
◆ 确定合理的要素投入。在确定生产中需要投入的各个要素的量时,我们需要分析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时,对总的收益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也是边际分析。
◆ 产品结构分析。多数企业都不只生产一个产品,各个产品生产的比例就是产品结构。确定各个产品生产多少的比例关系就可以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对各个产品的边际效益进行分析。所谓边际效益,就是对一个产品的生产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化量。如果把资金增量投入到各个产品,所能产生的边际效益是相等的,那么这个企业的产品结构就是合理的;否则,其中必定有某种产品值得扩大规模,以带来更多的收益。针对产品结构进行边际分析,可以明确哪些产品需要增加投入,哪些产品需要缩小生产规模。
边际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方向:确定企业规模、制定价格策略、确定要素投入量、产品结构分析
数学模型分析法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计量分析的方法。数学模型就是一种计量分析工具,在管理经济学中大量应用。数学模型本质上是对复杂现实的抽象,使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以便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数学模型在用于管理决策和经济分析时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是一个非常有限的量的关系,现实经济中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是单纯的数学模型不能表现的,还需借助于定性的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主要的应用方向:
◆ 需求预测。企业在确定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之前,需要对市场的发展潜力进行预测,可以创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表现影响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在量上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些变化对需求所产生的影响的大小。
◆ 生产分析。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以及产品结构的确定,都可以通过创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决策。
◆ 成本决策。成本是直接影响利润的因素,是企业发展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向或者扩大规模时,在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应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成本水平,可以应用数学模型进行科学分析。
◆ 市场分析。市场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在实践中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态。创建数学模型,可以分析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所可能选择的规模、价格和竞争策略。
◆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未来状态的预测。可以通过创建数学模型来表现在一项投资中,各种相关因素的量的大小以及量的变化所可能产生的对效益的影响。
数学模型主要的应用方向:需求预测、生产分析、成本决策、市场分析、风险分析。
⑤ 什么是管理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管理经济与经济管理的差别是:前者是后者的老板。
⑥ 管理经济学概论 心得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成本效率管理的科学。虽然康老师安慰门外汉的我不必完全懂,了解关系和观念即可。但是让老师欣慰的是在修完后,经济学的书已经看得懂,也可以知道在谈些什么,也可以从中学习成长。对于经济学的书都会随手拾来阅读,深得乐趣。
2、涵盖范围很大,凡举如个体经济学,总体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的总体整合性的科学。内容包括需求和供给理论,生产经济学,成本分析,四种竞争市场区隔,订价策略,国际经贸,策略性思考与决策。观念上包括;边际与平均值,存量与流量.
一味可口的“心灵鸡汤”——《管理经济学》学习心得
记忆中,似乎好久没有这样轻松了,四天的集中学习已经结束,然而学习所带来的脑力激荡和兴奋感却久久不能挥去,工作的困惑在学习的激化下终于得到释放,那真是一种久违了的快感。
原来学习,是一种压力,也可以是一种心灵的“鸡汤”,把长久积压在工作中的枯燥和繁琐,在瞬间转化成为前进的动力。
----智力和思维的一种训练
作为EMBA课程中的基础学科,管理经济学无疑就像是金字塔的地基般重要和充满力量。刚刚结束管理经济学的学习,我还沉浸在大量的图表和曲线的漩涡中。至于谈起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心得,一方面是感叹它的深奥,另一方面却埋怨课时太少,毫无疑问,它已经开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张军教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管理经济学是对我们智力和思维的一种训练”,自从第一天听到这句话起,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剩余时间事实上就是对这句话不断加以印证的过程,它几乎要对我的智力和思维引发不可思议的“第二次发育”了,真的是个神奇的玩意。
----逻辑分析方法和思维模式
这门课概念性强,出现了我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专有名词,例如:“市场均衡”、“需求弹性”、“边际收益”、“规模报酬”等,而且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但是,通过学习的熏陶,我意外的发现它对我的影响潜移默化,我在工作中分析问题时,已经不由自主地开始应用这些看似抽象的模型来写写画画了,这时我才感受到这门课对我思维方式的冲击有多大。
在我所从事的工作中,通常备受推崇的是精确的调查、出彩的创意和大胆的手笔,却往往忽略这些创意和决策背后所蕴涵的经济原理和思维方法,经常使用的头脑风暴法原来也可以这样理性。我们的项目分析通常只是对一个创意的论证,其实在掌握了这门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和思维模式后,是可以设计和创造出一些更富于创意的商业模式的。至少现在的我觉得,管理经济学已经不像刚开始接触时那么复杂难懂,而变得如智益玩具般充满魔力和吸引力。
----冷静的思考和运用
我承认,最初来参加EMBA学习的目的多少是有一些功利性的,总是期望着学习中的奇迹出现,马上可以把课程上的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得的公司利润,正是管理经济学这门课改变了我,它让我感觉到从前我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幼稚。
原先总是觉得自己很善于学习,在事业上是一个幸运儿。改变就在第四天学习结束的那个晚上,我开始审视自己,就像从来没有怎么认真地照镜子一样,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其实存在很多缺陷,而我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其实都是如履薄冰的巧合,很多时候都是靠所谓的经验和感觉作出“危险”的判断和决策,所以,成熟正确的逻辑分析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直觉告诉我,管理经济学知识是每一个想成功和已经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它对于我们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身体中的维生素。
——重新认识预习
另外,通过这次学习,我重新捡起了预习这个学习方法。因为EMBA的学习特点是集中学习,课时少,学习强度却很大,所以课前的预习变得尤为重要,这样才可以确保上课的学习质量。
学习不是每个月的几堂课就可以解决,学习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其实不仅是需要预习,还需要演习,只有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一把“钥匙”,才能尝试着开启智慧大门。
⑦ 管理经济学基本思维有哪些
管理经济学理论主要有: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
管理经回济学理论主要有答:
1.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4.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⑧ 管理经济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个和你回家发给他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