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济学实验有哪些
经济学的实验的话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它那个本身也是一个理论
⑵ 经济学案例
案例分析
[案例一]对账单背后的秘密
2001年1月13日,某市政二公司五分公司出纳邓某因盗用公款被监察院批准逮捕。经审讯,他交代了5年来自己侵吞百万余元公款的经过……
1994年底,公司因故取消原定发奖金的计划,而使一张开好的支票作废。按惯例,领导要求他在支票上写上“作废”,并划掉金额、剪下支票号码。邓某并为把支票作废,而是用这张支票到银行私自提取了8000元的奖金。为了不露马脚,邓某私自伪造了银行对账单。在数次得手后,邓某便一发不可收拾。起初他只是利用废票作案,之后他又利用保管空白支票之便以及会计对支票印鉴保管的疏忽,盗用印鉴,私开现金支票。到最后,每次最多只能领取20000元的现金支票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又将犯罪的手伸向了转账支票。而其伪造对账单的手法,也从最初的涂改复印发展到自行打印。到2000年案发为止,利用上述手段,他一共侵吞公款百万余元。
背景材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案例思考题:
1. 邓某在利用支票盗取公款后,为何要伪造银行对账单?
2. 在邓某长达5年的作案过程中,该公司一直没有发现,说明该公司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体系显然存在许多漏洞。清提出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以避免类似是想再次发生所需采取的至少3条建议措施。
[案例二]八亿多银行存款的本质
某上市公司公布的2003年度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列示金额为800900600元,而其后的报表附注对该项目做出如下解释:
项目 期末数
现金 200300.00
银行存款 800700300.00
其他货币资金 —
合计 800900600.00
其中:
不可提前支取的银行存款定期存单用于抵押借款的货币资金400700300元,系为其下属公司某项目开发提供质押贷款(期限24个月)
背景材料:《企业会计制度》。
案例思考题:
1. 什么是流动资产?划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标准是什么?
2. 该公司的报表中所列示的货币资金是否都属于流动资产?
3. 若该公司在2003年底撤销了抵押,然后公司向银行申请单位信用卡,根据银行要求交存备用金700000元,公司从其他银行转账存入。请问此时公司在流动资产中列示的货币资金总额应为多少?
⑶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3个例子
为什么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
解释: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
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
解释: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电视上的大头菜和白菜等菜农一分钱一斤都没人要,而在市场上的零售价并不便宜,这是为什么?
解释:这个用经济学解释就是成本和收益问题,菜农生产出农产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流通环节,中间的运输成本,进店成本,市场管制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中国物流运输成本占商品成本很大一部分,这些都由消费者买单,成本上升市场供给减少,供给曲线上移,而农产品消费价格弹性小,价格上涨消费量变动小,需求曲线基本不变,所以造成价格上升,老百姓想用不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
⑷ 经济学案例分析
第一个是股票涨跌.摄及到如下原理.
1、股票涨跌是二级市场的操作。
2、简言之,买的人多就涨,卖的人多就跌。(举例表述,因为我刚才的形容有偏差,例一只股票当前10元价位,有人卖有人买则10元,如有人出11元买,却无人卖,则为11元,依次类推,是为上涨,反之下跌)
3、个人感觉,公司业绩好坏对股票涨跌影响不大,股票涨跌主要由题材及政策消息面主导。例如,奥运会前可买北京旅游。熊市时绝大多数都跌,牛市时,绝大多数都涨。政府一个信号就能主导股市涨跌。
股票的涨跌有宏观面及基本面的原因,主要的还是资金面或者受主力的关照程度。
第二个是经济恢复理论.股票板块轮动规律.
第三个是宏观调控规律,分解如下.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经济运行无论是市场唱主角还是政府唱主角,都带有混合经济的色彩。纯粹的市场经济或纯粹的计划经济都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对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使经济运行回到原来的均衡区域。房地产无论是作为消费品还是投资品,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政府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干预程度则依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美国这样自由市场经济运行得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市场干预较少。而像新加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市场刚起步阶段,政府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待市场较为成熟后政府逐渐淡出,将大部分任务交给市场完成。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政府决定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化分房,实施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后才开始起步。房地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起步晚,加之发展不完善,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性波动和其他一些较为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如投机气氛较重,市场运行机制不规范,有关法律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经济、法律、行政的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政府在推出一项政策前,首先应该明确,基于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是为了保持市场的均衡发展,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一些媒体所宣传的提高住房需求,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学上对政府政策进行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该项政策能否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本文拟对我国政府当前若干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进行经济学分析,来权衡其利弊得失,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 房地产产业政策分析
产业政策是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构产业化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促进和限制政策等。产业政策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具有特定的导向功能,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市场机制难以替代的制衡和稳定作用。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其取向是产业发展目标的体现。而各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生成的。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初级市场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产业政策目标在于完善房地产市场,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功能。这需要政府采取恰当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包括产业竞争和反垄断政策、产业联合和集团政策等。在生产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合理有效地组织这些生产要素,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同样,房地产的发展,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也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政策。
由于房地产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巨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求走规模经济的道路。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其它行业更为明显。规模小,开发商的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在广告策划、营销推广、环境改造,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占有明显优势。另外,规模大,尤其是具有较强现金实力的开发商在选择项目最佳开发时间上也具有主动权。这在客观上要求造就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房地产企业,这要通过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来实现。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能有效地节约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成本,资本的适度集中还有利于节约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费用,这是通过企业间的合并、兼并等经济机制来实现的。由此可见,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集中,可以优化房地产市场组织,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并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结构。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与规模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以上海市为例,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仅有9家(上海本地8家),入选上证30指数的房地产股仅陆家嘴一家。这8家房地产公司在整个上海房地产业中的规模,市场占有率,业绩等多项指标大多平平,在1999年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金额100强中也难见上市公司的踪影。而香港联交所房地产上市公司达100多家,恒生股指33个样本股中,地产或以地产为主业的公司近一半。这十几家大地产商的开发量、市场占有率等主要指标要占到整个香港地产市场的九成,其中长江实业、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四大超级地产商更成为财富的象征。沪港两地房地产上市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距甚远,其原因自然与两地市场发育程度、微观主体的竞争实力有关,但两地政府对房地产业产业政策的不同取向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大陆各种媒体上,乃至政府正式文件上,经常有报导宣称政府决定把住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具体实施政策时,有关方面采取了冻结房地产公司上市的做法。当初之所以采取冻结上市的做法,管理层是出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的确,到1992的年,房地产开发数量、开发投资额、开工面积等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远远超过发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力,造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许多地方的炒楼、炒土地风较为严重,致使市场运行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鉴于此,政府果断地采取了紧缩供给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住了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的局面。而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把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使得中国政府在解开房地产企业上市禁令上更为谨慎。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刻诱因是经济结构的老化与调整的滞后,是知识储备的贫乏,是全要素增长率的落后。房地产泡沫只是这种危机的表象之一。因此,管理层大可不必因为担心房地产泡沫而阻止房地产企业上市。况且,股市除了筹集资金的作用外,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较为健全的股市上,资金会从业绩差的企业流向业绩好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股市本身的进入与退出制度也在客观上对股市的安全直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管理层目前应做的是放弃保护政策,不再ST 、PT下去了,让中国股市真正成为企业的试金石。如美国股市最近的振荡,有人指出这是股市正在挤除泡沫,使高科技股票定价更符合其实际价值的表现。
我国房地产企业除了扩大规模,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外,提高资产素质,向管理要效益也是从微观上培养一个健全的市场所必需的。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尤其是金融制度创新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当前,房地产证券化是一个可取的方向。房地产证券化可以促使房地产经营专业化,导致资源的合理配置。房地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更需专家经营。证券化的优点之一,在于它促使了房地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这就为其专业化经营提供前提条件。我国的房地产主体行为很不规范,真正具有实力、精于管理的房地产公司并不多,"房地产热"引致的市场虚假繁荣诱使大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其结果势必导致资源特别是管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借助证券化,房地产交专家经营,业主借证券化工具获得应有的收益,投资者亦可分享房地产资源的优化组合,使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从混沌走向有序。
二、 房地产税费分析
根据中房指数的统计,目前在我国城镇商品房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及税费占39%,建安成本占51%,其他费用占10%。在房地产利润率已普遍降至10%左右的情况下,税费负担过重就成了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税费不仅关系到房价的高低,其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有些税收,如所得税等直接税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均衡运行的润滑剂。
<一> 房地产税费总量分析
税,是政府凭借其行政权力强制获得的收入。而各种各样的费用更是名目繁多。这些费用的征收部门有三个层次。一是拥有立法、执法、司法权,执行广泛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各委办部机关、公检法等;第二层:一些负责提供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事业单位,如环保、卫生、教育等。它们的收入由政府拨付,同时政府又赋予它们在本部门负责的事业范围内执法监督的权力,如卫生检查等;第三层,一些享有自然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拥有一定强制力的国企,如电力、自来水、煤气公司、政府办的有行政垄断权中介机构。这些名目繁多的税费给房价下降造成了很大的刚性。清理税费,理顺房价的呼声日见高涨。但有人担忧清理税费会减少政府部门收入。
从税的角度来看,短期里,降低税率会减少政府部门的收入。但从中期来看,如果减少房地产税收负担能使房价下降足够的幅度,使居民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上升,此时部分因房价过高难以销售的空置商品房实现销售,政府就可以收到本来税基被各种规费侵蚀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完全可以抵消各种杂费的减少。将税收与税率的关系用坐标图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看出,税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税率只有达到一定最优点,才能使税收达到最大。从长期来看,据世界银行测算,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系数效应为2倍。当住房消费启动后,每亿元住房投资会带来相关产业的GDP增长2亿元,经济发展,税基扩大,政府的收入呈现出良性的增长循环。
从费的角度来看,清理各种规费能减少对经济的扭曲作用,使各种规费给经济带来的间接成本减少到最小,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公平,这将有利于经济良好稳定的发展。各种费用给企业事业的间接成本远大于本身。名目多、部门多、环节多的规费,意味着企业至少要跑遍20几个部门、收集40几个公章才能获得或维持其合法地位。尽管有些规费本身数额并不大,但企业为遵循这些规定却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并且国内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而来,资金的时间成本十分可观。除此之外,在房产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房产市场上开始不断推出各种流行房型设计。这使得市场先机对开发商来至关重要,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此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各种规费的存在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提高经济运行成本。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各种规费则成为各政府部门自己的收入,并进而有可能成为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清理规费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言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二> 部分规费分析
从公共品的理论来看,政府部门提供公共品时,靠税收来筹集资金;提供私人品时,应按市场规律收取价款,而提供混合产品时,则应考虑依靠税收或收费补偿成本,哪一个效率高。在目前的房地产业中,有些看似应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应交给市场来运作效率更高。
如政府代行市场职能收取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费,虽然说由政府出面监督工程质量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但其中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当质监站通过了一项工程,意味着政府对工程质量的认可,如果以后工程出了毛病,政府是否替房产商承担赔偿的责任呢?如果政府承担责任,则政府容易混淆作为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市场主体中的一方的角色;如果政府不承担赔偿责任,政府官员就完全没有了把好质量关的约束机制。如果这项服务交给市场的中介机构来做。中介机构、房产商、购房者之间是平等关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中介机构会因担心招致赔偿而严格控制房产质量,这无疑是一种效率的改进。
工程质量检验费是政府行为应转为市场行为的例子。而对水、煤、电增客费这三类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来说,这些收费在经济学上也不符合效率的原则。自然垄断产业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小,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如果不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政府管制,它们就会进行垄断生产,导致低效率;如果把这类企业分割成几个小企业,又会导致成本上升,规模不经济。这是政府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自然垄断产业的理论基础。政府可以采取边际成本定价,也可以采取平均成本定价。无论采用哪种定价,公用事业部门,都可以从价格和补贴中完全弥补成本。现在房产商交纳了增容费,最后由消费者承担,建设了管道、缆线输送网,但却是公用事业部门从水电费、煤气费和补贴收回了成本,这等于消费者支付了双重费用,公用事业部门获得了超额利润。这背离了谁得益谁投资的市场法则。从提高社会效率的角度出发,这些增容费应由公用事业部门而非房产商来承担。如果公用事业部门资金困难,可由房产商负责建造水电、煤气的输送网的成本,建筑成本不能分摊到房价中,待以后公用事业部门收到水电、煤气费了,再向房产公司支付输送网的使用费。
三 、经济适用房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适用房作为现阶段的国家住房建设政策,旨在通过某种倾斜,如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来达到扩大住房供给,调节房地产投资结构和启动市场有效需求的目的。它是基于我国目前特殊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发展市场发展阶段的一种政策选择。但是,对于经济适用房制度的运行机制,与当前地产市场的关系、现行政策规定可能产生的市场反应、经济适用房政策的适用范围以及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尚有待从理论上进行再探索。
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为一项政策,本意是通过政府补贴来提高中低收入购房者的住房有效需求。但付诸实施后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补贴利益的流失与对完全商品房供给的"挤出效应"。目前,有些经济适用房把销售目标定位在中等收入家庭中偏高的那一部分人,甚至以吸引开私家车的一族来争相购买为荣。如果在地段、质量、功能、环境或者舒适性等一方面标准上,这类住房在各方面均能满足中等偏高收入家庭的需要,高收入阶层也会想方设法挤入经济适用房的消费群,从而使所流失的财政补贴效益最终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和少数中等偏高和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剩余。而那些真正应该享受到补贴的,居住困难的中等偏低收入阶层反而被排斥在受益范围之外。经济适用房提高标准后,其消费群与完全商品房的消费群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助长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和违规操作。作为具有政策倾斜性的经济适用房,实际上享受了特定阶段的政策性资源。如果经济适用房的操作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从而形成"黑箱运行",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获得经济适用房的有关政策优惠,受利益驱动,有可能会打着经济适用房的旗号争项目、争计划、争土地、贷款,这就容易诱发政企间交易和寻租行为的发生。第三,提高政策的调控成本,降低政府调节市场的效率。为了使政策优惠能按预期的设想转移到中低收入阶层身上,就需要控制经济适用房的受益面,避免不该享受财政补贴的阶层也从中"沾光"。这就需要将政策调控的重点引向鉴别居民家庭收入层次,监督经济适用房的流通和分配这些繁琐而又无效的工作上,偏离了其主要职能。
用经济学上的博奕论来分析,经济适用房作为一项政策,涉及的利益方有政府部门、开发企业、消费者三方。在这三者中,有关政府部门拥有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权力。目前,政策优惠对众多开发商来说是稀缺资源,是众多开发商争夺的对象。而在开发商以各种方式挣得政府政策优惠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可能进行违规操作。由于政府对经济适用房价格进行管制,按照建房《1998》154号文,经济适用房住房价格除成本、税金外,其开发利润不得超过3%。而理性的开发商是不会愿意从事这种回报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的投资项目。而在现实生活中,开发商却对此趋之若鹜。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开发商虚列成本以降低利润,使其符合规定标准,而作为主管行政部门对此却无能为力,甚至可能与开发商合谋使虚列的成本合法化,人为拉高经济适用房利润与售价,使价格管制名存实亡。政府部门为了达到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意图,需要付出一定的监督费用,以对合格的开发商做出鉴别。而对购房者来说,虽然经济适用房面向的对象是中低收入者,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有效的收入调查措施。一部分高收入者也加入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行列,甚至有些人将经济适用房上市套利后再次购买经济适用房进行投机。有关利益三方的相互博奕使得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操作过程中背离了原来的政策意图。
由于经济适用房是向住房供给者提供补贴,补贴的结果是在同等投资支出的前提下增加市场供给量,从而导致均衡价格的下降和住房需求的相应增加。为了使补贴的效益尽可能传递给政策所指向的收入阶层。只有在消费者牺牲其他消费品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如果政府直接补贴给消费者,则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综合消费偏好。所谓消费者的综合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做出的消费选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如图:
用发补贴的方法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而发补贴给供给者,则可能供给者供给的住房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或最重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在图中,MN线代表其他消费品(x)和住房(y)的价格一定时,发了一笔现金所形成的预算线,如发补贴给者,该消费者可得到y1的其他消费品和y1的住房,所获效用为u1,如发现金让消费者根据偏好自由选购,消费者会买x2的其他消费品和y2的住房,所获效用为u2, u2>u1。
⑸ 生活中经济学例子十个,不用太详细
物价上复涨,通货膨胀,房价制高,收入低,赋税高,次贷危机造成企业崩溃,就业率猛降,大学食堂饭菜涨价,于是国家补贴巨款,又造成缺乏建设资金。计划生育造成未来几十年劳动力不足,各种生产力下滑,可能再次引发危机。
⑹ 经济学 案例分析
1。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任何社会的职业道德总要受到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般社会道德的影响和制约,它们之间在一定意义上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尤其是资产阶级直接操纵和参与的那些职业的道德,受资产阶级利己主义道德原则的影响和制约最直接、最严重,它们是资产阶级一般道德原则的体现和具体补充。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则受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同时又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各行各业的具体体现和补充。
2。2010-08-01 03:41:17 [已注销] 对某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选择医生,没有学历的应该不会要吧?学历只代表对这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超过普通人,它其实很难反应一个人的能力的。如果有成绩单的话,那么可以说,成绩高的学生在这门知识上的学习、应用能力要相对要高(惯性思维就是,他的学习能力强,并且专业知识扎实)。所以学历和职称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3。 逆向选择本意上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主要是指受众(如消费者、顾客等)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为选择。在劳动力市场领域也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即资方)来说有企业逆向选择,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利用其在劳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采取的一系列逃避责任、回避管制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与政府意志、劳工利益相违背。
作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中的又一新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于 2008年 1月 1日正式施行。《劳动合同法》从起草、颁布、实施再到实施之后的一系列过程,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讨论,其中最具争议最受关注的是《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新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用人单位就应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在该法生效前夕采取了大规模裁员、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等行为,本质上就属于与大众意志,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制定者所代表的官方意志相违背的逆向选择行为。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企业逆向选择的行为表现
1.裁员
在 2007年,《劳动合同法》即将正式实施之际,一连串的大型企业突击裁员事件被媒体曝光:深圳华为耗资 10亿元打扫门户;韩国 LG电子 7月裁掉 11%的中国员工;8月,中央电视台解聘了 1800名编外人员,占全台总人数20%;10月,沃尔玛在上海的全球采购中心裁员 110人。
福布斯杂志在《大裁员?在繁荣的中国?》指出,这轮裁员指向相同的人群,即临时工和长工龄的员工,而他们正是新法想要保护的人群。
2.提高新就业的门槛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在新雇用员工时越来越谨慎,除了员工学历、素质、工作经验、忠诚度等常规的就业门槛被企业变本加厉地运用外,单就劳动合同期限问题又设置了重重障碍,或签订短期合同 1~2年,或签订 7~8年,使员工择业产生顾虑。
3.与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包括总裁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在 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即先“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再与公司签订 1~3年的劳动合同;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调整涉及 1万多人。业内人士不难看出,华为此举意在规避《劳动合同法》中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新规定。华为以超强的经济实力对这次调整所涉及的员工进行了方案为“N+1”模式的补偿,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但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年度奖金月均摊值。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工作年限,此外还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华为员工大都对方案表示理解,同时薪金的确有所增加。但是华为此举在社会上仍引起很大震动。
二、企业逆向选择带来的经济影响
1.导致更多失业,恶化就业环境
从企业逆向选择的行为表现来看,裁员直接导致了大量员工失业;与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则增加了企业的补偿性劳动成本。补偿性劳动成本的大量支出,会对现在已就业的人员给予了更多的财富分配,但却为后来者的进入人为地制造了障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扩大,也许保护了一些已经有业就的劳动者,但大大提高了新就业的门槛,反而会严重伤害到那些尚未就业和流动就业的劳动者,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尤其是使失业者的再就业增加了难度。从长期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因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就业门槛,而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如意,使得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
2.扭曲竞争机制,破坏劳动力市场
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置法律于不顾,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交易成本。违法企业成本降低,对守法企业来说就是不公平的,而且守法企业的竞争性会因此而减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竞争机制下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但是,随着违法企业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因此而被破坏,竞争的不公平性会造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这样必然会影响企业长期的就业政策与用工政策,从长远看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中国尚处于人口红利的增长阶段,劳动力仍处于增长与上升的阶段,必然会产生不利于就业与员工保护的生存环境,破坏劳动力市场原本相对稳定的状态。
3.抑制企业创新机制,不利于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
企业逆向选择会扭曲竞争机制。在不良竞争环境下,众多企业把重点只放在了如何降低用工成本上,而忽视了合法合理地通过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样歪曲的心理机制驱使下,支持企业创新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够,企业创新则没了根本,创新能力因此而降低。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健康合理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倘若企业创新能力受损,对经济形势的要求会有很多不适应,不但融不进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还会被经济全球化的洪流所淹没。
4.阻碍和谐劳工关系的构建
裁员、提高就业门槛、与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等,对劳工关系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企业以这些措施来降低自己的劳动成本与用工成本,这对劳动者却是极不公正的对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受损。这样就打破了劳工关系的平衡,对劳工关系的保护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三、解决企业逆向选择问题的对策建议
政府总是希望公众按照其政策意图的指向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众的理解和反应常常会偏离政策意图,甚至选择与之截然相反的行为。出现这种“逆向选择”的情况,是任何政策设计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如何限制、避免企业逆向选择行为,就成为当前和今后政策制定者加以重视和考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1.完善法律博弈机制,健全法律法规
博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利害关系的主体,在处理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时,一方的决策受他方制约同时又对他方产生制约,一方的支付受他方影响同时又对他方产生影响的活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企业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逆向选择行为日益加剧。法律保护效力的损耗、企业经济利益追逐的狂热、劳动力无限供给压力的加大,共同导致了“三方”博弈及合约选择行为中“均衡陷阱”的形成。今后,培育壮大劳工阶层、降低法律利用成本、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劳资博弈跳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三大策略选择。立法的价值应该包括立法的内在价值,即确立和保障公正,以及立法的外在价值,即确认和保护利益。《劳动合同法》应在“平等保护”与“向劳动者倾斜”之间重新作出选择,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博弈论证,制定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法律制度。
2.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企业逆向选择成本
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执行度差,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企业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逆向选择造成劳资关系不稳定的现状,决定了有必要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监督执法力度。用强有力的法制执行力来体现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不能将法律仅仅停留在原则性表述的层面上。另外,对违法企业的监督应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途径实现,除政府要负起领导性的责任外,工会在监督劳动合同法律执行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另外员工个人对于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应有清醒的认识,当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予以维护。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律的规定,采取不正当措施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图降低自己的劳动成本,在法律和道义上都应受到严惩。劳动执法部门在处理企业违法案件中,应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杀一儆百,让试图违法的企业面对更高额的违法成本重新做出选择,以起到维护劳资关系稳定的作用。
3.降低守法企业成本,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主体,不仅有经济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其社会属性就是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对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长期和谐发展都是必须的,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应对守法企业给予极大的尊重,在法律上对守法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守法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对守法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降低守法企业成本,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和信心。
4.倡导诚信交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诚信交易起源于商业道德规范,后被法律确认和吸收,其除具有鲜明的伦理价值和秩序追求外,还有内在的经济价值和利益激励机制。在劳动关系领域,倡导企业与员工之间诚信交易,员工如实提供自己的劳动质量信息,企业按劳动者质量支付足值报酬。诚信交易在短期交易和长期交易中都应坚决贯彻执行,才能为企业与员工双方带来长期的均衡利益,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在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中,应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管理机制与整合机制、矛盾疏导机制与预警机制,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以利于完善法律制度,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企业应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贯彻“为己利他”原则,从根本上建立起长期稳定、和谐双赢的劳资关系,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这个很难说,要看个人素质和环境对其影响,以及企业给员工带来的福利
是否满足了其心理需求。
⑺ 求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3个例子 并对例子分析
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
——食堂就餐率套用失业经济学解释的分析
作为大学的一分子,学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食堂就餐。可是每天总有些学生是不到食堂就餐的。这是为什么呢?
不到食堂就餐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对食堂提供的服务不满所造成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到食堂就餐问题,我们使用失业的经济学解释来加以分析。见图(参考资料)。
图中,横轴为学生期望指数(对食堂的要求),纵轴为食堂指数(包括饭菜质量、价格和服务质量,并假设现时的食堂指数为1)。曲线D为学生到食堂就餐人数曲线,曲线S为食堂希望的就餐人数曲线。
从图中可见,学生到食堂就餐人数的均衡点在E点,均衡时,食堂指数为1.2,学生期望指数为3,可见现时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还有一点的上升空间,但只是一点点而已。a区域所标示的是学生期望指数低于3时的情况。此时食堂指数很低,但是学生的期望指数也很低平均就餐人数多于食堂所期望的人数。通常这一类学生是零花钱较少或者对饮食要求较低,安于接受现状的人。b区域中,随着食堂指数的升高,就餐人数却进一步下降,这是因为学生的期望指数远大于食堂指数。通常这类学生比较有钱,或者说品位高,不喜欢食堂的环境,或者比较叛逆。
另外,某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食堂的就餐率。如:
天气因素:天气冷或者下雨时,叫外卖人数大幅上升,影响食堂就餐率
性格因素:某些学生比较懒,或者不喜欢出现在多人的地方,所以叫外卖
运动因素:运动之后吃不下饭,叫外卖回宿舍吃
社交因素:偶尔请女朋友吃饭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食堂吧
以上其他因素中,天气因素作为不可避免因素,占了主要份额,其余因素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⑻ 300高分悬赏计量经济学实验案例报告
计量经济学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方法论学科,是进行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基本工具,强调经济理论、应用实践和统计计量软件实现三者的结合,因此,为了更好的搞好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实际教学中加大实验和案例教学是极为必要的。
对于计量经济学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紧接一次实验教学,由教师结合例题讲授和演示理论方法的软件实现,安排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由教师进行即时的现场讲解和点评,同时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未掌握的内容或薄弱的环节,从而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案例讨论的教学容易使学生明晰对课程的性质的定位。空洞乏味枯燥的理论教学,本科生往往显得不易接受,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课、数学课,继而产生畏难情绪,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更严重的是,学完后照样不会对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因而,案例教学已成为世界潮流,成为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实用人才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经济现象中相关案例,演示模型建立过程及其结果分析,应用典型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与分析,跨越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让学生对计量经济学产生亲近感,从而轻松学会和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落实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配套的案例库和有关的数据库建设及相关的统计计量软件购买是必不可少的。案例库和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个别学校的单个或几个教师难以完成,可能需要国家或省市级教委出面加以组织联系协调,调动多个学校的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影响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师组成建设小组,配以时间、设备和经费等方面的条件,集体完成案例库的建设。建设小组成员应分工协作,分别承担案例选择、数据整理和分析、案例编写、根据教学反馈和经济发展及时更新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一个适应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库,需要满足几方面的要求。一是案例来源广泛,尽量利用针对性强的经济实证分析材料,素材可以取自国内外,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承担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以增加对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案例数据来源的方便性,能够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在案例分析中体现出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四是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因为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
另外,对于实验教学中所需的软件,目前各个学校多采用Eviews,随着我国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正版软件购买的费用支出也在进一步增加,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软件方面的自主开发,以使我们国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水平迈入更高的层次。
⑼ 经济学在生活中经典例子
例子有送茶叶的故事、坐飞机现象、名牌效应、夺取先机、保龄球效应。
1、送茶叶的故事
张三一直就喜欢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张三每次去买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好茶叶。张三把好茶就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张三就泡了壶好茶,此后,张三就不愿再喝20元的茶了。不管张三去买多贵的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2、坐飞机现象
去观察30-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他们大多是看书,公务舱的他们多半是看杂志和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的则大多是看报纸电影打游戏和聊天等。在机场,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部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地位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地位呢。
5、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你每次打倒9个,最终得分90分,而如果你每次打倒10个,最终得分240分,社会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多优秀一点,再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渐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的巨大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