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学作品中有没有关于死亡的主题,特别是在诗词中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纪念他亡妻的,应该算吧
2. 文学的死亡永远在到来中(文学死了吗)书评
曾园
一、新问题
国内出现了一个新问题(也有人争论说这是一个早就已经提出并解决了的问题):文学已死,抑或没有死?这个问题如此紧迫,让希利斯・米勒的中文版译者决定将米勒的新书《论文学》“On Literature”的书名及时地改成了《文学死了吗》。美国解构主义大师能够替我们回答这个中国式问题吗?
好在这本书类似于哈罗德・布鲁姆写的那本《西方正典》,是出版商替广大读者着想、向文学研究大家提出写作要求的书:简明扼要,直接面对问题。所以这不是那种令人退避三舍的书――那种书即使在回答“文学死了吗”这样直接的问题时,也首先会以令人敬畏的耐心辨析如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文学”?二,什么是“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先要问,什么是“什么”?甚至,什么是“是”……
为普通读者考虑,希利斯・米勒没有这样做,但这个工作在此刻看来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既然不断有人在热忱而殷勤地宣告“文学之死”,而在某些时刻,我们的确会产生文学“不在场”的感觉,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先问一下文学是什么?文学除了在抒情的意义上、在私人的意义上是个“梦”之外,它在更现实的层面上首先还是一个具有自身传统的建制。它由生产系统和评价系统构成,前者由教育、写作、发表、出版组成,后者由研究机构、专业杂志和大众媒体组成。“梦”可以死去,“建制”却很难死去。就是说,那些急迫的报信人谈的有可能是“梦”之死。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报信人一问再问,甚至我们还要反躬自问:什么是文学之死?什么是死?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人从自己放弃阅读那一天起,便宣布那一天就是他所面对的读物死去的日子。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的,在他的那个小宇宙里,局部的死亡――其实是溃疡――已经开始。虽然“文学之死”有数不清的意义,如果审视那些葬礼报信者的说法,我们会发现关于文学之死的众多意义围绕着阅读的终结,而阅读的终结的主要原因据说在于,报信者所认定的写作质量的普遍降低。
我不仅假定“文学之死”的宣告只是一种地区性症候,并且,我还要假定那只是他们报信人自己的病。正如一个思想者所说的那样,几乎每个以启示式语调谈论“**之死”的人,都远没有轻易地打发掉死者;那些讣告――那不过是他们与自己身上的幽灵搏斗时的呓语而已。
写到这里,我发现斯皮瓦克斩钉截铁的解构风格的论断,如果用在报信人身上是有其合理性的:“所有的结论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所谓“文学之死”,只是无力去思索混乱现状时发出的愤懑而含混的诅咒。
二、米勒的“文学之死”
米勒在本书中提到了“文学之死”这个问题,但无论他在原著中写下的“literature”还是在译本中出现的“文学”,其实和我们所说的“文学”是不一样的。他指出:“现代文学观,是被研究性大学以及为大学做预备的低等学校教育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文学观”并非是一个先验的“主体”,而是被建构出来的,或者说它只不过是一种话语的产物。文学的“死”,必然与“研究性大学”的研究方式有关,或者和“低等学校”与“研究性大学”建构方式的脱节有关――相比较而言,在中国则是文学的生产与评价机制的脱节。
关于文学之死,米勒的态度是暧昧的。当然他会经常提到文学之死,诸如正是研究性大学的“文化研究”的兴起在造成文学的死亡、文学理论的繁荣标志着文学的死亡、修辞阅读和文化研究无疑促成了文学的死亡等。
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米勒的说法,我们会发现他一直都没有认定这一死亡或这一事实的完成。关于文学之死,他只是在假定意义上去谈。第一章第一节的题目是《再见吧,文学?》这表明,他更愿意去质问这一说法,他的兴趣是去探寻造成文学死亡的原因。某个研究米勒的国内专家没有把握住米勒这句话:“很多人觉得文学的处境可能已岌岌可危……理论不仅记录了文学即将死亡(文学当然不会死亡),同时又促成了这一‘不死之死’”。该专家的理解是,米勒认为文学“死而不亡”。米勒在该书中有强调文学的这一幽灵特性吗?米勒曾动情地写道:“对深嵌在你的文化中的某物,只有当其隐退到历史深处时,你才能清楚地看到它”。也就是说他强调的其实是在这生死关头去重新定位文学。有一种认识论认为,当某物消失时,我们才能精确地衡量它的价值。对作家来讲,一个词的意义往往在它被删去的那一刻才明亮起来。失去一个珍爱之物甚或是爱人的那一刻,往事会照亮该物该人,并且往事会自动排序,固化为一个有意义的结构。
国内学术界讨论该问题方式往往是这样的:以前,文学非常吸引人;现在,出现了更有趣的娱乐方式(网络游戏、电视等),这些造成了对文学的冲击。在冲击面前,文学被边缘化了,或者干脆来个响词:“死了”。解救办法是什么?就是在人们的关注点中寻找最后的机会。他们提出的“机会”在我看来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极端世俗性的:既然人们都在关注金融,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写一篇金融小说?另一端: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最缺乏的其实是精神方面的救赎,那么文学就应该担当这一使命。后一种指导方式尤其令我扼腕:文学已自顾不暇,还想通过拯救别人来拯救自己?这两种说法陈陈相因,已经被说了很久。从它们被重复的时间跨度来看就可知它们是无效的。不过,它的功效在别处:我们可以在将来辨认出这些说法的重复者身上没有一滴学术血液。
米勒固然没有明确提出“文学之死”的看法,但我猜想他的看法其实是:文学的死亡永远在到来中。它的复活(或说苏醒过程)正如雪莱在《诗辨》中说的“创造的心灵仿佛一块暗淡下去的煤炭,某种不可见的力量,如同一阵阵风吹醒了它,让它发出短暂的光芒”。
三、文学如何可能
布赖恩・狄龙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撰文评价米勒该书时说:“该书的任务并非是面临现代科技大举入侵时夺回文学的老一套尝试,而是在雄心勃勃地努力去回应那些虚拟现实时确立我们的基石”。
文学在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可能性在哪里?它不可能又玩出什么新招数去迎战虚拟现实、电视或网络游戏――米勒甚至愿意承认这些游戏方式的正当性――它只是印刷时代的诞生物,“一本书就是放在口袋里的可便携的梦幻编织机”。
这种梦幻编织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纺织的产品越来越精密,直到马拉美、乔伊斯、史蒂文思――请允许我谨慎地添上李贺的名字以便对照――作品的出现,这些作品吁请读者回到文学的表面,它们的神奇语言“强迫读者注意语言的表面,而不是透过它,到达一个虚拟的现实”。面对这些作品,人们才意识到文学把语言正常的指称性转移或悬搁起来。文学当然对它自身遭遇到的不同理解都来者不拒,但那些对于目的性进行戏弄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的表面的吸引力更大,这才是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即使传统的定义中也有这一内容: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那些文化研究者,无数次企图打开所谓文学作品背后的秘密。发掘活动一旦开始,不发现秘密是不会罢休的。一般而言,发掘活动也总能发掘出它想找到的东西。文学具有的梦幻性质让人害怕,人们害怕它在灌输种族、性别、民族、阶级的危险信条或不公正的信条。弥尔顿《失乐园》中隐藏的歧视女性的倾向一旦表露无疑,它的魔力就丧失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文学就是被归纳中心思想这一活动害死的。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说过,文学作品是“反的、崭新的、少的、奇特的”。这是从文学呈现出来的效果而言。如果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看,文学的这种奇特效果必然绑定着某种固化的意义。这种固化的意义一直在给阅读者洗脑。他们的说法是这样的:文学当然是有益的,但必须去除――至少是指出或挑明文学中的那些洗脑因素,文学才能为人类提供更健康的服务。
如何挽救文学?米勒当然不会扮演给未来文学算命或指路的角色。他认为挽救文学的任务落在阅读者身上。米勒鼓吹要“天真地、孩子般地投身到阅读中去,没有怀疑、保留或者质询。读者和所读故事间的关系,就如同恋爱。两种情况下,都是要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对方”。
阅读是某种“癫狂”,要搁置根深蒂固的“批评”或怀疑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方式当然令人生疑,因为表面上看来这不是一种“聪明的阅读”。但每个阅读者都必须选择:是进行“主动献出自己”的阅读,还是进行那种想着每本书都会洗脑的阅读?如果是后者,书就必须被质询、抵抗、去其神秘、去其魔力、重新将其纳入历史、尤其是虚假而错综的意识形态的历史。
(博览群书)
3. 是否存在没有死亡情节却能让人感觉到残酷的文学或漫画或电影
意外有这么多人会喜欢,本以为会沉下去。
谢谢大家的喜欢。
这个短片的带给我的孤独与绝望感真的太强烈了。它没有所谓的温暖内核,更没有表面上浅薄的正能量。它讲述的不过是一个荒诞沉闷又无奇平常的普通人的故事。
想起来一本诗集叫做《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但是在这里,我的孤独是整个宇宙的孤独。
《九十一公分之外》
这部影片是法国导演Jérémy Clapin在2008年拍摄的一部动画短片,又名《精神分裂(Skhizein)》。动画讲述了一个沉闷而荒诞的故事,一个150吨重的陨石飞向主人公亨利,砸中了他对面楼上的天线,结果他肉体上没有受伤,精神却出现了问题:他发现自己的意识与身体之间产生了91公分的距离,即他要接触某样东西必须在91公分之外!无论接电话、上厕所甚至开车,必须偏离肉眼中的实际。这让他非常恐慌,但即便是心理医生,也不相信他的话。于是他等待陨石的另一次来袭,希望精神能被砸回原位。但第二次被砸后,他不仅只是偏离91公分,又向下沉降了75公分,直到最后他的精神完全脱离肉体,漂浮在宇宙中的陨石之间
建议观看
4. 哪位文学人物的死亡或消失让你最为悲伤
听闻杨绛先生去世时,我的心情十分悲痛,看过她翻译的著名的《堂吉诃德》,文字功底了得,而关于她和钱钟书的爱情,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围城》的序中,杨绛对钱钟书的支持与爱。
5. “文学已死”是谁的失职
我所说的“文学”,文学,“文学”一词源于拉丁词根。即便当时。不同媒体有各专领风骚的属时代:虚构与见证》(Demeure。按牛津英语词典?文学就要终结了,点击免费下载,都要以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为前提。它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这个词也没有其现代意义,它不能脱离它的罗马-基督教-欧洲根源。文学是一切时间。甚至在撒缪尔,letteratura(意大利语),所有关于“文学”的严肃反思:literature(法语或英文),“文学”第一次用于其现代意义: 内容预览。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指的是我们在西方各种语言中用的这个词,是很晚近的事?德里达在《死亡、普世的。是时候了文学死了吗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这种矛盾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文学是有历史的。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则是在西欧出现的?约翰逊的字典(1755)之后
6. 爱情、死亡是不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
对某一事物发表看法,不管是茶余饭后,或者是科学论证,既可智者见智版,也能仁者见权仁。反正可取所需吧。关键在于自圆其说。
文学上基本是脱离不了这两个主题的。
举例 :《俄狄浦斯王》出自古希腊神话故事。夫妻俩有3个子女。但因为毕竟是“杀父娶母”。最终王后羞愤自杀。俄狄浦斯自残放逐。所以不管基本动因是什么,还是应该列入爱情悲剧范畴。就像上世纪英国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小说家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虽然也描写了工业社会环境中的种种痛苦不幸,但着重点是母子间的畸形恋,那种悲剧情结,而不是前者。
在每一个经典爱情故事里面,如果没有死亡这一主题,其实都是很难见的,东西方的很多爱情作品里面都有关于死亡这么一个永恒的主题。大众文学是读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文学类别,读者通过这些死亡的主题,可以更深地了解到爱和生命的真正价值
7. 《文学死了吗》最新txt全集下载
文学死了吗来 txt全集小说附源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第一章 什么是文学
再见吧,文学?
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是时候了。不同媒体有各领风骚的时代。文学虽然末日将临,却是永恒的、普世的。它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文学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特征——如今,所有关于“文学”的严肃反思,都要以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为前提。
这种矛盾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文学是有历史的。我所说的“文学”,指的是我们在西方各种语言中用的这个词:literature(法语或英文),letteratura(意大利语),literatura(西班牙语),Literatur(德语)。雅克?德里达在《死亡:虚构与见证》(Demeure:Fiction and Testimony)中指出,“文学”一词源于拉丁词根,它不能脱离它的罗马-基督教-欧洲根源。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则是在西欧出现的,最早始于17世纪末。即便当时,这个词也没有其现代意义。按牛津英语词典,“文学”第一次用于其现代意义,是很晚近的事。甚至在撒缪尔?约翰逊的字典(1755)之后,仍认为“文学”除了包……
8. 国内外著名文学家非正常死亡的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文革时候的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北 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 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 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 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 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的殉道者。 田家英 1922年生于成都。1948年8月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 解放后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中共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9年庐山会议上受到冲击。1966年 5月22日下午,王力等到中南海住地,令他停职反省,交清全部 文件,搬出中南海。第二天他即自缢而死。 李平心 1907年生,江西南昌市人。历史学家。1946年与 马叙伦、许广平等筹组中国民主促进会;解放后任华东师大历 史学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除历史学外,对生产 力性质问题的研究也甚有影响,文革前夕即遭围攻和迫害,19 66年6月20日自杀。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 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 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现代 比较著名的么顾城(杀妻自缢),海子(卧轨),三毛(自缢)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68年8月3日,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死年五十五岁.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台北自己寓所的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自杀,年仅33岁 1990年,诗人方向服毒自杀,死后葬于千岛湖畔 1991年,北京大学诗人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 1996年12月12日,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因患抑郁症而在武汉一家医院内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自杀谢世,时年82岁
9. 请问有没有关于死亡的文学书。。书的内容例如:对死亡的正确理解啊,减轻对死亡的恐惧之类的 o(*
没有,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类书,相信永远也不会有,因为这是一个严肃的且无须作更多说明的一个问题。这里把唐伯虎《笑答人生》的一首诗送给你,希望能有点启发。
《笑答人生》
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飘流在异乡。
10. 朱丽叶奥菲利亚鲍西娅安娜卡列尼娜在作品中下面哪个文学形象没有死亡
朱丽叶,殉情而死。
奥菲利亚,失足落水身亡。
安娜卡列尼娜,卧轨自杀陈尸车站。
只剩下跟威尼斯商人斗法的鲍西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