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经济 » 文学正影响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文学正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3-16 07:29:11

文学对人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1、思想来:可以让人品味到自形形色色的人生:辛酸、幸福、贫贱、富贵,透过文学的窗口,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人生百态,让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惑的时候更加得当的取舍,以豁达 的心胸去面对。
2、提高个人修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格魅力:正如古语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㈡ 文学对玄学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建安文学对正始玄学的影响。大家都在谈玄学对文学的影响啊。有没有相关论著

您的想法很有意思,之前我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手边只有本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也只有正统的玄学对文学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文学对思想的作用似乎不是那么明显,而且有点讲不通,文学与思想在我看来,思想是先于文学出现的,文学作为思想的表达工具可以起到宣传作用,但说起文学到影响一种思想的改变或形成,必然也是由于指导文学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的缘故,归根到底是思想的影响和变化,文学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和表达载体。而建安文学与正始玄学的关系,我也似乎只能看出玄学思想是对汉魏风骨的一种反.动,难以推出两者的因果的关系。

㈢ 文学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文学艺术(包括诗)的发展,不外是两个必要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环境与作家本身。

客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经济环境三方面。

政治环境(主要指统治者的态度)之作用于文学的结果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是不争的事实。《诗经》凭什么编定?因为统治者专门派人去各诸侯国采风,并命卿士献诗。汉乐府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以下,政府设立的“乐府”衙门该记第一功。建安风骨源于曹操父子的提倡,格律骈赋之绮盛得力于南朝上层包括风流皇帝们的大力倡导,唐诗的繁荣更得益于统治者的政治扶持。两宋的皇帝大都是才子,所以宋朝文化辉耀古今。蒙古皇帝爱看戏,元曲因此得以辉煌。明朝朱元璋本人就是制联高手,对联之最终贴到家家户户的门上也就不足为奇。清朝大兴文字狱,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一帮文化人于是视文学为畏途,便掉头做起了学问,结果就是清代文学的鲜有可观。而在我们尾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那个文革时代,如果能蹦出首好诗,倒要比白天见到鬼更让人吃惊了。政治因素之作用于文学,在于他能够给文学发展提供多大的支持和什么样的空间,给文学家多少自由思想自由写作的权力。正面的政治激助是文学繁盛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文化环境指作家所身处的时代社会整体文化的丰厚程度,有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个优秀的作家(包括诗人),不是象蒸包子,一阵大火就可以成笼成笼地出锅。他需要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与润培过程。在文化极度落后的非洲土著部落,你根本就别指望会出来个歌德或者莫泊桑。唐朝建立于618年,可是直到701年才生出来个李白,杜甫更晚,生于712年。去建国已经差不多整一个世纪了。而且若没有当朝上下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对前代文化的完好传承,没有唐初四杰与陈子昂,沈宋辈的奠基铺路,他们两位会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伟大成就,还难说得很。纳兰性德的词都说好,可是满人入关了一二百年,才就培养出这么一位满人自己的才子。反观我们现在,白话文革命成功至今,连一百年都不到,49建政至今也才只有区区五十多年,中间还走了那么远一段弯路,遽然就强求他一定要出个盖世诗豪来,也未免过于苛急。而且现在文学样式繁多,诗只算其中之一,早失去了唐时一体独重的荣宠。那时文人,一提到文学就是诗,一天到晚写的是它,谈的是它,碰头碰脸的总是它,在那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里,它如果再不繁荣昌盛倒是没有天理了。现在则不然,它早没有了独霸文坛的优势,不再千万宠爱于一身,其他的文学体裁对文学爱好者的吸引,对它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人才分流。在这样的基础上,就更不能强求它一夜之间重振雄风光芒万丈。所以我并不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好日子”是诗歌真正的繁荣。八十年代以前,人们不能说话与写作,以后呢,人们又为了挣银子顾不上说话或者瞧不上写作,于是造成了那段时间的相对热闹。然而由于没有深刻文化积蕴,注定它只是一把虚火。一燃便熄,固其宜也。

㈣ 文学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文学经典本是内涵和外延相对稳定的一个指称,但在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意识及外来理论的冲击下,文学界对它的态度和理解已十分多样。我们应通过对以往被认可的文学经典的最高构成要素进行总结,找到文学经典最内在的一致性。历史性、审美性和超越性是文学经典的最高品格,缺乏历史深度、精神审美和超越情怀,正是文学经典所不屑和拒绝的低劣形态。这对于当下的文学状况具有丰富而深远的启示。

㈤ 网络文学正面影响的案例

悟空传,影响了一代人

㈥ 传统歌曲对中国文学的正面影响

让同学们不重视中国文学,反而听那些没有深意内涵的歌曲。

㈦ 文学对人的影响

文学对人的影响重要的是关于精神,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精神价值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

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价值。

(7)文学正影响扩展阅读:

1、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

2、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

3、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

㈧ 文学对人的影响

文学似天边的复飘云,让我们心境坦然制;如果我们对于文学淡然,我们很难真正的体味人生的安详平和,只有在文学的时间,我们的内心才得到宁静,才能静静品味身边的欢乐和沉闷,笑对人生,多看点有厚度的文章,逐渐积淀,变得坦然。

㈨ 文学革命论对后世影响

五四文学革命,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及其伟大的变革,其影响深远,具体如下:
1、主张:“五四”的“文学革命”运动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顺应了历史潮流。以胡适的“文学改良”为经典,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局限性的地方。比如同样出自胡适的“八不主义”还是侧重于文学形式的“改良”。
2、起源:五四文学革命真正的发起人应该是陈独秀先生。在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把文学的形式与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虽然仍然不够全面,但是也反映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民主启蒙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3、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国大地刮起风暴。李大钊在《什么是新文学》中提出应为“社会写实的文学”,“要具有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鲁迅先生指出,“所以我的意见,以为灌输正当的学术文艺,改良思想,是第一事。”
4、影响:具体的影响也需要分而谈之:
(1)理性精神的张扬: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意识,对社会人生的探索与思考。
(2)感伤的时代标志:所谓“彷徨”,所谓一觉醒来,无路可走。所以五四文学时期的作家们往往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苦闷、彷徨、感伤的情怀。
(3)突出的个性追求:这个时代可以算得上是“个人”表现得最突出的时期,以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

(4)多样的创作形式:现实主义、浪漫主、象征主义;戏剧,杂文、新月诗派等。
总之,五四运动对反对旧文学,确立新文学,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此后白话文学作品以各种形式,以其势不可挡的声势开拓了现代文学的新纪元。
5、意义:唤起人民的觉悟。从“五四”的文学革命到今天,尽管时代已经不同,文学的审美追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中国现代文学继承和发展确实从“五四”以来所提倡的优秀传统。鲁迅先生曾经预言:“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当代文学只有时刻不忘“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的使命,才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继承。

㈩ 文学对大学生人生的影响

文学在于个人对其欣赏的程度不同而不一样,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内雷特》。文学对大学生容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经常看武侠小说的,或许在生活中比较活跃。经常看言情的,或许在生活中更加多情善感。不同人看不同书,多多少少在生活中带有书中的感情色彩。
上述纯属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