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素材参考 » 淡泊名利素材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淡泊名利素材

发布时间: 2021-03-30 14:34:23

A. 需要一些淡泊名利的议论文素材,谁能提供

淡泊

(1)引言

淡泊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2)事实论据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

(3)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明.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汉书.扬雄传》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蔡锷集.序及按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明.薛宣《读书录》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明.薛宣《读书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古今楹联类篡》
欲寡则心自诚。
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蔡锷《南宁寓庐联》
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宋史.隐逸列传》
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
英国谚语如果你的欲求无究尽,那么你的心事和担忧也会无究尽。
[美] 富勒《至理名言》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非十二子》
贪欲之人,无有厌足。
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
[前苏联] 艾特到托夫《断头台》

B. 关于淡泊名利的事例,三个,每个一百字

淡泊名利的事例:

一、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二、莱特兄弟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三、钱钟书

有人用钱策动钱钟书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支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四、王扶

王扶年少时重视节操品行的培养,客居在琅琊郡不其县(今山东省青岛市),所到之处,百姓都为他的德行所感化。琅琊相张宗亲自登门拜见王扶,邀请他出来做官,王扶没有答应,张宗想强行征召他,于是王扶就归隐乡里。张宗接连邀请,王扶坚持说自己病了,卧床不起。

太傅邓禹听说王扶贤能,征召他做官,王扶也没有前往。明帝永平(57年—75年)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王扶,说:“王扶七十岁了,性情恬然淡泊,所住的地方,乡里的人被他所感化,他修身养性正义之事,应该在朝廷有位置。”

于是,明帝下诏征召王扶,特地赐给他置办行装的费用,到达朝廷后又授予王扶议郎的官职。上朝参见明帝时,王扶小心谨慎,好像不能说话,然而性情沉着正直,不可用不合道义的事情来冒犯他。永平中,临邑侯刘复写《汉德颂》盛赞王扶为“名臣”。

五、许由

相传在尧帝时期有一个贤者,名叫许由,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很受族人崇敬。尧帝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而他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严词拒绝了尧帝,并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

后来,他在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他把自己淡泊名利之志寄托于琴,作了琴曲《遁世操》。

C. 淡泊名利为素材的作文,800字以上

陶渊明

山脚下,斜倚着五柳先生残破的小屋,在世人皆沉湎于金钱权势时,陶渊明选择了恬淡处之,吟诵着“少无
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句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正是这种恬淡的生活使他成
为了田园派的创始人。如果陶渊明没有回归这种恬淡的生活,想必他也不会专注于感受美好的田园生活,更
不会从这平静的生活中感悟人生,他也就不会成为田园诗的创始人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正是这份恬淡实现
了陶渊明的理想。因此,恬淡处世帮助我们成就自身的价值。

秋阳杲杲。南山,小路,蜿蜒;东篱,阳光、洒满。一个身影,白须、白袍,白色的衣角随风轻轻地摆动,
折下一盏金菊,
抬头仰望远处的夕阳,
拭去额头的汗珠,
挥罢衣袖,
他轻声吟道: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他选择了掩埋记忆,忘掉所谓的功名利禄,忘掉所谓的封官拜爵,他醉心于田园之间,却得到了“悠然见南
山”的宁静和“复得返自然”的恬淡。掩埋了记忆,他得到了内心的宁静。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

哀帝兴宁三年(
365
——
427
)字元亮,一说名潜,号

五柳先生

,死谥

靖节

,浔阳柴桑
(

江西九江
西南
)

,
出身于破落
仕宦
家庭。曾祖父
陶侃
,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
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
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
陶渊明集
》。

陶渊明

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李白

青莲居士,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
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

他选择了掩埋记忆,忘掉官场的尔虞我诈,忘掉当朝的浮云蔽日,他纵情于山水之中,却得到了“李白斗酒
诗百篇”
“诗仙美名千古传”的美誉。掩埋了记忆,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

,中国
唐代
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被后人尊称为

诗仙

,其诗大多
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
杜甫
并称为


李杜

,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

小李




李白祖籍陇西
成纪
(现
甘肃
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公元
701

2

28
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
生于
四川
省江油市
青莲乡

另一种
说法
是其父从
中原
被贬中亚西域的
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
所生,
4
岁再迁回四川
绵州
昌隆县(今四川省
江油市
)。其父
李客
,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
盛唐
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
湘江
,东至吴、越,寓居在
安陆
(今湖北省安陆市)、
应山
(今湖北省
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

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
太原

长安
(今陕西省
西安
市),
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
山东
任城(今山东省
济宁
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
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
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
与韩荆州书
》,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
天宝
元年(
742
年),因道士
吴筠
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
翰林
,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
白初因才气为
玄宗
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
生活。

安史之乱
发生的第二年(
756
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
李璘

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
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
夜郎
(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

当涂
县令
李阳冰
,不久即病卒。

苏轼

赤壁下,飘荡着苏子的扁舟。被贬后的苏子并未借手中的笔无尽的诉说着不被认可的苦闷,恬淡的他只是借
了几分酒力信口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也由此得出“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的人生哲理。若是他没能恬淡处世,而是一味的排遣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词美也无法吟咏间成
为绝唱,更不会在叹息间得出人生真谛。正是恬淡面对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使苏子于骇浪波涛间得出人生
真谛。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去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
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
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
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的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
心,亦迷惘而空灵。

苏轼(
1037

1

8
日-
1101

8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

,世称

苏东坡

。汉族,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苏轼


苏洵
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
年(
嘉祐
二年),与弟
苏辙
同登进士。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




,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苏洵,苏辙,
曾巩
)。史书记载苏轼


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中
进士
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任职。
1080
年(元丰三年)因

乌台诗案

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
种田,故自号

东坡居士

,人称

苏东坡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
州、颍州、扬州、
定州
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
公。

D. 关于淡泊的名人事例

1、莱特兄弟

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2、关麟征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

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3、本生

本生是世界著名化学家,本生灯。本生光疲计和本生电池都是他发明的,他还在一种矿泉中发砚了锥和铀两种稀有元素,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受到科学界的嘉奖。

但有—次,当大会主席把光耀守目的奖章佩在他胸前时,本生却把它摘下采,并说:“过去老母亲在世时,每当我把奖草带回家。她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儿,孤独老人的快慰对儿子来说是多么幸福啊!可现在她离开人世,这些色彩绚丽的玩意儿对我还有什么用呢?”

这位誉满全球的科学家就是这样对待荣誉的。

4、钱钟书

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甘于寂寞”的人。他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上霞面。 他的围城了,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对这位作家比较陌生,想见—见他,都被谢绝了。

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打来电话,她很喜欢围想见见钱先生。钱先生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使有的幽默语言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有一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开价16 万美元,邀讲学半年,食宿全包,可攒夫人前往。而且,该大学只要求他授课一次,每次40分钟,半年只讲12次即可,如此优厚待遇,几乎令人咋舌。可钱钟书却不为所动。

5、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

E. 关于淡泊名利,拒绝浮躁的名人素材

诸葛亮、李白、陶渊明、刘禹锡等古代文人志士,他们都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F. 淡泊名利的名人事例30字左右

1、庄子

庄子是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 他生活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啊!”

惠子信以为,派人在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欲阻止庄子前来。有一天,庄子突然来到惠子的官邸拜见惠子。 惠子开门见山地询问庄子这次来访的目的。庄子知道惠子的疑虑,于是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

庄子说:“南方有只凤凰。这凤凰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竹子的果子不食,非甜美的泉水不饮。有一次,一只猫头鹰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巧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愤怒地大喝一声:‘吓!你也想来吃鼠肉吗?’凤凰鄙视着猫头鹰,哈哈大笑,扬长而去。老朋友,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的这个故事一讲完,惠子顿时羞愧无语。在庄子看来,无论权势有多大,对于他而言都只是“腐烂的老鼠“!

2、诸葛亮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做了一番大业,但他生活简朴。他倾全力去做事,未曾经营家业,更不图个人享受。死后他内无遗帛,外无赢财。他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表现出追求理想的君子之风。(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著《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3、陶渊明

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为了家中的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就在这年的冬天,陶渊明在彭泽县上任八十一天时,恰逢浔阳郡的督邮前来彭泽县巡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是个名叫刘云的人,他凶残狠厉的为人以及贪婪的个性在附近非常有名,每年两次都以巡视为借口向各县索要贿赂,如果不给贿赂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那个人,因此,他每次巡视完毕后都是满载而归的。

这次前来彭泽巡视的督邮是个非常傲慢又庸俗的人,他一到达彭泽的旅馆,就命县吏叫县令去见他。陶渊明虽然相当瞧不起那些贪图富贵、狐假虎威的人,但是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就立马动身去了。

没想到的是却被县吏阻拦,而且还被告知参见督邮需要身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是失礼的表现,会被督邮趁机大做文章的。这下子,陶渊明再也不能忍受了,长叹一声后说自己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小人献殷勤呢。说完之后,陶渊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彭泽,而彭泽县令这个官职陶渊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4、华盛顿

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打赢了南北战争,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1月2日,华盛顿向追随他征战多年的将士们发表了告别演说,他公开表达了自己即将退役、过平民生活的热切愿望,“分离的帘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

两天后,华盛顿乘船离开纽约港。12月23日,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一切公职,亲手交回了大陆军总司令的委任状,正式解甲归田,然后,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乡弗农山庄。华盛顿的这一决定令人大感意外,这也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令后人称颂敬仰。

5、弥尔顿

17世纪英国杰出诗人弥尔顿,晚年双目失明,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著名史诗《失乐园》,这部诗长达1万行,共计12卷,可是手稿给出版商后,只得了5磅钱。然而弥尔顿并不在意,他所表现出来的君子本色令人佩服。正如马克思所说,弥尔顿是“出于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并非为了金钱。

G. 关于淡泊名利的素材汇总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1、陶渊明
2、方志敏

H. 有关淡泊的议论文素材

淡泊(1)引言淡泊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2)事实论据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3)理论论据[理论论据]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明.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汉书.扬雄传》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蔡锷集.序及按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明.薛宣《读书录》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明.薛宣《读书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古今楹联类篡》
欲寡则心自诚。
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蔡锷《南宁寓庐联》
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宋史.隐逸列传》
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
英国谚语如果你的欲求无究尽,那么你的心事和担忧也会无究尽。
[美] 富勒《至理名言》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非十二子》
贪欲之人,无有厌足。
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
[前苏联] 艾特到托夫《断头台》

I. 急求淡泊名利的作文素材 议论点评,共两百字。五篇

诸葛亮曾经在给他后代的《戒子书》中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求他的后代这么作,想必这也是他毕生的愿望和追求把!

陶渊明 不为七斗米而折腰

周恩来

J.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事例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10)淡泊名利素材扩展阅读:

陶渊明生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叫做陶潜,他的字是元亮,他为自己取的号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早年生活比较贫苦,虽然父亲还算有钱,但是在父亲死后便家道中落。

之后一直在为了生计奔波。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但是在他的官宦生涯中,陶渊明一直走走停停,经常辞职回家一段时间,再复出。

这可能和他性格中的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陶渊明自幼喜爱读书,儒学经典与道家珍藏他都喜欢看,因此他的思想中也有着挥之不去的儒道两家的痕迹。

既想为官一方,又想回家隐居,因此他的仕途也一直是走走停停的。直到在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了彭泽令的官职之后,终于将对官场的失望转换到实际行动之中。

仅仅接过官职八十多天,陶渊明便辞职不干了,之后也再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所有末代的朝廷都是十分黑暗的,陶渊明便是看穿了这种黑暗,明白体制内的人们早已腐朽得不可救药。

他不愿也像这些人一样随波逐流,他不愿为了五斗米而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在陶渊明的隐居期间,有许多人劝他出世做官,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于是做下的决定便再也不随意更改。后人谈起陶渊明,多是以高洁、隐逸之词形容,这也是他自身所追求的境界。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

《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