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典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上知网搜索《艺术评鉴》,打开文章,里面有很多古典音乐方面的参考文献可以借鉴。
Ⅱ 急求《天鹅湖》赏析有关参考文献
你好,给你两段赏析的文章:
1
对《天鹅湖》音乐的介绍天鹅湖,柴可无斯基的三大芭蕾舞音乐在音乐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天鹅湖》更被人们称做“永远的天鹅湖”,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柴可无斯基无疑是古典舞剧最为杰出的大师,一部《天鹅湖》就已经是“旋律之王”最好的注解了。该曲音乐性格鲜明,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即丰富的交响性,把古典舞、代表性舞甚至哑剧连接发展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富有情节性,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振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将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舞剧中的音乐诸多如“第一幕终曲”、《西班牙舞曲》、《那波里舞曲》、《小天鹅之舞》……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所有曲目:
CD1: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芭薯音乐全曲
欧德赫・里纳德指挥捷克电台交响乐团
01 序曲
第一幕 席格富力王子的宫殿大厅前
02 情景
03 圆舞曲 贵宾大臣陆续进场
04 情景 王后驾临宴会会场
05 三人舞 王子好友班诺与两位少女合舞
06 双人舞
07 剧情舞 沃夫冈老臣洒醉起舞
08 干杯之舞 年轻男女举杯起舞
09 村夫村姑之舞
10 终曲 天鹅成群由天空飞去
第二幕 湖边
11 情景 天鹅们在湖边游水栖息
12 情景 王子席格富利来到湖边邂逅公主奥德泰
13 情景 天鹅群游近-王子席格富利邀请奥德泰到王宫
14 天鹅之舞
CD2:
01 情景 奥德泰与天鹅们回到湖边
第三幕 王子席格富利之城堡内正举办一场舞会
02 正确的快板
03 群舞与侏儒之舞
04 情景 贵宾之入场
05 情景 选妃舞会,魔法师罗伯特与欧蒂尔出现
06 六人舞 六位高贵少女分别与王子共舞
07 匈牙利舞曲
08 西班牙舞曲
09 拿坡里舞曲
10 马祖卡舞曲
11 情景 王后对王子挑选蒂尔为妃甚感欢欣
第四幕 湖边
12 间奏曲 席格富利王追问湖边
13 情景 天鹅姑娘们等待奥德泰之归来
14 小天鹅之舞
15 情景 奥德泰对王子的背叛感到忧伤与失望
16 终曲 王子请求公主的原谅,打破了恶魔的毒咒,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2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4幕,op.20,作于1876年。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齐格费里德游天鹅湖,深深爱恋奥杰塔。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他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王子差一点受骗,最终及时发现,奋击恶魔,扑杀之。白天鹅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结合,以美满结局。
后人根据这部舞曲的音乐,后来选编出一套舞曲,共6曲:
1.场景,选自第1幕终场音乐。为庆祝王子成年,为他举行欢乐的酒宴,天空中突然飞过一群天鹅,引起王子打猎的念头。
2.圆舞曲。第1幕第2段的音乐,村民们为取悦王子而跳的舞曲。
3.天鹅舞曲,选自第2幕一组总称为“天鹅舞曲”的第4首——4只小天鹅。
4.场景,第2幕紧接在“小天鹅舞”后的音乐,齐格费里德对奥杰塔一见钟情,两人充满抒情气氛的双人舞音乐。
5.匈牙利的查尔达什舞曲。第3幕中一组总称为“特性舞曲”的第1首,在王子挑选新娘的晚会上,各国客人表现的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
6.场景,选自第4幕第2个场景和终场的颂歌。奥杰塔得知王子已爱上了黑天鹅,满脸泪痕,跑回来告诉女伴,并跟她们告别。她觉得与其永远做恶魔的奴隶,不如死在湖里,恶魔回来,暴风雨来临。最后转入颂歌主题,王子出现,以歌颂爱情最后战胜死亡,战胜恶魔的凯歌而告终。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这里只能选择其中著名的几首加以介绍。
舞剧的序曲一开始,双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划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 (片段1)。 全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结束时的音乐。这一幕是庆祝王子成年礼的盛大舞会,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片段2)。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音乐的前半段舒缓而伤感,如舞蹈前的准备(片段 3),音乐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是一首狂热的舞曲(片段4)。 《西班牙舞》,音乐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味,西班牙响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片段5),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片段6)。《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 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 是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片段7)。《四小天鹅舞》也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片段 8)。
Ⅲ 莫扎特音乐的文献综述
沃尔夫冈•阿•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是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产作曲家。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700多部作品,他的著名歌剧作品有《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等。
《魔笛》是集歌唱剧之大成的作品,在安绍石编译的《西洋歌剧名作解识》中,其研究的动态是从体载上和各个唱段的一些风格,比如,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的维也纳风格民谣调和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还有塔米诺和帕米娜的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意志风格等等。
《魔笛》是以德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的歌唱剧,同时也保留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其中,夜后的花腔、萨拉斯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等等,这些的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技巧等,成为国内音乐专业人士的研究方向。
作为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个题目有利于自己对歌剧的了解,对某个时期,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处理的一些了解。
选择这个题目也是为了使大家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剧作品,和怎样去欣赏业部歌剧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艺术特点、演唱技巧、风格。
2.对夜后的花腔、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的演唱技巧、风格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 骤:1.参考相关资料
2.对谱子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
3.总结提出个人看法的思考
进度安排:1)11月查询要关资料
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查询相关资料
3)12月写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
4)2006年1月开始正文写作
5)2006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
6)2006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2006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音乐笔记》
[2]《青年必知艺术知识》
[3]《西洋歌剧名作解说》
[4]《西方音乐通史》
Ⅳ 写西方古典音乐论文,写了巴赫的,希望给点西方古典音乐参考文献,最好加上作者名字(至少五本)
巴赫在音乐律制方面的巨大贡献——《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的划时代作品,常被称为“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在此以前,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有降B,F,C,G,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所以说,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要延迟很长一个时期。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并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调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晚年在莱比锡又写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44年)。巴赫写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约1665—1746)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钉死了这个怪物,然后顺上路的线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通过五花八门的大小调迷宫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语“阿莉阿德尼的线”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调中的十九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巴赫吸收前人经验谱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运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调,写成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是音乐史上的第一例。很多人谈论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人们爱把巴赫的精神象徵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巴赫的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与痛苦升华。苦中有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乐句与乐句之间并发出的「力」,气魄磅薄,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极苦以及看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BWV1041写于1720年,据说是巴赫写给他自己的,三十五岁的他,意气丰盛,却遭受生活之苦与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共生有十二个儿女,排在前面八个,其中有六个死于孩提时候。第一任妻子死于一七二○年夏天。乐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个作品很富乐思乐味,是对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个乐章。
Ⅳ 谁帮我写一篇《浅析钢琴音乐与文学艺术的联系》的论文,我把分全给他
浅析钢琴音乐与文学艺术的联系摘要钢琴是一种通过旋律、音色和节奏等多方面进行演绎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其丰富多采、变化多端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被世人称为“乐器之父”。而文学则是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文着重从钢琴与文学两方面来论述钢琴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 文学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钢琴艺术
自18世纪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夫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以来,钢琴这门艺术在这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逐渐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种象征。最初的钢琴被取名为“Piano e forte”,意为“弱和强”,即演奏者能用它随心所欲地弹奏出弱、强、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力度变化以及丰富多变的旋律,这也是有史以来除钢琴之外的所有乐器都无法企及的,而仅从这一点上,已足以证明钢琴在音乐乃至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地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艺术装点了生活、美化了生活,给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对此,音乐的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音乐不像语言文学那样能够直接表述对世界、社会以及生活的感受,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表达形式,音乐旨在表现一种意境,通过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强弱快慢等等各种复杂的变化,来表达人们对一定生活情境的联想。艺术发生的基础来自人类的语言,同时,在人们对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总要借助自身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只是这种所谓的语言,有着狭义上的语言所不同的高度、角度和意境而已。虽然不能呈现给人们以直观的视觉形象,但是音乐通过对声音的演绎,却能在人们的联想中达到描绘的效果。而作为音乐的载体,钢琴以其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广度,将这种声音的艺术演绎到了极致。
二 文学艺术
文学实质上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基础,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作者通过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认识,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俗的语言文字,让作者的内心世界被直观而形象地传达出来。文学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密地联系着人心目当中的价值世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人类寻找和构建精神家园并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现今已知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描述了英雄主义、朋友友谊、利害得失和追逐永生等内容。而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特色和观点的文学,它直接反映着一个时期的人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感受和想法。早期由于当权者需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因此该时期作品通常具有宗教或教诲的目的;随着中世纪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浪漫主义文学也随之诞生。而在我国,不同流派、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也随着时代更替而不断涌现。可以说,文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时代的背景,同时,文学创作也影响着时代的发展。
三 钢琴的深远影响
泛泛地看,钢琴与文学好像并不怎么搭界,然而就艺术的本质而言,不论任何类别的创作形式,其实最终都是殊途同归,好像貌似不相干的两条平行线,实则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着,就如同钢琴对于文学艺术创作一样,同样也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首先,音乐是直接与人类心灵沟通的语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享受,赋予了人类珍贵的尊严。在情感文明的社会里,音乐是高度文明的符号,尤其是钢琴,当演奏家气定神闲地坐在钢琴前,双手间演绎出优雅抑或澎湃激情的时候,从东方的道法自然,到西方的天赋人权,人性的终极关怀,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赋予了文学创作以灵魂,这种灵魂是人类自有的人文精神。诸如《战地钢琴家》、《钢琴课》、《海上钢琴师》,和每一次全球音乐圣殿里的钢琴演奏,还有每一个在家里弹奏钢琴的孩子,每一个琴键的敲击,都是在触碰人类最纯真的灵魂。可以说,钢琴所演奏出的每个音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或刚劲有力,或婉转缠绵,有些甚至是文学的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出的意境。
提到钢琴,自然也不得不谈到古今史上一些著名的钢琴家,诸如巴洛克古典时期的巴赫、亨德尔;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的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浪漫主义风格时期的肖邦、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印象主义风格时期的德彪西、拉威尔等。这些音乐巨匠的钢琴乐曲作品,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无不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大都在人们对于世界、人生等方面的文学创作上,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于文字表达的局限性,有时候无法充分表达出作者理想的感觉和意境,钢琴却不同,其与生俱来的广阔表现空间,赋予了它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尽管不如文字来得直观,但却能将作者或演奏者所感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这也促进了文学创作上的进步和创新,以求达到更高、更理想的表现效果。
这点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沈阳军区歌词作家、军旅诗人刘志毅的身上可见一斑。众所周知,歌词是为了让音乐更加直白而在音乐形成之后填就的,这一点又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音乐对文学的影响。让歌词作品以宏大的规模跻身中国文坛,就一度是刘志毅的一个愿望,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刘志毅第五本个人作品集《爱你到永恒》,便是他音乐文学创作生涯的又一座小小的纪念碑。由音乐和文学相结合而衍生出的音乐文学,如《诗经》、《楚辞》、《乐府》以及后来的宋词、元曲等,大都是由配曲演唱的诗词因曲谱遗失,而逐渐成为案头文学流传至今。我们不难发现,少了音乐所赋予的独特表现力,再直白再具有美感的文字,都显得苍白。
另外,更多的时候音乐往往能够赋予人们文学创作以灵感,作为音乐的载体,钢琴通常能将这种灵感激发得更加彻底。每当才思枯竭的时候,一曲肖邦或者贝多芬,常常能让人产生更多对人生的感悟,这也是很多作家平时爱听音乐,尤其是钢琴曲,甚至边听音乐边写作的原因。美国著名杂志《Carbon》的主编Peter A. Thrower的写作习惯也正是如此。他曾经饶有趣味地说,在写作时,如果能够佐以钢琴曲所营造的灵感空间,他的文思往往能够像涌动的流水,源源不断地从脑海深处迸发而出,而音乐的美感也往往能够影响到笔下的文字,让字句段落间弥漫着音乐的旋律,让作品充满活力。
以上所述,基本上属于钢琴对于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层面,而更深层次的可以深入到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中,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那么说到钢琴艺术,我们也可以说“琴如其人”。这是因为钢琴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弹奏钢琴是演奏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钢琴赋予人们厚重而深沉的内涵,正如李斯特大师说的:“钢琴就是我的自我”。钢琴艺术同样对人性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们在文学创作上,融入对人性的思考。
Ⅵ 古典音乐有关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太泛了吧,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呢
Ⅶ 中国古代乐论所涉及的论乐文献有哪几类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Ⅷ 巴赫与莫扎特音乐创作风格的参考文献
巴赫(1685~1750),德国抄著袭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一生谱写出800多首乐曲。其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最具影响力。对后世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及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创作了歌剧、 交响乐、协奏曲等多种作品,创作主流为歌剧,被誉为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全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