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晚的焦点访谈是什么内容
焦点访谈2020年1月30日内容如下:
疫情蔓延,前线告急!特别是武汉和湖北其他疫情严重的地方,医护人员紧张,医院床位紧张,医护物资紧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1月24日军队、上海、广东派出第一批医疗队赶赴武汉以来,截至1月29日晚17时,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9个省市自治区、3家部队医院共派出53支医疗队、6129名医疗队员增援湖北。
这些来自军队和地方的专业医护人员当中,有呼吸、感染、重症等领域的骨干力量,有西医、中医,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驰援湖北。同时,面对防护用品的紧缺状况,各地也是加班加点,主动作为。大家凝心聚力,共同投入到了这场战役中。
(1)焦点访谈节目选题扩展阅读
焦点访谈节目评价
正面评价
《焦点访谈》为新闻舆论监督树立了一面旗帜,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标杆性节目。《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挖掘独家题材深度报道解读,出色发挥自身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创造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艺术化样板,创下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个“奇迹”。
反面评价
《焦点访谈》的批评力度严重不足,应景选题逐年增加,选题缺乏针对性,与很多节目雷同,内容空泛。
⑵ 焦点访谈的栏目评价
第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
从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至今,创造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方面的一个“奇迹”。
之所以说它是个“奇迹”,是因为这个“奇迹”真的不容易创造,它难就难在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社会失范行为进行监督。
毫无疑问,《焦点访谈》要监察人的言行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符合做人的原则和社会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揭短”,要“亮丑”,而且这“短”,这“丑”,绝不是一般的“短”和“丑”,而是事关大局、事关大理、事关大德的“短”和“丑”。最为严重的是《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要通过可靠的事实,不仅使受监督的人的不良言行公诸于众,而且把负责管理这些人、这些事的人和机关,或点名或不点名地公诸于众。
第一个敏感话题的介入
在《焦点访谈》准备播出前夕,没有任何现成的节目和样式可以借鉴,许多的记者就是凭着一颗对电视新闻事业的热爱,用扎实的业务本领进行着大胆的探索,他们在选题上精益求精,反复取舍,而在节目的格调上则追求高品位,精良制作。
这个选题获得大家一致认可,栏目组为了慎重起见还专门给台里打了一份极其正规的书面选题报告,报告中建议分上下两集制作,上集重点报道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流浪儿童问题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下集重点报道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各级政府采取的具体做法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⑶ <<焦点访谈>>节目特点与存在的不足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镜头投向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他的开播是电视新闻向品论拓展和是深化的起点,也是我国电视新闻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常识性标志.
但因为存在在中央电视台,央视本来就有着双重性格,””教师”+”商人”那么也就决定了焦点访谈的双重性.
本身做为深度报道节目,太也是政府的政治宣传员,说话具有局限性
⑷ 《今日说法》或《焦点访谈》节目的案例讲述及评论 急~~~~~
我的三轮车 吕福山,西安是人力三轮车夫,无证经营。被西安市交警一支队根据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没收了三轮车。吕通过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上面说对非机动车违规应处5元以下罚款,认为西安交警支队应该归还他的三轮车,并为此进行了5年的努力。 专家认为,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只是一个地方性行政法规,他不能违反国家性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因此是不合法的,也是无效的。 终审判决吕胜诉,交警归还他的三轮车。针对处罚过轻的情况,人大正在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修订。 非常关系 福州市一个雇主经常虐待家里的小保姆,终于有一天将小保姆殴打致死。为了毁尸灭迹,雇主的妻子假冒小保姆的姐姐将尸体火化。法院判决,雇主故意伤害死缓,妻子包庇有期徒刑3年。 专家分析,雇主和保姆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国家应该对劳动法进行修改以保障象保姆这种存在个人雇佣关系的人的合法利益,现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任何保证。另外,为了约束保姆的行为,雇主应该与保姆签定好合同,或者借助司法机关的力量。 后果真的很严重 陈兵在火车站发现一个小偷偷自己的包,便去追赶。追了大概有200米路程。结果猝死。小偷与他并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运动医学专家分析说他可能是因为心脏问题而突然死亡的。 专家分析说小偷的盗窃行为与陈兵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但是只构成盗窃罪。量刑时可以酌情作为一个加重情节。小偷对陈兵的死有过错,但是陈兵的家人并没有向小偷提起民事赔偿要求。最后,小偷由于盗窃未遂被判4年,罚金3000。 你在哪里 一个18岁的男孩跟在打工的父母来到沈阳。一天,和小伙伴们去丁香湖边玩。却被淹死在湖中。据和他一起出去的小伙伴说,他是为了救一个人才跳进湖里的。他们说,那个人被救上来以后就跑了,他们只顾的去救小伙伴也没看清那个人什么样子。在把被救人推上岸后,那个孩子被一个大浪打进湖中,再也没有上来。他家里条件不好,他是父母以后的唯一依靠。他父亲咨询了民政机构,说可以申请烈士,但是需要被救的人出来做证。他们一家人寻找被救人找了好多天了,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有几个湖边的工人愿意为孩子作证。 专家分析说,对于见义勇为者,首先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补偿,被救者承担的义务比较小。国家设立见义勇为基金,纳税人的一部分税就被用来做这个。 今天的案例,很让人气愤。 一个3岁的小孩子跟爸爸妈妈去酒店吃饭。席间,孩子想喝饮料,妈妈出去买,想让孩子跟着爸爸,但是孩子不愿意,妈妈就把他领了下去。后来,孩子跑到了马路上,酒店的一个服务员将孩子救了下来,但是自己却出车祸死亡。 孩子的父母一开始说把孩子托给了吧台,后来又说托付给了这个服务员,但是都没有证据证明。他们认为服务员应该对孩子的被伤害负责。 双方对簿公堂,法院判决,交通肇事司机承担80%的民事赔偿责任,小孩父母承担20%,共计死亡赔偿15万元,但赔偿者提出异议认为服务员是农村户口,即使在城市打工2年也应按照农村的规格赔偿5万元。 老人去世之迷 一个79岁的老人,在与一个30岁的年轻人发生了争执。仅10个小时后,老人去世。老人的家人说老人是被那个人打死了,而那个年轻人说是老人心脏病突发自己死的。由于发生在院内屋后,双方都没有目击证人。老人死亡后公安局来了人,但是坚持不做尸检,直接说老人是心脏病死的,让双方民事调解,赔了8000块钱了事。记者问到有关如何认定是心脏病的证据,公安局一直没有,可能根本就是没法提供。 后来老人的家人向公安局提起抗诉,县市两级公安局对老人开棺验尸,鉴定结论是老人服用毒鼠强自杀。老人的家人对此很怀疑,并且自己偷弄了几份样本送到附近大学检验,结果是不含毒鼠强成分。 经过家人的不断努力,几年后,老人第二次被开棺,省厅的鉴定结论是没有毒鼠强。 记者想找到当初鉴定的两位法医,但是被拒绝了。后来,公安局道歉,并赔了5万多块钱。此事了结,老人怎么去世的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
⑸ 央视焦点访谈是什么节目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1994年4月1日推出的晚间新闻评论类节目。[1][2]
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3]
节目于1994年4月1日起每日19:4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4]2003年5月1日,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试播,该节目
⑹ 焦点访谈是什么样式的节目
新闻
⑺ 焦点访谈的节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国家对资源控制的弱化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城市企业的纯经济性加强,使中国行政性整合能力下降;
国家与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组织已不是国家的“部件”而是具有独立性的“整体”;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型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差异性增强……
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新闻传媒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脚步,新的新闻传播样式也就应运而生。《焦点访谈》节目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产生并脱颖而出的。
在中央对地方刚性指挥减弱的情况下,中央需要大众传媒作为监督渠道,及时完善不同侧面的反馈,及时弥补工作中的漏洞。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主要依据两个刚性任务的达标来实现。一是在经济建设上,中央向地方要硬的指标和速度,二是在政治上中央要求各地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样的要求结果,往往使各地在上报中央政府的材料中报喜不报忧,随意夸大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
朱镕基曾坦言:“中国这么大,各地干部都在干什么,想什么,怎么干,我们在上边的眼力不够,无法有力监督。”《焦点访谈》的出现正好成为担当此任的最佳选择,成为中央政府惩办部分中间层行政故意偏离行为的理性选择。
⑻ 举例阐述《焦点访谈》的节目价值
1、主流媒体的焦点话题讨论平台。
2、拥有黄金时间的高收视率。
3、已经形成了家喻户晓的节目品牌。
4、全面反映主流媒体视野下的焦点关注。
5、代表了CCTV的核心视角,虽然没有明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