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2]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 193~206.
[3]刘卫东,金凤君,刘彦随,等.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07.
[4]孙晓宇,苏奋振,吕婷婷,等.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时空变化分析.资源科学.2011,33(12): 2277~2284.
[5]路晓,吴莉,应兰兰,等.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23~26.
[6]刘巧玲,王奇,李鹏.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生态经济.2012,(1): 107~112.
[7]何龙斌.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经济学家.2013,(6): 78~86.
[8]陈梦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1~655.
[9]李绍武,周国云.中国城市地面沉降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中国地质.1988,(10): 27~29.
[10]陈梦熊,曾祥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6): 1~5.
[11]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回顾和发展前景.中国地质.1989,(10):1~5.
[12]朱耀琪.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见:陈元普主编,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6),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5~19.
[13]孙培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的成就与发展.中国地质.1992,(8): 9~12.
[14]段永侯.我国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2): 1~5.
[15]程光华,翟刚毅,庄育勋,等.城市地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56.
[16]哈承佑.环境地质学进展与展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5): 24~29.
[17]寿嘉华.调整思路,明确目标,认真做好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与实施.国土资源通讯.2002,(10): 31~39.
[18]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报告(1999—2010年).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1~220.
⑵ 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参考文献
[1] 舒沁沁.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 [2] 杨金凤. 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05) . [3] 周园. 以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11) . [4]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J]. 现代焊接, 2009,(09) . [5] 刘运动,宋守君. 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谈城市竞争力[J]. 中国建设教育, 2007,(03) . [6] 肖光荣. 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05) . [7] 王翔.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 [8] 朱允卫,阮建青. 非农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 2006,(01) . [9] 沈锋. 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11) . [10] 汪剑平,程启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趋同和趋异及其制约因素[J]. 求索, 2009,(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严汉平. 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西北大学, 2004 . [2] 李文星.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四川大学, 2004 . [3] 马克继. 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 [4] 沈月琴.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5] 梁志杰. 联合补充库存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6] 黄文芳. 大城市郊区农村的价值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 . [7] 杨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8] 吕勇斌.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9] 刘拓.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10] 陈文福. 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4 条 [1] 仲雷.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区域发展均衡性分析[D].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 [2] 赵全超. 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D]. 天津大学, 2004 . [3] 介小兵. 陇南山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4] 李燕.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5] 林琳. 区域人口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6] 李玮娜. 山东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开发研究[D]. 青岛大学, 2004 . [7] 李晓萍. 基于区间判断的AHP理论与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 [8] 闫卫阳. 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 . [9] 杨忠臣. 区域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以江苏省高淳县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 [10] 胡丽. 三峡库区小城镇资源集聚与配置途径研究[D]. 重庆大学, 2004 .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林奇胜. 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7 . [2] 马丽卿. 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 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7 . [3] 陈德广,乔卫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分异研究[A].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 2008 . [4] 薛领. 海淀区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肖春梅. 论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6] 刘镇. 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阚兴龙. 基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A].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 2007 . [8] 闫卫阳. 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 2008 . [9] 侯希望,舒华英,方旭. 遗传算法在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 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10] 黄家骅. 论非均质空间的经济分析[A].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 2009 .
麻烦采纳,谢谢!
⑶ 英国经济学参考文献去哪里找 参考文献怎么写
2008年的春天,世界经济形势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呈现融融暖意,相反,次贷危机愁云仍未消散,美国经济仍在低谷徘徊,并将拖累欧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基础原材料,尤其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飙升不止,全球范围通胀压力显著上升。粮食问题和通货膨胀已对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从目前形势看,世界经济还需走过相当一段崎岖不平的道路。次贷危机:已接近尾声?次贷危机自从去年夏天大规模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危机一直在扩散之中,其负面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由于美联储大手笔提供流动性,不断为金融机构慷慨输血,美国的一些大金融机构的危急形势已有所缓解。近期的美国股市开始走稳向上,金融市场开始显现些许活力。美国金融界的一些重量级人物表示,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就要过去。甚至有市场分析人士乐观地预计,次贷危机很快就要结束,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将重拾升势,美元也将重新走强。不过,不容乐观的是,目前信贷市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明显缓解,美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在未来几个季度将要集中暴露。尤其是住房市场作为麻烦的源头,还远没有见底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下降8.5%,创199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边缘,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6%(按年率),房价仍持续下跌,这些都可能使其他信用产品出现问题,甚至使大量优质按揭进入负资产状态,从而对金融市场形成更猛烈的冲击。此外,在欧洲,由于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可能才刚刚展现。有专家预计,在可预见的几个月里,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冲击可能比美国还要严重。美国房地产的寒流已明显波及欧洲市场,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多年飙涨之后正开始下挫。欧洲经济已显现疲态,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月度调查显示,欧元区4月份经济景气指数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挫,创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德国、法国的商业景气指数4月份也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欧国家消费需求的下降,将影响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尤其是美国超量提供流动性,美元不断贬值,推动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新兴国家通胀压力陡然上升,经济稳定增长明显受到威胁。因此,可以说,在作为次贷危机风暴中心的美国金融市场,一些大金融机构或许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发展之中,而且肯定要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只是影响有多严重还有待观察。油价和粮价:还要狂飙多久?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一再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已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动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油价和粮价持续上升的原因,解释各种各样,且争议一直不断。关于油价上升的原因,西方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对原油的需求增加;由于地缘政治、气候异常、采油成本上升以及产油国增产不积极等因素,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增加;此外,美元贬值、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也对油价上升有推动作用。而事实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的比例仅在1/5左右,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倒是各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进军商品交易业务使得石油市场变得更加深不可测。有分析人士指出,油价上涨,的确有供需面的因素,但其他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投石油等大宗商品,推动价格上升,进而又进一步鼓励了投机行为。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如气候变化引起某些地区出现减产,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使粮价波动加大。甚至有人说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食品需求增加,需要消耗的粮食生产饲料。但原油价格上涨其实是更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提高了产粮成本;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刺激了生物燃料的需求,要消耗玉米。有资料显示,本世纪以来,美国玉米工业消费逐年猛增,截至2007-2008年度,玉米工业消费的增量已达2469万吨水平,相当于整个东南亚玉米饲料消费总量(1540万吨)的1.60倍、欧盟27国整个饲料消费量(4819万吨)的51.33%。可以说,饲料消费的增减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各类投机行为无疑也是推动粮价上涨的生力军。必须看到的是,最近数十年来,美国和欧洲政府对农产品实行的大额补贴,已让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无利可图,世界粮仓已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粮价的上升,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尤其是国际油价和粮价定价权主要在美国,而高油价和高粮价对美国的冲击相对要小得多,只要美国的通胀压力还可以忍受,资金链不出问题,就不能指望美国会积极采取行动遏制油价和粮价的上涨,投机资金制造价格泡沫的黑手就不会停歇。中国经济:逆风起飞才有新辉煌美国为拯救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泛滥和美元贬值,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经济结构下,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能把外界压力转化为动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就能逆风起飞,迎来更为持久的新辉煌。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可能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扩大消费。在对外贸易方面,更加注重质量,不以牺牲劳动力福利、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协调合理。在目前情况下,要有效增加就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可能比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再者,切实加强对热钱的监管,结合我国国情稳妥有序地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根据有关数据,去年年底和今年以来,流入我国境内用于短期套利的热钱数量惊人,热钱一旦回流,必然会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科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弹性。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资金流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缓解结构性流动性过剩。此外,要把发展农业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目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尽管如此,当今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业产出占国家GDP的比例并不高,对解决就业问题作用似乎也不大,但其经济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要树立粮食安全国家大战略观,摒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政治幼稚观念;摒弃所谓“土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短视观念。用新的思路、以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城乡发展,在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耕地,有序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⑷ 有哪些参考文献是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非常丰富的劳动力。然而,因受80年代后为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现在劳动人口正逐渐向负增长转变,而且工业化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放宽促进了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中国已经迎来了充分就业的发展阶段(即“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而且波及到工资、物价、收入分配、经济结构、政府经济政策、贸易和直接投资。
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
中国迎来了劳动年龄人口从增加向递减的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从不充分就业向充分就业转变的两个转折点,劳动力已经从过剩转变为短缺
首先,1980年代初期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在2010年触顶后下降,预计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也将于2015年前后开始减少,同时,老龄化将会日益严重
其次,由于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迅速转移,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消失殆尽。2011年离开户籍所在地外出打工的农民已经多达1.59亿人(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已经到达了意味着实现充分就业发展阶段的“刘易斯转折点”。尽管现在经济增长减速,但与2008年雷曼危机后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失业、不得不返回家乡的上次经济衰退期截然不同,此次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此外,截至1997年实际工资上涨一直大幅度低于实际GDP增长率,而在1997年以后的大部分年份,两者出现逆转
一般来说,劳动年龄人口从增长转变为减少的时期与从不充分就业转变为充分就业的时期各不相同。例如日本,1960年代初期实现了充分就业(南亮进《日本经济的转折点: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创文社,1970年),1995年前后才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0 Revision)。中国与此不同,两个转折点几乎同时到来,因此劳动力短缺的程度及其带来的经济冲击力均大于其他国家。
工资上涨及其影响
劳动力从过剩转变为短缺将通过工资上涨给中国经济带来以下影响。
首先,劳动分配率上升,促进改善收入差距。劳动市场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不仅会带来工资上涨,而且可以带来劳动时间缩短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劳动者权利的改善。这些将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其次,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在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为显著,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加速。这种可称为国内版雁行模式的动向,自2007年以来已经带来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高于沿海地区的“西高东低型”增长。因此,至今一直持续扩大的地区差距也逐渐开始缩小。
再次,通货膨胀压力增高。实际上,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景气的滞后指标,如果以1998年以后的数据为对象,把本期通货膨胀率作为因变量,把三个季度前的经济增长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到两者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但受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影响,2010年以后的数据基本处于回归线的上方(参见图4)。迄今中国政府担心出口减速会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但如果实现了充分就业,就没有必要再为此担心,为了抑制伴随工资上涨而来的通货膨胀,政府对人民币升值将会变得较为积极。
⑸ 求城市经济学正式论文一篇,最后需要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其研究重点为探讨城市重要经济活动的状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等。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城市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住宅、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不足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于是产生了城市经济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有:①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衰退、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城市更新、新城建设等;②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③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④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⑤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⑥城市发展政策。 [编辑本段]城市经济学分类城市经济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编辑本段]城市经济学主要内容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
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
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编辑本段]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揭开城市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
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
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尚未涉及属于公共经济范畴的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只对具体的生产单位进行研究,与公共经济领域几乎没有交叉;西方宏观经济学虽然涉及了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而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五、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较之乡村具有更多的优势,使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的经济问题不能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解决。因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并透过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找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它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经济学。城市则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比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变量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学以劳动、资金、技术为因子,研究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规模和比例关系,而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却要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城市规范是通过法规和主动的引导对城市个体进行的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城市治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治、矫正、调理”;城市服务是“通过制度、政策的调整和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和改善,进行供给和帮扶的公益性管理”;城市经营是“通过城市资产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保证城市整体和部门公共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城市管理职能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七、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城市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活的文化载体。从风格鲜明的建筑物、五光十色的街景、东西南北的饮食到流行的服饰、奔驰的汽车,无不流动着城市文化的语言。城市更是文化的高地,科学技术的摇篮,人才的培育地和聚集地,城市负载着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从其层次上说,有器物层面的文化;有制度层面的文化;还有观念层面的文化。文化从其形态上来说,有艺术形态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汇聚在城市范围内的文化则构成一个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不论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城市文化这片土壤。从总体上说,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修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八、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城市经济整体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来探索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域,是通过对城市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剖析,寻求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方法、途径,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的梳理,实施有效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是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参考文献
经济是对围绕产品价值转化的一切活动。经济的核心活动是价值的流动。具体来说便是价值在产品中内在的转化。其外在的便有货币等形式.生产力是人类对自我及物质世界的改造及认识能力。生产力内在化产品为价值。劳动是生产力内在化产品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从根本上说是价值的最基本存在,基本外在形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在我们的视野中一般有物质的商品及技术等其他文化的产品.生产力内在于一切产品中,一切产品的价值在此.
产品是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人类劳动产品.其针对人类基本的自由需要.自由是人类在生产力可能的范围内在社会成员间及对物质世界的自我实现.人类在实现自己的欲望时受制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及自我的存在.基本的来说人的需要是获得自我支配的权力及对外在作用的一定目的.欲望具有特定的历史特点.相对应于一定的生产力可能包括价值量及形态.
人类应是创新劳动的产物。有了第一个创新人类才从原始状态过度到现代意义上的人。创新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发现与超越性改造。简单劳动(我没找到更好的词):在既定生产条件基础上包阔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及劳动力(作为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包阔有:劳动知识,体力,积极性)不改变生产方式下从事重复的劳动。
创新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逻辑----可能与实现
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可能。生产力与既定资源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总价值可能。
我们来做假定推理:
一,人类初始时期的第一次创新的知识与人类自然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本身够成价值的第一次累积。在初始时期一切人以外的自然物品都是非劳动品也不在人类的认识,实践范围内也就不存在价值。
二,在此基础上人类将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了产品中去形成既定的历史生产资料。由于劳动的积累与冒险,实验的活动人类得以再创新。对生产结构甚至社会架构也提出了改造要求。在新的生产知识与既定的生产条件相结合再以最优的制度条件配置这些资源我们便得到了新的价值可能(指价值的形态,价值的先进及量)。在此价值累积过程一直不断.
三,在创新同一使用价值开始新的生产可能发挥作用,假设生产产品A投入的劳动力是n1产出是M1,创新生产知识的投入结合既有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便行成新的可能假定其为M2。M2-M1为创新价值。基于前单位价值。当创新一新使用价值时便形成生产要素及劳动力的溢出。但是不同的使用价值的本质上也代表了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其价值本质应该是论序其先进性来确定的.生产力的量化只能以其基本的劳动力来计算。同一使用价值的社会基本劳动时间依然是我们最好的工具。商品经济下的价值概念是狭隘的.
四,简单劳动与创新劳动的矛盾关系构成了所有价值增长(经济增长)的基本矛盾。创新可能:创新劳动下新生产方式与劳动力及既定历史生产资料相结合便行成了价值的新可能。简单累积:其指在创新可能具其条件时生产便形成了其内在的重复单一的价值创造。其是价值的简单累积。
五,关于文化的价值要辨证的分析。首先社会的存在其文化外在的作用于生产力其不具价值转换的过程。其次是配置资然,优化结构的作用直接产生价值。其价值首先是经济价值的外化的结果退出经济过程的价值流转累积并在一定条件下内在的变异。而对于自然的的认识及改造的文化可以引入生产过程的文化其是价值的内在流转。文化的价值有具体的经济定义.在非商品经济其是作为免费的自然作用或是由社会整体付费.
劳动能力是个人与社会的基本价值存在!其在漫长的历史中以价值的形式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之基。并形成了我们的生产力成长。造就了现代文明。基于此每一人的劳动力是他自己的基本物权!
在以上我们简单的谈了一下价值的生产力本质。接下来我想谈谈制度。在一般说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主要谈的是制度的演变规律。其基本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而发展。
制度的本质作用便是资源配置。制度是规定,确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资源权的关系的强制关系。在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本质决定价值的拥有,去向。也就决定了经济体制与价值可能的实现。再更进一步是决定了社会与个人的基本存在与可能。
在历史中我们看见阶级与利益集团的矛盾根本是对价值的占有。政治,文化及经济本身的内在矛盾集中在价值的分配。经济学在制度上的任务是什么?就我理解一:解释制度的演变。二:什么是演变的合理性。三:现实的的可能及我们选择的合理性。四:理想形态的本质特点与我们的现在的存在。
首先,为什么原始社会是一个原始的共产状态?其制度内在与生产力吻合是什么内容?价值有限与无分工的生产。只能让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生存的生产力与集体合作生产的形式双向决定了共产的可能性及要求。也如此社会的紧张关系也被掩盖在平等价值权下。接着是奴隶制下开始将原始的分工继承从社会的到生产的。分工是什么原因?生产力导致新的生产可能要求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此我们一部分人被分离出来变成社会的上层人士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基本上是价值。因此其也解放了许多人让一部分人得到了此生产力下可能的发展,个人的可能。而另一部分人则被新的生产方式所囚禁,成为奴隶。社会的紧张关系被完全暴露,因此也就要求强制力量介入。我们知道其是生产力的要求。其是在此历史条件下最好的社会选择----价值选择。其也斗争过程便成了最早的阶级形成过程。接着便到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解放继续扩大,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其自由(历史的自由)所须要的价值基础。在接下来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分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社会自由更多的被价值生产及分配发展。所有人的相对自由都得到发展。但大部分人依然是被繁重的简单劳动所囚禁而不能摆脱动物的原始性实现最大的创新解放。社会已然紧张。在现实的牢笼中我们希望找到解放所有人方式。
价值的分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公权,再者是私权。公权下的公有制(包括各种共有产权,不包括私权集合)要求公平。私权(不包括公权授予部分产权)下要求效率这是在现在生产力水平下的一般情形。这是因为个人在生产力下没有得到全面解放的原因,可以说个人被解放是公产的前提。利益联系是积极性的根本动因。前人以有定论。而公平之因由是共同利益下的妥协。两者的斗争是既得利益与可能利益的搏弃。是在在整个个人与社会的空间中的选择。选择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样的混合体是合适的?平衡的基点是什么?
第一点:社会的历史进步。
社会进步由基本的经济发展产生的价值溢出效应产生的整合性进步。社会整体的进步才是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快速的根本。我国在现在最大的经济问题便是结构问题:产业,地区,到社会阶层的不合理当然还有政治与经济的各方面。其是我国在发展中出现曲折及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根本的根本便是人的发展的不平衡——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在所有生产力下自由的可能。而这是不可能短时内得到解决的。那什么是历史的平衡?奴隶社会建立在奴隶制上的平衡,封建社会建立在封建上的平衡,资本主义是资本核心平衡。那社会主义是什么平衡?是发展的平衡。发展的平衡是指社会各阶层存在平衡发展基础上的平衡。既保证绝大多数人发展权平等得到尊重。结合生产力结构竞争的完成价值分配。社会主义就是在对生产力的平衡:一:社会成员在基本的生产力(产品)下得到满足。我们知道在一个历史阶段我们的生产力能基本上满足我们社会成员一定产品需求。这决定于产品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产品的单位时间是多少对应于社会成员可能消费的时间差。也决定普及的可能时间差。二:社会成员的发展也是社会总价值可能的基本要素。劳动力是基本的生产力形式。其在经济运行中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决定创新与简单劳动累积的基本前提。三:社会结构是社会专业分配。我们知道一般社会是以其利益结构相关而组成的并内在的微观以其作为结构变化的基本存在。因此其制度上是利益分配为准则的而不是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的利益分配是从家族血缘到民主竞争的变迁----包括经济到政治。内在的价值,权利交接的特权越少我们的社会进步越快。我们在现在最大的敌人是我们的官僚体系僵化的制度。
二:私有物权的利益相关性与积极性的产生。在整个西方经济学中私有是作为基本动力来理解的。实际上其也是合乎哲学的观点的其联系的本质决定了其矛盾运动的规律。私有物权不等于私有化他应该是包括个人所要自由空间的物质基础。有生存,发展,享受及实现自我的。我称之为自由要素。积极性与自由实现度成正比。只有自由才能创造积极性。低的自由低的积极性,高度自由表示高度积极性。
三:公有物权与公平价值占有及和谐性。社会在取得发展的情形下便带来了解放更多的人的可能性。公平是公有的核心理念。强者要求私有的竞争,要求效率优先,弱者相反希望分享社会价值与自己的贡献相配。其实历史上强者总是得到的比贡献的要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制度是滞后的而且优势的地位带来自利的强化。强者通吃。根本上我们强调公平在于与自身价值匹配的价值分配。公有及私有的简单存在都做不到。竞争或公权分配都不能达到目的。两者的结合在现在的社会里比较普遍实现就要求公权分开私享。
和谐性在于价值分配中保证发展性与其生产力进步相协调。生产力的进步是每一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提高。在此其价值本质被尊重才是最重要的。在现实中我们的分配方式,结果常是被扭曲的,导致了我们经济的根本的不稳定。稳定的根本点在于能让劳动力的生产力价值被承认,尊重。
四:两种权力的关系是矛盾的共同体。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是个人价值实现稳定的保证。在两者得到实现是价值可能才能顺利实现,生产的模式才有现实空间
经济的外延不可无限扩大。概念是我们逻辑的基本,基本是精确。
基本的劳动形式分为简单劳动与创新劳动。其两者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其存在本质的联系但也存在本质的区别。本质有相对性。其不同的外延有不同的本质定义。因此价值的具体定义也有区别。在历史上我们一直追求价值的经济基本定义。而忽视了其历史性与外延的分别。两者的价值本质有同一的一面,也有其区别一面。但决非现象。
价值在分开来讲其不能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马克思在认识价值时针对的是简单劳动,而且其复杂劳动概念也是简单劳动的相加。因此我们的另找路径。
关于创新的价值计量不再是简单的价值转移。因为其价值是具具体的本质定义的。就总的哲学定义来看我们不能将有用性简单的量化,而要具体的分成什么使用价值。在基本的简单劳动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仍具解释力。创新量化的压力在于新经济的巨大价值创造。具体来说是商品经济下的价格。其与价值的关系是一个与简单劳动相同的规律吗?这我们不能就下定义。
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直接的表现为工具与产品,而不是货币。到了商品经济社会交换的普遍化产生货币普遍的代表价值。但我们考察简单劳动与创新劳动的产品其价格产生的机制是不同的。在自然经济下其创新产品是免费传播的其社会成本也极高。传播无效率及创新的重复性普遍存在。而在商品经济社会其在产权的保护下,要求交换的传播。根本上是我们的简单劳动价值竞争被引入导致创新的价值市场化。量化价值的原因是我们的市场。市场在此的作用是将内在的价值外在的表现出来。创新的简单形式上有一个劳动时间而实际上他并没有社会必要劳动的本质存在。不同的创新,及不可重复性决定了其没有同一的衡量量。我们只能序数的说其具有先进的排列而无大小的排列。创新是知识积累下的质的发展不于重复的积累量变。市场化的创新劳动价格是本质的决定于市场的可能利润的。社会的简单生产能力是实现创新价值的根本基础。在创新开始传播时资本是边际递上升的而在其后社会资然得到开发后便出现递减的过程。其效率决定于社会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自我改变能力逾强实现逾速反之则反之。社会资源(资本)的效率的边际是一个波形。这也行成熊彼得最大经济周期。
(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交换价值说与主观价值论是一脉相承的。其是对资本的歪曲理解。在就经济的稀缺性定义下我们认为价值是唯一的。但事实是稀缺性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在当今的世界食品问题依然困绕许多国家与个人。但我们的生产早就具备供给的平衡能力。生产力的水平是在一定的自由实现上具有完全的能力。也就是说稀缺性也有相对的一面。)
简单结论; 创新的价值没有基本的价值单位。其实现是通过社会简单生产力的实现。创新其在市场中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容量与社会简单生产力的利润。
制度在此是作为平衡的力量。公平与效率造就和谐的竞争。我们在所有的领域——经济到社会与自然。公正问题是规律的本质。在历史的演绎中资源的配置占中心位置。其作为社会活动的中心是我们研究的核心。稳定的连续性——有持续的资源配置的一般核心,在同一所有制下的连续。有法律与文化及即得利益等。逻辑的变化性——在同一体制下的内在分配变革的合理性,与制度,文化空间。整个经济体系的质量本质上决定于两者的平衡。
⑺ 求一篇1500字的关于全球经济的参考文献.
2008年的春天,世界经济形势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呈现融融暖意,相反,次贷危机愁云仍未消散,美国经济仍在低谷徘徊,并将拖累欧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基础原材料,尤其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飙升不止,全球范围通胀压力显著上升。粮食问题和通货膨胀已对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从目前形势看,世界经济还需走过相当一段崎岖不平的道路。
次贷危机:已接近尾声?
次贷危机自从去年夏天大规模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危机一直在扩散之中,其负面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由于美联储大手笔提供流动性,不断为金融机构慷慨输血,美国的一些大金融机构的危急形势已有所缓解。近期的美国股市开始走稳向上,金融市场开始显现些许活力。美国金融界的一些重量级人物表示,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就要过去。甚至有市场分析人士乐观地预计,次贷危机很快就要结束,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将重拾升势,美元也将重新走强。
不过,不容乐观的是,目前信贷市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明显缓解,美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在未来几个季度将要集中暴露。尤其是住房市场作为麻烦的源头,还远没有见底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下降8.5%,创199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边缘,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6%(按年率),房价仍持续下跌,这些都可能使其他信用产品出现问题,甚至使大量优质按揭进入负资产状态,从而对金融市场形成更猛烈的冲击。
此外,在欧洲,由于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可能才刚刚展现。有专家预计,在可预见的几个月里,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冲击可能比美国还要严重。美国房地产的寒流已明显波及欧洲市场,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多年飙涨之后正开始下挫。欧洲经济已显现疲态,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月度调查显示,欧元区4月份经济景气指数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挫,创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德国、法国的商业景气指数4月份也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欧国家消费需求的下降,将影响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尤其是美国超量提供流动性,美元不断贬值,推动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新兴国家通胀压力陡然上升,经济稳定增长明显受到威胁。
因此,可以说,在作为次贷危机风暴中心的美国金融市场,一些大金融机构或许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发展之中,而且肯定要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只是影响有多严重还有待观察。
油价和粮价:还要狂飙多久?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一再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已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动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油价和粮价持续上升的原因,解释各种各样,且争议一直不断。
关于油价上升的原因,西方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对原油的需求增加;由于地缘政治、气候异常、采油成本上升以及产油国增产不积极等因素,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增加;此外,美元贬值、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也对油价上升有推动作用。而事实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的比例仅在1/5左右,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倒是各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进军商品交易业务使得石油市场变得更加深不可测。有分析人士指出,油价上涨,的确有供需面的因素,但其他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投石油等大宗商品,推动价格上升,进而又进一步鼓励了投机行为。
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如气候变化引起某些地区出现减产,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使粮价波动加大。甚至有人说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食品需求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生产饲料。但原油价格上涨其实是更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提高了产粮成本;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刺激了生物燃料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玉米。有资料显示,本世纪以来,美国玉米工业消费逐年猛增,截至2007-2008年度,玉米工业消费的增量已达2469万吨水平,相当于整个东南亚玉米饲料消费总量(1540万吨)的1.60倍、欧盟27国整个饲料消费量(4819万吨)的51.33%。可以说,饲料消费的增减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各类投机行为无疑也是推动粮价上涨的生力军。
必须看到的是,最近数十年来,美国和欧洲政府对农产品实行的大额补贴,已让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无利可图,世界粮仓已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粮价的上升,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尤其是国际油价和粮价定价权主要在美国,而高油价和高粮价对美国的冲击相对要小得多,只要美国的通胀压力还可以忍受,资金链不出问题,就不能指望美国会积极采取行动遏制油价和粮价的上涨,投机资金制造价格泡沫的黑手就不会停歇。
中国经济:逆风起飞才有新辉煌
美国为拯救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泛滥和美元贬值,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经济结构下,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能把外界压力转化为动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就能逆风起飞,迎来更为持久的新辉煌。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可能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扩大消费。在对外贸易方面,更加注重质量,不以牺牲劳动力福利、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协调合理。在目前情况下,要有效增加就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可能比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
再者,切实加强对热钱的监管,结合我国国情稳妥有序地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根据有关数据,去年年底和今年以来,流入我国境内用于短期套利的热钱数量惊人,热钱一旦回流,必然会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科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弹性。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资金流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缓解结构性流动性过剩。
此外,要把发展农业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目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尽管如此,当今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业产出占国家GDP的比例并不高,对解决就业问题作用似乎也不大,但其经济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要树立粮食安全国家大战略观,摒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政治幼稚观念;摒弃所谓“土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短视观念。用新的思路、以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城乡发展,在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耕地,有序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⑻ 急求论文参考文献!!
期刊杂志:
1、中国的地区经济结构与平衡发展
刘伟,李绍荣 献来自: 中国工业经济 2005年 第04期
2、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抉择
傅维利 教育研究 1995年 第04期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分析
郑炎成,鲁德银 财经研究 2004年 第07期
4、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的影响
吴开俊 教育与经济 2001年 第01期
5、中部地区经济非平衡发展战略
段远鸿 发展研究 2004年 第01期
6、调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和对策
沈立人 经济学家 1995年 第04期
7、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沈玉芳,罗余红 世界地理研究 2000年 第02期
8、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章奇 管理世界 2001年 第01期
9、广东省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
蒋建业,陈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年 第03期
10、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刘虹,赵淑芝 地理科学 1997年 第02期
1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高校生源结构的影响
廖君瞒 中国市场 2005年 第32期
12、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陈计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03期
13、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沈玉芳,陈江岚,张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02期
14、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汉江流域开发史为例
鲁西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7年 第01期
15、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陈映 云南社会科学 2004年 第06期
16、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陆大道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7年 第01期
17、 效率与公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研究
郑京平,张英香,严于龙 企业经济 1995年 第12期
18、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刘旭华,王劲峰,孟斌 地理研究 2004年 第04期
19、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
郭熙保,陈澍 教学与研究 1998年 第05期
20、 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宋德勇,许新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01期
21、JOBS, PRODUCTIVITY,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AT IMPLICATIONS DOES ECONOMIC RESEARCH
TJ BARTIK - National Tax Journal, 1994
22、Balanced or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ition
JM Litwack, Y Qian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8
23、Regional growth and economic potential—A dynamic analysis
A Peaker - Regional Studies, 1971 - Taylor & Fran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