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参考文献
[1] 舒沁沁.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 [2] 杨金凤. 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05) . [3] 周园. 以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11) . [4]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J]. 现代焊接, 2009,(09) . [5] 刘运动,宋守君. 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谈城市竞争力[J]. 中国建设教育, 2007,(03) . [6] 肖光荣. 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05) . [7] 王翔.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 [8] 朱允卫,阮建青. 非农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 2006,(01) . [9] 沈锋. 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11) . [10] 汪剑平,程启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趋同和趋异及其制约因素[J]. 求索, 2009,(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严汉平. 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西北大学, 2004 . [2] 李文星.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四川大学, 2004 . [3] 马克继. 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 [4] 沈月琴.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5] 梁志杰. 联合补充库存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6] 黄文芳. 大城市郊区农村的价值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 . [7] 杨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8] 吕勇斌.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9] 刘拓.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10] 陈文福. 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4 条 [1] 仲雷.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区域发展均衡性分析[D].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 [2] 赵全超. 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D]. 天津大学, 2004 . [3] 介小兵. 陇南山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4] 李燕.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5] 林琳. 区域人口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6] 李玮娜. 山东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开发研究[D]. 青岛大学, 2004 . [7] 李晓萍. 基于区间判断的AHP理论与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 [8] 闫卫阳. 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 . [9] 杨忠臣. 区域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以江苏省高淳县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 [10] 胡丽. 三峡库区小城镇资源集聚与配置途径研究[D]. 重庆大学, 2004 .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林奇胜. 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7 . [2] 马丽卿. 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 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7 . [3] 陈德广,乔卫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分异研究[A].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 2008 . [4] 薛领. 海淀区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肖春梅. 论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6] 刘镇. 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阚兴龙. 基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A].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 2007 . [8] 闫卫阳. 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 2008 . [9] 侯希望,舒华英,方旭. 遗传算法在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 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10] 黄家骅. 论非均质空间的经济分析[A].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 2009 .
麻烦采纳,谢谢!
『贰』 我急需一篇 循环经济学的论文 题目是 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要有摘要 300字左右 整个论文 6000字左右
笑死了一看就是星期一一起上循环经济学的哥们
『叁』 请帮我找一篇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论文
你的循环经济为主体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写过毕业论文的学生都明白,毕业论文格式对论文的通过率有很大的影响。辛辛苦苦的写的毕业论文,可能因为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规范被打回来,导致反反复复的修改,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对此,亿智天下文化传媒专门做了一个归纳概述,讲解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及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分为四部分:论文封面及题目、论文前置部分、论文正文、参考文献。每个部分的格式及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在撰写论文时需要仔细的阅读和参考。除此之外,论文的格式还包括论文页面的排版设置。
一、论文封面及题目的格式
论文的封面包括如下内容:XXX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年纪、学校。每个部分的格式如下:
XXX学校本科毕业论文:小2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2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3号黑体
学 号:3号黑体
指导教师:3号黑体
专业:3号黑体
年 级:3号黑体
学 校:3号黑体
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论文题目所用的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30字。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二、论文前置部分的格式
毕业论文前置部分一般包括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简明扼要的概述,应该对论文的观点进行一个简要的陈述,且以第三人称为宜。摘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在不阅读论文全文的情况下就能获得必要和关键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2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要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在封面页之后。中文摘要一般为300-800字左右,字体为五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英文摘要是以英文形式对文章的概述,它不是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便于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1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尽量以《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作为依据。
目录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需要另起1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1.1.2、2、2.1等数字依次标出,一二级目录用小四宋体,三级目录用5号宋体,数字及英文字符采用times new roman格式。
三、论文正文的格式
1.论文正文包括引言和正文论述两部分。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提出-论点;
(2)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3)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4)结论。
2.论文中的序号层次及格式为:
1××××:3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4号宋体。
1.1××××:小3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4号宋体。
1.1.1××××:4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4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3.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格式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格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4.注释
注释是论文中对某1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1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1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1左对齐、占页面1/4宽长度的横线分隔。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结论
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四、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1排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肆』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仿生生态经济,大自然生长本来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在工业社会化之后,人为的改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循环。在可持续发展观及节约型社会的引导下,人们为了节约社会资源或者说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发掘出来的一种经济模式,尊重生态原理。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理,最大限度地经济运行中质量和效率。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物质在经成为一个资源消费大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的已经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就如目前的能源石油,因为国内生产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度增长,从而导致我国能源供应及能源价格一度上涨。其次,我国的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模式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废弃物处理压力日益增大,废弃物处理的社会成本不断加大。再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使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U形过程。我国提出循环经济,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传统经济模式。大多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产生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线型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人们通过机械化技术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导致了社会环境污染,其严重程度已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
(二)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已意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它是一种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繁荣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大多国家都是采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低成本工艺,把大量有用资源当作废物排泄到自然环境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三)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充分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转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体系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利用。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及现状
(一)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或转变消费观念等方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在消费中,消费者应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通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例如:热电厂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产品电及蒸汽,但是生产中同时产生了污染废气烟尘的排放、污水的排放、废热的排放。还有废渣的排放等等一系列的废弃资源,每个资源在恰当的地方都是有价值的资源。
(三)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就是充分利用废弃的资源,变废为宝,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从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看出,减量化原则属于节能的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化原则再生资源的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循环经济的现状:一般来说,废弃原材料均可以再生利用,但再生一定要消耗能源,其中不仅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且还有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就是说,即使原材料再生利用也要付出代价。在有的情况下,单就回收运输而言,所消耗的能量甚至会超过生产原材料所需的能量。例如,污水的净化就要耗费大量能源,废塑料包装的回收,仅运输一项就是耗能颇巨的工作。所以目前所谓的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节约资源的程度,并非像自然界生态链流转那样缜密有效。 第二,在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本身特性的限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无法再生利用。第三,即使是能够再生利用的原材料,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降低层次使用。例如,玻璃、塑料、纤维等再生以后,使用价值就会显著下降。当然,技术水平并不是不可以提高的,但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存在比较效益的问题,于是再利用时所付出的再利用成本往往让生产者望而却步。 四、对策和建议
(一)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倡导节约型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重大意义,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让循环经济的理念存活于人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用利益机制驱动企业实现“循环经济”。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循环经济应从企业抓起。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是相同的,尤其是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生产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显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统一的,企业是有动力开发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
(三)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层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在不同的工业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对垃圾的排放进行采用收费,如目前的排污费及排污指标可转让的措施等,迫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参考文献
[1]诸大建主编,《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
[2]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编,《产业循环经济》,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3]黄贤金等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2006年8月
『伍』 经营模式的参考文献
[1] 邱添.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J]. 淮海文汇, 2008,(04) .
[2] 王艳华.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劣势分析[J]. 经济师, 2009,(01) .
[3] 潘晓璐. 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9,(12) .
[4] 邱畅. 海尔与华为跨国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10) .
[5] 张书瑞. 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动因的思考[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6] 刘海月.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分析[J]. 学术交流, 2009,(08) .
[7] 蒋维华.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思维模式的系统构建[J]. 国际经济合作, 2009,(03) .
[8] 周松涛.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SWOT分析[J]. 企业活力, 2009,(03) .
[9] 祖明. 谈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06) .
[10] 毕海霞,刘立坤.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特区经济, 2008,(09) .
[1] 韩正忠. 德国企业管理的主要特色[J]. 江苏统计, 2001,(10)
[2] 张熙, 张永来. 企业管理现代化要素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 2000,(05)
[3] 延永慧.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4] 姜小奇, 徐雨明, 唐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策略分析[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5] 杨忠学, 张可起. 论地方性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7)
[6] 秦亮生, 李玉荣. 高校学术团队的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7] 张涛, 陈忠.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方法与效果[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8] 高慧荣. 用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企业文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9] 王恩科. 班级管理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6)
[10] 袁莎莎, 杨利琼. 我国行政诉讼模式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陆』 参考文献
[1]Steffen W.,Grinevald J.,Crutzen P.,et al.The Anthropocene: 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2011,369: 842—867.
[2]Kirkpatrick C.,Scrieciu S.S.Is trade liberalisation bad for the environment?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evidenc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8,51(4): 497—510.
[3]Quéré C.Le,Peters G.P.,Andres R.J.,et al.Global Carbon Budget 2013.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Discussion.2013,6: 689—760.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430.
[5]Xu M.,Allenby B.,Chen,W.Energy and air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 – US trade: eastbound assessment using adjusted bilateral trade data.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3(9): 3378—3384.
[6]Wiedmann T.O.,Schandl H.,Lenzen M.The material footprint of nations.PNAS Early Edition.2013,doi/10.1073/pnas.1220362110.
[7]耿德伟,苗莉.环境Kuznets曲线的启示.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11): 19~22.
[8]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2011 revision.New York: United Nations.2012,1—302.
[9]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Paris: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OECD.2008,1—569.
[10]Dhakal S.GHG emissions from urbaniz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carbon mitigation.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010,2: 277—283.
[11]Scott C.A.,Pierce S.A.,Pasqualetti M.J.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water–energy nexus.Energy Policy.2011,39: 6622—6630.
[12]程存旺,石嫣,温铁军.氮肥的真实成本.绿叶.2013,(4): 77~88.
[13]Siebert S.,Portmann F.T.,Döll P.Global Patterns of Cropland Use Intensity.Remote Sensing.2010,2: 1625—1643.
[14]Bringezu S.,Schütz H.,Pengue W.,et al.Assessing global land use: balancing consumption with sustainable supply.A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Land and Soil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2014,1—130.
[15]Boardman J.Soil erosion science: reflections on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approaches.Catena.2006,68(2–3):73—86.
[16]Schneider A.,Friedl M.A.,Potere D.Mapping global urban areas using MODIS 500–m data: New methods and datasets based on urban ecoregion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0,114: 1733—1746.
[17]Angel S.,Sheppard S.C.,and Civco D.L.The dynamics of global urban expansion.Washington,D.C.: Transportand Urban Development Department,the World Bank.2005,1—102.
[18]Holmgren,P.Global land use area change matrix: Input to the fourth global environmental outlook(GEO-4).Working Paper 134.Forestry Department,FAO.2006,1—7.
[19]Hassan A.,Scholes R.,Ash N.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current state and trends.Washington: Island Press.2005,553—578.
[20]Coleman J.M.,Huh O.K.,Brown K.Wetland loss in world deltas.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2008,14(1A): 1—14.
[21]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5: Environment for the future we want.Malta: Progress Press Ltd.2012,1—528.
[22]Shiklomanov I.A.,Rodda J.C.World water resourc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centu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417.
[23]Margat J.,van der Gun J.Groundwater around the world.London: CRC Press.2013,1—341.
[24]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3.Washington,DC: World Bank.2013,1—123.
[25]World Water Assessment Programme.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3: water in a changing world.Paris: UNESCO,and London: Earthscan.2009,1—154.
[26]Wada Y.,van Beek L.,van Kempen C.M.Global deple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 ters.2010,37: L20402.
[27]World Water Assessment Programme.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4: managing water under uncertainty and risk.Paris,UNESCO.2012,1—865.
[28]Konikow L.F.Contribution of global groundwater depletion since 1900 to sea-level rise.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11,38: L17401.
[29]Steinberger J.,Krausmann F.,Gingrich S.,Eisenmenger N.Global patterns of material use: a socioeconomic and geophysical analysis.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 1148—1158.
[30]Krausmann F.,Gingrich S.,Eisenmenger N.,Erb K.Growth in global materials use,GDP and population ring the 20thcentury.Ecological Economics.2009,68: 2696—2705.
[31]Dittrich M.,Giljum S.,Lutter S.,Polzin C.2012 Green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 ?Implications of resource use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Vienna.2012,1—80.
[32]Krausmann F.,Fisher-Kowalski M.,Schandl H.,Eisenmenger N.The global socio-metabolic transition: past and present metabolic profiles and their future trajectories.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2008,12: 637—656.
[33]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state and outlook 2010.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0,1—48.
[34]Krausmann F.,Haberl H.,Erb K-H,Wackernagel M.Resource flows and land use in Austria 1950–2000: using the MEFA framework to monitor society–nature interaction for sustainability.Land Use Policy.2004,21: 215—230.
[35]World Water Assessment Programme.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water for people,water for life.Paris: UNESCO and Berghahn Books.2003,1—542.
[36]US 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National water quality inventory report to Congress: 2002 reporting cycle.Office of Water.Washington,DC: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7,1—30.
[37]Schwarzenbach R.P.,Egli T.,Hofstetter T.B.,von Gunten U.,Wehrli B.Global water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10,35: 109—136.
[38]Science Communication Unit,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Bristol.Science for environment policy in-depth report: soil contamination: impacts on human health.Report proced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G Environment,September 2013.1—29.
[39]Lado L.R.,Hengl T.,Reuter H.I.Heavy metals in European soils: A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OREGS geochemical database.Geoderma.2008,148: 189—199.
[40]肖进,李辉.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灾后重建灾害防治措施.工程地质学报.2012,20(4):532~539.
[41]黄润秋.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11,19(2): 145~151.
[42]UNISDR.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disaster risk rection.Geneva,Switzerland: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ction.2013,1—246.
[43]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6.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6,1—422.
[44]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Directive 2000/60/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3 October 2000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action in the field of water polic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0,L327: 1—72.
[45]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求是.2013.(24): 1~3.
[46]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 2020: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mart,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COM(2010).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2010,1—34.
[47]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2 revision,Volume I: comprehensive tables ST/ESA/SER.A/336.2013,1—439.
[48]Seto K.,Bringezu S.,de Groot D.,et al.Stocks,flows and prospects of land.In: Linkages of Sustainability,edited by T.E.Graedel and E.Van der Voet.Strungmann Forum Report,vol.4.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10,71—96.
[49]OECD.Measuring material flows and resource proctivity-Volume I.The OECD/IEA(2008)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Scenarios and strategies to 2050.Paris.2008,1—159.
[50]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Future Earth,Interim Secretariat.Future earth initial design.Pari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iance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201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