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素材参考 » 徐悲鸿作文素材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徐悲鸿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 2021-03-24 23:35:26

1. 突出励志的作文素材100到200字

读了《来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源篇文章后,我为徐悲鸿的勤奋而感到自豪。
1919年,徐悲鸿向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热情地指教他,却得来了外国学生的歧视。他奋发图强,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轰动了整个画界。那位外国学生也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有句话叫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说:世上没有难事,只要认真去做,没有做不成的。徐悲鸿当时可以去顶嘴,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无闻地继续学画。终于让外国学生主动向徐悲鸿道歉。
这使我想起四年级时的一件事。当时我对象棋着迷,还特意让爸爸教我。我这种行为让小泽愤怒,因为他不想再有一个人超过他。于是,他一下课就找我下棋,每次我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泽还骄傲地笑道:“你这三脚猫功夫,还想赢我?真是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我怒了,用零花钱买了一本象棋书,奋发图强地学象棋,最终远远超过了他。
我再次想起这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它鼓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 徐悲鸿的事迹 作文250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1岁
7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qǐ)亭桥镇。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画。母亲鲁氏从事家务。徐悲鸿为家中长子,原名寿康。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6岁
从父识文断句。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7岁
开始执笔学书,每日挥毫涂写,兴趣盎然。
1904年(光绪三十年 甲辰)9岁
已读完《诗》、《书》、《易》、《礼》和《左氏传》等书目。正式从父习画,每日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开始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10岁
帮父亲在不重要的画面上填彩敷色。岁末时,能够帮乡里人写春联。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13岁
随父辗转于邻近的乡村镇里,卖画为生。
1912年(民国元年 壬子)17岁
独自到上海卖画,并想借机学习西画,以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
1914年(民国三年 甲寅)19岁
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返回故乡并开始在彭城中学担任图画教员,同时在始齐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教习图画。

1915年(民国四年 乙卯)20岁
再次到上海。在黄警顽、黄震之的扶助下研习法、德文。结识画家周湘、高奇峰、高剑父等人。
1916年(民国五年 丙辰)21岁
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犹太人哈同的“哈同花园”创作仓颉像,获得高额报酬。结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并在书画上深受康氏影响。
1917年(民国六年 丁巳)22岁
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回国后应蔡元培之邀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结识著名文人陈师曾。
1918年(民国七年 戊午)23岁
争取到公派赴法留学的机会。与鲁迅会晤。

1919年(民国八年 己未)24岁
3月,携夫人蒋碧薇赴法留学。5月抵巴黎,入徐梁画院进修。后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接受正规的西画教育。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25岁
拜法国著名画家达仰为师。

1921年(民国十年 辛酉)26岁
离开巴黎,转至经济萧条的德国柏林,问学于画家康普。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27岁
从学于康普的同时,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常去动物园画各种动物,以提高写生能力。
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28岁
返回法国巴黎继续学习。5月,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29岁
未接到北洋政府发放的学费,生活窘迫,胃病复发。绘画技法日臻成熟。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乙丑)30岁
与游历法国的黄孟圭结伴,途经新加坡回国。田汉在上海举行“消寒会”,向文化界人士介绍和举荐徐氏及其作品。
1926年(民国十五年 丙寅)31岁
春日,返回法国。夏季,至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在此临摹艺术大师约斯坦的《丰盛》,受益匪浅。自感这一年是创作最多的一年,其中不乏得意之作,如油画《箫声》、《睡》等。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丁卯)32岁
先后游历了瑞士及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等地,观赏到众多名家画作。5月,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展出其作品9件。秋,抵达上海,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戊辰)33岁
1月,与田汉、欧阳予倩组织“南国社”。在上海成立南国艺术学院,担任绘画科主任。2月,应南京中央大学的聘请任艺术系教授。10月,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年底辞职。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己巳)34岁
专职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美展汇刊》上连续发表《惑》、《惑之不解》等文章,批判了欧洲美术界的现代形式主义艺术流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提倡绘画的写实性、创新性。
1930年(民国十九年 庚午)35岁
完成油画《田横五百士》。夏,在江西南昌走访民间木雕艺人范振华。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辛未)36岁
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个人画展。完成《九方皋》第七稿。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37岁
在参照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画“六法”论的基础上,根据西洋绘画的艺术法则提出了在素描创作上应遵循的“七法”。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38岁
完成油画《徯我后》。应法国国立美术馆之邀前往巴黎举办中国近代绘画展。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39岁
游历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等历史文化名城。至德国柏林、前苏联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举办中国近代画展,宣传中国传统绘画。此次欧洲之行,在法、比、德、意、苏共举办展览7次,在各大博物馆、大学中成立四处“中国近代美术展览室”。这次中国近代绘画的欧洲巡礼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宣传了中国绘画艺术。8月,返回南京。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40岁
捐献作品及收藏,拟在广西桂林独秀峰下建一美术馆,由于全国抗战爆发,未能实现。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41岁
与汪亚尘、颜文梁等人组织画会“默社”。创作《逆风》、《沉吟》、《柳鹊》等画作。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42岁
在香港、广州、长沙等地举办画展。在香港购得视为自己生命的宋人画《八十七神仙图》卷。10月,随中央大学内迁赴重庆。创作《巴人汲水》。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43岁
继续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接受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邀请筹备赴印办展览。10月,携大批作品离开重庆。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44岁
在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在印度国际大学举办中国近代画展。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45岁
继续在印度逗留,与泰戈尔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加尔各答举行作品展。完成中国画《愚公移山》。
1941年(民国三十年 辛巳)46岁
由印度回国,途经槟城、怡保、吉隆坡等地,举办画展,并将几年来卖画所得近10万元美金全部捐出用于抗战救灾。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47岁
在云南保山、昆明举办画展。至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在重庆磐溪筹备成立中国美术学院。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48岁
继续主持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在重庆举办画展。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49岁
因长期过度疲劳,患严重的高血压及慢性肾炎,在中央医院治疗7个月,作品锐减。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50岁
与蒋碧微女士离婚。大病未愈,仍坚持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在郭沫若起草的《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主张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51岁
1月,与廖静文女士结婚。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招纳吴作人、李桦、叶浅予、冯法祀等一批有才华的进步美术家执教。担任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52岁
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等重要文章。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53岁
与夫人廖静文拒绝随国民党南迁,团结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保护学校。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冯法祀等人成立综合性艺术团体“一二七艺术学会”。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己丑)54岁
出席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的全国委员、文联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50年(庚寅)55岁
在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为战斗英雄画像。为创作《毛主席在人民中》画了大量速写和构图。
1951年(辛卯)56岁
抱病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7月,患脑溢血,半身不遂。
1952年(壬辰)57岁
抱病卧床一年有余,脑溢血病症尚未完全消除。自9月起,加强身体锻炼。
1953年(癸巳)58岁
抱病指导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工作,为结业班的学生讲课,为教员油画和素描进修小组上课。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画《奔马》。9月23日,担任第二次文代会执行主席,脑溢血症复发。26日晨,逝世于北京医院。周恩来总理前往吊唁。入葬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参考资料:网络

3. 谁能提供5个作文素材

一、最权威的话题作文
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丛书是在许多语文教育界专家支持下开发的一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近10个品种、20余本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主编顾拜拜彪、特约编审陶伯英等都曾为丛书编写提出不少建议。为了及时反映话题作文的最新教研成果,更好地帮助中学生提高话题作文写作水平,丛书总编方洲先生特邀请众多专家及一线特级教师召开话题作文水平,丛书总编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丛书正是研讨会成果的集中反映。
二、最专业的话题作??
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的编辑都曾有过一线教学经验,对作文教学有较深入的研究。为了编好这套话题作文,编辑们对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还走访北京四中,北京五中,清华附中的不少名师,请他们参与编写,为广大读者献上了一系列既专业又实用的话题作文书。简单说来丛书具有以下特点:1指导师性强,写作方法简单实用,立竿见影;2预见性强,体现中,高考的出题趋势;3范文内容新颖生动,思想积极健康;4话题全面,集中收入最新的优秀话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最畅销的话题作文
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丛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在作文图书市场引起了巨大震动。自2002年出版至今,整套图书总销量已超过300万册,其中仅《初中生活题作文题库大全》《高中生活题作文题库大全》两本书的销量就逾百万册。不少老师把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作为辅导学生写作的教材,众多中学生把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作为自己提高作文成绩的好帮手。
四、最新的话题作文
为了使方洲新概念话题作文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编辑依据话题作文研讨会的最新成果对6个最畅销品种,10本话题作文做了修订。修订后的话题作文堪称理论最专业、内容最新的话题作文。
修订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结合社会热点和近两年考试作文新动向,补充新话题;2挑选近两年学生发表的优秀作品,补充新范文;3吸收一线教师最新教学经验,补充写作方法,增强实用性。具体来说,题库大全“素材库”“分类精评大全”“考场应对大全”等品种主要更新话题及范文,更新幅度在1/3以上;“创新示范大全”“文体训练大全”等品种,对全书的篇章结构,辅导方法,话题及范文进行了全面调整,使写作辅导更新、更全面、更符合话题作文的发展趋势。
五.人生信念
不达目的不罢休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个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4. 有关国画大师的材料作文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悲鸿比赵望云的名声大,赵望云很不服气。一天,赵望云见徐悲鸿不在,就问张大千说:“人家都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当然是他的好。”张大千直话直说。赵望云听了,大失所望,追问道:“为什么?”“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你画的是耕田的马。”
因为张大千留有长胡子,还闹出了一个笑话。在一次吃饭时,一位朋友以他的长胡子为对象,接连不断地开玩笑,甚至拿他消遣。可是,张大千却不恼火,他不慌不忙地说:“我也奉献诸位一个有关胡子的故事。刘备在关羽、张飞两弟亡故后,特意兴师伐吴为弟报仇。关羽之子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复仇心切,争做先锋。为公平起见,刘备说:‘你们分别讲述父亲的战功,谁讲得多,谁就当先锋。’张苞抢先发话:‘先父当年曾喝断长坂桥,夜战马超,智取瓦口,义释严颜。’关兴口吃,但也不甘落后,说:‘先父须长数尺,献帝当面称其为美髯公,所以先锋一职理当归我。’这时,关公立于云端,听完禁不住大声骂道:‘不肖子,为父当年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这些光荣的战绩你不讲,光讲一口胡子有何用?’”听完张大千讲的这个故事,众人哑口,从此再也不提胡子的事了。

5. 流行与经典作文素材400字

随着时尚的脚步,让我们与经典对话。
时尚不一定经典,但经典一定时尚过。中国的传统戏剧、各名族风俗习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日本的东京铁塔、风靡一时的歌舞伎……各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建筑等,历久弥新,流传至今。有人喜欢时尚,有人推崇经典,复古风、民族风愈吹愈烈,体现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多元化。经典与时尚一同行走于时代大潮中是必要的,时尚与经典本来并行不悖。
经典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经典从不拘泥于一格。它可以是徐悲鸿的奔腾豪放,亦可以是莫奈的宁静深远;可以是贝多芬的起伏转承,亦可以是阿炳的悲恸哀婉;可以是埃及金字塔,亦可以是春节端午。每个人眼中的经典各不相同,也没有人能将经典一一列举。
2009年,国学大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国学大师季羡林、“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相继离开了我们。回望他们的一生,凝优秀传统于己身,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创下的一个个经典,是我们时代的精神财富。很多不再年轻的艺术家还能创造经典——高产画家毕加索,一生创作数万张作品,多被大众熟知;文学巨匠巴金晚年仍作经典《随想录》、《再思录》——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还有激情未灭。
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
一个经典的事物势必会成为本民族的象征,好比中国“China”的本意是指瓷器。经典与时尚相互交融:你可以在现代化都市的一角看到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或者从时尚之都巴黎的橱窗中看到古色古香的旗袍。所以时尚与经典毋需对立。我们看到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开的影像画轴,气势磅礴的击缶表演,充分说明着经典也需要时尚的方式来传承。
经典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理解常常很难,发言往往简单。理解后的发言不失经典,发言后再理解有时肤浅,以至经典的著作都是能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视角来反映社会的。
经典是一个门槛,不能太过泛滥。如果任何流行性东西都能成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跟风炒作是经典最大的天敌。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观念,就像有人说过:“我从不跟流行,因为我就是流行。”
时尚不一定是经典,但经典一定时尚过。与经典对话,走在时尚前沿。

6.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话题:“骨气”“人格和国格”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看谁是蠢材”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话题:“民族之光”“尊严”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无腿飞行将军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回到自己的阵地。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战。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分析:对于一个双腿截肢后又重回驾驶室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话题:“真正的残废”“残而不废”“精神的力量”

关于节约话题的作文素材

1、天天过节
有朋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节粮节钱;下联:节水节电;横批:天天过“节”。由此想到时下有句流行语也叫“天天过节”,指的是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鱼肉”,出门“时装”,吃穿不愁。
的确,比起改革开放前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现在真称得上是“天天过节”了。但我们在“天天过节”时,不应忘了上述对联横批所提的“天天过‘节’”:不忘节约过每一天,不忘天天讲节约,坚持做到“节”身自好。
谈到节约,自然就要想到贫穷与富有的问题。其实,节约是一种美德,穷人、富人都不可“缺德”。而且,现实中越是富有越是践行节约者不乏其人。据介绍,福建连江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两度成为大陆“首慈”,由“地产大王”一跃成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亿元人民币,2004年捐款2.86亿元,今年头4个月已有近亿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个人生活中却跟奢侈无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被称为“世界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这两年捐助慈善机构的总额已达 256亿美元,可他生活上却相当节俭,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汉堡包,没有随从。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遗嘱,宣布把不到财产的2%留给自己的3个子女,而把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基金会,把这笔钱用于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节约的背后是乐善好施的美德。
节约是美德,需要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如此“天天过‘节’”,我们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天过节”。末了,笔者也做一副对联,算是对文前那副对联的补充。上联:美在节粮节钱节省财源中;下联:德在节水节电节约能源里;横批:节约是美德。
2、节约的快乐
某公司的一名打字收发员,每月要经办3000多元的办公耗材和邮寄费用。面对经理提出的节约要求,他曾想:“费用高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一个小小的打字员能有什么办法呢?”然而,随着对节约认识的提高,他开始在工作中尝试一些小改革,如复印纸双面使用等,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个月的办公耗材和邮寄费用比以前减少了一半。这位爱岗敬业的有心人深有感触地说:“想着我这个小小的岗位一年也能为公司省下这么多钱,节约的快乐油然而生。”
节约的快乐来自哪里?在一定意义上,节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素养和美德。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节约不是“可为不可为”,而是“为与不为”,愿为则百事可成。把节约看作创造价值、塑造自我的机会,就会千方百计地厉行节约,体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视节约为麻烦,把节约当负担,就难免被动应付,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
节约如井,深挖下去,不但洞开聚集财富的源泉,而且涌流愉悦心田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3、食堂一周倒掉一亩粮
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这是某高校学生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大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的混账理论!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有相当于一亩地产量的饭被倒掉,说明浪费普遍存在。然而,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所以,对浪费仅仅痛心疾首地反思是不够的。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资源的规章制度,并把节约付诸行动,更应该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宣传节约意识。作为大学生,不能把节约看成小事。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勤俭实在是一个人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啊。

作文素材:父爱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后,不仅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更是我们心中的顶梁柱,父爱如山,在高考作文的时候许多人会选择父爱这个话题,下面就是关于父爱的高考作文素材。
有了父爱,儿童快乐无边;有了父爱,少年底气十足;有了父爱,青年阳光明媚;有了父爱,中年无忧无虑;有了父爱,老年快乐无疆;有了父爱,一切兜风调雨顺;有了父爱,就有了一切……父爱如诗,父爱似水,无声却又温暖在我身边。
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父亲的肩似山,任你依靠;父亲的胸似海,任你畅游;父亲的手似舵,任你航行;父亲的心似铁,任你敲打;父亲的情似酒,任你陶醉;父亲的爱似棉,任你牵扯……而父亲唯一不能给你的是他坚强且多情的眼泪!
父亲就是一座山,高大,威武……也许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很多,也许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厌烦,但父亲始终会在那里,静静地等我们回家……
可能父亲平常很少跟我们沟通,但是他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只要他能给我们的,就会不顾自己而争取,为的就是我们的笑脸,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父亲坚强的目光伴我们度过难关,感谢父亲,感谢父爱。

作文素材:拒绝诱惑

一位年轻人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在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骚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潜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作文素材:买鞋子

珍妮发现一家鞋店挂着清仓甩卖的牌子,便走进去看看。蓦然她的眼光被一双红色的吊带凉鞋吸引住了。珍妮一试刚合脚,看看价格才17美元,太便宜了。珍妮满心欢喜地去收银台,收款员小姐看了看珍妮疑惑地说:“小姐,您真要花17美元买这双鞋?”珍妮很纳闷:“难道价钱不对,还差多少?”“不,是这双鞋有问题。左边的比右边的大一码。可能是上回哪个顾客拿错了。我把它放在那儿并不准备卖,要不,我给您换一双,行吗?”珍妮细心一看,可不是嘛,左边的比右边的稍大一些,不过不仔细看是看不出的,顿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笑话反映出的哲理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3.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得太多了!“老公,”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你当然懂,老婆。”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
4.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理亏的地方,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5.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满口黑牙的司机摇下窗户对他大叫了一声:“猪!”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不要错误地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出悔意。

友谊的经典故事:最珍贵的友谊

朋友的“记录”
这是一个阿拉伯传说。从前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途中他们因为一件事吵了起来,他们越吵越厉害,其中一个人还打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人觉得非常委屈,他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在沙子上写下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终于走出了沙漠。可是在过河的时候,那个被朋友打了一巴掌的人一不小心差点淹死,幸好被他的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来以后,他满怀感激地拿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的朋友不解地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却刻在石头上呢?” 这个人微微一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记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我们就要把它刻在心灵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中国演讲网专家的话:确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有分歧、有摩擦,有时还有可能会伤害到对方。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朋友的伤害是无心的,帮助是真心的。所以,让我们像这个阿拉伯人一样,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珍惜世间最珍贵的友谊吧。
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作为父母或老师,当孩子们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口角或“冷战”的时候,我们可以语重心长地给他们讲这个故事,告诉他们不要对朋友间的伤害耿耿于怀,而要多想想朋友对自己的帮助,使他们主动举起友谊的橄榄枝,重归于好;同时,当周围有人向我们倾诉朋友(包括恋人、配偶)的种种不是,甚至信誓旦旦地宣称要绝交或分手的时候,为了平复他们激怒的心情,我们可以不动声色地给他们讲这个故事,然后再颇具深意地问上一句:“我为什么要给你讲这个故事,明白了吧?”通过这个问句启发他们进行深入而有益的思考;最后,这个故事还可用于当众讲话,我们可以充满真情地讲述这个故事,并由此提升出“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珍惜世间最珍贵的友谊”等观点,把我们的演讲或讲话推向高潮。

7. 作文素材 法律的底线不可逾越

道德底线作文素材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人,他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结交朋友,很讲义气和信用,凡事答应过人,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到。季布言而有信的品质使他在同辈的朋友中赢得了声誉。后来他的名声更加远扬,连北方的许多游侠之士都知道了,以至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为政应取信于民(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给予50金。有个大胆的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气节徐悲鸿拒绝给蒋介石画像1935年,名声鼎盛的大画家徐悲鸿从巴黎刚回来,蒋介石就特意差张道藩来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张道藩尽管说了许多好话,可是都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徐悲鸿说:“我是画家,对你们季员长丝毫没有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对委员长你没有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徐悲鸿冷冷地笑了笑说:“我对人民大众感兴趣。”张道藩说:“这么说肯定不愿给蒋委员长画像了?”徐悲鸿说:“是的,是这样。”张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华横益的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后悔。”徐悲鸿看了张道藩一眼说:“我永远不后悔。”齐白石愤然拒日寇之求40年然,齐白石在北平艺专任教。由于齐白石在字画上的成就,许多人都以得到一幅他的字画而感到自豪。芦沟桥事变后,当地日本驻军和汉奸也附庸风雅,仗势向徐徐石老人索要字画,遭到拒绝。后来,为了摆脱这些人的纠缠,齐白石愤而辞去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还在门上贴着“自己已死”的条子,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宁死不从敌命抗战时期,有一天日本特务机关命令北平梨园公益会出面组织京剧界捐献飞机的义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当即拒绝:“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公益会的人很害怕:“以程先生在戏曲界的地位,如果坚决不答应,同仁受影响是小事,恐怕于您更不利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能让大家受连累,

8. 关于齐白石的作文素材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画家生平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艺术风格与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齐白石作品的市场行情
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作画极多,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1922年,陈师曾把齐白石的画介绍到东京,参加中日联合会绘画展览会,结果大受欢迎。全部以高价卖出,但当时在国内他的画作价却很低。20年代,齐白石得到徐悲鸿的提携,作品逐渐被收藏家所认识,价格稳步提高。现在,国内一级市场已难见到齐白石作品进行公开出售,书画商店见到他的真迹自会以高价收购,而标价出售则极少能见到。在香港和纽约市场,每年固定拍卖齐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卖最多的现代画家。在香港市场,他的最新价格大约是30-100万港元,较高价格是1989年创造的,达120万港元。国内拍卖市场中,齐白石的价格最高,最高记录是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一件《山水》册页,为517万元。后来嘉德公司又搞了一次齐白石作品专场拍卖,效果虽然较好,但此后齐白石作品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生活中的两三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画。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 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 , 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 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 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 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悲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 石却一反常态, 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悲翠 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悲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 汉奸与日中人比作裴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齐白石老人的教学观

鲁译元

白石老人有一条重要的绘画理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但白石老人对子女、对弟子、学生风格各异、严宽有别的教学方法,我们却缺乏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今年9月16日,是白石老人逝世50周年,本文就老人对子女、对弟子、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白石老人一生教过许多学生。既有社会名流,也有普通的百姓儿女。他一生带过多少弟子、学生,恐怕谁也说不准确。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大凡一些有成就的书画名家,多与白石老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学习艺术门类,是很重视师承关系的。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可谓三生有幸。画画也一样,需要名师扶持、引导、指点。当然,学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更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凡事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
白石老人很懂得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很会调动学者的积极性。人都有好奇心、虚荣心,如果没有好奇心、虚荣心,就不会有上进心。白石老人对弟子、学生们的教学与作品点评中,大多都是宽慰、激励的语言。画画,生活,做人……
老人常将弟子、学生与自己相提并论,无不透着老人的一种慈祥与大度、宽容与平等的高贵情操。这种朋友式、兄弟般的师生情,是老人像父爱那样对弟子、学生们的一种责任,一种期盼。
然而,白石老人在对待子女的绘画学习上,却采取与弟子、学生们截然不同的方法。我们从白石老人给子女们的一些作品评语中,却很难看到赞扬、夸奖的语言。一句“要得”、“有能学之能”,就算是最高的评分。就是老人在给子女们的篆刻印章中,也大多是一些名章或者“白石后人”、“白石第几子”、“大匠之门”等这样的印章。对这个问题,我曾专门向齐良迟老师作过讨教。他说:“我父亲觉得弟子、学生毕竟是家里的客人,来一趟不容易。所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绘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就可以受益终生。而子女毕竟是家里人,与父母朝夕相处,学习条件要好得多。同样一件事,因时间、地点、对象不同,要达到好效果,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联想起齐良迟请他父亲白石老人给他题斋名的事。那时,齐良迟老师在北京辅仁大学早已毕业,并在诗、书、画、印方面崭露头角。有一天,他央求白石老人给他题个斋名,说:“爸爸,您叫‘寄萍堂’,我叫什么堂号好啊?”白石老人看了看良迟四子,笑道:“那好,给你也题一个,题什么字呢?”白石老人想了想然后说:“你呀,就叫‘补读斋’吧。你书念得太少,还得补读啊!”良迟老师当时听后很失望。心想干嘛起这么个堂号呢?我已经读了不少书了,怎么还要“补读”呢,看到白石老人给他刚刚写的“补读斋”条幅,嘴里不说什么,接过来放回自己的屋里,始终没有挂,觉得太丢面子。到了良迟老师七十岁后,他把这件认为“丢脸”的事当做笑话来讲。他说:“人到了这个年龄,愈来愈感到‘补读’的渴求,也愈来愈感到我父亲白石老人当年的良苦用心……”
白石老人在对待子女与对弟子、学生的育才方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盼望晚辈早日成才,展翅高飞……
画家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画家生平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艺术风格与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齐白石作品的市场行情
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作画极多,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1922年,陈师曾把齐白石的画介绍到东京,参加中日联合会绘画展览会,结果大受欢迎。全部以高价卖出,但当时在国内他的画作价却很低。20年代,齐白石得到徐悲鸿的提携,作品逐渐被收藏家所认识,价格稳步提高。现在,国内一级市场已难见到齐白石作品进行公开出售,书画商店见到他的真迹自会以高价收购,而标价出售则极少能见到。在香港和纽约市场,每年固定拍卖齐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卖最多的现代画家。在香港市场,他的最新价格大约是30-100万港元,较高价格是1989年创造的,达120万港元。国内拍卖市场中,齐白石的价格最高,最高记录是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一件《山水》册页,为517万元。后来嘉德公司又搞了一次齐白石作品专场拍卖,效果虽然较好,但此后齐白石作品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生活中的两三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画。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 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 , 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 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 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 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悲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 石却一反常态, 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悲翠 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悲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 汉奸与日中人比作裴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齐白石老人的教学观

鲁译元

白石老人有一条重要的绘画理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但白石老人对子女、对弟子、学生风格各异、严宽有别的教学方法,我们却缺乏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今年9月16日,是白石老人逝世50周年,本文就老人对子女、对弟子、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白石老人一生教过许多学生。既有社会名流,也有普通的百姓儿女。他一生带过多少弟子、学生,恐怕谁也说不准确。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大凡一些有成就的书画名家,多与白石老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学习艺术门类,是很重视师承关系的。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可谓三生有幸。画画也一样,需要名师扶持、引导、指点。当然,学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更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凡事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
白石老人很懂得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很会调动学者的积极性。人都有好奇心、虚荣心,如果没有好奇心、虚荣心,就不会有上进心。白石老人对弟子、学生们的教学与作品点评中,大多都是宽慰、激励的语言。画画,生活,做人……
老人常将弟子、学生与自己相提并论,无不透着老人的一种慈祥与大度、宽容与平等的高贵情操。这种朋友式、兄弟般的师生情,是老人像父爱那样对弟子、学生们的一种责任,一种期盼。
然而,白石老人在对待子女的绘画学习上,却采取与弟子、学生们截然不同的方法。我们从白石老人给子女们的一些作品评语中,却很难看到赞扬、夸奖的语言。一句“要得”、“有能学之能”,就算是最高的评分。就是老人在给子女们的篆刻印章中,也大多是一些名章或者“白石后人”、“白石第几子”、“大匠之门”等这样的印章。对这个问题,我曾专门向齐良迟老师作过讨教。他说:“我父亲觉得弟子、学生毕竟是家里的客人,来一趟不容易。所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绘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就可以受益终生。而子女毕竟是家里人,与父母朝夕相处,学习条件要好得多。同样一件事,因时间、地点、对象不同,要达到好效果,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联想起齐良迟请他父亲白石老人给他题斋名的事。那时,齐良迟老师在北京辅仁大学早已毕业,并在诗、书、画、印方面崭露头角。有一天,他央求白石老人给他题个斋名,说:“爸爸,您叫‘寄萍堂’,我叫什么堂号好啊?”白石老人看了看良迟四子,笑道:“那好,给你也题一个,题什么字呢?”白石老人想了想然后说:“你呀,就叫‘补读斋’吧。你书念得太少,还得补读啊!”良迟老师当时听后很失望。心想干嘛起这么个堂号呢?我已经读了不少书了,怎么还要“补读”呢,看到白石老人给他刚刚写的“补读斋”条幅,嘴里不说什么,接过来放回自己的屋里,始终没有挂,觉得太丢面子。到了良迟老师七十岁后,他把这件认为“丢脸”的事当做笑话来讲。他说:“人到了这个年龄,愈来愈感到‘补读’的渴求,也愈来愈感到我父亲白石老人当年的良苦用心……”
白石老人在对待子女与对弟子、学生的育才方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盼望晚辈早日成才,展翅高飞……

9. 有天齐白石的作文及素材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画家生平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