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民幸福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
“幸福指数”概念是20级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提出并实施“幸福计划”,在不同的时期,政府推出了不同的国民幸福目标,使人生基本问题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在这个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民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国富的标准, 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不能从本质上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在很多情况下,GDP的增长可能隐藏了人们的福利下降,因为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很难被体现在一个数字之中。GDP增长模式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国民幸福指数”(GNH)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近年来,发达国家也开始进行国民幸福指数研究, “快乐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进而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国民幸福指数。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称之“幸福指数”,英国则称之“国民发展指数”(Measure of Domestic Progress,简称MDP),日本的“国民生活快乐指数”更强调文化方面的因素(Gross National Cool简称GNC),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简称GNH)的研究。总之,普遍认为: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国民幸福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幸福指数之间不是互相对立的。发展经济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加幸福感,但人们的幸福感是相对的,国民幸福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并不一定同步增长。对人民生活幸福而言,国民幸福指数比国民生产总值更要重要。
⑵ 马克思 关于什么是幸福 的参考文献资料
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幸福是什么?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就是马克思的幸福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话,意蕴无穷,启迪良多。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人为本——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基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引入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科学地阐述了关于人即人类幸福的思想。如幸福是人类的特有属性,幸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特权。只有人能进行生产活动并形成人类社会,只有人才能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幸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这就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立足点,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上,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幸福的理论。
实践活动——马克思幸福观的产生源泉只有以物质条件为基础,才有可能谈幸福,这是马克思的创新。实践活动创造了幸福的条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核心,而且还是实现幸福的途径。
集体主义——马克思幸福观的终极归宿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这是马克思对集体主义的简洁阐释。马克思在回顾惊心动魄的人类发展历程时总结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人。”为大多数着想,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这就是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集体主义不但是个人获得幸福的保障,还是全社会幸福的要件,而共产主义则是幸福的最高表现。
统筹兼顾——马克思幸福观的实现路径马克思幸福观充分地贯彻了其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认为,幸福的内涵是多重的、系统化的,而实现幸福的路径也是多样化的。如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相结合,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享受活动与创造劳动相统一。
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之所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不仅因为和谐社会的理想是美好而令人神往的,更因为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从马克思幸福观的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的是对个体个性的充分尊重、对物质利益的高度重视、对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对全面发展的全新要求的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为我们追求幸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坚持辩证的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内涵相当丰富,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整体,无论是对物质还是精神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是多么的令人神往。然而,现实生活中,人口、资源环境、就业、社会保障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等等,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客观上这是生产力落后、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等原因造成的,又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和进步。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比较,我们当前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只能得益于有正确幸福观的指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根本方法,我们才能充分理解当前社会各种“不幸福”的因素,自觉地坚持在马克思幸福观的指导下,为了社会大众的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的更高理想而舍身奋斗。
用马克思的幸福观来指导廉政建设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尤其把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同时加强理论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反腐倡廉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这更需要对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幸福观的教育,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认识到幸福不在遥远的天国,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道德实践中。道德是幸福的前提,是保障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党在廉政建设中,要重温马克思的幸福观,加强马克思幸福观教育,提高道德修养,克己自律,践行道德,锤炼自身,为追求幸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率先垂范,为廉政建设作出贡献。
科学区分、批判和抵制错误的幸福观要科学区分纷繁复杂的幸福观,坚决批判和抵制错误的幸福观,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同时要自觉学习和吸收马克思幸福观,并以此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在思想上筑好坚实的幸福观堡垒。马克思幸福观已经被证明是科学的幸福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先锋模范事迹和精神,弘扬新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世博精神,始终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区分、批判和抵制错误的幸福观,牢固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去体验马克思幸福观的意蕴,去了解人民的疾苦和人民的需要,积极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努力,以他人的幸福、以社会的福祉为目标,作出我们更多的努力。
总之,我们应当自觉地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追求一种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有超越物质的持久的精神幸福。
⑶ 求思修论文(2000字)以幸福观为主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之路,漫漫修远,唯有激流勇进,立志求索,方能中流击水,触摸真理的光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既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又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理想信念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指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一方面理想信念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但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信念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理想信念产生于实践却又指引着实践,理想信念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总的来说,理想信念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首先,理想信念能为大学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着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在大学时期,同学们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确立的理想信念将对之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使我们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想必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了,青年时代的周总理正是凭借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信念,刻苦用功,发奋图强,最终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反观现在网络上热议的“考霸”张非,曾几度被学校退学。他能进“北大”、“清华”等名校,学习能力自不是问题,关键因素就在于他缺少了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缺少了指引他前行的那盏明灯,从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大学生活中陷入迷茫,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失败。
其次,理想信念能为大学生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的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大学生为什么而学上。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才能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曾经在俄国留学。那时由于中国国力衰弱,许多外国人都很瞧不起中国人,不少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都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和歧视,童第周也和其他中国留学生有着同样的遭遇。一天,一个俄国青年又在取笑中国人,说和他一起的中国留学生不可能有一个人能够考取生物学硕士学位。这次,童第周被彻底激怒了,他向那个俄国学生下了一份战书:“你代表你的祖国,我代表我的祖国,我们比比看,谁先取得硕士学位!”此后,为了祖国的荣誉,童第周废寝忘食的学习,终于做成了一个当时条件下没有人能够完成的实验,轰动了整个欧洲生物界,他也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不可辱!童第周正是在“为祖国争光”的崇高理想信念激励下,才取得了这傲人的成绩。
再次,理想信念能为大学生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领导人们不断的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升华大学生的人格与灵魂,从而为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指引出了一条明确的方向,让每个大学生切身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感动中国”人物当选者,当代优秀大学生代表徐本禹,为了支援贫困山村的教育建设,主动放弃了大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放弃了研究生的机会。他的所作所为朴实无华却又意义非凡,他在执着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同时成就了自己高尚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徐本禹,不愧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我们只有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再经过实践为之努力奋斗,我们在能真正的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如何才能科学的树立并实践我们的理想信念呢?
诸葛亮曾说过;“志当存高远。”这也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信念。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能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会辉煌。远大的理想信念,一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二是要立志做大事,即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不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之理想。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祖国和人民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郭沫若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并将之付诸于实践,最后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雄心、立壮志,这关系到了大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我们还需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实践它。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语重心长的对青年学子说,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并不矛盾。他认为,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壮志,“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荀子在著名的《劝学篇》里也提到了这层意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本着务实的精神,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为达到理想的彼岸而奋斗。
前一段时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紧跟党中央步伐,在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真可谓是生逢其时。高速发展的祖国给了我们展现自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我们应该把握机会,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奋勇拼搏,开阔进取,“仗凌云之志气,明万物之法理”,我们坚信,只要能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那么定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⑷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的参考文献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0)
王建华. 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
席波.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3) .
申武丹.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5) .
汪雪莲. 大学生综合人际关系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7,(01) .
陈凤梅. 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7,(01) .
张灵. 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1) .
陈小华. 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6) .
胡建新.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伦理思考[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6) .
高亚席. 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6,(12) .
肖建伟. 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5,(06) .
王昉荔.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3) .
⑸ 人民幸福指数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指数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满意度,而且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幸福指数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人们也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指数”。
⑹ 急求一篇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我的论文题目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谢谢大家啊
目的 对中年人总体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中年人心理现状.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控制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113名中年人进行测试.结果 总体幸福感与控制圈的3个因子和睡眠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中年人总体幸福感在性别、婚姻、文化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城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关注中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婚姻质量,提高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