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素材参考 » 记录片选题的时代性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记录片选题的时代性

发布时间: 2021-03-22 01:07:58

A. 纪录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纪录片要求具有社会价值、故事性与真实性
一、社会价值包括 人文价值 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二、真实性。
1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原则,是纪录片的灵魂。
2 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在对真人、真事、真实生活状态的客观叙述上,它体现的是一种“纪实美” 。纪录片要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历史的特点,不能脱离历史,弄虚作假,不能 用虚假的东西欺骗群众。
3 保持纪录片真实性价值存在的一个途径是:纪实手法与“真实再现” 一般来说纪实手法 。 是以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流程,以便获得真实自然的效果为追求目的。
三、纪录片的故事性
纪录片的故事性是在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题材上的、 叙述中的故事特征。 下 面,分别从人物、事件和背景三个方面来阐释纪录片的故事性特征。
1 人物和故事。 纪录片要以表现和反映人为中心, 通过人物的行为、 动作来推动事件的发展, 反映人的生活、人的命运的变化。
2 事件和故事. 事件是电视纪录片故事化不可或缺的又一构件。纪录片的纪实本性要求事件 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对人物所进行的各种事件和情况编排的结果,是处于时 间顺序的各种事件。可以通过细节的描写、悬念的设置等手段来表现故事情节。
3 背景和故事. 纪录片的人物、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换句话说, 纪录片故事性的存在离不开背景。背景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的意义以及主题表达的重要元素,

ps:你该不会是雷公吧?

B. 国内纪录片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 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 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 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 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 社会的表达手段。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 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 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 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 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 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 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 一 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电影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 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 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 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 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 史、还原历史的目的。 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 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 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电影 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 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 影像以文献价值。 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 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 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 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 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 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 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 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 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 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 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 “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 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 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 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 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 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 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 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 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 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 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 二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 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 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 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 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 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 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 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 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 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 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 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 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 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 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 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 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 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 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 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 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 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 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 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 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 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 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 三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 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 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 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 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 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电影、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 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 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 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 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 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 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 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 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 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 进。 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 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 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 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 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 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 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 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 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影视与传媒 大 众 文 艺 174 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 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 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 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 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 地方。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 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 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 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 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 《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 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 的关注。 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 《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 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 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 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 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 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 《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 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 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 而骄傲。 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 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 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 谱》可以参与。 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 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 于5月16日正式回归。 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 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 《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 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 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 “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 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 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 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 《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 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 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 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 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 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 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 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 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 《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 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 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 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 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 好。 《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 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 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 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 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 《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 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 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 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 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 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 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 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 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 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 气息又通俗易懂。 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 《非常靠谱》是否靠谱 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 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 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 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 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 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 欠缺。 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 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 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 电影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 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 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 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 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 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 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 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 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注释: 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 视学刊》1997年第11期. 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 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 影视与传媒

C. 有没有类似于《大国崛起》的历史节目,或者纪录片,要史实性强的

新发现一个系列《帝国记》不错,每期时间不长就5分钟,但讲得十分精彩!

D. 关于纪录片选题

一、努力追求记录事物本质的真实

人们都不会否认,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作为电视观众,选择看纪录片,就是想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否则会使观众丧失对纪录片的信任感,这个信任感一旦丧失,整个纪录片的概念都会垮掉。作为纪录片的编创者,也是以追求真实性为创作原则的。不论是把纪录片比作“打造自然的锤子”,还是“观照自然的镜子”,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在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的根本所在。然而,纪录片决不是现实的原貌,编创者拍什么,不拍什么,取舍之中本身已具有了主观色彩。“真实,实际上是人介入物质世界的产物,是人对物质世界形态的内涵的判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是脱离人的精神世界而独立的,这个物质世界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但它又是通过人的感觉去感知的”。因此,一部好的纪录片,不是停留在表层的记录,而是能够通过客观事物的深层记录,表达出体现事物本质的真实。有良知的纪录片编创者,所努力追求的正是最大化地接近事物本质的真实。

1、捕捉能表现时代本质的纪录片选题
在电视台的圈子内有这样的说法:选题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行话道出了选题对一部纪录片的重要性。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你选择怎样的题材来拍摄纪录片,一百个人会出一百种选题,这涉及到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交友圈子、知识范畴、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世界观等等。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依据每个编导的新闻素质,这是我们选择拍摄社会人文类纪录片选题最重要的因素。所谓新闻素质,是指对社会与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当年拍摄纪录片《毛毛告状》的王文黎老师,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得知一个打工妹要打官司的事,很快便投入拍摄,结果不仅拍出了一个动人的生活故事,也从中折射出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打工,给社会伦理观念带来变革的深刻主题;纪录片《重逢的日子》是编导王蔚在主持对台节目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台湾老兵来大陆寻亲,她追踪拍摄,拍出了一个令人叹惋的爱情故事,从一个侧面演绎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时代背景。2001年5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将中国古老的戏剧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看到这一消息,我想拍摄这个选题一定是很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但是从哪个角度入手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我又在报纸上翻看到一则消息:上海闵行三中的学生学演昆曲。于是我决定从昆曲艺术的传承这个角度来拍摄,最终获得了成功。纪录片《学昆曲记》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FIPA),受到了外国评委的好评,因为,昆曲的传承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视角。

2、要有良好的创作心态
制作成功一部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真实的纪录片,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有一个不受外界干扰、耐得住寂寞、潜心创作的心态。记得1991年我开始拍摄纪录片《德兴坊》时,那时也不懂什么纪录片的理论,只是想用纪实的手法,拍摄一部能真实反映石库门弄堂里老百姓生活的纪录片。那时理解的真实,就是生活化,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表现生活原汁原味的东西。于是摄制组在德兴坊里跟踪拍摄了八个月。弄堂里的生活,周而复始,琐琐碎碎,可我们却从这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掘出了普通人真情实感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反映出了接近事物本质的真实性,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的住房状况以及石库门弄堂里的人情世故。每一代人对下一代都可以成为财富,都可以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但前提是必须真实和有思想。到了2002年,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策划了“时间的重量”系列,选择了一些90年代制作的中国经典纪录片,组织重访拍摄。我又重回了相隔10年的德兴坊,拍摄10年后的德兴坊。这次拍摄的感觉与10年前完全不同,我丝毫找不回10年前的那种真诚和对石库门弄堂的兴趣。根本原因就在于创作心态变了,变得浮躁,变得功利。《重访德兴坊》这部片子因而拍得十分糟糕。所以,当你遇上好的纪录片选题,而你既无创作激情,又无好的心态时,最好是不要拍,因为纪录片“是要用心来创作”的,拍摄纪录片“耗费的是生命”。

3、拍摄纪录片是反复思考的过程
反复思考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真实。“吕西安·瓦尔说得好:‘有许多影片,从剧本看,是过得去,导演也无疵点,演员也有才能,但是这些影片却毫无价值。’这些影片所缺乏的,就是人称为‘灵魂’或‘吸引力’,被命名为‘存在’的东西。阿倍尔·甘斯(法国导演)说过:‘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我理解这里所指的“灵魂”,就是作品的创作灵感和思想火花,就是好的作品要具有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真实的深透性。人非天才,对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往往要有一个过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达到认识的深度。我拍摄《德兴坊》时,最初并不想涉及住房问题,因为那时住房尚未商品化,老百姓住房困难,怨气很大,政府一时也无法解决,当时被列为敏感为题。但是既然要拍摄老百姓的生活,要表现事物的真实,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为此我经历了几个回合的思考,最终将着眼点放在了住房问题上,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状态。所以,一个好的纪录片编导,应该是一个擅长思考、有思想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纪录片作品也是如此,编导必须心中有,才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二、努力追求纪录的艺术

对于纪录片而言,“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纪录片事实的载体,是表意语言的构成基础,是表现手法的显现形式,是拍摄记录的一个过程。约翰·格里尔逊将纪录电影明确地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个定义的积极意义在于否定了那些简单复制日常生活的纪录片,将纪录片划分到艺术创作的范畴。因此,追求纪录片的艺术性,是创作纪录片的重要环节。

“纪录片是拍出来的”。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故事片在事先有完备的剧本,所有场景和镜头都是人为安排的。纪录片则完全不同,不仅事先没有剧本,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自然状态的(情景再现除外),是摄制人员在现场的记录。现场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空间状态,过程则是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此,摄像机在现场要从一切有利的角度去抢拍正在进行着的事物。拍摄的好坏,直接影响纪录片的成败。

1、在现场要入戏
在每一个特定的场景拍摄,都有其特定的内涵,这需要摄制组全体成员(编导、摄像、录音、灯光),都能很快地进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协调一致,紧张工作,精神状态绝不能游离在拍摄场景之外。拍摄主体处于正在进行时,它是主动的,而你是被动的,处于被动方的你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被拍摄的事物稍纵即逝,后悔莫及,直接影响记录的真实性。每一位摄制成员只有进入到正在拍摄的情景中去,才能做到有预见性,预见到下一步可能发生的情况,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事物的发展过程。在纪录片《学昆曲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陈婕到北京昆剧院去报考,在大厅里,陈婕看着别人考试,心里紧张,她突然转身朝门外跑去,原来,她是想到外面练练嗓子,把嗓子开一开。开始摄像不知陈婕要干什么,但是他很快就敏感到她可能要练嗓子,于是抗着摄像机紧随其后,记录下了这一过程。在这个突发情节的长镜头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处理:陈婕有点害羞,不愿让人看见她练声,她跑到一座房子后面藏了起来。摄像龚卫没跟上去,而是停在远处,从空间录下了陈婕练嗓的声音。这个处理非常之好,不仅使事情显得更真实,而且留下了空间,使人更有回味。所以,拍摄纪录片对摄影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有娴熟的摄像技术,还要有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较强的敬业精神。

2、在现场要有创作激情
吉加·维尔托夫称摄像机为“电影眼睛”,他说:“电影眼睛在事件、空间内工作和移动,以完全不同于人眼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纪录印象。”应该说,“电影眼睛”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高于生活本身就体现了创作过程。这种创作不是虚构,而是在于发现。在拍摄现场,摄制组全体成员都应有饱满的创作激情,用不同于人眼的方式进行记录,摄影机不仅记录生活的图像,而且要记录生活的情境。图像是实物的复制形式,具有表意的符号功能,而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具体的叙事概念。因此,摄影机不能只是机械地复制图像,而是应该完整地记录生活的情境。这个情境之中,既有事物的主体,也有环境、背景;既有叙事的语言,也有想象、抒情的语境。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靠的是创作的激情。在拍摄纪录片《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时,我们了解到陆文义老人自从老伴死后,一直孤独地住在一间租来的小屋里,生活十分悲凉。我们摄制组追踪拍摄到他家里,注意到墙上挂着他老伴的遗照,摄影师建议老人将镜框的积灰擦拭干净,老人轻轻地将镜框擦了擦,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摄影师将这个场景记录了下来。片子播放时,许多观众说,看到这个镜头,禁不住流泪了,这个镜头那么有感染力——这是摄影师带着激情而生发的“电影眼睛”。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激情去拍摄纪录片,就会在各种场景中有新的发现。

三、纪录片是编辑的艺术

纪录片同故事片一样,是靠镜头和镜头间的组接变化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后期的编辑工作,是把这种特殊的艺术语言付诸实现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创作,对纪录片而言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爱森斯坦认为,“主题”(theme)是一个使作品的每一部分具有意义的结构,随着作品这一思想或主题在时间上的展开,它便获得了节奏的形式。即随着各部分在时间上的发展,它们之间具有表现力的相互关系便构成节奏。从爱森斯坦的这一观点可以看出,“主题”涵盖了作品的内容、思想、结构和节奏,高度概括了后期编辑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

1、提炼主题
制作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主题有可能是在定选题时就确立了的,也有可能是在拍摄过程中确立的,但无论如何,在拍摄的中后期,主题一定已经确立。而后期编辑是实现主题和完善主题的具体操作阶段。首先要将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因为在前期拍摄中,由于主题的不确定性和人物、事件的不确定性,拍摄的素材会很多。一般我制作纪录片的片比大约在30比1,即拍摄30分钟素材,可以编成1分钟的纪录片。当然,这得根据个人的创作习惯,有人更多些,有人更少些。所以,后期要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将脱离主题的素材去除。如果说前期拍摄是做加法,那么后期编辑就是做减法。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要求作品的每一部分都含有统领整个作品的那个主题”(爱森斯坦语)。这个过程往往会很痛苦,因为在拍摄过程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会产生思维的惯性,往往舍不得剔除有些自认为精彩的情节和场景,而这些情节和场景又游离了主题。所以这个过程必须是很理性地来完成。不然的话,这也想要,那也舍不得放弃,把这些素材编辑在一起,相互之间缺少逻辑联系,弄得杂乱无章,主题不突出,节奏上不去,绝对成不了好的纪录片。

2、找到一种最恰当的结构方式
纪录片发展到今天,整个趋向是叙事和表现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说教走向多元。仅有真实画面的纪录片是远远不够的,观众想看真实生动而又具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格里尔逊主张,纪录片拍摄“门前石阶上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故事,观众是带着一定的期待来看叙事片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永远是引人入胜的重要元素,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是对所有纪录片编创者提出的挑战。有的纪录片题材,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本身就具备戏剧性的元素:人物、事件、矛盾冲突……比如纪录片《毛毛告状》、《重逢的日子》等,就是这一类的选题。然而大部分纪录片选题,本身没有很强的戏剧性。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情节,如何将这类选题的内容和情节组织好,编得观众爱看,这得依靠编创者积极开动脑筋,调动各种手段,多尝试几种编辑方案,多次反复,找到一种最恰当的结构方式,方能成功。我在编辑《学昆曲记》时,就遇到了挑战。我们从学校新学年的开学那天开机拍摄,经历了学校昆曲剧社招收新学员,新学员接受启蒙教育,追踪三位学员的成长过程,一直到其中一人报考专业剧团,最终被录取,走上献身昆曲艺术的道路。起初我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建立结构,编了100分钟,总感到节奏拖沓,叙事方式没有起伏。我又在原来基础上加以紧缩,去掉了一个人物,再去掉一些多余的情节,编成了80分钟。然而,通篇看下来,还是有节奏拖沓的感觉。另外一个难以处理的是,结尾一场孩子们的汇报演出,镜头十分精彩,内容也有深度,展示了孩子们稚嫩的表演,折射出中国昆曲艺术后继有人的思想内涵。然而,这场镜头用多了又像戏曲节目,用少了总觉得不过瘾。后来,我采用了另一种结构方式,将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列为一条主线,这条线是以时间顺序建立的;第二条线是孩子们的汇报演出,这是时空集中的一条线。这两条线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爱森斯坦提出的复杂的蒙太奇概念,即被爱森斯坦称之为“理性蒙太奇”——即两个互不相干的和不完全的意义在碰撞后生成一个全新的意义。这个结构,改变了拖沓的节奏,从视觉上注入了一种新的元素——美学。后来纪录片《学昆曲记》成片为64分钟,内容不仅没有减少,艺术性和思想性显然也提高了。“画面再现了现实,随即进入第二步,即在特定的环境中,触动我们的感情,最后便进入第三步,即任意产生一种思想和道德意义。”

纪录片拥有其它媒介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拥有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的强大功能,是富有启发性的文化内涵的艺术。作为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专业人员,应切忌浮躁,努力遵循纪录片的创作原则,努力探寻纪录片的艺术创作空间,对选题进行深层记录。那么,我们的荧屏上就会少一些浮躁之作,多一些有价值的纪录片。

E. 纪录片应该具备的三点特征是什么

纪录片应该具备的三点特征是:真实性、创造性、思辨性。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

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5)记录片选题的时代性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它写实,但实际上仅仅镜头和拍摄人的在场这个事实,就可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同时也记录下拍摄过程对被记录的情况的影响,来让观众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

被记录的情况的代表性也影响到一部纪录片是否写实。比如许多描写动物的纪录片在裁剪时往往更加愿意选择带有戏剧性的镜头,而这些镜头并不一定是这些动物典型的生活习惯。纪录片的拍摄者的个人观点和他的评论也可能影响一部纪录片的写实性。

比如许多描写动物的纪录片中评论者喜欢用拟人的语句来描写一个动物的行为,而实际上动物的行为与拟人的描写可能毫不相关。

F. 纪录片《时代我》,有哪些时代面孔

在7月6号上映的人物纪录片《时代我》,在这部记录片里面时代面孔有袁隆平、舒淇、陈其钢、吴亦凡、张晓刚、邓亚萍、王景春和张伟丽等8位嘉宾。参加长期跟拍的嘉宾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这部记录人物的片子真实地记录了嘉宾在时代中自己的奋斗与沉浮。

人物纪录片《时代我》导演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的人物,不管是在嘉宾的年纪还是从事的领域都是跨度很大的。从90后的当红娱乐圈的明星吴亦凡到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从国家的奥运冠军邓亚萍到UFC冠军的张伟丽等等,这些邀请的都是时代的代表面孔,横跨文化、艺术、科学、体育等多个领域。《时代我》这部记录片以开放和多样的视角去给观众朋友们呈现了在不同领域下与时代跨度大的我们人们的探索和追求。

节目组在真实的记录之外还在录制的时候向嘉宾们进行了深度采访,样的方式可以挖掘嘉宾行为背后思考,也更好的去帮观众朋友的理解和思考。

G. 纪录片选题中的矛盾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选题重大矛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发展。第二。要有传播正能量,对后来又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题目一定是我们身边的一些例子。

H. 请问纪录片的片种属性有哪些,急!!!谢谢

你说的纪录片属性大概就是分类方式(供参考):

纪录片综合站 DOCO热纪录 纪录电影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政论纪录片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的纪录片。它充分发挥电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优势,运用可视材料进行论证,显示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相辅相成的特点。运用的素材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不受时间的限制;以《中印边界问题真相》为例,其素材来源可以是中方的、印方的、英方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因此,也不受事件本身序列的限制。除了材料的真实性、论证的严密性、观点的鲜明性这样一些基本要求外,政论纪录片尤其注重形象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时事报导片指报导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但报导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如报导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历史的纪念》、报导女排比赛的《拼搏》等。
历史纪录片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像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进行拍摄。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
传记纪录片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像片。它与一般时事报导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革命老人何香凝》、《毛泽东》、《叶剑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于此类。
生活纪录片指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及状态的记录像片。这是有别于其它纪录片的,因为内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员参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与真事。中国第一部大型生活实用纪录片:《山西小院—治病救人除祸》(共七集,念诵《地藏经》治愈绝症)
人文地理片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
舞台纪录片指纪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像片。对舞台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等进行现场拍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出节目进行剪裁、删节,但对演出内容不能改编、增添,以区别于根据舞台节目改编的舞台艺术片。如《民间歌舞》、《友谊舞台》等。
专题系列纪录片指在统一的总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录像片。其中各部影片都可以连续放映,也可以各自独立,如《漫游世界》、《紫禁城》,《近代春秋》等。

还可分为: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当然,根据分类标准不同,还有其他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