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素材参考 » 国民党敌后战场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国民党敌后战场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21-03-20 01:43:58

A. 如何正确认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

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

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

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分若干战区;后者在日本占领区,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以阵地的防御战为主;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上是游击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技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这是由国民党政府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不仅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而且危害群众利益,不得人心,使国民党政府孤立于人民群众之外。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来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来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面对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在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并积极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英勇奋战,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在这场为人类文明、进步而战、为中华民族生存、自强而战的残酷较量中,中国共产党以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长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脊梁和核心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的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

一、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率先吹响了抗日的号角,主动履行抗日救国承诺,迅即担负起号召和领导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历史责任

二、中国共产党全力倡导并积极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力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回答了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种种疑虑,极大地增强了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使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五、中国共产党的清明政治实践和英勇抗日行动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提供了全新的政治选择,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战热情,唤醒了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战斗精神

B.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及敌后战场的开辟情况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虽有“兄弟阋于墙”的一面,但主要的方面还是“外御其侮”。抗战分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敌后抗日武装主要在敌后战场作战;国民党部队也有转入敌后战场的,但就其主体而言,则支撑着正面战场。抗日战争是在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与幅员130余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进行的。两个战场彼此需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等 22次,此外,还有远征军两次赴缅甸作战;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近5万次。陆军伤亡、失踪达320万人,空军消耗飞机2468架,牺牲 4000余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从1938年12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3年时间里,日本内阁像走马灯一样连续更换了 7任。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美、苏的航空支援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苏、英更大规模的宝贵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直至打败法西斯阵营奠定了基础。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文献中就已对两个战场的区分有明确的认同。1938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分析八路军一年半所取得的战绩的原因时说:“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便无从顺利的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194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中说:“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正面战场壮烈殉国的张自忠、王铭章、戴安澜等高级将领,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如毛泽东、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题赠给台儿庄战役中战死在滕县的王铭章上将的挽联是:“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殉国于第一次赴缅作战,毛泽东赠送的挽词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人民群众尽管对正面战场一些部队的不战而退与军纪混乱颇有怨艾、甚至愤恨,但总体上来说,对正面战场寄予厚望。当正面战场传来捷报时,人民欢欣鼓舞;当正面战场遭受挫折时,人民为之痛苦、忧心。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支援前线部队作战,台儿庄大捷飞传四海,徐州人民慰劳作战官兵,赠送写有“民族救星”的锦旗。

C. 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近代史结课论文 发到我qq邮箱[email protected] 1700-2000字

根据本人研究。。。正面战场主要靠国军。,。敌后战场仍然是国军领导的游击部队。。其他不便多说。。

D. 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实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联系

主要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国民党正面战场推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了动员和依靠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2,作战方式不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主要是以阵地战为主的防御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主要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3,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日主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相互联系: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在军事上的共同抗日的合作表现。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敌后战场的开辟,又为正面战场抗战牵制了日军。3,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到底。4,国共虽有摩擦,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追问: 能不能再具体一些呀,再详细点,字数多一点呗! 谢啦 ! 回答: 一,主要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日军的侵略严重危及国民政府的统治,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地组织力量抵抗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形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推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日本把主要兵力用于国统区,为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了动员和依靠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2,作战方式不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主要是以阵地战为主的防御战。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也正是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才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主要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洛川会议上,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此提供了经验。3,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日主战场,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日军的侵略严重危及国民政府的统治,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地组织力量抵抗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形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抗战初期,敌后战场配合国民党正面抗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二,相互联系: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在军事上的共同抗日的合作表现。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同仇敌忾,在驱逐日寇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敌后战场的开辟,又为正面战场抗战牵制了日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3,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到底。在战略相持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将抗战进行到底,战略反攻就不可能迅速到来。4,国共虽有摩擦,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提问者 的感言: 谢谢你的答案,你帮了我!

E. 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是怎样情况

战期间,国共两党虽有“兄弟阋于墙”的一面,但主要的方面还是“外御其侮”。抗战分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敌后抗日武装主要在敌后战场作战;国民党部队也有转入敌后战场的,但就其主体而言,则支撑着正面战场。抗日战争是在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与幅员130余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进行的。两个战场彼此需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等 22次,此外,还有远征军两次赴缅甸作战;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近5万次。陆军伤亡、失踪达320万人,空军消耗飞机2468架,牺牲 4000余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从1938年12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3年时间里,日本内阁像走马灯一样连续更换了 7任。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美、苏的航空支援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苏、英更大规模的宝贵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直至打败法西斯阵营奠定了基础。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文献中就已对两个战场的区分有明确的认同。1938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分析八路军一年半所取得的战绩的原因时说:“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便无从顺利的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194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中说:“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正面战场壮烈殉国的张自忠、王铭章、戴安澜等高级将领,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如毛泽东、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题赠给台儿庄战役中战死在滕县的王铭章上将的挽联是:“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殉国于第一次赴缅作战,毛泽东赠送的挽词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人民群众尽管对正面战场一些部队的不战而退与军纪混乱颇有怨艾、甚至愤恨,但总体上来说,对正面战场寄予厚望。当正面战场传来捷报时,人民欢欣鼓舞;当正面战场遭受挫折时,人民为之痛苦、忧心。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支援前线部队作战,台儿庄大捷飞传四海,徐州人民慰劳作战官兵,赠送写有“民族救星”的锦旗。

F. 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如题 谢谢了

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正面战场是一个历史禁区,没有谁敢提及这个敏感的历史话题,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有责任把历史真相告诉人民。 过去,之所以不能讨论这个话题,可以列举出众多的理由,但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总统时,一语道破:他们称我们为“匪”,我们也称他们为“匪”(大意)。国共两党互相为“匪”,互相为敌的时候,抗战历史也就难以客观、公正、理性的表述。 当历史的桎梏被打破以后,一些人又从一个极端跑到了另一个极端。好象抗日战争全是国民党打下来的,和共产党没有关系,或者相反。特别是在网络上,两种观点尖锐对立,各自论证,互不相让。 历史并非可以随便戏说,它既要合乎历史存在的真实,又要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那么,怎样评价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呢?我们只要简明地梳理一下那段历史,就不难从中得出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抗战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1931年9月——1937年6月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9.18事变,东三省沦陷。此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愿意向日本开战,采取的是外交调解的不抵抗政策,特别是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得人心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广泛的唤醒民众,倡导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这时,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领也有坚决抗战的,比如马占山、张治中、张自忠所进行的江桥抗战、第一次淞沪抗战、第一次长城抗战等,但这些战役就其本质上说,多少带有爱国将领的“个人行为”,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所以,他们的抗战都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 1937年7月——1941年春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7.7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对于粉碎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阴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歼灭日军45万余,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形成了抗战的相持阶段。 从7.7事变到1941年春,国名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歼灭日军86万人,自身付出了322万人的重大伤亡。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郝梦龄、赵登禹、张自忠、戴安谰等一大批爱国将领,共有100多名将军血洒疆场,这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因此,国民党的抗战业绩和重大作用是不能抹杀的,也是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的。 在2005年8月30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得到了确认。同时,对台湾同胞50年(从1895年起)坚持对日斗争的壮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41年春——1945年7月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为反攻阶段。由于日军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进而把作战的重点转向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由于国民党没有“敌后战场”,因此,大反攻就其本质上说,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一是八路军、新四军广泛收复失地,消灭伪政权,建立陕甘宁抗日民主政权,充分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等新颖的战法,时时处处打击消耗日军。特别是按照“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党员占1/3,开明绅士占1/3,左派代表占1/3)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已经成为新中国的雏形。二是国民党接连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特别是在1941年4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调集重兵,围歼新四军9000余人。但中国共产党胸怀开阔,顾全大局,并没有向国民党开战。而此时的国民党政府,腐败独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逐渐失掉了民心,大厦将倾。 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增加到120万人,19个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人数发展到130万人,民兵260多万人,人口近1亿人。在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力量,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以上的史实可以看出——在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上惊天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上泣鬼神!就抗战的两大战场而言,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缺一不可,相互不可取代,具有同等的重大作用。如果一定要分主次,比高下,则有可能会走向机械的历史观。 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美军在日本本土的作战,苏军出动陆海空三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否则,我们的抗战会花费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

G. 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是非常重要的战场,在抗日战争的前期,日本的工业化战争武器对比我们中国的农业时代的冷兵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处于巨大的代差之下,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武器,几千年的文化,和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出来的人民,日本通过战争是想征服中国,中国的组成主题是国土、人民和蕴藏在人民中间的文化,敌后战场就是把战争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结合起来,特别是当时,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他们有一整套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的方法体系,他们的战场有2个巨大的作用。一是直接打击了敌人,二是为全国的打击敌人提供的队伍,而且,由于敌人对这支队伍的镇压,与普通人民的镇压根本分不开,更加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
正面战场同样非常重要,这是中国的支柱,没有他们,全国人民的意志就会垮掉,他们打击了最多的日本侵略者,他们保住了中国人民的根本。他们是中国的核心,是团结的目标,有了目标,全国人民的斗争才不会产生偏差。

H. 如何认识与评价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和 正面战场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抗战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1931年9月——1937年6月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9.18事变,东三省沦陷。此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愿意向日本开战,采取的是外交调解的不抵抗政策,特别是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得人心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广泛的唤醒民众,倡导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这时,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领也有坚决抗战的,比如马占山、张治中、张自忠所进行的江桥抗战、第一次淞沪抗战、第一次长城抗战等,但这些战役就其本质上说,多少带有爱国将领的“个人行为”,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所以,他们的抗战都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

1937年7月——1941年春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7.7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对于粉碎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阴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歼灭日军45万余,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形成了抗战的相持阶段。

从7.7事变到1941年春,国名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歼灭日军86万人,自身付出了322万人的重大伤亡。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郝梦龄、赵登禹、张自忠、戴安谰等一大批爱国将领,共有100多名将军血洒疆场,这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因此,国民党的抗战业绩和重大作用是不能抹杀的,也是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的。

在2005年8月30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得到了确认。同时,对台湾同胞50年(从1895年起)坚持对日斗争的壮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41年春——1945年7月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为反攻阶段。由于日军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进而把作战的重点转向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由于国民党没有“敌后战场”,因此,大反攻就其本质上说,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一是八路军、新四军广泛收复失地,消灭伪政权,建立陕甘宁抗日民主政权,充分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等新颖的战法,时时处处打击消耗日军。特别是按照“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党员占1/3,开明绅士占1/3,左派代表占1/3)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已经成为新中国的雏形。二是国民党接连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特别是在1941年4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调集重兵,围歼新四军9000余人。但中国共产党胸怀开阔,顾全大局,并没有向国民党开战。而此时的国民党政府,腐败独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逐渐失掉了民心,大厦将倾。

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增加到120万人,19个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人数发展到130万人,民兵260多万人,人口近1亿人。在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力量,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以上的史实可以看出——在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上惊天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上泣鬼神!就抗战的两大战场而言,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缺一不可,相互不可取代,具有同等的重大作用。如果一定要分主次,比高下,则有可能会走向机械的历史观。

I.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有哪些

问题覆盖面过大。这是一个学科“抗日战争军事史”
我简单介绍5个比较重要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淞沪会战
——“八百壮士”创造奇迹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在战役的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国守军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这次英勇作战,中国军队以寡敌众,共毙日军200余名,被国际社会赞为奇迹。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二、忻口战役
——国共两党军事合作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这次会战虽然中国方面失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是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从而消耗了大量敌军,争取了时间。这一战役破坏了日军的河北平原会战计划,使平汉线中国军队得以南撤。
三、平型关战役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
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四、台儿庄战役
——歼灭日军超过万人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五、百团大战
——粉碎日军“囚笼政策”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革命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国民革命军主力。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但最后会战没有取得应有的战略结果。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革命军消灭毙伤敌军1.3万人,第5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军动用10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等国民革命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国民革命军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万人,被迫撤退,国民革命军伤亡3万多人。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国民革命军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国民革命军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国民革命军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国民革命军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国民革命军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国民革命军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国民革命军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国民革命军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革命军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国民革命军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革命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革命军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桂(林)柳(州)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国民革命军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国民革命军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国民革命军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J. 如何评价抗战时期的敌后战场 以及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是建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由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2、国共两党在抗战时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在前期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墓定了保证,为共产当开展敌后战争争取了准备。
(2)在日本改变对中国的的政策时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并反动了反革命事变,但此时共产党仍旧采取全民族抗战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敌后抗战。
3、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斗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随着战事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下降,而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却在不断上升。
抗战时国共两党合作这是时势所趋,在抗战中,国党是正面战场,而共党则是敌后战场,二者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在初期,可以说是国民党的作用很大,正是由于国党在前线的坚守,才使得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后期国党开始消极抗日,但是由于共党的坚持和团结,才使合作没有破灭,可以说后期共党起了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