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线等 急求 有关某种自然灾害的论文一篇 三千字以上 谢谢
自己写的哦 ~~~~如果不是济南大学的同学可以随便用·······
黄河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特征分析及减灾对策
摘 要
历史上黄河两岸以水灾严重而著称。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 水灾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游。但主要在下游,集中表现为频繁的洪水决口泛滥和河流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洪灾的特点是:决口频次高,淹没面积广,水淹沙压灾情重,经济损失大,后果严重,影响深远。造成下游洪水危害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河道水量迅速减少,在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重建等工程措施的减沙效益尚未跟上的情况下,致使河道主槽迅速淤积、萎缩,二级悬河急剧发展,行洪、输沙能力成倍降低。其结果是不管洪水流量大小,只要漫滩,就会形成顺堤行洪,走一路淹一路。这种情势的发展必将导致重大险情的发生。
关键词:黄河下游;洪水灾害;二级悬河;
引 言
根据国际紧急灾害数据库(EM-DAT)统计,1970-2005年间,全球有172个国家共遭遇2565次洪水灾害,其中,中国发生127次,仅次于印度141次,中国是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素有“地上悬河”之称的黄河洪水灾情也尤为突出。
1998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对黄河的情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黄河下游断流频繁、泥沙淤积不仅造成“小水大灾”,而且还存在着决口改道的危险。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决口泛滥的年份就有543年。有时一年之中多次决溢,所以共计决溢次数1590多次。黄河决溢,造成的灾害范围和灾情都是十分严重的。
作为中华人民的母亲河,黄河的洪灾也对沿河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洪水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元人民币,间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难以估量。黄河洪水灾害正向着“小水大灾、“防不胜防”的不利局面发展。因而,治理黄河,消除隐患,是近期黄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的危害
黄河下游地区洪水危害严重,1958年,黄河花园口洪灾造成的损失(仅河南省统计数据,缺山东省数据)为:淹没村庄527个,受灾人口24万,淹没耕地8万hm2,倒塌房屋15万间;1982年,黄河花园口洪灾造成的损失为:淹没村庄1303个,受灾人口 93.27万人,淹没耕地14万hm2,倒塌房屋40万间;1996年,黄河花园口断面洪峰流量为7860m3/s,仅为1958年的1/3强,洪灾造成的损失为:淹没村庄1345个,受灾人口107万,淹没耕地23万hm2,倒塌房屋22.65万间,损坏房屋40.9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是1949年以来洪灾损失最大的一年。
1.1 农田淹没、农业减产
洪涝的主要危害,往往使夏粮严重减产或绝收;每年减产90亿kg,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年用粮。1997、1998年,黄河花园口分别造成了滩区受灾面积41.1万亩和85万亩的重大灾害。
1.2 工业交通部门损失严重
黄河下游地区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洪水后极易造成工厂、道路被淹,以至于企业停产、交通中断,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此外交通方面的灾后重建耗资巨大。
1.3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伤亡
1998年8月26日,黄河洪水一天两次分别在巩义、花园口出现险情。使两户村民的两层楼房塌入水中,15户村民房子地基被水浸泡,20户村舍受到威胁,部分滩地被淹。
1.4 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黄河下游地区水量较大,冲击力能够破坏原有的水利设施、植被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该河段含沙量大,所到之处极易引发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使土地退化并且污染引用水源。
2 黄河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成灾因素
2.1 气象因素
黄河下游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对径流的影响极为明显。此外,蒸发虽然对一次降雨过程影响较小,但是对降雨前流域蓄水量影响很大。除此之外,温度、饱和差、风等,都是通过降水和蒸发对径流发生间接作用。
2.2 气候因素
黄河下游地区受季风影响较为显著,夏季盛行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强大的暖湿气流,降雨集中,容易造成黄河水位上涨,形成暴雨洪水。
2.3 下垫面因素
2.3.1 河槽严重淤积、洪水位抬高
黄河下游地区水沙条件的变化,引起上中下游河道严重淤积,其下游河道情况尤为突出。龙、刘大型水库投入运用以来,每年拦截了上游泥沙0.54亿t,上中游河道每年淤积0.65亿t,引水引沙1亿t,中游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3亿t,使得近年来进入黄河下游的年沙量仅8亿t,下游引水引沙1亿多吨,河道淤积2.4亿t,输送到河口地区泥沙3.8亿t。986年以来黄河下游河槽发生严重淤积,全断面年均淤积量为2.4亿t,其中河槽淤积1.66亿t,占全断面的71%,十年间下游河槽淤高1.06~1.87m。从30年来花园口站典型洪水位变化情况表明,由于主槽的严重淤积,使得洪水位升高,连年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
2.3.5 二级悬河普遍存在,造成槽高滩低,一旦洪水漫滩则成大灾。
上游水土流失,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泥沙开始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悬河。经常走水的河槽逐年淤高,而又不能摆动。漫滩洪水在滩地上形成滩唇(自然堤),远离主槽滩地很少落淤,主槽的抬升速度远远大于滩地抬升速度,造成槽高滩低。一旦洪水漫滩则形成大的淹没损失。如1996年汛前,黄河下游的平滩流量不足3500m³/s,在8月份发生洪峰流量7860m³/s、最大含沙量126kg/m³的洪水,花园口站洪水位达94.73m,创历史最高,使高滩上水,顺堤行洪,造成极不合理的洪水演进过程。由此可见,造成小水大灾的主要原因是二级悬河的普遍存在与河槽的过流能力小。
2.4 人为因素
黄河下游地区人类对林木的滥伐,不合理的耕作和放牧,使植被减少;在河湖内围垦或筑围养殖,致使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河道的行洪发生障碍。此外,黄河下游地区处在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受灾尤其严重。
3 黄河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减灾措施
3.1 加强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3.1.1洪水监测
从最高洪峰水位(或流量)、洪峰出现时间、洪水涨落过程、洪水总量等方面,根据洪水形成和运动规律,利用历史和实时水文气象监测资料,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洪水情况进行预报。
3.1.2洪水预报
3.2 采取科学的工程防洪措施
主要通过兴建水库、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工程,改变洪水的自然状况(如调整蓄洪量、削减洪峰、加大泄洪、分洪、滞洪能力等),以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3.2.1 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
修建水库调节供水。在被保护区域的河道上游修建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利用水库拦蓄的水量满足灌溉、发电、供水等发展经济的需要,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
利用相邻水库调蓄洪水。若相邻两河流A和B各有一座水库A和B,位置相距不远,高程相差不大。水库A的库容较小,而水库B的容积较大,则可在两水库之间修筑渠道或隧洞,将两座水库相互联通,当A河道发生洪水时,通过A水库调蓄后的部分洪水可通过联通的渠道或隧洞流入B水库,通过水库B调蓄后泄入B河下游,从而确保水库A下泄A河下游河道的洪水是在河道安全泄洪范围之内,以保证防护区的安全。
利用流域内干、支流上的水库群联合调蓄洪水。利用流域内干、支流上已建的水库群对洪水进行联合调蓄,以削减洪峰和洪量,保证下游防护区的安全;同时利用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合理利用流域内的水资源。
3.2.2 沿河修建防护堤
主要目的是,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3.2.3 沿防护区修筑围堤
当防护区位于地势比较低洼平坦的地区时,为了缩短防护堤的长度或有效地保护防护区免遭洪水的侵袭,可以在保护区的四周修筑围堤,以保证防护区的安全。
3.2.4 进行分洪
⑴向下游河道分洪。在防护区上游河道适当地修建分洪口和分洪道,从防护区上游将河道中超过防护区河段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通过分洪道直接输送到下游河道,以减轻防护区河段的行洪压力,保证防护区汛期的安全。
⑵向海洋分洪。对位于滨海地区的防护区,可在防护区上游河道适当地点修建分洪口和开挖分洪道直达大海,将河道中超过防护区河段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超标准洪水)排入大海,以保证防护区的安全。
⑶跨流域分洪。如果流域A内河道A的行洪能力较低,无法容纳超标准洪水,而相邻流域B内河道B的行洪能力较高,两河相距又不远,则可在河道A的防护区上游适当地点开挖分洪道,将河道A和河道B联通,洪水时将河道A超过防护区河段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泄入河道B,以减轻河道A的防洪压力,保证防护区的安全。
⑷利用湖泊滞蓄洪水。如果防护区上游河道附近有天然湖泊,则可利用天然湖泊调蓄洪水,削减洪峰,等到河道洪峰通过后,再逐渐地将湖泊中滞蓄的洪水排入河道中。
3.2.5 修建排水工程
修建排水沟渠、排水井、抽水站等。
5.2.6 整治河道
提高局部河段的泄洪能力,使上下河段行洪顺畅,可以避免因下游河段行洪不畅,致使上游河段产生雍水,而对上游河段造成洪水威胁。主要措施包括:
(1)河道清障
(2)扩宽和疏浚河道。加大河道过水能力,使河道上下水流顺畅。
(3)裁弯取直。弯曲河道凸岸往往淤积,凹岸常常冲刷,河槽极不稳定。同时由于河道弯曲,行洪不畅,上游河道将会产生出水,对防洪造成威胁。为了使河道水流顺畅,提高其行洪能力,应对弯曲河道进行裁弯取直。
(4)稳定河床。在河滩上植树、加固滩地。
(5)加固岸坡和堤防。河岸加固:防止冲刷甚至被冲决。修建防护堤:防止汛期时洪水漫溢。在易遭受冲刷的一岸修建:丁坝、顺坝、格坝等工程,稳定河床。
3.3.7.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小流域内植树种草、封山育林,进行沟壑治理;在山沟上修筑谷坊、拦沙坝,拦截泥沙,保持水土。
3.3.8 防止河道上形成冰坝和冰塞
在北方地区,应在形成冰坝和冰塞的河段,及时进行爆破,炸开冰坝和冰塞,使水流顺畅。爆破时应从下游向上游分段进行,以便使炸开的冰块和水流及时下排。
3.3 采取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防洪措施:是通过法律、行政管理、经济技术等手段来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它旨在利用自然和社会的条件去适应洪水的特性,以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该措施主要包括:
(1)搞好洪水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为防洪做准备。
(2)建立洪水险情预警系统和灾情对策信息系统。
(3)正确选择和运作蓄洪区。如蓄洪区应选择在重点保护地区的上游;或选择多沙河流附近的地区蓄洪引淤;或选择山岗丘陵地带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等。
3.4 制定洪水灾害应急预案
防洪预案:系指防御洪水的方案,即防御江河洪水灾害、山地灾害、台风暴潮灾害、冰凌洪水灾害以及垮坝洪水灾害等方案的统称;制定暴雨洪水监测、水文情报预报、通信预警、工程监视、防护抢险、蓄洪滞洪、人员转移安置、救灾防疫、水毁修复等操作性方案;制定最佳分洪时机、分洪方式、分洪控制等意义: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结论
黄河洪水灾害正向着“小水大灾、“防不胜防”的不利局面发展。黄河的洪灾也对沿河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洪水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元人民币,间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难以估量。黄河洪水灾害正向着“小水大灾、“防不胜防”的不利局面发展。因而,治理黄河,消除隐患,是近期黄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苏仁琼.黄河流域灾害环境综合治理对策.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2. 齐璞. 21世纪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主攻方向. http://www.irtces.org. 2004-12-10/2010-11-27
3. 潘家铮.千秋功罪化水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B. 谁可以提供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文献资料
自然灾害的概述
(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
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特征
突然、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编辑本段]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二、 洪涝及其它灾害
(一) 雨涝。雨涝是指大范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洪水泛滥,致使农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设施等遭到淹没的洪涝灾害,以及低地积水难排,造成作物减产失收的渍涝灾害。
(二) 洪水。洪水灾害是指水流脱离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三) 凌汛灾害。凌汛灾害是因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并引起灾害的现象。
(四) 地震灾害。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而诱发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坝造成的洪水灾害。
三、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大风的危害: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根据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归纳为机械损伤、风蚀、生理危害、影响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几个方面。台风在大风危害中的破坏力最为突出。
四、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五、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江宝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六、海洋灾害
(一) 风暴潮。来自高纬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
风暴潮的类型:台风型;冷高压配合黄、渤海气旋型;横向冷高压型;强孤立黄、渤海气旋型;强蒙古低压型;
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从北到南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门;温州、台州、沙埕至闽江口;广东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二) 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冻结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是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灾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实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还是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海冰灾害主要出现特点:我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四) 海啸。海啸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灾害。
海啸形成的条件: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危害: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还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地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围内在一段时间中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几节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危害面积大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防灾救灾的措施。
C. 我急需要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参考文献8-10个,请编辑好格式
共10篇,寻找不易,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还望采纳
[1] 李保俊, 袁艺, 邹铭, 等.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3): 18-23.
[2] 王学栋, 张玉平. 自然灾害与政府应急管理: 国外的经验及其借鉴[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5(11): 149-151.
[3] 王振耀, 田小红.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5): 28-34.
[4] 冯凯, 徐志胜, 冯春莹, 等.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4): 85-89.
[5] 付林, 周晶晶.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J]. 商业经济, 2010 (2): 24-25.
[6] 薛澜, 钟开斌.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分级与分期: 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2: 102-107.
[7] 王强, 田涛, 李军, 等. 自然灾害风险与中国应急管理制度[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161-170.
[8] 邓云峰, 郑双忠, 刘铁民. 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1(5): 56-58.
[9] 曹丽. 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7 (08S): 246-247.
[10] 莫靖龙, 夏卫生, 李景保, 等.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J]. 灾害学, 2009, 24(3): 137-140.
D. 气候变暖的危害的参考文献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E. 急求一篇有关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文献综述!
新华网综述: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气候已明显变暖。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似乎尚无定论,尽管它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对它们的评估务必谨慎,因为这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决策的依据。
全球变暖的原因众说纷纭
全球变暖致家园告急
据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目前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一千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负责人萨米·索兰基博士认为:“这一点现在可能影响到了全球温度。”
索兰基博士说,强烈的太阳辐射,以及高水平的温室气体,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变化,但他说不准哪个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一些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多数科学家都同意温室气体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但对太阳辐射增强是否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存疑。
为了确定太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索兰基博士的研究组对太阳耀斑进行了测量。他们还分析了过去几百年的太阳耀斑数据,终于发现:太阳耀斑较少的年份,往往对应于地球的一个低温期 — 这一时期可能长达50年 — 但上世纪,太阳耀斑的数量明显增多,地球的温度也稳定上升。
但索兰基博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太阳辐射增强,也不知道这一过程将持续多长时间。他说,过去20年中太阳辐射的增强还不足以引起地球上所发生的气候变化,他相信,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给气候带来的变化可能比太阳光本身造成的影响更大。
瑞士皇家气象学会成员、气候学家比尔·伯罗斯博士对索兰基博士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他说:“这一研究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表明值得对太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我们还没有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前,我们也许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上。”
不过,英国气象局的气候研究员加雷思·琼思博士说:“太阳辐射可能的确对气候变化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因素需要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看。”
雷多雨密也是全球变暖的次要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温室效应其原理我想就不必讲了吧!
其实原因是很多的气候的变暖应从另一方面归咎与人类的活动。经专家分析地球如果不节制的变暖会引起地球的频繁活动,即恐龙灭绝的事件会重演。我们人类按其这种发展下去不出两百年地球文明就将毁灭,现在的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气候一年比一年差频繁的自然灾害肆意的撕杀着我们人类。我们还无所顾及的无科学性的开发,这导致的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不是不发展而应有规划,有科学性的发展。我们整个世界是大家共有的不是哪个人的私有财产,美国不是俄国不是中国也不是,我们的共同努力给我们的后代一点呼吸的空间。全人类应大声急呼我们要生存。
F. 中国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万人死亡,直接 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4至1/6。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 强,自然灾害的损失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进入90年代已达到每年上千亿元的水平, 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的灾害现 状,我国的部分学者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减灾工作状况后, 提出了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系 统工程的意见(马宗晋等,1990,1992),并对建立这样 一个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了分析,对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马宗晋等,1991;马宗晋 等,1998),指出我国的减灾系统工程应包含十个方面:监测、预报、评估、防灾、 抗灾、救灾、灾后安置与重建、教育与立法、保险与基金、规划与指挥,并对这十个 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 但是,目前关于在我国建立减灾系统工程的问题上尚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1)国 际上已有的减灾系统工程有那些特色,我们可以从中得到那些启迪? 2)建立减灾系 统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解决那些最为紧迫的问题?本文将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讨论这 两个问题。 一、我国减灾系统工程现状
图1、我国减灾系统工程示意图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减灾事业,先后成立了七大类的减灾管理部门,此外 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通过40余年的努力,使我国的减灾能 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前40多年的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每年的灾害损失还在逐年上升 ,仅1996年就达到2800多亿元,1998年预计将会超过3000亿元。这说明自然灾害已成为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减灾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的减灾工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减灾立法尚不完善,缺少一个规 范全国减灾工作的综合性法律;没有一个长远的减灾机构及减灾物质储备;减灾通讯建 设滞后;减灾、救灾体制不完善;抗灾、救灾资金短缺;各种抗灾工程老化问题严重; 减灾工作未能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各种减灾监测、预报等系统分散管理, 重复建设,效益较低;各地区没有制订与减灾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这 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要依靠建立减灾系统工程,并在立法的基础上,由国家统一领导 这一系统工程。 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的,单靠某一种减灾措施是无法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灾害 问题的,特别是巨灾。要想更好地搞好减灾工作,必须强调由单项减灾走向综合减灾, 建立全国统一的减灾系统工程。减轻自然灾害的各种措施,包括监测、预报、评估、防 灾、抗灾、救灾、安置与新建、教育与立法、保险与基金、规划与指挥,都可以作为减 灾系统工程的一部分统筹考虑、综合实施(马宗晋,1991、1993、1998)。图1是我国 减灾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 下面简要介绍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各部分的含义:
1.1 监测 监测就是监视成灾预兆,测量变异参数,及灾后对灾情进行监视和评估等。对自然 灾害的监测是减灾的先导性措施,通过对自然灾害的监测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 行示警和预报,因而灾害监测的作用和任务是相当明确的,也是抗灾、减灾工作所 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近40年来,中国已建成7大类自然灾害的单项监测网络, 这些监测网一般由国家综合台站、区域监测台站和各地方台站等几级组成。目前的 监测系统网主要处于单项发展,以通信手段为主的现状。各监测系统的发展极为不 平衡,这无疑影响了中国的灾害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有 着有机的联系,因而今后的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应该是在继续完善各单类监测系统 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性的综合监测网方向发展。首先进行灾害信息的交叉使用, 并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灾害数据库,然后以遥感、遥测数值记录、自动传输为基础, 建立空、地、人的立体监测网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1.2 预报 预报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报,及临灾预报,它是减灾工作的前期准备和各级减 灾行动的科学依据。对预报工作,目前主要是强调灾害的群发性及链发性,突出研 究灾害的综合特点。在对综合自然系统的变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类 单项自然灾害的预报工作,并逐步走向系统性、综合性的预报,这是当前灾害预报 科学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在中国,虽然各单项灾害预报均有一定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总的预报水平却极不 均衡,如地震灾害的预报成功率仅为20%,而在短期天气预报方面则可达70%以上。 如果我们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数据分析方法上不进行重大改进的话,则 短期内是难以提高综合预报水平的,在这方面,大力引进先进的监测预报系统及手 段,扩大国际交往,加速信息交流与消化,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1.3 评估 对灾害的评估是指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中,对灾害的自然特点及其对社会的损害程 度作出的估计和判断。具体来说,评估又可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时跟踪评估和灾 后灾情评估。对灾害进行评估是衡量减灾效益的主要手段,灾前评估的正确与否对 于研究灾害来临时的防范措施、抗灾救灾对策是必不可少的。灾时及时准确的评估 是现场领导进行抗灾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如炸坝、移民、疏散等工作均需灾时评 估作为依据),灾后灾情评估对于救灾工作的开展,对于救灾人力、物力的筹集与 调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灾害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我们不得不下大力气去研究它的工作方法及各种实际问 题和理论问题。就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尚缺乏一个科学的数据系统,尤其缺 乏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我们曾尝试按灾度将自然灾害划分为五个等级,在 此基础上研究灾害的评估方法,研究救灾防灾的责任等问题。
1.4 防灾 这里所说的防灾是指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如人员和可动产的减灾措施和灾时行动 计划等,具体来说,如大工厂的计算机系统、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国家文物的防灾 措施等等均属于防灾的范畴。在灾害预报和预警的前提下,在灾害发生之前,有效 地转移和保护各种可动产及人员也是防灾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是一个灾情较为严 重的国家,每年因此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所以, 使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认识到这一点,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减灾活动,积极 行动起来,在平时作好防灾的一切准备工作,这样一旦灾害来临时,就会有所防范, 减少财产损失,这无疑将极大地推进经济的发展。
1.5 抗灾 同防灾相比,抗灾主要是指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工程措施,如:建筑、堤坝、厂房等 工程性措施。在这方面,通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在过去的40年中,已经有了相当大 的进展,有着很好的抗灾工程基础,这对于抗水、抗风、抗海潮、抗震等抗灾工作 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抗灾工程措施,我们提倡在由工程选址到施工的每一环节,均应有防灾、抗灾 措施。在制定国土规划时,在进行城市建设与工程选址时,应回避风险程度大的地 区。 就近期来说,根据过去40年的防灾、抗灾经验,我们认为抗灾工程应包括以下几项: ①各大江河防汛抗旱工程;②重要大城市的防汛、抗震工程;③险堤、险库的加固 工程;④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⑤山区的防塌、防滑工程;⑥国土绿化工 程。
1.6 救灾 救灾是指灾害发生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急救,对次生灾情的抢险。救灾是一项极 为复杂的、社会性的、半军事化的紧急行为。从抢救到医学,从生活秩序到社会秩 序,从技术到工程,从决策到指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救灾系统。根据灾害预测预 报意见和灾害区划,需要有组织地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 失,以利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主要应加强研究救灾的技术手段,增加 救灾设备,建立应急性的通讯网络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
1.7 灾后安置与重建 每当大灾发生后,尽快安置灾民,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就成为一个社会最为紧要的 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各种医疗、住房体制尚未完善,因而缺乏这 方面综合的管理体制。为了预防今后各种灾害的侵袭,目前中国正在组织力量进行 各种类型城市、工矿企业的减灾预演工作,目的是为了在灾害来临时,妥善做好各 种救灾工作,特别是灾民的生活安置工作。 灾后重建,包括迅速恢复社会生活秩序和恢复经济生产,破旧立新,重建家园,这 是减灾工作最具体的表现。一次大灾过后,各种建筑设施的破坏,工矿企业的停产, 金融贸易的停滞,家庭结构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巨大的衍生损失,因此为了尽快安置 灾民,恢复生产,就必须强调灾后重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国政府平均每年有10 多亿元的资金用于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同时在特大灾害后(如1991年大水后),还有 非灾区人民的救助及部分国际援助。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建立 一整套完善的灾后重建体制,以适应于中国灾害多发的现状,在这方面的国际合作 和资金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1.8 教育与立法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减轻自然灾害,提高人 民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手段。对人民的国情教育也应包含灾情教育,防灾减灾的常 识教育,要从儿童和学生作起,认真充实减灾知识,这是中国目前防灾工作中所面 临的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还十分薄弱,几乎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现在所说的自然灾害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灾害来临时,人们的惊慌失措或灾前不 重视防灾措施的完善而造成的。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大量灾害 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虽然使人们的灾害意识有所提高,但灾害知识缺乏,承灾能 力低下,平时不重视减灾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因而,继续加强灾害教育,提高全 民的减灾意识,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要使人们平时就有灾情思想,只有这样, 在灾害来临时,才能镇定自若,全身心投入抗灾救灾活动中去。 灾害立法是最终保障防灾减灾体制顺利建立和发展的根本出路。为了保证各项减灾 措施的实施,节制人类盲目地开发和非科学活动,惩治对减灾工程和减灾工作的破 坏行为,必需制定法规,以法减灾。建立减灾各个环节的法规,进行全民族减灾法 制教育,建立减灾立法的执行与监督机构,是需立即开展的工作,并应首先着手制 定中国的"减灾法"和灾害评估规范。只有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才 能从根本 上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防灾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使人们在减灾活动中,有法 可依,依法行事。建议成立国家一级的减灾委及国家减灾中心,全面领导、组织、 协调各个部门和区域的减灾业务和科研工作,加速实现减轻自然灾害的目标。
1.9 保险与基金 抗灾、救灾,安置灾民,重建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中国目前经济 尚不富裕的情况下,适当应用保险与基金的策略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这样,就可 以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去。 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保险工作在重建灾区,安置灾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量保险款项的投入,极大地加速了灾区的经济重建。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 中,灾害保险是将保险工作推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最佳方式。目前,中国的灾害保 险业务尚处于摸索阶段,但国内外已有的事实说明它是减轻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措 施。当前,我们需要扩大保险业务范围, 保险灾害区划,使全社会都来协助减灾、 救灾。 基金是指政府和社会筹集的专门用于灾后灾民生活救济的款项。中国目前尚未开展 这项工作,但国际经验表明,专项救灾基金的发放,对于灾区重建,人民生活安置 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保险。因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团体及个人收 入的增加,适时增设抗灾、救灾基金是十分必要的。
1.10 规划与指挥 减灾工作应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 持经济的正向发展和减少负向效应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减轻自然灾害主要是在顺乎自然 规律的前题下,发挥人类的作用,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削弱、 消灭或回避灾害源;削弱、限制或输导灾害体;保护或转移受灾载体。这些目标的 实现,需要全社会协调行动,需要由某些行政部门进行管理。长期以来,减灾系统 分散成多个方面,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既容易造成不同专业部门重建的浪费,又 不适应对减灾综合作用的认识和综合减灾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地调动全社会力量 进行减灾活动,中央及省市政府应建立健全减灾组织,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 策系统,加强灾情联防、联抗工作。明确国家减灾工作重点,中国减灾工作的重点 应放在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多发性、突发性的特大灾害上,应对人口稠密、经 济发达,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的灾害多发区重点加强组织工作。建 立减灾综合示范区,加强立法工作,促进国际减灾交流合作,特别是环太平洋地区 的减灾合作与交流。增加减灾工程投入,特别应加强与减灾有关的重大科研项目的 投入。
重大灾害的预防和进入抗灾、救灾阶段都要有一个统一协调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它 也是单项和综合减灾预案的平时和灾时的执行系统,其关键意义显而易见,但由于 目前减灾管理体制上的某些弱点,减灾的指挥系统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力度还急待研 究和加强。
二、同美、日两国的减灾系统的对比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灾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美日两国就 已开始针对本国的灾害问题进行立法工作,同时不断引进防灾新技术,修建抗灾工程,研 究灾害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适合各自国情的减灾系统工程,使得美日两国抵 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减少了灾害对经济建设的负面效应。在许多方面,它们的 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图2和图3分别是美国和日本减灾系统工程的示意图。(略) 美国幅员辽阔,其国土面积同我国相近,主要灾害为飓风、地震、洪水、干旱等。 美国对灾害的战略主要是在于预防,并且下大力气研究与灾害有关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 和社会行为,如:灾害预报、环境控制、灾情救治、灾后流行病防疫等等。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减灾系统工程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 重视对灾害的科学研究,特别是灾害发生的动力学机制问题的研究;
2)、非常重视灾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减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3)、把人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放在突出位置上,十分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4)、从制度上、法律上把防灾、减灾作为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一项日常任务确定下 来,有十分明确的责任划分;
5)、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灾害网络,包括监测、预报、救灾、通讯等等,当灾情发生 时,各种服务系统自动进入救灾状态;
6)、联邦及州政府对于救灾、抗灾都有 专门的财政预算拨款。 日本的减灾系统有着其独有的特点,由于日本国土狭小,经济发达,因而灾害的发 生对日本经济的打击要远远大于同等程度的灾害对美、中这些大国的打击,因此,各届 日本政府均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日本的主要灾害是地震、雪灾、洪水、 台风这几大 灾害,其次的还有火山灾害、滑坡等等。以上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日本的减灾系统工 程不同于美国和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灾种繁多的国家的减灾系统工程。总体上说,日本的 减灾系统工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十分重视对灾害的法制化管理 ; 2)重视主要灾害的防治工作,并制订专门的单项灾害防治法规,以指导国民的救 灾工作,如: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河川法等(程晓陶,1992); 3) 建立由政府首相任主席的中央防灾委员会,指导和部署全国的减灾工作; 4)对于同减灾活动有关的各项计划,如:灾害科研、防灾设施、救灾行动、灾情 监测等均有专门的国家预算予以特别支持; 5)特别重视防灾通讯系统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减灾工程加以建设,其 通讯网络从中央防灾机构一直到居民区, 形成了一个可以及时通报灾情,及时 进行救灾工作的现代化防灾通讯系统。 从美日两国的减灾系统工程中, 我们可以一些共同特点: 1)国家对减灾工作有充足的专项财政保证; 2)重视灾害基础理论研究; 3)大力发展防灾通讯网络; 4)利用法律、法规来管理减灾工作,并在建设适合各自国家的减灾管理部门; 5)有充足的救灾物质储备和十分发达的救灾紧急行动计划; 6)将减灾活动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7)强调提高人民的防灾意识。 三、对我国减灾系统工程的分析和几点建议 1、减灾系统工程的动态运行及其分析 由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减灾系统工程中,灾害立法和国家强有力的统一领 导是系统的龙头,没有这个龙头,就无法将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管理起来。此外,无论 是建立中央及各地方的减灾管理机构、制订减灾国家预算,将目前分散的各单项减灾系 统统一起来,还是促进灾害保险、城市规划等,以及提高人民的灾情意识均需要以立法 为基础。 根据我们对现有减灾系统的分析,认为当前影响我国减灾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建立 和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是:1)灾害立法;2)资金投入;3)通讯联络;4)中央管理机 构;5)灾害科学研究。 2、几点重要建议 (1)建立我国自己的减灾法规体系,并依法建立防灾、减灾组织 从世界其他国家来看, 无不把灾害立法作为推进减灾工作顺利发展的基础。对于 经常发生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重大灾害,更是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文件来 指导各团体及个人的减灾防灾措施。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已制订了同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 法令近百件。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的灾害立法工作开展较为顺利,颁布了许多有关 灾害的法律,如:《防震减灾法》等近70 件,但尚无一个综合性规范防灾减灾工作的全 面大法。作者认为,由于我国灾害问题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制定全国性的减灾方面的综 合性法律,如灾害基本法和灾害救助法,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立法工作适应于我 国目前和未来的抗灾减灾工作需要。 《灾害基本法》是规范各级政府、组织、团体及个人在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的 法律。它对灾害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管理制度、管理组织及大政方针予以原则 性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灾害管理组织和灾害防御预算方面的内容。从长远的观点 来看,应该建立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基金,由中央政府的相应专门机构来管理,以解决目 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减灾资金不足的严重问题。 《灾害救助法》是用于规范灾后对灾区开展救灾工作的减灾救助法案,其中应明确 根据分级负担的原则规定中央、地方、社会团体及个人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确定减灾资金的来源,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按照不同的比例,来确定各级政府应承担 的减灾救灾费用。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减灾救灾积极性,增强各级政府的灾 害意识,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加强政府对减灾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减灾投入问题至今未能很好地解决,一方面 国家财政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防灾减灾投入,另一方面, 由于投入不够,每年灾 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又影响了国家的财政税收;另外,各地方政府等、靠、要思想严 重,减灾投入意愿较为薄弱。这种现状使得灾害造成的损失一年比一年大,在个别地方, 还变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而需要对当前的减灾投入政策予以改变,适应现代灾害 管理的需要,防灾减灾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均应责 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各种抗灾救灾的资金投入均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进行。 减灾投资可分为二部分:一是主动性的灾前投资,用于灾害预防和研究,以及修建 各种抗灾设施;二是被动性的减灾投入,主要用于灾后的救灾与灾民救济,灾区重建等 (孙玉科等,1992)。针对现在灾害损失越来越大的情况,特别是1998年的大水灾,我 们建议加大灾前主动性投资的比例,包括对各种已建工程的维护和改善。 在减灾投入政策方面,应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采取小灾由 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大灾巨灾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担大头)的 原则,并将减灾投资应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其比重。 (3)建立现代化的减灾通讯联络系统 从各国的减灾系统运行情况来看,通讯问题处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在我国, 情况同样如此,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讯同几乎所有的措施之间都有着联系。从我国 历次灾害的救灾工作经验来看,通讯联络是通报灾情、疏散群众、请求支援的关键环节, 没有一个健全的通讯信息保障,减灾工作是无法顺利进行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减灾通讯系统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县乡一级的通 讯系统有些还很落后。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中,由于通讯中断,使得灾区灾情信息48小时 后才报告到北京,极大地延误了救灾工作的进行,同时造成部分灾区所受损失也非常大。 如果有完善、畅通的灾情预警和直至乡村一级的灾情通讯系统,救灾及时,损失就会小得 多。 目前,我国的公共通讯网还不够发达,加上有线电话网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增加通讯建设投入,特别是流动通讯系统的建设,确保灾害 来临时,通讯网络的畅通。 经过长期建设,我国一些与灾害有关的部门和行业已经建立或正在建设信息通讯处 理系统,如地震信息系统、气象信息系统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在现有各类通讯网络的基 础上, 将各单项通讯网连接起来,一来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能力,二来这是建立 全国灾害信息通讯网的一条捷径,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国灾害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略
G. 有关于地震的参考文献吗
国际地震动态
1986年12期
目 录
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谣言事件概况及对策
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RUMOUR OCCURRING IN SHANGHAI DURING MAY-JULY OF 1986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T 苏公望 张君仪 李锦芳 王祖康
我国地震区划工作回顾与展望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EISMIC ZONING WORK IN CHINA 鄢家全
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工作展望
PROSPECT OF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UNDERGROUND WAT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EARTHQUAKES IN CHINA 王铁成
1986年4—6月的全球地震动态
DEVELOPMENTS IN GLOBAL SEISMICITY FOR APRIL—JUNE OF 1986 吴佳翼
一幢装有滑动带的住宅 靳君达
1626年北京地区特大灾异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概况
A BRIEF ACCOUNT OF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ATASTROPHE IN BEIJING AREA IN 1626 徐好民
1985年度上半年全世界破坏性地震灾害情况综合汇编
A COMPREHENSIVE COMPILLATION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 DISASTERS ALL OVER THE WORL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1985 李怀英 宋守全
《地震对策》专著已正式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THE MONOGRAPH“EARTHQUAKE COUNTERMEASURES”FORMALLY PUBLISHED AND OPENLY DISTRIBUTED AT HOME AND ABROAD 商宏宽
《国外地震科技情报》1987年度继续出版征订 董泰
希腊大地震临震前地电场的周期变化 迈耶 赵玉林
墨西哥地震的长周期波 竹内敬二 赵仕万
高加索的地震活动性特征与其地质构造的对比 雷姚镇 孔多尔斯卡娅
预测地下风暴 靳君达 马尔金
用空气代替混凝土作为水坝抗震防护层 科雷洛夫 靳君达
测试核反应堆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索洛 卓秀榕 许万通
“《国际地震动态》文集之三、之四、之五:国际震磁研究、国际地震学实验研究、国际地震预报警报和地震对策研究”将分别出版并征订发行 董泰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一书即将出版 姚家榴
《灾害学》杂志创刊 董泰
《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文集出版并征订发行 董泰
零讯
《国际地震动态》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科技情报系统科技情报成果奖
往期检索
http://www.cnki.com.cn/Journal/A-A5-GJZT-1986.htm
H. 参考文献
[1]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 193~206.
[2]樊杰,王亚飞,汤青,等.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地理科学.2015.35(1): 1~10.
[3]吴绍洪,赵艳,汤秋鸿,等.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 10~17.
[4]Future Earth Interim Secretariat.Future Earth 2025 Vision.Pari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iance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2014.
[5]Om,H.T.,Self-Organization,Transformity,and Information.Science.1988.242: 1132—1139.
[6]张子龙,陈兴鹏,杨静,等.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动态变化的结构分解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 429~433.
[7]张雅洁,张杰,卞晓峰.基于RBF的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动态预警.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 174~179.
[8]徐福留,赵珊珊,杜婷婷,等.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30~36.
[9]Steinberger J.K.,Krausmann F.,Eisenmenger N.Global patterns of materials use: A socioeconomic and geophysical analysis.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 1148—1158.
[10]Wernick I.K.,Irwin F.H.,2005.Material flows accounts: a tool for making environmental policy.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Report,Washington DC,pp1—43.
[11]Ayres R.U.,Kneese A.V.Proction,consumption and external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3):282—297.
[12]Environment Agency Japan.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Japan 1992.Tokyo: Environment Agency Japan,1992.
[13]Schütz,H.,Bringezu,S.Major Material Flows in Germany.In: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1993.2(8),pp.443—448.
[14]Adriaanse A.,Bringezu S.,Hammond A.,et al.Resource flows: the material basis of instrial economies.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uppertal Institute,Netherlands Ministry of Housing,Spatial Planning,and Environment,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Washington,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Report.1997.1—60.
[15]Matthews E.,Bringezu S.,Fischer-Kowalski M.,et al.The weight of nations: material outflows from instrial economies.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ashington.2000.1—123.
[16]Pedersen O.G.DMI and TMR for Denmark 1981,1990,1997.An assessment of the material requirements of the Danish economy.Statistics Denmark.2002.
[17]Mäenpää I.,Juutinen A.Materials flows in Finland.Resource use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2001.5: 33—48.
[18]Hammer M.,Hubacek K.Materi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aterial flow analysis of the Hungarian economy.IIASA Interim Report IR-02–057,Laxenburg,Austria.2003.
[19]DETR/ONS/WI.Total material resource flows of the United Kingdom.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 of the UK,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f the UL,Wuppertal Institute.2001.
[20]Machado J.A.Material flow analysis in Brazil.Report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G XI,EU FP4 INCO-DEV project“Amazonia21”.2001.
[21]Rapera C.L.Southeast Asia in transition.The case of the Philippines 1981 to 2000: Part 1.SEARCA Publishing,Laguna.2004.
[22]Scasny M.,Kovanda J.,Hak T.Material flow accounts,balances and derived indicators for the Czech Republic ring the 1990s: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s.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5:41—57.
[23]de Marco O.,Lagioia G.,Mazzacane E.P.Materials flow analysis of the Italian economy.Instrial Ecology.2000.4(2): 55—70.
[24]Palm V.,Jonsson K.Materials flow accounting in Sweden material use for national consumption and for export.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2003.7(1): 81—92.
[25]陈效逑,乔立佳.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 17~23.
[26]EUROSTAT.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s and derived indicators(Edition 2000): A Methodological Guide.European Communities,Luxembourg.2001.1—92.
[27]Paul H.,Helmut R.Practical handbook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Washington,D C: Lewis Publishers.2004.1—318.
[28]OECD.Measuring material flows and resource proctivity: the accounting framework.Paris: OECD Publishing.2008.
[29]Moll S.,Bringezu S.,Schütz H.Resource use in European countries: An estimate of materials and waste streams in the Community,including imports and exports using the instrument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Wuppertal Report No.1.2005.1—103.
[30]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esource efficiency: economics and outlook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Bangkok.2011.1—250.
[31]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ecent trends in material flows and resource proctivity inAsia and the Pacific 2013.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Bangkok.2013.1—29.
[32]Steinberger J.K.,Krausmann F.,Eisenmenger N.Global patterns of materials use: A socioeconomic and geophysical analysis.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 1148—1158.
[33]Neumann-Mahlkau,P.Anthropogenic material flow-A geologic factor.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2卷):地学与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灾害.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63~67.
[34]Niu,W.,Harris,W.M.China: the forecast of its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47: 101—114.
[35]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 2020: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mart,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COM(2010).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2010.1—34.
[36]尹科,王如松,姚亮,等.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学报.2012.21(3): 584~589.
[37]Rees W.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 121—130.
[38]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Philadelphia,PA and Gabriola Island,B.C.,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1—160.
[39]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 375—390.
[40]常志华,陆兆华,甘莉,等.生态足迹方法研究及应用展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6): 49~51.
[41]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等.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综述.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5): 1~4.
[42]修瑞雪,吴钢,曾晓安,等.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7.26(7): 1107~1113.
[43]徐自华,陈秋波.绿色GDP核算研究与应用进展.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1): 49~54.
[44]The World Bank.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monographs series No.17.Washington ,D C.1997.1—110.
[45]雷明.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6]Holdren J.,Ehrlich P.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merican Scientist.1974.62: 282—292.
[47]Daily G.,Ehrlich P.Population,sustainability,and earth’s carrying capacity: A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population sizes and lifestyles that could be sustained without undermining future generations.BioScience.1992.42(10):761—771.
[48]王永刚,王旭,孙长虹,等.IPAT及其扩展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 949~957.
[49]黄初龙.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48~86.
[50]彭佳捷,周国华,肖国珍.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长株潭生态包袱测算.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6): 7~12.
[51]Ewing B.,Reed A.,Rizk S.M.,et al.Calcul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national footprint accounts,2008 Edition.Oakland: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2008.1—17.
[52]Adriaanse A.,Bringezu S.,Hammond A.,et al.Resource flows: the material basis of instrial economies.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uppertal Institute,Netherlands Ministry of Housing,Spatial Planning,and Environment,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Washington,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Report.1997.1—60.
[53]Global Footprint Network.National footprint accounts,2015 Edition.2015.
[54]张亮.水资源:节流开源应对紧缺态势.见:刘世锦主编,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497~517.
[55]谢高地,曹淑艳,鲁春霞,等.中国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74.
I. 灾害学和自然灾害学那个杂志好一些
灾害学可定义为以灾害及灾害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国家学科分类代码GB/T13745—92中明确规定的。灾害学研究灾害的成因和时空分布规律寻求减轻灾害损失的途径。灾害学涉及众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强并不断扩展的科学,灾害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其学科体系应包括如下层次即(1)基础理论灾害学:它主要研究灾害形成机理、规律、特点,也包括某些交叉学科如灾害动力学、灾害历史学、巨灾学、未来灾害学等。也可按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做出划分如自然科学类有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灾害及救援医学、灾害地学、生态灾害学、环境灾害学、灾害天文学、灾害信息学等;社会科学类有灾害社会学、灾害心理学、灾害伦理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经济学、灾害战略学、灾害法学等。(2)应用灾害学:它主要是在基础理论灾害学指导下,根据减灾科技发展及教育要求发展起来的学科,主要有:防灾学、灾害预测学、灾害评估学(安全风险学)、灾害区划学、减灾工程学、减灾设计学、减灾系统工程、减灾决策学、灾害保险学等。(3)分类灾害学,它主要按减灾部门及区域做出划分:其一,就自然灾害类型分,国内权威部门将其归纳为七大类,如气象灾害学、海洋灾害学、地质灾害学、地震灾害学、农林业灾害学;生物灾害学、天文灾害学等。如气象灾害学又可进一步分成洪涝灾害学、干旱灾害学、低温灾害学等;其二,根据灾害所涉及的产业部门又可分为工业灾害学、农业灾害学、建筑灾害学、交通灾害学、商业灾害学、旅游灾害学、军事灾害学等;其三,根据灾害的区域特征又可归纳划分:城市灾害学、农村灾害学、草原灾害学、沙漠灾害学、海洋灾害学、山地灾害学、森林灾害学等。
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家和科学管理者的重视,灾害学的初创绝不是—批学者们的主观臆想,而是灾害科学本质的必然反映。当今的灾害科学走过一条从单学科到多学科合作,从多学科向跨学科发展的轨迹。事实上,现在国内外正开展的灾害学研究包括自然与社会两大方面,其基本研究内容是:(1)自然灾害事件的性质特点;(2)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诱发因素及其成灾机制;(3)原发自然灾害与次生自然灾害的关系;(4)自然灾害事件规模和损害程度的评定(含减灾措施实施实际效能的评定);(5)自然灾害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等。
跨学科的灾害学研究方法比较困难,因为它通常不具备资料齐全与可比性强的特点,所以总体讲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统计、推理、不同学科的互补以及高新技术的仿真模拟等。常用的方法有(1)历史灾害分析方法;(2)相关因子的比较分析;(3)典型灾例的实地调查分析;(4)计算机技术及因特网的应用;(5)编制减灾规划及应急预案等。
灾害学研究表明,灾害防治比减轻灾害有更高一层的目标和要求,需要较高的经济投人,而且其效果通常有两面性,所以,任何减灾预案确定都要慎之又慎,至少要深入如下项目研究:(1)要有可靠的预报意见,使之形成立项依据;(2)自然灾害防治的经济投入一定要远小于受保护区的经济创造;(3)自然灾害防治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水平上的目标即延迟灾害发生时间、改变灾害事件的规模和特性、制止灾害的蔓延等;(4)特别要认真考虑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等。总之,灾害学研究就是要遵循灾害成因→灾害加剧过程→灾害管理决策等思路展开,此外,灾害学属于开放系统,其学科完善有待更加深一步。
杂志《灾害学》
编辑
《灾害学》简介
本杂志是全国最早综合系统研究灾害问题(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技期刊,1986年创刊。设有理论·思路与争鸣、预测·防治与对策、实例·经验与教训、资料·信息与报道、杂谈·未来与展望等栏目。
主要栏目
理论思路与争鸣
预测防治与对策
灾例经验与教训
资料信息与报道
杂谈未来与展望
获奖情况
国家“双效”期刊
第一届、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中国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
期刊信息
ISSN:1000-811X
CN:61-1097/P
地址: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邮政编码:710068
图书《灾害学》
编辑
基本信息
书名:灾害学
定价: ¥39.00元 出版/发行时间: 2008-01-01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树刚
ISBN: 9787502032326
版次: 1
开本: 16
页数: 278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全球灾害概况及灾害风险状况,系统讲述了灾害的内涵及其基本属性和分类特征。阐述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灾害及人为灾害的特征、致灾机理与相应的防灾减灾技术。介绍了灾害风险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相关模型及灾害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方面的知识。
本书可作为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学习用书,也可作为安全技术及工程、防灾减灾技术等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工矿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目录
0 绪论
0.1 全球灾情状况
0.2 中国灾害规律
0.2.1 中国百年自然灾害特征
0.2.2 中国百年人为灾害特征
0.3 灾害基本概念及属性分类
0.3.1 灾害的基本概念
0.3.2 灾害的基本属性
0.3.3 灾害的分类体系
0.3.4 灾害分类
0.4 灾害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0.4.1 灾害学的性质与特点
0.4.2 灾害学研究的大科学体系及其内在结构
0.4.3 灾害学宏观层次研究
0.4.4 灾害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1 地质灾害
1.1 地质灾害概述
1.1.1 地质灾害的分类
1.1.2 地质灾害对人类危害
1.2 地震灾害
1.2.1 地震概述
1.2.2 基本名词和概念
1.2.3 地震活动概况及地震分布
1.2.4 地震成因及概况
1.2.5 地震的预报
1.2.6 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1.2.7 地震的破坏作用
1.2.8 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1.2.9 地震应急活动
1.3 滑坡灾害及其防治
1.3.1 滑坡灾害及分级分类
1.3.2 滑坡要素与滑坡分级分类
1.3.3 滑坡的形成
1.3.4 滑坡的防治措施
1.3.5 滑坡的监测与预报
1.3.6 崩塌灾害及防治
1.3.7 泥石流的灾害及防治
1.3.8 中国的滑坡与泥石流
1.3.9 地面沉降及其防治
思考题
2 气象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
2.1 大气环流与气象灾害
2.1.1 决定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2.1.2 气象灾害
2.2 典型气象灾害分析
2.2.1 热带气旋灾害
2.2.2 干旱灾害
2.2.3 洪涝灾害
2.2.4 龙卷风灾害
2.3 海洋灾害
2.3.1 风暴潮
2.3.2 海浪
2.3.3 海啸
2.3.4 海冰
2.3.5 赤潮
2.4 森林火灾
思考题
3 环境灾害
3.1 环境灾害概念及其基本属性
3.1.1 环境灾害概念
3.1.2 环境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3.1.3 环境灾害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辩证关系
3.1.4 环境灾害的分类体系
3.1.5 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原理
3.2 环境灾害的成灾机制
3.2.1 广义人-机-环境系统
3.2.2 人为失误——产生环境灾害的根本动因
3.2.3 人-机-环境系统——环境灾害的孕育环境
3.2.4 人-机-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
3.2.5 从熵与耗散结构角度探讨环境灾害成灾机制
3.2.6 环境灾害的混沌成灾机制
3.2.7 环境灾害的物能异常聚散与突变成灾机制
3.3 大气污染及防治
3.3.1 大气污染及污染源
3.3.2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3.3.3 大气质量控制标准
3.3.4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3.3.5 大气污染防治
3.3.6 大气污染导致典型灾害
3.4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3.4.1 水体污染及其污染源
3.4.2 水污染物质的类型及其污染指标
3.4.3 水污染防治方法
3.4.4 水体富营养化
3.5 其他环境灾害
3.5.1 垃圾灾害
3.5.2 核辐射灾害
思考题
4 人为灾害
4.1 人为灾害及其危害
4.1.1 基本概述
4.1.2 人为灾害的危害
4.1.3 人为灾害特征
4.1.4 人为灾害的成因
4.2 城市火灾及其防治
4.2.1 火灾的危害及特点
4.2.2 火灾的分类
4.2.3 建筑火灾的燃烧特性
4.2.4 特殊危险建筑物的防火
4.2.5 城市火灾消防
4.3 城市爆炸灾害及其预防
4.3.1 爆炸基本概念
4.3.2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及预防
4.3.3 粉尘爆炸及其预防
4.4 城市环境噪声控制
4.4.1 环境噪声源
4.4.2 噪声的危害及允许标准
4.4.3 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
思考题
5 灾害风险分析及其评估
5.1 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5.1.1 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5.1.2 灾害风险的类型
5.1.3 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
5.2 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
5.2.1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5.2.2 风险分析的一般程序
5.2.3 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
5.2.4 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
5.3 风险识别
5.4 风险估计与评价
5.4.1 风险估计的概率分析法
5.4.2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5.4.3 风险评价指标
5.5 风险决策
5.6 减灾决策
5.6.1 减灾决策的特点
5.6.2 减灾决策的过程
5.6.3 减灾决策方法
5.7 灾害模型示例
思考题
6 灾害应急与管理
6.1 灾害应急管理的由来和演化
6.1.1 灾害管理与紧急事务管理的含义
6.1.2 灾害应急管理的由来
6.1.3 灾害应急管理的演化
6.1.4 国内外应急灾害管理的现状
6.2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
6.2.1 编制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
6.2.2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6.2.3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
6.2.4 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
6.2.5 应急预案的组成
6.2.6 城市中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的单位和场所
6.2.7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
6.2.8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
6.3 全球综合减灾
6.3.1 全球综合减灾关键问题
6.3.2 认知现代灾害不可忽略非传统安全
6.3.3 现代灾害研究要树立忧患意识
6.3.4 灾害风险与保险机制研究很必要
6.3.5 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培养
6.4 城市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体系
6.4.1 人类科学管理灾害的必然途径
6.4.2 我国城市灾害预警体系的建立
6.4.3 城市灾害信息管理与灾情报告机制
思考题